-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医药行业标准(YY) >>
- YY/T 0129-1993 医用诊断X射线可变限束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标准号:
YY/T 0129-1993
标准名称:
医用诊断X射线可变限束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医药行业标准(YY)
标准状态:
已作废-
作废日期:
2008-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89.01 KB
替代情况:
被YY/T 0129-2007代替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医用诊断X射线可变限束器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规定了医用诊断X射线可变限束器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YY/T 0129—93
本标准适用于与X射线管电压不高于150kV的医用诊断X射线管组件配套的连续可调辐射野的限束器(以下简称限束器)。该产品供调整和限定X射线辐射野用。2引用标准
GB8279医用诊断X线机产品和使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YY0076金属制件的镀层分类技术条件ZBC30003.1医疗器械油漆涂层分类技术条件ZBC43004医用诊断X射线机漏电流、接地电阻、绝缘耐压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ZBC43010医用X射线设备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3技术要求
3.1限束器工作条件
3.1.1环境
环境温度为10~40℃,
b.相对湿度为30%~75%;
c.大气压力为70106kPa。
3.1.2电源
由专用电源供电。
3.2辐射野调节性能
限束器在规定的调节范圖内,应能连续、平滑地调节出任意大小的辐射野。3.3最大辐射野
当X射线管焦点与影像接收面距离(以下简称SID)为65cm时,限束器之最大辑射野应不大于35 cmX35 cm。
3.4最小辐射野
当SID为100cm时,限束器之最小辐射野应不大于5cm×5cm。3.5光野指示装置
摄影专用限束器应备有光野指示装置。3.5.1应以十宇线表示出光野中心。3.5.2当SID为100cm时,光野内的平均照度应不低于30lx。3.5.3光野与X射线辐射野的尺寸应一致,二者之差应不大于 SID的2%。国家医药管理局1993-07-01批准1993-10-01实施
YY/T0129—93
3.5.4光野与X射线辐射野的位置应一致,按4.7条试验时,其误差应不大于SID的3%。3.6漏射线
限束器之漏射线,按4.8条试验,在距离焦点1m处的空气照射量率应不大于129×10-1mC/(kg · h)(50 mR/h)。
3.7固有滤过
限束器之固有滤过应不大于 2 mm铝当量。3.8附加滤过板
摄影专用限束器应备有附加滤过板,并应具有可靠的安装位置。3.9漏电流、接地电阻、绝缘耐压限束器的漏电流应符合ZBC43004表1中B型、固定式设备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ZBC43004中1.3条的规定。绝缘耐压应符合ZBC43004中1.2条的规定。3.10外观
3.10.1限束器外形应整齐美观、表面整洁、色泽均匀,不得有伤斑、裂缝等缺陷。3.10.2限束器的主要电镀件应符合YY0076中IV类镀层的规定。3.10.3限束器的主要油漆件应符合ZBC30003.1中2类涂层的规定。3.11运输
限束器的运输试验应符合ZBC43010中7.3条的规定。4试验方法
4.1试验条件
4.1.1环境
a。环境温度为15~35℃,
b。 相对湿度为 45% ~75%
c.大气压力为86~106kPa。
4.1.2电源
由专用电源供电。
4.2调节辐射野性能
节辐射野,以目力观察调节的连续性、平滑性。4.3最大、最小辐射野
限束器与X射线管组件组合后,将辐射野调节至最大和最小,进行X射线透视或摄影。用直尺测量SID为65cm处之最大辐射野尺寸和SID为100cm处之最小辐射野尺寸。4.4光野十字线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以目力观察。
4.5光野照度
SID为100cm时,将光野调节至35cm×35cm(或圆直径为35cm),在环境照度的影响可以忽略的条件下,用照度计测量光野四个象限中心之照度并计算其平均值。4.6光野与×射线辐射野尺寸一致性限束器与X射线管组件组合后,当X射线中心线束垂直于影像接受面时,调节限束器,使SID为100cm处之光野为30cm×30cm(或圆直径为30cm),进行X射线摄影,分别测量X射线辐射野长、宽尺寸(或直径)。
4.7光野与×射线辐射野位置一致性限束器与X射线管组件组合后,当X射线中心线束垂直于影像接受面并经准直后,调节限束器,使SID为100cm处之光野为30cm×30cm(或圆直径为30cm),在光野边缘作出标记,然后进行X射线172
摄影,按下图计算误差,应满足下式:YY/T 0129-93
lal+ lb|≤SID的 3%和 lcl + [dl≤SID的 3%。4.8·漏射线
限束器全开,将限束器出线口、X射线管组件(除窗口外),用4mm厚铅板邀蔽,在机器最高工作电压和该电压对应的最大连续工作管电流条件下,监测距离1.m球面上的漏射线。4.9固有滤过
限束器之固有滤过试验,按GB8279中2.2.3条的规定进行。4.10附加滤过板
以目力观察。
4.11漏电流、接地电阻、绝缘耐压按ZBC43004的规定进行。
4.12外观
以目力观察。
4.13运输
按ZBC43010中7.3条的规定进行。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医用X线设备及用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医用射线机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庆荫。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医用诊断X射线可变限束器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规定了医用诊断X射线可变限束器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YY/T 0129—93
本标准适用于与X射线管电压不高于150kV的医用诊断X射线管组件配套的连续可调辐射野的限束器(以下简称限束器)。该产品供调整和限定X射线辐射野用。2引用标准
GB8279医用诊断X线机产品和使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YY0076金属制件的镀层分类技术条件ZBC30003.1医疗器械油漆涂层分类技术条件ZBC43004医用诊断X射线机漏电流、接地电阻、绝缘耐压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ZBC43010医用X射线设备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3技术要求
3.1限束器工作条件
3.1.1环境
环境温度为10~40℃,
b.相对湿度为30%~75%;
c.大气压力为70106kPa。
3.1.2电源
由专用电源供电。
3.2辐射野调节性能
限束器在规定的调节范圖内,应能连续、平滑地调节出任意大小的辐射野。3.3最大辐射野
当X射线管焦点与影像接收面距离(以下简称SID)为65cm时,限束器之最大辑射野应不大于35 cmX35 cm。
3.4最小辐射野
当SID为100cm时,限束器之最小辐射野应不大于5cm×5cm。3.5光野指示装置
摄影专用限束器应备有光野指示装置。3.5.1应以十宇线表示出光野中心。3.5.2当SID为100cm时,光野内的平均照度应不低于30lx。3.5.3光野与X射线辐射野的尺寸应一致,二者之差应不大于 SID的2%。国家医药管理局1993-07-01批准1993-10-01实施
YY/T0129—93
3.5.4光野与X射线辐射野的位置应一致,按4.7条试验时,其误差应不大于SID的3%。3.6漏射线
限束器之漏射线,按4.8条试验,在距离焦点1m处的空气照射量率应不大于129×10-1mC/(kg · h)(50 mR/h)。
3.7固有滤过
限束器之固有滤过应不大于 2 mm铝当量。3.8附加滤过板
摄影专用限束器应备有附加滤过板,并应具有可靠的安装位置。3.9漏电流、接地电阻、绝缘耐压限束器的漏电流应符合ZBC43004表1中B型、固定式设备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ZBC43004中1.3条的规定。绝缘耐压应符合ZBC43004中1.2条的规定。3.10外观
3.10.1限束器外形应整齐美观、表面整洁、色泽均匀,不得有伤斑、裂缝等缺陷。3.10.2限束器的主要电镀件应符合YY0076中IV类镀层的规定。3.10.3限束器的主要油漆件应符合ZBC30003.1中2类涂层的规定。3.11运输
限束器的运输试验应符合ZBC43010中7.3条的规定。4试验方法
4.1试验条件
4.1.1环境
a。环境温度为15~35℃,
b。 相对湿度为 45% ~75%
c.大气压力为86~106kPa。
4.1.2电源
由专用电源供电。
4.2调节辐射野性能
节辐射野,以目力观察调节的连续性、平滑性。4.3最大、最小辐射野
限束器与X射线管组件组合后,将辐射野调节至最大和最小,进行X射线透视或摄影。用直尺测量SID为65cm处之最大辐射野尺寸和SID为100cm处之最小辐射野尺寸。4.4光野十字线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以目力观察。
4.5光野照度
SID为100cm时,将光野调节至35cm×35cm(或圆直径为35cm),在环境照度的影响可以忽略的条件下,用照度计测量光野四个象限中心之照度并计算其平均值。4.6光野与×射线辐射野尺寸一致性限束器与X射线管组件组合后,当X射线中心线束垂直于影像接受面时,调节限束器,使SID为100cm处之光野为30cm×30cm(或圆直径为30cm),进行X射线摄影,分别测量X射线辐射野长、宽尺寸(或直径)。
4.7光野与×射线辐射野位置一致性限束器与X射线管组件组合后,当X射线中心线束垂直于影像接受面并经准直后,调节限束器,使SID为100cm处之光野为30cm×30cm(或圆直径为30cm),在光野边缘作出标记,然后进行X射线172
摄影,按下图计算误差,应满足下式:YY/T 0129-93
lal+ lb|≤SID的 3%和 lcl + [dl≤SID的 3%。4.8·漏射线
限束器全开,将限束器出线口、X射线管组件(除窗口外),用4mm厚铅板邀蔽,在机器最高工作电压和该电压对应的最大连续工作管电流条件下,监测距离1.m球面上的漏射线。4.9固有滤过
限束器之固有滤过试验,按GB8279中2.2.3条的规定进行。4.10附加滤过板
以目力观察。
4.11漏电流、接地电阻、绝缘耐压按ZBC43004的规定进行。
4.12外观
以目力观察。
4.13运输
按ZBC43010中7.3条的规定进行。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医用X线设备及用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医用射线机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庆荫。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医药行业标准(YY)
- YY0002-1990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用药液过滤器
- YY/T0729.4-2009 组织粘合剂粘接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伤口闭合强度
- YY/T1145-2003 人工心肺机术语
- YY0580-2011 心血管植入物及人工器官心肺转流系统动脉管路血液过滤器
- YY/T1286.1-2015 血小板贮存袋性能 第1部分:膜材透气性能测定压差法
- YY0831.2-2015 Y射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 第2部分:体部多源Y射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
- YY0832.2-2015 X辐射放射治疗立体定向及计划系统 第2部分:体部X辐射放射治疗立体定向及计划系统
- YY/T0870.3-2013 医疗器械遗传毒性试验 第3部分:用小鼠淋巴瘤细胞进行的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 YY0032-1990 血红蛋白计
- YY/T0014-2005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 YY/T0873.3-2014 ISO 6360-3: 2005 牙科旋转器械的数字编码系统 第3部分:车针和刃具的特征
- YY/T1232-2014 Y-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GPNA底物法)
- YY/T1586-2018 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 YY/T1256-2015 解脲脲原体核酸扩增检测试剂盒
- YY1412-2016 心肺转流系统离心泵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