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559-1992 充气波导部件和装置的密封试验

【通信行业标准(YD)】 充气波导部件和装置的密封试验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03 19:30:58
- YD/T559-1992
- 现行
标准号:
YD/T 559-1992
标准名称:
充气波导部件和装置的密封试验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1 MB
替代情况:
原标准号GB 7435-1987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原GB 7435-87调整为YD标准 ,无行标文本。 YD/T 559-1992 充气波导部件和装置的密封试验 YD/T559-1992

部分标准内容:
UDC621.372.8-7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435-87
充气波导部件和装置的密封试验Sealing tests for pressurizedwaveguide components and assemblies1987-03-16发布
1987-11-01实施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充气波导部件和装置的密封试验Sealing tests for pressurizedwaveguidecomponentsandassembliesUDC 621.872
.8-762
GB7435-87
本标准规定了充气波导部件和装置密封试验的统一测量方法。这些测量方法包括了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2单位
本标准使用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注:导出单位为:巴(bar),lbar=10Pa。试验方法A:压降测量法(定鼠试验)采用测量内部气压在一段试验时间内的变化的方法来确定密封波导部件和装置的漏率。试验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1术语和符号的定义
漏率:在已知漏泄处两侧压差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流过漏泄处的给定温度的干燥气体量。注:GB2423.23一8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Q:密封》中已经规定。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漏率为:“帕·米\/秒”(Pa:m\/s)。注;在试验期间内,波导部件和装置内部的气压会下降,外部的气压可能起伏。在所有这些试验中,忽略试验期间内由上述影响而产生的两压差变化所引起的误差。表压:压力计所指示的气压,即:气压超过环境气压的量。压力计的读数是“公斤力/厘米2”(kgf/cm2),换算关系是:
1kgf/cm2=9.8×10*Pa
标准大气条件:温度为20℃(293K),气压为101.3kPa注:GB2421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中规定了这些条件。起始环境气压。
P2—终止环境气压。
P—起始表压。
Pe2-—终止表压。
Pi,o-
校正到标准温度293K条件下,波导部件和装置内的起始绝对气压。校正到标准温度293K条件下,波导部件和装置内的终止绝对气压。校正到标准温度293K条件下,波导部件和装置内试验起止时间的绝对气压的差。被测装置内气体的起始温度(K)。被测装置内气体的终止温度(K)。被测装置和试验装置的总容积。校正到标准温度下的漏率。
试验持续时间。
国家标准局1987-03-16批准
1987-11-01实施
3.2试验步骤
GB7435—87
3.2.1将干燥空气充人被测装置,使其达到规定的表压,然后切断气源。3.2.2允许有足够的时间,使内部气压趋于稳定。然后记录表压P.1、环境气压P1和环境温度T1。3.2.3试验时间终止时,记录表压Pe2、环境气压P2和环境温度T2。3.2.4根据下列两式,将Pei和Pe2换算为对应的绝对气压。Pi, o=(P, + Pe)
P2,0 =(P2 + Pez)
注;TI、T2可用环境温度代替。293
3.2.5根据公式Pi,2=P:,0-P2.0,计算P1.2。3.2.6根据下式计算漏率;
R= Pi.2 ·V
例:某波导装置和试验装置的总容积是8.195×10-3m3。充气后的起始表压指示为3.44×10§Pa,环境气压为0.93×105Pa,温度为293K。经过24小时,表压下降到3.29×105Pa,环境气压为0.96×105Pa,温度为298K,计算漏率。P1,。 =(0. 93 ×10* +3. 44×103 ) × 293293
=4.37×105Pa
(0.96×105+3.29×105)×293
= 4.18 × 105 Pa
P,2= 4.37×105- 4.18×105=0.19×105 PaR = 0. 19 ×10 ×8. 195 ×10-324×3600
3.3优先选用的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
试验表压Pe1应为105Pa;
试验持续时间应为24小时;
被测装置内的起止压降不得超过Pei的5%;=1.80×10-3Pam3/s
试验装置的容积与被测装置的容积之比不大于0.1;环境温度的最大变化不大于±5K。有关标准应规定的细则
包含该项试验的有关标准,若其试验条件与3.3条不同,应规定以下细则:a.
试验表压Pe1$
试验持续时间;
最大允许漏率所对应的试验期间的最大允许起止压降;试验装置容积与被测装置容积的最大允许比率;d.
试验期间环境温度的最大允许变化(对于使用现场条件下进行的试验,其温度变化可以不作e.
限制)。
4试验方法B:流量测量法(定量试验)本项试验测量充气波导部件和装置的漏率。2
4.1术语和符号的定义
GB 7435—87
标准大气条件:温度为20℃(293K),气压为101.3kPa。漏率:单位时间内从具有恒定气压的被测装置内漏泄出的校正到标准大气条件的气体量。单位:帕·米/秒(Pa·m/s)。一试验绝对气压;
M。--—流量计的读数。
4.2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接被测件
A-高、低压气路转换阀;B一试验解除转换阀;C一高压调压阀D—低压调压阀,E压力计;F-单向阀:G-流量计4.3试验步骤
4.3.1将阀门B转换到解除位置。4.3.2将阀门A转换到要求的气路上。4.3.3连接被测件。
4.3.4将调压阀C或D调到规定的气压。4.3.5将阀门B转换到试验位置。4.3.6待系统达到稳定时,记录流量计G的读数M。。4.3.7将阀门B转换到解除位置。根据下式,计算校正到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漏率。R=P..M.
为了确定试验装置本身的漏率,用法兰盖板代替被测装置继续按4.3条进行试验。注:这里忽略了流量计的压降,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可在流量计的后面插人一个压力计。4.4有关标准应规定的细则
包含该项试验的有关标准应规定以下细则:a。要求的试验绝对气压;
b,最大允许的漏率;
试验持续时间。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优先选用的试验条件
GB7435-87
除另有规定外,环境温度变化不大于5K:8,
b.试验持续时间为300s,
c.标准大气条件。
5试验方法C:气泡测量法(定性试验)由于试验方法A不能确定漏泄的位置,在需要测定漏泄的位置时,可以使用气泡测量法。5.1试验步骤
5.1.1建议在试验槽中使用软水,水温的变化应不超过环境温度土2K。5.1.2将被测装置调整到所要求的试验表压。考虑到在该试验深度下装置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气压变化,这时的试验表压应等于试验气压和水压(每米测试深度为9.78kPa)的总和。5.1.3被测装置浸在试验槽的适当深度中,并用刷子将装置表面的气泡擦掉。5.1.4由被测装置显露的气泡可以判明该装置漏泄的位置。5.1.5将被测装置从水槽中取出以后,应该使它适当干燥。然后应将内部试验压力降低到大气压力。
5.2优先选用的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
a。试验气压应为105Pa;
b.试验持续时间应为300s$
c在试验期间应无干扰气泡。
5.3有关标准应规定的细则
包含该项试验的有关标准,若其试验条件与5.2条不同,应规定以下细则:试验液体(除使用软水外):
.b.试验持续时间;
试验温度(若与环境温度不同),c.
试验气压;
e.如有必要,应说明干燥的步骤。6试验方法D:卤素检漏法(定性试验)这种方法最适合对已经安装的线路系统进行检查。然而,由于漏点的形状(孔或裂隙),环境气流引起的卤素浓度变化和被测装置的形状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对漏率的测量还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卤素检漏仪是卤素检漏法中所用的一种仪表。试验时,必须把卤素(如:氟利昂、四氮化碳等)或卤素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充人被测装置中。沿着被测装置的表面移动检漏仪的探头,测出漏泄的位置。漏泄的气体由仪表指示。卤素检漏仪的响应时间较长,因此不易找到漏泄的准确位置。若周围的空气被污染(如:烟雾),则会严重地影响测试结果。
漏泄出去的卤素气体也可能污染试验房间的空气,从而影响试验结果。因此,试验房间应该通风良好,并且被测装置的充气和放气应该在分开的房间进行。这些仪器反应的灵敏程度与用来充人被测装置的试验气体的浓度成正比。指示的准确性取决于漏点的形状和检漏仪。
若合同规定进行卤素检漏试验,应该预先商妥必要的细则,并考虑厂方的技术标准。7试验方法E:氮气检漏法(定性和定量试验)使用这种试验方法可测定很小的漏率(漏率不大于10-‘Pam\/s)。由于该项试验通常是在真空4
GB7435—87
条件下进行的,所以该试验装置和被测装置必须能承受机械应力。若漏率比较高,应采用试验方法A~C。7.1定量试验
GB2423.23--82中试验Qk规定了一种合适的试验方法。使用氮质谱仪能够对真空管和线路系统中密封度要求特别高的部件进行试验。试验时,被测装置应该与氢质谱仪的检测箱相连接。该检测箱应该抽真空。在外部氢气压力下,用氨质谱仪测量被测装置中漏泄的氮气。
这种试验方法可以测定10-6~10-10Pa·m3/s之间的漏率。该方法需要大的试验装置,特别适合于对体积较小的装置进行试验。7.2定性试验
被测装置应与试验装置相连接,并抽真空,对被测装置外部的各个可能漏点喷氨气,若存在漏点,氮就会惨人装置中,于是氨质谱仪给出指示。若将被测装置放人有氨气压力的容器中用来代替喷氮的方法,也可以测定漏率。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邮电工业标准化所和北京通信设备厂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星辉、陈明道、郝克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435-87
充气波导部件和装置的密封试验Sealing tests for pressurizedwaveguide components and assemblies1987-03-16发布
1987-11-01实施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充气波导部件和装置的密封试验Sealing tests for pressurizedwaveguidecomponentsandassembliesUDC 621.872
.8-762
GB7435-87
本标准规定了充气波导部件和装置密封试验的统一测量方法。这些测量方法包括了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2单位
本标准使用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注:导出单位为:巴(bar),lbar=10Pa。试验方法A:压降测量法(定鼠试验)采用测量内部气压在一段试验时间内的变化的方法来确定密封波导部件和装置的漏率。试验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1术语和符号的定义
漏率:在已知漏泄处两侧压差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流过漏泄处的给定温度的干燥气体量。注:GB2423.23一8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Q:密封》中已经规定。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漏率为:“帕·米\/秒”(Pa:m\/s)。注;在试验期间内,波导部件和装置内部的气压会下降,外部的气压可能起伏。在所有这些试验中,忽略试验期间内由上述影响而产生的两压差变化所引起的误差。表压:压力计所指示的气压,即:气压超过环境气压的量。压力计的读数是“公斤力/厘米2”(kgf/cm2),换算关系是:
1kgf/cm2=9.8×10*Pa
标准大气条件:温度为20℃(293K),气压为101.3kPa注:GB2421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中规定了这些条件。起始环境气压。
P2—终止环境气压。
P—起始表压。
Pe2-—终止表压。
Pi,o-
校正到标准温度293K条件下,波导部件和装置内的起始绝对气压。校正到标准温度293K条件下,波导部件和装置内的终止绝对气压。校正到标准温度293K条件下,波导部件和装置内试验起止时间的绝对气压的差。被测装置内气体的起始温度(K)。被测装置内气体的终止温度(K)。被测装置和试验装置的总容积。校正到标准温度下的漏率。
试验持续时间。
国家标准局1987-03-16批准
1987-11-01实施
3.2试验步骤
GB7435—87
3.2.1将干燥空气充人被测装置,使其达到规定的表压,然后切断气源。3.2.2允许有足够的时间,使内部气压趋于稳定。然后记录表压P.1、环境气压P1和环境温度T1。3.2.3试验时间终止时,记录表压Pe2、环境气压P2和环境温度T2。3.2.4根据下列两式,将Pei和Pe2换算为对应的绝对气压。Pi, o=(P, + Pe)
P2,0 =(P2 + Pez)
注;TI、T2可用环境温度代替。293
3.2.5根据公式Pi,2=P:,0-P2.0,计算P1.2。3.2.6根据下式计算漏率;
R= Pi.2 ·V
例:某波导装置和试验装置的总容积是8.195×10-3m3。充气后的起始表压指示为3.44×10§Pa,环境气压为0.93×105Pa,温度为293K。经过24小时,表压下降到3.29×105Pa,环境气压为0.96×105Pa,温度为298K,计算漏率。P1,。 =(0. 93 ×10* +3. 44×103 ) × 293293
=4.37×105Pa
(0.96×105+3.29×105)×293
= 4.18 × 105 Pa
P,2= 4.37×105- 4.18×105=0.19×105 PaR = 0. 19 ×10 ×8. 195 ×10-324×3600
3.3优先选用的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
试验表压Pe1应为105Pa;
试验持续时间应为24小时;
被测装置内的起止压降不得超过Pei的5%;=1.80×10-3Pam3/s
试验装置的容积与被测装置的容积之比不大于0.1;环境温度的最大变化不大于±5K。有关标准应规定的细则
包含该项试验的有关标准,若其试验条件与3.3条不同,应规定以下细则:a.
试验表压Pe1$
试验持续时间;
最大允许漏率所对应的试验期间的最大允许起止压降;试验装置容积与被测装置容积的最大允许比率;d.
试验期间环境温度的最大允许变化(对于使用现场条件下进行的试验,其温度变化可以不作e.
限制)。
4试验方法B:流量测量法(定量试验)本项试验测量充气波导部件和装置的漏率。2
4.1术语和符号的定义
GB 7435—87
标准大气条件:温度为20℃(293K),气压为101.3kPa。漏率:单位时间内从具有恒定气压的被测装置内漏泄出的校正到标准大气条件的气体量。单位:帕·米/秒(Pa·m/s)。一试验绝对气压;
M。--—流量计的读数。
4.2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接被测件
A-高、低压气路转换阀;B一试验解除转换阀;C一高压调压阀D—低压调压阀,E压力计;F-单向阀:G-流量计4.3试验步骤
4.3.1将阀门B转换到解除位置。4.3.2将阀门A转换到要求的气路上。4.3.3连接被测件。
4.3.4将调压阀C或D调到规定的气压。4.3.5将阀门B转换到试验位置。4.3.6待系统达到稳定时,记录流量计G的读数M。。4.3.7将阀门B转换到解除位置。根据下式,计算校正到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漏率。R=P..M.
为了确定试验装置本身的漏率,用法兰盖板代替被测装置继续按4.3条进行试验。注:这里忽略了流量计的压降,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可在流量计的后面插人一个压力计。4.4有关标准应规定的细则
包含该项试验的有关标准应规定以下细则:a。要求的试验绝对气压;
b,最大允许的漏率;
试验持续时间。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优先选用的试验条件
GB7435-87
除另有规定外,环境温度变化不大于5K:8,
b.试验持续时间为300s,
c.标准大气条件。
5试验方法C:气泡测量法(定性试验)由于试验方法A不能确定漏泄的位置,在需要测定漏泄的位置时,可以使用气泡测量法。5.1试验步骤
5.1.1建议在试验槽中使用软水,水温的变化应不超过环境温度土2K。5.1.2将被测装置调整到所要求的试验表压。考虑到在该试验深度下装置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气压变化,这时的试验表压应等于试验气压和水压(每米测试深度为9.78kPa)的总和。5.1.3被测装置浸在试验槽的适当深度中,并用刷子将装置表面的气泡擦掉。5.1.4由被测装置显露的气泡可以判明该装置漏泄的位置。5.1.5将被测装置从水槽中取出以后,应该使它适当干燥。然后应将内部试验压力降低到大气压力。
5.2优先选用的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
a。试验气压应为105Pa;
b.试验持续时间应为300s$
c在试验期间应无干扰气泡。
5.3有关标准应规定的细则
包含该项试验的有关标准,若其试验条件与5.2条不同,应规定以下细则:试验液体(除使用软水外):
.b.试验持续时间;
试验温度(若与环境温度不同),c.
试验气压;
e.如有必要,应说明干燥的步骤。6试验方法D:卤素检漏法(定性试验)这种方法最适合对已经安装的线路系统进行检查。然而,由于漏点的形状(孔或裂隙),环境气流引起的卤素浓度变化和被测装置的形状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对漏率的测量还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卤素检漏仪是卤素检漏法中所用的一种仪表。试验时,必须把卤素(如:氟利昂、四氮化碳等)或卤素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充人被测装置中。沿着被测装置的表面移动检漏仪的探头,测出漏泄的位置。漏泄的气体由仪表指示。卤素检漏仪的响应时间较长,因此不易找到漏泄的准确位置。若周围的空气被污染(如:烟雾),则会严重地影响测试结果。
漏泄出去的卤素气体也可能污染试验房间的空气,从而影响试验结果。因此,试验房间应该通风良好,并且被测装置的充气和放气应该在分开的房间进行。这些仪器反应的灵敏程度与用来充人被测装置的试验气体的浓度成正比。指示的准确性取决于漏点的形状和检漏仪。
若合同规定进行卤素检漏试验,应该预先商妥必要的细则,并考虑厂方的技术标准。7试验方法E:氮气检漏法(定性和定量试验)使用这种试验方法可测定很小的漏率(漏率不大于10-‘Pam\/s)。由于该项试验通常是在真空4
GB7435—87
条件下进行的,所以该试验装置和被测装置必须能承受机械应力。若漏率比较高,应采用试验方法A~C。7.1定量试验
GB2423.23--82中试验Qk规定了一种合适的试验方法。使用氮质谱仪能够对真空管和线路系统中密封度要求特别高的部件进行试验。试验时,被测装置应该与氢质谱仪的检测箱相连接。该检测箱应该抽真空。在外部氢气压力下,用氨质谱仪测量被测装置中漏泄的氮气。
这种试验方法可以测定10-6~10-10Pa·m3/s之间的漏率。该方法需要大的试验装置,特别适合于对体积较小的装置进行试验。7.2定性试验
被测装置应与试验装置相连接,并抽真空,对被测装置外部的各个可能漏点喷氨气,若存在漏点,氮就会惨人装置中,于是氨质谱仪给出指示。若将被测装置放人有氨气压力的容器中用来代替喷氮的方法,也可以测定漏率。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邮电工业标准化所和北京通信设备厂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星辉、陈明道、郝克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B006-2007 下一代网络(NGN)中 PSTN/ISDN 仿真业务技术要求
- YD/T1847.3-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 第3部分:信令传输
- YD/T1842-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 YD/T1181.2-2008 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 第2部分:芳纶纱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