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051-2000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通信行业标准(YD)】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9:55:47
- YD/T1051-2000
- 现行
标准号:
YD/T 1051-2000
标准名称: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0-03-31 -
实施日期:
2000-03-3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45 MB
替代情况:
XT 005-1995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作为通信电源工程设计,设备引进、研制、生产、安装和维护的技术依据。进入通信局(站)的各种通信设备对交流和直流电源的要求也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YD/T 1051-2000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YD/T1051-2000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051—2000
代替 XT 00595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General Reqiurernents of Power Supply Systemfor 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Sites2000-03-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2000-03-31实施
YD/T1051—2000
1范围
2 引用标准
3总则
4通信局(站)电源系统
5 基础电源
6直流供电方式
7电源系统可靠性和设备参考配置8 接地与防雷
9监控
10进网电源设备系列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Ⅱ坏境要求
YDIT1051 -2000
本标准是对原邮电部1995年发布的XT005-95《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暂行规定)》的修订,要修订和补充了一体化供电方式、电源系统可靠性、监控系统技术要求、进网工要电源设备性能等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XT005-95,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出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负贡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节人:刘宝庆王殿魁朱清峰上改娥张清泉刘希禹唐建平
本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于2000年第一次修订。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
总技术要求
General Reguirernenis of Power Supply Systemfor Telecomnuucation Stations/SilesYD/T 1051-2400
代替 XT 005—95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作为通信电源工程设计,设备引进、研制、生产、安装和维护的技术依据。进入通信局(站)的各种通信设备对交流和直流电源的要求也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推都会被修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木的可能性GB/T 2819-1995
GB/T 2820.6-1997
GB 12348-90
GB 12349-90
GB 50045-95
GB J16-87
YD/T 501-1999
YD/T 983-1998
移动电站通用技术条件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纠第六部分:试验方法工业企业!界噪声标准
上业企业厂界躁市测量方法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通信专用柴汕发电机组技术要求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测晕方法ITU-T 建议 O.41(10/94)
3总则
电话型电路使用的噪市计
3.1制定通信同(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总技术要求\)的原则足重视科学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3.2“总技术要求”内容包括通信局(站)交流供电、直流供电、接地、主要电源设备进网技术性能指标和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临控,环境条件。具中交流供电部分应符合电力部门有关技术标准。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应保证稳定,可靠和安全供电。3.3通信综合枢纽、程控市话层以及光缆、微波下线中继站、卫星通信地球站应率先采用高效、先进、节能的新型供电方式和电源设备。3.4应加快建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及设备的监控利集中维护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少人或无人值守。
3.5各通信局(站)应有可靠的过压和需击防护功能。新建的各级通信局(站)应根据“总技术要求”实施联合接地方式。改建和打建的通信局(站)应根据本规定的原则,对其接地防雷设施加以完善,以确保通信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400-03-31批准2000-03-31实施
YD/T1051—2000
3.6话路多、交换容量大的通信局(站)应充分保证交流供电的可靠性,宜采用直流分散供电方式。4通信局(站)电源系统
4.1通信局(站)电源系统足对局(站)内各种通信设备及建筑负荷等提供用电的设备和系统的总称。电源系统由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和利应的接地系统组成。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必须保证稳定、可靠、安全地供电。不同局(站)由不同的电源系统组成,集供电、分散供电、混合供电为3种比较典型的系统组成方式。山变电站和备用发电机纠组成的交流供电系统-殿应采用集供电4.2集中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
集中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纽成方框示意如图1所示。交流供电系统山专用变电站、市电油机转换屏、低压配电屏、交流配电屏以及备用发电机纽纽成。移动电站可提供应急用电。
市电交区蹈
润视送
备用发
[移动电站
低压配宽所
AC S8UV(b)
配AC380V(b)
整流器
蓝电池
不回断
电源设备
AC 220/3B0V(6)|通信用
DC -48V
HDC/DS
DC/AC包
AG220/380V(α)
220/380V(b)保证建
筑灸荷
AC 220/380V(c)--联建
筑贫荷
(a)不间断(b)可短时间中断()允许中断图1集中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纽成方框示意直流供电系统由流设备、蓄电池组利直流配电设备组成。直流供电系统问各种通信设备提供直流电源:
不间断电源设备(UPS)对通信设备及其附属设备提供不间断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系统还应对通信质(站)提供一般用和保证用的建筑负荷用电。保证建筑负荷是指通信用空调设备、保证照明、消防电梯、消防水录等:建筑一般负荷足指一般空调、一般照明及基他备用发电机组不保证的负荷。
通信用空调、保证照明也可由电力室交流配电屏供电。通信局(站)应设事故照明,事故照明灯具可采用直流照明灯或交流应急灯、通信局(站)宜用10kV高压市电引入,并采用专用降压变压器供电。4.3分散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
分散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方框示意如图2所示。同一通信局(站)原则上应设置一个总的交流供电系统,并由此分别向各直流供电系统提供低压交流电:
交流供电系统的成和要求同4.2所述。各直流供电系统可分层设置,也可按通信设备系统设置设置地点可为单独的电力中池室,也可与递信设备同一机房。2
餐用发
电排组
移动电站
交流阅电屏
YD/T 1051—2000
其地供电票势
AC380V(b)
整流图直流配电器
AG 3BOV(b)
AC 220/360v(b)
模流器
通信用空调
交:AC 220/382V(b)
AC 380V(b)
蓄电池
直流配也屏
番电话
通估用率调
30-46V
)通信
AC220/380V(a)运信
不间断
电源设备
(b)可短时间中断
(a)不间断
A0 220/380V(0)
AC 220/380V(c)
(c)充许中断
图2分散供电方式电源系统方框示意4.4混合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
混介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纠成如图3所示。上阳
潘方降
220/380V
调压费
移动电站
Ac 220/380V(b)
整流器
AC 220/380V(b)
(u)不间断
配电源
素电池
(h)可短时间中断
D0 -48V
[CC.-24v)
(DC -24V)
图3混合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示意设备
保证建
筑负荷
光缆中继站和微波无人值守中继站,可采用交流电和太阳电池方阵(或其他能源)相结介的泥合供电方式电源系统。该系统由太阳电池方阵、低压市电、蓄电池组、整流及配电设备以及移动电站纠成。对微波无人值中继站,若通信容量较大,不宜采用太阳能供电时,则采用市电与无人值守白动化性能及可靠性高的成套电源设备组成的交流电源系统:3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4.5一体化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YD/T 1051—2000
一体化供电方式:即通信设备和电源设备组合在同个机架内,山交流电源供电。电源系统一般出整流、配电、蓄电池红和监控单元组成5基础电源
通信局《站)的基础电源分交流基础电源和直流基础电源两大类。5.1交流基础电源
经山市电或备用发电机组(含移动电站)提供的低压交流电为通信局(站)用的交流基础电源5.1.1低压交流电的标秘电压,频率如表1所示:表「低压交流电的标称电压、频率标称心(V)
额定频率(TT)
220/380,三相五线
5.1.2使用交流电的通信设备和电源设备供电电压规定如下。(1)通信设备用交流中供电时,在通信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子处测量的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电求值的+5%--一10%。
(2)通信电源设备及重要建筑用电设备用交流电供电时,在设备的源输入端子处测量的电压允许变动范用为:额定电压值的10%~--15%5.1.3当市电供电电压不能满是5.1.2(1)、(2)的规定或通信设备有更高要求时,应采用调压或稳压设备满足电压充许变动范围的要求。5.1.4交流电的频率允许变动范用为额定值的土4%:电压波形正弦崎变率应三5%。5.1.5通信局(站)应根据要求安装无功功率补偿装置。5.2直流基础电源
向各种通信设备和二次变换电源设备或置提供直流电压的电源为直流基础电源5.2.1通倍局(站)用直流基础电源的电压种类如表2所示。表2信局(站)用直流苯础电源的电压种类普选的电源电压(V)
过渡时期暂臀的源心卡(V)
5.2.2通信机房内每·个机架的直流输入端子处一48V电压允许变动范围如表3所示。表3每一个机架的直流输入端子处一48V电压充许变动范用额定电压V)
心允许变动范围(W)
40 - —57
48V直流电源(第级)输出端子处测量的杂音电压指标:(1)电话衡杂音电压:≤2mV(符合ITU-T建议0.41条件)(2)峰一峰值杂音电压:03001Iz,多400mV(3)宽频杂音电压:3.4~150kHz,≤100mV有效值150kHz--30MHz.:≤30mV有效值(4)离散频率杂音电压:3.4~150kIIz,5mV有效值1.50~-20kHz,3mV有效值
YD/T1051—2000
200-~500kHz,≤2mV有效值
500kHz~-30MHz,≤1mV有效值
5.2.3原有通信设备使用的一24V电源电压变动范围、指标通信机房内每一个机架的直流输入端子处一24V电压允许变动范围划表4所示。表4衔一个机架的直流输入端子处一24V电压充允许变动范额定电压(V)
变动范围(V)
—21.6-~26.4
一24V直流电源(第级)输Ⅱ端广处测量的杂音电压指标:(1)电诺衡董杂音电压:≥2mV(符合TTU-T建议0.41条件)(2)峰—峰信杂音电层:0300Hz,三400mV5.3首流基础中源的过渡和统一
新建局(站)应采用一48V直流基础电源,原有屑(站)通信设备使用的一24V、一60V直流基础电源仍可继续使用,不再扩容,育到这些通信没备停用为止,6直流供电方式
6.1随着通信局(站)中通信设备安装容量的不断增长,新设备的采用,直流基础电源的供电电流出现人幅度增长的趋势,为了使通信系统具较高的运行可靠性,避免全局性通信做障和瘫痪,原有一个局(站)设置一套供电系统、一个电力室和电泄室的供电方式雄以适应新的情况,应相应改变方式,选用多个直流供电系统和多处设置电源设备的方式,即采用分散供电方式。新设计的大型逆信尼(站)原则上采用分散供电方式,6.2直流供电方式的基本要求
6.2.1直流供电方式应采用全浮充方式,在有交流电源时经常由整流器与蓄电池组并联浮充1.作,对通信设备供电。当交流电源停电时,由蓄电池组放电供电,在交流电恢复后,应实行书负荷恒压限流充电的供屯方式。
6.2.2通信局(站)直流供方式应保证稳定可靠供电,电源设备应靠近通信设备布置,使直流馈电线长度尽量缩知,以降低电能消耗、减少安装费用,供电系统的组成和电源设备的布置应当在通信局(站】增穿时,电源设斧能相应和灵活地扩充窄量,并有利丁设备的安装和维护。6.2.3电话交换机的直流基础电源供电按交换机的-个交换系统容量为单元,设置个或多个独立的直流供电系统。
人型或重要的通信局(站)、含国际出入口的长途电话局,应分散设置多个独立的直流供电系统。6.3几种直流供电方式
6.3.1交换局容量较大,或有两个以上交换系统时:应采用两个或多个独议的直流供电系统。电源设备可以和信机房同层安装或直接装在通信机房内:电源设备安装于通信机房内时必须采用高频儿关型整流器,阔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泄等小型、轻的设备,实斑电源集中监控和管理,并应考慈空调容量和核算机房地面的承登能力。6.3.2大型逆信枢纽等局(站)可按不同楼层分层设置多个独立的供电系统:分别问各种通信机房供电
6.3.3一-般通信局(站)可采用设立一个集中的电力案和电池室的供电方式。也可以采用分散的供电方式
6.3.4,小穿量的通信同(站)可采用体化供电方式:5
7电源系统可靠性和设备参考配
YD/T 1051—2000
7.1“可靠性是衡量系统和设备的一项章要的综合性质量指标。电源系统可靠性足衡量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和组成系统各设备的一项综合件质量指标。通信网是由不同等级的通信局(站)和通信局(站)之间的传输系统组成:所以,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可靠注是通信局(站)可靠性的·个成部分,也是通信网体可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7.2根递信局(站)电源系统可靠性指标,可科学地确定组成电源系统各设备的柏应配置。7.3市电供电方式的分类和可靠性指标7.3.1市电的可靠性指标以市电的不可用度作表征市电的不可用度是指市电的不可用时间与可用时间利不可用时问之利的比,即市电不可而度=
不可用时闻
不可瓜时间+可用时间
市电的电压、频率不符合通信局(站)电源系统要求的时间为不可用时问。7.3.2市电供电方式的分类和不可用度指标(1)类市电供电方武
一类市电供电方式为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两路供中线,两路供电线不应有同时检修停电的供电方式。
两路供电线配置备用电源白动投入装置类市电供电方式的不可用度指标:平均月市电故障次数应≤1次,平均次故障持续时间≤0.5h。市电的年不可用度应≤6.8×104。(2)二类市电供电方式
一类巾屯供电方式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者从两个以上独立电源构成的稳定可靠的环形网上引入一路供电线的供电方式:b.从一个稳定可靠的电源或从稳定可靠的输电线路上引入一路供电线的供电方式二类市电供电方式的不可用度指标:平均万心电放障≤3.5次,平均每次市电故障持续时问应≤6h,市电的年不可用度应<3×102。
(3)三类市电供电方式
三类市电供电方式为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的供电方式。三类市电供电方式的不可用度指标:平均月市电故障≤4.5次,平均每次市电故障持续时应≤8h,市电的年不可用度应<5×101。
(4)四类市电供电方载
凹类市中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要求:a.出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第三类市电供电要求,市电的年不可用度>5×10-2;
b.有季节性长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7.4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指标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用不可用度表征: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是指电源系统故障时间与故障则间和正常供电时简之和的比:即电源系统不可用度=
故障时间
故障时间+止常供电时间
7.4.1省会城市和人区中心通信综台枢纽(含国际局)、市语汇接局、电报(数据)局、无线局、长途传输一级于线站,市话端局以及特别规定的其驰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应5×10,即平6
YD/T 1051—2000
均20年时间内,每个电源系统故障的累让时问应≤5min7.4.2地市级城市综合局、1~5万门市话局、长途传输一缀干线站或相当的通信斥(站)等,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应1×10:6,即乎均20年时间内,每个电源系统故障的累计时间应≤10min:7.4.3县(含!级市)综个同、万门以下市话局,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应≤5×10一°,即平均20年时间内,每个电源系统故障的累计时间应≤50min,7.5电源系统主要设备的可靠性指标7.5.1高压变、配电设备的可靠性指标(1)高压配电设备的可靠性指标高压配电设备,在15个使用时间内,主开关乎均年动作次数12次时,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1.4×10Fh,不可用度应6.9×10-6:乎均年动作次数>12次时,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24.18×10h,不可用度应≤2.4×105。(2)变压器的可靠性指标
变压器在20年使用时间内,平均失效间隔时问(MTBF)应1.75×10°h,不可用度:无载调压变压器:不可用度应≤9.14×10-4;有载调压变压器:不可用度应≤1.22×10 。7.5.2低压配电设备的可靠性指标(1)交流低压配电设备,在15午使用时问内,关键部件平均年动作次数系12次时,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5×10°h,不可用度应≤2.0×10-;乎均年动作次数≥12次时,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10h不可用度应≤10X×10-5。(2)直流配电设备,在15年使用时间内,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10°h,不可用度应≤1.0× 10-6.
7.5.3整流设备
(1)相控整流设备,在10年使用时间内,乎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8×10\h,不可用度应≤3.75×10-
(2)高频开关整流设备,在15年使用时间内,乎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5×[0*h,不可用度应≤6.6×10-6。
7.5.4直流一直流变换器设备
在15年使用时间内,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5×10*h,不可用度应≤6.6×10-6。7.5.5蓄电池组
(1)防酸式蓄电池纠:全浮充T作方式在12年使用时间内: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7×10h,不可用度应≤1.72×10-5。(2)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全浮充工作方式在I0年使用时问内,平均尖效间隔时间(MTBF)应≥3.5×10h,不可用度应≤3.43×10-7.5.6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
(1)在使用寿命期问内,通信用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的平均失效间隔间(MTBF)应2×10*h,不可用度应≤2.5×10-5。
(2)在使用寿命期间内,通信用交流不问断屯源系统的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三1×10°h:不可用度应≤5×10-。
7.5.7发电机纠
(1)柴油机发电机组,不10年使用时间或累谁运行前间不超过大修期内,平均失数间隔时间(MTBF)应=800h,不可用度应≤3.75×10-,在常温(5--35C)下,启动失败率应≤1%。(2)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规定使用寿命期间内,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含2500h,不可用度应≤5×10-4.向动大败率应≤0.6%。7
YD/T 10512000
(3)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平均寿命应1.31×10°h。(4)太阳能电池控制器在15午使用时间内,平均失效问隔时间(MTBF)应注5×10h(暂定),不可用度应≤2.4×10-2
7.6故障判断依据
7.6.1电源设备的正要故障判断依据当设备出现主要技术性能不衍合要求,不检修将影响设备和系统正常工作的障碍,则判定为设备故障。主要电源设备发牛如下障碍时判定为故障(1)整流设备:不能输出额定电流、电压超出允许范围、杂音电正高、稳压精度低丁规定值、影响设备和累统工作或安全的告警、保护性能异常等:(2)配电设备:不能输山额定电流、电压变化超出规定范围、动作大灵、影响设备和系统工作或安全的告整、保扩性能异常等:(3)油发电机组:3次启动不成功、运行中的机红不能输出额定电压和电流、频率波动超出规定范、出现4溺(水、汕、气、电)、白动化机组的白动功能异常等。(4)蓄电池组:蓄电池组出现落后电池或电轨出现渗漏现象。7.6.2屯源系统的故障判断依据
(1)直流供电系统
不能输出规定电流;电压超出允许范围:音电压高丁允许值。3项中现仟何一项则判定为系统故璋。
(2)交流供电系统
电示或频率超出允许变动范困,则判定为系统故障:7.7电源系统各设备的参考配置
7.7.1设备配置的基本原她
(1)电源系统的设备数量和穿量应根据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指标进行配胃,同时还应避行技术和经济比载,合理选配:(2)供电系统分交流供电系统和直流供电系统,应提高交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合理减小蓄电池的量。但在小型通信局(站)中如提高交流供电系统可靠性有困难时,可以适当加人蓄电池组的容量。7.7.2发电机组的参考配置
(1)发电机组的容量配置
一类或一类市电供电方式下,发电机凯的容量应能同时满足通信负荷功率、蓄电池组的充电功率,机房保证空调功率以设其他保证负荷功率:一类市电供电方式应包括部分牛活用电:四类市电供电方式应包括全部生活用电,
(2)发电机组的台数配置
一类市申供电方式下,仅考虑主用机纽,台数限据总容量大小和其他条件配置:台或多台:二到四类市电供电方式下,两台机组五为备用,(3)移动电站的台数配置
电源维护中心应极据集中监控维扩管理区的实际情况,配置数台移动电站,提供应急电源。7.7.3直流设备参考配置
(1)整流设备参考配
高频开关整流器的总容量应满足通信负荷功率和蓄电池组的充电用功率。整流模块的数量应采爪完余配置方式,当主用模快数≤10时,备用一台;当主用模块数≥10时每10台备用一台。(2)蓄电池参考配割
蓄电池宜分两组或多组安装,其总穿量由蓄电池红独立问负载供电的时问硫定在多数通信局(),蓄电池组独立问负载供电的时间宜按如下规定并结合牢谢的充许停电时间综0
合考虑。
类市电供电方式为0.5~1h;
二类市电供电方式为1~2h:
三类市电供电方式为2~3hg
YD/T1051—2000
四类市电供电方式下的落电池组供电时间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而定:a由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第三类市电供中恶求的为8-10h:
b.有季节性长时问停电或无市电可用的为20~-241。在光缆、微波等小穿量无人值守局站)中,空调断电对通信设备的止常运行影前较小,蓄中池组的总容量应按如下因紊综合考虑:1)接到故障信号后应有·定的推备时:图从维护点到无人站的行程时间(按正常汽车行驶时问计算):③故障排除时间:
对位丁山上和郊外的无人站,一般夜间不派技术人员检修@对具有延时启动油机发电机组的局(站),延长时间应保证电池放出穿量20%的储备容量:@对太陷能供电无人值守站的蓄电池组的容量应考虑连续阴丽天的时间。(3)育流一首流变换器设备的参考配置同型号、同容量的变换器可多台并联使用,半用变换器的总容量应按最人负荷电流确定。变换器的数量应采用+1热备用的元余配置方式,8接地与防雷
8.1联合接地方式
通信同(站)各类设备均应有效接地。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以及建筑防雷接地共同用一纠接地体的接地方式称为联合接地方式。联合接地方式中接地体、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以及接地线4部分组成:接地汇集线、接地线以遂层辐射方式相。联合接地方式如图4所示,天綫)
无线设寄,
一接地分汇集线,
总配契
水平接北分汇集线,
垂直接地总汇集线,
接毕体(地院)
中避雪针
建苑钢筋
传翰设备
交换设备
电源设备
接地引入缓
图4联合接地方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YD/T 1051—2000
代替 XT 00595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General Reqiurernents of Power Supply Systemfor 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Sites2000-03-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2000-03-31实施
YD/T1051—2000
1范围
2 引用标准
3总则
4通信局(站)电源系统
5 基础电源
6直流供电方式
7电源系统可靠性和设备参考配置8 接地与防雷
9监控
10进网电源设备系列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Ⅱ坏境要求
YDIT1051 -2000
本标准是对原邮电部1995年发布的XT005-95《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暂行规定)》的修订,要修订和补充了一体化供电方式、电源系统可靠性、监控系统技术要求、进网工要电源设备性能等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XT005-95,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出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负贡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节人:刘宝庆王殿魁朱清峰上改娥张清泉刘希禹唐建平
本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于2000年第一次修订。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
总技术要求
General Reguirernenis of Power Supply Systemfor Telecomnuucation Stations/SilesYD/T 1051-2400
代替 XT 005—95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作为通信电源工程设计,设备引进、研制、生产、安装和维护的技术依据。进入通信局(站)的各种通信设备对交流和直流电源的要求也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推都会被修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木的可能性GB/T 2819-1995
GB/T 2820.6-1997
GB 12348-90
GB 12349-90
GB 50045-95
GB J16-87
YD/T 501-1999
YD/T 983-1998
移动电站通用技术条件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纠第六部分:试验方法工业企业!界噪声标准
上业企业厂界躁市测量方法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通信专用柴汕发电机组技术要求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测晕方法ITU-T 建议 O.41(10/94)
3总则
电话型电路使用的噪市计
3.1制定通信同(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总技术要求\)的原则足重视科学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3.2“总技术要求”内容包括通信局(站)交流供电、直流供电、接地、主要电源设备进网技术性能指标和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临控,环境条件。具中交流供电部分应符合电力部门有关技术标准。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应保证稳定,可靠和安全供电。3.3通信综合枢纽、程控市话层以及光缆、微波下线中继站、卫星通信地球站应率先采用高效、先进、节能的新型供电方式和电源设备。3.4应加快建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及设备的监控利集中维护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少人或无人值守。
3.5各通信局(站)应有可靠的过压和需击防护功能。新建的各级通信局(站)应根据“总技术要求”实施联合接地方式。改建和打建的通信局(站)应根据本规定的原则,对其接地防雷设施加以完善,以确保通信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400-03-31批准2000-03-31实施
YD/T1051—2000
3.6话路多、交换容量大的通信局(站)应充分保证交流供电的可靠性,宜采用直流分散供电方式。4通信局(站)电源系统
4.1通信局(站)电源系统足对局(站)内各种通信设备及建筑负荷等提供用电的设备和系统的总称。电源系统由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和利应的接地系统组成。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必须保证稳定、可靠、安全地供电。不同局(站)由不同的电源系统组成,集供电、分散供电、混合供电为3种比较典型的系统组成方式。山变电站和备用发电机纠组成的交流供电系统-殿应采用集供电4.2集中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
集中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纽成方框示意如图1所示。交流供电系统山专用变电站、市电油机转换屏、低压配电屏、交流配电屏以及备用发电机纽纽成。移动电站可提供应急用电。
市电交区蹈
润视送
备用发
[移动电站
低压配宽所
AC S8UV(b)
配AC380V(b)
整流器
蓝电池
不回断
电源设备
AC 220/3B0V(6)|通信用
DC -48V
HDC/DS
DC/AC包
AG220/380V(α)
220/380V(b)保证建
筑灸荷
AC 220/380V(c)--联建
筑贫荷
(a)不间断(b)可短时间中断()允许中断图1集中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纽成方框示意直流供电系统由流设备、蓄电池组利直流配电设备组成。直流供电系统问各种通信设备提供直流电源:
不间断电源设备(UPS)对通信设备及其附属设备提供不间断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系统还应对通信质(站)提供一般用和保证用的建筑负荷用电。保证建筑负荷是指通信用空调设备、保证照明、消防电梯、消防水录等:建筑一般负荷足指一般空调、一般照明及基他备用发电机组不保证的负荷。
通信用空调、保证照明也可由电力室交流配电屏供电。通信局(站)应设事故照明,事故照明灯具可采用直流照明灯或交流应急灯、通信局(站)宜用10kV高压市电引入,并采用专用降压变压器供电。4.3分散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
分散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方框示意如图2所示。同一通信局(站)原则上应设置一个总的交流供电系统,并由此分别向各直流供电系统提供低压交流电:
交流供电系统的成和要求同4.2所述。各直流供电系统可分层设置,也可按通信设备系统设置设置地点可为单独的电力中池室,也可与递信设备同一机房。2
餐用发
电排组
移动电站
交流阅电屏
YD/T 1051—2000
其地供电票势
AC380V(b)
整流图直流配电器
AG 3BOV(b)
AC 220/360v(b)
模流器
通信用空调
交:AC 220/382V(b)
AC 380V(b)
蓄电池
直流配也屏
番电话
通估用率调
30-46V
)通信
AC220/380V(a)运信
不间断
电源设备
(b)可短时间中断
(a)不间断
A0 220/380V(0)
AC 220/380V(c)
(c)充许中断
图2分散供电方式电源系统方框示意4.4混合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
混介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纠成如图3所示。上阳
潘方降
220/380V
调压费
移动电站
Ac 220/380V(b)
整流器
AC 220/380V(b)
(u)不间断
配电源
素电池
(h)可短时间中断
D0 -48V
[CC.-24v)
(DC -24V)
图3混合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示意设备
保证建
筑负荷
光缆中继站和微波无人值守中继站,可采用交流电和太阳电池方阵(或其他能源)相结介的泥合供电方式电源系统。该系统由太阳电池方阵、低压市电、蓄电池组、整流及配电设备以及移动电站纠成。对微波无人值中继站,若通信容量较大,不宜采用太阳能供电时,则采用市电与无人值守白动化性能及可靠性高的成套电源设备组成的交流电源系统:3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4.5一体化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YD/T 1051—2000
一体化供电方式:即通信设备和电源设备组合在同个机架内,山交流电源供电。电源系统一般出整流、配电、蓄电池红和监控单元组成5基础电源
通信局《站)的基础电源分交流基础电源和直流基础电源两大类。5.1交流基础电源
经山市电或备用发电机组(含移动电站)提供的低压交流电为通信局(站)用的交流基础电源5.1.1低压交流电的标秘电压,频率如表1所示:表「低压交流电的标称电压、频率标称心(V)
额定频率(TT)
220/380,三相五线
5.1.2使用交流电的通信设备和电源设备供电电压规定如下。(1)通信设备用交流中供电时,在通信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子处测量的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电求值的+5%--一10%。
(2)通信电源设备及重要建筑用电设备用交流电供电时,在设备的源输入端子处测量的电压允许变动范用为:额定电压值的10%~--15%5.1.3当市电供电电压不能满是5.1.2(1)、(2)的规定或通信设备有更高要求时,应采用调压或稳压设备满足电压充许变动范围的要求。5.1.4交流电的频率允许变动范用为额定值的土4%:电压波形正弦崎变率应三5%。5.1.5通信局(站)应根据要求安装无功功率补偿装置。5.2直流基础电源
向各种通信设备和二次变换电源设备或置提供直流电压的电源为直流基础电源5.2.1通倍局(站)用直流基础电源的电压种类如表2所示。表2信局(站)用直流苯础电源的电压种类普选的电源电压(V)
过渡时期暂臀的源心卡(V)
5.2.2通信机房内每·个机架的直流输入端子处一48V电压允许变动范围如表3所示。表3每一个机架的直流输入端子处一48V电压充许变动范用额定电压V)
心允许变动范围(W)
40 - —57
48V直流电源(第级)输出端子处测量的杂音电压指标:(1)电话衡杂音电压:≤2mV(符合ITU-T建议0.41条件)(2)峰一峰值杂音电压:03001Iz,多400mV(3)宽频杂音电压:3.4~150kHz,≤100mV有效值150kHz--30MHz.:≤30mV有效值(4)离散频率杂音电压:3.4~150kIIz,5mV有效值1.50~-20kHz,3mV有效值
YD/T1051—2000
200-~500kHz,≤2mV有效值
500kHz~-30MHz,≤1mV有效值
5.2.3原有通信设备使用的一24V电源电压变动范围、指标通信机房内每一个机架的直流输入端子处一24V电压允许变动范围划表4所示。表4衔一个机架的直流输入端子处一24V电压充允许变动范额定电压(V)
变动范围(V)
—21.6-~26.4
一24V直流电源(第级)输Ⅱ端广处测量的杂音电压指标:(1)电诺衡董杂音电压:≥2mV(符合TTU-T建议0.41条件)(2)峰—峰信杂音电层:0300Hz,三400mV5.3首流基础中源的过渡和统一
新建局(站)应采用一48V直流基础电源,原有屑(站)通信设备使用的一24V、一60V直流基础电源仍可继续使用,不再扩容,育到这些通信没备停用为止,6直流供电方式
6.1随着通信局(站)中通信设备安装容量的不断增长,新设备的采用,直流基础电源的供电电流出现人幅度增长的趋势,为了使通信系统具较高的运行可靠性,避免全局性通信做障和瘫痪,原有一个局(站)设置一套供电系统、一个电力室和电泄室的供电方式雄以适应新的情况,应相应改变方式,选用多个直流供电系统和多处设置电源设备的方式,即采用分散供电方式。新设计的大型逆信尼(站)原则上采用分散供电方式,6.2直流供电方式的基本要求
6.2.1直流供电方式应采用全浮充方式,在有交流电源时经常由整流器与蓄电池组并联浮充1.作,对通信设备供电。当交流电源停电时,由蓄电池组放电供电,在交流电恢复后,应实行书负荷恒压限流充电的供屯方式。
6.2.2通信局(站)直流供方式应保证稳定可靠供电,电源设备应靠近通信设备布置,使直流馈电线长度尽量缩知,以降低电能消耗、减少安装费用,供电系统的组成和电源设备的布置应当在通信局(站】增穿时,电源设斧能相应和灵活地扩充窄量,并有利丁设备的安装和维护。6.2.3电话交换机的直流基础电源供电按交换机的-个交换系统容量为单元,设置个或多个独立的直流供电系统。
人型或重要的通信局(站)、含国际出入口的长途电话局,应分散设置多个独立的直流供电系统。6.3几种直流供电方式
6.3.1交换局容量较大,或有两个以上交换系统时:应采用两个或多个独议的直流供电系统。电源设备可以和信机房同层安装或直接装在通信机房内:电源设备安装于通信机房内时必须采用高频儿关型整流器,阔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泄等小型、轻的设备,实斑电源集中监控和管理,并应考慈空调容量和核算机房地面的承登能力。6.3.2大型逆信枢纽等局(站)可按不同楼层分层设置多个独立的供电系统:分别问各种通信机房供电
6.3.3一-般通信局(站)可采用设立一个集中的电力案和电池室的供电方式。也可以采用分散的供电方式
6.3.4,小穿量的通信同(站)可采用体化供电方式:5
7电源系统可靠性和设备参考配
YD/T 1051—2000
7.1“可靠性是衡量系统和设备的一项章要的综合性质量指标。电源系统可靠性足衡量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和组成系统各设备的一项综合件质量指标。通信网是由不同等级的通信局(站)和通信局(站)之间的传输系统组成:所以,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可靠注是通信局(站)可靠性的·个成部分,也是通信网体可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7.2根递信局(站)电源系统可靠性指标,可科学地确定组成电源系统各设备的柏应配置。7.3市电供电方式的分类和可靠性指标7.3.1市电的可靠性指标以市电的不可用度作表征市电的不可用度是指市电的不可用时间与可用时间利不可用时问之利的比,即市电不可而度=
不可用时闻
不可瓜时间+可用时间
市电的电压、频率不符合通信局(站)电源系统要求的时间为不可用时问。7.3.2市电供电方式的分类和不可用度指标(1)类市电供电方武
一类市电供电方式为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两路供中线,两路供电线不应有同时检修停电的供电方式。
两路供电线配置备用电源白动投入装置类市电供电方式的不可用度指标:平均月市电故障次数应≤1次,平均次故障持续时间≤0.5h。市电的年不可用度应≤6.8×104。(2)二类市电供电方式
一类巾屯供电方式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者从两个以上独立电源构成的稳定可靠的环形网上引入一路供电线的供电方式:b.从一个稳定可靠的电源或从稳定可靠的输电线路上引入一路供电线的供电方式二类市电供电方式的不可用度指标:平均万心电放障≤3.5次,平均每次市电故障持续时问应≤6h,市电的年不可用度应<3×102。
(3)三类市电供电方式
三类市电供电方式为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的供电方式。三类市电供电方式的不可用度指标:平均月市电故障≤4.5次,平均每次市电故障持续时应≤8h,市电的年不可用度应<5×101。
(4)四类市电供电方载
凹类市中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要求:a.出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第三类市电供电要求,市电的年不可用度>5×10-2;
b.有季节性长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7.4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指标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用不可用度表征: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是指电源系统故障时间与故障则间和正常供电时简之和的比:即电源系统不可用度=
故障时间
故障时间+止常供电时间
7.4.1省会城市和人区中心通信综台枢纽(含国际局)、市语汇接局、电报(数据)局、无线局、长途传输一级于线站,市话端局以及特别规定的其驰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应5×10,即平6
YD/T 1051—2000
均20年时间内,每个电源系统故障的累让时问应≤5min7.4.2地市级城市综合局、1~5万门市话局、长途传输一缀干线站或相当的通信斥(站)等,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应1×10:6,即乎均20年时间内,每个电源系统故障的累计时间应≤10min:7.4.3县(含!级市)综个同、万门以下市话局,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应≤5×10一°,即平均20年时间内,每个电源系统故障的累计时间应≤50min,7.5电源系统主要设备的可靠性指标7.5.1高压变、配电设备的可靠性指标(1)高压配电设备的可靠性指标高压配电设备,在15个使用时间内,主开关乎均年动作次数12次时,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1.4×10Fh,不可用度应6.9×10-6:乎均年动作次数>12次时,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24.18×10h,不可用度应≤2.4×105。(2)变压器的可靠性指标
变压器在20年使用时间内,平均失效间隔时问(MTBF)应1.75×10°h,不可用度:无载调压变压器:不可用度应≤9.14×10-4;有载调压变压器:不可用度应≤1.22×10 。7.5.2低压配电设备的可靠性指标(1)交流低压配电设备,在15午使用时问内,关键部件平均年动作次数系12次时,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5×10°h,不可用度应≤2.0×10-;乎均年动作次数≥12次时,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10h不可用度应≤10X×10-5。(2)直流配电设备,在15年使用时间内,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10°h,不可用度应≤1.0× 10-6.
7.5.3整流设备
(1)相控整流设备,在10年使用时间内,乎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8×10\h,不可用度应≤3.75×10-
(2)高频开关整流设备,在15年使用时间内,乎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5×[0*h,不可用度应≤6.6×10-6。
7.5.4直流一直流变换器设备
在15年使用时间内,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5×10*h,不可用度应≤6.6×10-6。7.5.5蓄电池组
(1)防酸式蓄电池纠:全浮充T作方式在12年使用时间内: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7×10h,不可用度应≤1.72×10-5。(2)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全浮充工作方式在I0年使用时问内,平均尖效间隔时间(MTBF)应≥3.5×10h,不可用度应≤3.43×10-7.5.6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
(1)在使用寿命期问内,通信用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的平均失效间隔间(MTBF)应2×10*h,不可用度应≤2.5×10-5。
(2)在使用寿命期间内,通信用交流不问断屯源系统的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三1×10°h:不可用度应≤5×10-。
7.5.7发电机纠
(1)柴油机发电机组,不10年使用时间或累谁运行前间不超过大修期内,平均失数间隔时间(MTBF)应=800h,不可用度应≤3.75×10-,在常温(5--35C)下,启动失败率应≤1%。(2)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规定使用寿命期间内,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含2500h,不可用度应≤5×10-4.向动大败率应≤0.6%。7
YD/T 10512000
(3)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平均寿命应1.31×10°h。(4)太阳能电池控制器在15午使用时间内,平均失效问隔时间(MTBF)应注5×10h(暂定),不可用度应≤2.4×10-2
7.6故障判断依据
7.6.1电源设备的正要故障判断依据当设备出现主要技术性能不衍合要求,不检修将影响设备和系统正常工作的障碍,则判定为设备故障。主要电源设备发牛如下障碍时判定为故障(1)整流设备:不能输出额定电流、电压超出允许范围、杂音电正高、稳压精度低丁规定值、影响设备和累统工作或安全的告警、保护性能异常等:(2)配电设备:不能输山额定电流、电压变化超出规定范围、动作大灵、影响设备和系统工作或安全的告整、保扩性能异常等:(3)油发电机组:3次启动不成功、运行中的机红不能输出额定电压和电流、频率波动超出规定范、出现4溺(水、汕、气、电)、白动化机组的白动功能异常等。(4)蓄电池组:蓄电池组出现落后电池或电轨出现渗漏现象。7.6.2屯源系统的故障判断依据
(1)直流供电系统
不能输出规定电流;电压超出允许范围:音电压高丁允许值。3项中现仟何一项则判定为系统故璋。
(2)交流供电系统
电示或频率超出允许变动范困,则判定为系统故障:7.7电源系统各设备的参考配置
7.7.1设备配置的基本原她
(1)电源系统的设备数量和穿量应根据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指标进行配胃,同时还应避行技术和经济比载,合理选配:(2)供电系统分交流供电系统和直流供电系统,应提高交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合理减小蓄电池的量。但在小型通信局(站)中如提高交流供电系统可靠性有困难时,可以适当加人蓄电池组的容量。7.7.2发电机组的参考配置
(1)发电机组的容量配置
一类或一类市电供电方式下,发电机凯的容量应能同时满足通信负荷功率、蓄电池组的充电功率,机房保证空调功率以设其他保证负荷功率:一类市电供电方式应包括部分牛活用电:四类市电供电方式应包括全部生活用电,
(2)发电机组的台数配置
一类市申供电方式下,仅考虑主用机纽,台数限据总容量大小和其他条件配置:台或多台:二到四类市电供电方式下,两台机组五为备用,(3)移动电站的台数配置
电源维护中心应极据集中监控维扩管理区的实际情况,配置数台移动电站,提供应急电源。7.7.3直流设备参考配置
(1)整流设备参考配
高频开关整流器的总容量应满足通信负荷功率和蓄电池组的充电用功率。整流模块的数量应采爪完余配置方式,当主用模快数≤10时,备用一台;当主用模块数≥10时每10台备用一台。(2)蓄电池参考配割
蓄电池宜分两组或多组安装,其总穿量由蓄电池红独立问负载供电的时问硫定在多数通信局(),蓄电池组独立问负载供电的时间宜按如下规定并结合牢谢的充许停电时间综0
合考虑。
类市电供电方式为0.5~1h;
二类市电供电方式为1~2h:
三类市电供电方式为2~3hg
YD/T1051—2000
四类市电供电方式下的落电池组供电时间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而定:a由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第三类市电供中恶求的为8-10h:
b.有季节性长时问停电或无市电可用的为20~-241。在光缆、微波等小穿量无人值守局站)中,空调断电对通信设备的止常运行影前较小,蓄中池组的总容量应按如下因紊综合考虑:1)接到故障信号后应有·定的推备时:图从维护点到无人站的行程时间(按正常汽车行驶时问计算):③故障排除时间:
对位丁山上和郊外的无人站,一般夜间不派技术人员检修@对具有延时启动油机发电机组的局(站),延长时间应保证电池放出穿量20%的储备容量:@对太陷能供电无人值守站的蓄电池组的容量应考虑连续阴丽天的时间。(3)育流一首流变换器设备的参考配置同型号、同容量的变换器可多台并联使用,半用变换器的总容量应按最人负荷电流确定。变换器的数量应采用+1热备用的元余配置方式,8接地与防雷
8.1联合接地方式
通信同(站)各类设备均应有效接地。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以及建筑防雷接地共同用一纠接地体的接地方式称为联合接地方式。联合接地方式中接地体、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以及接地线4部分组成:接地汇集线、接地线以遂层辐射方式相。联合接地方式如图4所示,天綫)
无线设寄,
一接地分汇集线,
总配契
水平接北分汇集线,
垂直接地总汇集线,
接毕体(地院)
中避雪针
建苑钢筋
传翰设备
交换设备
电源设备
接地引入缓
图4联合接地方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B006-2007 下一代网络(NGN)中 PSTN/ISDN 仿真业务技术要求
- YD/T1847.3-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 第3部分:信令传输
- YD/T1842-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 YD/T1181.2-2008 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 第2部分:芳纶纱
- YD/T2182-2010 基于 IMS 的即按即说(PoC)业务总体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