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978-1998 公用电话网数字排队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通信行业标准(YD)】 公用电话网数字排队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10:48:44
- YD/T978-1998
- 现行
标准号:
YD/T 978-1998
标准名称:
公用电话网数字排队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8-09-07 -
实施日期:
1998-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77.34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排队机接人公用电话网时必须统一遵循的技术条件,主要内容包括定义、容量系列、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数字排队机。主要应用于特种业务台。 YD/T 978-1998 公用电话网数字排队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YD/T978-1998

部分标准内容:
YD/T978
随着电信业务的迅速发展及各种交换设备的广泛应用,国内市场出现了许多具有数字交换功能的特种业务排队机,主要应用于110.119、无线寻呼台、160信息台、114查号台等特种业务台。此类设备均与国内公用电话网直接相连,因此传输性能和服务功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公用电话网的质量。为加强此类通信设备进入公用电话网的管理,特制定出《公用电话网数字排队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为在公用电话网上使用的数字排队机提供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依据。本标准规定了数字排队机接人公用电话网时必须统一遵循的技术要求及进网使用的检测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原邮电部通信计量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长虹、陈欣。16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公用电话网数字排队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Technical requirment and
test method for digital queue equipment of PSTN1范围
YD/T 978--1998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排队机接人公用电话网时必须统一遵循的技术条件,主要内容包括定义、容量系列、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排队机。主要应用于特种业务台。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版本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377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GB3971.2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F002-9002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T614电话网查号系统技术条件YD/T729程控用户交换机进网检测方法YD/T751公用电话网局用数字电话交换设备进网检测方法YDN034 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规范TZ018全国电话号码查询业务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GF001-9001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暂行规定)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测试规范和验收方法(暂行规定)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自动呼叫分配(ACD
处理技术。
AutomaticCallDistributing),将来话在一指定应答组内均匀分配的呼叫数字排队机,由具有数字交换功能的ACD系统和座席组成(见图1)。完成与公用电话网连接及话务分配功能。
话务员座席,向话务员提供应答操作的设备。班长席,对系统实施业务量化管理的设备。可管理各座席的业务,接受普通座席的转接来话。质检席,对系统实施业务定性管理的设备。可实时、分时对话务员进行监听、显示、录音。维护管理终端,对排队机进行各种状态显示、数据修改、常规测试、故障诊断和管理的设备。4容量系列及相应配置
排队机容量按排队机入中继数划分,容量系列要求见表1。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8-09-07批准466
1998-12-01实施
YD/T 978—1998
中继线与座席数配比一般为2:1~4:1,对于某些特种业务台(如110、119、120台),可最低按8:1配置(不含班长席和质检席)。中继侧
公用电话网
小容量
中容盘
大容量
5主要技术要求
5.1接口及其电气特性
5.1.1接口
维护管理终端
数字排队机
座席侧
话务员座席接口
班长席接!
质检席接
图1数字排队机系统框图
表1排队机容量系列
话务员座席
班长席
质检席
排队机人中继数(条)
128~512
数字排队机的接口如图2所示。图2中,在座席侧有二线模拟接口Z和数字座席接口U,它们是用户终端和设备接入排队机的接口点;在中继侧有数字中继接口A,它是排队机接入公用电话网的接门。配线架
座席侧
5.1.2接口电气特性
5.1.2.1二线模拟接口乙
接口U
图2数字排队机的接口示意图
配线架
接口A
中继侧
a)接门点的相对电平
输人相对电平LL三0.OdBr。
YD/T 978-1998
输出相对电平Ls
当有可变衰耗性能时,本地呼叫L。为-3.5dBr;长途呼叫L。为7.OdBr;当无可变衰耗性能时,L。·-般为-7.odBr。相对电平的允差
b)阻抗特性
输入-0.3~+0.7dB;
输出0.7~+0.3dB。
二线模拟接口阻抗特性以回输损耗表示。在Z接口点针对600Q或图3所示三元件阻抗Z1,Z接点的回输损耗应满足图4所示的要求。Ra
回损,dB
c)对地阻抗不平衡
图3三元件阻抗7.1
(在框内范翻中的数值)
不合格
频率,Hz
二线模拟接口阻抗回输损耗最小值3400免费标准bzxz.net
由二线模拟接口点处对地阻抗不平衡产生的纵向转换损耗,应大于图5所示的要求。P
(在框内范圈中的数慎)
不合格
频率,Hz
图5二线模拟接口点的纵向转换损耗最小值3400
d)终端平衡回输损耗
YD/T 978—1998
在二线模拟接口终端平衡回输损耗(TBRL)指标应满足图6要求。e)稳定损耗
TBRL,dB
7777777777774
(在框内范围中的数值)
不合格
频率,Hz
图6二线模拟接口TBRL指标
在二线模拟接口处终接开路、短路条件下,稳定损耗在200~3600Hz范围内应>2dB。5.1.2.2数字接口U
数字接口U为2B+D的数字座席线接入具有ISDN功能的排队机的接口,其电气性能见附录D。5.1.2.3数字中继接口A
a)输出口电气特性
标称比特率:2048kbit/s
比特率容差:±50×10-6
代码:HDB3
b)输出口波形应符合表2和图7的规定。表2输出口波形规定
测试负载阻抗
脉冲(传号)的标称峰值电压
无脉冲(空号)的峰值电压
标称脉冲宽度
脉冲宽度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比标称脉冲半幅度处正负脉冲宽度比5.2排队机系统功能
752电阻性
0±0.237V
1202电阻性
应优于0.95~1.05
应优于0.95~1. 05
(1)排队机受理用户呼叫应具有自动呼叫分配功能(ACD),以保证每个座席话务量的均衡。(2)排队机应具有按用户呼人的先后顺序进行排队处理的功能。(3)排队机具有多个话务员座席时,座席应按空闲先后顺序排队,使空闲时间最长的先接通,保证话务量分配合理。
(4)排队机可对不同中继线组设置为不同优先级(如长途中继组设为高优先级),具备高级别用户优先排队功能。
(5)为保障话务员正常处理业务,当中继电路较多而话务员座席开放较少时(如夜间),排队机应能自动调整或人为设定入中继用户队列长度,后续用户听忙音,避免用广长时间听间铃音等候。(6)多座席的排队机系统应有超时应答转移功能,某个座席超时限未予应答,排队桃应能自动将呼叫优先转移至其它空闲座席,同时对超时应答座席闭锁并记录备考。(7)自动呼叫分配系统可具有多种排队类别,并能按照每群I作的话务员座席数量,均匀地将呼叫169
分配到各座席群和各座席。
A=1m0%1
YD/T978---1998
(244+25
(214+244)
图7输出波形
标称脉冲
(8)自动呼叫分配系统过负荷时,班长台上应有过负荷显示信号,并能给后来的呼叫送辅导音。(9)自动呼叫分配系统应能按班长台的要求将瞬时等待呼叫数显示在相关班长台上。(10)用户在排队等待期间,排队机可向用户送回铃音或音乐等安抚信号;在用户等待超过一段时间后放通知音,时间可由管理终端设定。(11)对于应用于110、119、120以及容量大于512线的排队机,其公共设备如处理机、交换网络、电源等应采用热备份结构,具有故障自动倒换和人机命令倒换功能,公共设备倒换时不应影响已建立的特种业务呼叫。
(12)排队机不允许有去话功能。(13)排队机座席应具有两路交叉工作的功能。(11)根据需要排队机具有间上端局发送计费信号的功能。(15)排队机应能接收上端局转发的主叫号码,号码识别长度应不少于12位(16)排队机应实现对中继呼入类别的分群、合群及座席的分席、并席功能。当中继合群且使用不同的特种业务号码时,座席群间呼叫应能相互转接。5.3座席功能
5.3.1话务员座席
(1)具有示忙、示闲、人工/自动应答、强拆、转接、录音等功能。(2)用户呼人话务员座席,应有可视信号并能根据需要显示主叫号码(3)话务员座席全性时,每个座席均应显示全忙,提醒话务员尽快处理。(4)话务座席应设置功能键用以开启或闭锁木座席,且必须在话务员座席空闲时才能实施锁闭功能。
(5)排队机的话务员座席应具有将呼叫转移至班长座席的功能,470
YD/T 978 --- 1998
(6)话务员座席应具有夜间服务功能。话务员下班后,来话可以被转移到指定的夜服座席1:5.3.2班长席
(1)具有般话务员座席的全部功能。(2)应具有接受处理特殊疑难来话的功能。(3)应能开启、闭锁普通座席(其优先权高于普通座席)。(4)应能对各座席的应答时限、处理时限、缺席时限等时间参数进行修改。(5)具有指定夜服座席功能。
(6)可根据需要索取并显示备座席话务员正在处理的各种叫数据,并间打印输出(7)应能检查排队机的用户呼入数,各座席值机话务员工号、姓名、密码、话务员应答速度、接通次数、转接次数、闭锁次数、超时应答次数、超时处理次数、处理个呼叫的时长以及其他话务统计数据.必要时应可打印输出。
5.3.3质检席
(1)具有监听话务员座席、监督检查话务员服务质量的功能。(2)应能随时对座席录音和放音。(3)应能组织用户、质检席和话务员座席间的三方通话,(4)对于小容量的排队机可将质检席和班长席并席。5.4排队机统计管理功能
(1)排队机应配备维护管理终端,实现日常维护、话务员管理、系统数据设定和修改等功能(2)应设置人机对话通行字,保证系统数据安全、正确,(3)管理终端应对排队机硬件配置、中继和座席状态、告警、自动测试、话务统计等信息进行实时显示。
(4)排队机应能通过维护管理终端进行自动测试和故障诊断。当检测到故障时,应具有可视可闻告警信号并打印输出,指出故障所在范围及性质。(5)可以人机命令闭塞、停用、启动排队机各种设备,如中继器、座席设备、收发码器等,(6)排队机的人中继器应有自动和人工闭塞性能,保证中继器在空闲或无故障的情况下习被占用。(7)排队机应具有话务统计功能,可以人机命令定期测量话务数据,应能统计每条中继的呼人次数、占用时长、接通率、逾限率以及每个座席的逾限次数、转接次数、平均等待时间、闭锁次数和应答次数等。
5.5复原方式
排队机复原控制方式为被叫控制或互不控制方式:(1)被叫控制:通话毕,座席挂机后即自由,通话电路复原,并向主叫用广送忙音。如在川用户先挂机,通话电路不复原(不向座席送忙音),主叫用户再取机,仍可继续通话。(2)互不控制:通话毕,主被叫任何一方先挂机,通话电路立即复原,挂机用户即自由并向对方送挂机信号。
雨本地电话网用户呼叫排队机时,视本地电话网要求采用互不控制或被叫控制复原方式:(1)呼叫112、119、110、120、122、17x、10x特种业务台,为被叫控制复原方式;(2)呼叫113、114、115、116、117、121、125、126、128等其它特种业务台.为被叫控制复原方武,也可为互不控制复原方式。
5.6传输参数1)
5.6.1损耗频率失真
1)Z接口半连接指标。
YD/T978-1998
当基准频率f=1020Hz、电平1一10dBm0的正弦测试信号加到任个输人连接的Z接口,或相同特性的数字化模拟正弦测试信号加到任一输出连接的排队机测试点(0OdBr)时,相应连接的300~3400Hz频率范围内各频率点通过通路相对基准信号的电平差值应符合以下要求:300~~400Hz
400~600Hz
600-- 2400Hz
2400~ 3000Hz
3000~3400Hz
5.6.2传输损耗随时间的短期变化-- 0. 3~- 1. 0dB
0. 3~~+0. 75dB
- 0. 3~~ + 0. 35dB
-0.3-+0.55dB
0. 3~-+-1. 5dB
对任-Z接口与A接口组成的通路,在电源电压及温度变化所允许的稳态条件下,当于1020Hz、电平L二一10dBmO的正弦测试信号加到任·个输人连接的Z接口,或相同特性的数宁化模拟的正弦信号加到任-输出连接的数字接口时,在相应输出端测得的电平值,在任何-个连续运行10min闻隔内与所取间隔开始时间的电平差值应在士0.2dB以内。5.6.3增益随输入电平变化
当基准频率f=1020Hz、电平1=(55+3dBm0)的正弦测试信号加到任-输人连接的Z接口,或相同特性的数字化模拟的正弦信号加到任一输出连接的排队机测试点(OdBr),相应连接通路相对子输人电平为一10dBm0时,连续的增益变化应符合以下值:+3~--40dBm0
-40~ 50dBm0
-50~- -- 55dBm0
5.6.4群时延
5.6.4.1绝对群时延
在频率500~2800Hz范围内,最小数值的群时延即为绝对群时延,其平均值≤1500μs,95%不超过的数值为1950s。
5.6.4.2群时延失真
在频率为500~2800Hz范围内,相对最低群时延的输人/输出连接的群时延失真应符合以下要求:500-~600Hz
600~1000Hz
1000~- 2600Hz
2600~2800Hz
5.6.5杂音
5.6.5.1衡重杂音
≤900ps
a)输出连接:对具有输出相对电平L。的乙接口允许的总杂音电平,应满足下式的要求,Lrn=10log(Prn/1pW)--90
式中:Prv数字排队机输出连接Z接口的总衡重杂音功率PrNPAN+lo(O+L+,/10
(dBmp)
(pWp);
PAn-由模拟装置产生的衡重杂音功率,对数字排队机为200pWp(-67dBmp);:数字排队机半连接的输出相对电平(dBr);L,—
LiN-PCM转换设备的接收设备的衡重杂音,依建议G.71410为-75dBmOp;Lrn数字排队机输出连接的总衡重杂音电平(dBmp)。b)输人连接:具有输人相对电平L,时,在数字接口允许的总杂音电平应满足下式的要求LrN=10log(Prn/1pW)—90
式中:Prn-数字排队机输人连接总衡重杂音功率(pWOp),472
(dBmp)
YD/T 978---1998
PrN=PANX10-10+10:90+/~/10
式中:PAN——-由模拟装置产牛的衡重杂音功率,依建议G.123附录A;L--数字排队机半连接输人相对电平(dBr);LiN----数字排队机输人连接空闲信道衡重杂音(一66dBmOp);Lar数字排队机输人连接的总衡重杂音电平(dBmp)。二线模拟接口半连接衡重杂音指标输人连接≤--63.5dBmOp(L,一OdBr)输出连接≤--66.7dBmp(L。=—3.5dBr)输出连接≤66.9dBmp(L。—7.OdBr)5.6.5.2非衡重杂音
在20Hz~~20kHz频带应不大于一40dBm0。5.6.6总失真
对于乙接口,输人或输出信号与总失真比应满足下式所得的要求S/NtLs + L-10log[10 t,-/N)/10+10Wx]式中:Is
测试信号的信号电平(单位dBmo);L
输人连接时的L(输人相对电平)或输出连接时的 L。(输出相对电平)(dBr);L由模拟装置引起的衡重杂音,为67dBmp;S/N-建议G.714中PCM转换设备的信号对总失真的比表3总失真指标
信号与总失真比,dB
输人连接
L = —0. OdBI
5.6.7输出端带外信号鉴别(只用于输出连接)二线模拟接口
输出连接
在频率300~3400Hz范围内,当电平为0dBm0的任何频率的数字化的模拟正弦信号加到输出连接的数字接口端时,则在其相应通路的模拟接口端选测的带外镜像频率信号的寄生电平应不大于25dBm0。
5.6.8输入端带外信号鉴别(只用于输入连接)当频率为4.6~72kHz的任一正弦信号以一25dBm0的电平加到半连接的模拟接口时,则在对应输人连接时隙中产生的任一镜像频率的电平应至少比发送信号电平低25dB。5.6.9串音
在串音最不利的条件下(即空间位置或瞬时时间上最容易引起串音的场合),排队机任意两模拟接口与数字接口组成的通路间,当主串通路的输入端加人…个频率为1020Fz、电平为OclBmO的正弦测试信号(或相同特性的数字化正弦测试信号)时,被串通路上测得的申音衰减应符合表4规定。473
测试条件
线模拟,输入连接,近端
二线模拟,输人连接,远端
二线模拟、输出连接,近端
二线模拟.输出连接,远端
5.7信号方式
5.7.1座席信号方式
标称频率
YD/T978--1998
串音衰减规定
与多频按键话机有关的座席信号技术指标见表5和表6。表5座席信号技术指标
由谐波互调引起的总失真
信号极限时长
信号间履时长
号码盘数字
低群、Hz
高频群,Hz
5.7.1.2ISDN座席的信号方式
详见YDN034。
5.7.2局间信号方式
5.7.2.1局间数字型线路信号
发号器
低频群:697Hz.770Hz、852Hz、941Hz串音衰减指标,dB
高频群:12091Iz、1336Hz、1477Hz、1633H2收
2.0%以内可靠接收;
不超过士1.5%
低频群一9士3dBm
高频群-7±3dBrm
组成一组信号的高频群电平不能低于低频群电平且电平差<(2±1)dB比基波电平至少低20dB
>40ms/位
表6座席信号技术指标
11(*)
局间数字型线路信号的编码方式见附录A。5.7.2.2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二3.0%以上保证不接收;
三2.0%~~±3.0%之间不保证接收双频工作时单频接收电平范围—4~-23dBm;
【双频工作时单频不动作电平
-31dBm;
双频电平差<6dB
30~40ms/位
30~40ms
12(#)
a)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F002-9002.1中5.6及5.7的要求。474
YD/T 9781998
b)特种业务台的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详见附录B.5.7.2.3No.7公共信道信号方式
排队机与市话局间若采用No.7公共信道信号方式,详见GF001-9001《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暂行规定)及相关标准。5.8铃流和信号音
5.8.1铃流源为(25±3)Hz正弦波,谐波失真不大于10%,输出电压有效值为(75士15)V振铃采用5s断续,即1s送、4s断,断续时间各允许偏差不超过土10%。5.8.2信号音
信号源为(450士25)Hz或(950士50Hz的正弦波,谐波失真不大于10%。各种信号音的断续时间允许偏差不超过土10%。各种信号音的含义、结构及发送电平应符合GF002-9002.1中5.8.2的要求。5.9服务质量指标要求
5.9.1排队机机内阻塞概率不大于106;5.9.2排队机接续故障率≤1%。
5.10计费要求
5.10.1对于168、160等需附加计费的特种业务台,其电话费率按运营部门的有关规定具体实施。5.10.2数字排队机应能发送被叫应答和挂机信号,以满足各种计费方式需要。5.11网同步
当数字排队机经数字中继与公用网相连接时,采用主从间步方式,应配备4级时钟。5. 11.1
5.11.2时钟的最低准确度为±50×10-。5.11.3牵引范围为能够同步到准确度为士50×10-6的时钟。5.12可靠性指标
5.12.1排队机中断的指标为20年内不得超过1h,6个月试运行不得产生排队机中断(排队机中断是指影响全系统90%以上话务员座席不能工作)。5.12.2再启动
再启动是指排队机重新加电或发生系统故障时,在引导程序控制下,系统自动装人程序和数据进人正常运行状态。再启动分为三类:一类再启动为次要再启动,指不影响正在通话的用户、只影响接续;二类再启动为严重再启动,指影响本处理机控制的通话和接续;三类再启动为系统重新装载,指影响全部通话和接续。各类再启动指标见表7。
再启动类别
5.13电源及接地要求
再启动指标
试运行6个月内
保修期一年内
5.13.1直流电源电压标称值为-48V,电压在一40~—57V范围内排队机应能正常工作。5.13.2直流电源输出端衡重杂音电压值≤2mV(300~3400Hz电话频带内)。5.13.3接地要求
(1)接地方式:采用排队机的工作地、保护地以及建筑防雷接地共用一组接地体的集中接地方式,称为联合接地方式。
YD/T978.-1998
(2)接地电阻:排队机所在通信局的联合接地的接地电阻值要求二525.14环境要求
(1)数字排队机在温度15~30℃、湿度40%~70%范围之内,应能正常工作。(2)根据需要机房应有防尘、防振、防腐蚀、空调等措施,对于数字排队机还应有防静电措施。6测试方法
6.1公共测试条件
6.1.1测试界面数字接口以数字配线架(DDF)为界,模拟接口以总配线架(MDF)为界。除特殊注明外,测试监测点均以被测通路相应配线架对应的接口接线端为准,被测设备最终测试结果应扣除测试系统的系统误差。
6.1.2传输指标测试可采用全连接或半连接的测试方法。6.1.3排队机测试时,应在设备工作地接大地条件下进行。6.1.4测试参考条件
参考基准频率
参考基准电平
f.:1020Hz
Lo : -- 10dBm0
6.1.5随机抽取两条通路进行测试,如不符合指标应加倍复测,但只允许复测一次,测试结果以复测结果为准。
6.1.6测试环境
测试应在被测排队机实际使用的正常温度、湿度范围和标称供电电压及正常负荷条件下进行。6.1.7测试所用仪表和设备应保证相应的精度,并在计量有效期内。6.1.8传输指标的测量均在阻抗匹配条件下进行。对Z接口,当接口阻抗为6002时,接6000信号发生器和6002音频选频电平表,当接口阻抗为三元件阻抗2(图3)时,接元件信号发生器和三元件电平表。
6.1.8.1三元件仪表组成
元件信号发生器由具有02内阻、对地平衡式的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对应接口三元件阻抗组成,或由60002音频信号发生器和阻抗适配仪组成,见图8。2,/2
音频信号发生器
(0Q内阻)
音频信号发生器
音频信号发生器
(三元件)
音频信号发生器
(三元件)
图8二线模拟用户接口三元件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三元件电平表由对地浮空平衡式高阻抗(30k2)的音频选频电平表和对应接口元件阻抗组成。或巾600Q2音频选频电平表和阻抗适配仪组成,见图9。47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随着电信业务的迅速发展及各种交换设备的广泛应用,国内市场出现了许多具有数字交换功能的特种业务排队机,主要应用于110.119、无线寻呼台、160信息台、114查号台等特种业务台。此类设备均与国内公用电话网直接相连,因此传输性能和服务功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公用电话网的质量。为加强此类通信设备进入公用电话网的管理,特制定出《公用电话网数字排队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为在公用电话网上使用的数字排队机提供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依据。本标准规定了数字排队机接人公用电话网时必须统一遵循的技术要求及进网使用的检测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原邮电部通信计量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长虹、陈欣。16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公用电话网数字排队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Technical requirment and
test method for digital queue equipment of PSTN1范围
YD/T 978--1998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排队机接人公用电话网时必须统一遵循的技术条件,主要内容包括定义、容量系列、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排队机。主要应用于特种业务台。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版本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377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GB3971.2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F002-9002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T614电话网查号系统技术条件YD/T729程控用户交换机进网检测方法YD/T751公用电话网局用数字电话交换设备进网检测方法YDN034 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规范TZ018全国电话号码查询业务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GF001-9001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暂行规定)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测试规范和验收方法(暂行规定)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自动呼叫分配(ACD
处理技术。
AutomaticCallDistributing),将来话在一指定应答组内均匀分配的呼叫数字排队机,由具有数字交换功能的ACD系统和座席组成(见图1)。完成与公用电话网连接及话务分配功能。
话务员座席,向话务员提供应答操作的设备。班长席,对系统实施业务量化管理的设备。可管理各座席的业务,接受普通座席的转接来话。质检席,对系统实施业务定性管理的设备。可实时、分时对话务员进行监听、显示、录音。维护管理终端,对排队机进行各种状态显示、数据修改、常规测试、故障诊断和管理的设备。4容量系列及相应配置
排队机容量按排队机入中继数划分,容量系列要求见表1。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8-09-07批准466
1998-12-01实施
YD/T 978—1998
中继线与座席数配比一般为2:1~4:1,对于某些特种业务台(如110、119、120台),可最低按8:1配置(不含班长席和质检席)。中继侧
公用电话网
小容量
中容盘
大容量
5主要技术要求
5.1接口及其电气特性
5.1.1接口
维护管理终端
数字排队机
座席侧
话务员座席接口
班长席接!
质检席接
图1数字排队机系统框图
表1排队机容量系列
话务员座席
班长席
质检席
排队机人中继数(条)
128~512
数字排队机的接口如图2所示。图2中,在座席侧有二线模拟接口Z和数字座席接口U,它们是用户终端和设备接入排队机的接口点;在中继侧有数字中继接口A,它是排队机接入公用电话网的接门。配线架
座席侧
5.1.2接口电气特性
5.1.2.1二线模拟接口乙
接口U
图2数字排队机的接口示意图
配线架
接口A
中继侧
a)接门点的相对电平
输人相对电平LL三0.OdBr。
YD/T 978-1998
输出相对电平Ls
当有可变衰耗性能时,本地呼叫L。为-3.5dBr;长途呼叫L。为7.OdBr;当无可变衰耗性能时,L。·-般为-7.odBr。相对电平的允差
b)阻抗特性
输入-0.3~+0.7dB;
输出0.7~+0.3dB。
二线模拟接口阻抗特性以回输损耗表示。在Z接口点针对600Q或图3所示三元件阻抗Z1,Z接点的回输损耗应满足图4所示的要求。Ra
回损,dB
c)对地阻抗不平衡
图3三元件阻抗7.1
(在框内范翻中的数值)
不合格
频率,Hz
二线模拟接口阻抗回输损耗最小值3400免费标准bzxz.net
由二线模拟接口点处对地阻抗不平衡产生的纵向转换损耗,应大于图5所示的要求。P
(在框内范圈中的数慎)
不合格
频率,Hz
图5二线模拟接口点的纵向转换损耗最小值3400
d)终端平衡回输损耗
YD/T 978—1998
在二线模拟接口终端平衡回输损耗(TBRL)指标应满足图6要求。e)稳定损耗
TBRL,dB
7777777777774
(在框内范围中的数值)
不合格
频率,Hz
图6二线模拟接口TBRL指标
在二线模拟接口处终接开路、短路条件下,稳定损耗在200~3600Hz范围内应>2dB。5.1.2.2数字接口U
数字接口U为2B+D的数字座席线接入具有ISDN功能的排队机的接口,其电气性能见附录D。5.1.2.3数字中继接口A
a)输出口电气特性
标称比特率:2048kbit/s
比特率容差:±50×10-6
代码:HDB3
b)输出口波形应符合表2和图7的规定。表2输出口波形规定
测试负载阻抗
脉冲(传号)的标称峰值电压
无脉冲(空号)的峰值电压
标称脉冲宽度
脉冲宽度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比标称脉冲半幅度处正负脉冲宽度比5.2排队机系统功能
752电阻性
0±0.237V
1202电阻性
应优于0.95~1.05
应优于0.95~1. 05
(1)排队机受理用户呼叫应具有自动呼叫分配功能(ACD),以保证每个座席话务量的均衡。(2)排队机应具有按用户呼人的先后顺序进行排队处理的功能。(3)排队机具有多个话务员座席时,座席应按空闲先后顺序排队,使空闲时间最长的先接通,保证话务量分配合理。
(4)排队机可对不同中继线组设置为不同优先级(如长途中继组设为高优先级),具备高级别用户优先排队功能。
(5)为保障话务员正常处理业务,当中继电路较多而话务员座席开放较少时(如夜间),排队机应能自动调整或人为设定入中继用户队列长度,后续用户听忙音,避免用广长时间听间铃音等候。(6)多座席的排队机系统应有超时应答转移功能,某个座席超时限未予应答,排队桃应能自动将呼叫优先转移至其它空闲座席,同时对超时应答座席闭锁并记录备考。(7)自动呼叫分配系统可具有多种排队类别,并能按照每群I作的话务员座席数量,均匀地将呼叫169
分配到各座席群和各座席。
A=1m0%1
YD/T978---1998
(244+25
(214+244)
图7输出波形
标称脉冲
(8)自动呼叫分配系统过负荷时,班长台上应有过负荷显示信号,并能给后来的呼叫送辅导音。(9)自动呼叫分配系统应能按班长台的要求将瞬时等待呼叫数显示在相关班长台上。(10)用户在排队等待期间,排队机可向用户送回铃音或音乐等安抚信号;在用户等待超过一段时间后放通知音,时间可由管理终端设定。(11)对于应用于110、119、120以及容量大于512线的排队机,其公共设备如处理机、交换网络、电源等应采用热备份结构,具有故障自动倒换和人机命令倒换功能,公共设备倒换时不应影响已建立的特种业务呼叫。
(12)排队机不允许有去话功能。(13)排队机座席应具有两路交叉工作的功能。(11)根据需要排队机具有间上端局发送计费信号的功能。(15)排队机应能接收上端局转发的主叫号码,号码识别长度应不少于12位(16)排队机应实现对中继呼入类别的分群、合群及座席的分席、并席功能。当中继合群且使用不同的特种业务号码时,座席群间呼叫应能相互转接。5.3座席功能
5.3.1话务员座席
(1)具有示忙、示闲、人工/自动应答、强拆、转接、录音等功能。(2)用户呼人话务员座席,应有可视信号并能根据需要显示主叫号码(3)话务员座席全性时,每个座席均应显示全忙,提醒话务员尽快处理。(4)话务座席应设置功能键用以开启或闭锁木座席,且必须在话务员座席空闲时才能实施锁闭功能。
(5)排队机的话务员座席应具有将呼叫转移至班长座席的功能,470
YD/T 978 --- 1998
(6)话务员座席应具有夜间服务功能。话务员下班后,来话可以被转移到指定的夜服座席1:5.3.2班长席
(1)具有般话务员座席的全部功能。(2)应具有接受处理特殊疑难来话的功能。(3)应能开启、闭锁普通座席(其优先权高于普通座席)。(4)应能对各座席的应答时限、处理时限、缺席时限等时间参数进行修改。(5)具有指定夜服座席功能。
(6)可根据需要索取并显示备座席话务员正在处理的各种叫数据,并间打印输出(7)应能检查排队机的用户呼入数,各座席值机话务员工号、姓名、密码、话务员应答速度、接通次数、转接次数、闭锁次数、超时应答次数、超时处理次数、处理个呼叫的时长以及其他话务统计数据.必要时应可打印输出。
5.3.3质检席
(1)具有监听话务员座席、监督检查话务员服务质量的功能。(2)应能随时对座席录音和放音。(3)应能组织用户、质检席和话务员座席间的三方通话,(4)对于小容量的排队机可将质检席和班长席并席。5.4排队机统计管理功能
(1)排队机应配备维护管理终端,实现日常维护、话务员管理、系统数据设定和修改等功能(2)应设置人机对话通行字,保证系统数据安全、正确,(3)管理终端应对排队机硬件配置、中继和座席状态、告警、自动测试、话务统计等信息进行实时显示。
(4)排队机应能通过维护管理终端进行自动测试和故障诊断。当检测到故障时,应具有可视可闻告警信号并打印输出,指出故障所在范围及性质。(5)可以人机命令闭塞、停用、启动排队机各种设备,如中继器、座席设备、收发码器等,(6)排队机的人中继器应有自动和人工闭塞性能,保证中继器在空闲或无故障的情况下习被占用。(7)排队机应具有话务统计功能,可以人机命令定期测量话务数据,应能统计每条中继的呼人次数、占用时长、接通率、逾限率以及每个座席的逾限次数、转接次数、平均等待时间、闭锁次数和应答次数等。
5.5复原方式
排队机复原控制方式为被叫控制或互不控制方式:(1)被叫控制:通话毕,座席挂机后即自由,通话电路复原,并向主叫用广送忙音。如在川用户先挂机,通话电路不复原(不向座席送忙音),主叫用户再取机,仍可继续通话。(2)互不控制:通话毕,主被叫任何一方先挂机,通话电路立即复原,挂机用户即自由并向对方送挂机信号。
雨本地电话网用户呼叫排队机时,视本地电话网要求采用互不控制或被叫控制复原方式:(1)呼叫112、119、110、120、122、17x、10x特种业务台,为被叫控制复原方式;(2)呼叫113、114、115、116、117、121、125、126、128等其它特种业务台.为被叫控制复原方武,也可为互不控制复原方式。
5.6传输参数1)
5.6.1损耗频率失真
1)Z接口半连接指标。
YD/T978-1998
当基准频率f=1020Hz、电平1一10dBm0的正弦测试信号加到任个输人连接的Z接口,或相同特性的数字化模拟正弦测试信号加到任一输出连接的排队机测试点(0OdBr)时,相应连接的300~3400Hz频率范围内各频率点通过通路相对基准信号的电平差值应符合以下要求:300~~400Hz
400~600Hz
600-- 2400Hz
2400~ 3000Hz
3000~3400Hz
5.6.2传输损耗随时间的短期变化-- 0. 3~- 1. 0dB
0. 3~~+0. 75dB
- 0. 3~~ + 0. 35dB
-0.3-+0.55dB
0. 3~-+-1. 5dB
对任-Z接口与A接口组成的通路,在电源电压及温度变化所允许的稳态条件下,当于1020Hz、电平L二一10dBmO的正弦测试信号加到任·个输人连接的Z接口,或相同特性的数宁化模拟的正弦信号加到任-输出连接的数字接口时,在相应输出端测得的电平值,在任何-个连续运行10min闻隔内与所取间隔开始时间的电平差值应在士0.2dB以内。5.6.3增益随输入电平变化
当基准频率f=1020Hz、电平1=(55+3dBm0)的正弦测试信号加到任-输人连接的Z接口,或相同特性的数字化模拟的正弦信号加到任一输出连接的排队机测试点(OdBr),相应连接通路相对子输人电平为一10dBm0时,连续的增益变化应符合以下值:+3~--40dBm0
-40~ 50dBm0
-50~- -- 55dBm0
5.6.4群时延
5.6.4.1绝对群时延
在频率500~2800Hz范围内,最小数值的群时延即为绝对群时延,其平均值≤1500μs,95%不超过的数值为1950s。
5.6.4.2群时延失真
在频率为500~2800Hz范围内,相对最低群时延的输人/输出连接的群时延失真应符合以下要求:500-~600Hz
600~1000Hz
1000~- 2600Hz
2600~2800Hz
5.6.5杂音
5.6.5.1衡重杂音
≤900ps
a)输出连接:对具有输出相对电平L。的乙接口允许的总杂音电平,应满足下式的要求,Lrn=10log(Prn/1pW)--90
式中:Prv数字排队机输出连接Z接口的总衡重杂音功率PrNPAN+lo(O+L+,/10
(dBmp)
(pWp);
PAn-由模拟装置产生的衡重杂音功率,对数字排队机为200pWp(-67dBmp);:数字排队机半连接的输出相对电平(dBr);L,—
LiN-PCM转换设备的接收设备的衡重杂音,依建议G.71410为-75dBmOp;Lrn数字排队机输出连接的总衡重杂音电平(dBmp)。b)输人连接:具有输人相对电平L,时,在数字接口允许的总杂音电平应满足下式的要求LrN=10log(Prn/1pW)—90
式中:Prn-数字排队机输人连接总衡重杂音功率(pWOp),472
(dBmp)
YD/T 978---1998
PrN=PANX10-10+10:90+/~/10
式中:PAN——-由模拟装置产牛的衡重杂音功率,依建议G.123附录A;L--数字排队机半连接输人相对电平(dBr);LiN----数字排队机输人连接空闲信道衡重杂音(一66dBmOp);Lar数字排队机输人连接的总衡重杂音电平(dBmp)。二线模拟接口半连接衡重杂音指标输人连接≤--63.5dBmOp(L,一OdBr)输出连接≤--66.7dBmp(L。=—3.5dBr)输出连接≤66.9dBmp(L。—7.OdBr)5.6.5.2非衡重杂音
在20Hz~~20kHz频带应不大于一40dBm0。5.6.6总失真
对于乙接口,输人或输出信号与总失真比应满足下式所得的要求S/NtLs + L-10log[10 t,-/N)/10+10Wx]式中:Is
测试信号的信号电平(单位dBmo);L
输人连接时的L(输人相对电平)或输出连接时的 L。(输出相对电平)(dBr);L由模拟装置引起的衡重杂音,为67dBmp;S/N-建议G.714中PCM转换设备的信号对总失真的比表3总失真指标
信号与总失真比,dB
输人连接
L = —0. OdBI
5.6.7输出端带外信号鉴别(只用于输出连接)二线模拟接口
输出连接
在频率300~3400Hz范围内,当电平为0dBm0的任何频率的数字化的模拟正弦信号加到输出连接的数字接口端时,则在其相应通路的模拟接口端选测的带外镜像频率信号的寄生电平应不大于25dBm0。
5.6.8输入端带外信号鉴别(只用于输入连接)当频率为4.6~72kHz的任一正弦信号以一25dBm0的电平加到半连接的模拟接口时,则在对应输人连接时隙中产生的任一镜像频率的电平应至少比发送信号电平低25dB。5.6.9串音
在串音最不利的条件下(即空间位置或瞬时时间上最容易引起串音的场合),排队机任意两模拟接口与数字接口组成的通路间,当主串通路的输入端加人…个频率为1020Fz、电平为OclBmO的正弦测试信号(或相同特性的数字化正弦测试信号)时,被串通路上测得的申音衰减应符合表4规定。473
测试条件
线模拟,输入连接,近端
二线模拟,输人连接,远端
二线模拟、输出连接,近端
二线模拟.输出连接,远端
5.7信号方式
5.7.1座席信号方式
标称频率
YD/T978--1998
串音衰减规定
与多频按键话机有关的座席信号技术指标见表5和表6。表5座席信号技术指标
由谐波互调引起的总失真
信号极限时长
信号间履时长
号码盘数字
低群、Hz
高频群,Hz
5.7.1.2ISDN座席的信号方式
详见YDN034。
5.7.2局间信号方式
5.7.2.1局间数字型线路信号
发号器
低频群:697Hz.770Hz、852Hz、941Hz串音衰减指标,dB
高频群:12091Iz、1336Hz、1477Hz、1633H2收
2.0%以内可靠接收;
不超过士1.5%
低频群一9士3dBm
高频群-7±3dBrm
组成一组信号的高频群电平不能低于低频群电平且电平差<(2±1)dB比基波电平至少低20dB
>40ms/位
表6座席信号技术指标
11(*)
局间数字型线路信号的编码方式见附录A。5.7.2.2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二3.0%以上保证不接收;
三2.0%~~±3.0%之间不保证接收双频工作时单频接收电平范围—4~-23dBm;
【双频工作时单频不动作电平
-31dBm;
双频电平差<6dB
30~40ms/位
30~40ms
12(#)
a)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F002-9002.1中5.6及5.7的要求。474
YD/T 9781998
b)特种业务台的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详见附录B.5.7.2.3No.7公共信道信号方式
排队机与市话局间若采用No.7公共信道信号方式,详见GF001-9001《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暂行规定)及相关标准。5.8铃流和信号音
5.8.1铃流源为(25±3)Hz正弦波,谐波失真不大于10%,输出电压有效值为(75士15)V振铃采用5s断续,即1s送、4s断,断续时间各允许偏差不超过土10%。5.8.2信号音
信号源为(450士25)Hz或(950士50Hz的正弦波,谐波失真不大于10%。各种信号音的断续时间允许偏差不超过土10%。各种信号音的含义、结构及发送电平应符合GF002-9002.1中5.8.2的要求。5.9服务质量指标要求
5.9.1排队机机内阻塞概率不大于106;5.9.2排队机接续故障率≤1%。
5.10计费要求
5.10.1对于168、160等需附加计费的特种业务台,其电话费率按运营部门的有关规定具体实施。5.10.2数字排队机应能发送被叫应答和挂机信号,以满足各种计费方式需要。5.11网同步
当数字排队机经数字中继与公用网相连接时,采用主从间步方式,应配备4级时钟。5. 11.1
5.11.2时钟的最低准确度为±50×10-。5.11.3牵引范围为能够同步到准确度为士50×10-6的时钟。5.12可靠性指标
5.12.1排队机中断的指标为20年内不得超过1h,6个月试运行不得产生排队机中断(排队机中断是指影响全系统90%以上话务员座席不能工作)。5.12.2再启动
再启动是指排队机重新加电或发生系统故障时,在引导程序控制下,系统自动装人程序和数据进人正常运行状态。再启动分为三类:一类再启动为次要再启动,指不影响正在通话的用户、只影响接续;二类再启动为严重再启动,指影响本处理机控制的通话和接续;三类再启动为系统重新装载,指影响全部通话和接续。各类再启动指标见表7。
再启动类别
5.13电源及接地要求
再启动指标
试运行6个月内
保修期一年内
5.13.1直流电源电压标称值为-48V,电压在一40~—57V范围内排队机应能正常工作。5.13.2直流电源输出端衡重杂音电压值≤2mV(300~3400Hz电话频带内)。5.13.3接地要求
(1)接地方式:采用排队机的工作地、保护地以及建筑防雷接地共用一组接地体的集中接地方式,称为联合接地方式。
YD/T978.-1998
(2)接地电阻:排队机所在通信局的联合接地的接地电阻值要求二525.14环境要求
(1)数字排队机在温度15~30℃、湿度40%~70%范围之内,应能正常工作。(2)根据需要机房应有防尘、防振、防腐蚀、空调等措施,对于数字排队机还应有防静电措施。6测试方法
6.1公共测试条件
6.1.1测试界面数字接口以数字配线架(DDF)为界,模拟接口以总配线架(MDF)为界。除特殊注明外,测试监测点均以被测通路相应配线架对应的接口接线端为准,被测设备最终测试结果应扣除测试系统的系统误差。
6.1.2传输指标测试可采用全连接或半连接的测试方法。6.1.3排队机测试时,应在设备工作地接大地条件下进行。6.1.4测试参考条件
参考基准频率
参考基准电平
f.:1020Hz
Lo : -- 10dBm0
6.1.5随机抽取两条通路进行测试,如不符合指标应加倍复测,但只允许复测一次,测试结果以复测结果为准。
6.1.6测试环境
测试应在被测排队机实际使用的正常温度、湿度范围和标称供电电压及正常负荷条件下进行。6.1.7测试所用仪表和设备应保证相应的精度,并在计量有效期内。6.1.8传输指标的测量均在阻抗匹配条件下进行。对Z接口,当接口阻抗为6002时,接6000信号发生器和6002音频选频电平表,当接口阻抗为三元件阻抗2(图3)时,接元件信号发生器和三元件电平表。
6.1.8.1三元件仪表组成
元件信号发生器由具有02内阻、对地平衡式的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对应接口三元件阻抗组成,或由60002音频信号发生器和阻抗适配仪组成,见图8。2,/2
音频信号发生器
(0Q内阻)
音频信号发生器
音频信号发生器
(三元件)
音频信号发生器
(三元件)
图8二线模拟用户接口三元件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三元件电平表由对地浮空平衡式高阻抗(30k2)的音频选频电平表和对应接口元件阻抗组成。或巾600Q2音频选频电平表和阻抗适配仪组成,见图9。47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1553-2009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第三阶段)
- YDN089-1998 No.7信令网技术体制(1998修订版)
- YD/T925-2009 光缆终端盒
- YD/T2421-2012 域名注册协议主机供应技术要求
- YD/T828.35-1996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中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3部分: 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测量 第5节:上/下变频器
- YD/T2020-2009 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网络用户数据库设备技术要求
- YD/T1547-2009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三阶段)
- YD/T3140-2016 用于内容分发的元数据框架
- YD/T1348-2005 接入网技术要求 ——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自动测试系统
- YD/T1328-2009 在用局用交换设备计费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移动电话网部分
- YD/T850-1996 可视图文互通的文件应用轮廓
- YD/T828.37-1997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中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3部分: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测量 第7节:接收系统的品质因数
- YD/T726-1994 信函邮票盖销机技术条件
- YD/T1657.1-2007 支持多媒体业务网络地址翻译/防火墙(NAT/FW)穿越的代理设备技术要求 第1部分:H.323代理
- YD/T2166-2010 通信机房精密空调自适应监控系统
- 行业新闻
- 启动一台XRP矿机,每天赚取5666美元!
- 本周值得关注的模因币:BONK、FARTCOIN、NOBODY
- XRP重大新闻:Ripple申请美国银行牌照
- 朝鲜黑客利用MacOS漏洞攻击加密货币项目
- Bonk 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社区热度飙升
- Arbitrum(ARB)价格预测:技术指标与基本面双双向好,ARB有望迎来看涨反转 - Brave New Coin
- Solaxy 预售与燃烧机制分析:已筹超 5,800 万美元,40% 代币已销毁
- 2025年加密货币盗窃案飙升至20亿美元,打破记录与信任
- Solaxy 技术生态展望:路线图、跨链、DeFi 与 GameFi 应用潜力
- 今日XRP新闻:Webus达成1亿美元协议推动XRP支付——XRP生态重大胜利
- 亚瑟·海耶斯:稳定币将为美国债务提供资金并推动比特币发展
- Qubetics发布后飙升至420倍ATH高点,而AAVE和Cronos交易量暴跌两位数:今日最值得加入的顶级代币
- 分析师称比特币将快速且剧烈地涨至25万美元,原因如下
- Binance 观点:BONK 有望触发下一轮暴涨?交易机器人策略曝光
- 比特币空头正在建立新的市场仓位,但这样做安全吗?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