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行业标准(YD)】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14:55:38
- YD/T5119-2005
- 现行
标准号:
YD/T 5119-2005
标准名称: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2-08 -
实施日期:
2006-06-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62.38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范适用基于SDH的MSTP技术的传输网络新建工程设计。其他MSTP传输网络工程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YD/T 5119-2005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YD/T5119-2005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 T 5119-2005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Dksign Spccificationis of MSIP Based on SDH Engineering forLocal Optical Fiber Cable Transrrission Projcct2006-02-28 发布
2006-0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MSTP Based on SDH Engineering forLocal Optical Fiber Cable Transmission ProjecYD T5119—2005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雅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6年6月 1 日
关于发布《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信部规【200611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资询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
现将基于 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T5119—2005)发布,自2006年6月1日起实行。
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租国信息产业部
二00六年二月二十八月
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关工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41508号)的要求,进行制定的,
本规范主要包括多业务传送节点(MISTP)功能模型及功能要水,网络结构及网络组织,网络管理系统、时钟司步系统、设备选型与配置,设备安装、线缆选圣与布线要张、传输系统性能指标等以容。
本规范用黑体学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艾,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信慧产业部综含规划司负贡解释、监督执行。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综台规划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综合规划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 号,邮编:100804。
主缩单位北京市中信规划设计院王要起草人:杜伟孙改霞苏辉王燕龙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3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
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
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要求
接口要求
网络组织
网络分层结构
组网方式
网络保护与恢复
5辅助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
同步系统与公务联络系统
6设备选型与配置
设备选型
设备配置
7设备安装
通信系统
设备布置及安装
线缆选择与布线要求
电源系统及机房环境条件
8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SDH 性能指标
以太网性能指标
附录A
RPR 性能指标
ATM性能指标
可用性目标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0.1本规范适用基于 SLDH的 MSIP技术的传输网络新建工程设计。其他MSTP传输网络L程设计可参照本规范行。1.0.2工程设计必须贯御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重现环境保护。
1.0,3工程设计必须贯彻通信网“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和“经济、高效、安全的基本原则,必须执行我国现行相关网络技术体制、进网要求、技术标准规定:1.0.4工程设计应合理利用已有网络设施和装备。1.0.5工程设计中采用的传输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未取得电信设备人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便用,,在我国抗寰设防热度7裂度级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传输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会裕证未取得电信设备抗震性能合格证的不得在丁程中使用10.6工程设计成与网络发展规划相适成,以近期业务需求为主,兼顾远期务发,做好网络设计1.0.7当本规范与国家标准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为谁。1.0.8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说明理由,并提出采取相应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英文缩写
ML-PPP
英文名称
2术语和符号
中文名称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Constant Bit Rate
Cell Delay Varintionl
Cell Error Ratio
Cell Lost Ratio
Cell Transmission Ratic
Class af Service
Ethemet Private Line
Eahernet Virtual Private LineFthernet Private Local network异步转移模式
固定比特率
信元时延变化
信元差错率
信元丢失率
信元传送时延
业务分类
以太专线
以太虚拟专线
以太专用局域网wwW.bzxz.Net
Ethcrnct Virtual Private Lrxal network 以太虚拟专用局域网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
High-Level Lata Link ControlInter Optical Distribution FrarmeInternet Protocol
Link Aeces Procedure--SDH
Link Caparity Adjustment SchemeMedia Aeccss Contral
Multi-Protccol Label SwitchingMultinlex Section Protection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Multi-Link Point to Point ProtocolPoint to Point Protocol
Permanent Virlual CornectionQuality of Servire?
通用成顿规程
高层数据链路控制
中间光纤分配架
互联网协议
链路接入协议一H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
介质访问控制
多协议标签交换
复用段保护
多业务传送节点
多径点对点协议
点对点协议
永久虚连接
服务质量
英文缩写
英文名称
Resilienl Packel Ring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Sytichronaus Digital I Hietarchy中文名称
弹性分组环
快速生成树协议
同步数字体系
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 子网连接保护Spanning Tree Protocol
Tinne Division Multiplexing
Unspecified Bit Rate
Variable Bit Rate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irtual Path
Virtual Path Group
生成树协议
时分复用
未指定比特率
可变比特率
虚拟局域网
虚通道
虚通道组
3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
3.1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
3.1.1 基于 SDII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II)是指基于 SLH 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IP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并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平台。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应符合图3.1.1要求。
3.2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要求
3.2.1基于SDII的多业务传送节点SDH的基本功能应满足以下标雅要求:
1.YD/T1022一1999《SDH设备功能要求》2.YDN099—1998《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修订)》:3.YD/T1192.2--2002《SDH光发送/光接收模块技术要求》。4.ITU-TG.707同步数字系列(SDH)的网络节点接口》。3.2.2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以太网透传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传输链路带宽可配置。
2,应保证以太网业务的透明性,包括以太网MAC慎、VLAN标记等的透明传送。
3.以太网数据顿的封装可采用GFP协议,或者LAPS协议,或者PPP协议。,但至少支持FP协议。4.数据顿应采用VC通道的连续级联/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顿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以太网
ATM层处理
再生段
开销处理
MAC居
复用段
开销处理
交叉连接
复州鼓井销处翼
基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基本功能模型再毁升想
3.2.3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二层交换功能除满足本规范3.2.2要求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1,应实现转发过滤以太网数据顿的功能,该功能应符台IEEE802.1d协议的规定。
2.应能够识别IEEE802.1g规定的数据帧,并根据VLAN信息转发/过滤数据顿。
3.提供自学习和静态配置两种可选方式维护MAC地址表。4,实现维护用于决定转发过滤数据懒的信息的功能5.支持IEEE802.1d生成树协议STP,IEEE802.1w快速生成树协议RSIP
6.可以支持多链路聚合来实现灵活的高带宽和链路穴余,实现多链路聚合必须符合1EEE802.3(2000),7.支持以太网端口流量控制。
8.支持组播。
9,支持基于用户的端口接人速率限制,对于超过接人速率限制的数据包在交换拥寒时优先丢奔。10.支持业务分类CaS。
3.2.4对于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以太网接口映射到SDH 虚容器应符合表 3.2.4的要求,表 3.2.4以太网映射到 SDH虚容器对应关系以太网接口
10/100Mbit/s自适应接口
1 (OnMbit/s接口
SDH 映射单位
VC-12-Xc/v
VC-3-2c/v
VC.4.4c*v
VC-4-8c/v
VC-4-Xc/y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YD/ T 5119-2005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Dksign Spccificationis of MSIP Based on SDH Engineering forLocal Optical Fiber Cable Transrrission Projcct2006-02-28 发布
2006-0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MSTP Based on SDH Engineering forLocal Optical Fiber Cable Transmission ProjecYD T5119—2005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雅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6年6月 1 日
关于发布《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信部规【200611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资询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
现将基于 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T5119—2005)发布,自2006年6月1日起实行。
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租国信息产业部
二00六年二月二十八月
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关工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41508号)的要求,进行制定的,
本规范主要包括多业务传送节点(MISTP)功能模型及功能要水,网络结构及网络组织,网络管理系统、时钟司步系统、设备选型与配置,设备安装、线缆选圣与布线要张、传输系统性能指标等以容。
本规范用黑体学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艾,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信慧产业部综含规划司负贡解释、监督执行。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综台规划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综合规划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 号,邮编:100804。
主缩单位北京市中信规划设计院王要起草人:杜伟孙改霞苏辉王燕龙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3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
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
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要求
接口要求
网络组织
网络分层结构
组网方式
网络保护与恢复
5辅助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
同步系统与公务联络系统
6设备选型与配置
设备选型
设备配置
7设备安装
通信系统
设备布置及安装
线缆选择与布线要求
电源系统及机房环境条件
8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SDH 性能指标
以太网性能指标
附录A
RPR 性能指标
ATM性能指标
可用性目标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0.1本规范适用基于 SLDH的 MSIP技术的传输网络新建工程设计。其他MSTP传输网络L程设计可参照本规范行。1.0.2工程设计必须贯御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重现环境保护。
1.0,3工程设计必须贯彻通信网“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和“经济、高效、安全的基本原则,必须执行我国现行相关网络技术体制、进网要求、技术标准规定:1.0.4工程设计应合理利用已有网络设施和装备。1.0.5工程设计中采用的传输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未取得电信设备人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便用,,在我国抗寰设防热度7裂度级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传输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会裕证未取得电信设备抗震性能合格证的不得在丁程中使用10.6工程设计成与网络发展规划相适成,以近期业务需求为主,兼顾远期务发,做好网络设计1.0.7当本规范与国家标准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为谁。1.0.8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说明理由,并提出采取相应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英文缩写
ML-PPP
英文名称
2术语和符号
中文名称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Constant Bit Rate
Cell Delay Varintionl
Cell Error Ratio
Cell Lost Ratio
Cell Transmission Ratic
Class af Service
Ethemet Private Line
Eahernet Virtual Private LineFthernet Private Local network异步转移模式
固定比特率
信元时延变化
信元差错率
信元丢失率
信元传送时延
业务分类
以太专线
以太虚拟专线
以太专用局域网wwW.bzxz.Net
Ethcrnct Virtual Private Lrxal network 以太虚拟专用局域网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
High-Level Lata Link ControlInter Optical Distribution FrarmeInternet Protocol
Link Aeces Procedure--SDH
Link Caparity Adjustment SchemeMedia Aeccss Contral
Multi-Protccol Label SwitchingMultinlex Section Protection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Multi-Link Point to Point ProtocolPoint to Point Protocol
Permanent Virlual CornectionQuality of Servire?
通用成顿规程
高层数据链路控制
中间光纤分配架
互联网协议
链路接入协议一H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
介质访问控制
多协议标签交换
复用段保护
多业务传送节点
多径点对点协议
点对点协议
永久虚连接
服务质量
英文缩写
英文名称
Resilienl Packel Ring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Sytichronaus Digital I Hietarchy中文名称
弹性分组环
快速生成树协议
同步数字体系
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 子网连接保护Spanning Tree Protocol
Tinne Division Multiplexing
Unspecified Bit Rate
Variable Bit Rate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irtual Path
Virtual Path Group
生成树协议
时分复用
未指定比特率
可变比特率
虚拟局域网
虚通道
虚通道组
3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
3.1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
3.1.1 基于 SDII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II)是指基于 SLH 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IP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并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平台。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应符合图3.1.1要求。
3.2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要求
3.2.1基于SDII的多业务传送节点SDH的基本功能应满足以下标雅要求:
1.YD/T1022一1999《SDH设备功能要求》2.YDN099—1998《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修订)》:3.YD/T1192.2--2002《SDH光发送/光接收模块技术要求》。4.ITU-TG.707同步数字系列(SDH)的网络节点接口》。3.2.2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以太网透传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传输链路带宽可配置。
2,应保证以太网业务的透明性,包括以太网MAC慎、VLAN标记等的透明传送。
3.以太网数据顿的封装可采用GFP协议,或者LAPS协议,或者PPP协议。,但至少支持FP协议。4.数据顿应采用VC通道的连续级联/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顿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以太网
ATM层处理
再生段
开销处理
MAC居
复用段
开销处理
交叉连接
复州鼓井销处翼
基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基本功能模型再毁升想
3.2.3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二层交换功能除满足本规范3.2.2要求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1,应实现转发过滤以太网数据顿的功能,该功能应符台IEEE802.1d协议的规定。
2.应能够识别IEEE802.1g规定的数据帧,并根据VLAN信息转发/过滤数据顿。
3.提供自学习和静态配置两种可选方式维护MAC地址表。4,实现维护用于决定转发过滤数据懒的信息的功能5.支持IEEE802.1d生成树协议STP,IEEE802.1w快速生成树协议RSIP
6.可以支持多链路聚合来实现灵活的高带宽和链路穴余,实现多链路聚合必须符合1EEE802.3(2000),7.支持以太网端口流量控制。
8.支持组播。
9,支持基于用户的端口接人速率限制,对于超过接人速率限制的数据包在交换拥寒时优先丢奔。10.支持业务分类CaS。
3.2.4对于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以太网接口映射到SDH 虚容器应符合表 3.2.4的要求,表 3.2.4以太网映射到 SDH虚容器对应关系以太网接口
10/100Mbit/s自适应接口
1 (OnMbit/s接口
SDH 映射单位
VC-12-Xc/v
VC-3-2c/v
VC.4.4c*v
VC-4-8c/v
VC-4-Xc/y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