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煤炭行业标准(MT) >>
- MT 197-1989 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

【煤炭行业标准(MT)】 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19:53:50
- MT197-1989
- 现行
标准号:
MT 197-1989
标准名称:
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
标准类别:
煤炭行业标准(MT)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89-03-31 -
实施日期:
1989-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62.15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的型式、基本参数和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子输送液体中含有粒径小于6mm的固体颗粒(如:煤泥、灰渣、精矿、尾矿、水泥、泥土、砂等)的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被输送的固液混合物的体积浓度不大于30%;温度不超过800℃。 MT 197-1989 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 MT197-1989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部标准
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
本标准规定了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的型式、基本参数和技术条件。MT 197-89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液体中含有粒径小于6mm的固体颗粒(如:煤泥、灰渣、精矿、尾矿、水泥、泥土,砂等)的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被输送的固液混合物的体积浓度不大于30%,温度不超过80℃。2引用标准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
GB 700
GB 976
GB 977
GB 1299
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和般技术要求普通碳素结构技术条件
灰铸铁件分类及技术条件
灰铸铁件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碳素钢铸件分类及技术条件
合金工具钢分类及技术条件
GB3214
GB3216
GB7021
水泵流量测定方法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离心泵名词术语
农具耐磨零件用钢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JB/TQ 380
JB 2121
JB2759
铜合金铸件技术要求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型式与基本参数www.bzxz.net
3.1型式
多级径向剖分节段离心式泥浆泵。3.2型号意义示例说明:
3.3基本参数
泵排送清水时的基本性能参数按表1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89-03-31批准300-60×5
-单级扬程(m)
流量(m2/h)
-泥浆泵
多级节段离心式
1989-04-01实施
泵型号
DN100-30
DN155-45
DN 300-60
DN 360-75
DN100-20
DN 200-26
DN 240-32
单级扬程
MT 197-89
泵级数
必需汽蚀余量
(NPSH)r
注:表1中所列流量、扬程数值为设计点的清水性能;效率为设计点的清水效率:必需汽蚀余量是指清水温度为20℃,大气压力为760mmHg时,设计点的必需汽蚀余量。4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1.2凡本标准未作规定的一般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中机械行业有关标准的要求。4.2确定原动机功率时,应按所输固液混合物的重度计算额定轴功率,选配的原动机功率应大于计算额定轴功率的110%。
4.3参照性运行条件及使用寿命:4.3.1在煤浆体积浓度低于10%;煤质硬度普氏系数f不大于1;煤中含研率不超过10%的条件下,运行2500h无大修。
4.3.2在煤浆体积浓度为10%~20%;煤质硬度普氏系数于为1~1.5;煤中含研率不超过10%的条件下,运行1800h无大修
4.3.3在煤浆体积浓度大于20%~30%;煤质硬度普氏系数大于1.5~2;煤中含研率不超过10%的条件下,运行1200h无大修。
轴承的运转温升不得比环境温度超出35℃,极限温度不得超过75℃。4.4车
4.5重要零件的材料选择:
吸入段(前段)、中段、吐出段(后段)、平衡室盖(尾盖)材料为ZG35或优于.ZG35的优质碳素钢。叶轮、壳体密封环(密封环)、中间衬套(导叶套)、档套的材料为高铬系列合金白口铁,如b.
Cr15Mo3或其他耐磨蚀材料。
导叶、隔板的材料为65SiMnCu或其他耐磨蚀材料。平衡鼓(平衡活塞)、平衡衬套(平衡套)、平衡盘体材料为优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平衡盘的抗磨环(平衡活塞)的摩擦端面喷焊镍基耐磨蚀涂层。平衡板材料为铝铁青铜或基体为优质中碳钢,摩擦端面喷焊铁基耐磨涂层。轴、穿杠材料为45优质碳素钢,并经调质处理。4.6材料成分、质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标准GB979、GB976、GB977、GB1299、GB699、GB700、YB13、JB2121的规定。
4.7与滚动轴承配合的部位应符合GB275的规定。4.8零件主要配合部位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大于下列规定:4.8.1与叶轮、挡套、平衡盘、平衡鼓(平衡活塞)、填料轴套(前轴套、后轴套)、轴承内套及联轴器相配124
合的泵轴表面:Ral.6 μm。
MT 197---89
4.8.2叶轮、挡套、平衡盘、平衡鼓(平衡活塞)、填料轴套(前轴套、后轴套)、轴承内套、联轴器与泵轴配合的内孔表面:Ra3.2.um。
4.8.3零件过渡配合表面:Ra3.2μm。4.8.4吸入段(前段)、中段、吐出段(后段)的密封表面:R.3.2um。4.9轴两端应保留中心孔。
4.10叶轮应做静平衡试验,其不平衡重量应符合JB/TQ380的附录B中G6.3级平衡精度的要求。切除不平衡重量时,可从外圆处平滑地切割叶片间的盖板;或在后盖板的外表面上平滑地切去产生偏重的金属,但切去的厚度不得超过后盖板名义厚度的四分之一4.11承受液压的零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密封性试验和水压强度试验,水压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5min,零件不得有渗漏现象。
用常温清水作水压试验;
吸入段(前段)试验压力为0.98MPa;b.
中段、吐出段(后段)试验压力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5倍。c.
4.12泵在装配前,零件过流部位均应涂以防锈漆。4.13泵的所有零件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4.14转子部件应进行预先装配。以轴承外圆表面为基准,叶轮密封环、轴套和挡套外圆及平衡盘、平衡鼓(平衡活塞)端面的跳动允差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表2
公称直径
>50~120
>120~250
≥250~400
叶轮密封环外圆
轴套、挡套外圆
平衡盘、平衡鼓(平衡活塞)
4.15泵装配时,在平衡盘或平衡鼓(平衡活塞)与平衡板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宽度应在导叶进口宽度范围内。
4.16泵装配完后,在未装填料时,转子转动应灵活、均匀。4.17
零、部件的各配合部位应保证零、部件能互换。泵的安装尺寸应与图样一致。4.18泵经性能试验合格后,应除净泵内积水,重新作防锈处理和更换新填料。外部表面应打磨平滑,仔细清除铁锈和油污,涂上底漆和面漆。需要时可打腻子。涂漆应均匀,不许有裂纹、脱皮、气泡、淤积等缺陷。外露加工表面应涂以硬化防锈油。泵成套供应范围包括:
装配完整的泵;
电动机;
泵座,
联轴器;
闸阀、止回阀、限径清除器;
易损备件;
装拆泵所必需的专用工具
用户可根据需要,订购成套供应范围内的全部或一部分,并在订货单中注明。4.20在用户选用产品恰当和遵守泵的运输、保管、安装、使用规则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日起12个月125
MT 197-89
内,产品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负责免费为用户更换、修理产品或零件。但不包括全部易损零、部件的正常损坏。5试验方法与验收规则
5.1每台泵须经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检查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5.2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
a.新产品试制全部进行型式试验。b由于设计或工艺的变更,引起某些特性变化时,全部进行型式试验。c。批量生产的产品按表3规定的数量进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以外的其余产品,一般均应进行出厂试验,但质量稳定的产品可按表3规定的比例进行出广试验。试验发现不合格时,则按问题的性质决定加倍抽试或全部进行试验。
产品批量
少于10
21 ~ 30
注:型式试验台数包括在出厂试验台数之内。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5.3试验方法应符合GB3216和GB3214的规定。性能试验精度和验收一般按GB3216的C级。5.4进行性能试验期间应同时检查:轴承温度、密封泄漏、振动和噪声情况。5.5制造厂由于设备条件限制不能试验时,可到用户处试验。具体试验方法由制造厂和用户共同商定。6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6.1标志
6.1.1每台泵应在适当的明显位置牢固地钉上产品标牌。标牌应包括下列内容:a.制造厂名称;
b.泵的名称及型号;
c.泵的技术规范:流量(m\/h)、扬程(m)、允许排送最大粒径(mm)、效率(%)、转速(r/min)、配带功率(kW)、必需汽蚀余量(m)和泵重量(kg);d.泵的制造编号和出厂日期。
6.1.2泵的旋转方向应在适当的明显位置用红色箭头标牌表示。6.2包装和运输
6.2.1产品包装应符合JB2759的规定。应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遭受锈蚀、损伤或遗失附件、备件及文件等情况。
6.2.2在防锈处理和表面涂漆后,泵的进口和出口应用盖板盖住,其他与泵内相通的孔也应堵塞。6.2.3每台泵出厂时,应附带出厂合格证明书、装箱清单、随机技术文件和图纸(包括:安装使用说明书、安装尺寸图、总装配图、易损零件图),并封存在防水、防潮的文件袋内。6.2.4包装箱外部需标明下列内容:泵型号名称;
泵出厂编号和装箱日期;
泵净重、包装重量及外形尺寸(长×宽×高);到站及收货单位;
发站及发货单位。
3泵在存放中应防止锈蚀和损坏。6.3
附加说明:
MT 197--89
本标准由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技术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分院、北京矿务局机电厂负责起草。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分院、北京矿务局机电厂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忠庶、顾天源、黄家谦、赵家骏。12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
本标准规定了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的型式、基本参数和技术条件。MT 197-89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液体中含有粒径小于6mm的固体颗粒(如:煤泥、灰渣、精矿、尾矿、水泥、泥土,砂等)的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被输送的固液混合物的体积浓度不大于30%,温度不超过80℃。2引用标准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
GB 700
GB 976
GB 977
GB 1299
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和般技术要求普通碳素结构技术条件
灰铸铁件分类及技术条件
灰铸铁件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碳素钢铸件分类及技术条件
合金工具钢分类及技术条件
GB3214
GB3216
GB7021
水泵流量测定方法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离心泵名词术语
农具耐磨零件用钢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JB/TQ 380
JB 2121
JB2759
铜合金铸件技术要求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型式与基本参数www.bzxz.net
3.1型式
多级径向剖分节段离心式泥浆泵。3.2型号意义示例说明:
3.3基本参数
泵排送清水时的基本性能参数按表1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89-03-31批准300-60×5
-单级扬程(m)
流量(m2/h)
-泥浆泵
多级节段离心式
1989-04-01实施
泵型号
DN100-30
DN155-45
DN 300-60
DN 360-75
DN100-20
DN 200-26
DN 240-32
单级扬程
MT 197-89
泵级数
必需汽蚀余量
(NPSH)r
注:表1中所列流量、扬程数值为设计点的清水性能;效率为设计点的清水效率:必需汽蚀余量是指清水温度为20℃,大气压力为760mmHg时,设计点的必需汽蚀余量。4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多级节段离心式泥浆泵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1.2凡本标准未作规定的一般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中机械行业有关标准的要求。4.2确定原动机功率时,应按所输固液混合物的重度计算额定轴功率,选配的原动机功率应大于计算额定轴功率的110%。
4.3参照性运行条件及使用寿命:4.3.1在煤浆体积浓度低于10%;煤质硬度普氏系数f不大于1;煤中含研率不超过10%的条件下,运行2500h无大修。
4.3.2在煤浆体积浓度为10%~20%;煤质硬度普氏系数于为1~1.5;煤中含研率不超过10%的条件下,运行1800h无大修
4.3.3在煤浆体积浓度大于20%~30%;煤质硬度普氏系数大于1.5~2;煤中含研率不超过10%的条件下,运行1200h无大修。
轴承的运转温升不得比环境温度超出35℃,极限温度不得超过75℃。4.4车
4.5重要零件的材料选择:
吸入段(前段)、中段、吐出段(后段)、平衡室盖(尾盖)材料为ZG35或优于.ZG35的优质碳素钢。叶轮、壳体密封环(密封环)、中间衬套(导叶套)、档套的材料为高铬系列合金白口铁,如b.
Cr15Mo3或其他耐磨蚀材料。
导叶、隔板的材料为65SiMnCu或其他耐磨蚀材料。平衡鼓(平衡活塞)、平衡衬套(平衡套)、平衡盘体材料为优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平衡盘的抗磨环(平衡活塞)的摩擦端面喷焊镍基耐磨蚀涂层。平衡板材料为铝铁青铜或基体为优质中碳钢,摩擦端面喷焊铁基耐磨涂层。轴、穿杠材料为45优质碳素钢,并经调质处理。4.6材料成分、质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标准GB979、GB976、GB977、GB1299、GB699、GB700、YB13、JB2121的规定。
4.7与滚动轴承配合的部位应符合GB275的规定。4.8零件主要配合部位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大于下列规定:4.8.1与叶轮、挡套、平衡盘、平衡鼓(平衡活塞)、填料轴套(前轴套、后轴套)、轴承内套及联轴器相配124
合的泵轴表面:Ral.6 μm。
MT 197---89
4.8.2叶轮、挡套、平衡盘、平衡鼓(平衡活塞)、填料轴套(前轴套、后轴套)、轴承内套、联轴器与泵轴配合的内孔表面:Ra3.2.um。
4.8.3零件过渡配合表面:Ra3.2μm。4.8.4吸入段(前段)、中段、吐出段(后段)的密封表面:R.3.2um。4.9轴两端应保留中心孔。
4.10叶轮应做静平衡试验,其不平衡重量应符合JB/TQ380的附录B中G6.3级平衡精度的要求。切除不平衡重量时,可从外圆处平滑地切割叶片间的盖板;或在后盖板的外表面上平滑地切去产生偏重的金属,但切去的厚度不得超过后盖板名义厚度的四分之一4.11承受液压的零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密封性试验和水压强度试验,水压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5min,零件不得有渗漏现象。
用常温清水作水压试验;
吸入段(前段)试验压力为0.98MPa;b.
中段、吐出段(后段)试验压力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5倍。c.
4.12泵在装配前,零件过流部位均应涂以防锈漆。4.13泵的所有零件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4.14转子部件应进行预先装配。以轴承外圆表面为基准,叶轮密封环、轴套和挡套外圆及平衡盘、平衡鼓(平衡活塞)端面的跳动允差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表2
公称直径
>50~120
>120~250
≥250~400
叶轮密封环外圆
轴套、挡套外圆
平衡盘、平衡鼓(平衡活塞)
4.15泵装配时,在平衡盘或平衡鼓(平衡活塞)与平衡板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宽度应在导叶进口宽度范围内。
4.16泵装配完后,在未装填料时,转子转动应灵活、均匀。4.17
零、部件的各配合部位应保证零、部件能互换。泵的安装尺寸应与图样一致。4.18泵经性能试验合格后,应除净泵内积水,重新作防锈处理和更换新填料。外部表面应打磨平滑,仔细清除铁锈和油污,涂上底漆和面漆。需要时可打腻子。涂漆应均匀,不许有裂纹、脱皮、气泡、淤积等缺陷。外露加工表面应涂以硬化防锈油。泵成套供应范围包括:
装配完整的泵;
电动机;
泵座,
联轴器;
闸阀、止回阀、限径清除器;
易损备件;
装拆泵所必需的专用工具
用户可根据需要,订购成套供应范围内的全部或一部分,并在订货单中注明。4.20在用户选用产品恰当和遵守泵的运输、保管、安装、使用规则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日起12个月125
MT 197-89
内,产品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负责免费为用户更换、修理产品或零件。但不包括全部易损零、部件的正常损坏。5试验方法与验收规则
5.1每台泵须经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检查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5.2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
a.新产品试制全部进行型式试验。b由于设计或工艺的变更,引起某些特性变化时,全部进行型式试验。c。批量生产的产品按表3规定的数量进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以外的其余产品,一般均应进行出厂试验,但质量稳定的产品可按表3规定的比例进行出广试验。试验发现不合格时,则按问题的性质决定加倍抽试或全部进行试验。
产品批量
少于10
21 ~ 30
注:型式试验台数包括在出厂试验台数之内。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5.3试验方法应符合GB3216和GB3214的规定。性能试验精度和验收一般按GB3216的C级。5.4进行性能试验期间应同时检查:轴承温度、密封泄漏、振动和噪声情况。5.5制造厂由于设备条件限制不能试验时,可到用户处试验。具体试验方法由制造厂和用户共同商定。6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6.1标志
6.1.1每台泵应在适当的明显位置牢固地钉上产品标牌。标牌应包括下列内容:a.制造厂名称;
b.泵的名称及型号;
c.泵的技术规范:流量(m\/h)、扬程(m)、允许排送最大粒径(mm)、效率(%)、转速(r/min)、配带功率(kW)、必需汽蚀余量(m)和泵重量(kg);d.泵的制造编号和出厂日期。
6.1.2泵的旋转方向应在适当的明显位置用红色箭头标牌表示。6.2包装和运输
6.2.1产品包装应符合JB2759的规定。应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遭受锈蚀、损伤或遗失附件、备件及文件等情况。
6.2.2在防锈处理和表面涂漆后,泵的进口和出口应用盖板盖住,其他与泵内相通的孔也应堵塞。6.2.3每台泵出厂时,应附带出厂合格证明书、装箱清单、随机技术文件和图纸(包括:安装使用说明书、安装尺寸图、总装配图、易损零件图),并封存在防水、防潮的文件袋内。6.2.4包装箱外部需标明下列内容:泵型号名称;
泵出厂编号和装箱日期;
泵净重、包装重量及外形尺寸(长×宽×高);到站及收货单位;
发站及发货单位。
3泵在存放中应防止锈蚀和损坏。6.3
附加说明:
MT 197--89
本标准由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技术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分院、北京矿务局机电厂负责起草。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分院、北京矿务局机电厂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忠庶、顾天源、黄家谦、赵家骏。12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MT 196-1989 煤水泵
- 下一篇: MT 198-1989 煤矿用液压凿岩机通用技术条件
- 热门标准
- 煤炭行业标准(MT)标准计划
- MZ/T150-2020 行政区域界线数据交换格式
- MZ/T149-2020 行政区域界桩数据交换格式
- MT818.1-1999 煤矿用阻燃电缆 第1单: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 MT/T1131-2011 矿用以太网
- MT/T1063-2008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滚筒技术条件
- MT/T1064-2008 矿用窄轨架线式工矿电机车技术条件
- MT/T839-1999 石门揭穿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测定方法
- MT/T1119-2011 煤矿坑道钻探用往复式泥浆泵
- MT/T342.2-1994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T1112-2011 煤矿图像监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MT/T1132-2011 管道式煤浆预处理器
- MT/T342.1-1994 冶金焦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252-1991 煤矿水中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测定方法
- MT/T603.2-1996 冶金焦用华蓥山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T782.2-1998 煤矿机电设备温度传感器开关量信号输出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