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煤炭行业标准(MT) >>
- MT 156-1987 矿用风速表检验规程

【煤炭行业标准(MT)】 矿用风速表检验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20:28:24
- MT156-1987
- 已作废
标准号:
MT 156-1987
标准名称:
矿用风速表检验规程
标准类别:
煤炭行业标准(MT)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87-09-30 -
实施日期:
1987-11-01 -
作废日期:
2005-07-26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81.12 K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部标准矿用风速表校验规程
MT 156—87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的和修理后的机械式高、中、低风速表(以下简称风表)和皮托管的校验。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1.1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研究所为煤炭工业部部级风表校验站(以下简称部级站)。1.2各省、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厅、公司、总公司),应在本省、区所属矿务局及有关单位内建立一个或数个省级风表校验站(以下简称省级站)。1.3部级站的职责范围
1.3.1对省级站选送的标准风表和标准皮托管进行校验,并在同一实际风速的条件下进行复校,误差应等于或小于1%。
1.3.2对部属仪表厂生产的新风表,应定期由部级站负责抽样校验。1.3.3与计量部门配合负责对省级站的校验人员进行培训,并发给合格证。1.3.4负责有关风表校验技术情报资料的交流。1.3.5提出制订、修订有关风表校验方面的部标准的建议,并对省级站风表校验有争议时进行仲裁。1.4省级站的职责范围
1.4.1承担本省、区各矿务局(矿)的风表、皮托管的校验和风表的日常检修任务。1.4.2负责每年一次将风表、皮托管选送部级站校验。1.4.3必须使用部级站校验后的标准风表和标准皮托管,校验省级站设备的有关参数。1.5各矿务局(矿)的风表
1.5.1风表使用6个月后必须送省级站校验,并在校验前进行清洗或检修。1.5.2使用的风表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重新进行校验:a.
风表零、部件损坏、失灵;
经过清洗、检修;
使用中发现异常情况。
1.5.3每年对矿井沼气等级和二氧化碳进行鉴定工作时,或每年矿井反风演习时,风表应统一进行校验。
1.6校验报告必须由校验员、审核人签字并加盖校验单位专用章。1.7与计量部门配合,部级站须经上级机关验收,并由煤炭工业部授予印章;省级站须经部级站验收,并由各省、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厅、公司、总公司)授予印章。2校验设备及仪表
2.1校验设备
2.1.1部级站使用校准风洞,其试验段直径不得小于1m,风洞试验段流场风速均匀性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2%,测速范围为0.2~~30m/s。2.1.2省级站使用校验风洞,其试验段直径不得小于0.25m,风洞试验段流场风速均匀性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87-09-30发布136
1987-11-01实施
MT 156.87
2.1.3各校验站的风洞设备应安装在专用试验室内,风洞四周距墙壁不小于1m。在进行校验工作时,应关闭门窗。
2.2校验需用的仪表
2.2.1皮托管
、部级站使用的标准皮托管,其精度为0.2%,每年必须用精度高一级的仪器进行校验;b.省级站使用的标准皮托管,其精度为0.5%,每年必须送部级站进行一次校验。2.2.2微差压计
部级站使用的微差压计的精度,必须符合国家计量局一级标准,省级菇使用的微差压计的精度,必颁符合国家计量局二级标准,b,微差压计应放置在稳固、牢靠的专用台上,每次使用前,必须作零位调整。2.2.3,动槽式水银气压表:测量范围81107kPa,最小分度值为10Pa。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为0.5℃。
2.2.5秒表:小分值为0.1s。
3皮托管的校验方法
3.1采用比较法校验皮托管。在风滴试验段的同一截面内,将标准皮托管安装在风洞上侧距壁1/4R处,另将被校验皮托管安装在风洞下侧距洞壁1/4R处(R为风洞试验段半径或水力半径),见图1。标准皮托管
工作段
被校验斑托管
3.2在试验段内皮托管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与风洞轴线平行,其偏斜角度不得大于5°。3.3皮托管必须在1~30m/s的风速范围内进行校验。将风速调节范围平均划分为10个点,每个点必類同时读出标准皮托管的动压值与被校准皮托管的动压值,并按式(1)计算皮托管系数:Mp
式中.皮托管系数;
p标推皮托管实测动压值,Pa,
被校验皮托管实测动压值,Pa。3.4对小型风洞,由于试验段截面的限制,不宜同时安装皮托管和风表时,可采用静压差测定方法。前静压管要设置在风洞收缩段的入口处,后静压管应设置在收缩段出口处。静压管应与风洞壁垂直,管内光滑,装配密,不得奕出风洞内壁。关于风洞静压落差系数应按照附录A的方法确定。137
4风表的校验方法
MT156—87
4.1送校的风表,在校验前必须符合下列要求:4.1.1风表的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保证风轮齿轴、轮片的啮合与脱开。4.1.2回零装置的动作应灵活,保证2个指针同时回零。若个位指针有位移时,叶片式风表不应超过最小分度值,杯式风表不应超过最小分度值的1/5。4.1.3风轮旋转应平稳,不得偏摆和碰撞。当风轮停转时,不得来回摆动。指针转动应平稳,不应有跳动或停滞现象。各指针间,指针与表盘或表盖之间都不应碰撞和4.1.4
摩擦。
刻度盘应平整,分度线与字体均应清晰。4.1.5
为保证各零、部件之间连接牢靠,紧固螺丝必须拧紧。4.1.6
各风表必须将粉尘、沾污等痕迹清洗干净。4.1.8凡不符合校验要求的风表,必须重新检修,合格后方可校验。4.2风表的校验步骤
4.2.1校验风表时,先将皮托管安装在风洞试验段内的进风侧,距洞壁不得小于1/4R,其测头必须超前风表位置100~120mm,见图2。皮托
工作段
4.2.2再将风表置于风洞试验段的横截面中心,使叶片式风表的叶轮转动平面与风洞轴线垂直,或使杯式风表的风杯转动平面与风洞轴线平行。4.2.3风表的起动风速测定:风表先在5m/s以内的风速中吹动1~~2min后,再放到风洞试验段内,使风速缓慢上升,风轮或风杯由静止到连续转动的最低风速,即为风表起动风速。4.2.4在风表校验的试验室内读取大气压力、温度等参数,并按式(2)计算空气密度p值:p=0.003457分
式中:p
空气密度,kg/m,
大气压力,Pa;
T—273+t,K;
t--试验室内温度,℃。
4.2.5风速的调节以递增方法为宜。每调节一个测点,必须待微差压计示值稳定后,才能读取读数。138
MT 156 --- 87
4.2.6为避免产生各种误差,对每一个测点必额连续测定三次,其相邻两次读数间的差值不大于最小分度值一格时,再取其算术平均值。当读数相差大时,必须重新进行测定。4.2.7在校验1台风表的过程中,试验室内的温差不得超过1℃。4.2.8每台风表的校验,不得少于6个测点,测点间的间避要均匀。5校验曲线的绘制与核对
5.1绘制校验曲线的图纸,必采用直角坐标纸,纵坐标表示实际风速(以实表示),横坐标表示风表指承读数(以禁表示)。
5,2坐标分度的确定,应使每一测点在垒标纸上都能迅速、方便地找到。凡在图上难以读数的测点,都认为不合格。
5.3应以多数测点为基础连成直线,绘制校验曲线(见图3)。V实
图测点均在直线上;
图3:(a)
(b)图测点分布比较均称,绘制时多数测点可连成直线:E
(c)图测点分布很不规划,多数测点不能连成直线,风表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后,测点分布仍不规则,该风表应报废。5.4绘制校验曲线时,应从第个测点划起,一直划到风表最大允许值,校验曲线可以向上延伸使用,但不得向下延伸使用。
5.5每台风表除绘制出的校验曲线随风表使用外,也可同时在校验曲线上取点求得直线方程式【式(3),随风表使用。
实=a来十b
为校验曲线的斜率:
式中;a—
一为校验曲线的截距。
应按下列要求计算4、常数:
8,将绘制的校验曲线坐标分度放大,以减小、值的计算误差;+*(3)
b、在直线上取两点,并列出二元一次联立方程式,第一点应取低速点,第二点应取高速点。5.6对各测点与曲线的偏差要求
为保证风表的使用精度,应正确地绘制校验曲线。各测点与曲线的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139
风表类型
低速风表
中、高速风表
MT 156 -87
实际风速范購,m/s
各测点与曲线偏差,m/s
注:表1的规定不包括起动风速点。当测点中有1个点超出表1的规定,经补测仍不合规定时可舍去。凡有2个点超出表1的规定时,应重新校验。5.7校验曲线的核对
校验曲线向下延伸谢,不得通过零点,应与实际风速坐标轴相交。为正值。6实际风速值计算
6.1采用皮托管法测定实际风速值6.1.1在单收缩段的校验风洞中,皮托管与风表应置于同试验段内(见图4),再使皮托管与微差压计连接,读取动压值P。实际风速值可按式(4)计算:实
式中:实—试验段内的实际风速,m/sp-试验段内的实测动压,Pa,
空气密度,kg/m,
皮托管系数。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6.1.2在双收缩段的校验风洞中,将风表置于第一一试验段内,皮托管置于第二试验段内(见图5)。再使皮托管与微差压计连接,读出第二试验段动压值。其第试验段的实际风速按式(5)计算:实一n
式中:笋
一两个试验段间的收缩比,即靠A/4校验风洞的收缩比必须进行实测;第一试验段内的截面积;
A.—第二试验段内的截面积。
(5)
第一工作段
6.2采用静压差法测定实际风速值MT 156-
第工作段
皮托管
将风表置于校验风洞的试验段内,再使收缩段1一1与11一两截面的静压管与微差压计连接(见图6),读取静压差值AP。实际风速值按式(6)计算:6
式中:4p
收缩段两截面间的静压差,Pa,校验风洞静压落差系数(见附录A)。图6
1-前感压管,2一差压计13-后感压誉:4—皮托管,5—微压计1
7校验曲线的订正方法
省级站的校验曲线,必须按部级站校准的校验曲线订正,其订正方法按附录B进行。8校验记录
81风表校验记录表格式参照附录C。141
8.2对常用测量仪表如微差压计、气压计、温度计和风表等读数所取位数,应按下列规定记入校验记录表内:
对动压或静压差的读数,应读到1Pa的十分位对气压的读数,应读到10Pa,
对温度的读数,应精确读到0。5C,d.
风表应按最小分度值读取,自记杯式风表按最小分度值的1/10读取。MT 156—87
附录A
校验风洞静压落整系数的确定方法(补充件)
A.1用静压落差法测定时,风洞试验段实际风速按式(A1)计算:实
式中:v实—试验段内的实际风速,m/s;Ap
-收缩段两截面间的静压差,Pa;24
p—空气密度,kg/m;
u一风洞静压落差系数(校验风洞静压落差系数均须进行测定)。静压落差系数u的测定
当校验风洞试验段内的风速值为v实时,则皮托管动压与静压差的关系按式(A2)表示:务
A.3测定步骤
·(A1)
·(A2)
A.3.1先由微差压计I测出收缩段两截面间的静压差Ap,再同时由微差压计II测出试验段内的动压p。
A.3.2在试验段规定的风速范围内,平均划分10个风速点,每个点都需同时测得试验段内的动压p和收缩段两截面间的静压差Ap。A.3.3将测得的动压值p和静压差值Ap代入式(A2)中,分别计算出uu。,其平均值即是所测定的静压落差系数。其中若有1个点相对误差大于5%时,可舍去不用。143
MT15687
附录B
风囊校验曲线的订正方法
(补充件)
B.1采用阻塞系数订正风表的校验曲线。每种风表必须选2台送部级站进行校验,合格后作为省级站标准风表,并附校准曲线A。
B.2将标准风表置于省级站校验风洞的试验段内,利用皮托管或静压落差法进行校验,并绘制出校验曲线B。
B.3将校准曲线A与校验曲线B绘制在同张坐标纸上,并从2条曲线上同时读取与风表指示读数相对应的实际风速值,并按式(B1)计算:K
式中K
订正系数,
无阻塞影响的实际风速,m/s
·(B1)
有塞影响的实际风速,m/s
在测定每台风表K值时,先计算各测点风速的算术苹均值。读敢风速时,可舍去风表的起动风速B.4
每台标准风表用相同方法测定2次值(K值相差不得超过2%),然后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种B.5
风表的订正系数。
送校单位
试验条件:
气压(Pa)
温度(℃)
校验人:
审核人:
附加说明:
动压值,Pa
MT 156-87
附录℃
风表校验记录
(参考件)
风表型号、编号
空气密度(kg/m)
皮托管系数
订正系数
实际风速实
校验单位:
校验日期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研究所提出和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尚娥、段鲁珍。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研究所负责解释。月
指示风速9示
格/min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MT 156—87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的和修理后的机械式高、中、低风速表(以下简称风表)和皮托管的校验。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1.1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研究所为煤炭工业部部级风表校验站(以下简称部级站)。1.2各省、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厅、公司、总公司),应在本省、区所属矿务局及有关单位内建立一个或数个省级风表校验站(以下简称省级站)。1.3部级站的职责范围
1.3.1对省级站选送的标准风表和标准皮托管进行校验,并在同一实际风速的条件下进行复校,误差应等于或小于1%。
1.3.2对部属仪表厂生产的新风表,应定期由部级站负责抽样校验。1.3.3与计量部门配合负责对省级站的校验人员进行培训,并发给合格证。1.3.4负责有关风表校验技术情报资料的交流。1.3.5提出制订、修订有关风表校验方面的部标准的建议,并对省级站风表校验有争议时进行仲裁。1.4省级站的职责范围
1.4.1承担本省、区各矿务局(矿)的风表、皮托管的校验和风表的日常检修任务。1.4.2负责每年一次将风表、皮托管选送部级站校验。1.4.3必须使用部级站校验后的标准风表和标准皮托管,校验省级站设备的有关参数。1.5各矿务局(矿)的风表
1.5.1风表使用6个月后必须送省级站校验,并在校验前进行清洗或检修。1.5.2使用的风表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重新进行校验:a.
风表零、部件损坏、失灵;
经过清洗、检修;
使用中发现异常情况。
1.5.3每年对矿井沼气等级和二氧化碳进行鉴定工作时,或每年矿井反风演习时,风表应统一进行校验。
1.6校验报告必须由校验员、审核人签字并加盖校验单位专用章。1.7与计量部门配合,部级站须经上级机关验收,并由煤炭工业部授予印章;省级站须经部级站验收,并由各省、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厅、公司、总公司)授予印章。2校验设备及仪表
2.1校验设备
2.1.1部级站使用校准风洞,其试验段直径不得小于1m,风洞试验段流场风速均匀性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2%,测速范围为0.2~~30m/s。2.1.2省级站使用校验风洞,其试验段直径不得小于0.25m,风洞试验段流场风速均匀性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87-09-30发布136
1987-11-01实施
MT 156.87
2.1.3各校验站的风洞设备应安装在专用试验室内,风洞四周距墙壁不小于1m。在进行校验工作时,应关闭门窗。
2.2校验需用的仪表
2.2.1皮托管
、部级站使用的标准皮托管,其精度为0.2%,每年必须用精度高一级的仪器进行校验;b.省级站使用的标准皮托管,其精度为0.5%,每年必须送部级站进行一次校验。2.2.2微差压计
部级站使用的微差压计的精度,必须符合国家计量局一级标准,省级菇使用的微差压计的精度,必颁符合国家计量局二级标准,b,微差压计应放置在稳固、牢靠的专用台上,每次使用前,必须作零位调整。2.2.3,动槽式水银气压表:测量范围81107kPa,最小分度值为10Pa。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为0.5℃。
2.2.5秒表:小分值为0.1s。
3皮托管的校验方法
3.1采用比较法校验皮托管。在风滴试验段的同一截面内,将标准皮托管安装在风洞上侧距壁1/4R处,另将被校验皮托管安装在风洞下侧距洞壁1/4R处(R为风洞试验段半径或水力半径),见图1。标准皮托管
工作段
被校验斑托管
3.2在试验段内皮托管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与风洞轴线平行,其偏斜角度不得大于5°。3.3皮托管必须在1~30m/s的风速范围内进行校验。将风速调节范围平均划分为10个点,每个点必類同时读出标准皮托管的动压值与被校准皮托管的动压值,并按式(1)计算皮托管系数:Mp
式中.皮托管系数;
p标推皮托管实测动压值,Pa,
被校验皮托管实测动压值,Pa。3.4对小型风洞,由于试验段截面的限制,不宜同时安装皮托管和风表时,可采用静压差测定方法。前静压管要设置在风洞收缩段的入口处,后静压管应设置在收缩段出口处。静压管应与风洞壁垂直,管内光滑,装配密,不得奕出风洞内壁。关于风洞静压落差系数应按照附录A的方法确定。137
4风表的校验方法
MT156—87
4.1送校的风表,在校验前必须符合下列要求:4.1.1风表的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保证风轮齿轴、轮片的啮合与脱开。4.1.2回零装置的动作应灵活,保证2个指针同时回零。若个位指针有位移时,叶片式风表不应超过最小分度值,杯式风表不应超过最小分度值的1/5。4.1.3风轮旋转应平稳,不得偏摆和碰撞。当风轮停转时,不得来回摆动。指针转动应平稳,不应有跳动或停滞现象。各指针间,指针与表盘或表盖之间都不应碰撞和4.1.4
摩擦。
刻度盘应平整,分度线与字体均应清晰。4.1.5
为保证各零、部件之间连接牢靠,紧固螺丝必须拧紧。4.1.6
各风表必须将粉尘、沾污等痕迹清洗干净。4.1.8凡不符合校验要求的风表,必须重新检修,合格后方可校验。4.2风表的校验步骤
4.2.1校验风表时,先将皮托管安装在风洞试验段内的进风侧,距洞壁不得小于1/4R,其测头必须超前风表位置100~120mm,见图2。皮托
工作段
4.2.2再将风表置于风洞试验段的横截面中心,使叶片式风表的叶轮转动平面与风洞轴线垂直,或使杯式风表的风杯转动平面与风洞轴线平行。4.2.3风表的起动风速测定:风表先在5m/s以内的风速中吹动1~~2min后,再放到风洞试验段内,使风速缓慢上升,风轮或风杯由静止到连续转动的最低风速,即为风表起动风速。4.2.4在风表校验的试验室内读取大气压力、温度等参数,并按式(2)计算空气密度p值:p=0.003457分
式中:p
空气密度,kg/m,
大气压力,Pa;
T—273+t,K;
t--试验室内温度,℃。
4.2.5风速的调节以递增方法为宜。每调节一个测点,必须待微差压计示值稳定后,才能读取读数。138
MT 156 --- 87
4.2.6为避免产生各种误差,对每一个测点必额连续测定三次,其相邻两次读数间的差值不大于最小分度值一格时,再取其算术平均值。当读数相差大时,必须重新进行测定。4.2.7在校验1台风表的过程中,试验室内的温差不得超过1℃。4.2.8每台风表的校验,不得少于6个测点,测点间的间避要均匀。5校验曲线的绘制与核对
5.1绘制校验曲线的图纸,必采用直角坐标纸,纵坐标表示实际风速(以实表示),横坐标表示风表指承读数(以禁表示)。
5,2坐标分度的确定,应使每一测点在垒标纸上都能迅速、方便地找到。凡在图上难以读数的测点,都认为不合格。
5.3应以多数测点为基础连成直线,绘制校验曲线(见图3)。V实
图测点均在直线上;
图3:(a)
(b)图测点分布比较均称,绘制时多数测点可连成直线:E
(c)图测点分布很不规划,多数测点不能连成直线,风表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后,测点分布仍不规则,该风表应报废。5.4绘制校验曲线时,应从第个测点划起,一直划到风表最大允许值,校验曲线可以向上延伸使用,但不得向下延伸使用。
5.5每台风表除绘制出的校验曲线随风表使用外,也可同时在校验曲线上取点求得直线方程式【式(3),随风表使用。
实=a来十b
为校验曲线的斜率:
式中;a—
一为校验曲线的截距。
应按下列要求计算4、常数:
8,将绘制的校验曲线坐标分度放大,以减小、值的计算误差;+*(3)
b、在直线上取两点,并列出二元一次联立方程式,第一点应取低速点,第二点应取高速点。5.6对各测点与曲线的偏差要求
为保证风表的使用精度,应正确地绘制校验曲线。各测点与曲线的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139
风表类型
低速风表
中、高速风表
MT 156 -87
实际风速范購,m/s
各测点与曲线偏差,m/s
注:表1的规定不包括起动风速点。当测点中有1个点超出表1的规定,经补测仍不合规定时可舍去。凡有2个点超出表1的规定时,应重新校验。5.7校验曲线的核对
校验曲线向下延伸谢,不得通过零点,应与实际风速坐标轴相交。为正值。6实际风速值计算
6.1采用皮托管法测定实际风速值6.1.1在单收缩段的校验风洞中,皮托管与风表应置于同试验段内(见图4),再使皮托管与微差压计连接,读取动压值P。实际风速值可按式(4)计算:实
式中:实—试验段内的实际风速,m/sp-试验段内的实测动压,Pa,
空气密度,kg/m,
皮托管系数。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6.1.2在双收缩段的校验风洞中,将风表置于第一一试验段内,皮托管置于第二试验段内(见图5)。再使皮托管与微差压计连接,读出第二试验段动压值。其第试验段的实际风速按式(5)计算:实一n
式中:笋
一两个试验段间的收缩比,即靠A/4校验风洞的收缩比必须进行实测;第一试验段内的截面积;
A.—第二试验段内的截面积。
(5)
第一工作段
6.2采用静压差法测定实际风速值MT 156-
第工作段
皮托管
将风表置于校验风洞的试验段内,再使收缩段1一1与11一两截面的静压管与微差压计连接(见图6),读取静压差值AP。实际风速值按式(6)计算:6
式中:4p
收缩段两截面间的静压差,Pa,校验风洞静压落差系数(见附录A)。图6
1-前感压管,2一差压计13-后感压誉:4—皮托管,5—微压计1
7校验曲线的订正方法
省级站的校验曲线,必须按部级站校准的校验曲线订正,其订正方法按附录B进行。8校验记录
81风表校验记录表格式参照附录C。141
8.2对常用测量仪表如微差压计、气压计、温度计和风表等读数所取位数,应按下列规定记入校验记录表内:
对动压或静压差的读数,应读到1Pa的十分位对气压的读数,应读到10Pa,
对温度的读数,应精确读到0。5C,d.
风表应按最小分度值读取,自记杯式风表按最小分度值的1/10读取。MT 156—87
附录A
校验风洞静压落整系数的确定方法(补充件)
A.1用静压落差法测定时,风洞试验段实际风速按式(A1)计算:实
式中:v实—试验段内的实际风速,m/s;Ap
-收缩段两截面间的静压差,Pa;24
p—空气密度,kg/m;
u一风洞静压落差系数(校验风洞静压落差系数均须进行测定)。静压落差系数u的测定
当校验风洞试验段内的风速值为v实时,则皮托管动压与静压差的关系按式(A2)表示:务
A.3测定步骤
·(A1)
·(A2)
A.3.1先由微差压计I测出收缩段两截面间的静压差Ap,再同时由微差压计II测出试验段内的动压p。
A.3.2在试验段规定的风速范围内,平均划分10个风速点,每个点都需同时测得试验段内的动压p和收缩段两截面间的静压差Ap。A.3.3将测得的动压值p和静压差值Ap代入式(A2)中,分别计算出uu。,其平均值即是所测定的静压落差系数。其中若有1个点相对误差大于5%时,可舍去不用。143
MT15687
附录B
风囊校验曲线的订正方法
(补充件)
B.1采用阻塞系数订正风表的校验曲线。每种风表必须选2台送部级站进行校验,合格后作为省级站标准风表,并附校准曲线A。
B.2将标准风表置于省级站校验风洞的试验段内,利用皮托管或静压落差法进行校验,并绘制出校验曲线B。
B.3将校准曲线A与校验曲线B绘制在同张坐标纸上,并从2条曲线上同时读取与风表指示读数相对应的实际风速值,并按式(B1)计算:K
式中K
订正系数,
无阻塞影响的实际风速,m/s
·(B1)
有塞影响的实际风速,m/s
在测定每台风表K值时,先计算各测点风速的算术苹均值。读敢风速时,可舍去风表的起动风速B.4
每台标准风表用相同方法测定2次值(K值相差不得超过2%),然后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种B.5
风表的订正系数。
送校单位
试验条件:
气压(Pa)
温度(℃)
校验人:
审核人:
附加说明:
动压值,Pa
MT 156-87
附录℃
风表校验记录
(参考件)
风表型号、编号
空气密度(kg/m)
皮托管系数
订正系数
实际风速实
校验单位:
校验日期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研究所提出和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尚娥、段鲁珍。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研究所负责解释。月
指示风速9示
格/min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MT 155-1987 矿用机械式风速表通用技术条件
- 下一篇: MT 159-1995 矿用除尘器
- 热门标准
- 煤炭行业标准(MT)标准计划
- MZ/T150-2020 行政区域界线数据交换格式
- MZ/T149-2020 行政区域界桩数据交换格式
- MT818.1-1999 煤矿用阻燃电缆 第1单: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 MT/T1131-2011 矿用以太网
- MT/T1064-2008 矿用窄轨架线式工矿电机车技术条件
- MT/T839-1999 石门揭穿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测定方法
- MT/T1119-2011 煤矿坑道钻探用往复式泥浆泵
- MT/T942-2005 矿用锚索
- MT/T342.1-1994 冶金焦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T342.2-1994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T1112-2011 煤矿图像监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MT/T1132-2011 管道式煤浆预处理器
- MT818.6-1999 煤矿用阻燃电缆 第1单: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 第6部分:额定电压3.6/6kV金属屏蔽监视型软电缆
- MT1082-2008 煤炭产量远程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 MT443-1995 煤矿井下环境监测用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