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子行业标准(SJ)】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分系统和仿真系统通用的测量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08:31:01
  • SJ/Z9094.1-1987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J/Z 9094.1-1987

  • 标准名称: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分系统和仿真系统通用的测量

  •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87-11-28
  • 实施日期:

    1987-11-28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20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医药、卫生、劳动保护综合>>C01技术管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47页
  • 标准价格:

    26.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SJ/Z 9094.1-1987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分系统和仿真系统通用的测量 SJ/Z9094.1-198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推荐性部标准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仿真系统通用的测量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equipment usedin terrestrial radio-relay systemspart1,Measurements common to sub-systemsand simulated radio-relay systems第一章总则
1适用范围
SJ/Z9094.1-87
IEC487--11984)
本系列标准第一部分中规定的标准试验条件和性能测量方法,适用于地面视距无线电接力系统的分系统和调频仿真无线电接力系统。所叙述的测量只限于模拟传输系统使用。这些测量方法是大、小容量系统均适用的通用方法。但是,对六十路或小于六十路容量的系统中的某些性能则没有必要作规定和测量,具体测量项目由有关单位商定。有关具体基带信号(诸如频分复用电话、电视或声音广播节目传输)参数的测量方法,在SJ/Z9094.3IEC487一3标准《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中的有关章条给出。2目的
本系列标准的目的是使确定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和该系统中所用设备性能的试验条件和测量方法标准化,使不同的观察者在不同的设备上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便于比较。本系列标准包括为评定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及系统中所用设备的基本性能所推荐选用的测量方法的详细说明。这些方法既不是非如此不可,也没有限制性,可根据每一特定情况进行选择。如果需要,可增加某些测量,但增加的测量最好按IEC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或其它国际组织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满足性能要求的各种参数的极限未作规定,因为这些参数通常在设备技术条件中给出。
本系列标准中叙述的测量方法供“定型”和“验收”试验使用,它们也可用于工厂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7—11—28批准1
3·术语和定义
SJ/Z9094.1-87
本系列标准的这一部分和其它各部分中,在描述测量方法之前,首先叙述被测参数的定义。为了表明各个定义的相关性,它们可能在有关的条款中叙述,也可能是独立列出的条款。
本标准中的定义尽可能与IEC国际电工词汇(IEV)规定或者与IEC其它技术委员会和其它国际团体所用的定义相一致,当有差异时,列出这些定义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标推。
3.1设备技术条件
是一种专门拟制或提供的文件,它描述设备在正常使用的规定条件下的性能和参数,以及规定可能产生故障的条件。注:为了评定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规定故障条件下是否行合安全规程中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测试方法,应该参照IEC215标准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安全要求>的有关规定。3.2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
就本标准而言,组成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的典型配置如图1所示。3.3型号
一种型号是指设计特点类似,所用制造工艺类似,并衍合制造广通常特性范围的产品。
注:①如果安装附件对试验结果无明显影响,则附件可不予考虑,?“特性”包括下列内客:
a、电气参数额定值:
b.外形尺寸;
c,环境条件下的性能。
④各项性能指标和极限值应由供需双方离定。3.4定型试验
抽取代表某一型号的若干样品进行完整的一系列试验,通常以该试验来确认哪一个制造!能生产符合技术条件的产品。3.5批准定型
由适当的主管部门(例如政府机构)、需方或其代理人作出的决定,确认某一制造厂有能力生产一定数量符合要求的该型号产品。3.6验收试验
根据供需双方之间的协议,确定交货是否可以接受而进行的试验。协议应包括:
a,样品的数量;
b。试验的选择;
例外和容差。
注:如果各自的试验方法产生不同的结果时,应采用IEC推荐的优选的方法。2
3.7工厂试验
SJ/Z9094.1-87
制造厂为了确认其产品是否满足技术条件而进行的试验。4测费条件
应注意排除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的一切条件。除非另有规定,测量应在标准条件下进行。电源、温度、气压、湿度和终端负载的标准条件由下面给出。当设备最终符合这些条件以后,在所有测量过程中,各种调整装置应保持不变,但是,按规定在测量之前或测量期间必须调整的装置除外。5标准试验条件
5.1标准电源条件
标准电源条件下的测量,是按设备技术条件规定的标称电压和标称频率进行的测量。电压应该在被测设备的电源端子上测量。除非另有规定,在分系统或仿真系统进行一系列测量期间,电源电压和频率不得偏离标称值土2%以上。
除非另有规定,标准电源条件包括第6条中规定的补充条件。6.2标准大气条件
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测量,通常是按照5.2.1条所规定的条件进行的测量。如有必要,测量结果应通过计算校正到5.2.2条规定的20℃标准基准温度和101.3kpa标准基准气压下的数值。
如果这种校正是不可能的,则应按照5.2.3条规定的标准仲载条件之一行测量,应优先选用相当于室温20士1℃的一组。注:5.2.1,5.2.2和5.2.3条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符合1EC63一1标准《基本环境试验程序第一部分总则>中规定的条作。
6.2.1标准试验条件
测量结果与温度、气压无关或能通过计算校正到5.2.2条所规定的标准基准温度、气压下,则这些测量和机械试验。通常可以在下列范围之内的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的组合条件下进行:
温度:
相对湿度:
气压:
+15~+35℃;
45%~75%:
86106kpa.
如果被测的参数值随温度、湿度和气压变化,丽他们的变化规律未知时,应采用5,2.3条的标准仲裁条件。
5.2.2标准基准条件
如果被测的参数值随温度和/或气压变化,其变化规律已知时,应按5.2.1条规定的条件测量参数值,如有必要,测量结果可以通过计算校正到如下的标准基准大气条件下的数值:
温度:
+20℃
气压:101.3kpa
SJ/Z 9094.1—87
注:相对湿度没有要求,囚为它通常不可能通过计算校正。5.2.3标准仲裁条件
如果被测量的参数值随温度、气压和湿度变化,而变化规律是未知的,应由供需双方协商,选择下述组合条件之一进行测量:温度
+20±1℃
+23±1℃
+25±1℃
+27±1℃
相对湿度
63%67%
48%52%
48%-52%
68%-67%
86-106kpa
86-106kpa
86106kpa
86-106kpa
经供需双方同意,也可不按上述条件测量,但此时,各种参数的合适极限值,也应达成协议。
测量结果中,应给出测量期间的实际温度、相对湿度和气压值。注:对于大型设备(例如天线),或者在实验室里上述温度、相对湿度和/或气压的极限值难以维持时,经双方同意,允许把容限放宽,但在试验结果中应给出实际值。6电源补充条件
设备测试所用的电源,除应符合设备技术条件有关条款规定外,还应该足够稳定,电源特性的变化不应使被测设备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一般说来,如果电源符合6.1和6.2条的规定,则上述条件也将得到满足。6.1交流电源条件
6.1.1波形和源阻抗
除非另有规定,接到设备交流电源端子上的交流电源大体上应为正弦波的交流电源,其源阻抗应足够低,以致对设备工作的影响可以忽略。如果曲线上任何部分的瞬时值与其基波的瞬时值的最大偏差不超过基波振幅的百分之五时,则该电压波形被认为基本上是正弦波(即「a—b|≤0.05c,见图2)。注:①这些条件与IEC84标准汞弧交变换器标准》和IECI19标准“多晶半导体整流堆和设备》中的规定是相一致的。
②当负载与交流电源短路能力之比为使源阻抗变得显著时,应避循IEC84标准中的443、444、445和446条相应的规定。
6.1.2多相系统的对称性
多相电源的电压应是对称的。
当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就基波而言,如果负序和零序分量都不超过正序分量的百分之一。则该多相系统的电压被认为是对称的(见图3)。如果一个多相系统不完全对称,但仍在这个极期之内,则应以所有相至相之间电压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电源电压。
注:这些条件与IEC84标准、IECI19标准(见6.1.1条注①)和IEC78标准电源变压器》中规定的条件是一致的。
6.2直流电源条件
SJ/Z9094.1--87
用于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的设备,测试时可由直流电源供电。这种直流电源可以是:a,有浮充或无浮充的蓄电池;
b,由交流电源供电的整流器电源(见6.1条)。用于取得直流测试电压的电源,在试验期间,不应给其它设备供电。6.2.1源阻抗和极性
除非另有规定,直流电源的源阻抗应足够低,以致对被测设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直流电源的一个规定电极应该接地。6.2.2直流测试电压上叠加的噪声6.2.2.1一般考虑
由直流电源产生并叠加在直流测试电压上的噪声,可能影响被测设备的性能。被测设备与直流电源连接时,在直流测试电压上出现的噪声,可能是由直流电源自身引入的,也可能是由被测设备引入的。在规定直流电源条件时,只涉及与直流电源有关的噪声。直流电源上出现的噪声,可能是相对连续的,也可能是瞬时偶然产生的。两种噪声也可能同时出现。非重现的瞬时噪声(例如,熔丝熔断或断路开关动作时引起的瞬时噪声),如果不会引起被测设备损伤,应忽略。如果有其它设备与被测设备同时接到直流电源上时,它们会在直流电源试电压上引入噪声。因此,应尽量避免把直流电源同时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备供电。必要时,可以用一个等效无源负载代替被测设备,测出负载两端的噪声电压来检验由直流电源产生并叠加在直流测试电压上的噪声电平。只有当有关方面产生意见分歧时,才使用下述方法进行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其最大噪声值应由有关方面商定。
6.2.2.2叠加噪声的选频测量
为了方使起见,测量噪声的频谱可以直接使用选频电平表或符合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规定的无线电干扰测量仪进行该项测量。直流电源的一个电极应接地,另一个电极应通过电容器接到选频电平表或无线电干扰测量仪的输入端。在测量最低频率处,电容器的串联阻抗应小于测量仪表输入阻抗的十分之一。电容器的电压额定值应为直流电源的额定值加上适当的安全余量。测试仪表与直流电源的连接线应尽可能地短,最好使用同轴电缆。注意,必须防止直流电源短路。
测量的频率范围应包括被测设备的全部基带频率。选频电压表或无线电干扰测量仪的带宽与被测噪声频谱线相适应。由于可能出现由50Hz或60Hz间隔的谱线,所以对于低于10kHz的频率,带宽约10Hz是合适的。对于10-15kHz间的频率,200Hz带宽较为合适。对于高于150kHz的频率,可以用500Hz6kHz的带宽。
注:无线电于扰测量仪和测量方法的详细说明,见CISPR16号标准《无线电干扰测量仪骼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6.2.2.3,叠加噪声的宽带测量
SJ/Z9094.1-87
宽带测量应使用宽带示波器,示波器带宽至少要等于基带带宽的两倍。叠加噪声电压的峰一峰值,用直流电压标称值的百分比表示(例如2%)。偏离标准试验条件下的测量
如有必要,设备处于与第5条所规定的标准试验条件不同的条件一段时间以后,或在这段时间中,也可确定设备的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应在设备技术条件中给出可以接受的性能降低利进行试验的条件(优先采用下列条款中的条件)。
,7.1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的初始测量设备的性能特性应首先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评定(见第5条)。如这些特性随温度、湿度变化而它们的变化规律一般是未知的,则按5.2.3条所规定的标准仲裁条件的某一组条件进行测量,优先选用对应环境温度为20士1℃的那-一组。7.2电源电压在规定范围内的变化7.2.1定义
电源电压范围系指设备能以规定的性能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7.2.2试验条件
被测设备应在标准大气条件(见5.2条)和标准电源条件(见5.1条)下工作,测量时电压应调到设备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必须注意保证设备达到热平衡以后再进行测量。7.3环境温度在规定范围内的变化7.3.1定义
术语“温度范围”系指设备能以规定性能正带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7.3.2试验条件
设备应该在标准电源条件下工作,把温度上升或下降到设备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值。试验条件应符合IEC68一2标准《基本环境试验程序第二部分试验——试验B干热》,如果需要,还应符合IEC68—2—1标准《试验A寒冷》的规定。7.4湿度
如果要求在规定的湿度条件下试验时,应按IEC68一2一3标准《试验Ca恒定湿热》中规定的条件试验。
7.5其它环境试验条件
经供双方商定,做不同于上述条款规定的其它环境条件试验,例如:振动、冲击,砂尘等试验,以确定设备性能时,其测量在设备试验期间和/或试验之后进行。设备经受的试验条件应是从IEC68标准《基本环境试验程序》中适当的部分选取,经有关双方同意的条件。
8概述
SJ/Z9094.1-87
第二章射频范围内的测量
对下面描述的各种类型测量,不可能全面地叙述为获得可接受的精确定量结果所需的各种措施。但是,对普遍关心的下列情况,应引起注意。不能忽视在测试信孕输入端口处有包括谐波在内的各种杂散信号存在。这些杂散信号可能干扰测试设备本身的工作,也可能会干扰被测仿真系统或分系统的工作。虽然在测试端口的无用信号的幅度不足以影响测试设备,但由于它们的存在,可能要改变被测的射频特性一例如发热影响,所以应考虑去掉这些无用信号。不能变动包括铁氧体隔离器和环行器在内的部件的机械安装,或者射频屏蔽位置。除非确信变动后的全部性能会充分体现被测仿真系统或分系统的性能。在下面各条中,未提及测试配置免受可能的射频干扰而要求的方法。采用扫题法测量时,根据扫频信号的波形,测试接收机(选频放大器、振幅检波器和示波器)的通带应为扫频重复频率的50100倍。
测试人员应根据需要安排测试设备,以使测量误差保持在允许的极限范围内。表示下面各条所述的测量结果时,应给出实际使用的测试设备配置图一一标明负载,隔离器、低通滤波器以及其他器件,并且还应列出所用的各种测量仪器的型号和衰减器的额定功率。测量结果中还应陈述测量精度和误差来源,并应对任何含糊不清的情况加以说明。
9戴频
9.1定义和一般考虑
载频系指在射频信号频谱中被信息信号调制的频率。一般是测量未调制的载频。如使用能量扩散装置,进行测量前应使其停止工作。注:“我频系指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关于射频额道配置中给出的频率“fn“或“f,”。载频可在终端站发射机输出端测量,也可在仿真系统中通过若干外差中继站传输后的中继站发射机输出测量。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频率的变化和本地振荡器频率误差将会得到不同的数值。
9.2测量方法
测量未调载频的通用设备配置如图4所示。仪在有杂散信号时才要求用带通滤波器。只有在频率计的范围不能覆盖所要求电平的范围时才要用衰减器。进行任何测量之前,应使被测设备和测试设备本身达到热稳定,如有能量扩散装置,应使其停止工作。
然后,每间隔一段时间,例如1s,读取-一次数字频率计的读数,其间隔取决于所用仪器的闸门时间选择。
另外,可用记录仪来记录数字频率计的数值。实际上,100次计数就足够了。记数次7
SJ/Z9094.1-87
数取决于是否有噪声和噪声是否调制信号或者叠加在信号上。通常,对几次测量间隔取平均值的统计数列的分析,将提供可重复的结果。注:只要数字额率计不引入取决于调制信号和领率偏移的误差,当射频缺波为一基措信号调制时,也可以采用上述的方法。数字式频率计的平均间隔应超过调制额率所对应周期的100倍。9.3结果表示法
数字频率计的读数应以人工地、或自动地记录为时间的函数。并应注明所选用的数字频率计的闸门时间。
9.4要规定的细节
下列项目应按照要求包括在设备技术条件中:a,单个或多个载频;
b.容差。
10阻抗(或导纳)测量
10.1定义和一般考虑
无线电接力系统中所用设备的输入或输出阻抗(导纳),通常可用相对于被测设备标称阻抗值的回波损耗来表示,或用电压驻波比(vsWr)来表示。阻抗(Z)相对于其标称值(Z。)的回波损耗(L)用下式给出:z+z。
L=201og10
z-z。
或用下式给出:
L=20log10
式中:P为阻抗(Z)相对于Z。的电压反射系数,即:p=z-z
回波损耗(L)与电压驻波比(vSWr)的关系如下:L=20log10(vswr+1
vswr-1
10.2测量方法
(10—2)
(10—1)
(10-3)
下面的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线性装置的回波损耗或电压驻波比(vSWr)。但本批准中对非线性装置的测量,或者对有外加信号情况下的测量所要求的专门方法未作规定。可采用逐点测量法或者扫频测量法进行测量。逐点法测量需要进行大量的单个测量,费时间。两种测量方法都可以用测量线技术或反射计技术。当采用最佳的设备测量时,电压驻波比的测量精度约在0.01以内。10.2.1测量线逐点测量法
典型的测量线逐点法的测量设备如图5所示。被测设备在电压驻波比指示器要求的射8
SJ/Z9094.1-87
频信号电平上,应具有线性特性。信号发生器通常是调幅的,而移动探针包括了一个可调的或宽带二极管检波器。电压驻波比指示器通常是一个选频电压表,该电压表调谐到调制频率上,例如1一200kHz,而测量应在所关心的整个射频频段上进行。10.2.2测量线扫频测量法
典型的测量线扫频测量法测量设备配置如图6所示。扫频发生器通常是调幅的,而移动探针包括一个宽带二极管检波器,音频放大器输出端有一个检波器,该放大器调谐在调制频率上。电压驻波比指示器可以是一个示波器,最好是存储型示波器,也可以是X一Y记录仪。测试设备是用失配值为已知的失配负载进行校准的。示波器的水平扫描对应于发生器的率扫描,而测量是这样进行的:检波器在最低射频频率上至少移动半个波长,频率扫描应当覆盖有关的整个射频频段。在任意给定的射频频率(对应于横座标上给定的点)上,由定标线给出的显示包络的最大幅值与最小幅值之比就是该频率上的电压驻波比。10.2.3扫频反射计法
典型的扫频反射计法的测量设备配置如图7所示。采用四端口定向网络可获得入射功率和反射波功率的取样。由入射波和反射波功率的取样,测出每个频率的反射系统的模数。
为了校准测试设备,可用短路器代替被测设备,调整衰减器使其模拟已知的回波损耗,例如26dB的衰减对应于26dB的回波损耗。这种校准方法比那种需知道检波器检波的方法更为可取。
如果入射波的电平是非恒定的,则校准线将不是水平的。为此,用可擦去的标志划出其在示波器屏幕上的情况,应记录校准并包括在测量结果说明中。通过调整示波器增益,便能在整个扫频段内较容易地进行测量回波损耗的大小变化。注:①定向网络的定向性被测回波损耗的程度决定了可达到的精度:例如,用40dB的方向性能使测量26dB回波损相的测量精度达到2dB。
②若反射计能同时测量摄幅和相立,财可用来表示阻抗困图上的结果。10.3结果表示法
测量结果应以曲线或带标度的示波器屏幕显示照片。或X一Y记录仪绘制的曲线图表示。
当测量结果不用图形表示时,应按下列表示:“在6.1一6.2GHz频率范围内,回波损耗大于26dB”。用另一种了法,电压驻波比应在娶求的频率范围内给出。应给出各种情况下测量结果的最大误差。10.4要规定的细节
下列项目应按照要求包括在设备技术条件中:a.标称阻抗:
b.允许的最小回波损耗或最大电压驻波比:c.频率范围。
11电平测量
11.1定义和一般考思bZxz.net
9094.1-87
在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中,对射频频率而言,术语“电平”通常是指功率。本标准使用的电平、功率增益、插入增益(或损耗)以及隔离度的定义如下。11.1.1输入电平
输入电平定义为:由其输出阻抗与被测设备标称输入阻抗Z。相匹配的发生器传递到被测设备的功率。
注:如果敲测没备与发生器不匹配,则所传避至被测设备的功率不是最大值。11.1.2输出电平
输出电平定义为:山鼓测设备输出到负载功率,该负载与被测设备输出端口的标称阻抗相匹配。
11.1.3功空增益
设备或分系统的功窄增益定义为:输出电平与输入电平之比,以分贝表示。如果被离设备是非线性的,应指出功率增益的条件,例如,是“饱和功率增益”或是“小信号功率增益”。如果以分贝表示的功率增益为一负数,通常应改变其符号,并称之为损耗。
11.1.4插入增益
设备或分系统的插入增益定义为:在下面两种条件下,实际负载所吸收的功率之比:a,负载直接接到信号的吸收功率P1,和b,当同一负载通过被测设备接到同一一信号源上吸收的功率P2。以分员表示的插入增益为:
101og10-P2
(11-1)
如果用分贝表示的插入增益为一负数,通常改变其符号,并称之为“插入损耗”。11.1.5隔离度(器件的两个端口之间)器件两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定义为:所有端口都端接标称阻抗时,一个端口入射波的电平与该入射波泄漏在另一端口的电平之比,以分贝表示。11.2测量方法
可用功率计测量功率电平,射频功率计测量头的阻抗接近其标称阻抗。这些测量头很适于测量被测端口的资用功率。功率计可用于功率测量不到一微瓦至数瓦的功率。如遇到更大的功率时,可用相应额定功率的精密衰减器和或校准过的定向耦合器来扩大量程。当要求较高的灵敏度,或者测最端口有杂散信号时,可采用如选频电平表或经过适当校准的频谱分桥仪等其它装管。法:当改测信号通过一波导时,可能发生模式转换,即部分功率转换为主棋以外的其它模,在这种俏况下,为保证被测的是制额信号的总功事,就陷要用流模转据器。但是,通常情况下所收到的主模功审是足够的
11.2.1输入电平
SJ/Z9094.1-87
输入测试信号的电平应在其值为标称阻抗2。的终端上得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应送到被测设备的输入端口,而不需要进一步调整电平。该终端相对于标称阻抗Z。的回波损耗应优于30dB。
祛:采用先进的议潜时,可不需要上速步骤,这些仪露逼常以匹配负就商端的电动势或电位差来校准。11.2.2输出电平
11.2.2.1低电平测量
将带有载频电平表的高灵敏和商选泽的接收机通过一匹配的可变衰减器接到被测端口上。为了确保接收机处于不饱和状态,当减少衰减器的衰减量时,电平表的读数应道输入信号电平的变化而线性地增大。然后,将衰减器调整到使电平表上得到适当的读数,并记录该读数。用一个已知输出功率的信号发生器代替被测设备,该信号发生器是调谱在与接收机相同的题率上。调整已校准过的精密可变衰减器(可以是发生器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使电表上的读数与前面记录的读数相同。这时,信号发生器的功率输出诚去衰减器的损耗就等于被测端口的功率输出。另一种方法,可用频谱分析仪代替接收机。11.2.2.2高电平测量
在被测端口和匹配负载之间,接入一个已校准好的定向耦合器;其功率是通过连到耦合器的测量臂的功率计进行测量。如需要,可在功率计前面的定向帮合器测量臂上接入校准好的衰减器和合适的滤波器(以消除杂散信号,谐波或其他无用载波)。应考虑到所用的定向精合器和任何衰减器的总播入损耗,对得到的读数予以修正。11.2.3增益、衰减和隔离度的测量增益、衰减和隔离度都可用合适的电平表进行全部测量。测量隔离度的方法是在一有关端门加上信号,然后测量第二个端口由其引起的信号电平。测量时,将所有其他端口以各自的标称阻抗端接,任何无用信号的电平应可忽略不计。图8给出了以频率函数关系测量插入增益或插入损耗的典型设备配置。其显示装置可以是X一Y记录仪,也可以是图中线所示的双踪示波器。将扫描电压加到显示装置的×放大器上。采用X-一Y记录仪时,扫描迹率应与记录仪的移动速率一致。信号发生器输出端口的射频信号由一音频信号,例如1kHZ进行调幅,并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同时进行扫描。射频检波器的输出为原来的低频信号。该信号由一低频对数放大一一检波器放大,检波得到(最好用对数放大器,以方便地显示大的插入损耗变化)。低频信号的幅度与射频检波器处的射赖信号中的低频信号有关。因此也与插入增益(或插入损耗)有关:检测出的低频信号加到记录仪的Y放大器或者加到示波器的一个Y输入端口,可用一个附加检波器监测加到被测设备的射频输入电平,该检波器可用来自动控制射频发生器的输出电平,并且通过示波器的第二个Y输入检查加到被测设备的输入信号是否保持值处。注:X一Y记录仪也可用于检查到被测没各的输入电平是否保持恒定,兵方法是将放大一检波器的输入端连接到监测检波器的输出。
SJ/Z9094.1-87
进行任何测量之前,测量设备应通过输出耦合器直接连接到输入耦合器上(如图8中所示的A点和B点)进行校准。精密可变衰减器根据进行建立电平校准的要求调到各种不同的值。例如,0.1dB、0.2dB、0.3dB、或1dB、2dB等。扫频发生器调到已知的各固定频率点上,调整精密可变衰减器以建立这些频率点上的电平校准。被测设备接到A点和B点之间,并将衰减器置于校准过程中的最小位置,然后绘出被测设备的插入增益(或损耗)对频率的变化曲线。在图8的测试配置中,输出功率用11.2.2.2条中所述的定向耦合器进行测量。对包括有低输出功率的插入增益测量或插入损耗测量,其耦合器和匠配负载可用连在设备输出端口和射频可变衰减器之间的隔离器代替。采用拉频法的商品化的测量设备测量插入增益(或插入损耗)、回波损耗(模数和角)。这种测量对低中频,例如20kHz,利用宽动态范围(例如70dB)内为线性的混频器将两种信号(测量插入增益(或插入损耗)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以及测量回波损耗的入射信号和反射信号)差拍成低的中频信号,例如20kHz。这些混频器在10MHz12GHz频率范围内的具有均勾的响应。采用这种测量设备能在较宽的范围内(例如70dB)测定增益或损耗,其精度为0.02dB。当使用这种类型的设备时,为获得最高精度,应严格地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书进行。其结果可用X一Y记录仪或示波器显示的振幅与频率的关系曲线表示。11.2.4结果表示法
规定频率上的增益、损耗或电平应按要求,以分贝或者相对于所述功率的分贝数给出。如果测量用的射频传输线能传输多种模式,则应说明结果所适用的特定的单一模式或多种模式:
11.2.5要规定的细节
下列项目应按照要求包括在设备技术条件中:a,电平;
b.增益和损耗:
c。频率范围。
12振幅/频率特性
12.1定义和一般考虑
振幅/频率特性是当输入信号电平保持恒定时,输出电平对基准电平之比(用分贝表示)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基准电平通常是指定频率上的输出电平。本定义只适用于线性或近似线性的网络。非线性网络不包括在内。12.2测量方法
优先采用扫频法进行测量。该方法是将扫频发生器的输出加到被测设备的输入端口。被测设备的输出端口应送到具有平坦振幅/频率特性的宽带检波器,或者应送到跟踪选频电压表。
也可采用逐点测量法。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