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T 11147-1997 电子避雷器通用规范

【电子行业标准(SJ)】 电子避雷器通用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11:49:36
- SJ/T11147-1997
- 现行
标准号:
SJ/T 11147-1997
标准名称:
电子避雷器通用规范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7-12-24 -
实施日期:
1998-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94.83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避雷器即天馈避雷器、交流低压电源避雷器、信号避雷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避雷器 SJ/T 11147-1997 电子避雷器通用规范 SJ/T11147-1997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1196—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147-1997
电子避雷器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for
electronic lightning arresters1997-12-24发布
199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YYKAONYKAawww.bzxz.net
1范围
2引用标准
3定义
4分类与命名
试验方法
质量评定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YKAoMYKAa
本标准制定目的是为保证电子设备及操作人员的防雷安全,并将促进电子避雷器的产品质量,有利于技术、经济交流的发展。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参照采用了GB11318一87(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SJ2307-83(防雷型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总技术条件》等标准有关条文。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中光高技术产业发展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德言、夏从年、刘表鸿、陈玉丽。YkAoNrKAa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电子避雷器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Tor
clcctronie lightning arrsetcrsSJ/T11147-1997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避雷器即天馈避雷器、交流低压电源避雷器、信号避雷器(以下简称“避雷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电子避雷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定,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90
GB2828-—87
GB2900.12—89
GB8898--88
GB11032-89
GB11318.4—-89
SJ2307—83
3定义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连续批的检查)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idtIEC65:1985)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环境要求与试验方法
防雷型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总技术条件本标准所用定义,除按本标准规定外,应符合GB2900.12规定。3.1天馈避雷器 lightning arrsterforantenna feed抑制来自天馈传输线上的雷电冲击波的一种装置。3.2电源避雷器lightningarresterforpowcr抑制来自电源传线上的雷电冲击波的一种装置。3.3信号避雷器lightningarresterforsignal抑制来自信号传输线上的雷电冲击波的一种装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7-12-24批准HYKAONKa
1998-05-01实施
SJ/T11147-1997
3.4避雷器耐冲击电压
maximumbearablevoltageofthelightningarrester避雷器不发生实质性破坏,而能承受规定次数、规定波形的最大限度电压峰值。3.5避雷器耐冲击电流maximuumbearablepulseofthelightningarrester避雷器不发生实质性破坏,而能通过规定次数、规定波形的最大限度电流峰值。3.6避雷器的限制电压limitvoltageofthearrseter在避雷器两电极或某一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施加规定波形和幅值的冲击电压或电流,呈现在电极之间的电压值。
4分类与命名
4.1避雷器属无源器件。
4.2命名方法如下:
按用途分类
避雷器
企业代号
说明:“0\——天馈避雷器;
“[\—电源避雷器;
“2”—信号避雷器;
5要求
5.1环境条件
其它避雷器。
环境温度:-10℃~40℃;
相对湿度:达95%,温度为40℃;气
压:86kPa~106kPao
5.2外观
5.2.1避雷器的外表不应有明显毛刺、划痕、凹痕、裂纹、变形、镀层不应起泡、免裂、脱落,金属件不应有锈蚀和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5.2.2机械结构应紧固无松动。
5.2.3标牌上的标志正确、清晰、牢固。5.3结构
由产品标准规定。
5.4尺寸
由产品标准规定。
YKNrKAca
5.5质量
由产品标准规定。
5.6功能
SJ/T11147-1997
通过避雷器件,将进入电子设备的雷电冲击波进行抑制和引入大地。5.7性能特性
见表1。
性能特性
插入损耗
反射损耗
耐冲击电流
耐冲击电压
参考电压
泄激电流
限制电压
承受功率
试验要求
3~45MHz
45~470MHz
470~960MHz
960~1500MHz
3~45MHz
45~470Mhz
470~960MHz
960~1500MHz
8/20μs
1.2/50/μs
10/700μs
8/20μs
标称放电流1.5kA
表示试验要求及限制电压由产品标准规定。*)
*)表示由产品标准规定。
5.8安全
应符合GB8898的规定。
端子应标出:
接地端子;
连接端子。
5.8.2材料
避雷器的性能要求参数
电源避雷器的外壳采用金属或阻燃燃料,防止燃烧。避雷器必须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保证防雷器件的稳定。YKAoMYKAa
营*)
≥0.6(220V)
≥1.2(380V)
≥1.3(220V)
≥2.6(380V)
试验方法
章条号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SJ/T11147-1997
除有特殊规定条件外,试验应在下述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温
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压:86kPa~106kPa;
6.2试验设备
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准确度不低于5%。6.3外观
用目测或手感法进行检查。
6.4结构
目测检查避雷器结构完整,无明显机械损伤和镀涂损坏现象,控制件安装正确、牢固可靠。6.5尺寸
用长度尺测量避雷器的长、宽、高。6.6质量
用衡器称避雷器。
6.7功能
通过雷击试验,其冲击电流峰值应符合避雷器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产品标准要求。6.7.1测试框图
见图1。
冲击电流
发生器
一隔离间限;
L—调波电感;
H-电压高端电极;
E电压低端电极;
V.M--电压测量装置
I.M一电流测量装置;
R——取样无感电阻,推荐数值0.01—0.050。6.7.2测量步骤
a)在H、E点间接入与待试避雷器特性大致相同的调试元件;b)调节G的大小到临界击穿状态;4
TYKAoNrKAca
SJ/T11147-1997
c)对调试元件进行冲击,观察冲击电流大小及波形形状,如不符合要求,则调节G或d)接入待试避雷器,作功能检查。6.8性能特性
6.8.1插入损耗
6.8.1.1测试框图
见图2。
扫频仪
6.8.1.2试验方法
检波器
被测避雷器
a)先不接避雷器,直接连通测试系统,调整扫频仪的频率范围,使其符合测量要求;b)
调整扫频仪的输出幅度和衰减器,使显示出一定幅度A的曲线,此时衰减器的读数为Do;
c)接上避雷器,此时曲线下降,调衰减器使扫频信号恢复到A曲线的电平,此时的衰减值为D:
避雷器的插入损耗为:
D=D,-Do
式中:D插入损耗,dB;
D,—第二读数,dB;
Do——第一读数,dB。
6.8.2反射损耗
按GB11318.3中5.5规定进行。
6.8.3耐冲击电流
按GB11318.3中8.1.2规定进行。6.8.4耐冲击电压
按GB11318.3中8.1.1规定进行。6.8.5参考电压
按GB11032中6.2规定进行。
6.8.6泄漏电流
按SJ2307中3.6规定进行。
6.8.7限制电压
按GB11032中6.4.2规定进行。
6.9安全
按GB8898中5.2、5.4和本标准5.8规定进行。6.10环境适应性
6.10.1环境试验的严酷等级见表2。5
YKAONKa
高温贮存试验
恒定湿热试验
低温贮存试验
扫频振动试验
自由跌落试验
SJ/T11147-1997
表2环境试验的严酷等级
温度:40℃±2C;相对湿度:(93=)%-40℃±3℃
额率范围:10~55Hz;
扫频速度:1oct/min
位移幅值:0.35mm
跌落高度:1000mm
注:当避雷器的环境条件与表2规定不一致或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拟定。6.10.2
环境试验方法按GB11318.4中第6章规定进行,其中:高温贮存试验的持续时间:2h: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4h;恒定湿热试验的持续时间:2d;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4h;低温存试验的持续时间:2h;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4h;扫频振动试验的循环次数:5次;自由跌落试验的次数:2次。
环境试验后,进行检测,其性能特性允许值应符合本标准表1规定。质量评定规则
避雷器应由生产厂技术质检部门进行检验验收,保证全部交货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或产品标准要求。
7.1检验分类
产品的质量检验分为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7.2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是用本型号的若于样品进行的一系列完整的检验,其目的在于确定制造厂是否有能力生产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产品。当主要设计、工艺、材料及零部件或元器件变更后或停产2d后恢复生产均应进行鉴定检验。
7.2.1样本的抽取和数量
检验项目按表2中鉴定检验进行,抽样从产品随机抽取5个。7.2.2合格判据
鉴定检验中,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7.3质量一致性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的目的是对成批或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判断所提交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7.3.1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按表3中质量一致性检验进行。7.3.2检查水平和抽样方案
HYKAONKa
SJ/T11147-1997
逐批检验按GB2828规定,采用一般检查水平IⅡI,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其合格质量水平(AQIL)由产品标准中规定。周期性检验抽样从产品随机抽取5个。7.3.3合格判据
质量一致性检验中,若任何一项检验项目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品。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名牌标志
避雷器上应有制造厂名称、商标和产品的型号、名称。电源避雷器上应有额定电压及频率。检验项目
外观与结构
功能正常性
插入损耗
反射损耗
耐冲击电流
耐冲击电压
参考电压
泄漏电流
限制电压
环境适应性
注:·
要求章条号
一表示必须检验项目;
O表示需要时检验项目;
表示不作检验项目。
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
制造厂名称、厂址;
产品的型号、名称和商标;
产品标准代号;
制造日期:年
质量(含包装):
包装箱尺寸,mm:1×6×h;
试验方法
章条号
鉴定检验
日(或编号或生产批号);
质量一致性检验
逐批检验
周期检验
怕湿、向上、小心轻放、堆码层数等储运标志和字样,其标志应符合GB191有关规定。8.2包装
避雷器应有牢固的包装,并有防震、防潮措施。经检验合格的避雷器连同合格证、产品说明书、附件等按设计文件的规定分别包装。YKAONKa
8.3运输
SJ/T111471997
包装完好的产品可用陆、海、空交通工具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直接淋袭或烈日暴晒。
8.4贮存
包装完好的避雷器应存在温度为-15℃一4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没有酸性或其它有害气体的库房中。贮存期不超过1a,否则,出厂前应再次进行逐批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YKAoNrKA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147-1997
电子避雷器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for
electronic lightning arresters1997-12-24发布
199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YYKAONYKAawww.bzxz.net
1范围
2引用标准
3定义
4分类与命名
试验方法
质量评定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YKAoMYKAa
本标准制定目的是为保证电子设备及操作人员的防雷安全,并将促进电子避雷器的产品质量,有利于技术、经济交流的发展。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参照采用了GB11318一87(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SJ2307-83(防雷型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总技术条件》等标准有关条文。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中光高技术产业发展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德言、夏从年、刘表鸿、陈玉丽。YkAoNrKAa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电子避雷器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Tor
clcctronie lightning arrsetcrsSJ/T11147-1997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避雷器即天馈避雷器、交流低压电源避雷器、信号避雷器(以下简称“避雷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电子避雷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定,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90
GB2828-—87
GB2900.12—89
GB8898--88
GB11032-89
GB11318.4—-89
SJ2307—83
3定义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连续批的检查)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idtIEC65:1985)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环境要求与试验方法
防雷型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总技术条件本标准所用定义,除按本标准规定外,应符合GB2900.12规定。3.1天馈避雷器 lightning arrsterforantenna feed抑制来自天馈传输线上的雷电冲击波的一种装置。3.2电源避雷器lightningarresterforpowcr抑制来自电源传线上的雷电冲击波的一种装置。3.3信号避雷器lightningarresterforsignal抑制来自信号传输线上的雷电冲击波的一种装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7-12-24批准HYKAONKa
1998-05-01实施
SJ/T11147-1997
3.4避雷器耐冲击电压
maximumbearablevoltageofthelightningarrester避雷器不发生实质性破坏,而能承受规定次数、规定波形的最大限度电压峰值。3.5避雷器耐冲击电流maximuumbearablepulseofthelightningarrester避雷器不发生实质性破坏,而能通过规定次数、规定波形的最大限度电流峰值。3.6避雷器的限制电压limitvoltageofthearrseter在避雷器两电极或某一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施加规定波形和幅值的冲击电压或电流,呈现在电极之间的电压值。
4分类与命名
4.1避雷器属无源器件。
4.2命名方法如下:
按用途分类
避雷器
企业代号
说明:“0\——天馈避雷器;
“[\—电源避雷器;
“2”—信号避雷器;
5要求
5.1环境条件
其它避雷器。
环境温度:-10℃~40℃;
相对湿度:达95%,温度为40℃;气
压:86kPa~106kPao
5.2外观
5.2.1避雷器的外表不应有明显毛刺、划痕、凹痕、裂纹、变形、镀层不应起泡、免裂、脱落,金属件不应有锈蚀和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5.2.2机械结构应紧固无松动。
5.2.3标牌上的标志正确、清晰、牢固。5.3结构
由产品标准规定。
5.4尺寸
由产品标准规定。
YKNrKAca
5.5质量
由产品标准规定。
5.6功能
SJ/T11147-1997
通过避雷器件,将进入电子设备的雷电冲击波进行抑制和引入大地。5.7性能特性
见表1。
性能特性
插入损耗
反射损耗
耐冲击电流
耐冲击电压
参考电压
泄激电流
限制电压
承受功率
试验要求
3~45MHz
45~470MHz
470~960MHz
960~1500MHz
3~45MHz
45~470Mhz
470~960MHz
960~1500MHz
8/20μs
1.2/50/μs
10/700μs
8/20μs
标称放电流1.5kA
表示试验要求及限制电压由产品标准规定。*)
*)表示由产品标准规定。
5.8安全
应符合GB8898的规定。
端子应标出:
接地端子;
连接端子。
5.8.2材料
避雷器的性能要求参数
电源避雷器的外壳采用金属或阻燃燃料,防止燃烧。避雷器必须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保证防雷器件的稳定。YKAoMYKAa
营*)
≥0.6(220V)
≥1.2(380V)
≥1.3(220V)
≥2.6(380V)
试验方法
章条号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SJ/T11147-1997
除有特殊规定条件外,试验应在下述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温
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压:86kPa~106kPa;
6.2试验设备
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准确度不低于5%。6.3外观
用目测或手感法进行检查。
6.4结构
目测检查避雷器结构完整,无明显机械损伤和镀涂损坏现象,控制件安装正确、牢固可靠。6.5尺寸
用长度尺测量避雷器的长、宽、高。6.6质量
用衡器称避雷器。
6.7功能
通过雷击试验,其冲击电流峰值应符合避雷器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产品标准要求。6.7.1测试框图
见图1。
冲击电流
发生器
一隔离间限;
L—调波电感;
H-电压高端电极;
E电压低端电极;
V.M--电压测量装置
I.M一电流测量装置;
R——取样无感电阻,推荐数值0.01—0.050。6.7.2测量步骤
a)在H、E点间接入与待试避雷器特性大致相同的调试元件;b)调节G的大小到临界击穿状态;4
TYKAoNrKAca
SJ/T11147-1997
c)对调试元件进行冲击,观察冲击电流大小及波形形状,如不符合要求,则调节G或d)接入待试避雷器,作功能检查。6.8性能特性
6.8.1插入损耗
6.8.1.1测试框图
见图2。
扫频仪
6.8.1.2试验方法
检波器
被测避雷器
a)先不接避雷器,直接连通测试系统,调整扫频仪的频率范围,使其符合测量要求;b)
调整扫频仪的输出幅度和衰减器,使显示出一定幅度A的曲线,此时衰减器的读数为Do;
c)接上避雷器,此时曲线下降,调衰减器使扫频信号恢复到A曲线的电平,此时的衰减值为D:
避雷器的插入损耗为:
D=D,-Do
式中:D插入损耗,dB;
D,—第二读数,dB;
Do——第一读数,dB。
6.8.2反射损耗
按GB11318.3中5.5规定进行。
6.8.3耐冲击电流
按GB11318.3中8.1.2规定进行。6.8.4耐冲击电压
按GB11318.3中8.1.1规定进行。6.8.5参考电压
按GB11032中6.2规定进行。
6.8.6泄漏电流
按SJ2307中3.6规定进行。
6.8.7限制电压
按GB11032中6.4.2规定进行。
6.9安全
按GB8898中5.2、5.4和本标准5.8规定进行。6.10环境适应性
6.10.1环境试验的严酷等级见表2。5
YKAONKa
高温贮存试验
恒定湿热试验
低温贮存试验
扫频振动试验
自由跌落试验
SJ/T11147-1997
表2环境试验的严酷等级
温度:40℃±2C;相对湿度:(93=)%-40℃±3℃
额率范围:10~55Hz;
扫频速度:1oct/min
位移幅值:0.35mm
跌落高度:1000mm
注:当避雷器的环境条件与表2规定不一致或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拟定。6.10.2
环境试验方法按GB11318.4中第6章规定进行,其中:高温贮存试验的持续时间:2h: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4h;恒定湿热试验的持续时间:2d;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4h;低温存试验的持续时间:2h;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4h;扫频振动试验的循环次数:5次;自由跌落试验的次数:2次。
环境试验后,进行检测,其性能特性允许值应符合本标准表1规定。质量评定规则
避雷器应由生产厂技术质检部门进行检验验收,保证全部交货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或产品标准要求。
7.1检验分类
产品的质量检验分为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7.2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是用本型号的若于样品进行的一系列完整的检验,其目的在于确定制造厂是否有能力生产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产品。当主要设计、工艺、材料及零部件或元器件变更后或停产2d后恢复生产均应进行鉴定检验。
7.2.1样本的抽取和数量
检验项目按表2中鉴定检验进行,抽样从产品随机抽取5个。7.2.2合格判据
鉴定检验中,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7.3质量一致性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的目的是对成批或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判断所提交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7.3.1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按表3中质量一致性检验进行。7.3.2检查水平和抽样方案
HYKAONKa
SJ/T11147-1997
逐批检验按GB2828规定,采用一般检查水平IⅡI,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其合格质量水平(AQIL)由产品标准中规定。周期性检验抽样从产品随机抽取5个。7.3.3合格判据
质量一致性检验中,若任何一项检验项目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品。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名牌标志
避雷器上应有制造厂名称、商标和产品的型号、名称。电源避雷器上应有额定电压及频率。检验项目
外观与结构
功能正常性
插入损耗
反射损耗
耐冲击电流
耐冲击电压
参考电压
泄漏电流
限制电压
环境适应性
注:·
要求章条号
一表示必须检验项目;
O表示需要时检验项目;
表示不作检验项目。
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
制造厂名称、厂址;
产品的型号、名称和商标;
产品标准代号;
制造日期:年
质量(含包装):
包装箱尺寸,mm:1×6×h;
试验方法
章条号
鉴定检验
日(或编号或生产批号);
质量一致性检验
逐批检验
周期检验
怕湿、向上、小心轻放、堆码层数等储运标志和字样,其标志应符合GB191有关规定。8.2包装
避雷器应有牢固的包装,并有防震、防潮措施。经检验合格的避雷器连同合格证、产品说明书、附件等按设计文件的规定分别包装。YKAONKa
8.3运输
SJ/T111471997
包装完好的产品可用陆、海、空交通工具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直接淋袭或烈日暴晒。
8.4贮存
包装完好的避雷器应存在温度为-15℃一4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没有酸性或其它有害气体的库房中。贮存期不超过1a,否则,出厂前应再次进行逐批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YKAoNrKA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34-2006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通用规范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347-2006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测量方法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45-2006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测量方法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67-1995 钎焊、封接的代号及标注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