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医用氧气加压舱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03:58:14
  • GB/T19284-2003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9284-2003

  • 标准名称:

    医用氧气加压舱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3-09-11
  • 实施日期:

    2004-03-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44.56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流体系统和通用件>>23.040管道部件和管道
  • 中标分类号:

    机械>>通用零部件>>J15管路附件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20180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8, 字数:17千字
  • 标准价格:

    10.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3-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3-09-11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林彦群、张建荣、方明德、高春锦、邹维贤、白远玉、何德员
  • 起草单位: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归口单位: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氧气加压舱的材料、设计、制造、安全附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适用于加压介质为医用氧气、最高工作压力不大于0.2Mpa、进舱人数为1人的婴幼儿(含新生儿)医用氧舱。 GB/T 19284-2003 医用氧气加压舱 GB/T19284-2003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GB/T19284—2003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载人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彦群、张建荣、方明德、高春锦、邹维贤、白远玉、何德员。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托载人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解释。1范围
医用氧气加压舱
GB/T 19284--2003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氧气加压舱(以下简称氧舱)的材料、设计、制造、安全附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加压介质为医用氧气、最高工作压力不大于0.2MPa,进舱人数为1人的成人和婴幼儿(含新生儿)医用氧舱。
本标准适用于舱径符合表1规定且舱体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氧舱,其他形状截面的金属舱也可参照使用。
表1氧舱舱径
成人氧舱
婴幼儿氧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金魔舱
有机玻璃舱
有机玻璃舱
单位为毫米
内径(或椭圆短轴)≥800
外径(或椭圆短轴)≥650
外径(或椭圆短轴)≥500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用加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推,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501998钢制力容器
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7134-1996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棒材和管材GB9706.1—1995医用电气设备第-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T12243-1989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JB4730--199压力容器无摄检测
1999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婴幼儿氧舱 infant oxygen chamber用于对婴幼儿含新生儿)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氧舱。3,2
自然莱光
natural illummination
不依靠氧舱专用灯具南利用舱外的自然光线通过透期窗口射人氧舱内的采光方式。4材料
4.1成人氧舱简体可选用金属材料和有机玻璃材料,婴幼儿氧舱筒体应选用有机玻璃材料。4.2金属舱及有机玻璃舱的金属封头、法兰和受压元件的材料选用应符合GB150-1998中第4章的规定。
GB/T 19284---2003
4.3有机玻璃舱简体应选用浇铸型有机玻璃管材,并应符合GB/T71341996中第4章对-等品的规定
4.4氧舱观察窗应选用浇铸型有机玻璃板材,并应符合GB/T7134一1996中第4章对一等品的规定。4.5氧舱舱门采用卡箍式齿啮合连接时,卡箍应采用锻件并应符合GB150-1998中第4章的规定。4.6采用液压机构传动的舱门,其液压传动介质应采用抗氧化类材料。4.7供,排氧管路的材料宜来用不锈钢紫铜,采用无毒抗氧化的软管。软材料宜选用尼龙,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或橡胶。4.8氧舱设有消声器时,消声器的吸声材料应选用无毒抗氧化材料制造。4.9氧舱内床罩及枕套应选用全棉或抗静电织物。5设计
5.1金属舱舱体的结构设计应符合GB1501998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的有关规霆,
5.2有机玻璃舱舱体的结构设计应参照《容规》的有关规定。简体设计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5。5.3有机玻璃舱舱体不应设计成有开孔或截面突变等导致应力集中的结构形式,其设计也应避免使舱体承受加压介质均匀载荷和轴向端面密封力以外的其他任何载荷。5.4金属舱应设置观察窗。设在头部和尾部的观察窗数量应分别不少于2个。观察窗的透光直径应不小于150mm,并应满足舱外人员对氧舱内患者的观察和提供氧舱内的自然采光的要求。5.5采用圆形平板有机玻璃材料作为观察窗时,其设计安全系数应不小于8。5.6设有电动机构或气(液)动机构传动的舱门应同时配置备用手动操作机构。手动开门应能够在无传动能源的情况下进行,门的开启时间不得超过1min。5.7舱门采用快开式外开门结构时,应设有压力联锁机构。联锁机构的锁定压力应不大于0.02MPa,复位压力应不大于0.01MPa。联锁机构的试验应按8.1规定的方法进行。5.8成人氧舱供氧系统的供氧量应能满足氧舱按最高工作压力加压不少于两次的要求。采用汇流排供氧时,汇流排应设置在单独的氧源间内。5.9氧舱应设有加湿装置。
5.10工作压力大于0.8MPa的氧气管路系统中的阀件不得选用快速开启阀。5.11氧舱控制板上应设有指示氧舱内氧浓度的测氧仪,其满量程为100%,基本误差应不大于3%。测氧管路应设有定标采样接口,控制板上设有采样流量计,采样流量计的满量程不大于1L/min。5.12氧舱控制板上应设置供、排氧阀及供、排氧的氧气流量计。5.13氧舱进舱的电气设备应只限于通讯设备(婴幼儿舱可不设)、检测传感元件和生理监护传感元件。进舱电气设备的电压应不大于24V,总功率应不超过0.5W。5,14成人氧舱应配置双对讲通讯系统及应急呼训装置,应急装置的声光信寻应只能出操作人员在控制台上切断。双工对讲通讯系统和应急呼叫装置应配置应急供电电源。氧舱供电中断时,应急供电电源应能自动投人使用,并维持双工对讲通讯系统和应急呼叫装置持续工作时间不少于20min。5.15成人氧舱的最大升、降压速率应不小于0.03MPa/mi群,婴幼儿氧舱的最大升、降压速率应不小于0.01MPa/min。升、降压速率的试验应按8.2规定的方法进行。5.16成人氧舱应在舱外配置应急卸压装置并涂以红色标记,该装置应能使舱内压力从最高工作压力降至0.01MPa所需的时间不超过1mn。应急卸压装置试验应按8.3规定的方法进行。5.17加压时,氧舱内的噪声值应不大于65dB(A)。舱内噪声试验应按8.4规定的方法进行。6制造
6.1金属舱舱体的加工、焊接,热处理和压力试验应符合GB150一1998和《容规》中的有关规定。2
GB/T 19284---2003
6.2有机玻璃舱的凸形封头与法兰的加工、焊接和热处理应符合GB150一1998和《容规》中的有关规定。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6.3金属舱舱体的对接焊缝应按JB47301994中第二篇的要求进行100%的射线探伤,对接焊缝的合格级别应不低于Ⅲ级,透照质量应不低于AB级。6.4凸形封头与法兰及法兰与舱体之间的角焊缝应按JB4730--1994中第四篇的求进行表面磁粉或渗透检测,其合格级别应不低于Ⅱ级。6.5有机玻璃舱总装完后,应作气压试验,氧舱在试验过程中应无明显变形和异常响。有机玻璃舱压力试验应按8.5规定的方法进行。6.6氧舱总装完成后,应进行整体气密性试验,压降应不大于最高工作压力的5%。整体气密性试验应按8.6规定的方法进行。
6.7氧舱内的部件应固定牢靠,在使用中应避免黑色金属部件之间的撞击。6.8氧舱在人员出人和操作中接触的表面应避免出现粗糙、尖角及锐边。6.9设有空调装置的氧舱,舱内环境温度在夏季应能保持在24℃士2℃,在冬季应能保持在20℃士2℃。空调运行时,舱内噪声应不大于65dB(A)。空调效果试验应按8.7规定的方法进行。6.10有机玻璃舱中若安装用于舱内制冷或加热的元件,该元件不应直接与舱体接触。6.11氧舱所有管路、附件安装前均应经脱脂处理。6.12排氧管路应接至室外远离火源处。6.13舱内电气设备的导线与电器件的接点应采用焊接连接,且不应有松动现象。6.14氧舱内导线应采用铜芯线,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氧舱内导线(静电接地线除外)应带有保护套管,保护套管距设备进线口的距离应不大于50mm。6.15氧舱内电气元件和导线应隐蔽设置,以避免病员触及,但应便于电气元件的检查。6.16对于配置生物电插座的氧舱,生物电插座各插针(接线柱)之间的绝缘电阻和各插针(接线柱)对舱体的绝缘电阻均应不小手100MQ。测量时应选用精度不低于1级、满量程为250MQ的兆欧表,试验电压为250V。
6.17对于选用GB9706.1--1995中定义的I类设备中用电源软电缆或软电线的设备,其网电源播头中的保护接地脚与为保护自的而与该点相连接的所荐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阻抗不应超过0.2:不用电源软电缆或软电线的设备,其保护接地端子与为保护目的而与该端子相连接的所有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阻抗,不应超过0.10。测量阻抗时应选用量程为0.50的接地电阻测试仪。6.18对于具有防电击安全绝缘要求的氧舱,由网电源穿越绝缘流人保护接地导线的漏电流或设备可触及外壳的对地漏电流,应符合GB9706.1一1995中第19章的规定。测量时应使用漏电流测试仪。6.19对具有防电击安全绝缘要求的氧舱,应使用交流耐压测试仪测量电源输人端与机壳(控制台)之间的绝缘强度,并应符合GB9706.1-1995中第20章的规定,6.20氧舱内应设静电接地通道,使病员人体或氧舱内抗静电织物可通过导体或导线经通道与舱外接地端子导通,导线应采用挠性铜芯线,导线和导体截面积应不小于1mm。6.21氧舱外部静电接地线与金属水管路或单独的接地柱连接,接地线采用的导线或导体的婴求与6.20同。
7安全附件
7.1氧舱舱体上应按《容规》第7章的规定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和密封压力应符合GB/T12243--1989中3.5的规定。7.2氧舱控制板上应设置两只指示氧舱内压力的氧气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应相同,表径应不小于100mm,精度应不低于1.5级,最大量程应在最高工作压力的1.5~2倍的范围内。在压力表刻度盘上应划出指示最高工作压力的红线。3
GB/T192842003
7.3氧舱控制板上应设有指示氧舱内温度的显示器。温度传感器应设置在氧舱内的中下方,并设置防护罩。
8试验方法
8.1快开式外开门联锁机构试验
关闭舱门,用氧气向舱内加压,升压至联锁机构的锁定压力,然后再降压至联锁机构的复位压力,分别记录锁定压力值和复位压力值。试验时,升压速率和降压速率应不大于0.01MPa/min。8.2升降压速率试验
8.2.1最大升压速率检验
关闭舱门,开启加压阀,使舱压由常压P。升至压力P,记录所需时间t,按公式(1)计算出最大升压速率V.。
V,= P-Po
式中:
V、一升压速率,单位为兆帕每分钟(MPa/min);Pp-
常压,单位为兆帕(MPa);
升压后的舱内压力,单位为兆帕(MPa);对于成人氧舱,P≥0.04 MPa;
对于婴幼儿氧舱,P≥0.02MPa
t-升压时间,单位为分钟(min)。8.2.2最大降压速率检验
(1)
关闭舱门,开启加压阀,将舱压P预置在氧舱最高工作压力,关闭加压阀,开启排气阀,将舱压降至P,记录所需时间t,按公式2)计算出最大降压速率V,。Vi=P-p
式中:
V一一升压速率,单位为兆帕每分钟(MPa/min);P一舱内最高工作压力,单位为兆帕(MPa);P—降压后的舱内压力,单位为兆帕(MPa);P'≤0.5P;
t--升压时间,单位为分钟(min)。8.3应急卸压装置试验
关闭舱门,打开加压阀使舱内加压至氧舱最高工作压力,关闭加压阀后打开应急卸压装置和其他排气阀,记录从最高工作压力降至0.01MPa的时间。8.4舱内噪声测试
关闭舱门,用氧气以0.01MPa/min(婴幼儿舱以0.005MPa/min)的升压速率向舱内加压,记录控制板上供氧流量计的读数,再降至常压。在开启舱门情况下用上述相向的流量计读数向舱内供氧,用精度不低于Ⅱ级的声级计测得氧舱内床头部位的噪声。8.5有机玻璃舱气压试验
气压试验的介质为氮气。关闭舱门,开启加压阀,以不大于0.01MPa/min的升压速率将舱压升至1.15倍的设计压力,保压10min。试验用压力表的精度应不低于1.5级。8.6氧舱整体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的介质为氧气。关闭舱门,开启加压阀,以不大于0.01MPa/min的升压速率将舱压升4
至氧舱最高工作压力,保压1h后记录压降。8.7空调效果试验
8.7. 1温度试验
GB/T 19284—2003
设置氧舱的室内环境温度保持在6.9规定的范围内。氧舱加压前30min启动氧舱空调装置并用氧气进行舱室通风换气。氧舱以0.01MPa/min的速率加压,加压至最大工作压力,保压1h,再以同样的速率降压。观察升(降)压及稳压过程中的舱内温度。测试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应安放在舱内中下方空间部位,度计的基本误差为土1℃,量程范围为0℃~50℃。8.7.2躁声试验
关闭舱门,在常压下启动空调装置,用精度不低于Ⅱ级的声级计,測量氧舱内床头部位的噪声值。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氧舱产品的检验分型式试验(定型试验)和出厂检验(交付检验)两类。9.1.1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应由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可的机构进行。属下列情况之的,应进行型式试验:a)新产品的定型和鉴定;
b)首台试制产品的检验;
c)产品在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时;d)工厂停止生产舱1年以上,重新生产时。9.1.2出厂检验
氧舱制造广应在产品出厂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应出具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出厂检验应为逐台检验。
9.2捡验项三和判定原剪
9.2.1对于已经通过型式试验的氧舱,其不受制造和安装条件影响的项目,可不列为出厂检验项目,这些项目包括本标准的5.1、5.2、5.3、5.4、5.5和5.17。9.2.2型式试验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逐项进行检验,9.2.3
检验项目分类按表2。
项目分类
项目内容
评分标准
1.A类不合格每条100分;
2.B类不合格每条50分;
3、C类不合格每条34分
GB/T 19284—2003
9.2.4氧舱质量判定原则
检验不合格条总分大于或等于100分,该氧舱质量判定为不合格。10标志及使用说明
氧舱铭牌上应包括下列内容:
产品名称及型号;
产品编号;
产品标准;
最高工作压力;
加压介质;
制造厂名称;
制造日期;
制造许可证编号;
监检标记。
氧舱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
产品名称及型号;
产品标准;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制造厂邮政编码;
制造厂名称及地址;
制造厂联系电话;
毛重;
体积(长×宽×高);
运图示标志的方法及图形应符合GB/T191一2000的规定。10.3产品合格证上应有以下标志a)
制造单位名称;
制造许可证号;
产品名称及型号;
产品标准;
质检员签字及检验专用章;
检验日期。
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至少应注明以下内容:10.4
产品名称、型号、标准号、商标;制造厂名称和地址(邮政编码);制造厂联系电话;
结构原理;
主要规格及技术性能;
适应症与禁忌症;
操作使用方法;
安全注意事项,内容至少应包括:进舱人员严禁带人火种,须穿着全棉或抗静电织物进舱,禁止在氧舱内穿脱衣服和梳头,禁用面膜、发胶等;应急处理程序;
i)定期检验内容:
k)有机玻璃舱应注明使用寿命。11包装、运输、购存
11.1氧舱应使用木箱或栅状木箱包装,包装箱应符合以下要求:GB/T 19284—2003
氧舱装箱前应予清理,箱内不允许有污染物,氧舱管道接口应密封以防止污染物进人;a
b)包装箱内垫防水膜层)防止雨水和尘埃与氧舱直接接触;氧舱在包装箱内应牢固定位,压木与产品接触面之间应垫有软性垫料,防止运输中松动和c)
擦伤。
11.2包装箱内应附有装箱清单。装箱清单应列出下列项目:a)装箱设备名称及型号;
配件名称及其数量;
c)完工资料及随机文件。
11.3装人包装箱内的备件及文件应单独封装。11.4
氧舱制造厂应向使用方提供的资料包括如下项目:a)氧舱产品质量证明书,包括压力容器合格证(按《容规》要求);b)
氧舱及各系统调试、检验报告;配套安全附件、仪表的校验证和合格证:c)酒
d)氧舱使用说明书;
氧舱竣工图;
f)监检单位出具的《医用氧舱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包装后的氧舱应贮存在不受雨淋和阳光直接照射的室内,贮存环境无污染,且通风良好。11.51
11.6氧舱的运输方式及要求应按订货合同执行,但应避免造戒设备损害和污染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