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8946-2003 橡胶涂覆织物 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直接拉力法

【国家标准(GB)】 橡胶涂覆织物 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直接拉力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08:21:51
- GB/T18946-2003
- 现行
标准号:
GB/T 18946-2003
标准名称:
橡胶涂覆织物 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直接拉力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3-01-17 -
实施日期:
2003-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27.85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在直接拉力下测定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厚度均匀、平展或具有足够的柔性,在低的压力下可保持平展的待测材料。本标准特别适用于橡胶层很雹难以用试条法或剥离法进行试验的材料。 GB/T 18946-2003 橡胶涂覆织物 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直接拉力法 GB/T18946-2003

部分标准内容:
GB/T18946—2003
本标准是等同采用ISO4637:1979《橡胶涂覆织物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直接拉力法》制
定而成。
本标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覆织物与制品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橡集团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立新。
本标准于2003年1月10日首次发布。1
GB/T18946—2003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国标准化协会(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联合机构。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过IS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凡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的项目感兴趣的成员团体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凡与IS()有联系的政府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此项工作。各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寄发各成员团体赞成后方可由ISO理事会批准为国际标准。国际标准ISO4637由1SO/TC45\橡胶和橡胶制品”技术委员会制定,并于1978年4月寄发各成员团体。
下列各国成员团体表示赞成本国际标准:奥地利
比利时
加拿大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意大利
南朝鲜
罗马尼亚
南非共和国
没有任何成员团体表示不赞成本文件。西班牙
斯里兰卡
土耳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橡胶涂覆织物
橡胶与织物
粘合强度的测定直接拉力法
Rubber-coated fabrics--Determination of rubber-to-fabricadhesionDirect tension methodGB/T18946—2003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熟悉正规实验室操作规程,本标准无意涉及因使用本标准可能出现的所有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和健康制度并确保符合国家法规是使用者的责任。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直接拉力下测定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厚度均匀、平展或具有足够的柔性、在低的压力下可保持平展的待测材料。本标准特别适用于橡胶层很薄、难以用试条法或剥离法进行试验的材料。应当注意,用本方法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用GB/T532《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中所规定的剥离试验法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不一定有关。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HG/T28671997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调节与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2231:1989)3原理
用一种合适的粘合剂将金属柱与相对的试片面相粘,测量使橡胶与织物分开所需的拉力。这种拉力是沿着金属柱的轴线施加的。4仪器和材料
4.1拉力试验机:带有两个自动校直的灾持器。夹持器的牵引速度为(50土5)mm/min。试验机测力元件的灵敏度应保证能在准确度为拉开时间土2%的时间为1s~2s内准确记录最大力。4.2两个金属柱:材质最好为铝,直径为(25士0.5)mm,长度约为50mm。在金属柱的一端应有和拉力试验机的夹持器相连接的装置。每个金属柱的另一端应精确地加工成平面并且垂直于主轴线。该端的平度比起整个平面来更有重要意义。而整个金属柱的粗糙度按第7章规定处理后,应有一一个算术平均数偏差R。为0.8μm。
4.3水磨或于磨砂纸:粒度为600。4.4镊子:用于夹取试样。
4.5校直用卡具:在试验组件的制备过程中,这种卡具能校直金属柱。套可由任何相当的刚性材料制做的卡具(如图1所示)。
4.6质量为1kg,形状和大小合适,对金属柱施加轴负荷的重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01-10批准2003-07-01实施
GB/T189462003
4.7氰基丙烯酸乙酯粘合剂,在25℃下测定,粘度应为(70~100)mPa/s。用直接拉力法测定,粘合金属的最小粘合强度为14MPa。用于试验的粘合剂应只能润湿试样的表面,对试样不应有任何渗透作用。bZxz.net
注:根据待测材料中橡胶与织物粘合力的情况,也可以选用比规定的粘合强度稍低的粘合剂。但是,该粘合剂的粘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单位:mm
1kg重块(底面有
凹槽置于金属柱上)
吻合金风
柱的半圆
校直卡具
5试样
卡具和装配
图1试验组件的制备
试样应为-块正方形试验材料,边长约为32mm。6试样的调节
5min后移去卡具
加重块经24h
试样应按HG/T2867中所规定的标准试验室环境之一进行调节,调节时间不应少于24h。对任何一种或一组要进行对比试验,应采用相同的调节条件。7程序
警告: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吸入对身体有害的三氮乙烯蒸气。用三氯乙烯清洗掉金属柱的油脂,然后,不要用手触摸该试验面。将砂纸置于一个水平面上,如玻璃或平台上,轻轻地在砂纸上研磨每个金属柱的试验面,然后,用不起毛的干净软布浸三氯乙烯,擦净金属柱的磨擦面。最后,小心地将金属柱放在过滤纸上晾于。在1%(体积分数)氢氧化氨(密度为0.880g/cm2)的丙酮溶液中浸渍一块不起毛的于净软布,擦洗试样。然后,在室温下,无尘环境中干燥试样。在这期间及以后的操作过程中,只能用镊子夹取试样。将一至二滴粘合剂涂到一个金属柱经过处理的表面上,然后,小心地把另一个金属柱对到第一个金属柱上,使粘合剂均勾地分布处置面上。为了避免粘合,立即分开金属柱,然后将其中一个金属柱放在校直卡具上,处理面朝上。将两滴粘合剂涂在该面上,贴试样,轻轻地磨擦金属柱上的试样,以使粘合剂2
GB/T 18946—2003
分布均勾。再将两滴粘合剂涂在该试样的上面,放上第二个金属柱,轻轻地磨擦该金属柱,使粘合剂涂匀。在卡具中校直带试样的两个对称金属柱。由最初使用粘合剂到最后校直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90s。将重块放在上面的金属柱上。5min后,小心地将该组件从校直卡具中拿出。在标准试验室环境中,将该组件调节16h~~24h,然后进行拉力试验。小心地将该组件安装在拉力试验机上,并保证完全校直。开动试验机,使夹持器的分离速度为(50土5)mm/min,直到该组件破坏为止。记录达到的最大力,检查牵引的试样并记下破坏的形式。如果试样在粘合剂层层内分离,或在粘合剂与橡胶或金属的界面上分离,视为无效破坏,并要进行重复试验。用补充试样进行测定,直至得到五个有效的试验结果为止。注:使用粘合剂的量应少,不要过多,不要在每个金属柱外缘的试样上形成粘合剂凸棱。如果金属柱的材质不是铝的,而是其他金属,可以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8结果表示
试验结果为“破坏时的力”(在规定的条件下),取五个试样试验结果的中值,以kN表示。破坏形式用五个试样总的粘合面积近似百分率表示,应用下列符号:C—橡胶内层聚破坏;
RF橡胶和织物间的粘合破坏。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标准编号;
b)详细叙述试样及其来源;
所用的标准试验室温度和湿度;c)
试验结果:根据第8章表示的粘合强度值和破坏形式的说明;e
试验日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是等同采用ISO4637:1979《橡胶涂覆织物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直接拉力法》制
定而成。
本标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覆织物与制品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橡集团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立新。
本标准于2003年1月10日首次发布。1
GB/T18946—2003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国标准化协会(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联合机构。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过IS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凡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的项目感兴趣的成员团体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凡与IS()有联系的政府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此项工作。各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寄发各成员团体赞成后方可由ISO理事会批准为国际标准。国际标准ISO4637由1SO/TC45\橡胶和橡胶制品”技术委员会制定,并于1978年4月寄发各成员团体。
下列各国成员团体表示赞成本国际标准:奥地利
比利时
加拿大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意大利
南朝鲜
罗马尼亚
南非共和国
没有任何成员团体表示不赞成本文件。西班牙
斯里兰卡
土耳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橡胶涂覆织物
橡胶与织物
粘合强度的测定直接拉力法
Rubber-coated fabrics--Determination of rubber-to-fabricadhesionDirect tension methodGB/T18946—2003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熟悉正规实验室操作规程,本标准无意涉及因使用本标准可能出现的所有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和健康制度并确保符合国家法规是使用者的责任。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直接拉力下测定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厚度均匀、平展或具有足够的柔性、在低的压力下可保持平展的待测材料。本标准特别适用于橡胶层很薄、难以用试条法或剥离法进行试验的材料。应当注意,用本方法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用GB/T532《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中所规定的剥离试验法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不一定有关。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HG/T28671997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调节与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2231:1989)3原理
用一种合适的粘合剂将金属柱与相对的试片面相粘,测量使橡胶与织物分开所需的拉力。这种拉力是沿着金属柱的轴线施加的。4仪器和材料
4.1拉力试验机:带有两个自动校直的灾持器。夹持器的牵引速度为(50土5)mm/min。试验机测力元件的灵敏度应保证能在准确度为拉开时间土2%的时间为1s~2s内准确记录最大力。4.2两个金属柱:材质最好为铝,直径为(25士0.5)mm,长度约为50mm。在金属柱的一端应有和拉力试验机的夹持器相连接的装置。每个金属柱的另一端应精确地加工成平面并且垂直于主轴线。该端的平度比起整个平面来更有重要意义。而整个金属柱的粗糙度按第7章规定处理后,应有一一个算术平均数偏差R。为0.8μm。
4.3水磨或于磨砂纸:粒度为600。4.4镊子:用于夹取试样。
4.5校直用卡具:在试验组件的制备过程中,这种卡具能校直金属柱。套可由任何相当的刚性材料制做的卡具(如图1所示)。
4.6质量为1kg,形状和大小合适,对金属柱施加轴负荷的重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01-10批准2003-07-01实施
GB/T189462003
4.7氰基丙烯酸乙酯粘合剂,在25℃下测定,粘度应为(70~100)mPa/s。用直接拉力法测定,粘合金属的最小粘合强度为14MPa。用于试验的粘合剂应只能润湿试样的表面,对试样不应有任何渗透作用。bZxz.net
注:根据待测材料中橡胶与织物粘合力的情况,也可以选用比规定的粘合强度稍低的粘合剂。但是,该粘合剂的粘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单位:mm
1kg重块(底面有
凹槽置于金属柱上)
吻合金风
柱的半圆
校直卡具
5试样
卡具和装配
图1试验组件的制备
试样应为-块正方形试验材料,边长约为32mm。6试样的调节
5min后移去卡具
加重块经24h
试样应按HG/T2867中所规定的标准试验室环境之一进行调节,调节时间不应少于24h。对任何一种或一组要进行对比试验,应采用相同的调节条件。7程序
警告: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吸入对身体有害的三氮乙烯蒸气。用三氯乙烯清洗掉金属柱的油脂,然后,不要用手触摸该试验面。将砂纸置于一个水平面上,如玻璃或平台上,轻轻地在砂纸上研磨每个金属柱的试验面,然后,用不起毛的干净软布浸三氯乙烯,擦净金属柱的磨擦面。最后,小心地将金属柱放在过滤纸上晾于。在1%(体积分数)氢氧化氨(密度为0.880g/cm2)的丙酮溶液中浸渍一块不起毛的于净软布,擦洗试样。然后,在室温下,无尘环境中干燥试样。在这期间及以后的操作过程中,只能用镊子夹取试样。将一至二滴粘合剂涂到一个金属柱经过处理的表面上,然后,小心地把另一个金属柱对到第一个金属柱上,使粘合剂均勾地分布处置面上。为了避免粘合,立即分开金属柱,然后将其中一个金属柱放在校直卡具上,处理面朝上。将两滴粘合剂涂在该面上,贴试样,轻轻地磨擦金属柱上的试样,以使粘合剂2
GB/T 18946—2003
分布均勾。再将两滴粘合剂涂在该试样的上面,放上第二个金属柱,轻轻地磨擦该金属柱,使粘合剂涂匀。在卡具中校直带试样的两个对称金属柱。由最初使用粘合剂到最后校直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90s。将重块放在上面的金属柱上。5min后,小心地将该组件从校直卡具中拿出。在标准试验室环境中,将该组件调节16h~~24h,然后进行拉力试验。小心地将该组件安装在拉力试验机上,并保证完全校直。开动试验机,使夹持器的分离速度为(50土5)mm/min,直到该组件破坏为止。记录达到的最大力,检查牵引的试样并记下破坏的形式。如果试样在粘合剂层层内分离,或在粘合剂与橡胶或金属的界面上分离,视为无效破坏,并要进行重复试验。用补充试样进行测定,直至得到五个有效的试验结果为止。注:使用粘合剂的量应少,不要过多,不要在每个金属柱外缘的试样上形成粘合剂凸棱。如果金属柱的材质不是铝的,而是其他金属,可以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8结果表示
试验结果为“破坏时的力”(在规定的条件下),取五个试样试验结果的中值,以kN表示。破坏形式用五个试样总的粘合面积近似百分率表示,应用下列符号:C—橡胶内层聚破坏;
RF橡胶和织物间的粘合破坏。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标准编号;
b)详细叙述试样及其来源;
所用的标准试验室温度和湿度;c)
试验结果:根据第8章表示的粘合强度值和破坏形式的说明;e
试验日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8949-2008 聚氨酯干法人造革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20614—2006 烟花爆竹烟火药中高氯酸盐含量的测定
- GB/T10068-2020 轴中心高为56 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
- GB12115-1989 高频信号发生器测试方法
- GB/T22943-2008 蜂蜜中三甲氧苄氨嘧啶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8702-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 GB/T14926.6-2001 实验动物 支气管鲍特杆菌检测方法
- GB18583-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 GB/T4789.29-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
- GB/T5211.1-2003 颜料水溶物测定 冷萃取法
- GB9364.2-1997 小型熔断器 第2部分:管状熔断体
- GB/T19216.23-2003 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 第23部分: 试验步骤和要求 数据电缆
- GB11899-1989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