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8635-2002 动物防疫 基本术语

【国家标准(GB)】 动物防疫 基本术语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15:20:36
- GB/T18635-2002
- 现行
标准号:
GB/T 18635-2002
标准名称:
动物防疫 基本术语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2-02-19 -
实施日期:
2002-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防疫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本标准适用于动物防疫标准化及有关领域中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的统一理解和使用。 GB/T 18635-2002 动物防疫 基本术语 GB/T18635-2002

部分标准内容:
GB/T18635—2002
前·言
统一理解和正确使用本行业基本术语是制定动物防疫标准的基础。本标准规定了最常用的动物防疫标准化基本术语,供相关人员使用。国际上尚无关于动物防疫基本术语的完整标准。为使本标准尽量与国际现有标准接轨,并与我国现行法制相一致,达到科学、准确、系统、简明的要求,本标准的制定,除首先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英),Office Intentional des Epizootic(法),OIE]标准性文件的相关部分外,主要参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军队兽医卫生防疫术语》和相关的科学技术书刊,此外还广泛吸取了专家的意见。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性术语、流行病学术语、疫病预防术语、疫病的扑灭与控制术语、检疫和诊断术语五个部分,并将主要动物疫病名称列于附录A。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承谕、黄保续、王树双、封启民、郑志刚。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动物防疫
基本术语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Basic terms本标准规了动物防疫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GB/T 186352002
本标准适用于动物防疫标准化及有关领域中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的统一理解和使用。2基础性术语
2.1动物animal
泛指以有机物为食料、能运动的生物类。本标准特指与动物防疫有关的动物,主要是哺乳类和禽类动物,包括农业经济动物、观赏动物、伴侣动物和野生的哺乳类及鸟类动物,在有特别规定时也包括蚕、蜂、水产和两栖类等动物。2.1.1家畜 livestock
经人工驯养的哺乳类动物,如牛、马、绵羊、山羊、猪、兔、骆驼、狗、猫等。2. 1. 1. 1
种畜breeding livestock,breeding animal供繁殖用的成年公、母畜。
畜群herd
家畜群体。一般是同一饲养场或同一放牧地,或同一运输工具中的同种动物群体;或者虽不在同…个场饲养,但可以在不采取卫生措施的条件下相互流动的动物群体。2.1.2家禽
poultry
经人工驯养的禽类,如鸡、鸭、鹅、火鸡等。2.1.2.1
种禽 breeding bird
供繁殖用的公、母禽。
初孵雏day-old bird
孵出后不超过 72 h 的幼雏。
2.1.2.3产蛋禽laying bird
生产食用蛋的禽。
2.1.2.4禽群flock of bird
饲养在同一建筑物或由固体隔物分隔并具有单独通风系统的一组禽类。对于自由放养的禽,类,则指共同出人一个或多个禽舍的一个群体,即同-建筑物中所有的禽只。2.1.3实验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这些动物应是经人工培育、其携带微生物状况受到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符合科学实验、药品及生物制品的鉴定及其他科学研究的要求。2.1.4野生动物wildlife
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虽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并已经过人工饲养但尚未发生进化变异、仍保存其固有习惯和生产能力的各种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2-19批准10
2002-05-01实施
2.1.5存养动物animal for keepingGB/T18635—2002
不准备马七屠宰的动物(如拟作种用或继续饲养的动物)。2.2养殖业animal farming
饲养、繁殖、培育动物而获得动物性产品的产业,如畜牧业、养蜂业、养蚕业、渔业等,其基本特点是通过动物自身的生产再生产实现经济上的生产再生产。2.2. 1胚胎 embryo
哺乳动物和鸟类活的受精卵正在母体或卵壳内发育的新生命体。2.2.2 种蛋 hatching egg
用以繁殖后代的禽卵。
2.2.3精液semen
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分泌出来含有生殖细胞的液体,常特指人工授精的精液。2.3动物产品animal product
供食用、饲料用、药用、农用或工业用的动物源性产品。2.3.1 人食用动物源性产品 product of animal origin destined for human consumption供人食用的肉类和肉制品、蛋类和蛋制品、奶和奶制品、水生动物产品、蜂蜜以及-切以动物性原料制作的可供人食用的产品。2.3.1.1属宰slaughter
以肉用或制取其他原料为目的、按规定程序杀死动物的过程,一般还需要根据需要作进一步处理。
2.3.1.2 居宰场 abattoir
屠宰食用动物的场所。
嗣体 carcass
2. 3. 1. 3
动物屠宰后,去除头、尾、四肢、内脏的肉体(一般包括肾脏和板油)。2.3.1.4肉品meat
屠宰后动物体的可食部分(包括内脏、可食皮等)。2.3.1.5 鲜肉 fresh meat
没有经过可改变感官性状和理化特性处理的肉品。按照OIE规定还包括冷冻肉和冷藏肉。2.3.1.6肉制品meat product
经过蒸、煮、干燥、腌制或熏制等程序加工而成的肉类制品。2 工业用动物源性产品product of animal origin destined for industrial use2. 3. 2
原料来源于动物、经加工后供工业上利用的产品,包括工业用原皮、毛皮、毛发、、毛、蹄、角、骨、骨粉、血、肠衣、脂、动物源性肥料、岛粪以及工业用的乳制品。动物饲料用动物源性产品 product of animal origin destined for use in animal feeding2.3.2.1
作饲料用的肉粉、骨粉、血粉、羽粉、肉及奶制品等来源于动物的制品。2. 3. 2. 2 药用动物源性产品 product of animal origin destined for pharmaceutical use用以制备药品的器官、腺体、动物组织和体液。2.3.2.3肉骨粉meat-and-bone meal将废弃或作为下脚料的动物组织经无害化处理制取的含蛋白制品,包括蛋白质性中间制品。2.4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biologicals特指以生物学方法和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诊断、预防、治疗保健和相关实验的产品。2.4.1 血浆 plasma
血液去除有形成分后的体液部分。2.4.2血清 serum
GB/T18635-—2002
血浆去除纤维蛋白后的(胶体性)液体。2.4.3疫苗vaccine
用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或其组分或代谢产物经加工制成或者用合成肽或基因工程方法制成、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2.5动物卫生animal health
防治动物疾病、保障动物健康和动物环境卫生以及保证动物及其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一切措施。
2. 5. 1 动物防疫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对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的总称。2.5.1.1兽医食品卫生veterinaryfoodhygiene为确保人或动物消费的动物产品安全和卫生,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和销售动物产品时必须要求的条件和措施。
2. 5. 1. 2 动物防疫监 supervision of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对各项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标准、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依据检查情况按规定进行监促、批评以至处罚。
2.5.2官方兽医official veterinarianOIE规定的一种职务,系由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或专门指派的兽医人员。3流行病学术语
3. 1 动物疫病 animal epidemic主要是指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动物群发性疾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主要疫病病名见附录A(标的附录)。
动物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 of animals3.1.1元
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播性的动物疾病。3.1.2寄生虫病parasitosis
由动物性寄生物(统称寄生虫)引起的疾病。3.1.3 人畜共患病zoonosis
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和相互感染的疾病。3.2 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体内有病原体寄存、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动物(包括昆虫)或人,以及一切可能被病原体污染使之传播的物体。
3.2.1动物病因animal etiology引起动物发生疾病的内外因素。3.2.2
病原体pathogenic agent
能引起疾病的生物体,包括寄生虫和致病性微生物。3. 2. 3致病性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病毒、类病毒等。
3.2.4患病动物sick animal
表现某疾病临床症状的动物。
3.2.5被感染动物infected animal被病原体侵害并发生可见或隐性反应的动物。3.2.6疑似感染动物suspicious infected animal*12
GB/T 18635-2002
与疫病患病动物处于同一传染环境中有感染该疫病可能的易感动物,如与患病动物同舍饲养、同车运输或位于患病动物临近下风的易感动物。假定健康动物supposedhealthyanimal3.2.7
发病动物的大群体中除患病或可疑感染动物以外的动物,对这些动物要采取隔离、紧急预防、观察和诊断等措施,直至确为健康动物并经必要安全处理后,方能与健康动物混群。3.2.8显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动物或人被某种病原体感染并表现出相应的特有症状。隐性感染 inapparent,infection3.2.9
不呈现明显症状的感染,亦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3.2.10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病原体长期存留在生物体内的一种感染。3.2.11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病程缓慢的一种感染。
慢病毒感染lentivirus infection由慢病毒引起的潜伏期长、病程缓慢并呈进行性的一种感染。3.2.13
潜伏感染 lantent infection
是持续性感染的一种形式,般无明显症状,甚至有时检测不到病原体,但在某种条件下可被激发发病而表现症状。
3. 2. 14 染疫 infection of animal and contamination of product and other objects by pathogenicagents
病原体感染动物或污染了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使它们带有这些病原体。3.2.15疑似染疫suspicious infection or contamination by pathogenic agent有染疫危险的动物或其他物品。3.2.16(染疫动物的)同群动物animals in the samegroup(with infected animal)与染疫动物生活在同一感染环境条件的群体中的动物。3.2.17感染期infective period被感染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最长期限。3.2.18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侵人机体开始至最早症状出现为止的期间。3.2.19 疫源地 nidus of infection有传染源存在或被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disease of natural nidus3.2.20
其病原体能在天然条件下野生动物体内繁殖,在它们中间传播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或家畜家禽的疫病。
自然疫源地natural nidus
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区。
3.2.22感染蜂群infected colonies of bees存在疫病的蜂群。
3.2.23病原携带者pathogen carrier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和繁殖并有可能排出体外而无症状的动物或人。3.3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epizootic process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侵人另外易感动物体内,形成新的传染,并继续传播形成群体感染发病的过程。
3.3.1传染infection
GB/T18635—2002
又称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繁殖,一般可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3. 3.2 传染过程 process of infection又称感染过程。病原体侵人易感动物体内,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学反应的过程,即传染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
3.3.3(疫病)传播transmission(of epidemic)由传染源向外界或胎血循环散布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再感染另外的动物或人。3.3.3.1传播途径routeof transmission病原体传播的路途。
3.3.3.2传播媒介transmissionvector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或人的中间载体。3.3.3.3传播方式modeof transmission疫病传播的方法与形式。
3.3.3.4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横向传播。纵向(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3.3.3.5
母体所患的疫病或所带的病原体,经卵、胎盘传播给子代的传播方式。3.3.3.6机械传播mechanical transmission病原体通过动物或物体直接或间接携带而使易感动物或人被感染的传播方式。3.3.3.7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传染源与易感动物或人相触及而引起感染的传播方式。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3. 3. 3. 8
易感动物或人接触传播媒介而发生感染的传播方式。3.3.3.9 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病原体通过污染的空气(气溶胶、飞沫、尘埃等)而使易感动物或人感染的一种传播方式。3. 3.3.10 饲料传播 feed-borne transmission易感动物采食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而受到感染的传播方式。3.3.3.11 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病原体以水为媒介而感染易感动物或人的传播方式。2土壤传播 soil-borne transmission3.3.3.12
病原体以土壤为媒介而感染易感动物或人的传播方式。虫媒传播 arthropod-borne transmission3.3.3.13
病原体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而使动物或人受感染的一种传播方式,有的是机械性携带,有的是生物性传播。
3.3.3.14生物性传播biological transmission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发育并感染动物或人的一种传播方式。3.3.3.15排泄物excreta
动物体排出的废物,如粪尿、呕吐物等,有时也包括排到体外的分泌物(如鼻涕等),是病原体污染环境的重要媒介。
3.4易感动物 susceptible anials对某种病原体或致病因子缺乏足够的抵抗力而易受其感染的动物。3. 5 疫情 epidemic situation,epizootie situation动物疫病发生、发展及相关情况。GB/T18635—2002
3. 5. 1 疫情报告 report on epidemic situation按照政府规定,兽医和有关人员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所作的关于疫病发生、流行情况的报告。3.5.2流行病学调查epidemiological survey对疫病或其他群发性疾病的发生、频率、分布、发展过程、原因及自然和社会条件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的系统调查,以查明疫病发展趋问和规律,评估防治效果。3.5.3(流行病学)监测(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对某种疫病的发生、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观察与检测,以把握该疫病的发生发展趋势。
3.5.4流行性epidemicity
某病在一定时间内发病数量比较多,传播范围比较广,形成群体性发病或感染。3.5.5地方流行性endemic,enzootic某种疾病发病数量较大,但其传播范围限于…·定地区。3.5.6爆发outbreak
在一定地区或某单位动物短时期内突然发生某种疫病很多病例。3.5.7大流行性pandemic;panzootic某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发病数量很大,蔓延地区很广甚至全国及国外。3.5.8散发(性)sporadic
病例以散在形式发生且各病例之间在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3.5.9周期性periodicity
某病规律性地间隔一定时间发生一次流行性现象。3.5.10季节性seasonal
某疫病在每年一定的季节内发病率明显升高的现象。感染率infection rate
特定时间内,某疫病感染动物的总数在被调查(检查)动物群样本中所占的比例。(调查当时感染动物数
(某疫病)感染率=
被调(检)查动物总数
3.5.12发病率incidence rate,morbidity在一定时间内新发生的某种动物疫病病例数与同期该种动物总头数之比,常以百分率表示。新发病例数
发病率=同期平约动物总头数
注:“动物总头数\系对该种疫病具有易感性的动物种的头数,特指者例外。“平均系指特定期内(如1月或1周)存养均数。此注亦适用于3.5.133.5.16。3. 5. 13病死率 case;fatality一定时间内某病病死的动物头数与同期确诊该病病例动物总数之比,以百分率表示。病死率一同期稀参离该需物劣物总数×100%某病病死动物头数
3.5.14死亡率
mortality
某动物群体在一定时间死亡总数与该群同期动物平均总数之比值,常以百分率表示。(一定时间内)动物死亡总数
×100%
死亡率
该群体动物的平均总数
3.5.15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又称现患率。表示特定时间内,某地动物群体中存在某病新老病例的频率。(某病)患病率=(特窘瞄间某病)(新考)需病例数×100% (同期)暴露(受检)动物头数15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GB/T18635—2002
3.5.16 流行率 prevalence infectious rate调查时,特定地区某病(新老)感染头数占调查头数的百分率。流行率=某病(新著)感染头数×100%被调查动物数
4疫病预防术语
4.1预防prophylaxis
采取措施防止疫病发生和流行。4.2免疫immunity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护自身的生理平衡和稳定的一种保护反应,主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机制实现。
4.2.1抗原antigen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该相应抗体发生反应或与致敏淋巴细胞结合的物质。
4.2.1.1免疫原immunogen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4.2.2抗体antibody
机体在抗原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抗体主要存在体液中。4.2.3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由免疫活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4.2.4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由体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等)中所含的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免疫。4.2.5获得免疫acquired immunity在自然条件下机体经感染某病原体而获得的免疫。4.2.6自动免疫active immunity又称主动免疫,由机体本身接受抗原性刺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建立的免疫。4.2.7人工自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人为地向机体输人免疫原而获得的免疫。4. 2.7. 1 注射免疫 immunization by injection将疫苗(菌苗)通过肌肉、皮下、皮内或静脉等途径注入机体,使之获得免疫力。口服免疫oral immunization
4. 2. 7. 2
将疫苗或拌人疫苗的饲料喂给动物使之获得免疫的方法。4.2.7.3 饮水免疫 immunization by drinking将疫苗或稀释的疫苗,通过饮水输入动物体内使之获得免疫力的方法。4.2.7.4 点眼免疫 immunization via conjunctiva sac将疫苗或稀释的疫苗滴人动物结膜囊内,使动物获得免疫力的方法。4.2.7.5滴鼻免疫 immunization by nostril-droping将疫苗或其稀释物滴人动物鼻腔,使之获得免疫力的方法。4.2.7.6气雾免疫aerosol immunization将稀释的疫苗或疫苗用气雾发生装置喷散成气溶胶或气雾,使动物吸入而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passiveimmunity
4.2.8被动免疫
机体接受另一-免疫机体的抗体或致敏T淋巴细胞而获得的免疫力。16
4.2.9计划免疫planned vaccinationGB/T 18635-—2002
依据国家或地方消灭、控制疫病的要求,有计划进行的免疫接种。4.2.10强制免疫compuisoryvaccination以行政乃至法律手段执行的免疫接种。紧急免疫接种emergencyvaccination4.2.11
为扑灭、控制某种疫病,在疫区或疫点对易感动物尽快进行的突击性免疫接种。4.2.12免疫监测immune surveillance普检或抽检动物群体的抗体水平,以监控群体的免疫状态,为实施计划免疫和增强免疫提供依据。
4.3 防治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对疫病的预防、治疗和其他必要处理。4.4
无菌sterility
特定物体的内部和表面无活微生物存在的状态。4.5
防腐antisepsis
采用物理、化学措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以防止有机物腐败的方法。4. 6 驱虫 repelling-parasite应用药物驱除、杀灭宿主动物体内和外界相通脏器中的寄生虫。4.7化学(药物)预防chemoprophylaxis通过使用药物,防止感染或发生某种疾病的措施。4.8(某病)无疫区(certain epidemic)free zone国内明确界定的某(些)区域,在该区域内于规定的期限没发生规定的某疫病,并在该区内及其边界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有效的官方兽医控制。5疫病的扑灭和控制术语
5.1扑灭elimination
在一一定区域内,采取紧急措施以迅速消灭某一疫病。5.1.1 隔离 isolation
将疫病感染动物、疑似感染动物和病原携带动物,与健康动物在空间上间隔开,并采取必要措施切断传染途径,以杜绝疫病继续扩散。封锁block
某一疫病爆发后,为切断传染途径,禁止人、动物、车辆或其他可能携带病原体动物在疫区与其周阖区之间出入。
5.1.3 扑杀 stamp out
将被某疫病感染的动物(有时包括可疑感染动物)全部杀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染途径。
5.1.3.1扑杀政策stamping-out policy某些国家对扑灭某种疫病所采取的严厉措施,即宰杀所有感染动物和同群的可疑感染动物,必要时宰杀直接接触或连同可能造成病原传播的间接接触动物,并采取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扑灭疫病的相应措施。
5.1.4无害化处理bio-safetydisposal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户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破坏毒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5.1.5销毁destroy
GB/T 18635-2002
将动物厂体及其产品或附属物进行楚烧、化制等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消灭它们所携带的病原体。5.1.6消毒disinfection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措施杀火病原微生物。5.1.7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火物体上所有病原性和非病原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5.1.8封存sealing up
将染疫物或可疑染疫物放在指定地点并采取阻断性措施(如隔离,密封等)以杜绝病原体传播的切可能,经有关当局同意后方可移动和解封。5.1.9杀虫disinsection,insect elimination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消灭或减少疫病媒介昆虫或动物体外寄生虫。5.1.10 灭鼠 deratization
采取措施使鼠类数量减少以至消灭,以防止其危害。5.2控制control
采取措施使疫病不再继续蔓延和发展。5.3净化cleaning
对某病发病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消灭和清除传染源的目标。5. 4 疫区 epidemic area
疫病爆发或流行所波及的区域。5.4.1疫点epidemic spot
发生疫病的自然单位(圈、舍、场、村),在一定时期内成为疫源地。5.4.2受威胁区risk area
与疫区相邻并存在该疫区疫病传人危险的地区。6检疫和诊断术语
6.1 动物检疫 animal quarantine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按照国家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的是否感染特定疫病或是否有传播这些疫病危险的检查以及检查定性后的处理。6.1.1 岸检疫port quarantine inspection在口岸对出入国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可疑染疫的运输工具等进行的检疫和检疫处理。6.1.1.1进境检疫entryquarantine对从国外输入境内的动物、动物产品和可疑染疫的运输工具等进行的检疫和检疫后处理。6.1.1.2出境检疫exit quarantine对从我国口岸向国外输出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进行的检疫及检疫监督过程。6. 1. 1. 3 过境检疫 transit quarantine对经过我国口岸运输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非本国物品进行的检疫。2产地检疫quarantine in origin area6.1.2
在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地区(例如县境内)进行的检疫。6.1.3 检疫场所quarantine establishment对动物实施检疫(特别是进出检疫)的建筑物或专用场地,在这里要求被检动物处于与其他动物无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完全隔离状态,接受不同期限的观察和各种检验,以使检疫当局、官方兽医能够确保放行的动物无特定疾病。6.2
诊断diagnosis
通过观察和检查对病例的病性和病情作出判断。18
6.2.1临床诊断clinica diag伊sisGB/T18635--2002
通过现场观察和检查对病例的病性和病情做出判断。6.2.1.1症状 symptom
动物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6. 2. 2 病理学诊断 athological diagnosis用病理学方法对疾病或病变做出诊断。6. 2.2. 1 病理检查Bathologic examination对动物(户)体进行解剖检查和组织学检查,以发现其病理学变化,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6.2.3流行病学诊断epidemiological utagnosis通过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作为对疫病诊断的种依据。6.2.4 实验室诊断 laboratory diagnosis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试验,对取自病例的样品进行检查,获取具有诊断价值的数据。微生物学诊断microbiological diagnosis6.2.5街
用微生物学方法检查和鉴定病源体,对疾病做出诊断。6.3#
检查examinatior
通过观察和试验,查明对象的有关情况。6.4
检验inspection
对有关特性的测量、测试、观察或校准,做出评价。6.5 试验 test
根据特定程序,测出对象有关特性的技术操作。6.5.1样品sample
取自动物或环境、拟通过检验反映动物个体、群体或环境有关状况的材料或物品。6. 5.2 病料 specimen
来自惠病或可疑患病动物的被(待)检材料。6.6病原分离isolationof pathogen通过相应试验操作程序,从样品中得致病性生物的纯培养物。6.6.1组织培养tissue cultivation将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6.6.2 细胞培养 cell cultivation在体外进行人工活细胞培养的方法。6. 6. 3 病原鉴定 pathogen identification通过种种试验对病原分离物定性。6.6.4
空斑panue
细胞层中由于规律性病变死亡而形成的空自清亮区。对病毒来说,一个单独而究整的蚀斑一般是由个活病毒颗粒增殖的结果。6.7 血清学 serology
研究体液中的抗体与抗原在体外的各种免疫学反应的科学。6.8 血清学试验 serological test借助抗体在体外(与抗原)的种种血清学反应进行的各种检查。6. 8.1 中和试验 neutralization test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使病原体失去感染性或使外毒素失去毒性,并表现为对细胞或动物的免疫保护作用。中和试验是利用这一反应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6.8.1. 1试管中和试验 neutralization test in tube19
在试管中进行的中和试验。
GB/T 18635—2002
微量中和试验micro-neutralization test6.8.1.2
在微量反应板上进行的中和试验。6.8.1.3空斑抑制试验plaque inhibition test用蚀斑方法进行的一种中和试验,由于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使蚀斑的形成受到抑制。6.8.1.4空斑减数试验plaquereductionassay中和试验的一种形式。血清和病毒分别做适当的稀释,混合并作用一定时间后,做蚀斑计数试验,比较正常样品与被检样品产生蚀斑数的差异,用以检测被检血清的中和能力。6.8.2 凝集试验 agglutination test颗粒性抗原(细菌、红细胞等)与对应抗体(或其他外源性凝集素)在电解质参与下,结成可见的凝块,以此进行血清学检测。
6.8.2.1 直接凝集试验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完全抗体直接结合形成可见团块的试验。6. 8. 2. 1. 1 平板凝集试验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在玻板或玻片上进行的凝集试验。6. 8. 2. 1. 2 试管凝集试验 tube agglutination test在试管中进行的凝集试验。
6. 8. 2.2
间接凝集试验 in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某种颗粒状载体上,再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结合,通过观察其凝集反应进行血清学检测。6.8.2.2.1(间接)胶乳凝集试验(indirect)latex agglutination test以胶乳微粒为载体吸附某种抗原或抗体,通过凝集反应试验,进行血清学检测。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test6. 8. 2. 2. 21
某些动物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分子的Fc段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蛋白结合,而IgG的Fah段仍具有抗体活性,抗体以此机制结合于该种菌体后再与相应抗原反应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以此可进行免疫检测。抗球蛋白凝集试验antiglobulin agglutinationtest6. 8. 2. 2. 3
不完全抗体与抗原反应(不呈现可见反应),加入抗球蛋白(血清)抗体,能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以此进行免疫检测。
6. 8. 2.3 血凝试验 haemagglutination test CHA]某些抗原或特殊物质有凝集某些动物红细胞的特性,通过这种反应检测抗原的生物活性。血凝抑制试验 ha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 [HI)6.8.2.3.1
具有血凝活性的抗原与相应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其血凝活性就被抑制,这一试验可用作血清学检测。
indirect haemagglutination test CIHJ6.8.2.4间接血凝试验
将抗原结合在特殊处理的红细胞上,可与相应特异性抗体反应而呈现凝集现象,利用这一一反应进行血清学检测。
reverse indirect haemagglutination test6.8.2.4.1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将抗体结合在特殊处理的红细胞上,通过凝集试验检测相应抗原。6.8.3 沉淀试验 precipitation test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相结合,形成可见的沉淀物。6.8.3.1 环状沉淀试验 ring precipitation test向小门径试管先加入含已知抗体的血清,再沿管壁加进待检抗原,使之形成分界清晰的两层,2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前·言
统一理解和正确使用本行业基本术语是制定动物防疫标准的基础。本标准规定了最常用的动物防疫标准化基本术语,供相关人员使用。国际上尚无关于动物防疫基本术语的完整标准。为使本标准尽量与国际现有标准接轨,并与我国现行法制相一致,达到科学、准确、系统、简明的要求,本标准的制定,除首先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英),Office Intentional des Epizootic(法),OIE]标准性文件的相关部分外,主要参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军队兽医卫生防疫术语》和相关的科学技术书刊,此外还广泛吸取了专家的意见。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性术语、流行病学术语、疫病预防术语、疫病的扑灭与控制术语、检疫和诊断术语五个部分,并将主要动物疫病名称列于附录A。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承谕、黄保续、王树双、封启民、郑志刚。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动物防疫
基本术语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Basic terms本标准规了动物防疫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GB/T 186352002
本标准适用于动物防疫标准化及有关领域中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的统一理解和使用。2基础性术语
2.1动物animal
泛指以有机物为食料、能运动的生物类。本标准特指与动物防疫有关的动物,主要是哺乳类和禽类动物,包括农业经济动物、观赏动物、伴侣动物和野生的哺乳类及鸟类动物,在有特别规定时也包括蚕、蜂、水产和两栖类等动物。2.1.1家畜 livestock
经人工驯养的哺乳类动物,如牛、马、绵羊、山羊、猪、兔、骆驼、狗、猫等。2. 1. 1. 1
种畜breeding livestock,breeding animal供繁殖用的成年公、母畜。
畜群herd
家畜群体。一般是同一饲养场或同一放牧地,或同一运输工具中的同种动物群体;或者虽不在同…个场饲养,但可以在不采取卫生措施的条件下相互流动的动物群体。2.1.2家禽
poultry
经人工驯养的禽类,如鸡、鸭、鹅、火鸡等。2.1.2.1
种禽 breeding bird
供繁殖用的公、母禽。
初孵雏day-old bird
孵出后不超过 72 h 的幼雏。
2.1.2.3产蛋禽laying bird
生产食用蛋的禽。
2.1.2.4禽群flock of bird
饲养在同一建筑物或由固体隔物分隔并具有单独通风系统的一组禽类。对于自由放养的禽,类,则指共同出人一个或多个禽舍的一个群体,即同-建筑物中所有的禽只。2.1.3实验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这些动物应是经人工培育、其携带微生物状况受到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符合科学实验、药品及生物制品的鉴定及其他科学研究的要求。2.1.4野生动物wildlife
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虽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并已经过人工饲养但尚未发生进化变异、仍保存其固有习惯和生产能力的各种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2-19批准10
2002-05-01实施
2.1.5存养动物animal for keepingGB/T18635—2002
不准备马七屠宰的动物(如拟作种用或继续饲养的动物)。2.2养殖业animal farming
饲养、繁殖、培育动物而获得动物性产品的产业,如畜牧业、养蜂业、养蚕业、渔业等,其基本特点是通过动物自身的生产再生产实现经济上的生产再生产。2.2. 1胚胎 embryo
哺乳动物和鸟类活的受精卵正在母体或卵壳内发育的新生命体。2.2.2 种蛋 hatching egg
用以繁殖后代的禽卵。
2.2.3精液semen
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分泌出来含有生殖细胞的液体,常特指人工授精的精液。2.3动物产品animal product
供食用、饲料用、药用、农用或工业用的动物源性产品。2.3.1 人食用动物源性产品 product of animal origin destined for human consumption供人食用的肉类和肉制品、蛋类和蛋制品、奶和奶制品、水生动物产品、蜂蜜以及-切以动物性原料制作的可供人食用的产品。2.3.1.1属宰slaughter
以肉用或制取其他原料为目的、按规定程序杀死动物的过程,一般还需要根据需要作进一步处理。
2.3.1.2 居宰场 abattoir
屠宰食用动物的场所。
嗣体 carcass
2. 3. 1. 3
动物屠宰后,去除头、尾、四肢、内脏的肉体(一般包括肾脏和板油)。2.3.1.4肉品meat
屠宰后动物体的可食部分(包括内脏、可食皮等)。2.3.1.5 鲜肉 fresh meat
没有经过可改变感官性状和理化特性处理的肉品。按照OIE规定还包括冷冻肉和冷藏肉。2.3.1.6肉制品meat product
经过蒸、煮、干燥、腌制或熏制等程序加工而成的肉类制品。2 工业用动物源性产品product of animal origin destined for industrial use2. 3. 2
原料来源于动物、经加工后供工业上利用的产品,包括工业用原皮、毛皮、毛发、、毛、蹄、角、骨、骨粉、血、肠衣、脂、动物源性肥料、岛粪以及工业用的乳制品。动物饲料用动物源性产品 product of animal origin destined for use in animal feeding2.3.2.1
作饲料用的肉粉、骨粉、血粉、羽粉、肉及奶制品等来源于动物的制品。2. 3. 2. 2 药用动物源性产品 product of animal origin destined for pharmaceutical use用以制备药品的器官、腺体、动物组织和体液。2.3.2.3肉骨粉meat-and-bone meal将废弃或作为下脚料的动物组织经无害化处理制取的含蛋白制品,包括蛋白质性中间制品。2.4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biologicals特指以生物学方法和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诊断、预防、治疗保健和相关实验的产品。2.4.1 血浆 plasma
血液去除有形成分后的体液部分。2.4.2血清 serum
GB/T18635-—2002
血浆去除纤维蛋白后的(胶体性)液体。2.4.3疫苗vaccine
用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或其组分或代谢产物经加工制成或者用合成肽或基因工程方法制成、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2.5动物卫生animal health
防治动物疾病、保障动物健康和动物环境卫生以及保证动物及其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一切措施。
2. 5. 1 动物防疫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对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的总称。2.5.1.1兽医食品卫生veterinaryfoodhygiene为确保人或动物消费的动物产品安全和卫生,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和销售动物产品时必须要求的条件和措施。
2. 5. 1. 2 动物防疫监 supervision of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对各项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标准、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依据检查情况按规定进行监促、批评以至处罚。
2.5.2官方兽医official veterinarianOIE规定的一种职务,系由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或专门指派的兽医人员。3流行病学术语
3. 1 动物疫病 animal epidemic主要是指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动物群发性疾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主要疫病病名见附录A(标的附录)。
动物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 of animals3.1.1元
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播性的动物疾病。3.1.2寄生虫病parasitosis
由动物性寄生物(统称寄生虫)引起的疾病。3.1.3 人畜共患病zoonosis
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和相互感染的疾病。3.2 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体内有病原体寄存、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动物(包括昆虫)或人,以及一切可能被病原体污染使之传播的物体。
3.2.1动物病因animal etiology引起动物发生疾病的内外因素。3.2.2
病原体pathogenic agent
能引起疾病的生物体,包括寄生虫和致病性微生物。3. 2. 3致病性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病毒、类病毒等。
3.2.4患病动物sick animal
表现某疾病临床症状的动物。
3.2.5被感染动物infected animal被病原体侵害并发生可见或隐性反应的动物。3.2.6疑似感染动物suspicious infected animal*12
GB/T 18635-2002
与疫病患病动物处于同一传染环境中有感染该疫病可能的易感动物,如与患病动物同舍饲养、同车运输或位于患病动物临近下风的易感动物。假定健康动物supposedhealthyanimal3.2.7
发病动物的大群体中除患病或可疑感染动物以外的动物,对这些动物要采取隔离、紧急预防、观察和诊断等措施,直至确为健康动物并经必要安全处理后,方能与健康动物混群。3.2.8显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动物或人被某种病原体感染并表现出相应的特有症状。隐性感染 inapparent,infection3.2.9
不呈现明显症状的感染,亦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3.2.10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病原体长期存留在生物体内的一种感染。3.2.11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病程缓慢的一种感染。
慢病毒感染lentivirus infection由慢病毒引起的潜伏期长、病程缓慢并呈进行性的一种感染。3.2.13
潜伏感染 lantent infection
是持续性感染的一种形式,般无明显症状,甚至有时检测不到病原体,但在某种条件下可被激发发病而表现症状。
3. 2. 14 染疫 infection of animal and contamination of product and other objects by pathogenicagents
病原体感染动物或污染了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使它们带有这些病原体。3.2.15疑似染疫suspicious infection or contamination by pathogenic agent有染疫危险的动物或其他物品。3.2.16(染疫动物的)同群动物animals in the samegroup(with infected animal)与染疫动物生活在同一感染环境条件的群体中的动物。3.2.17感染期infective period被感染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最长期限。3.2.18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侵人机体开始至最早症状出现为止的期间。3.2.19 疫源地 nidus of infection有传染源存在或被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disease of natural nidus3.2.20
其病原体能在天然条件下野生动物体内繁殖,在它们中间传播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或家畜家禽的疫病。
自然疫源地natural nidus
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区。
3.2.22感染蜂群infected colonies of bees存在疫病的蜂群。
3.2.23病原携带者pathogen carrier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和繁殖并有可能排出体外而无症状的动物或人。3.3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epizootic process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侵人另外易感动物体内,形成新的传染,并继续传播形成群体感染发病的过程。
3.3.1传染infection
GB/T18635—2002
又称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繁殖,一般可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3. 3.2 传染过程 process of infection又称感染过程。病原体侵人易感动物体内,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学反应的过程,即传染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
3.3.3(疫病)传播transmission(of epidemic)由传染源向外界或胎血循环散布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再感染另外的动物或人。3.3.3.1传播途径routeof transmission病原体传播的路途。
3.3.3.2传播媒介transmissionvector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或人的中间载体。3.3.3.3传播方式modeof transmission疫病传播的方法与形式。
3.3.3.4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横向传播。纵向(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3.3.3.5
母体所患的疫病或所带的病原体,经卵、胎盘传播给子代的传播方式。3.3.3.6机械传播mechanical transmission病原体通过动物或物体直接或间接携带而使易感动物或人被感染的传播方式。3.3.3.7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传染源与易感动物或人相触及而引起感染的传播方式。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3. 3. 3. 8
易感动物或人接触传播媒介而发生感染的传播方式。3.3.3.9 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病原体通过污染的空气(气溶胶、飞沫、尘埃等)而使易感动物或人感染的一种传播方式。3. 3.3.10 饲料传播 feed-borne transmission易感动物采食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而受到感染的传播方式。3.3.3.11 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病原体以水为媒介而感染易感动物或人的传播方式。2土壤传播 soil-borne transmission3.3.3.12
病原体以土壤为媒介而感染易感动物或人的传播方式。虫媒传播 arthropod-borne transmission3.3.3.13
病原体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而使动物或人受感染的一种传播方式,有的是机械性携带,有的是生物性传播。
3.3.3.14生物性传播biological transmission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发育并感染动物或人的一种传播方式。3.3.3.15排泄物excreta
动物体排出的废物,如粪尿、呕吐物等,有时也包括排到体外的分泌物(如鼻涕等),是病原体污染环境的重要媒介。
3.4易感动物 susceptible anials对某种病原体或致病因子缺乏足够的抵抗力而易受其感染的动物。3. 5 疫情 epidemic situation,epizootie situation动物疫病发生、发展及相关情况。GB/T18635—2002
3. 5. 1 疫情报告 report on epidemic situation按照政府规定,兽医和有关人员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所作的关于疫病发生、流行情况的报告。3.5.2流行病学调查epidemiological survey对疫病或其他群发性疾病的发生、频率、分布、发展过程、原因及自然和社会条件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的系统调查,以查明疫病发展趋问和规律,评估防治效果。3.5.3(流行病学)监测(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对某种疫病的发生、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观察与检测,以把握该疫病的发生发展趋势。
3.5.4流行性epidemicity
某病在一定时间内发病数量比较多,传播范围比较广,形成群体性发病或感染。3.5.5地方流行性endemic,enzootic某种疾病发病数量较大,但其传播范围限于…·定地区。3.5.6爆发outbreak
在一定地区或某单位动物短时期内突然发生某种疫病很多病例。3.5.7大流行性pandemic;panzootic某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发病数量很大,蔓延地区很广甚至全国及国外。3.5.8散发(性)sporadic
病例以散在形式发生且各病例之间在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3.5.9周期性periodicity
某病规律性地间隔一定时间发生一次流行性现象。3.5.10季节性seasonal
某疫病在每年一定的季节内发病率明显升高的现象。感染率infection rate
特定时间内,某疫病感染动物的总数在被调查(检查)动物群样本中所占的比例。(调查当时感染动物数
(某疫病)感染率=
被调(检)查动物总数
3.5.12发病率incidence rate,morbidity在一定时间内新发生的某种动物疫病病例数与同期该种动物总头数之比,常以百分率表示。新发病例数
发病率=同期平约动物总头数
注:“动物总头数\系对该种疫病具有易感性的动物种的头数,特指者例外。“平均系指特定期内(如1月或1周)存养均数。此注亦适用于3.5.133.5.16。3. 5. 13病死率 case;fatality一定时间内某病病死的动物头数与同期确诊该病病例动物总数之比,以百分率表示。病死率一同期稀参离该需物劣物总数×100%某病病死动物头数
3.5.14死亡率
mortality
某动物群体在一定时间死亡总数与该群同期动物平均总数之比值,常以百分率表示。(一定时间内)动物死亡总数
×100%
死亡率
该群体动物的平均总数
3.5.15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又称现患率。表示特定时间内,某地动物群体中存在某病新老病例的频率。(某病)患病率=(特窘瞄间某病)(新考)需病例数×100% (同期)暴露(受检)动物头数15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GB/T18635—2002
3.5.16 流行率 prevalence infectious rate调查时,特定地区某病(新老)感染头数占调查头数的百分率。流行率=某病(新著)感染头数×100%被调查动物数
4疫病预防术语
4.1预防prophylaxis
采取措施防止疫病发生和流行。4.2免疫immunity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护自身的生理平衡和稳定的一种保护反应,主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机制实现。
4.2.1抗原antigen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该相应抗体发生反应或与致敏淋巴细胞结合的物质。
4.2.1.1免疫原immunogen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4.2.2抗体antibody
机体在抗原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抗体主要存在体液中。4.2.3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由免疫活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4.2.4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由体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等)中所含的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免疫。4.2.5获得免疫acquired immunity在自然条件下机体经感染某病原体而获得的免疫。4.2.6自动免疫active immunity又称主动免疫,由机体本身接受抗原性刺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建立的免疫。4.2.7人工自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人为地向机体输人免疫原而获得的免疫。4. 2.7. 1 注射免疫 immunization by injection将疫苗(菌苗)通过肌肉、皮下、皮内或静脉等途径注入机体,使之获得免疫力。口服免疫oral immunization
4. 2. 7. 2
将疫苗或拌人疫苗的饲料喂给动物使之获得免疫的方法。4.2.7.3 饮水免疫 immunization by drinking将疫苗或稀释的疫苗,通过饮水输入动物体内使之获得免疫力的方法。4.2.7.4 点眼免疫 immunization via conjunctiva sac将疫苗或稀释的疫苗滴人动物结膜囊内,使动物获得免疫力的方法。4.2.7.5滴鼻免疫 immunization by nostril-droping将疫苗或其稀释物滴人动物鼻腔,使之获得免疫力的方法。4.2.7.6气雾免疫aerosol immunization将稀释的疫苗或疫苗用气雾发生装置喷散成气溶胶或气雾,使动物吸入而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passiveimmunity
4.2.8被动免疫
机体接受另一-免疫机体的抗体或致敏T淋巴细胞而获得的免疫力。16
4.2.9计划免疫planned vaccinationGB/T 18635-—2002
依据国家或地方消灭、控制疫病的要求,有计划进行的免疫接种。4.2.10强制免疫compuisoryvaccination以行政乃至法律手段执行的免疫接种。紧急免疫接种emergencyvaccination4.2.11
为扑灭、控制某种疫病,在疫区或疫点对易感动物尽快进行的突击性免疫接种。4.2.12免疫监测immune surveillance普检或抽检动物群体的抗体水平,以监控群体的免疫状态,为实施计划免疫和增强免疫提供依据。
4.3 防治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对疫病的预防、治疗和其他必要处理。4.4
无菌sterility
特定物体的内部和表面无活微生物存在的状态。4.5
防腐antisepsis
采用物理、化学措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以防止有机物腐败的方法。4. 6 驱虫 repelling-parasite应用药物驱除、杀灭宿主动物体内和外界相通脏器中的寄生虫。4.7化学(药物)预防chemoprophylaxis通过使用药物,防止感染或发生某种疾病的措施。4.8(某病)无疫区(certain epidemic)free zone国内明确界定的某(些)区域,在该区域内于规定的期限没发生规定的某疫病,并在该区内及其边界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有效的官方兽医控制。5疫病的扑灭和控制术语
5.1扑灭elimination
在一一定区域内,采取紧急措施以迅速消灭某一疫病。5.1.1 隔离 isolation
将疫病感染动物、疑似感染动物和病原携带动物,与健康动物在空间上间隔开,并采取必要措施切断传染途径,以杜绝疫病继续扩散。封锁block
某一疫病爆发后,为切断传染途径,禁止人、动物、车辆或其他可能携带病原体动物在疫区与其周阖区之间出入。
5.1.3 扑杀 stamp out
将被某疫病感染的动物(有时包括可疑感染动物)全部杀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染途径。
5.1.3.1扑杀政策stamping-out policy某些国家对扑灭某种疫病所采取的严厉措施,即宰杀所有感染动物和同群的可疑感染动物,必要时宰杀直接接触或连同可能造成病原传播的间接接触动物,并采取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扑灭疫病的相应措施。
5.1.4无害化处理bio-safetydisposal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户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破坏毒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5.1.5销毁destroy
GB/T 18635-2002
将动物厂体及其产品或附属物进行楚烧、化制等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消灭它们所携带的病原体。5.1.6消毒disinfection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措施杀火病原微生物。5.1.7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火物体上所有病原性和非病原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5.1.8封存sealing up
将染疫物或可疑染疫物放在指定地点并采取阻断性措施(如隔离,密封等)以杜绝病原体传播的切可能,经有关当局同意后方可移动和解封。5.1.9杀虫disinsection,insect elimination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消灭或减少疫病媒介昆虫或动物体外寄生虫。5.1.10 灭鼠 deratization
采取措施使鼠类数量减少以至消灭,以防止其危害。5.2控制control
采取措施使疫病不再继续蔓延和发展。5.3净化cleaning
对某病发病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消灭和清除传染源的目标。5. 4 疫区 epidemic area
疫病爆发或流行所波及的区域。5.4.1疫点epidemic spot
发生疫病的自然单位(圈、舍、场、村),在一定时期内成为疫源地。5.4.2受威胁区risk area
与疫区相邻并存在该疫区疫病传人危险的地区。6检疫和诊断术语
6.1 动物检疫 animal quarantine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按照国家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的是否感染特定疫病或是否有传播这些疫病危险的检查以及检查定性后的处理。6.1.1 岸检疫port quarantine inspection在口岸对出入国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可疑染疫的运输工具等进行的检疫和检疫处理。6.1.1.1进境检疫entryquarantine对从国外输入境内的动物、动物产品和可疑染疫的运输工具等进行的检疫和检疫后处理。6.1.1.2出境检疫exit quarantine对从我国口岸向国外输出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进行的检疫及检疫监督过程。6. 1. 1. 3 过境检疫 transit quarantine对经过我国口岸运输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非本国物品进行的检疫。2产地检疫quarantine in origin area6.1.2
在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地区(例如县境内)进行的检疫。6.1.3 检疫场所quarantine establishment对动物实施检疫(特别是进出检疫)的建筑物或专用场地,在这里要求被检动物处于与其他动物无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完全隔离状态,接受不同期限的观察和各种检验,以使检疫当局、官方兽医能够确保放行的动物无特定疾病。6.2
诊断diagnosis
通过观察和检查对病例的病性和病情作出判断。18
6.2.1临床诊断clinica diag伊sisGB/T18635--2002
通过现场观察和检查对病例的病性和病情做出判断。6.2.1.1症状 symptom
动物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6. 2. 2 病理学诊断 athological diagnosis用病理学方法对疾病或病变做出诊断。6. 2.2. 1 病理检查Bathologic examination对动物(户)体进行解剖检查和组织学检查,以发现其病理学变化,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6.2.3流行病学诊断epidemiological utagnosis通过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作为对疫病诊断的种依据。6.2.4 实验室诊断 laboratory diagnosis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试验,对取自病例的样品进行检查,获取具有诊断价值的数据。微生物学诊断microbiological diagnosis6.2.5街
用微生物学方法检查和鉴定病源体,对疾病做出诊断。6.3#
检查examinatior
通过观察和试验,查明对象的有关情况。6.4
检验inspection
对有关特性的测量、测试、观察或校准,做出评价。6.5 试验 test
根据特定程序,测出对象有关特性的技术操作。6.5.1样品sample
取自动物或环境、拟通过检验反映动物个体、群体或环境有关状况的材料或物品。6. 5.2 病料 specimen
来自惠病或可疑患病动物的被(待)检材料。6.6病原分离isolationof pathogen通过相应试验操作程序,从样品中得致病性生物的纯培养物。6.6.1组织培养tissue cultivation将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6.6.2 细胞培养 cell cultivation在体外进行人工活细胞培养的方法。6. 6. 3 病原鉴定 pathogen identification通过种种试验对病原分离物定性。6.6.4
空斑panue
细胞层中由于规律性病变死亡而形成的空自清亮区。对病毒来说,一个单独而究整的蚀斑一般是由个活病毒颗粒增殖的结果。6.7 血清学 serology
研究体液中的抗体与抗原在体外的各种免疫学反应的科学。6.8 血清学试验 serological test借助抗体在体外(与抗原)的种种血清学反应进行的各种检查。6. 8.1 中和试验 neutralization test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使病原体失去感染性或使外毒素失去毒性,并表现为对细胞或动物的免疫保护作用。中和试验是利用这一反应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6.8.1. 1试管中和试验 neutralization test in tube19
在试管中进行的中和试验。
GB/T 18635—2002
微量中和试验micro-neutralization test6.8.1.2
在微量反应板上进行的中和试验。6.8.1.3空斑抑制试验plaque inhibition test用蚀斑方法进行的一种中和试验,由于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使蚀斑的形成受到抑制。6.8.1.4空斑减数试验plaquereductionassay中和试验的一种形式。血清和病毒分别做适当的稀释,混合并作用一定时间后,做蚀斑计数试验,比较正常样品与被检样品产生蚀斑数的差异,用以检测被检血清的中和能力。6.8.2 凝集试验 agglutination test颗粒性抗原(细菌、红细胞等)与对应抗体(或其他外源性凝集素)在电解质参与下,结成可见的凝块,以此进行血清学检测。
6.8.2.1 直接凝集试验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完全抗体直接结合形成可见团块的试验。6. 8. 2. 1. 1 平板凝集试验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在玻板或玻片上进行的凝集试验。6. 8. 2. 1. 2 试管凝集试验 tube agglutination test在试管中进行的凝集试验。
6. 8. 2.2
间接凝集试验 in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某种颗粒状载体上,再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结合,通过观察其凝集反应进行血清学检测。6.8.2.2.1(间接)胶乳凝集试验(indirect)latex agglutination test以胶乳微粒为载体吸附某种抗原或抗体,通过凝集反应试验,进行血清学检测。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test6. 8. 2. 2. 21
某些动物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分子的Fc段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蛋白结合,而IgG的Fah段仍具有抗体活性,抗体以此机制结合于该种菌体后再与相应抗原反应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以此可进行免疫检测。抗球蛋白凝集试验antiglobulin agglutinationtest6. 8. 2. 2. 3
不完全抗体与抗原反应(不呈现可见反应),加入抗球蛋白(血清)抗体,能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以此进行免疫检测。
6. 8. 2.3 血凝试验 haemagglutination test CHA]某些抗原或特殊物质有凝集某些动物红细胞的特性,通过这种反应检测抗原的生物活性。血凝抑制试验 ha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 [HI)6.8.2.3.1
具有血凝活性的抗原与相应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其血凝活性就被抑制,这一试验可用作血清学检测。
indirect haemagglutination test CIHJ6.8.2.4间接血凝试验
将抗原结合在特殊处理的红细胞上,可与相应特异性抗体反应而呈现凝集现象,利用这一一反应进行血清学检测。
reverse indirect haemagglutination test6.8.2.4.1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将抗体结合在特殊处理的红细胞上,通过凝集试验检测相应抗原。6.8.3 沉淀试验 precipitation test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相结合,形成可见的沉淀物。6.8.3.1 环状沉淀试验 ring precipitation test向小门径试管先加入含已知抗体的血清,再沿管壁加进待检抗原,使之形成分界清晰的两层,2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4059.1-2024 医用气体管道系统 第1部分: 压缩医用气体和真空用管道系统
- GB/T14039-2002 液压传动 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 GB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8477-2008 浙江中白猪
- GB/T26449-2010 辐射式水力旋流分级机组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5009.46-2003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4706.26-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离心式脱水机的特殊要求
- GB5413.1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游离生物素的测定
- GB15146.4-1994 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含易裂变物质水溶液的钢质管道交接的核临界安全准则
- GB12115-1989 高频信号发生器测试方法
- GB/T14625.5-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5部分:圆周长、圆周差的测量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