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6部分:垂直布线电缆 分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9 01:07:10
  • GB/T18015.6-1999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8015.6-1999

  • 标准名称: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6部分:垂直布线电缆 分规范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99-01-01
  • 实施日期:

    2000-05-01
  • 作废日期:

    2007-08-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411.01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气工程>>电线和电缆>>29.060.20电缆
  • 中标分类号:

    电工>>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K13电缆及其附件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6页
  • 标准价格:

    12.0 元

其他信息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上海电缆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与GB/T 18015.1《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一起使用。这种电缆专用于ISO/IEC DIS 11801:“信息技术 户楼宇通用布线”中定义的垂直布线。 GB/T 18015.6-1999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6部分:垂直布线电缆 分规范 GB/T18015.6-199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18015.6—1999
本标准等同采用EC1156《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系列标准。这一系列标准分别为:IEC1156-1:1994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IEC1156-2:1995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IEC1156-2-1:1995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第1节:空白详细规范
IEC1156-3:1995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分规范IEC1156-3-1:1995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第1节:空白详细规范
IEC1156-4:1995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4部分:垂直布线电缆分规范
IEC1156-4-1:1995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4部分:垂直布线电缆第1节:空白详细规范
与EC1156系列标准相对应,本标准在《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的总标题下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GB/T18015.1—1999):总规范第2部分(GB/T18015.2—1999):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第3部分(GB/T18015.3—1999):水平层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4部分(GB/T18015.4—1999):工作区布线电缆分规范第5部分(GB/T18015.5一1999):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6部分(GB/T18015.61999):垂直布线电缆分规范第7部分(GB/T18015.7—1999):垂直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其中第2,4,6部分应与第1部分一起使用;第3部分应与第1部分和第2部分一起使用;第5部分应与第1部分和第4部分一起使用;第7部分应与第1部分和第6部分一起使用。IEC1156中未规定产品型号,为使我国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的型号编制方法协调统,本标准第1部分补充了“附录C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的型号编制方法”,作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的国家标准。本标准第1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庆林、徐爱华、高欢、梁勇。GB/T18015.6—1999
IEC前言
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一个由各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EC的宗旨是针对电气和电子领域内标准化的所有问题促进国际间合作。为实现这一宗旨,IEC除组织各种活动以外还出版国际标准,并委托各技术委员会制定这些标准。对某项标准感兴趣的任何国家委员会均可参与该标准的制定。与IEC保持业务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也可参与标准的制定。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按双方协议条件紧密合作。2)技术委员会代表各国家委员会对他们特别关切的技术问题制定出的IEC正式决议或协议尽可能地表达出国际上对这些问题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发行,以推荐文件的形式在国际间使用,并且这些文件在此意义上取得各国家委员会的认可。4)为促进国际间的统一,各IEC国家委员会坦诚地以最大可能程度在各自国家和地区标准中采用IEC国际标准。IEC标准与相应的国家或地区标准的任何差异应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清楚地指出。5)IEC不提供标志方法以表示对产品的认可,IEC也不对宣称符合某项标准要求的任何设备承担责任。
国际标准EC1156-11156-4由IEC第46技术委员会:“通信与信号电缆、电线、波导、射频连接器和附件”下属的第46C分委员会:“电线和对称电缆”制定。EC1156-1标准文本以下述文件为基础:DIS文件
46C(CO)209
投票表决报告
46c(cO)235
投票表决批准该标准的全部资料均可在上表列出的“投票表决报告”中查找到。IEC1156-1的附录A和附录B仅供参考。IEC1156-2标准文本以下述文件为基础:DIS文件
46C/213/DIS
投票表决报告
46C/237/RVD
投票表决批准该标准的全部资料均可在上表列出的“投票表决报告”中查找到。IEC1156-2-1标准文本以下述文件为基础:DIS文件
46C/214/DIS
投票表决报告
46C/231/RVD
投票表决批准该标准的全部资料均可在上表列出的“投票表决报告”中查找到。I
GB/T18015.6—1999
IEC1156-3标准文本以下述文件为基础:DIS文件
46C/215/DIS
投票表决报告
46C/238/RVD
投票表决批准该标准的全部资料均可在上表列出的“投票表决报告”中查找到。IEC1156-3-1标准文本以下述文件为基础:DIS文件
46C/216/DIS
投票表决报告
46C/232/RVD
投票表决批准该标准的全部资料均可在上表列出的“投票表决报告”中查找到。IEC1156-4标准文本以下述文件为基础:DIS文件
46C/217/DIS
投票表决报告
46C/239/RVD
投票表决批准该标准的全部资料均可在上表列出的“投票表决报告”中查找到。IEC1156-4-1标准文本以下述文件为基础:DIS文件
46C/218/DIS
投票表决报告
46C/233/RVD
投票表决批准该标准的全部资料均可在上表列出的“投票表决报告”中查找到。IEC引言
根据ISO/IECJTC1/SC25提出的研究信息技术用通用布线对用于用户楼宇的电缆进行分类。在选择适用的电缆前应考虑以下因素:a)传输方式,
b)电缆布局。
1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6部分:垂直布线电缆分规范
Multicore and symmetrical pair/quad cables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s
Part6:Riser cables-Sectional specification1.1范围和目的
GB/T18015.6—1999
idtIEC1156-4:1995
本标准与GB/T18015.1《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一起使用。这种电缆专用于ISO/IECDIS11801:“信息技术用户楼宇通用布线”中定义的垂直布线。本标准适用于垂直通道或楼层间垂直布线的对数为20个线对或10个四线组及以上无单独屏蔽的电缆。当垂直安装时,可能要在适用的详细规范中规定附加的长度要求。这种电缆的缆芯可以有统包屏蔽。这种电缆适用于在合适的详细规范中所提到的各种通信系统。本标准所包括的电缆应在通信系统通常沿用的电压和电流下工作。这些电缆不宜连接到例如公共供电那样的低阻抗电源上。
电缆安装和运行期间推荐的温度范围由详细规范规定。1.2引用标准
GB/T18015.1—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1.3安装要求
见GB/T18015.1。
2定义、材料和电缆结构
2.1定义
见GB/T18015.1—1999中2.1条。2.2材料和电缆结构
2.2.1一般说明
材料和电缆结构的选择应当适合于预定的电缆用途及安装要求。应特别注意要符合任何防火性能的特殊要求(如燃烧性能、烟雾发生、含卤酸气体的产生等)。2.2.2电缆结构
电缆结构应符合适用的电缆详细规范规定的详细要求及尺寸。2.2.3导体
导体应由退火铜线制成。
导体可以是实心的或是绞合的。导体标称直径应在0.5mm~0.8mm之间。导体应是不镀锡或镀锡铜导体。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1-11批准2000-05-01实施
2.2.4绝缘
GB/T18015.6—1999
导体应由适当的热塑性材料绝缘。例如:-聚烯烃:
-聚氯乙烯;
含氟聚合物
低烟无卤热塑性材料。
绝缘可以是实心、泡沫或泡沫实心皮。绝缘应连续,其厚度应使成品电缆符合规定的要求。绝缘的标称厚度应适应导体的连接方法。2.2.5绝缘色谱
本标准不规定绝缘色谱,但应由适用的详细规范规定。颜色应易于辨认并应符合GB6995.2中规定的标准颜色。
注:为便于线对识别,可以用标记或色环的方法在“a”线上标上“b”线的颜色。2.2.6电缆元件
电缆元件应为线对或四线组,经适当扭绞以利于线对的识别。2.2.7电缆元件的屏蔽
GB/T18015.1—1999中2.2.7条不适用于本标准所涉及的电缆。2.2.8成缆
电缆元件应绞合成缆芯或单位,单位再进一步绞合成缆芯。每个单位应采用带有颜色代码的非吸湿性包带螺旋绕包,包带颜色代码应在适用的详细规范中规定。如果适用的详细规范要求,单位可包覆屏蔽。屏蔽应符合GB/T18015.1—1999中2.2.7条规定。缆芯可用非吸湿性包带保护。
2.2.9缆芯屏蔽
如果适用的详细规范要求,缆芯可包覆屏蔽。屏蔽应符合GB/T18015.1—1999中2.2.9条规定。使用铜编织层的填充系数应不小于0.41(编织密度不小于65%)。使用带和编织屏蔽的填充系数应不小于0.16(编织密度不小于30%)。填充系数的定义应按照IEC96的规定。2.2.10护套
护套材料应由适当的热塑性材料组成。例如:聚烯烃;
-聚氯乙烯;
含氟聚合物;
一低烟无卤热塑性材料。
护套应连续,其厚度尽可能均匀。护套内可以放置非吸湿性的非金属材料撕裂绳。2.2.11护套颜色
护套颜色可由用户和生产厂协商确定,也可由适用的详细规范说明。2.2.12标志
每根电缆上应标有生产厂厂名,有要求时还应有制造年份。可以使用下列方法之一加上识别标志:a)适合的着色线或着色带;
b)印字带;
c)在缆芯包带上印字;
d)在护套上作标记。
允许在护套上作附加标记,这些标记可在适用的详细规范中指明。2
2.2.13成品电缆
GB/T18015.6—1999
成品电缆应对储存及装运有足够的防护。3性能和要求
3.1一般说明
本章规定了按本标准生产的电缆的性能和最低要求。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8015.1一1999第3章规定。为区别特定的产品及其性能可以制定详细规范(见第5章)。3.2电气性能
试验应在长度不小于100m的电缆上进行。3.2.1导体电阻
导体电阻值应符合IEC344的要求。3.2.2电阻不平衡
电阻不平衡值应不大于3%。
3.2.3介电强度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试验应在导体/导体间进行,当具有屏蔽时还应在导体/屏蔽间进行:直流1kV1min
或直流2.5kV2s
注:可以使用交流试验电压,其值为直流电压值除以1.5。3.2.4绝缘电阻
试验应在两种情况下进行:
一导体/导体;
一当有屏蔽时,导体/屏蔽。
最小绝缘电阻值应符合适用的电缆规范并在任何情况下均大于150MQ·km。3.2.5工作电容
本标准不规定工作电容,但可由适用的详细规范规定。3.2.6电容不平衡
对于屏蔽电缆,试验应在线对/屏蔽间进行,在1kHz频率下,其值应不大于1700pF/500m。3.2.7转移阻抗
对于屏蔽电缆,其值应不大于:10MHz频率下,100m2/m。
3.3传输性能
试验应在长度不少于100m的电缆上进行。注:在适当的情况下,传输性能按照用途和系统要求而分为几类。各类电缆预定使用的上限传输频率为:第3类16MHz
第4类20MHz
第5类100MHz
3.3.1传播速度
本标准不规定传播速度,但可由适用的详细规范规定。3.3.2衰减
任意线对衰减的最大个别值应符合下述规定(dB/100m):3
第3类
第4类
第5类
GB/T18015.6—1999
特性阻抗?
频率,MHz
注:本标准不规定低频的衰减值,但可由相关详细规范作为系统信息提供。3.3.3不平衡衰减
在考虑中。
3.3.4近端串音(NEXT)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在考虑中
在1MHz至电缆分类规定的最高频率范围内测量任意线对组合间的近端串音衰减(NEXT)。按照GB/T18015.1—1999中2.1.10条定义的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应等于或大于以下数值(dB)频率,MHz
3.3.5远端串音
不适用。
3.3.6特性阻抗
第3类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第4类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第5类
GB/T18015.6—1999
在1MHz至电缆分类规定的最高频率范围内测得的特性阻抗标称值应为100Q、120Q或150Q,容差士15%。
3.3.7结构回波损耗(SRL)
在考虑中。
3.3.8纵向差分转换损耗(LCL)
在考虑中。
3.4机械性能和尺寸要求
3.4.1尺寸要求:
本标准未规定绝缘外径、护套标称厚度及最大外径,但应由适用的详细规范规定。3.4.2导体断裂伸长率
最小值应为15%。
3.4.3绝缘断裂伸长率
最小值应为100%。
3.4.4护套断裂伸长率
最小值应为100%。
3.4.5护套抗张强度
最小值应为9MPa。
3.4.6电缆压扁试验
不适用。
3.4.7电缆冲击试验
本标准未规定电缆冲击试验,但应由适用的详细规范规定。3.4.8电缆反复弯曲
不适用。
3.4.9电缆抗拉性能
本标准不规定电缆抗拉性能,但应由适用的详细规范规定。注:在安装时,根据横截面计算的在全部导体上的牵引力(单位:N)不宜超过50N/mm。3.5环境性能
3.5.1绝缘收缩
持续时间:1h;
温度:100℃士2℃;
要求:该值应小于或等于5%。
3.5.2绝缘热老化后的缠绕试验
不适用。
3.5.3绝缘低温弯曲试验
温度:20℃±2℃,
弯曲芯轴直径:6mm;
要求:不开裂。
3.5.4护套热老化后的断裂伸长率持续时间:7d;
温度:100℃±2℃,
要求最小值:初始值的50%。
3.5.5护套热老化后的抗张强度
持续时间:7d;
温度:100℃±2℃;
要求最小值:初始值的70%。
3.5.6护套高温压力试验
不适用。
3.5.7电缆低温弯曲试验
温度:—20℃±2℃;
弯曲芯轴直径:电缆外径的8倍,要求:不开裂。
3.5.8热冲击试验
不适用。
3.5.9单根电缆延燃性能
GB/T18015.6—1999
相关详细规范规定时,试验应按GB/T18015.1规定进行。3.5.10成束电缆的延燃性能
相关详细规范规定时,试验应按GB/T18015.1规定进行。3.5.11含卤酸气体的产生
相关详细规范规定时,试验应按GB/T18015.1规定进行。3.5.12发烟量
相关详细规范规定时,试验应按GB/T18015.1规定进行。3.5.13散发的有毒气体
在考虑中。
3.5.14电缆在通风空间环境条件下的燃烧和烟雾组合试验在考虑中。
4质量评定程序
在考虑中。
空白详细规范介绍
本标准所述电缆的空白详细规范以GB/T18015.7发布,用以标明特定的产品。当详细规范完成时,应提供下列信息:导体尺寸;
一元件数目;
电缆详细结构;
一类别(3,4或5);1)
-特性阻抗,1)
阻燃性能。
1)应保持有关分规范中对各类电缆(3类、4类或5类)规定的传输性能和特性阻抗。在本规范中指出的其他信息可在相关详细规范中规定。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