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卫生行业标准(WS) >>
- WS/T 206-2001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 光散射法

【卫生行业标准(WS)】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 光散射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7 22:41:55
- WS/T206-2001
- 现行
标准号:
WS/T 206-2001
标准名称: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 光散射法
标准类别:
卫生行业标准(WS)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11-14 -
实施日期:
2002-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22.41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用光散射式粉尘仪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浓度和质量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快速测定,也适用于其他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快速测定。 WS/T 206-2001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 光散射法 WS/T206-2001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206—2001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
光散射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 in air of public place--Light scattering method2001-11-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002-05-01实施
WS/T206--2001
本标准为执行GB9663~9673—1996.GB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而制定。本标准采用光散射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浓度。本标准采用滤纸(膜)采样-称重法确定光散射法对可吸人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滤纸(膜)采样-称重法参照GB/T17095一1997《室内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光散射式粉尘仪的计量检定采用JJG846—1993《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检定规程》。本标准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常州市卫生防疫站、湖北省卫生防疫站、贵州省卫生防疫站、成都市卫生防疫站、海南省卫生防疫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一川、迟锡栋、刘凡、张晶、李宝成、崔九思、谈立峰、赵亢、李荣江、王崇东、于慧芳、于传龙。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 in air of public place--Light scattering methodWS/T206—2001
本标准规定了用光散射式粉尘仪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的浓度和质盘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浓度的快速测定,也适用于其他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快速测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7095—1997室内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JJG846—1993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检定规程LD98—1996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法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可吸人颗粒物(PM10)inhalableparticulatematter指能进人呼吸道的质量中值直径为10μm的颗粒物(Dss一10μm)3.2质量浓度massconcentration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可吸人颗粒物(PM10)的量(mg/m)。3.3相对质量浓度relativemassconcentration与质量浓度呈线性相关的仪器测量值(计数/分,CPM)3.4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conversioncoefficientKfortransformrelativemass concentrationintomass concentration
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与仪器测定的相对质量浓度的比值。3.5方法总不确定度relativeoveralluncertainty,ROU在0.5~2倍卫生标准规定浓度范围内,光散射法与滤纸(膜)采样-称重法相比较,总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25%。
数学表达式见式(1)。
ROU[J6|+2IMRSDI≤25%
式中:
b—一两种对比方法配对测定的相对差值的算术平均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1-14批准(1)
2002-05-01实施
4原理
WS/T206—2001
光散射法测定的相对标准差的几何平均值。当光照射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上时,产生散射光。在颖粒物性质一定的条件下,颗粒物的散射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应用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求得颗粒物质量浓度。5仪器
测量范围:0.01~100mg/m;低浓度场所0.001~10mg/m检测灵敏度(相对校正粒子):1CPM=0.01mg/m;低浓度场所1CPM=0.001mg/m2测定精度:土10%(相对校正粒子);仪器应内设具有光学稳定性的自校装置,出厂前按JJG845标定。注:校正粒子,平均粒径0.3μm,几何标准偏差g≤1.25的硬脂酸粒子。平均粒径0.6μm,儿何标准偏差g≤1.25的聚苯乙烯粒子。6测定步骤
6.1现场测定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现场测定。6.2结果计算
已知质量浓度的转换系数K值时,其可吸人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可按式(2)计算:C(R-B)K
一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值,mg/m;式中:C—
R—仪器测量值,CPM;
B-仪器基底值,CPM;
K—-质量浓度转换系数,mg/(m2.CPM)。6.3质浓度转换系数K值的确定(见附录A)。7质量控制
7.1光散射式粉尘测定仪按JJG846检定规程进行检定。7.2应在相对湿度小于90%,平均风速小于1m/s的环境中进行。7.3测定前应确定与被测场所相应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8精密度和准确度
8.1仪器测量的重现性误差:平均相对标准差<土7%。8.2光散射法与滤纸(膜)采样-称重法相比较,总不确定度(ROU)应≤25%。(2)
A1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
WS/T206—2001
附录A
(标准的附录)Www.bzxZ.net
质盘浓度转换系数K值的确定
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应用滤纸(膜)采样-称重法和光散射式粉尘仪两者比较确定。滤纸(膜)采样-称重法应按GB/T17095规定执行,光散射式粉尘仪应符合JJG846规定的要求。A2测定步骤
将光散射式粉尘测定仪和滤纸(膜)颗粒物采样器置于现场同一测定点和同一高度,平行采样。两仪器的吸气口中心距离应在10cm内。A3计算
K=C/(R-B)
式中:K一质量浓度转换系数,mg/(m2·CPM)C——滤纸(膜)采样-称重法测得的质量浓度值,mg/m;R—--光散射式粉尘测定仪测量值,CPM;B——光散射式粉尘测定仪基底值,CPM。A4确定K值的平均值
(A1)
在同一现场,采集12个以上有效样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确认质量浓度和相对质量浓度具有线性回归关系,将其转换系数K的几何平均值作为该场所可吸人颗粒物(PM10)浓度的转换系数K值。附录B
(标准的附录)
质盘浓度转换系数K值
表B1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
密闭空调房间
可见光光散射
数字粉尘仪K,
激光光散射
数字粉尘仪K。
0.013~0.015
建议值
0. 0007~0. 0011
一般公共场所
建议值
0.016~0.021
建议值
WS/T20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
WS/T206--200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剧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开木880×12301/16印张1/2字数9千字2002年4月第一版2002年4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2000
网址bzcbs.com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WS/T206—2001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
光散射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 in air of public place--Light scattering method2001-11-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002-05-01实施
WS/T206--2001
本标准为执行GB9663~9673—1996.GB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而制定。本标准采用光散射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浓度。本标准采用滤纸(膜)采样-称重法确定光散射法对可吸人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滤纸(膜)采样-称重法参照GB/T17095一1997《室内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光散射式粉尘仪的计量检定采用JJG846—1993《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检定规程》。本标准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常州市卫生防疫站、湖北省卫生防疫站、贵州省卫生防疫站、成都市卫生防疫站、海南省卫生防疫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一川、迟锡栋、刘凡、张晶、李宝成、崔九思、谈立峰、赵亢、李荣江、王崇东、于慧芳、于传龙。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 in air of public place--Light scattering methodWS/T206—2001
本标准规定了用光散射式粉尘仪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的浓度和质盘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浓度的快速测定,也适用于其他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快速测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7095—1997室内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JJG846—1993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检定规程LD98—1996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法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可吸人颗粒物(PM10)inhalableparticulatematter指能进人呼吸道的质量中值直径为10μm的颗粒物(Dss一10μm)3.2质量浓度massconcentration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可吸人颗粒物(PM10)的量(mg/m)。3.3相对质量浓度relativemassconcentration与质量浓度呈线性相关的仪器测量值(计数/分,CPM)3.4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conversioncoefficientKfortransformrelativemass concentrationintomass concentration
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与仪器测定的相对质量浓度的比值。3.5方法总不确定度relativeoveralluncertainty,ROU在0.5~2倍卫生标准规定浓度范围内,光散射法与滤纸(膜)采样-称重法相比较,总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25%。
数学表达式见式(1)。
ROU[J6|+2IMRSDI≤25%
式中:
b—一两种对比方法配对测定的相对差值的算术平均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1-14批准(1)
2002-05-01实施
4原理
WS/T206—2001
光散射法测定的相对标准差的几何平均值。当光照射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上时,产生散射光。在颖粒物性质一定的条件下,颗粒物的散射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应用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求得颗粒物质量浓度。5仪器
测量范围:0.01~100mg/m;低浓度场所0.001~10mg/m检测灵敏度(相对校正粒子):1CPM=0.01mg/m;低浓度场所1CPM=0.001mg/m2测定精度:土10%(相对校正粒子);仪器应内设具有光学稳定性的自校装置,出厂前按JJG845标定。注:校正粒子,平均粒径0.3μm,几何标准偏差g≤1.25的硬脂酸粒子。平均粒径0.6μm,儿何标准偏差g≤1.25的聚苯乙烯粒子。6测定步骤
6.1现场测定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现场测定。6.2结果计算
已知质量浓度的转换系数K值时,其可吸人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可按式(2)计算:C(R-B)K
一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值,mg/m;式中:C—
R—仪器测量值,CPM;
B-仪器基底值,CPM;
K—-质量浓度转换系数,mg/(m2.CPM)。6.3质浓度转换系数K值的确定(见附录A)。7质量控制
7.1光散射式粉尘测定仪按JJG846检定规程进行检定。7.2应在相对湿度小于90%,平均风速小于1m/s的环境中进行。7.3测定前应确定与被测场所相应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8精密度和准确度
8.1仪器测量的重现性误差:平均相对标准差<土7%。8.2光散射法与滤纸(膜)采样-称重法相比较,总不确定度(ROU)应≤25%。(2)
A1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
WS/T206—2001
附录A
(标准的附录)Www.bzxZ.net
质盘浓度转换系数K值的确定
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应用滤纸(膜)采样-称重法和光散射式粉尘仪两者比较确定。滤纸(膜)采样-称重法应按GB/T17095规定执行,光散射式粉尘仪应符合JJG846规定的要求。A2测定步骤
将光散射式粉尘测定仪和滤纸(膜)颗粒物采样器置于现场同一测定点和同一高度,平行采样。两仪器的吸气口中心距离应在10cm内。A3计算
K=C/(R-B)
式中:K一质量浓度转换系数,mg/(m2·CPM)C——滤纸(膜)采样-称重法测得的质量浓度值,mg/m;R—--光散射式粉尘测定仪测量值,CPM;B——光散射式粉尘测定仪基底值,CPM。A4确定K值的平均值
(A1)
在同一现场,采集12个以上有效样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确认质量浓度和相对质量浓度具有线性回归关系,将其转换系数K的几何平均值作为该场所可吸人颗粒物(PM10)浓度的转换系数K值。附录B
(标准的附录)
质盘浓度转换系数K值
表B1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
密闭空调房间
可见光光散射
数字粉尘仪K,
激光光散射
数字粉尘仪K。
0.013~0.015
建议值
0. 0007~0. 0011
一般公共场所
建议值
0.016~0.021
建议值
WS/T20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
WS/T206--200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剧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开木880×12301/16印张1/2字数9千字2002年4月第一版2002年4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2000
网址bzcbs.com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卫生行业标准(WS)标准计划
- WS/T364.7—2023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 第 7 部分:体格检查
- WS/T363.5—2023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目录 第 5 部分:健康危险因素
- WS589—2018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标识
- WS/T364.6-2023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 第 6 部分:主诉与症状
- WS/T832-2024 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
- WS/T364.8—2023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 第 8 部分:临床辅助检查
- WS/T833-2024 蘑菇中毒事件样本采集标准
- WS/T663-2020 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
- WS/T368-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 WS/T661-2020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 WS/T827—2023 核与放射卫生应急准备与响应通用标准
- WS/T684-2020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抗菌药物检测方法与评价要求
- WS/T815—2023 严重创伤院前与院内信息链接标准
- WS/T828—2023 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
- WS/T471-2015 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