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634.3-2004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国家标准(GB)】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0 08:23:45
- GB/T1634.3-2004
- 现行
标准号:
GB/T 1634.3-2004
标准名称: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4-03-15 -
实施日期:
2004-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76.85 KB
替代情况:
GB/T 1634-1979(1989)采标情况:
ISO 75-3:2003,IDT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1634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方法。所用的弯曲应力如GB/T1634.2一样是不固定的,而是受试材料初始(室温)弯曲模量的若干分之一(1/1000)。这样使本方法能适用于弯曲模量范围宽的材料。其他信息见GB/T1634.1—2004的第1章。 GB/T 1634.3-2004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GB/T1634.3-2004

部分标准内容:
ICS 83.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34.3—2004/ISO75-3:2003代替GB/T1634—1979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temperature of deflection under load-Part3:High-strength thermosetting laminates(ISO75-32003,IDT)
2004-03-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12-01实施
GB/T163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一一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一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本部分为GB/T1634的第3部分。
GB/T1634.3--2004/ISO75-3:2003本部分等同采用ISO75-3:2003《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75-3:2003,在技术内容上完全相同。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把“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或“GB/T1634”,把“ISO75的本部分”改成“GB/T1634的本部分”或“本部分”,
b)删除了ISO75-3:2003的前言、引言和参考文献;c)增加了国家标准的前言;
d)把“规范性引用文件”章所列的ISO75-1:2003用对应的等同采用该文件的我国国家标准代替。
本部分的前一版为GB/T1634一1979(1989年确认)《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与前版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1、更改了标准名称,增加了自次和前言:2、增设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原理”和“精密度”四章,引人了若干新的术语、定义和符号;
3、把试样放置方式由“侧立”改为“平放”4、跨度L由100mm固定值改为在60mm~210mm之间选定,并与试样厚度h存在下述关系:L=(30h±1)mm;
5、对试样施加的弯曲应力值不是从固定的两种中选取,而是按受试材料初始(室温)弯曲模量的1/1000计算得出;
6、标准挠度值不是由标准附表中查出,而是只能由GB/T1634.1一2004/ISO75-1:2003的公式(5)计算得到;
7、对试样尺寸有特殊要求;
8、对“范围”、“设备”、“试样”、“状态调节”、“操作步骤”、“结果表示”、“试验报告”等章节内容的其他修改和补充见GB/T1634.1—2004。本部分与GB/T1634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共同代替国家标准GB/T16341979(1989确认)《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本部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产品分会(TC15/SC4)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玻璃钢设计研究院、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四川东方绝缘材料厂、天马集团常州253厂、北京化工研究院、扬州化工厂、承德试验机总厂。1
GB/T1634.3—2004/IS075-3:2003本部分起草人:王永明、宋桂荣。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1979年。本部分委托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负责解释。1范围
GB/T1634.3—2004/ISO75-3:2003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GB/T1634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方法。所用的弯曲应力如GB/T1634.2样是不固定的,而是受试材料初始(室温)弯曲模量的若干分之一(1/1000)。这样使本方法能适用于弯曲模量范围宽的材料其他信息见GB/T1634.1-2004的第1章。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63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634.1--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ISO75-1:2003,IDT)
ISO 178:2001
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ISO295:1)塑料热固性塑料压塑试样ISO1268-4—2)bzxz.net
纤维增强塑料试板制备方法第4部分:预浸料坏成型ISO2818:1994
塑料机械加工制备试样
ISO10724-11998
塑料热固性粉状模塑料注塑试样(PMCs)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的制备
ISO14125:1998
3术语和定义
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T163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原理
见GB/T1634.1—2004中的第4章。5设备
5.1产生弯曲应力的装置
见GB/T1634.1—2004中的5.1。
跨度(支座与试样两条接触线之间距离)应按公式L=(30h士1)mm设定,式中的h为试样厚度,以mm为单位。
5.2加热装置
见GB/T1634.1—2004中的5.2。
1)即将出版(对ISO295:1991的修订版)。2)即将出版。
GB/T1634.3—2004/IS075-3.20035.3码
见GB/T1634.1—2004中的5.3。
5.4温度测量仪器
见GB/T1634.1—2004中的5.4。
5.5挠度测量仪器
见GB/T1634.1—2004中的5.5。
6试样
6.1概述
见GB/T1634.1—2004中的6.1。
6.2形状和尺寸
见GB/T1634.1—2004中的6.2。
试样应具有如下尺寸:长度l:比跨度至少长10mm宽度b:9.8mm~12.8mm,厚度h:2.0mm~7.0mm。
6.3试样检查
见GB/T1634.1-—2004中的6.3。6.4试样数量
见GB/T1634.1—2004中的6.4。
6.5试样制备
应按ISO295、ISO10724-1:1998或ISO1268-4(及ISO2818:1994如果适用的话)或按有关方面协议制备试样。
应确保全部切削面都尽可能平滑,并确保任何不可避免的机加工痕迹都顺着长轴方向。压塑试样时,试样宽度应垂直于模塑力的方向。对于片材,试样厚度(通常为片材厚度)应在2mm~7mm范围内。对于厚度超过7mm的样品,应通过单面机加工将厚度减少到7mm。如果试样的两个面不同,则应在试验报告中报告机加工的表面。鉴于要求跨度为试样厚度的30倍(见5.1),故其可以为60mm至210mm间的任一距离。某些试验机只具有100mm的固定跨度,因此仅可使用厚度等于或小于3mm的试样。如果试样厚度大于3mm,可用机加工减薄。如前所述,如果试样两面不同,则仅在一面进行机加工,并在试验报告中报告机加工的表面。
注:绝大多数增强的热固性层压材料都是各向异性的,机加工可能明显地改变其性能。6.6退火
由于模塑条件变化导致的试验结果差异,可通过试验前把试样退火使差异减少到最低。由于不同材料要求不同的退火条件,因此,若需要退火时,只能使用材料标准规定或有关方面商定的退火程序。7状态调节
见GB/T1634.1—2004的第7章。
8操作步骤
8.1施加力的计算
见GB/T1634.1-2004中的8.1。
应使施加力所产生的弯曲应力等于材料室温弯曲模量值的1/1000。该模量值可按照ISO178:2001或ISO14125:1998测定或由生产厂给出。注:还可使用另一种方法确定施加的力。即把使试样产生相当于弯曲应变增量值△e一0.1%的挠度L见2
GB/T1634.3—2004/IS075-32003GB/T1634.1一2004中的公式(5)所需的力作为应施加的力。此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明确知道确定施加的力所用的弯曲模量。
8.2加热装置的起始温度
见GB/T1634.1—2004中的8.2。
8.3测量
见GB/T1634.1—2004中的8.3。
把两支座间跨度L调节到试样厚度的30倍(士1mm)。把试样按平放方式放置在两支座上。施加计算好的力(见8.1),以便给出所要求的弯曲应力。按照GB/T1634.1一2004中的公式(5),使用弯曲应变增量值△st=0.2%计算标准挠度△s。记录样条初始挠度增量达到标准挠度时的温度,此温度即为其负荷变形温度。如果单个试验结果相差5℃以上,则应重新进行试验。9结果表示
见GB/T1634.1—2004中的第9章。10精密度
见GB/T1634.12004中的第10章。11
试验报告
见GB/T1634.1—2004中的第11章。省略第h)项,并把第i)项修改如下:1)所用曲应力,并说明该曲应力是使用初始(室温)弯曲模量计算的,还是用对应于弯曲应变差等于0.1%的初始挠度测定的;另外,补充下列附加信息:
1)如果必须用机加工减少试样厚度时,机加工的表面。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34.3—2004/ISO75-3:2003代替GB/T1634—1979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temperature of deflection under load-Part3:High-strength thermosetting laminates(ISO75-32003,IDT)
2004-03-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12-01实施
GB/T163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一一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一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本部分为GB/T1634的第3部分。
GB/T1634.3--2004/ISO75-3:2003本部分等同采用ISO75-3:2003《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75-3:2003,在技术内容上完全相同。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把“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或“GB/T1634”,把“ISO75的本部分”改成“GB/T1634的本部分”或“本部分”,
b)删除了ISO75-3:2003的前言、引言和参考文献;c)增加了国家标准的前言;
d)把“规范性引用文件”章所列的ISO75-1:2003用对应的等同采用该文件的我国国家标准代替。
本部分的前一版为GB/T1634一1979(1989年确认)《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与前版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1、更改了标准名称,增加了自次和前言:2、增设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原理”和“精密度”四章,引人了若干新的术语、定义和符号;
3、把试样放置方式由“侧立”改为“平放”4、跨度L由100mm固定值改为在60mm~210mm之间选定,并与试样厚度h存在下述关系:L=(30h±1)mm;
5、对试样施加的弯曲应力值不是从固定的两种中选取,而是按受试材料初始(室温)弯曲模量的1/1000计算得出;
6、标准挠度值不是由标准附表中查出,而是只能由GB/T1634.1一2004/ISO75-1:2003的公式(5)计算得到;
7、对试样尺寸有特殊要求;
8、对“范围”、“设备”、“试样”、“状态调节”、“操作步骤”、“结果表示”、“试验报告”等章节内容的其他修改和补充见GB/T1634.1—2004。本部分与GB/T1634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共同代替国家标准GB/T16341979(1989确认)《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本部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产品分会(TC15/SC4)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玻璃钢设计研究院、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四川东方绝缘材料厂、天马集团常州253厂、北京化工研究院、扬州化工厂、承德试验机总厂。1
GB/T1634.3—2004/IS075-3:2003本部分起草人:王永明、宋桂荣。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1979年。本部分委托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负责解释。1范围
GB/T1634.3—2004/ISO75-3:2003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GB/T1634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方法。所用的弯曲应力如GB/T1634.2样是不固定的,而是受试材料初始(室温)弯曲模量的若干分之一(1/1000)。这样使本方法能适用于弯曲模量范围宽的材料其他信息见GB/T1634.1-2004的第1章。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63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634.1--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ISO75-1:2003,IDT)
ISO 178:2001
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ISO295:1)塑料热固性塑料压塑试样ISO1268-4—2)bzxz.net
纤维增强塑料试板制备方法第4部分:预浸料坏成型ISO2818:1994
塑料机械加工制备试样
ISO10724-11998
塑料热固性粉状模塑料注塑试样(PMCs)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的制备
ISO14125:1998
3术语和定义
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T163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原理
见GB/T1634.1—2004中的第4章。5设备
5.1产生弯曲应力的装置
见GB/T1634.1—2004中的5.1。
跨度(支座与试样两条接触线之间距离)应按公式L=(30h士1)mm设定,式中的h为试样厚度,以mm为单位。
5.2加热装置
见GB/T1634.1—2004中的5.2。
1)即将出版(对ISO295:1991的修订版)。2)即将出版。
GB/T1634.3—2004/IS075-3.20035.3码
见GB/T1634.1—2004中的5.3。
5.4温度测量仪器
见GB/T1634.1—2004中的5.4。
5.5挠度测量仪器
见GB/T1634.1—2004中的5.5。
6试样
6.1概述
见GB/T1634.1—2004中的6.1。
6.2形状和尺寸
见GB/T1634.1—2004中的6.2。
试样应具有如下尺寸:长度l:比跨度至少长10mm宽度b:9.8mm~12.8mm,厚度h:2.0mm~7.0mm。
6.3试样检查
见GB/T1634.1-—2004中的6.3。6.4试样数量
见GB/T1634.1—2004中的6.4。
6.5试样制备
应按ISO295、ISO10724-1:1998或ISO1268-4(及ISO2818:1994如果适用的话)或按有关方面协议制备试样。
应确保全部切削面都尽可能平滑,并确保任何不可避免的机加工痕迹都顺着长轴方向。压塑试样时,试样宽度应垂直于模塑力的方向。对于片材,试样厚度(通常为片材厚度)应在2mm~7mm范围内。对于厚度超过7mm的样品,应通过单面机加工将厚度减少到7mm。如果试样的两个面不同,则应在试验报告中报告机加工的表面。鉴于要求跨度为试样厚度的30倍(见5.1),故其可以为60mm至210mm间的任一距离。某些试验机只具有100mm的固定跨度,因此仅可使用厚度等于或小于3mm的试样。如果试样厚度大于3mm,可用机加工减薄。如前所述,如果试样两面不同,则仅在一面进行机加工,并在试验报告中报告机加工的表面。
注:绝大多数增强的热固性层压材料都是各向异性的,机加工可能明显地改变其性能。6.6退火
由于模塑条件变化导致的试验结果差异,可通过试验前把试样退火使差异减少到最低。由于不同材料要求不同的退火条件,因此,若需要退火时,只能使用材料标准规定或有关方面商定的退火程序。7状态调节
见GB/T1634.1—2004的第7章。
8操作步骤
8.1施加力的计算
见GB/T1634.1-2004中的8.1。
应使施加力所产生的弯曲应力等于材料室温弯曲模量值的1/1000。该模量值可按照ISO178:2001或ISO14125:1998测定或由生产厂给出。注:还可使用另一种方法确定施加的力。即把使试样产生相当于弯曲应变增量值△e一0.1%的挠度L见2
GB/T1634.3—2004/IS075-32003GB/T1634.1一2004中的公式(5)所需的力作为应施加的力。此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明确知道确定施加的力所用的弯曲模量。
8.2加热装置的起始温度
见GB/T1634.1—2004中的8.2。
8.3测量
见GB/T1634.1—2004中的8.3。
把两支座间跨度L调节到试样厚度的30倍(士1mm)。把试样按平放方式放置在两支座上。施加计算好的力(见8.1),以便给出所要求的弯曲应力。按照GB/T1634.1一2004中的公式(5),使用弯曲应变增量值△st=0.2%计算标准挠度△s。记录样条初始挠度增量达到标准挠度时的温度,此温度即为其负荷变形温度。如果单个试验结果相差5℃以上,则应重新进行试验。9结果表示
见GB/T1634.1—2004中的第9章。10精密度
见GB/T1634.12004中的第10章。11
试验报告
见GB/T1634.1—2004中的第11章。省略第h)项,并把第i)项修改如下:1)所用曲应力,并说明该曲应力是使用初始(室温)弯曲模量计算的,还是用对应于弯曲应变差等于0.1%的初始挠度测定的;另外,补充下列附加信息:
1)如果必须用机加工减少试样厚度时,机加工的表面。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8949-2008 聚氨酯干法人造革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12115-1989 高频信号发生器测试方法
- GB/T22943-2008 蜂蜜中三甲氧苄氨嘧啶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8702-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 GB/T14926.6-2001 实验动物 支气管鲍特杆菌检测方法
- GB/T4789.29-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
- GB/T5211.1-2003 颜料水溶物测定 冷萃取法
- GB9364.2-1997 小型熔断器 第2部分:管状熔断体
- GB/T19216.23-2003 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 第23部分: 试验步骤和要求 数据电缆
- GB11899-1989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
- GB/T5845.1-2008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 第1部分:总标志和分类标志
- GB/T17824.2-2008 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