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

【国家标准(GB)】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0 14:21:56
- GB/T1038-2000
- 现行
标准号:
GB/T 1038-2000
标准名称: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0-04-05 -
实施日期:
2000-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22.81 KB
替代情况:
GB/T 1038-1970采标情况:
neq ISO 2556:197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用压差法测定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量和气体透过系数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空气或其他试验气体。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 GB/T1038-2000

部分标准内容:
GB/T1038—2000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2556:1974《塑料——常压下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率测定—测压计法》。本标准修订后与原GB/T1038--1970《塑料薄膜透气性试验方法》的主要差异在于:a)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由原标准的塑料薄膜扩展为塑料薄膜和薄片;b)本标准只对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要素进行了必要的规定,未对仪器作具体要求,同时明确了仪器可携带计算机运算器。
c)因国家禁止使用\atm(大气压)”为压力单位,故选用了国家允许使用的压力单位\Pa(帕)”;时间单位与ISO2556取得一致,修订后以“d(天)”为计量单位。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1038—1970。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山生、李洁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Plastics-Film and sheeting-Determin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Differential-pressure method1范围
GB/T1038—2000
neq ISO 2556: 1974
代替GB/T1038-1970
本标准规定了用压差法测定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量和气体透过系数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空气或其他试验气体。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6672-1986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气体透过量
在恒定温度和单位压力差下,在稳定透过时,单位时间内透过试样单位面积的气体的体积。以标准温度和压力下的体积值表示,单位为:cm\/m2·d·Pa。3.2气体透过系数
在恒定温度和单位压力差下,在稳定透过时,单位时间内透过试样单位厚度、单位面积的气体的体积。以标准温度和压力下的体积值表示,单位为:cm2·cm/cm2·s·Pa。4原理
塑料薄膜或薄片将低压室和高压室分开,高压室充有约105Pa的试验气体,低压室的体积已知。试样密封后用真空泵将低压室内空气抽到接近零值:用测压计测量低压室内的压力增量△力,可确定试验气体由高压室透过膜(片)到低压室的以时间为函数的气体量,但应排除气体透过速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初始阶段。气体透过量和气体透过系数可由仪器所带的计算机按规定程序计算后输出到软盘或打印在记录纸上,也可按测定值经计算得到。5仪器
透气仪见图1。仪器包括以下几部分:5.1透气室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1038—2000
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当装入试样时,上部为高压室,用于存放试验气体。下部为低压室,用于贮存透过的气体并测定透气过程前后压差,以计算试样的气体透过量。上下两部分均装有试验气体的进出管。源阀
试验气体Www.bzxZ.net
真空泵
隔断阀
放空阀
图1透气仪
高压室针阀
测压装置
密封圈
测压装置
低压室针阀
低压室由一个中央带空穴的试验台和装在空穴中的穿孔圆盘组成。根据试样透气量的不同,穿孔圆盘下部空穴的体积也不同。试验时应在试样和穿孔圆盘之间嵌入一张滤纸以支撑试样。5.2测压装置
高、低压室应分别有-个测压装置,低压室测压装置的准确度应不低于6Pa。5.3真空泵
应能使低压室中的压力不大于10 Pa。6试样
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应没有痕迹或可见的缺陷。试样一般为圆形,其直径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每组试样至少为3个。应在GB/T2918中规定的23℃士2℃环境下,将试样放在干燥器中进行48h以上状态调节或按产品标准规定处理。7步骤
7.1按GB/T6672测量试样厚度,至少测量5点,取算术平均值。7.2在试验台上涂一层真空油脂,若油脂涂在空穴中的圆盘上,应仔细擦净;若滤纸边缘有油脂时,应更换滤纸(化学分析用滤纸,厚度0.2~0.3mm)。7.3关闭透气室各针阀,开启真空泵。7.4在试验台中的圆盘上放置滤纸后,放上经状态调节的试样。试样应保持平整,不得有皱褶。轻轻按压使试样与试验台上的真空油脂良好接触。开启低压室针阀,试样在真空下应紧密贴合在滤纸上。在上盖的凹槽内放置○形圈,盖好上盖并紧固。7.5打开高压室针阀及隔断阀,开始抽真空直至27Pa以下,并继续脱气 3h以上,以排除试样所吸附的气体和水蒸气。
7.6关闭隔断阀,打开试验气瓶和气源开关向高压室充试验气体,高压室的气体压力应在(1.0~1.1)8
GB/T 1038—2000
X105 Pa 范围内。压力过高时,应开启隔断阀排出。7.7对携带运算器的仪器,应首先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及计算机电源开关,通过键盘分别输入各试验台样品的名称、厚度、低压室体积参数和试验气体名称等,推备试验。7.8关闭高、低压室排气针阀,开始透气试验。7.9为剔除开始试验时的非线性阶段,应进行10min的预透气试验。随后开始正式透气试验,记录低压室的压力变化值Ap和试验时间t。7.10继续试验直到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压差的变化保持恒定,达到稳定透过。至少取3个连续时间间隔的压差值,求其算术平均值,以此计算该试样的气体透过量及气体透过率。8结果计算
8.1气体透过量Q按式(1)进行计算:Q=
式中:Q--材料的气体透过量,cm\/m2·d·Pa;24
(pr—pz)
在稳定透过时,单位时间内低压室气体压力变化的算术平均值,Pa/h;Ap/At-
低压室体积,cm;
S-试样的试验面积,m\;
T试验温度,K,
pi—p2
试样两侧的压差,Pa;
T。,p。-—标准状态下的温度(273.15K)和压力(1.0133.X105Pa)。8.2气体透过系数p[cm2·cm/(cm2s·Pa)]按式(2)进行计算:xx
(pr - p2)
式中:Pe
= 1. 157 4 X 10-9Q. X D
材料的气体透过率,cm°·cm/(cm2,s·Pa);在稳定透过时,单位时间内低压室气体压力变化的算术平均值,Pa/s;一试验温度,K;
D试样厚度,cm。
8.3对于给定的仪器,低压室体积V和试样的试验面积S是一常数。8.4对携带运算器的试验仪器,计算机将直接计算出试样的气体透过量和气体透过系数。8.5试验结果以每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9试验记录
试验记录应至少包括以下几项:a)样品名称及状态调节情况的说明;b)所使用的仪器及状况说明;
c)所用试验气体名称;
d)试验温度;
e)每个试样的厚度;
f)每个试样的透气量及每组试样算术平均值;g)根据需要计算气体透过系数。(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2556:1974《塑料——常压下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率测定—测压计法》。本标准修订后与原GB/T1038--1970《塑料薄膜透气性试验方法》的主要差异在于:a)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由原标准的塑料薄膜扩展为塑料薄膜和薄片;b)本标准只对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要素进行了必要的规定,未对仪器作具体要求,同时明确了仪器可携带计算机运算器。
c)因国家禁止使用\atm(大气压)”为压力单位,故选用了国家允许使用的压力单位\Pa(帕)”;时间单位与ISO2556取得一致,修订后以“d(天)”为计量单位。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1038—1970。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山生、李洁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Plastics-Film and sheeting-Determin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Differential-pressure method1范围
GB/T1038—2000
neq ISO 2556: 1974
代替GB/T1038-1970
本标准规定了用压差法测定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量和气体透过系数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空气或其他试验气体。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6672-1986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气体透过量
在恒定温度和单位压力差下,在稳定透过时,单位时间内透过试样单位面积的气体的体积。以标准温度和压力下的体积值表示,单位为:cm\/m2·d·Pa。3.2气体透过系数
在恒定温度和单位压力差下,在稳定透过时,单位时间内透过试样单位厚度、单位面积的气体的体积。以标准温度和压力下的体积值表示,单位为:cm2·cm/cm2·s·Pa。4原理
塑料薄膜或薄片将低压室和高压室分开,高压室充有约105Pa的试验气体,低压室的体积已知。试样密封后用真空泵将低压室内空气抽到接近零值:用测压计测量低压室内的压力增量△力,可确定试验气体由高压室透过膜(片)到低压室的以时间为函数的气体量,但应排除气体透过速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初始阶段。气体透过量和气体透过系数可由仪器所带的计算机按规定程序计算后输出到软盘或打印在记录纸上,也可按测定值经计算得到。5仪器
透气仪见图1。仪器包括以下几部分:5.1透气室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1038—2000
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当装入试样时,上部为高压室,用于存放试验气体。下部为低压室,用于贮存透过的气体并测定透气过程前后压差,以计算试样的气体透过量。上下两部分均装有试验气体的进出管。源阀
试验气体Www.bzxZ.net
真空泵
隔断阀
放空阀
图1透气仪
高压室针阀
测压装置
密封圈
测压装置
低压室针阀
低压室由一个中央带空穴的试验台和装在空穴中的穿孔圆盘组成。根据试样透气量的不同,穿孔圆盘下部空穴的体积也不同。试验时应在试样和穿孔圆盘之间嵌入一张滤纸以支撑试样。5.2测压装置
高、低压室应分别有-个测压装置,低压室测压装置的准确度应不低于6Pa。5.3真空泵
应能使低压室中的压力不大于10 Pa。6试样
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应没有痕迹或可见的缺陷。试样一般为圆形,其直径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每组试样至少为3个。应在GB/T2918中规定的23℃士2℃环境下,将试样放在干燥器中进行48h以上状态调节或按产品标准规定处理。7步骤
7.1按GB/T6672测量试样厚度,至少测量5点,取算术平均值。7.2在试验台上涂一层真空油脂,若油脂涂在空穴中的圆盘上,应仔细擦净;若滤纸边缘有油脂时,应更换滤纸(化学分析用滤纸,厚度0.2~0.3mm)。7.3关闭透气室各针阀,开启真空泵。7.4在试验台中的圆盘上放置滤纸后,放上经状态调节的试样。试样应保持平整,不得有皱褶。轻轻按压使试样与试验台上的真空油脂良好接触。开启低压室针阀,试样在真空下应紧密贴合在滤纸上。在上盖的凹槽内放置○形圈,盖好上盖并紧固。7.5打开高压室针阀及隔断阀,开始抽真空直至27Pa以下,并继续脱气 3h以上,以排除试样所吸附的气体和水蒸气。
7.6关闭隔断阀,打开试验气瓶和气源开关向高压室充试验气体,高压室的气体压力应在(1.0~1.1)8
GB/T 1038—2000
X105 Pa 范围内。压力过高时,应开启隔断阀排出。7.7对携带运算器的仪器,应首先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及计算机电源开关,通过键盘分别输入各试验台样品的名称、厚度、低压室体积参数和试验气体名称等,推备试验。7.8关闭高、低压室排气针阀,开始透气试验。7.9为剔除开始试验时的非线性阶段,应进行10min的预透气试验。随后开始正式透气试验,记录低压室的压力变化值Ap和试验时间t。7.10继续试验直到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压差的变化保持恒定,达到稳定透过。至少取3个连续时间间隔的压差值,求其算术平均值,以此计算该试样的气体透过量及气体透过率。8结果计算
8.1气体透过量Q按式(1)进行计算:Q=
式中:Q--材料的气体透过量,cm\/m2·d·Pa;24
(pr—pz)
在稳定透过时,单位时间内低压室气体压力变化的算术平均值,Pa/h;Ap/At-
低压室体积,cm;
S-试样的试验面积,m\;
T试验温度,K,
pi—p2
试样两侧的压差,Pa;
T。,p。-—标准状态下的温度(273.15K)和压力(1.0133.X105Pa)。8.2气体透过系数p[cm2·cm/(cm2s·Pa)]按式(2)进行计算:xx
(pr - p2)
式中:Pe
= 1. 157 4 X 10-9Q. X D
材料的气体透过率,cm°·cm/(cm2,s·Pa);在稳定透过时,单位时间内低压室气体压力变化的算术平均值,Pa/s;一试验温度,K;
D试样厚度,cm。
8.3对于给定的仪器,低压室体积V和试样的试验面积S是一常数。8.4对携带运算器的试验仪器,计算机将直接计算出试样的气体透过量和气体透过系数。8.5试验结果以每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9试验记录
试验记录应至少包括以下几项:a)样品名称及状态调节情况的说明;b)所使用的仪器及状况说明;
c)所用试验气体名称;
d)试验温度;
e)每个试样的厚度;
f)每个试样的透气量及每组试样算术平均值;g)根据需要计算气体透过系数。(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29790-2020 即时检验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T40180—2021 婴童浮力泳装
-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GB/T16561-2023 集装箱设备交接单
- GB12031-1989 洗涤剂中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18492-2001 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 GB/T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 GB/T13911-2008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标识方法
- GB12029.3-1989 洗涤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pH值的测定(电位法)
- GB17057-1997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 第9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的诊断
- GB/T14285-202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 GB50150-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