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
- JC/T 364-2001 环型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环型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1 19:41:30
- JC/T364-2001
- 现行
标准号:
JC/T 364-2001
标准名称:
环型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标准类别: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02-20 -
实施日期:
2001-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29.11 KB
替代情况:
JC/T 364-1986(1996)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的术语、代号、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离心成型的符合GB 4623规定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钢模(以下简称杆模),也适用于生产离心成型的符合GB 3% 规定的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钢模。 JC/T 364-2001 环型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JC/T364-2001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364-2001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Steel model of circular prestressed concrete pole2001-02-20发布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S各类标建行业资料免费下载
标准费捷店
2001-10-01实施
JC/T364-2001
本标准根据我国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的实际生产和使用现状,对JC/T364—1986(1996)《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进行修订。本标准与JC/T364—1986(1996)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增补了标准的范围和引用标准章节、杆模的规格系列、形位公差要求,修订了杆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有利于本标准在我国的推广实施。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C/T364-1986(1996)。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建材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无锡建筑材料机械厂、丹阳市建材机械厂、泰州建材机械厂、常州建材设备制造厂、武进第二建材机械厂、常州长江钢模有限公司、扬州市江扬建材机械厂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匡红杰史瑞庭薛途泉龚书寿月马祥
张裕华左元龙辉金大巢士明
本标准于1986年1月首次发布,2001年第一次修订。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Steel model of cireular prestressed concrete poleJC/364-2001
代替JC/T364-1986(1996)
本标准规定了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的术语、代号、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离心成型的符合GB4623规定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钢模(以下简称杆模,也适用于生产离心成型的符合GB396规定的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钢模。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96—1994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1988碳素结构钢(neqDIN630:1987)GB/T1804—1992—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eqvISO2768-1:1989)GB/T3098.1—1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egvISO898-1:1978)GB/T3098.2—1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egyISO898-2:1980)GB4623—1994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neqDN31000/VDE1000:1993)GB/T13306—1991标牌
JC/T401.2—1991(1996)
JC/T401.3-—1991(1996)
建材机械用碳钢和低合金钢铸件技术条件建材机械用铸钢件缺陷处理规定JC/T401.4一1991(1996)建材机械用铸钢件交货技术条件JC/T402-—1991水泥机械涂漆防锈技术条件JC/T406-1991水泥机械包装技术条件JC532—1994建材机械钢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代号
a)杆模长度L:指杆模组装后的总长度(见图1)。b)杆模公称长度L。:指杆模制作的电杆的公称长度。c)杆模公称直径D:指杆模内径(对于锥形杆模,是指小端杆模内径),亦即电杆的外径(锥形电杆为稍径)。
d)跑轮:指杆模上与离心机托轮接触并用于传递扭矩的轮箍(见图1)。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2001-02-20批准宽费
2001-10-01实施
JC/T364-2001
e)跑轮距S:指相邻两跑轮有效轮宽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f)企口:指杆模上、下模合模时用作定位和密封的凹槽和凸台(见图1)g)搭攀:指用作合口螺栓固定和紧固的支架(见图1)。1-跑轮:2-连接法兰:3-搭蜡:4分模面:5-企口图1
4产品分类
4.1型式
杆模为两半模,由跑轮和数段(或整段)模体等组成。4.2品种
杆模按成型电杆的外形分为锥形杆模(锥度为1:75)和等径杆模。4.3型号
型号表示方法规定如下:
杆模公称长度Lo,m
杆模公称直径D,mm
锥形(Z)电杆代号
杆模代号
4.4产品标记示例
JCT364-2001
杆模公称长度L.,m
杆模公称直径D,mm
等径(D)电杆代号
杆模代号
公称直径为150mm、公称长度为8m的锥形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DMZ150-8JC/T364—20014.5规格
锥形杆模规格参数见表1,等径杆模规格参数见表2。表1锥形杆模规格
公称直径
“”表示规定的规格。
公称长度
2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也可生产其他规格的链形杆模。hen
各类标准行业洗料免查下载
公称直径
”表示规定的规格。
JC/T364-2001
表2等径杆模规格
公称长度
2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也可生产其他规格的等径杆模。5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杆模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5.1.2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安全卫生要求应符合GB5083的规定。9.0
5.1.3图样上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机械加工部位应符合GB/T1804—1992中的m级;非机械加T.部位应符合GB/T1804—1992中的c级。,5.2主要零部件要求
5.2.1分段模体
5.2.1.1相邻两跑轮支承板间距偏差为±1mm。5.2.1.2连接法兰工作面与筒体中心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25mm。5.2.1.3企口板与简体在分模面处允许存在不大于0.5mm的缝隙;大于0.5mm小于1mm的缝隙在一半分段模体上,单段长度不应大于100mm,累计长度不应大于分段模体长度的1/10;不允许有大于1mm的缝隙。
5.2.1.4支承板直径和连接法兰止口直径的公差等级为IT9,表面粗糙度R.的最大允许值为6.3μm。5.2.1.5筒体内表面不允许有裂纹、麻点、起鳞、疤痕和锈蚀等缺陷。5.2.1.6采用铆接工艺时,筒体内壁铆钉周围允许有深度不大于1mm的凹坑,但应圆滑过渡。5.2.2跑轮
5.2.2.1.T.作面直径的公差等级为IT9,表面粗糙度R,的最大允许值为12.5μm。5.2.2.2支承定位内径的公差等级为IT9,表面粗糙度R,的最大允许值为6.3μm。5.3材料要求
5.3.1材质应符合GB/T699和GB/T700的规定。其中筒体、企口板、筋板、法兰材料的机械性能不低于GB/T700—1988中Q235-A的要求;螺栓的机械性能不应低于GB/T3098.1—1982中的8.8级,螺母材料的机械性能不应低于GB/T3098.2—1982中的8级。5.3.2铸钢件应符合JC/T401.2~JC/T401.4的规定。其中跑轮材料的机械性能不低于JC/T401.2-1991中ZG270-500的要求。
5.4焊接要求
JC/T364-2001
5.4.1焊接件应符合JC532的规定。其中跑轮及其支承法兰、连接法兰和端部法兰关键零部件与筒体之间的焊接接头表面质量不应低于JC5321994中的Ⅲ级。5.4.2杆模内表面焊缝应磨平,磨削表面粗糙度R,的最大允许值为25μm。5.5装配要求
5.5.1杆模内径的尺寸极限偏差为mm;分模面处内径的尺寸偏差为mm,且应圆滑过渡。5.5.2杆模内表面素线直线度偏差在全长范围内为L/2500,但不应大于5mm,在距离两端1m范围内不大于1mm。
5.5.3杆模长度偏差不大于0.5%L。5.5.4杆模内表面合口间隙不大于0.25mm;连接法兰处内表面环向间隙不大于0.25mm。5.5.5杆模内表面合口错位不大于1mm;连接法兰处内表面错位不大于1mm,月应磨平,磨削斜度不大于1/100;连接法兰处企口错位不大于1mm。5.5.6跑轮距s为2m,其偏差不大于2mm;任意两跑轮轮距为2m的整数倍,其偏差不大于4mm5.5.7跑轮与筒体的同轴度公差为Φ2mm。5.5.8搭攀螺栓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但露出长度不大于15mm。5.6外观质量
5.6.1杆模外表面应无毛刺、锐边、焊渣和碰伤等缺陷。5.6.2纵、环向筋板配置应平直。5.6.3搭攀螺栓拧紧后,搭攀锁紧面外侧不应向分模面倾斜。5.6.4杆模外表面涂漆要求应符合JC/T402的规定。5.7试运转要求
5.7.1杆模空载运转应平稳,无异常响声。5.7.2杆模负载运转应平稳,无异常响声,且负载运转时杆模合口及法兰连接处等均不应漏浆。6试验方法
6.1相邻两跑轮支承板间距偏差(5.2.1.1):用游标卡尺测量。6.2连接法兰工作面与简体中心线的垂直度(5.2.1.2):在机床上用百分表测量连接法兰T.作面的跳动6.3企口板与筒体在分模面处的缝隙(5.2.1.3):半模状态,用塞尺和钢直尺测量。6.4杆模内径尺寸偏差(5.5.1):半模状态,用半径样板和塞尺沿杆模轴线方向分别测量杆模两端和1/4L、1/2L、3/4L三点处的半径;或合模后,在杆模两端与合缝呈45°和135°的两点处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杆模两端的内径。
6.5分模面处内径尺寸偏差(5.5.1):合模后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杆模两端合口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内径。
6.6杆模内表面素线直线度(5.5.2):在半模内表面A、B、C三点处(见图2)沿筒体索线方向拉-条绷紧的细线,用钢直尺或塞尺测量该线与被测面之间的间隙。JC/T364-2001Www.bzxZ.net
6.7杆模长度偏差(5.5.3):合模后用钢卷尺沿杆模轴线方向测量。6.8杆模内表面合口间隙(5.5.4):合模后在筒体两端面处用塞尺测量。6.9连接法兰处内表面环向间隙(5.5.4):半模水平状态,在连接法兰处内表面与合口呈30°,90°、150°的三点处用塞尺测量。
6.10杆模内表面合口错位(5.5.5):合模后在筒体两端用深度尺或塞尺测量。6.11连接法兰处内表面错位(5.5.5):半模水平状态,在连接法兰处内表面与合口呈30°、90°、150°的三点处用深度尺测量。
6.12跑轮距偏差及任意两跑轮轮距偏差(5.5.6):合模后用钢卷尺沿杆模轴线方向测量各跑轮之间的距离。
6.13同轴度(5.5.7):杆模组装后,置于试验用离心机上用百分表测量其两端内表面的圆跳动。6.14外观质量(5.6):用目测和手感法测量。6.15空载运转试验(5.7.1):将杆模平稳地置于离心机上,以(80~120)r/min的速度运转5min,然后缓慢升高至450r/min,并持续20min,观察运行情况。6.16负载运转试验(5.7.2):在使用单位进行,试生产三至五根电杆。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按5.1~5.7.1规定逐根检验,并符合要求。产品出厂前必须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
7.3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本标准的全部技术要求进行型式检验并应符合要求:a)新产品和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常生产时,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每二年至少要进行一次;d)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JC/T364-2001
7.4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抽取一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在杆模大端外表面固定产品标牌,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内容应包括:a)制造厂名;
b)产品名称;
c)产品型号;
d)标准号;
e)商标;
f)外形尺寸:
g)重量:
h)制造编号;
1)制造日期。
8.2包装及随机文件应符合JC/T406的规定。8.3杆模运输时应捆牢、模紧、防止滚动。8.4杆模应堆放在干燥、平整、坚实的场地上,堆放层数不超过三层,跑轮之间应垫实,严禁半模堆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材行业标准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Steel model of circular prestressed concrete poleJC/T364-2001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出版发行地址:北京朝阳区管庄
邮政编码:100024
版权专用不得翻印
1/16印张3/4字数16.000
开本880×1230
2001年10月第一版2001年10月第一次印刷*
编号1182
h美准水鱼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JC/T364-2001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Steel model of circular prestressed concrete pole2001-02-20发布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S各类标建行业资料免费下载
标准费捷店
2001-10-01实施
JC/T364-2001
本标准根据我国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的实际生产和使用现状,对JC/T364—1986(1996)《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进行修订。本标准与JC/T364—1986(1996)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增补了标准的范围和引用标准章节、杆模的规格系列、形位公差要求,修订了杆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有利于本标准在我国的推广实施。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C/T364-1986(1996)。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建材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无锡建筑材料机械厂、丹阳市建材机械厂、泰州建材机械厂、常州建材设备制造厂、武进第二建材机械厂、常州长江钢模有限公司、扬州市江扬建材机械厂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匡红杰史瑞庭薛途泉龚书寿月马祥
张裕华左元龙辉金大巢士明
本标准于1986年1月首次发布,2001年第一次修订。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Steel model of cireular prestressed concrete poleJC/364-2001
代替JC/T364-1986(1996)
本标准规定了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的术语、代号、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离心成型的符合GB4623规定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钢模(以下简称杆模,也适用于生产离心成型的符合GB396规定的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钢模。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96—1994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1988碳素结构钢(neqDIN630:1987)GB/T1804—1992—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eqvISO2768-1:1989)GB/T3098.1—1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egvISO898-1:1978)GB/T3098.2—1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egyISO898-2:1980)GB4623—1994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neqDN31000/VDE1000:1993)GB/T13306—1991标牌
JC/T401.2—1991(1996)
JC/T401.3-—1991(1996)
建材机械用碳钢和低合金钢铸件技术条件建材机械用铸钢件缺陷处理规定JC/T401.4一1991(1996)建材机械用铸钢件交货技术条件JC/T402-—1991水泥机械涂漆防锈技术条件JC/T406-1991水泥机械包装技术条件JC532—1994建材机械钢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代号
a)杆模长度L:指杆模组装后的总长度(见图1)。b)杆模公称长度L。:指杆模制作的电杆的公称长度。c)杆模公称直径D:指杆模内径(对于锥形杆模,是指小端杆模内径),亦即电杆的外径(锥形电杆为稍径)。
d)跑轮:指杆模上与离心机托轮接触并用于传递扭矩的轮箍(见图1)。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2001-02-20批准宽费
2001-10-01实施
JC/T364-2001
e)跑轮距S:指相邻两跑轮有效轮宽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f)企口:指杆模上、下模合模时用作定位和密封的凹槽和凸台(见图1)g)搭攀:指用作合口螺栓固定和紧固的支架(见图1)。1-跑轮:2-连接法兰:3-搭蜡:4分模面:5-企口图1
4产品分类
4.1型式
杆模为两半模,由跑轮和数段(或整段)模体等组成。4.2品种
杆模按成型电杆的外形分为锥形杆模(锥度为1:75)和等径杆模。4.3型号
型号表示方法规定如下:
杆模公称长度Lo,m
杆模公称直径D,mm
锥形(Z)电杆代号
杆模代号
4.4产品标记示例
JCT364-2001
杆模公称长度L.,m
杆模公称直径D,mm
等径(D)电杆代号
杆模代号
公称直径为150mm、公称长度为8m的锥形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DMZ150-8JC/T364—20014.5规格
锥形杆模规格参数见表1,等径杆模规格参数见表2。表1锥形杆模规格
公称直径
“”表示规定的规格。
公称长度
2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也可生产其他规格的链形杆模。hen
各类标准行业洗料免查下载
公称直径
”表示规定的规格。
JC/T364-2001
表2等径杆模规格
公称长度
2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也可生产其他规格的等径杆模。5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杆模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5.1.2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安全卫生要求应符合GB5083的规定。9.0
5.1.3图样上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机械加工部位应符合GB/T1804—1992中的m级;非机械加T.部位应符合GB/T1804—1992中的c级。,5.2主要零部件要求
5.2.1分段模体
5.2.1.1相邻两跑轮支承板间距偏差为±1mm。5.2.1.2连接法兰工作面与筒体中心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25mm。5.2.1.3企口板与简体在分模面处允许存在不大于0.5mm的缝隙;大于0.5mm小于1mm的缝隙在一半分段模体上,单段长度不应大于100mm,累计长度不应大于分段模体长度的1/10;不允许有大于1mm的缝隙。
5.2.1.4支承板直径和连接法兰止口直径的公差等级为IT9,表面粗糙度R.的最大允许值为6.3μm。5.2.1.5筒体内表面不允许有裂纹、麻点、起鳞、疤痕和锈蚀等缺陷。5.2.1.6采用铆接工艺时,筒体内壁铆钉周围允许有深度不大于1mm的凹坑,但应圆滑过渡。5.2.2跑轮
5.2.2.1.T.作面直径的公差等级为IT9,表面粗糙度R,的最大允许值为12.5μm。5.2.2.2支承定位内径的公差等级为IT9,表面粗糙度R,的最大允许值为6.3μm。5.3材料要求
5.3.1材质应符合GB/T699和GB/T700的规定。其中筒体、企口板、筋板、法兰材料的机械性能不低于GB/T700—1988中Q235-A的要求;螺栓的机械性能不应低于GB/T3098.1—1982中的8.8级,螺母材料的机械性能不应低于GB/T3098.2—1982中的8级。5.3.2铸钢件应符合JC/T401.2~JC/T401.4的规定。其中跑轮材料的机械性能不低于JC/T401.2-1991中ZG270-500的要求。
5.4焊接要求
JC/T364-2001
5.4.1焊接件应符合JC532的规定。其中跑轮及其支承法兰、连接法兰和端部法兰关键零部件与筒体之间的焊接接头表面质量不应低于JC5321994中的Ⅲ级。5.4.2杆模内表面焊缝应磨平,磨削表面粗糙度R,的最大允许值为25μm。5.5装配要求
5.5.1杆模内径的尺寸极限偏差为mm;分模面处内径的尺寸偏差为mm,且应圆滑过渡。5.5.2杆模内表面素线直线度偏差在全长范围内为L/2500,但不应大于5mm,在距离两端1m范围内不大于1mm。
5.5.3杆模长度偏差不大于0.5%L。5.5.4杆模内表面合口间隙不大于0.25mm;连接法兰处内表面环向间隙不大于0.25mm。5.5.5杆模内表面合口错位不大于1mm;连接法兰处内表面错位不大于1mm,月应磨平,磨削斜度不大于1/100;连接法兰处企口错位不大于1mm。5.5.6跑轮距s为2m,其偏差不大于2mm;任意两跑轮轮距为2m的整数倍,其偏差不大于4mm5.5.7跑轮与筒体的同轴度公差为Φ2mm。5.5.8搭攀螺栓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但露出长度不大于15mm。5.6外观质量
5.6.1杆模外表面应无毛刺、锐边、焊渣和碰伤等缺陷。5.6.2纵、环向筋板配置应平直。5.6.3搭攀螺栓拧紧后,搭攀锁紧面外侧不应向分模面倾斜。5.6.4杆模外表面涂漆要求应符合JC/T402的规定。5.7试运转要求
5.7.1杆模空载运转应平稳,无异常响声。5.7.2杆模负载运转应平稳,无异常响声,且负载运转时杆模合口及法兰连接处等均不应漏浆。6试验方法
6.1相邻两跑轮支承板间距偏差(5.2.1.1):用游标卡尺测量。6.2连接法兰工作面与简体中心线的垂直度(5.2.1.2):在机床上用百分表测量连接法兰T.作面的跳动6.3企口板与筒体在分模面处的缝隙(5.2.1.3):半模状态,用塞尺和钢直尺测量。6.4杆模内径尺寸偏差(5.5.1):半模状态,用半径样板和塞尺沿杆模轴线方向分别测量杆模两端和1/4L、1/2L、3/4L三点处的半径;或合模后,在杆模两端与合缝呈45°和135°的两点处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杆模两端的内径。
6.5分模面处内径尺寸偏差(5.5.1):合模后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杆模两端合口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内径。
6.6杆模内表面素线直线度(5.5.2):在半模内表面A、B、C三点处(见图2)沿筒体索线方向拉-条绷紧的细线,用钢直尺或塞尺测量该线与被测面之间的间隙。JC/T364-2001Www.bzxZ.net
6.7杆模长度偏差(5.5.3):合模后用钢卷尺沿杆模轴线方向测量。6.8杆模内表面合口间隙(5.5.4):合模后在筒体两端面处用塞尺测量。6.9连接法兰处内表面环向间隙(5.5.4):半模水平状态,在连接法兰处内表面与合口呈30°,90°、150°的三点处用塞尺测量。
6.10杆模内表面合口错位(5.5.5):合模后在筒体两端用深度尺或塞尺测量。6.11连接法兰处内表面错位(5.5.5):半模水平状态,在连接法兰处内表面与合口呈30°、90°、150°的三点处用深度尺测量。
6.12跑轮距偏差及任意两跑轮轮距偏差(5.5.6):合模后用钢卷尺沿杆模轴线方向测量各跑轮之间的距离。
6.13同轴度(5.5.7):杆模组装后,置于试验用离心机上用百分表测量其两端内表面的圆跳动。6.14外观质量(5.6):用目测和手感法测量。6.15空载运转试验(5.7.1):将杆模平稳地置于离心机上,以(80~120)r/min的速度运转5min,然后缓慢升高至450r/min,并持续20min,观察运行情况。6.16负载运转试验(5.7.2):在使用单位进行,试生产三至五根电杆。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按5.1~5.7.1规定逐根检验,并符合要求。产品出厂前必须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
7.3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本标准的全部技术要求进行型式检验并应符合要求:a)新产品和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常生产时,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每二年至少要进行一次;d)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JC/T364-2001
7.4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抽取一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在杆模大端外表面固定产品标牌,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内容应包括:a)制造厂名;
b)产品名称;
c)产品型号;
d)标准号;
e)商标;
f)外形尺寸:
g)重量:
h)制造编号;
1)制造日期。
8.2包装及随机文件应符合JC/T406的规定。8.3杆模运输时应捆牢、模紧、防止滚动。8.4杆模应堆放在干燥、平整、坚实的场地上,堆放层数不超过三层,跑轮之间应垫实,严禁半模堆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材行业标准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Steel model of circular prestressed concrete poleJC/T364-2001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出版发行地址:北京朝阳区管庄
邮政编码:100024
版权专用不得翻印
1/16印张3/4字数16.000
开本880×1230
2001年10月第一版2001年10月第一次印刷*
编号1182
h美准水鱼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标准计划
- JC440-1991 玻璃工业用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 JC/T791-2019 轮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
- JC/T793-2019 隧道式干燥室-轮窑体系热效率、单位热耗、单位煤耗计算方法
- JC/T2547-2019 天然石粉综合利用技术要求
- JC/T976-2005 道桥接缝用密封胶
- JC/T993-2006 外墙外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抹面胶浆
- JC/T874-2009 水泥用硅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
- JC/T2289-2014 聚苯乙烯防护排水板
- JC/T770-1989(1996) 经清洗再用处理剂处理的玻璃纤维织物处理剂 含量试验方法
- JC/T2016-2010 齿科精细陶瓷可加工性检测方法
- JC680-1997 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
- JC/T991-2006 建材工业用石膏墙板(砌块)成型机
- JC/T2234-2014 水泥早期抗裂性试验方法
- JC/T751-1984(1996) 石英玻璃软化点测试方法(拉丝法)
- JC460.2-1992 水泥工业用胶带斗式提升机 技术条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