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5349-198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号:
GB/T 5349-1985
标准名称: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Test method for axial tensile properties of fiber reinforced thermosetting plastic pipes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85-09-03 -
实施日期:
1986-05-01 -
作废日期:
2005-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64.11 KB
标准ICS号:
橡胶和塑料工业>>83.120增强塑料中标分类号:
建材>>建材产品>>Q2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替代情况:
被GB/T 5349-2005代替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349-198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局
1986—05—01
第1页
sinoaec.com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资料编号:
5349-1985
1定义,
2试样
3试验条件与设备..
4试验步骤
6试验结果
7试验报告
附加说明:
第2页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爱料编号:
5349-1985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破坏环伸长率。
.sinoaec.com
《纤维增强热面
固性塑料
能试验方
向拉伸性1
5349-1985
第3页
1定义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系指以无机或有机纤维(或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以热固性.sinoaec.com
树脂为基体的管状制品
《纤维增强热围
能试验方
性塑料
向拉伸性1
5349-1985
第4页
2试样
2.1试样型式和尺寸见图1(图略)和表1。两夹持段间长度L
≥450
夹持段长度1
50~100
2.2试样数量按GB1146-83《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第2章规定。2.3试样端面应与其轴线垂直,且平整,无分层、撕裂等现象。其余表面无损伤。若夹持段表面存在胶瘤或其它突起物,应予修平,但尽量避免损伤增强纤维。第5页
.sinoaec.com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
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
生料编+
5349-1985
loaec.com
3.3夹持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尺寸加工精度。在拉力作用下,不使试样在夹持段内破坏,且应尽量避免与试样产生相对位移。图2(图略)为适用于公称直径不大于3试验条件与设备
3.1试验标准环境条件应符合GB1446-83中3.1的规定3.2试样状态调节应在实验室标准环境条件下至少放置40h。3.5.1测定强度时,常规试验为10~12mm/min;仲裁试验为56mm/min。3.4试验设备应符合GB1446-83第5章规定。100mm试样的夹持装置结构图(图略)。3.5.2测定弹性模量和破坏伸长率时为2~3mm/min。3.5加载速度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5349-1985
第6页
4试验步骤
4.1按2.3规定对试样进行加工和外观检查,4.2按3.2规定对试样进行状态调节。4.3将合格试样编号并测量尺寸,测量精度按GB1446-83中4.1的规定。4.3.1在试样两夹持段间三个不同截面的位置上,分别测量相互垂直两个方面上的外径,取平均值为平均外径。
4.3.2于试样任一端面的八个等间隔位置处测量壁厚,舍弃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取其余各点的平均值为平均壁厚。对有非增强层的管材,应采用同样方法测量增强层厚度,并计算其平均值。
4.4将夹持装置装卡在试样两端。装卡时,应注意不损伤试样。4.5将装好试样的夹持装置夹装在试验机的两夹头间。夹装时,应使夹持装置的芯杆与试验机上、下夹头的中心线对准。4.6均匀、连续加载,直至试样破坏。加载速度按3.5的规定。记录破坏载荷(或最大载荷)与试样的坏情况。
4.7若试样破坏在夹持段内或有明显缺陷处,应予作废。同批有效试样不足5个时,应重做试验。
4.8测定弹性模量时,有自记录装置可连续加载,否则,应分级加载。测量仪表的标距应不小于50mm。加载速度按3.5的规定。当采用分级加载测定弹性模量时,应至少分为五级,施加的最大载荷不应超过材料的弹性变形范围,记录各级载荷及相应的变形值。若测定破坏伸长率,应连续加载,记录试样破坏时测量标距内总的伸长量。第7页
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厂
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5349-1985
5.1轴向拉伸强度按式(1)计算:式中:ot-
5计算
J(D-t)t
一轴向拉伸强度,MPa(kgf/cm2);P一破坏载荷(或最大载荷),N(kgf);一试样平均外径,mm(cm)
一试样平均壁厚(对有非增强层的管材,应为平均增强层厚度),mm(cm)。5.2轴向拉伸弹性模量按式(2)计算:LO·AP
J (D-t)t.Al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式中:Et-
轴向拉伸弹性模量,MPa(kg/cm2);LO仪表测量标距,mm(cm):
△P材料弹性范围内的载荷增量,N(kgf):AL-
与载荷增量△P对应的标距LO内的变形增量,mm(cm);D,t同式(1)
5.3破坏伸长率按式(3)计算:
式中:8-
破坏伸长率,%;
试样破坏时标距LO内总的伸长量,mm(cm)LO同式(2)。
第8页
Ioaec.com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料编
5349-1985
试验结果
按GB1446-83第6章规定
.sinoaec.com
能试验方深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
管轴厂
向拉伸性1
5349-1985
第9页
7试验报告
按GB1446-83第7章规定
.sinoaec.com
能试验方深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
管轴厂
向拉伸性1
5349-1985
第10页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inoaec.com
本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业部上海材料研究所和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北京玻璃钢研究所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守俭、赵景海、施咏玉、朱莉珍、汪振华、何小元《纤维增强热
能试验方
固性塑
向拉伸性
5349-1985
第11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GB/T5349-198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局
1986—05—01
第1页
sinoaec.com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资料编号:
5349-1985
1定义,
2试样
3试验条件与设备..
4试验步骤
6试验结果
7试验报告
附加说明:
第2页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爱料编号:
5349-1985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破坏环伸长率。
.sinoaec.com
《纤维增强热面
固性塑料
能试验方
向拉伸性1
5349-1985
第3页
1定义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系指以无机或有机纤维(或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以热固性.sinoaec.com
树脂为基体的管状制品
《纤维增强热围
能试验方
性塑料
向拉伸性1
5349-1985
第4页
2试样
2.1试样型式和尺寸见图1(图略)和表1。两夹持段间长度L
≥450
夹持段长度1
50~100
2.2试样数量按GB1146-83《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第2章规定。2.3试样端面应与其轴线垂直,且平整,无分层、撕裂等现象。其余表面无损伤。若夹持段表面存在胶瘤或其它突起物,应予修平,但尽量避免损伤增强纤维。第5页
.sinoaec.com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
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
生料编+
5349-1985
loaec.com
3.3夹持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尺寸加工精度。在拉力作用下,不使试样在夹持段内破坏,且应尽量避免与试样产生相对位移。图2(图略)为适用于公称直径不大于3试验条件与设备
3.1试验标准环境条件应符合GB1446-83中3.1的规定3.2试样状态调节应在实验室标准环境条件下至少放置40h。3.5.1测定强度时,常规试验为10~12mm/min;仲裁试验为56mm/min。3.4试验设备应符合GB1446-83第5章规定。100mm试样的夹持装置结构图(图略)。3.5.2测定弹性模量和破坏伸长率时为2~3mm/min。3.5加载速度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5349-1985
第6页
4试验步骤
4.1按2.3规定对试样进行加工和外观检查,4.2按3.2规定对试样进行状态调节。4.3将合格试样编号并测量尺寸,测量精度按GB1446-83中4.1的规定。4.3.1在试样两夹持段间三个不同截面的位置上,分别测量相互垂直两个方面上的外径,取平均值为平均外径。
4.3.2于试样任一端面的八个等间隔位置处测量壁厚,舍弃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取其余各点的平均值为平均壁厚。对有非增强层的管材,应采用同样方法测量增强层厚度,并计算其平均值。
4.4将夹持装置装卡在试样两端。装卡时,应注意不损伤试样。4.5将装好试样的夹持装置夹装在试验机的两夹头间。夹装时,应使夹持装置的芯杆与试验机上、下夹头的中心线对准。4.6均匀、连续加载,直至试样破坏。加载速度按3.5的规定。记录破坏载荷(或最大载荷)与试样的坏情况。
4.7若试样破坏在夹持段内或有明显缺陷处,应予作废。同批有效试样不足5个时,应重做试验。
4.8测定弹性模量时,有自记录装置可连续加载,否则,应分级加载。测量仪表的标距应不小于50mm。加载速度按3.5的规定。当采用分级加载测定弹性模量时,应至少分为五级,施加的最大载荷不应超过材料的弹性变形范围,记录各级载荷及相应的变形值。若测定破坏伸长率,应连续加载,记录试样破坏时测量标距内总的伸长量。第7页
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厂
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5349-1985
5.1轴向拉伸强度按式(1)计算:式中:ot-
5计算
J(D-t)t
一轴向拉伸强度,MPa(kgf/cm2);P一破坏载荷(或最大载荷),N(kgf);一试样平均外径,mm(cm)
一试样平均壁厚(对有非增强层的管材,应为平均增强层厚度),mm(cm)。5.2轴向拉伸弹性模量按式(2)计算:LO·AP
J (D-t)t.Al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式中:Et-
轴向拉伸弹性模量,MPa(kg/cm2);LO仪表测量标距,mm(cm):
△P材料弹性范围内的载荷增量,N(kgf):AL-
与载荷增量△P对应的标距LO内的变形增量,mm(cm);D,t同式(1)
5.3破坏伸长率按式(3)计算:
式中:8-
破坏伸长率,%;
试样破坏时标距LO内总的伸长量,mm(cm)LO同式(2)。
第8页
Ioaec.com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料编
5349-1985
试验结果
按GB1446-83第6章规定
.sinoaec.com
能试验方深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
管轴厂
向拉伸性1
5349-1985
第9页
7试验报告
按GB1446-83第7章规定
.sinoaec.com
能试验方深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
管轴厂
向拉伸性1
5349-1985
第10页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inoaec.com
本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业部上海材料研究所和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北京玻璃钢研究所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守俭、赵景海、施咏玉、朱莉珍、汪振华、何小元《纤维增强热
能试验方
固性塑
向拉伸性
5349-1985
第11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15329.1-2003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织物增强液压型 第1部分: 油基流体用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17886.1-1999 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 -- 性能、试验和定额 -- 安全要求 安装和运行导则
- GB30441.1-2013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满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16点阵字型第1部分:铅印白体
- GB/T24678.1-2009 植物保护机械 便携式宽幅远射程喷雾机
- GB/T26949.10-2011 工业车辆 稳定性验证 第10部分:在由动力装置侧移载荷条件下堆垛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
- GB/T38627-2020 信息技术 实时定位 磁定位数据接口
- GB/T14993-1994 转动部件用高温合金热轧棒材
- GB/T5286-2001 螺栓、螺钉和螺母用平垫圈 总方案
- GB11554-2008 机动车和挂车用后雾灯配光性能
- GB/T24681-2009 植物保护机械 喷雾飘移的田间测量方法
- GB/T4100-2015 陶瓷砖
- GB/T28784.5-2022 机械振动 船舶振动测量 第5部分:客船和商船适居性振动测量、评价和报告准则
- GB/T32070-2022 土方机械 物体监测系统及其可视辅助装置 性能要求和试验
- GB/T22395-2022 锅炉钢结构设计规范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