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标准号:
GB 18306-2001
标准名称: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China Earthquake Motion Parameter Zoning Map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02-02 -
实施日期:
2001-08-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89.58 KB
首发日期:
2001-02-02复审日期:
2004-10-14起草单位: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归口单位:
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主管部门:
中国地震局相关标签:
参数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附录C(标准的附录)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附录D(提示的附录)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动参数过渡的说明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部分标准内容:
GB 18306—2001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言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章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有关规定及工程建设对编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需求制定的。本标准吸收了我国近10年来新增加的、大量的地震区划基础资料及其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编图方法。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提供抗震设防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包括:
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c)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聿贤、高孟潭、徐宗和、薄景山、张培震、陈国星、谢富仁、李大华、冯义钩、许晏萍。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map of China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GB18306-—2001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震动参数区划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与地囊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2.4超越概率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2. 5 抗震设防要求 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quake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3技术要素
3.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3.2《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3.3《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般(中硬)场地。
3.4《地囊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4使用规定
4.1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囊设防要求进行。
4.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4.3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02批准32
2001-08-01实施
GB18306—2001
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c)某些地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3.
特征周期分区
GB 18306--2001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见图A1)附录B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见图B1)附录C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标准的附录)
地需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见表C1)表C1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型划分
场地类
附录D
(提示的附录)
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动参数过渡的说明软
本标准直接采用地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不再采用地震基本烈度。现行有关技术标准中涉及地震基本烈度概念的,应逐步修正。在技术标准等尚未修订(包括局部修订)之前,可以参照下述方法确定:a)抗囊设计验算直接采用本标准提供的地动参数;b)当涉及地基处理、构造措施或其他防震减灾措施时,地震基本烈度数值可由本标准查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并按表D1确定,也可根据需要做更细致的划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基本烈度对照表表D1
地避动峰值加速度分区
地震基本烈度值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言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章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有关规定及工程建设对编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需求制定的。本标准吸收了我国近10年来新增加的、大量的地震区划基础资料及其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编图方法。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提供抗震设防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包括:
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c)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聿贤、高孟潭、徐宗和、薄景山、张培震、陈国星、谢富仁、李大华、冯义钩、许晏萍。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map of China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GB18306-—2001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震动参数区划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与地囊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2.4超越概率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2. 5 抗震设防要求 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quake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3技术要素
3.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3.2《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3.3《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般(中硬)场地。
3.4《地囊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4使用规定
4.1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囊设防要求进行。
4.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4.3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02批准32
2001-08-01实施
GB18306—2001
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c)某些地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3.
特征周期分区
GB 18306--2001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见图A1)附录B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见图B1)附录C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标准的附录)
地需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见表C1)表C1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型划分
场地类
附录D
(提示的附录)
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动参数过渡的说明软
本标准直接采用地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不再采用地震基本烈度。现行有关技术标准中涉及地震基本烈度概念的,应逐步修正。在技术标准等尚未修订(包括局部修订)之前,可以参照下述方法确定:a)抗囊设计验算直接采用本标准提供的地动参数;b)当涉及地基处理、构造措施或其他防震减灾措施时,地震基本烈度数值可由本标准查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并按表D1确定,也可根据需要做更细致的划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基本烈度对照表表D1
地避动峰值加速度分区
地震基本烈度值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5585.3-1985 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 第3部分:铝母线
- GB/T283-2007 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 GB9287-1988 颜料易分散程度的比较 振荡法
- GB∕T33370-2016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方法
- GB/T10006-2021 塑料 薄膜和薄片 摩擦系数的测定
- GB/T12500-1990 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面向连接的运输协议规范
- GB/T19673.2-2013 滚动轴承 套筒型直线球轴承附件第2部分:5系列外形尺寸和公差
- GB/T25172-2020 猪常温精液生产与保存技术规范
- GB20951-2020 油品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T13536-1992 飞机地面供电连接器
- GB∕T67-2016 开槽盘头螺钉
- GB/T21242-2019 烟花爆竹 禁限用物质定性检测方法
- GB/T39088-2020 船舶和海上技术 声响接收系统
- GB9290-1988 表面活性剂 工业乙氧基化脂肪胺分析方法
- GB/T2901-1982 文献目录信息交换用磁带格式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