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轻工行业标准(QB) >>
- QB/T 4305一2012 工业用缝纫机花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气技术条件

【QB轻工标准】 工业用缝纫机花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气技术条件
- QB/T4305一2012
- 现行
标准号:
QB/T 4305一2012
标准名称:
工业用缝纫机花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气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5.3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B/T 4305一2012.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Computerized control for pattern sewing machine with input function.
1范围
QB/T 4305规定了花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随行文件、包装、储运。
QB/T 4305适用于花样缝縫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以下简称“控制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 2008 包装 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 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 2002 周期检验计 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 4208- -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一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5465.2- 2008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2部分: 图形符号
GB/T 14436-1993工业产 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 17626.2- 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 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 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GB/T24342-2009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 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花样缱缝纫机计算 机控制系统
3. 1.1花样继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or pattern sewing machine with input
function可以进行花样图案编程、修改、转换,对花样缝继纫机的主轴(针杆)、送料、压脚、线张力、剪线
等机构的工作过程及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电子控制装置。
3.1.2外壳enclosure
为防护某些外来影响和防止任何方向直接接触而提供的设备防护部件。
[GB 5226.1- 2008,定义3.20]
3.2可靠性reliability

部分标准内容:
分类号:Y17
备案号:36706-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305-2012
工业用缝纫机
花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
电气技术条件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Computerized control for pattern sewing machine with input function2012-05-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11-01实施
QB/T4305-2012
本产品标准主要依据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和GB5226.4一2005《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31部分:缝纫机、缝制单元和缝制系统的特殊安全和EMC要求》,对其做了一些必要的补充规定:增加了性能、手动功能、自动功能、程序编辑功能要求。
本标准是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和表述的。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绵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起草。本标准参加起草的单位: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杰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贵衣缝纫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杰、袁敏娟、石航飞、赵逸鸣、徐蔚曾、钱毅、张传有、朱强、刘文琦。QB/T4305-2012
工业用缝纫机花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气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随行文件、包装、储运。本标准适用于花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以下简称“控制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4208一2008外壳防护等级(P代码)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5465.2-2008E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14436-1993
GB/T17626.2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4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GB/T17626.11—2008
GB/T24342—2009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花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3.1.1
花样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or pattern sewing machine with inputfunction
可以进行花样图案编程、修改、转换,对花样缝缝纫机的主轴(针杆)、送料、压脚、线张力、剪线等机构的工作过程及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电子控制装置。3.1.2
外壳enclosure
为防护某些外来影响和防止任何方向直接接触而提供的设备防护部件。[GB5226.1—2008,定义3.20]
可靠性reliability
-iiKAoNi KAca
QB/T4305—2012
控制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实现规定功能特性的能力。[GB/T2900.13—2008,191-02-06]3.3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控制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运行,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能力。[GB/T4365—2003,定义2.1,161-01-07]3.3.2
(对骚扰的)抗扰度immunity(toadisturbance)控制系统在电磁于扰环境下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GB/T4365-2003,定义2.1,161-01-20]3.3.3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FsD)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相互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电荷转移。[GB/T4365—2003,定义2.1,161-01-22]3.3.4
电压浪涌(冲击)voltagesurge(strike)沿线路或电路传播的瞬态电压波,其特性是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GB/T4365—2003,定义2.8,161-08-12]3.3.5
电压哲降voltagedip
电气系统某一点的电压突然下降,经历半个周期到几秒钟的短暂持续期后恢复正常。[GB/T4365—2003,定义2.8,161-08-10]3.4
保护接地电路protectiveboudingcircuit参与防护接地故障不良后果的完整的保护导线和导体件系统。3.5bZxz.net
正常运行workwell
计算机控制的花样缝缝纫机以1500针/min的缝纫速度缝制针距为3mm的花样,缝纫线迹整齐、均匀;不断线、跳针和浮线。
4型式、型号、规格
4.1型式
控制主传动(包括针杆机构、旋梭机构、挑线机构或夹线机构、剪线机构),以直角坐标型式控制送料机构运动的速度和(或)位置,控制拨线机构、压脚机构、压板(框)机构。在缝料上通过针线、梭线交织形成符合花样缝缝纫机要求的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4.2型号
控制系统型号应包含系统名称、主要指标参数等信息。4.3规格
控制系统设计规格不应低于表1要求。2
iiKAoNiKAca
缝制范围
缝纫最高速度
最小针迹距
单个花样文件最大针数
存储花样文件
电源电压范围
电源频率
工作环境温度
工作环境湿度
工作大气压
5技术要求
5.1制造质量
5.1.1外观
小规格
210mm(X)×100mm()以下
2500针/min
中规格
介于大小规格中间
2300针/min
QB/T4305-2012
大规格
500mm(x300mm以上
2000针/min
单个花样文件最大针数不少于5000针存储花样文件个数不少于99个
额定电压士10%
(50±1)Hz
0C~45℃
35%~90%(无凝露)
86kPa106kPa
控制系统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整洁、布局应合理,造型应美观、色彩应和谐,金属(或塑料)外壳表面不应有凹痕、划痕、裂痕、变形、毛刺、褪色、霍斑及永久性污渍等。5.1.2标志
控制系统上的开关、指示灯、按钮(按键)、旋钮等都应有表示功能的标志,这些标志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形象化图形符号的使用应符合GB/T5465.2一2008中第3章的要求,其他图形符号盅供需双方在合同中规定,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说明。为了使用方便的目的,可采用形象化图形符号与文字并用的形式。5.1.3铭牌
成套产品应有包括型号、名称、制造商名、制造日期、额定电压或相数、额定电流、功率、编号等内容的铭牌,文字要清晰、美观、耐久。铭牌固定要牢固,易于观察。5.1.4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的设计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第16章的有关规定:不能清楚表明其中装有会引起电击风险的电气设备的外壳,都应标记GB/T5465.2一2008中的5036图形符号:
警告标志应清晰可见。
5.1.5颜色
控制系统上的开关、按钮(按键)以及指示灯的颜色应分别符合GB5226.1一2008中10.2.1和GB5226.1一2008中10.3.2的有关规定。5.1.6接线
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应适合于工作条件(如电压、电流、电击的防护,电缆的分组)和可能存在的外界影响(如环境温度、存在水或腐蚀物质、燃烧危险和机械应力包括安装期间的应力)。具体连接和布线应符合GB5226.1—2008中13.1.1的以下规定:3
iiKAoNiKAca
QB/T4305-2012
a)所有连接,尤其是保护联结电路的连接应牢固,防止意外松脱:b)连接方法应适合被端接导线的截面积和性质;c)只有专门设计的端子,才允许一个端子连接两根或多根导线,但一个端子只应连接一根保护导线:
d)只有提供的端子适用于焊接工艺要求才允许焊接连接;e)接线座的端子应清楚标示或用标签标明与电路图上相一致的标记f)软导线管和电缆的敷设应使液体能排离该装置:g)当器件或端子不具备端接多股芯线的条件时,应提供拢合绞心束的办法。不允许用焊锡来达到其目的:
h)屏蔽导线的端接应防止绞合线磨损并应容易拆卸:i)接线座的安装和接线应使内部和外部配线不跨越端子。5.2防护等级
独立安装的控制系统的外壳应有足够的能力防止外界固体物和液体的侵入,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4208-2008的IP20。特殊防护要求应由供需双方在合同中规定,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说明。5.3环境适应性
5.3.1存放与运输环境
控制系统能在-25℃~+55℃温度范围内,湿度不大于93%(无凝露)条件下运输与存放,但应采取防潮湿、防振和抗冲击措施,以免损坏产品。5.3.2机械环境
控制系统应能承受表2所列条件的工作振动和冲击,试验后其外观和装配质量不应改变,应能正常运行。
表2工作振动和冲击试验条件
工作振动(正弦)试验
频率范围
扫频速率
振幅峰值
振动方向
扫频循环数
5.4电气安全性
5.4.1保护联结电路
10Hz55Hz
1倍频程/min
X、Y、Z
10次/轴
冲击加速度
冲击波形
持续时间
冲击次数
冲击试验
300m/s2
半正弦波
垂直于底面
3次/轴
当试验电压采用最大空载电压24Va.c或d.c的独立电源,试验电流采用10A,每个测试点的试验时间不小于10s,应满足表3的要求。表3保护联结电路试验要求
保护导线支路最小有效截面积/mm1.0
设计电压降(对应测试电流为10A的值)N3.3
- KAoNi KAca
5.4.2绝缘电阻
QB/T4305—2012
在控制系统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之间施加500Vd.c时测得绝缘电阻应大于50M2。在经受恒定湿热试验后,立即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应大于1M25.4.3耐电压强度
交流供电电路输入端和保护接地端之间应能承受1000VAC(50Hz)电压,持续时间1s,不应有击穿放电现象。不适宜经受试验电压的元件和器件应在试验期间断开。5.4.4电源适应能力
控制系统在下列交流输入电源下,应能正常工作。-电源电压:187V~242V:
电源频率:49Hz~51Hz
5.4.5紧急停止
在危险或紧急情况时应有可操作的紧急停止按钮,按钮的颜色应为红色。5.5电磁兼容性
5.5.1静电放电抗扰度
控制系统运行时,按GB/T17626.2一2008的规定,对操作人员经常触及的所有部位与保护接地端子(PE)间进行静电放电试验,接触放电电压为6000V,空气放电电压为8000V,试验中控制系统应能正常运行。
5.5.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控制系统运行时,按GB/T17626.4一2008的规定,分别在交流供电电源端和保护接地端(PE)之间加入峰值土2kV,重复频率5kHz脉冲群,时间1min:在/O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上用耦合夹加入峰值1kV,重复频率5kHz脉冲群,时间1min。试验时,控制系统应能正常运行。5.5.3浪涌(冲击)抗扰度
控制系统运行时,按GB/T17626.5一2008的规定,分别在交流输入电源相线之间叠加峰值为土1kV的浪涌(冲击)电压:在交流输入电源相线与保护接地端(PE)间叠加峰值为土2kV的浪涌(冲击)电压。浪涌(冲击)重复率为1次/min,极性为正/负极。试验时正/负各进行5次,控制系统应能正常运行。
5.5.4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控制系统运行时,按GB/T17626.11一2008的规定,在交流输入电源任意时间电压幅值降为额定值的70%,持续时间为0.5s,相继降落间隔为10s在交流输入电源任意时间电压短时中断10ms,相继中断间隔时间为10s。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各进行3次,控制系统应在电压恢复时能正常运行。5.6功能
5.6.1花样编程及贮存
在系统上进行花样编程并贮存,应正确可靠。花样编程应包括空移输入、直线输入、圆弧输入以及多点曲线输入等基本输入功能。5.6.2花样修改及贮存
在系统内部可进行花样修改并贮存,应正确可靠。5.6.3花样输出
花样文件可通过外部存储介质进行贮存,应正确可靠。5.6.4花样贮存针数
单个花样文件可贮存的最大针数不少于5000针。5.6.5花样贮存个数
系统可贮存的花样文件个数不少于99个。5.6.6压脚控制
iiKAoNi KAca
QB/T4305-2012
缝纫开始及结束时,应自动压下和提升压脚。5.6.7压框控制
缝纫开始及结束时,应自动压下和提升压框。5.6.8剪线控制
缝纫结束时,应自动剪断面线和底线。5.6.9拨线控制
缝纫结束时,应自动拨线。
5.6.10松线控制
缝纫开始和结束时,系统控制夹线器自动夹紧或松开缝线。5.6.11特殊要求
特殊功能及要求由供需双方在合同文件中规定,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5.7性能
5.7.1最高缝纫速度
带有花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花样缝缝纫机(以下简称“计算机控制花样缝缝纫机”)在薄料(布料厚度:小于4mm)上缝制针距为3mm的花样时,最高缝纫速度应不小于2300针/min:在中厚料(布料厚度:4mm~7mm)上缝制针距为3mm的花样时,最高缝纫速度应不小于1200针/min;在厚料(布料厚度:>7mm12mm)上缝制针距为3mm的花样时,最高缝纫速度应不小于900针/min。缝纫线迹应整齐、均匀,不应断线、跳针和浮线。5.7.2剪线可靠性
计算机控制花样缝缝纫机缝纫结束后自动剪线,剪断底线和面线,且针头上保持30mm长度的缝线,不脱线;计算机控制花样缝缝纫机自动剪线应稳定可靠,剪线100次允许失误1次。5.7.3回零速度
计算机控制花样缝缝纫机10次返回零点的速度均不得低于9000mm/min。5.7.4空移速度
计算机控制花样缝缝纫机10次空移速度应均不低于12000mm/min。5.7.5回零精度
多次返回零点后,各次返回的位置针孔中心的偏差不得超过土0.1mm。5.7.6重针精度
计算机控制花样缝缝纫机重复缝纫一种花样时,相同针针孔偏差应小于士0.1mm。5.7.7停针精度
计算机控制花样缝缝纫机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停车,针杆停止位置偏差角度应不大于士2”。5.8可靠性
产品以速度2000针/分速度缝制图A.1花样,缝制间隔时间2s,连续工作无故障时间应不低于150h。6试验方法
在试验中,除对个别试验项目的试验环境有特殊要求外,其他各项试验均应在表4规定下进行。表4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强
试验条件
1535℃
35%~85%(无凝露)
86kPa~106kPa
iiKAoNiKAca
6.1制造质量
QB/T4305—-2012
用目测法及其他必要的手段对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制造质量应符合5.1的有关规定。6.2防护等级
根据GB4208一2008中11章的试验要求控制系统进行防护等级试验。6.3环境适应性试验
6.3.1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
6.3.1.1高温工作试验
a)将不加任何包装保护的被测控制系统放入高温试验箱内,按被测控制系统要求连接好电源:b)将高温试验箱内的温度升至(45土2)℃,升温速率不得超过1℃/min;c)保持30min后开始计时:
d)运行标准花样程序48h,并且每4h检查一次,在试验过程中,被测控制系统应能正常运行。其24h的电源电压波动见表5:
e)运行中出现任一故障时,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运行。更换的部件在高温下累计运行时间必须达到40h,达不到40h的部件应安排到另一轮高温连续运行试验。表5连续运行电源电压波动范围
工作电压
时间/h
额定值
注:24h为一个循环,共2个循环。6.3.1.2低温工作试验
额定值+10%
额定值
a)将不加任何包装保护的被测控制系统放入低温箱内,按要求连接好电源:额定值-15%
b)将低温试验箱内的温度降至(0士2)C,降温速率不得超过1℃/min。在改变温度过程中不得出现凝露:
c)保持30min后开始计时,运行标准花样程序4he试验过程中,被测控制系统应能正常运行。6.3.1.3高温存储试验
a)将不加任何包装保护的被测控制系统放入高温箱内;b)将高温试验箱内的温度升至(55土2)℃,升温速率不得超过1℃/min;c)保持30min后开始计时;
d)被测控制系统存放4h后,恢复4h使箱内温度逐渐下降至正常大气条件,降温速率不得超过1C/min:
e)恢复到常温下后,按5.1.1检查外观,并进行自动加工运行,被测控制系统应能正常运行。6.3.1.4低温存储试验
a)将不加任何包装保护的被测控制系统放入低温箱内;b)将低温试验箱内的温度降至(-25士2)℃,降温速率不得超过1℃C/min。在改变温度过程中不得出现凝露、结冰;
c)保持30min后开始计时;
d)被测控制系统存放4h后,恢复4h使箱内温度逐渐上升至正常大气条件,升温速率不得超过1C/min:
e)恢复到常温下后,按5.1.1检查外观,并进行自动加工运行,被测控制系统应能正常运行。6.3.1.5恒定湿热试验
a)将不加任何包装保护的被测控制系统放入湿热试验箱内,按被测控制系统要求连接好电源:7
HiiKAoNi KAca
QB/T4305-2012
b)将湿热试验箱内的温度升至(45土2)C,湿度至90%,并使其恒定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升温速率不得超过1C/min:
c)当温度、湿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运行花样程序2h;d)满足上述条件后,被测控制系统在不通电状态下,存放48h:e)恢复12h使箱内温度、湿度逐渐恢复至正常大气条件,降温速率不得超过1C/minF)恢复到常温下后,按5.1.1检查外观,并进行自动加工运行,被测控制系统应能正常运行。6.3.2机械环境适应性
6.3.2.1工作振动(正弦)
将花样缝缝纫机控制系统按工作位置固定在振动台上。a)扫频耐久试验
按表2规定的振动试验条件分别对花样缝缝纫机控制系统运动轴每个轴向及不同振动幅度和频率范围进行扫频耐久试验。试验后,检查控制系统的外观结构,不应有机械上的损坏或机内紧固部位松动现象,且系统应能正常运行。b)通电扫频试验
通电扫频试验,在空载条件下,将被试控制系统通电运行,按表2规定的振动试验条件对被试控制系统进行通电扫频试验,试验期间被试控制系统应正常运行。试验后,检查外观结构,不应有机械上的损坏或机内紧固件松动现象。6.3.2.2冲击试验
按下列程序进行:
a)被试控制系统经初始检测后,按工作位置固定在冲击试验台上;b)在不通电的条件下,对被试控制系统进行冲击加速度为300(1+10%)m/s、时间为(18士1)ms的半正弦脉冲、次数为3次的冲击试验:试验后,检查被试控制系统的外观,然后通电运行检查,控制系统应能正常运行。6.4电气安全试验
6.4.1保护接地试验
用目测法对控制系统的保护接地电路进行检查,并进行保护导线连接的牢固性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5.4.1的规定。
按GB/T24342-2009中6.2进行试验。6.4.2绝缘电阻试验
6.4.2.1试验设备及基本参数
按下列要求选用:
——兆欧表5000+100V,准确度为1.0级:一或用等效的其他测试仪器代替。6.4.2.2试验方法
将控制系统电源开关或接触器置于接通位置(不接入电网),用兆欧表在控制系统中系统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施加500VDC测试电压1min,然后读取绝缘电阻的数值,实测绝缘电阻值应符合5.4.2的要求。
试验时,应保证接触点接触可靠,测试引线间的绝缘电阻应足够大,以保证读数准确。试验完毕后,应用导线对试品进行安全放电。6.4.3耐电压强度试验
6.4.3.1试验设备及基本参数
按下列要求选用:
耐电压强度试验装置(交流):8
-施加电压范围:0V3000V(可调):频率:(50±1)Hz;
-电压波形:正弦波;
-失真系数:小于5%:
输出功率;不小于0.5kVA。
6.4.3.2试验方法
按下列程序进行:
QB/T4305—2012
a)将被测控制系统和测试议器均放在绝缘工作台或绝缘材料板上(耐电压强度超过3000V):b)试验时,应将控制系统电源开关或接触器置于接通位置,但其电源输入端不接入电网:c)在试验前,应将不宜经受高压试验的元器件和用作电源与PE端间过压保护的元器件断开:d)试验时,在被测控制系统交流供电电路输入端和保护接地端之间施加试验电压,应在5s~10s内逐渐将试验电压增加到1000V,并保持1s,试验结果应符合5.4.3的规定:试验后,应在5s~10s内遂渐将试验电压降低,到低于额定电压数值后断开试验电源。试验完毕后,应用接地线对试品进行安全放电。6.4.4电源适应能力试验
6.4.4.1试验设备及基本参数
变频电源:220V(电压、频率均可调),容量大于5kVA。6.4.4.2试验方法
按下列程序进行:
a)用变频电源为被试控制系统供电:b)按表6规定的几种组合对运行状态下的被试控制系统进行试验:c)每种组合条件下试验持续时间应不少于15min,花样文件至少要完整运行一遍。试验时被试控制系统应正常运行。
表6电源适应能力试验条件
电网电压220V
电压V
6.4.5紧急停止
额率Hz
用目测法检查被测控制系统应有在危险或紧急情况时可操作的紧急停止按钮,按钮的颜额色应为红色。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时,控制系统立即停止运行。6.5电磁兼容
6.5.1静电放电抗扰度
6.5.1.1试验设备
静电放电(ESD)发生器,输出电压示值的允许偏差为土5%。6.5.1.2试验条件
实验室的电磁环境不应影响试验结果: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QB/T4305-2012
大气压强:86kPa~106kPa(海拔高度1000m以下)。6.5.1.3试验方法
按下列程序进行:
a)被测控制系统经初始检测后,将其放置于绝缘试验工作台上,按规定要求接线,并通电让其在空载条件下运行。对于台式控制系统,采用木制式绝缘支架与接地参考平面隔开,高为80mm:对柜式控制系统,采用绝缘支座与接地参考平面隔开,高度为100mmb)在被测控制系统面板、按钮、键盘等凡手能触摸的部位,用每秒20次的速度进行放电,以寻找静电放电的敏感点:
c)在敏感点,以单次放电方式进行,在选定点与PE之间至少施如10次单次放电,并且连续单次放电之间时间间隔不少于1s;
d)对于表面涂漆的被试控制系统,若生产厂家未说明涂漆为绝缘的,则发生器尖端应穿入漆膜,采用接触放电,其放电电压为土6000V若涂漆为绝缘的,则采用空气放电,其放电电压为土8000V。
试验过程中,应检查被测控制系统运行是否正常运行。6.5.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6.5.2.1试验设备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装置。6.5.2.2试验条件
与6.5.1.2试验条件相同。
6.5.2.3对供电电源端子和保护接地端子的试验方法a)将被测控制系统放置于绝缘试验工作台上,按规定要求连好线:b)被测控制系统的保护接地应与参考接地板相连:c)被测控制系统的电源线长度要求在1m以内,若超过1m,且不能拆下时,应当把电源线弯成直径为400mm的平坦环路,然后按100mm的高度与参考接地板平行放置:d)试验时,被测控制系统应空载运行:e)在被测控制系统的交流供电电源端口施加电压蜂值为2(1土10%)kV,单脉冲宽度为50(1土30%)nS,脉冲上升时间为5(1土30%)ns,脉冲重复频率为5(1士20%)kHz的脉冲群,脉冲群持续时间为15(1土20%)ms,其间隔为300(1土20%)ms,正、负脉冲群干扰时间为1min。
试验过程中,被测控制系统应能正常运行。6.5.2.4对1/0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电缆的试验方法a)将被测控制系统放置于绝缘试验工作台上,按规定要求连好线:b)被测控制系统的保护接地应与参考接地板相连;c)被测控制系统的IO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电缆线长度要求在1m以内,若超过1m,且又不能拆下时,则应当把电源线弯成直径为400mm的平坦环路,然后按100mm的高度与参考接地板平行放置:
d)试验时,被测控制系统应空载运行;e)用耦合夹分别在控制系统的I/O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电缆上施加电压峰值为1(1土10%)kV,单脉冲宽度为50(1土30%)ms脉冲上升时间为5(1土30%)ns,脉冲重复颜率为5(1土20%)kHz的脉冲群,脉冲群持续时间为5(1土20%)ms,,其间隔为300(1土20%)ms,正、负脉冲群于扰时间为1min。
试验过程中,控制系统应能正常运行。6.5.3浪涌(冲击)抗扰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QB轻工标准标准计划
- QB∕T5247-2018 箱包配件 塑料插扣耐用性能试验方法
- QB∕T5245-2018 充绒内胆皮革服装
- QB/T5006-2016 姜汁(粉)红糖
- QB∕T5246-2018 皮件带类产品动态耐折试验方法
- QB/T2381-1998 亮金水亮钯金水
- QB/T1338-2012 家具制图
- QB/T1733.3-1993 裹衣花生
- QB/T1927.4—1993 蒸球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 QB/T2580-2002 精细陶瓷烹调器
- QB1631.1632-1992 檀香208复盆子酮
- QB/T4760-2014 阔叶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
- QB/T2915—2007 画架
- QB/T1334-2013 水嘴通用技术条件
- QB/T1832-1993 往复式磨革机
- QB/T1104-1991 刮脸双面刀架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