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
- DZ/T 0249-2010 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

【DZ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
- DZ/T0249-2010
- 现行
标准号:
DZ/T 0249-2010
标准名称:
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
标准类别:
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6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DZ/T 0249-2010.
1范围
DZ/T 0249规定了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的内容、方法及其技术要求。
DZ/T 0249适用于媒层气田地面煤层气开发方案的编制,煤矿区地面煤层气开发方案编制时可以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Z/T 0216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SY/T 5615-2004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
SY/T 6177-2000天然气气藏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方法标准
SY/T 6580- 2004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
3术语和定义
3.1
煤层气coalbed methane
本标准引用DZ/T 0216- 2002 中煤层气的定义: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并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
3.2
煤层气藏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保存有相当数量(烃类)气体并受相似(关)地质因素控制的煤岩体基本地质单元,气藏边界是一个含气丰度渐变带,渐变带的形状和宽度受气藏本身特定的成藏主控因素所决定。
3.3
煤层气田coalbed methane field
煤层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气面积内各煤层气藏的总称。该产气面积是受单一或多种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3.4
煤层气田开发方案development plan of coalbed methane field

部分标准内容:
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
2011-01-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11-03-01实施
DZ/T02492010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方案编制原则
开发方案编制的任务
任务概述
5.2地质和气曦描述
煤层气藏工程研究
煤层气藏数值模拟研究
5.5钻采工艺设计
5.6地面建设工程设计
技术经济评价
方案的实施要求
6开发方案编制的内窄
煤层气田总论
地质与气藏工程
钻井工程
完井和增产改造措施
排采工程
地面建设工程
健康安全环境评价
煤层气市场条件分析
风险分析
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
7报告编写要求
开发方案报告内容
开发方案报告分册编制
报告附件
DZ/T 0249—2010
煤层气是一种高效洁净能源,国家将其列为独立矿种进行勘操开发和管理。与天然气开发管理样,煤层气在获取探明储量之后,必须编制煤层气开发方案,以作为气田开发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为了规范煤层气开发方案编制,促进煤层气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参照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结合煤层气特点,特制定本规范
1范围
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
DZ/T0249—2010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田开发方案制的内容,方法及其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田地面媒层气开发方案的编制,煤矿区地面煤层气开发方案编制时可以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Z/T0216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SY/T5615-2004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SY/T6177--2000天然气气藏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方法标准SY/T6580--2004石油天然气勘操开发常用量和单位3术语和定义
煤层气coalbed methane
本标准引用DZ/T0216一2002中煤层气的定义:赋存在媒层中以甲烧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并部分游离于煤孔原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3.2
煤层气藏coalbed methanereservoir保存有相当数量(烃类)气体并受相似(关)地质因素控制的煤岩体基本地质单元,气藏边界是一个含气丰度新变带,渐变带的形状和宽度受气藏本身特定的成藏主控因素所快定。3.3
煤层气田coalbed methanefield煤层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气面积内各煤层气藏的总称。该产气面积是受单一或多种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煤层气田开发方案development plan of coalbed methane field开发前期评价工作结束时,应编制开发方案,煤层气田开发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总体开发方案,是指导媒层气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市场需求,地质与储层工程方案,钻井工程方案、完井和增产改造方案、排采工程方案,地面工程方案、开发建设部署与实施要求,健康安全环境评价、风险评估、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等。4方案编制原则
4.1煤层气开发方案应按照整体部署,分期实施、滚动开发的原则,提出产能建设步骤,明确各年度钻1
DZ/T0249-2010
井工作量和地面分期建设工作量,为年度开发指标预测和投资估算提供依据。对产能建设过程中开发井钻井、录井、测井、试井、完井、增产改造、排采、地面集输、净化处理、动态监测、气田开发跟踪研究等工作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4.2煤层气开发方案坚持低成本,高效益原则.确定有效的开发方式,井网部署设计,钻并与完井工艺优选排采,低压集输及水处理技术,确定合理的排采工作制度,控制开发投资。4.3煤层气开发方案应在地质和气藏特征清楚,储量落实、主体开发工艺技术明确的情况下编制。气田开发过程中,当气田的实际情况与原方案设计有较大刷或需要进行阶段调整时,应编制气田开发调整方案。
4.4煤层气开发方案应遵循健康,安全与环保的原则,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CHINA
5开发方案编制的任务
5.1任务概述
煤层气开发方案制应在煤层气数(的折程研究,地面工程设
究,钻井工程研究,
的基础上,推荐煤层气田开发的最佳方案5.2地质和气藏
出方案实施的
通过气
成储量的计算利复核、气藏工程研经济评价
等工作,在综合分析和经济指标体步骤进度及质量要求
综合地震、地井、测井、测武及排果导资料,分析研免地质构造形态,沉积环境,水文地质·煤层的几何形态、结构
,厚度等,煤者性质和烘级,储层压力流体特征等储层特www.bzxz.net
美适址
含气饱和度、吸附
解吸,含气性、
分布规律。确定煤层气高集运移类型,开究这些地质和烘储层特性
建立媒层气田地
造模型、储层模型流体模型。计算煤层气田的探明地质优选高渗富集区
储量和可采储量
煤层气藏工程
制定开发原则,确无方式,
合理的开发步骤及产能
煤层气藏数值模拟研
速度、理产和开发规模,提出
在构建合理的地质模型和储层模型基础上,进行感性分析,研究地质参数、储层参数,开发技术等对气田开发效果的影响,预测产能,为优化开发指标提供依据。产能历史拟合要一定稳产试采期的单并产量。
5.5钻采工艺设计
设计钻井,完井,增产改造指施和排采工艺技术,提出储层保护要求。选择适合本煤层气田地质和储层特点,经济有效的钻井、完井和增产改造工艺,确定合理的排采工作制度,防煤粉,防砂技术以及修井工艺。
5.6地面建设工程设计
设计优化地面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优选低压集输及气,水处理技术,优选地面配套工程与辅助设施,优选安全,环保措施。
5.7技术经济评价
对不同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评价,优选出最佳开发方案。5.8方案的实施要求
DZ/T0249-2010
提出推荐开发方案的实施意见,包括现场实施的原则、步骤、进度,质量标准和资料录取要求及有关生意事项
6开发方案编制的内客
媒层气田总论
自然条件和社会务
气田的地理
气候类型
度,不良工程地质情况,
点,河流和小要,所在地区的地表上填、岩石类型、生要斯裂带及地震基本裂家或地方对环境和生态是求
水运、航运等概洗消地供电网络文供电能力,地方通气网络及运营情况。6.1.1.3
铁路、
O的社会
经济发展快况
气田所
矿权情况
矿权登记
区域地
面积·坐标
的构造位置
水文艺
态分布,煤层层收
水层、补排系航
煤层气勤
煤层气助
简况及
煤层气勘探主要包
煤田地质勘探工程桌
度,厚度、目的煤层顶底板岩性封前性。煤层气勘探各阶段量要部署及肤果煤层气田发现的简要过程及发现井的情况。煤层气探明储量及控制储量
煤层气开发准备
说明气田范国内所的各美工作量和资料情况具件包括:地震勘探工作量,测线密度及成果,附地震测网分布图及标准剖面。b
煤层气参数井、生产试验并,先导性试验井组的井数,进尺及密度,敢芯及测井成果。排采情况,附排采成果统计表及代表性排采曲线,试井、解吸、煤样分析测试工作量及成果。附成果表。勘探前景,预测后备资源潜力。3
DZ/T 0249—2010
6.1.4.3气田周围情况
气田周围情况应包括以下几种:a)气田所处盆地和构造单元的煤层气资源潜力情况。b)周国已开发气田的情况。
e)周围未开发气田储量现状及增长潜力。d》气田附近管网的分布情况。
6.1.5概述开发方案主要结论及推荐方案概述气田规模、开发层系及推荐开发方案的工程概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结论。6.2地质与气藏工程
6.2.1煤层气地质
6.2.1.1地层特征和沉积特征
煤层气地层特征和沉积特征主要包括:a)地层时代、地层层序、地层接触关系、标志层,煤系地层及煤层:b)煤系地层沉积环境、沉积相、岩相组合,沉积相带和煤层物性关系。6.2.1.2构造特征
煤层气地质构造特征主要包括:a)气田构造类型、构造要素,断层特征。b)构造运动改造对煤层的影响。6.2.1.3煤层特征
煤层气煤层特征主要包括:
煤系地层,煤层组,段划分,煤层层数。a
b)煤层厚度,层间距、结构、稳定性及几何形态变化。裂隙系统,裂隙发育程度。
煤岩组成,煤质特征,变质程度。d
顶底板岩性。煤层气保存条件。e)
6.2.1.4煤储层物性
孔隙性、渗透性,储层压力、含气饱和度,相对卷透率、吸附特征、解吸特征等。6.2.1.5流体分布及其性质
煤层气流体分布及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煤层含气量,气体组成,煤层气密度,热值。附煤层含气量、气成分成果表。b)煤层水水质类型、矿化度。
)含水层及其富水性、水质类型、矿化度。6.2.1.6储层综合特征
煤层气储层综合特征主要包括:4
储层压力系统分析。
b)根据气田的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及开发特征,确定储层类型。6.2.2储量分类与评价
DZ/T0249—2010
储量分类与评价应充分利用动态和静态资料,分层系,分区块对已探明储量进行分类,并评价储量的可动用性,按照不同技术,经济条件,评价技术,经济可采储量,并分析可采储量风险,6.2.2.1已探明储量评价
列表说明煤层气探明储量的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评价其可靠程度。附本工程项自立项前的已操明错量和控制储量,说明其数量,级别,认定时间,量批时间,审批结论和意见及文件编号
6.2.2.2动用储量计算及评价
储量计算应符合DZ/T0216的有关规定,储量可靠性评价,储量开发评价。附本工程项目开发动用储量范围,数量,级别。6.2.2.3可采储量评价
按照DZ/T0216的规定计算煤层气可采储量。6.2.3产能评价
煤层气井排采状况,如井数,层位,排采方案和实施进展。排采各项资料。取得的主要认识。6.2.3.1
6.2.3.2煤气产能特征和产能动态变化,分析不同保层不高构造部放煤层气井的产水量产气量、井口压力,井底压力、储层压力等动态资料,评价各类煤层气井稳产效果和动态变化,确定单井合理产能。
6.2.3.3合理产能的论证,综合运用试井,排采资料,采用类比或储层模拟等手段,计算,顶测煤层气井生产能力,采气速度,采收率,6.2.3.4通过对采气遮度等指标的研充,结合市场需求,确定气田合理开发规模。6.2.4开发部署
开发层系划分
根据媒层气由储层性质,储量丰度开采工艺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是杏需要开发层象划分。一套开发层系可以是单煤层、煤层组(段)多煤层组合。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遵循原则:同一层系内煤储层物性及流体性质,压力系统,构造形态应基本政:多煤层形成煤房组及,爆层间距应小手50m适合一次连产改造:一套驻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质储量及相对稳定的生产能力,以保证经济效益。6.2.4.2并型选择
根据气藏厚度稳定性,构造特征、物性特征等固素,选择合理的井型,如直井、定向井,水平井(含多分支水平井)直井和水平井组合等方式。6.2.4.3并网部奢及真依据
非网部客依据:综合考忠构造条件,销层特证,资源基础,地形影响,环境等因素5
DZ/T02492010
并网部署需要优化的主要指标:井网方式,非网密度与井距等,并网方式,根据储层渗透性各相异性,裂缝展布方位和井间干扰程度确定合理的井网方式。目前煤层气田多分支水平井组可设计为单支,双支三支,四支等各种类型:煤层气田直井的布井方式通常采用正方形和梅花型布、矩形网.菱形网等,井网密度与井距:根据储层渗透性,排采半径以及采气速度,采收率等因素,优化井网密度与井距。合理的煤层气开采井距需满足如下条件:保证开发年限内开发区域的高采收率,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保证最优的单并生产能力。
6.2.4.4开发方式选择
根据气藏厚度稳定性、构造特征、物性特证等因来选择合理的开发方式,如排水采气或其他开发方式。
6.2.4.5开发阶段的划分
到分为以下三个开发阶段:a)产能建设期,b)意定生产期,c)产量递减期。根据气田的开发
工程量
明确开发名无节工程量
标优选和推荐方案
6.2.5开发方
气电采气速度及稳产
气田采的及稳产方式
采利用数值裤
批品股综合考惠国家用对产
量,稳定供气年限的要求,考虑煤炭开采
计划,确定
产期内,能
的采年速度,既能充分发得谋情层的生产能力,卫保证合理的稳产阶来出程度
b)采收响采收率的国素生
定采大法主要有以下儿神
验法,
3)产量
有三个方面
田特征和开发经验,推荐采气速度开发技术务件以及经济因索。目前确4)储层数(公法
稳产方式:根据义促,避择层系接替、区块接替或其他合理的产能接替方式,保持气田的稳产,
6.2.5.2产量预测
开发期内生产井的日产气量,年产气量,累积产气量,日产水量,年产水量,累积产水量等。6.2.5.3压力预测
开发期内煤层气生产井的储层压力,井底流动压力,井口压力等。6.2.5.4单并合理产量
确定合理产量考虑的主要因素:合理采气速度,煤储层不因排水过度导致伤害、平稳供气、产能接替,市场因素等。
6.2.5.5生产井数
DZ/T0249—2010
根据资源接替方式和储量序列特征,确定产能建设期应钻井数,稳产期应钻井数、总体钻井数。确定生产并数时应考虑到气并的综合利用率。6.2.5.6产能建设期
产能建设期是指气田建设过程中,达到规划产能目标时需要的时间,气田产能建设期的持续时间受投产方式的影响。
6.2.5.7开发指标对比与优进
适度和产能规模,设计不同的方案,从工作尽建成产能规模,稳产基根据开发方式.开发
才比各方案中
础,工艺技术等方面,综
更技术指电
推荐方案的
通过对比开发款
成果曲线。
钻井工程
你,推荐出气日最
钻井工程方装
对储层特点
6.3.1钻井
已钻井
请况及利用可行忧
并身结护
钻井液方
管程序,附并具
钻具组合
质量控制
钻头选型及销
数设计
烘储层保护
直井和特殊结公
推荐方案的开发指标预成果表和预测店井宠
艺技术,做好储层保护工作。
式井、水平并,多分支水平井技术等)钻井工艺要求,错周期预测。固井工艺方案。
钻井取芯技术。
测井和录井
测并系列选择。
测并处理及解释系统。
工程测并系列:射孔、固并、套管等质量检查和其他工程测并。录并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方案的优选和建议
钻井工程方案的评价
存在问题和建议
6.4完井和增产改造措施
6.4.1完井方式垂直井的套管完井、套管十棵眼完井,套管十筛管完井,调穴完井等:水平井、多分支7
DZ/T0249—2010
水平井完井:斜井完井等不同方式,适宜完井方式的论证。6.4.2改善并底完善程度和提高产能的措施,6.4.3储层保护措施。
6.4.4增产改造工艺优选,不同压裂被的携砂压裂工艺的筛选和优化。压裂砂粒径、加砂程序,加砂量、砂比、排量等工艺技术的设计优化。其他增产改造工艺技术的设计。6.4.5增产改造设备要求。
6.5排采工程
6.5.1管柱设计,排采设备选型。6.5.2排采工作制度,冲程、冲次、降液速率,压力等生产参数的设计。排采工艺及其配套技术优化6.5.3数据采集技术,井口压力,产水量,产气量计量。6.5.4排采监测,防煤粉、防砂技术筛选。6.5.5水处理措施。
6.5.6修井工艺。
6.5.7生产中后期提高采收率工艺选择。6.6地面建设工程
地面工程方案以地质与气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气工程方案为依据,按照“安全、环保、高效,低耗”的原则,在区域性总体开发规划指导下,结合已建地面系统等依托条件进行编制。主要内容包括:a)地面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
b)集输管网和工艺流程的优化设计。集气,输气、增压工程,处理、净化工程。气、水计量。
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
e)系统配套工程与辅助设施,包括给排水,供电、道路、通信、自动控制、消防、暖通、土建等设施。环境保护要求,安全保障。
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
h)工程实施进度。
地面工程主要工作量及投资估算等。6.7健康安全环境评价
健康安全环境的政策与承诺。
6.7.2危害因素及影响后果分析。6.7.3
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事故与自然灾害,设计有关防火、防爆、防泄露、防误操作等设施。6.7.4针对产能建设和生产对健康安全环境的影响,应明确预防和控制措施。6.7.5提出健康安全环境监控和控制要求。6.7.6编制应急预案。
6.7.7根据有关规定设计气井,站场和管道的安全距离并编制搬迁方案。6.7.8环境保护。煤层气田开发过程中,应考虑水体保护,特别是对地下水,植被,耕地等的影响。6.8煤层气市场条件分析
市场需求包括目标市场、已有管输能力、气量需求,气质要求,管输压力、价格承受能力等。6.9风险分析
对方案设计动用的地质储量规模,开发技术的可行性、主要开发指标预测以及开发实施与生产运作8
DZ/T0249--2010
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资源风险,市场风险,气价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其他风险。对各类风险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提出降低,防范和遇制风险的对策。6.10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
依据国家和行业的现行经济政策和评价方法,对地质与气藏工程方案及相应的配套钻井工程、采气工程,地面工程,健康安全环境要求以及前减风险措施等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为开发方案优选提供依据。
6.10.1总投资估算
按照SY/T61772000执行。
6.10.2主要经济参数
对生产成本、销售收人,销售税金、附加和所得税进行计算,确定方法按SY/T6177一2000执行。6.10.3主要财务指标
对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年平均利润额等主要财务指标进行计算。
由于煤层气是特低潜透性储层,应重点论证单井经济投限产量,单井经济控制储量、开发投资,气价等对气田开发经济效益的影响。6.10.4经济评价结论
对各方案的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6.10.5最佳开发方案的确定
6.10.5.1主要技术及经济指标对比对各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并附推荐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测算成果表和算成果曲线。
6.10.5.2推荐气田最佳开发方案在技术及经济指标对比基础上,优选并推荐气用最佳开发方案。6.10.5.3推荐方案的风险分析
应考虑地质储量,产能,开发技术,气价等不确定性固素的影响,进行风险分析。7报告编写要求
7.1开发方案报告内容
7.1.1总论
7.1.2煤层气地质与气蒙工程。
7.1.3钻井工程设计。
7.1.4完井与增产改造措施。
7.1.5排采工程设计。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DZ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DZ/T0184.21-1997 天然水中氧同位素的二氧化碳 —— 水平衡法测定
- DZ/T0184.13-1997 硅酸盐及氧化物矿物中氧同位素组成的五氟化溴法测定
- DZ/T0184.11-1997 210Pb 地质年龄测定
- DZ/T0184.14-1997 硫化物中硫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DZ/T0196.5-1997 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传导类电法测井仪
- DZ/T0184.12-1997 岩石、矿物中微量铅的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DZ/T0196.6-1997 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感应类电法测井仪
- DZ/T0184.22-1997 硅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DZ/T0275.2-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 岩石薄片制样
- DZ/T0275.5-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矿石光片鉴定
- DZ/T0064.22-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铜、铅、锌、镉、锰、铬、镍、钴、钒、锡、铍及钛
- DZ/T0275.2-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 岩石薄片制样
- DZ/T0253.4-2014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动植物样品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氟量的测定扩散-分光光度法
- DZ/T0275.1-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
- DZ/T0275.3-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3部分 矿石光片制样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