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
- DZ/T 0033-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

【DZ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
- DZ/T0033-2020
- 现行
标准号:
DZ/T 0033-2020
标准名称: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
标准类别:
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557.3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DZ/T 0033-2020.Specifications for compilation of geological reports on mineral exploration.
1范围
DZ/T 0033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编写要求。
DZ/T 0033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以下简称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写和成果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19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
GB/T 13908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2528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GB/T 33444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
DZ/T 007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DZ/T 0079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
DZ/T 0131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
DZ/T 0336固体矿产勘查概略研究规范
3性质和用途
3.1地质勘查报告是对勘查工作及质量,以及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数量、质量、开采利用条件、工业利用价值等勘查工作成果的总结和评价,包括文字、图、表及影像等资料。按照地质勘查工作成果所能达到的勘查阶段要求,地质勘查报告分为普查报告、详查报告、勘探报告。
3.2地质勘查报 告可供进一步勘查或矿山建设设计、矿产资源管理、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参考使用,也可作为矿业权出让或转让时的参考资料。
3.3地质勘查报告也是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等的参考资料。
4编写基本准则

部分标准内容:
D1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33—2020
代替DZ/T0033—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Specificationsforcompilationofgeologicalreportsonmineralexploration2020-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2020-04-30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性质和用途
4编写基本准则
5编写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普查报告编写提纲附
详查报告编写提纲
B(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勘探报告编写提纲
DZ/T 0033—2020
地质统计学法资源储量估算部分的编写提纲及附图附表附件要求.,·29附
(资料性附录)SD法资源储量估算部分的编写提纲及附图附表附件要求: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DZ/T0033—2020
本标准代替DZ/T0033一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中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部分。
本标准与D2/T0033一2002中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部分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修订了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写(见1);修订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GB/T2528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GB/T33444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DZ/TXXXX固体矿产勘查概略研究规范(见2);修订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见3):修订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见4):修订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见5):-增加了普查报告编写提纲(见附录A);增加了详查报告编写提纲(见附录B):-修订了勘探报告编写提纲,详细补充了各章、节内容(见附录C):修订了地质统计学法资源储量估算部分的编写提纲(见附录D):增加了SD法资源储量估算部分的编写提纲(见附录E)。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北京恩地储量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自然资源资料档案馆、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本标准起草人:马艳平、唐卫国、杨强、张树泉、唐长钟、张明燕、张慧、王元升、李玉喜、高利民、汪汉雨、李剑、万会、宋晗、刘勇强。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Z/T0033—92:
—DZ/T0033—2002中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部分。Ⅲ
1范围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20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编写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以下简称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写和成果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719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T13908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17766
GB/T25283
GB/T33444
DZ/T0078
DZ/T0079
DZ/T0131
DZ/T0336
性质和用途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
固体矿产勘查概略研究规范
3.1地质勘查报告是对勘查工作及质量,以及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数量、质量、开采利用条件、工业利用价值等勘查工作成果的总结和评价,包括文字、图、表及影像等资料。按照地质勘查工作成果所能达到的勘查阶段要求,地质勘查报告分为普查报告、详查报告、勘探报告。
3.2地质勘查报告可供进一步勘查或矿山建设设计、矿产资源管理、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参考使用,也可作为矿业权出让或转让时的参考资料。3.3地质勘查报告也是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等的参考资料。编写基本准则
4.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地质勘查项目结束时,应按照实际工作程度,编写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区块,若提交报告的范围不包含该放弃区块,但开展过地质勘查工作的,则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另行编写该放弃区块的地质勘查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实际达到的勘查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4.2编写基础:
DZ/T0033—2020
a)地质勘查工作符合有关矿种(类)地质勘查规范及勘查技术方法标准和GB/T12719、GB/T13908、GB/T25283、GB/T33444相关要求,勘查手段选择科学,勘查工程布置合理,勘查程度满足地质任务要求,勘查工作质量可靠。b)
取全、取准已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c)原始地质资料真实可靠,原始数据全面准确4.3应全面、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地质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对获得的地质认识进行科学总结。
4.4应紧密围绕勘查目的,内容应有针对性、实用性。研究分析应依据充分、正确可靠,结论应简明要。适宜以图表方式表述的,应图表化。4.5地质勘查报告应内容齐全,包括全部地质勘查工作和可行性评价工作。4.6资源储量估算应结合矿体特征及探矿工程分布,采用成熟的、合理的估算方法,原则上应建立数据库和三维地质模型。4.7地质勘查报告由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编写时应根据不同勘查阶段的重点任务、矿种和实际工作情况,对有关章节及附图、附表、附件等进行适当调整。5编写要求
5.1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关标准和勘查设计要求,对勘查区的工作程度和原始地质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在报告编写前解决。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引用的资料须验收合格,未验收的,应进行必要的核查并作出说明5.2编写单位应具备矿产勘查,或矿山建设及开发,或矿产资源量估算与评价的工作背景;报告主编及参加编写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胜任能力,对报告及所编写的章节负责。5.3矿业权人及编写单位应全面收集地质勘查工作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如各种原始记录;图表资料,如各种工程素描图、柱状图、实测部面图、岩心鉴定表、测试分析成果表等;实物资料,如岩矿心、标本、样品等,并保证资料的真实性。5.4报告主编及参加编写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对所获得的各种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系统检查、分析与综合研究。发现问题时,应按照DZ/T0078、DZ/T0079的有关要求,对有关原始记录进行校正:资料可靠性存疑的,应进行现场复查,否则不得使用。5.5地质勘查报告应说明与勘查区有关的政策、经济、地理、地质和勘查背景,详细叙述有关矿区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加工选治技术性能、开采技术条件的勘查和研究成果。5.6地质勘查报告应反映综合勘查综合评价成果。对于地质勘查工作中发现的共生矿产,通常应比照主矿产进行论述,必要时可提交专项报告。达到综合评价指标要求的,以及未达到综合评价指标要求但能够回收利用的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存在放射性异常时,应说明放射性异常采样测试结果,达到工业指标的,应进行评价并提出专项勘查建议。存在对人身健康及环境有影响的有害组分时,应进行评价。可能时,对废石、剥离物、覆盖层、盐类矿层上下层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可能性进行评价。2
DZ/T0033—2020
5.7地质勘查报告应对勘查类型、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勘查工作质量进行评价。5.8地质勘查报告应详细论述资源量估算采用的工业指标、估算方法、矿体圈定的合理性。5.9地质勘查报告应对矿产资源开发可行性进行评价,按照GB/T17766对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和分类。若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可行性评价章节应引述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关键内容和结论,并应重点论述资源量转储量的依据。若仅开展了概略研究,研究程度应符合DZ/T0336要求。5.10在地质勘查报告的附图、附表中,资源量和储量可采用编码表示:推断资源量为TD、控制资源量为KZ、探明资源量为TM、可信储量为KX、证实储量为ZS。5.11地质勘查报告得出的主要结论均应有相应的数据、图、表或其他资料支撑。5.12地质勘查报告编写中应总结绿色勘查的经验和做法。5.13报告主编应根据编写提纲组织编写工作,保证报告编写质量。编写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需要研究的有关问题,应及时讨论,统一认识,并将主要问题的讨论结果反映在报告中。
5.14普查报告、详查报告、勘探报告编写提纲参照附录A、附录B、附录C,具体内容应结合矿种特点进行适当调整。采用地质统计学法、SD法估算资源储量时,估算的相应章节及附图附表附件要求参见附录D、附录E;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时,可参考地质统计学法。,报告格式参见DZ/T0131,附图图式、附表表式参见DZ/T0079,有关矿种有专门标准的,从其规定。
5.15普终报告、详终报告属于勘探报告的特殊情形,编写提纲按照各项工作实际达到的程度,参照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拟定。5.16矿业权人为保守商业秘密或适应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需要,可酌情将正文内容合理分册编写,每册单独装订。
5.17地质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区、旗或矿田、煤田)XX矿区(矿段)XX勘查区(井田)XX矿(指矿种名称,存在共生矿产的主矿种在后,有习惯用法的可沿用,三种及以上共生矿产的,金属矿以主矿产加“多金属矿”命名,非金属据实际情况确定)××(勘查阶段名称)报告。5.18地质勘查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资料,应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立卷、归档。实物资料应按照国家地质实物资料管理办法由矿业权人分类汇交管理。3
DZ/T0033—2020
A.1绪论
内容及要求参见C.1。
2区域地质
内容及要求参见c.2。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A.3矿区(床)地质
A.3.1地层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普查报告编写提纲
以本次工作对实测部面的分层描述和代表性岩性描述为依据,自老而新叙述地层时代、层序、分布、岩性、岩相、厚度、产状、接触关系等特征。详细叙述含矿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含矿地层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沉积矿产详细论述沉积环境和沉积相。A.3.2构造
叙述勘查区的基本构造形态、岩层产状及其变化,主要构造的特征、发育规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A.3.3岩浆岩
简述勘查区内岩浆岩的时代、岩性、产状、分布规律及其与矿化的关系。叙述含矿火山岩建造、侵入岩建造的主要特征。A.3.4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
简述勘查区内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岩的岩性、分布规律及其对矿体(层)的影响;围岩蚀变的类型、分布、分带、与矿化的关系等A.3.5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
叙述勘查区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A.3.6成矿规律
阐述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找矿标志。A.4矿(化)体特征
叙述矿(化)体空间分布情况、工程控制情况,各矿体的形态、产状、长度、宽度(延深)、标高、埋深、厚度、有用组分的含量等。4
DZ/T0033—2020
煤炭地质勘查报告说明煤层的可采性、稳定性,论述煤层对比情况,对煤层对比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A.5矿石特征
说明矿石特征的研究方法(岩矿鉴定、测试分析、类比等)。叙述矿石矿物组分及主要矿物含量:矿石结构、构造:主要有用矿物的粒度、嵌布特征: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说明矿石的自然类型A.6矿石加工选治技术性能
开展了矿石加工选治试验研究的,内容及要求参见C.6。未进行矿石加工选冶试验研究,仅与邻区同类型矿石的选治试验资料或生产矿山的选冶资料进行类比的,按矿石物质组成(主要矿石矿物、主要脉石矿物)、结构构造、嵌布关系、粒度大小、赋存状态、影响加工选治的有害组分等因素的对比情况,说明邻区矿石的加工选冶指标和可选性,对本区矿石的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进行初步评价A.7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A.7.1水文地质
A.7.1.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简要说明勘查区所处区域地貌单元:区域地形地貌、气候及水文特征。简述区域地下水类型及其特征,各岩组的特征及富水性。A.7.1.2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
叙述勘查区主要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及动态: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水质、水量等。A.7.1.3水文地质勘查类型
评述勘查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确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A.7.2工程地质
A.7.2.1工程地质岩组特征
大致划分工程地质岩组,简述各工程地质岩组的基本特征。A.7.2.2主要矿体(层)顶底板特征叙述主要矿体(层)及其顶底板岩性、裂隙、节理发育程度,岩矿石破碎程度等工程地质特征。
A.7.2.3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叙述勘查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如边坡稳定性、围岩稳固性、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作用)。5
DZ/T0033—2020
4工程地质勘查类型
评述勘查区工程地质勘查类型,确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A.7.3环境地质
A.7.3.1地质环境现状
叙述区域稳定性情况。评述勘查区内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成因、稳定性,可插入照片、部面示意图等;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污染及土壤污染现状;对地质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地表构建筑物分布情况。A.7.3.2地质环境质量
简要评述勘查区地质环境质量。A.7.4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概述对生产可能产生影响的其他开采技术条件。A.8
地质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A.8.1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说明本次勘查所采用的勘查方法、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勘查工程分布情况、勘查工程间距及确定依据。
A.8.2地质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根据实际情况,评述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内容及要求参见C.7.3。A.9资源量估算
内容及要求参见C.8。
可行性评价
说明概略研究的时间、目的、任务。开展概略研究的单位及本次概略研究团队的专业组成。
概略研究内容提纲参见DZ/T0336A.11结论
A.11.1评述对矿化线索的验证、检查、追索和评价的程度,对勘查区整体勘查程度作出结论。
A.11.2综述勘查工程质量和资料的完备程度。A.11.3总结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指出矿区远景及找矿方向。A.11.4作出是否可以转入详查工作的结论。能转入详查的,提出详查范围建议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DZ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DZ/T0184.11-1997 210Pb 地质年龄测定
- DZ/T0184.21-1997 天然水中氧同位素的二氧化碳 —— 水平衡法测定
- DZ/T0184.13-1997 硅酸盐及氧化物矿物中氧同位素组成的五氟化溴法测定
- DZ/T0184.14-1997 硫化物中硫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DZ/T0196.6-1997 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感应类电法测井仪
- DZ/T0184.12-1997 岩石、矿物中微量铅的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DZ/T0196.5-1997 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传导类电法测井仪
- DZ/T0184.22-1997 硅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DZ/T0275.2-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 岩石薄片制样
- DZ/T0275.5-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矿石光片鉴定
- DZ/T0064.22-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铜、铅、锌、镉、锰、铬、镍、钴、钒、锡、铍及钛
- DZ/T0275.2-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 岩石薄片制样
- DZ/T0253.4-2014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动植物样品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氟量的测定扩散-分光光度法
- DZ/T0275.1-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
- DZ/T0275.3-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3部分 矿石光片制样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