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汽车行业标准(QC) >>
- QC/T 965-2014 汽车电动后视镜驱动器

【QC汽车标准】 汽车电动后视镜驱动器
- QC/T965-2014
- 现行
标准号:
QC/T 965-2014
标准名称:
汽车电动后视镜驱动器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3.99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965-2014.Driver of electric rear-view mirrors for motor vehicle.
1范围
QC/T 965规定了汽车电动后视镜驱动器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QC/T 965适用于安装在M和N类汽车上的电动后视镜驱动器(以下简称驱动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2423.37- -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L:沙尘试验
QC/T531汽车后 视镜
QC/T 625汽车用涂 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GB/T 15089- -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 3730.1-2001汽车 及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后视镜rear-view mirror
一种能在规定的视野内看清车辆后方和侧面图像的装置(不包括潜望镜这类复杂的光学系统)。一般由镜片、保持件、方向调节件、支架等组成。
3.2电动后视镜驱动器driver of electric rear-view mirrors
在控制单元下驱动车辆外后视镜电动调节视角的驱动单元。
3.3阻塞电流stoppage current
驱动器运行到最大调整角度时电机的工作电流。
3.4空位角free play
驱动器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空程。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965—2014
汽车电动后视镜驱动器
Driver of electric rear-view mirrors for motor vehicle2014-05-06发布
电话:oow.cm0365.org
刮涂层输数码查真伪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4年第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不干胶标签印刷机》等1208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起始实施日期见附件1),其中机械行业标准471项,汽车行业标准32项,船舶行业标准70项,航空行业标准111项,化工行业标准137项,治金行业标准69项,建材行业标准30项,石化行业标准14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6项,轻工行业标准89项,纺织行业标准49项,兵工民品行业标准79项,核行业标准15项,电子行业标准2项,通信行业标准34项。批准《锰硅合金(FeMn68Si16)》等39项冶金行业标准样品(标准样品目录及成分含量见附件2)。
以上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及化工、有色金属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织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组织出版,化工行业标准由化工出版社出版,治金行业标准由治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石化行业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纺织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兵工民品行业标准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组织出版,核行业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组织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附件:32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起始实施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四年五月六日
附件:
32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起始实施日期标准编号
QC/T231—2014
QC/T233—2014
QC/T66—2014
QC/T962—2014
QC/T680—2014
QC/T963—2014
QC/T234—2014
QC/T964—2014
QC/T644—2014
QC/T965-2014
QC/T966-2014
QC/T459—2014
QC/T29106—2014
QC/T198—2014
QC/T220—2014
QC/T9672014
QC/T968—2014
OC/T969
QC/T636—
OC/T970-
标准名称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反冲起动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踏板静强度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湿式离合器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漆层技术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压调节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车轮制动圈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转向轴承技术条件
城市客车塑料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汽车电动后视镜驱动器
汽车塑料件涂层技术条件
随车起重运输车
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用易熔线技术条件
汽油机进气道喷射式喷油器
金属催化转化器中铂、钯、含量的测定方法
乘用车行李厢内部开启机构
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
乘用车空气滤清器技术条件
被代替标准编号
QC/T231—1997
QC/T233—1997
QC/T66—1993
QC/T680—2002
QC/T234—1997
QC/T644—2000
QC/T488—2000
QC/T459—2004
QC/T29106—2004
QC/T198—1995
QC/T220—1996
QC/T636—2000
起始实施日期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标准编号
QC/T971—2014
QC/T972—2014
QC/T299.1—2014
QC/T299.2—2014
QC/T563—2014
QC/T29097—2014
QC/T29096—2014
QC/T303-2014
QC/T301—2014
QC/T70—2014
QC/T226—2014
QC/T593—2014
标准名称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空气滤清器滤芯技术条件
汽车电控液压助力转向器总成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第1部分:
技术要求
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第2部分:
试验方法
汽车转向盘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要求
汽车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汽车转向油罐技术要求和试验
汽车转向助力缸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噪声测量方法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蹄组件和制动衬组件
汽车液压比例阀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被代替标准编号
QC/T299—2000
QC/T2992000
QC/T563—1999
QC/T29097—1992
QC/T29096—1992
QC/T303—1999
QC/T301—1999
QC/T302—1999
QC/T70—1993
QC/T226—1997
QC/T593—1999
起始实施日期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测量电动后视镜驱动器空位角标准程序QC/T965—2014
QC/T965—2014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要求编制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家达、周波、孔军、李再华。I
1范围
汽车电动后视镜驱动器
QC/T965—2014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动后视镜驱动器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M和N类汽车上的电动后视镜驱动器(以下简称驱动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CB2423.37—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沙尘试验QC/T531汽车后视镜
QC/T625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GB/T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3730.1—2001汽车及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rear-viewmirrorbzxZ.net
后视镜
一种能在规定的视野内看清车辆后方和侧面图像的装置(不包括潜望镜这类复杂的光学系统)。一般由镜片、保持件、方向调节件、支架等组成。3.2
电动后视镜驱动器
driverof electricrear-viewmirrors在控制单元下驱动车辆外后视镜电动调节视角的驱动单元。3.3
阻塞电流
stoppagecurrent
驱动器运行到最大调整角度时电机的工作电流。3.3
调整角度operationangle
驱动器的运行(转动)角度。
空位角freeplay
驱动器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空程。QC/T965--2014
4.1一般要求
4.1.1产品的主要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4.1.2
橡胶件不应有破损、裂缝等缺陷。塑料件不应有明显褪色、裂纹、伤痕、变形等缺陷。4.1.3
4.1.4金属涂镀件的有效面,按QC/T625“铜+镍+铬、镍+铬”中“使用条件3\和“镀锌层”中相关内容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应符合该标准相应规定。4.2性能要求
4.2.1技术参数。
驱动器按用途分为三类:N1、N2、N3;M2、M3;M1。按结构分为二类:行星齿轮减速机构(A类)和蜗轮蜗杆减速机构(B类)。按工作电压分为二类:24V和12V。技术参数分别见表1、表2、表3。表1
技术参数表(N1、N2、N3)
N1、N2、N3
调整角度,(°)
空位角Y.(°)
运行角速度,(°/s)
阻塞电流,A
运行电流,A
手动力矩,N·m
有效力矩,N·m
起动电压,V
耐电压强度
声压限值,dB(A)
声压差,dB(A)
测试距离,mm
功能正常
功能正常
调整角度,(°)
空位角Y,(°)
运行角速度,(/s)
阻塞电流,A
运行电流,A
手动力矩,N·m
有效力矩,N·m
起动电压,V
耐电压强度
声压限值,dB(A)
声压差,dB(A)
测试距离,mm
调整角度,(°)
空位角Y,(°)
运行角速度,(/s)
阻塞电流,A
运行电流,A
手动力矩,N·m
有效力矩,N·m
起动电压,V
耐电压强度
声压限值,dB(A)
声压差,dB(A)
测试距离,mm
技术参数表(M2、M3)
M2、M3
功能正常
技术参数表(M1)
功能正常
QC/T965—2014
功能正常
功能正常
QC/T9652014
4.2.2耐久性。
试验后,驱动器功能正常,部件无开裂、振动、松动等功能失效现象。4.2.3应急调整性。
试验后,功能不能失效。
4.2.4耐高低温性。
试验后,各零部件不得产生变形、裂纹、脱落以及其他有害变化。4.2.5防尘性。
试验后,驱动器无功能失效现象。4.2.6耐振动性。
试验后,各零部件不得产生变形、损伤、脱落等影响其功能的现象。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常温常湿。
5.1.2直流电源测试,24V测试电压是27V,12V测试电压是13.5V。5.2技术参数的检验
5.2.1调整角度。
调整角度:将驱动器固定在专用检具或后视镜总成上,处于工作状态,用测试仪器测量驱动器从水平(或垂直)方向的上极限位置运行到水平(或垂直)方向的下极限位置的夹角。5.2.2空位角。
将驱动器固定于专用检具上并处于水平位置状态,施加相应的配重力(M1、M2、M3车型施加500g力,N1、N2、N3车型施加900g力;施加力的位置应与百分表在适配板平面上成180°),记录其数据,测量驱动器与百分表接触点到中心点的距离L,然后根据反三角函数计算出角度Y值,Y即为空位角(见附录A)。
5.2.3运行角速度。
将驱动器固定在专用工装(或后视镜)上,处于工作状态,调节驱动器到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一个极限位置,然后回调到另一个极限位置,用秒表记录调节从一个极限位置到另一个极限位置所需要的时间,然后用驱动器的调整角度和所用时间算出运行角速度。5.2.4阻塞电流。
将驱动器固定在专用工装(或后视镜)上,处于工作状态,驱动器运行到极限位置,电机仍然运转时测出的电流值。
5.2.5运行电流。
将驱动器固定在专用工装(或后视镜)上,处手工作状态,驱动器从一个极限位置运行到另一个极限位置时的电流值。不包括极限位置的电流值。5.2.6手动力矩。
将驱动器固定在专用工装上,处于工作状态,使驱动器运行到水平位置状态,将推拉力计垂直置于驱动器调节的适配板上并用力往下压推拉力计,此时适配板相对转动时的力记录在推拉力计上,QC/T965—2014
记录此时推拉力计与适配板中点的距离,力乘以力臂即为此时的手动力矩。重复测量另外一侧的手动力矩。
5.2.7有效力矩。
将驱动器固定在专用工装上,处于工作状态,使驱动器运行到水平位置状态,将推拉力计垂直置于驱动器调节的适配板上并通电运行驱动器,驱动器运行时的力将记录在推拉力计上,记录此时推拉力计与适配板中点的距离,力乘以力臂即为此时的有效力矩。重复测量另外一侧的有效力矩。5.2.8过电压试验。
宜按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
5.2.9声压限值
驱动器在工作时,在噪声测试箱内或等同测量设备上进行,测得A计权声压级噪声。本底噪声至少低于35dB(A),声级计传声器应安装在正对着驱动器的中心。声压限值和声压差见表1、表2和表3。
5.3耐久性
将驱动器安装在后视镜内,后视镜固定在专用工装上,处于工作状态:—在常温下运转8000次循环。
—在-40℃±5℃温度下运转2500次循环。一在80℃±5℃温度下运转2500次循环。一在40℃±5℃温度、相对湿度98%下运转2000次循环。一个循环是指驱动器从水平位置开始通电运行,从右至左、左至右、水平位置、上至下,下至上、水平位置这样一个运转周期。
5.4应急调整性
将驱动器固定在专用工装(或后视镜)上,在25℃±5℃温度下,手动操作并手动调节500次循环。
5.5耐高低温性
按QC/T531中5.6的规定检测。
5.6防尘性
采用专用工装,将驱动器固定在专用工装上,放人粉尘试验箱。按照GB2423.37一2006中“试验L:砂尘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试验。工作2000次循环。5.7耐振动性
按QC/T531中5.4进行,当试验方法有特殊规定时,应在产品标准中列出。6检验规则
6.1每件驱动器需经制造商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文件。6.2驱动器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6.2.1出厂检验项目为4.1和4.2.1。6.2.2型式试验。
6.2.2.1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制造商应进行型式试验:QC/T965-2014
新产品定型时;
产品设计工艺、材料做较大修改时;产品停产一年再恢复生产时,生产场所发生变更或生产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
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每一年不少于一次;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6.2.2.2
进行型式试验的驱动器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产品中抽取。同种类同型号抽取数量不少于8件。首次复验出厂检验项目,复验合格后,再按表4进行型式试验。表4型式试验项目
项目名称
一般要求
调整角度
空位角
运行角速度
阻塞电流
运行电流
手动力矩
有效力矩
启动电压
耐电压强度
耐久性
应急调整性
耐高低温性
防尘性
耐振动性
注:“V\为检验项目,“二\为非检验项目。抽样方法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文件。6.3
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7.1驱动器应在显著位置,以不易摩擦掉的方式注明:制造商名称或注册商标:
试样编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 QC/T228.2-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钢丝绳
- QC/T228.6-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管
- QC/T228.7-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母
- QC/T476-2007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
- QC/T549-1999 汽车倒车报警器
- QC/T926-201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ISG型)用动力单元可靠性试验方法
- QC/T207-1996 汽车腊通气弹簧
- QC/T228.5-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帽
- QC/T228.4-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
- QC/T935-2013 餐厨垃圾车
- QC/T29032-2013 汽车用空气滤清器堵塞报警传感器
- QC/T457-2013 救护车行业标准
- QC/T228.3-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接头
- QC/T568.1-2011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第1部分:微型
- QC/T936-2013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