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715-2007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布蓄电池

【YD通讯标准】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布蓄电池
- YD/T1715-2007
- 现行
标准号:
YD/T 1715-2007
标准名称: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布蓄电池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410.03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715-2007.Valve Regulated L ead Mesh L ead Acid Battery for Communications.
1范围
YD/T 1715规定了2V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布蓄电池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YD/T 1715适用于2V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布蓄电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11蓄电池名词术语
GB/T 2408-1996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GB/T 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829- 2002周期检验技术抽样程序及对照表(适用于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JB/T 7630.1-1998铅酸蓄电池用AGM隔板.
3定义与符号
GB/T 2900.11确立的以及下列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阀控式密 封铅布蓄电池Valve regulated lead mesh lead acid battery
蓄电池采用复合铅丝网布板栅极板和玻璃纤维隔板,正常使用时保持气密和液密状态,当内部气压超过预定值时,安全阀自动开启,释放气体。当内部气压降低后,安全阀自动闭合使其密封。电池在使用寿命期间,正常使用情况下无需补加电解液。
3.2复合铅丝网布板栅Compound lead mesh grid
以玻璃纤维同轴铅丝编织成的极板骨架。
3.3热失控敏感性Thumal runaway sensitivity
蓄电池在通常的过压充电条件下,对充电电流和温度的感应能力。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715-2007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布蓄电池
Valve Regulated Lead Mesh Lead Acid Battery for Communications2007-09-29 发布
2008-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与符号·
型号与参数
5 要求…·
6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3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TTKAoNrKAca=
YD/T 1715-2007
YD/T 1715-2007
本标准是通信电源储能设备产品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1.YD/T799-2002
2.YD/T1360-2005
3. YD/T 1715-2007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通信用阀控式密封胶体蒂电池: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布蓄电池。本标由中国通信标准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银泰科技电源有限公司、信总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建皮、刚、李皎、熊兰英、王殿魁、吴京文1
1范围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布蓄电池
YD/T 1715-2007
本标准规定了2V通信用控密封铅布电池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2V通信用阖控式密封铅布蓄电池,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难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足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900.11
GB/T 2408-1996
GB/T2828.1-2003
GB/T 2829-2002
JB/T7630.1-1998
3定义与符号
蓄电池名词术语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周期检验技术抽样程序及对照表(适用于过程稳定性的检验)铅酸蓄电池用AGM隔板
GB/T 2900.11 确立的以及下列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3.1阀控式密封铅布蒂电池Valveregulatedleadmeshleadacidbattery蓄电池采用复合铅丝网布板栅极板和玻璃纤维隔板,正常使用附保持气密和液密状态,当内部气压超过预定值时,安全阅自动开肩,释放气体。当内部气压降低店,安全阅自动闭合使其密封。电池在使用寿命期间,正带使用情况下无需补加电解液。3.2复含铅丝网布板栅Compoundleadmeshgrid以玻璃纤维同轴铅丝编织成的极板骨架。3.3热失控敏感性Thumalrunawaysensitivity蓄电池在逆常的过压充电条件下,对充电电流和温度的感应能力。3.4低温敏感性Lowtemperaturesensitivity蓄电池经低温过程后的容量稳定性。3.5再充电性能Rechargeperformance放电后的蓄电池在确定的浮充充电条件下,再次充电的容量恢复能力。3.6符号
Cio—-10小时率额定容量(Ah),数值为1.00C1o:Cs———3小时率额定容量(Ah),数值为0.78Cia:Ci-——1小时率额定容量(Ah),数值为0.60Cio:Ct—环境温度为时的电池实测容量(Ah),是放电电流「(A)与放电时间T(h)的乘积:C—在基准温度(25℃)条件时的蓄电池10小时率实际容量(Ah):1
TT KAONT KAca=
YD/T 1715-2007
fu-10小时率放电电流(A),数值为0.1Ca;3小时率放电电流(A),数值为2.611o:h—1小时率放电电流(A),数值为 6.0fio:Ufle
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的浮充电电压(V),数值中制造商确定。型号与参数
4.1型号命名
薛电池的型号命名以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命名方法如图」所示。单体蓄电池个数
蓝电池型号
壮:单体两电池个激省略:6V、[2V著电池的个数分别为3,6.示例
【钳)布
固定型
1个单体的需电池(2V)
图1蓄电池的型号命名
4.2产品型号与基本参数
著电池的外形尺寸出制造商提供图样或文件。300
Cl容量
300Ah 容量
蓄电池重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中蓄电池重量为标称值,其上偏差不超过标称值的8%,下偏差不超过标称值的5%。未标出重量标称值的蓄电池型号采用插入法,方法为取插入容量相邻的上、下两个蓄电池重量和的112。
表 1产品型号与重量
GFVB-100
GFMB-S0O
GFMT3-1600
5.1环境温度
GFM1B-200
GFMB-600
GFMB-2000
GFMB-300
GFMB-800
GFMB-3000
GFMIB-400
GFMB-1OD0
蓄电池可以在环境温度一15℃~45℃的条件下使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2
5.2蓄电池结构
YD/T 1715-2007
5.2.1蓄电池由复合铅丝网布板栅涂而成的正/负极板、玻璃纤维隔板、蓄电池槽、盖、硫酸电解液、正/负极极柱及安全阀等组成,
5.2.2蓄电池槽与盖之间应谢封,使蕾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不得从安全网以外排出。5.2.3蓄屯池极性应有明显的极性标志,便于连接、5.2.4蓄电池隔板应符合3B/T7630.1-1998标准要求。5.2.5蓄电池槽、盖、安全阀、端子、极柱封口剂材料应符合制造商产品图纸要求或文件规定5.2.6蓄电池外形尺小应符合制造商产品图纸要求或文件规定。5.2.7编织复合铅丝网布板栅的铅丝,其电阻率应小于22×102m,同轴度偏离率应小5%,抗拉伸强度应不小于50N.
5.3外观
蓄电池外观不得有变形,漏液,裂纹及污迹:标志要清晰。5.4阻燃性能
蓄电池槽、盖和连接条绝缘护套材料应符合GB/T2408-1996中的第8.3.2FH-1(水平级)和第9.3.2FV-O(垂直级)的要求。
5.5气密性
蓄电泄应能承受50kpa的正压或负压而不破裂、不开胶,压力释放后壳体无残余变形。5.6容量
电池容量按6.%条规定的方法试验,10小时率容星应在第一饮循环达到G0:3小时率容量和1小时率容量均应在第三次循环内分别达到C3和Ct,放电终止电压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放电将止电压
故电率(五)
5.7大电流放电
替电池放电终止电压(V)
荔电池以30fn放电3min,极住不应熔断,内部汇流排不应熔断,其外观不得山现异常。5.8容量保存率
蓄电池静置28d后其容量保存率应不低于96%。5.9密封反应效率
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应不低于95%。5.10防酸雾性能
蓄电池按6.12试验,充电电量每1Ah析出的酸雾量应不大于0.025mg,5.11安全阀要求
安全阀应具有自动开向和自动关闭的功能,其开阀正应是10~30kPa,闭阀压应是5~15kPa。5.12耐过充电能力
蓄电池按6.14条要求试验后,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及渗液。5.13蓄电池充电管理
-TTKAONT KAca=
YD/T 1715-2007
5.13.1幕电池在使用前一般应进行补充充电,其最大充电电流不大丁0.25C(A),最大充电电压不大于2.35V单体。
5.13.225℃时,蓄电池均衡充电单体电压为2.30V~2.35V5.13.325℃时,蒂电池浮充电单体电压为2.23V-~2.27V(由制造商在此范围内确定Vmp)5.14蓄电池端电压的均衡性bZxz.net
5.14.1蓄电池组中各单体蓄电池(或山若十个单体组成一体的蒂电池)的开路电压最高与最低的差值应不大于 20mV.
5.14.2新蓄电池组进入浮充状态24h后,各单体蓄电池的端电压最尚与最低的差值应不大于90mV。5.15电池间连接电压降
电池间连接电压降≤10mV。
5.16短路电流与内阻水平
蓄电池按6.18试验,蓄电池的内阻应符合表3的要求,得到的短路电流值可供参考。表 3 蓄电池内阻
GFMB-100
GFMB-200
GFMB-300
GFMB-400
GFMB-500
GFMB-600
内阻(mn)
GFMB-800
GFMB-1000
GFMB-1600
GFMB-2000
GFMB-3000
内阻(m2)
注;上表不作为使用其他方法测量电池内阻的依据,用内阻仪或电导纹测量电池组时,组内任意两只电之间内阻值的偏差不应人10%。
5.17防爆性能
蓄电池按6.19试验,当外遇明火时其内部不应发生燃烧或爆炸。5.18 封口剂性能
采用封口剂的电池,在温度一30℃~+65℃范围内,封口剂不应有裂纹与溢流现象。5.19 热失控敏感性
电池按6.21条试验,应符合下述规定值:蓄电池温升应≤25,每24h的电流增长率应≤50%。5.20再充电性能
按6.22条试验,蓄电池以Umc限流充电24h的再充电容量恢复能力应≥85%额定容量:以Une限流充电168h的再充电容量恢复能力应100%额定容量。5.21过度放电试验
著电池按6.23条试验后,其容量恢复值应285%。5.22抵温敏感性
蓄电池按6.24系试验,10小时率放电容屋应0.9C动:外观不应有破裂、过度膨胀及槽与盖分离现象。
5.23蓄电池寿命
以下三项要求可任选一项进行试验。5.23.1浮充电循环耐久性
按6.25.1条试验,蓄电池的浮充电循环应不低于320次。5.23.2过充电循环耐久性
接G,25,2条试验,萧电池的过充电循环应低于240d,(折合浮充寿命8年,5.23.3加速浮充电循环耐久性
按6.25.3条试验,蓄电池的加速浮充电循坏应不低于240d.(折合浮充寿帝8年)6检验方法
6.1测量仪表要求
YD/T1715-2007
所用仪表的量程应随被测电流利电压的量值而确定,指针表读数应在量程内的后13范围内。6.1.1电压表要求
测量电压用的仪表精度应不低于0.5级或用相应级别的数字表。6.1.2电流表要求
测量电流用的仪表精度应不低于0.5级用相应级别的数字表。6.1.3温度计要求
测量温度用的温度计应具有适当的量程,每个分度值应不大于1℃,温度计的标定精度应不低于o.5'c.
6.1.4计时仪表要求
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应按时、分、秒分度,其精度应不低于±Is/h。6.1.5压力表要求
测量压力用的仪表精度应不低于0.25级或用同等精度计量仪表6.1.6磅秤要求
称重量用的磅科其误差应不超过1%。6.2露电池检验前的预处理
检验用蓄电池应是近3个月内生产的合格品,检验前必须将其完全充电。在20C--25℃环境中,蓄电池以2.30V~2.35V/单体恒压限流0.1ClolA)~-0.25C1n(A)进行充电,至充电后期充电电流连续3h基本稳定不变,则视为蓄电池完全充电。6.3重量试验
不同容量的蓄电池称得的重最应符合4.2(表1)的要求。6.4蓄电池结构检查
6.4.1落电池的结构虑符合5.2的要求,6.4.2铅丝电阻率用直流电桥或电导仪测量:铅丝同辅度用200倍以的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测量:其结果均应满足5.2.7的要求。
6.4.3铅丝抗拉伸强度的测量采用拉力测试机,试验时,拉伸速度为5cm/min,试验次数不少于5次,5次试验的抗拉伸强度值均应满足5.2.7的要求。6.5外观检查
目视检查被测蓄电池的外观应符合5.3的要求。5
TT KAONT KAca=
YD/T 1715-2007
6.6阻燃性能试验
6.6.1按GB/T2408-1996标准巾的第6章进行取样制备。6.6.2试样应在温度15℃~35℃、相对凝度45%~75%条件下放置24h启开始试验。6.6.3水平法按GB/T2408-1996中的第8章进行,试验后应符合5.4的要求。6.6.4垂直法按GB/T2408-1996中的第9章进行,试验后应符合5.4的要求。6.7气密性试验
6.7.1蓄电池在环境温度25℃±5℃的条件下贮存24h,6.7.2通过安全阀孔向蓄电池内充气(或抽气),当内外压差为50kPa时正力表指针应稳定5s。6.7.3当压力释放后,蓄电池完体应符合5.5的要求。6.8容量试验
6.8.1完余充电的蓄电池静置124h,在环境温度25℃+5℃的条件下开始放电。6.8.2放电开始前应测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时应测量电流,电流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6.8.3放电期间应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及室温。测量时间间隔:10小时率试验为1h:3小时率试验为20min:1小时率试验为10min。在放电术期要随时测量,以便确定蓄电池持续放电到终止电压的准确时间。
6.8.4蓄电池放电时,如果溢度不是25℃,则需将实测容量C按公式(1)换算成25℃基准温度时的容量C,其值应符合5,6的要求。
C。\1+ K(-25)
式中:
!——放电时的环境温度
K-温度系数,10 小时率容量试验时K=0.006:3 小时率容量试验时 K=0.008:1小时率容量试验时K=0.01。
6.9大电流放电试验
完成容量试验后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25℃±5℃的温度环境下以30放电3min,检查蓄电池端子及其外观,应符合5.了的要求。6.10容量保存率试验
6.t0.1试验用蓄电池需经过3欲10小时率充放电循环,得到第3饮的合格容年C.后方可进行本试验。6.10.2将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25℃±5℃的温度环境中静置28d,并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干燥。6.10.3蓄电池静置28d不经补充电立即进行10小时率容量试验,得到薄电池静置28d后的容量c6.10.4按公式(2)计算出菁电池容量保存率R,其值应符合5.8的要求。-Gx100%
6.11密封反应效率试验
6.11.1按6.8规定方法10小时率容量试验合格的蒂电池,完全充电后在25℃±5℃环境温度中进行试验以0.01Cro(A)电流连续充电96h后,改用0.005Clo(A)电流充电Ih,然后按图2所示收集气体1h。6
蓄电池
图 2 收集气体示意
YD/T 1715-2007
8.11.2根据公式(3)计算出每Ah放出的气体量,再根据公式(4)求出密封反应效率,结果应符合5.9的要求。
式中:
P298x1
Pt+273~@^n
密封反应效率=
×100%
换算成25'℃和1个标准大气压下通过1Ah电量所放出的气体量(ml/Ah)测定时的大气,压(kPa);
Po标准大气压值,为101.3(kPa):环境温度(℃):
收集的气体量(ml):
收集气体期间充入的电量(Ah):—电池的单体数:
一纯对温标(K):
-273+25'℃ (K):
一每1Ah 电量在25℃和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理论气体产生量(mlAh)6.12
防酸雾性能试验
以下两种方法可任选一种进行试验,推荐采用沉淀法。6.12.1沉淀法
用0.05Cl(A)电流对完全充电的落电池再连续充电4h,充电2h后立即收集气体,收集时间为2h,将气体通入3只串联装有定量Bacl溶液的吸收瓶中,使之通气鼓泡。通气2h后,观看第三只吸收瓶是否有沉淀产生,如果没有即表示电池单隔析山的酸雾量小下0.025Smg/Ah,反之为不合格。第一、二只贬收瓶中应分别加入的BaCI量按公式(5)计算:WBaCl2
0.025mg/AhxnxQx M Bacla
2MH,504
-TT KAONT KAca=
YD/T 1715-2007
不同容量蓄电池配制的BaClz溶液量可按公式(6)参考计算:0.15xnxc
式(5)、(6)中;
Waz—BaCl2的质量(mg);
n—电池的单体数:
Q电量(Ah)
MBac,——BaCl2的分子量;
MH,S04———H2SO4的分子量;
0.025mg/Ah—要求限制的每Ah充电电量溢酸量:0.15—每 Ah 容量BaCl 溶液量参考数(ml/Ah)。第三只吸收瓶中放置1mol(摩尔)浓度的BaCl2溶10ml。6.12.2试纸法
将电池放入Im\容器中,容器内pH值呈中性(pH=7),对完金充电的蓄电池再以0.02Ci(A)电流进行4h的充电,再用纯净热馏水润湿石试纸(pH试纸)并总放于出气口上方2cm处,历时2h以后检查容器内的酸度(试纸应呈中性),结果应符合5.10的要求。6.将3安全阅动作试验
对安全阀逐渐充气加压测定开阀时的压力,然后停止充气测定闭阅时的压力,结果应符合5.11的要求。
6.14耐过充电能力试验
采用6.8条试验合格后并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以0.03Co(A)电流过充电160h,过充完毕后,静置1h其外观应符合5.12的要求。
6.15蓄电池充电管理检查
在环境温度25℃±5℃时,捡查蓄电池充电管理应符合5.13的要求。6.16蓄电池端电压的均衡性能试验6.16.t完全充电的蓄电池组在25\±5℃C温度环境中静置24h后,分别测量各蓄电池开路电压,其值应符合5.14.1的要求。
6.16.2完全充电的蓄电池组在25C±5℃溢度环境中进入浮充状态24h后:分别测量各电池端电压,其值应符合5.14.2的要求。
6.1蓄电池间连接电压降的试验
蓄电池按1小时率电流放电时,测量两只电池之问的连接电压降(在蓄电池的极柱根部测量),其值应符合 5.15 的要求。
6.18短路电流与内阻水平试验
6.18.110小时率容量达到规定值的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25C±5C的温度环境中,通过两点测定法测定U=F(D放电特性曲线:
A——第—点(U)
蓄电池以511放电,放电20s时精确测量并记录放电电流值,和电池极柱根部的蓄电池端电压U1在第25s断放电,5min后不经再充电开始确定第二点B——第二点(U2,1z)
蓄电池以2011o放电5s,精确测氯并记录电流值12和蒂电池极柱根部的端电压U2YD/T1715-2007
6.18.2用测定的电压UU2和电流、f绘出U=F1)特性曲线图3。通过公试(7)计算,将特性曲线U=F)线性外推至V=0时的裁距为短路电流值1s:通过公式(8)计算得出的内阻(r)应符含5.16条的要求。(压)
外推线
由图3可求出:
6.19防爆性能试验
图 3U=F(I特性曲线
(电流江
(粗路电流)(A)
U, -U2
(内阻)= (2)
试验应在确认安全措施得以保证后进行。以0.05C1以(A)的电流对完全充电的蓄电池进行过充电,1h后,不终止充电情况下在蓄电池排气口处用24V直流电源熔断1~3A的保险丝(保险丝距排气口正上方2~4mm),反复2次产生明火,试验结果应符合5.17的要求。6.20封口剂性能试验
6.20.1耐寒试验
将蓄电池效入一30℃±3℃的低温室(箱)内6h,然后待低温室(箱)温度回升到一5℃时将蓄电池取出,在1min内日视检查封口剂是否有裂纹及梢与盖之间有无分离现象。试验结果应符合5.18的要求。6.20.2耐热试验
在65℃土2℃恒温箱内,将蓄电池倾斜45”角放置6h后,从恒温箱内取出,自视检查封口剂是否溢流。试验结果应符合5.18的要求。6.21热失控敏感性试验
6.2.1按照6.8中10h率容量试验达到额定容量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25℃±5℃温度和自然空气流动低于.5m/s的环境中任选以下一种方法进行充电:a)以2.35V/单休的恒定电压(不限流)连续充电288h:b)以2.45V/单体的恒定电压(不限流)连续充电144h.6.21.2充电过程中每隔24h测量记录一次浮充电流值和蓄电池表面温度值(测星点在极柱部位)。6.21.3计算浮充电流在任一24h之内的增长率△1和充电初始温度与充电结束时温度的温升值△:当△1>50%和△r>25℃时(即在极性部位测得的温度值大于50℃时),则认为蓄电池存在热失控的条件。9
TT KAONT 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GA 351-2001 警服材料帽饰带
- 下一篇: YD/T 1714-2007 密集波分复用光配线架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