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636-2007 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

【YD通讯标准】 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
- YD/T1636-2007
- 现行
标准号:
YD/T 1636-2007
标准名称:
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2.41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636-2007.Architecture and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Fiber to the Home.
1范围
YD/T 1636规定了光纤到户(FITH, Fiber To The Home )的体系架构及总体要求,包括FTTH系统的体系架构、网络拓扑、支持的业务类型、实现技术与要求、性能指标要求以及运行和维护要求等,概要地规范了FTTH用光缆及线路辅助设施的基本要求。
YD/T 1636适用于在我国公用电信网中FTTH用户接人的网络(包括系统设备、线路及相关配套设施),专用电信网亦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 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611-2001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
GB 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试方法
GB/T 9771.1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第1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 9771.3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第3部分: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 13993.4-2002通信光缆系列第4部分:接入网用室外光缆
GB/T 17618-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试方法
YDT 778光纤配线架
YD/T 814.1-2004光缆接头盒
YD/T 876-1996用户接人网中综合传输电信业务和有线电视业务的技术要求
YD/T 925-1997光缆终端盒
YD/T 988-2007通信光缆交接箱
YD/T 1054-2000接人网技术要求一综合数字环路载波(DLC)
YD/T 1090-2000接人网技术要求一基于 ATM的无源光网络(A-PON)
YD/T 1099-2005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636-2007
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Architecture and General Reguirements for Fiber to the Home2007-04-16发布
200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FTTH系统的体系架构·
5FTTH 拓扑结构
6业务和接口要求
FTTH的实现技术和基本要求
保护要求
性能指标要求
FTTH 安全要求
11 FITH 的 QoS 保证要求,
12FTTH系统的管理要求
13FTTH 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要求,14FTTH 用光纤光缆技术要求·
15FTTH光缆线路(辅助)设施)16FTTH光缆线路设计概要:
17 FTTH 网络潮试基本要求: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三波长 PON 的 FTTH 系统的实现-附录B(资料性附录)FTTH布线方案设计要点·附录 C(资料性附录)FTTH 光缆安装施工要求及方法参考文献
HYYKADNYKAca
YD/T 1636-2007
YD/T 1636-2007
本标准的第4章修改为采用ITU-TG.983.1-2005《基于无源光网络的宽带光接人系统》第5部分,修改的主要内容是针对FTTH这特定应用类型的实际情况,将ONU修改为ONT,ODN修改为DN等。本标准的第8章修改为采用ITU-TG.984.1-2003《G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第14部分,修收的主要内容包括:取消了基于无源光分配网的线路保护方式,而采用以有源节点接口部件提供倒换功能的保护方式;将FTTHDN网的构成要素与保护机制有机关联起来等。本标准参考了以下标准:
- YD/T 1619-2007
7宽游光接人网总貌
- YDN 005-1996
- YDN 057-1997
- YDN 061-1997
接人网概貌
接人网技术要求一一基于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光接人网接人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雅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信息产业部电信班究院
中国网通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UT斯达康(重庆)通讯有限公司深圳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润欣通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木标准主要起草人:毛谦 杨铸立张文王波何 岩程淑玲张继军贝劲松刘谦欧阳伟龙陆街陈晓赵刚陈洁李青11
YD/T 1636-2007
在各种类型的宽带接入方式中,光红到户(即FTTH)是宽带有线接人的发展方向。随着FTTH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整个通信行业(包括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商和最终用户)追切需要一个新的行业标准,从系统的弟度完整地规范FTTH的体系架构和相关总体要求,以梳理现有的数量众多的与FTTH系统相关但分别侧重于某-特定方面的技术规范,史好地为今后FTTH的产业化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考到系统总体要求标准的完整性,本标准包括了系统节点设备,节点设备间的光纤、光缆以及光缆线路辅助设施等。由于FITH直接将光纤媒质覆盖到最终用户,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在本标推中也有所考虑。
YKAONYKAca
1范围
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YD/T 1636-2007
本标准规定了光纤到户(FTTH,FiberToTheHome)的体系架构及总体要求,包括FTTH系统的体系架构、网络拓扑、支持的业务类型、实现技术与要求、性能指标要求以及运行和维护要求等,概要地规范了FTTH用光缆及线路辅助设施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我国公用电信网中FTTH用户接入的网络(包括系统设备、线路及相关配套设施),专用电信网亦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推的条款。凡是注归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7611-2001
GB 9254-1998
GB/T 9771. 1
GB/T 9771.3
GB/T 13993.4-2002
GB/T17618-1998
YD/T 778
YD/T 814.1-2004
YD/T 876-1996
YD/T925-1997
YD/T 988-2007
YD/T1054-2000
YD/T 1090-2000
YD/T 1099-2005
YD/T1128-2001
YD/T 1160-2001www.bzxz.net
YD/T 1171-2001
YD/T 1258.1-2003
YD/T 1258.2-2003
YD/T1258.3-2003
YD/T1258.4-2005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骊扰限值和测试方法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第1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第3部分: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通信光缆系列第4部分:接入网用室外光缆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试方法光纤配线架
光缆接头盒
用户接人网中综合传输电信业务和有线电视业务的技术要求光缆终端盒
通信光缆交接箱
接人网技术要求一综合数字环路载波(IDLC)接人网技术要求一一基FATM的无源光网络(A-PON)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补充1)接人网技术要求—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人网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室内光缆系列第「部分:总则
室内光缆系列第2部分:单芯光缆内光缆系列第3部分:双芯光缆
室内光缆系列第4部分:多芯光缆YD/T 1636-2007
YD/T 1258.5-2005
YD/T1385
YD/T1475-2006
GY/T 121-95
GY/T 198-2003
YDN 065-1997
ITU-TG984.2-2003
ITU-T G984.3-2004
FTU-T 1.732
IEEE 802.1ad
IEEE 802.1D
IEEE 802.1Q
IEEE 802.1x
IEEE 802.3-2005
EEE 802.3ac-2002
JEEE 802.3ah-2004
RFC2474
RFC2475
3缩略语
室内光缆系列第5部分:光纤带光缆基于软交换的综合接人设备技术要求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有线数电视广播QAM调制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物理媒介相关(PMD)层规范G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传输汇聚层规范ATM设备的功能特性
虚拟桥接局域网一网络提供商网桥媒体访问控制(MAC)网桥
虚拟桥接局域网
基子端门的访问控制协议
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重访问的访问方式及物理层定义万兆比以太网
第一英里以太网
IPv4与IPv6包头中区分服务字段(DSField)的定义区分服务体系结构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ccess Cntrol Function
ATM Passi ve Optical Network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Broadband Access Server
Cable TV
Customer Prermise Equipment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istribution Netwurk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DiffServ) Code PointElectrical/Optical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Fast Ethernet
First-In Firsr-Out
Fair Queuing
Field Rcplacing Unit
YYKANYKAca
接入控制功能
基于ATM方式的无源光网络
异步转移模式
宽带接入服务器
有线电视
用户驻地设备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分配网
区分服务(DiffServ)代码点
电光(转换)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
快速以太网
先人先出
公平队列
现场可更换单元
FTTB/C
FFTCab
Fiber to The Building/Curb
Fiber to The Cabinet
Fiber 1o The Home
Fiber to The Officc
Gigabit Ethemet
GPON Encapsulation Mode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GPON Transmission Converge
Internet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Light Emitting Diode
Logical Link IDentification
Line Terminal
Media Accessing Control
Media Dependent Interface
Mean Opinion Score
Net 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 Nelwork Terminal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i and Maintenance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ptical Distribution Puint
Optica/Electrical
Optical Line Terminal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Optical Network Unit.
Optical Return Loss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Physical Code Sub-Layer
Physical Media Attachment
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crnetPriority Qucue
光纤到楼宇分线盒
光纤到交接箱
光纤到户
光纤到办公室
千兆比特以太网
GPON 封装模式
千兆媒质无关接口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YD/T 1636-2007
GPON传输汇聚(层)
互联网协议
互联网协议电现
发光二极管
逻辑链路标识
线路终端
媒质接人控制
媒质相关接口
平均判断分
网络管理接口
网络终端
操作、管理与维护
光分配网络
光分配点
光电(转换)
光线路终端
光网络终端
光网络单元
光回损
开放系统与联
光时域反射仪
物理编码子层
物理媒质附加
物理媒质相关
无源光网络
传统电话业务
以太网上点到点协议
优先队列
YD/T 1636-2007
T-CONT
Perceptual Speech QualityMeasurementQuality of Service
Randon Early Detecl
Reconciliation Sub-laye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ervice Node
Service Node Interface
SimpleNetwork ManagementProtocolService Port Funicti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atacol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ransmission Function
TelecommunicationManagementNetworksTransmission Containers
User Dala Protocal
User Network Interface
User Servicc port Functio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Voice over Internet.ProtocolVirtual Path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eighted Fair Queuing
Wail To Restore
4FTTH 系统的体系架构
4.1 FTTH的定义
感知语音质量测度
服务质量
随机早期监测
协调子层
会话初始协议
服务等级协议
业务节点
业务节点接口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业务接口功能
传输汇聚(层)
传输控制协议
时分多址
传送功能
电信管理网
传输容器
用户数据协议
用户网络接口
用户业务接口功能
虚拟局域网
互联网协议电话
虚通道
波分复用
加权公平队列
返向等待时间
FTTH(Fiber ToTheHome,光纤到户)是指仅利用光纤媒质连接通信局端利家庭作宅的接人方式,引人光纤由单个家庭住宅独享。4.2FTTH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
公用电信传送网包括核心网和接人网,FTTH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4
HYYKABNYKAca
核心网
接人网
图1FTTH在整个网络中的位量示意ON
YD/T 1636-2007
CPEACPN
FTTH与其他网络实体之间的连接如图2所示。CPE/CPN通过用户网络接口(UNI)连接到FTTH,FTTH可以通过让业务节点接(SNI)连接到业务节点(SN),FTTH通过网络管理接口(NMI)连接电信管理网。原则上,对FTTH可实现的UNI和SNI的类型和数日没有限制,FITH与其他宽带光接人网的关系如图3所示。网络管理【NIM】
业务节点
图2FTTH与其他网络的连接德考
FTTB/C
HTTCab
接人网
CPEACPN
金属线或无到
金属线或无线
CPE/CPN
OLT:光线璐婺端(Optiral Line Terminal):ONT: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lwurk Terminal )ONU:光刚络单(pricalNerwarkUnil):NT:网络终岩(NetwarkTerminal)图3FTTH 与 FTTx 的关系
YD/T 1636-2007
FTTCab、FTTB/C传输路程是部分来用光纤媒质,其余采用金属线或无线;FTTH、FITO传输路程是全程采用光纤介质,两者用户对象与需求不同。FTTO、FTTB/C和FTTCab的详细表征参见YD/T1619-2007《宽带光接人网总貌》。
4.3FTTH系统基本功能模型
FTH可分为5个基本的功能组:用户业务接口功能、业务接口功能、核心功能、传送功能和管理功能。功能组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NM1
网络管理功能(NMF)
核心功能
非务接
传送功能
核心功非
图4FTTH基本功能模型
用户业务
按口功能
(USF)
业务接口功能将特定SNI定义的要求与外部公其承载体、驻地内容载体等适配,以便处理,并进行相关管理功能(包括认证、计费等)的信息处理。用户业务接口功能将特定UNI的要求适配到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核心功能位于用户业务接口功能和业务接口功能之间、适配各个用户业务接口承载体要求或业务接口承载休要求进入公共传送承载体。包括协议处理、业务疏导和用于传送的复用功能。传送功能为公其承载体的传送提供通道和传输媒质适配,如复用、交义连接、物理媒质、臂理等功能。网络管理功能对其用户业务接口功能、业务接口功能、核心功能和传送功能迹行指配、操作和管理,如配置和控制、故障检测/故障指示、使用信息和性能数据采集等。4.4FTTH的功能部件
4.4.1FTTH 系统组成
FTTH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FTTH光线路终端(OLT)、分配网(DN)、FTTH光网络端(ONT)三大部分,如图5所示。
业务节点
接人网系统肾理功能
图5 FTTH 系统的组成
HYYKADNYKAca
4.4.2OLT 功能
YD/T1636-2007
OLT一方面将承载各种业务的信号在局端进行汇聚,按照一定的信号格式送人接人网络以便向终端用户传输,另一方面将来自终端用户的信号按照业务类型分别送人各种业务网中。OLT的作用是为FTTH提供网络侧与本地交换机及本地内容服务器之间的接口,并经DN与用户侧的ONT通信。OLT可以直接设置在本地交换机接口处,也可以设置在远端。OLT在S/R点提供与DN连接的光接口,应至少能提供一个或一个以上的DN侧接口。OLT可以与本地交换机或/和本地内容服务器共处一地起可以安装在远端。其功能块可以用阁6来捕述。NM
业务部分
汇桑分发和
业务处理功战
公其部分
DN适配
核心部分
图6OLT功能组成
由图6可见,OLT功能可以出三部分组成,即核心部分,业务部分和公共部分。a)核心部分
OLT的核心部分功能包括汇聚分发利业务处理功能和DN适配功能。汇聚分发和业务处理功能完成对于不同的业务类的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包括:复用/解复用、交换和或交叉、业务质量控制、带宽管理、用户隔离和业务隔离、广播和组播等,上行与业务接口功能相连,下行与DN适配功能相连。其:
,复出/解复用功能,为各类业务流量实现在DN方向上的发送和接收提供统一复用的信息传送通道;,交换利/或交叉功能,为OLTDN侧可用的带宽与OLT网络侧可用的带宽提供交换和/或交叉能力:,业务质量控制,是指为保证OLT业务处理过程中各类业务的QoS、安全等特性所需的对OLT资源和相关业务流量的控制功能:
,用户隔离利业务隔离,是指基于用户或业务类型对流量采取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用户数据的私有性被破坏和业务被窃取:
,广播和组播,是指OLT节点为实现点到多点流量传输所成支持的广播和组播能力,以提高带宽使用效率。
DN适配功能对DN接门(S/R点)进行分配,一个OLT可以提供至少一个DN接口,并具有一系列物理光接口的适配功能,包括光/电和电/光转换,物理媒质访问控制以及定时同步功能。需要光路保护时,OLT应能提供备用DN接口。
b)业务部分
OLT业务部分具有业务接口功能,可包括接口适配,接口保护以及在需要时具有特定业务(如语音业务等)的信令处埋和媒质传输制式的转换功能,OLT业务部分应至少提供一种业务端口。c)公共部分
YD/T1636-2007
OLT公共部分功能包括供电与OAM功能。供电功能将外部供电转换为所需的电源,在必要时,提供电源保护功能。OAM功能提供必要的于段来处理所有功能块的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并可提供网络运营相关的信息(如计费原始信息)。公共部分功能还提供OAM接口功能。对于本地控制,可以提供测试接口。通过NMI接口还可以与上层网管系统相连。4.4.3ONT功能
ONT的作用是对相应用户的不同业务进行复用和解复用,以便在上行方向将各种不同的家庭终端的不同业务信号复用起来在同一传输媒休中传输;而在下行方向将不同的业务解复用,通过不同的接口送到相应的终端(比如电话机、电视机、计算机等)。UNI支持语音、视频,数据等业务接入,并为用户提供对外的接口。ONT还在R/S点提供与DN之间的光接口,在UNI点实现FTTH用户侧的接口功能,其功能块可以用图了来描述。
公共部分
DN 适配
核心部分
业务处理
图7ONT功能组成
业务部分
用户业务
接口功能
由图7可见,ONT的功能由三部分组成,即梭心部分、业务部分和公共部分。a)核心部分
ONT核心部分功能包含与DN的接口适配功能和业务处理功能。UNI
与DN的接口功能提供一系列物理光接口适配,包括光/电和电/光转换。业务处理功能对于不同的业务类的信息进行处理,如:复历/解复用、业务质量控制和安全机制等,上行与DN适配功能相连,下行与用户业务接口功能相连。其中:·复用/解复用功能为各类业务流量实现在DN方向上的发送和接收提供统一复用的信息传送通道;业务质量控制和安全机制是指为保证ONT业务处理过程中各类业务的QoS、安全等特性所需的对ONT资源和相关业务流量的控制功能b)业务部分
ONT的业务部分提供用户网络接口功能,如提供给用户的POTS、以太网、CATV等业务接口I。c)公共部分
ONT公共部分功能包括供电和OAM功能。其中供电功能为ONT供电(例如交/直流转换或直流/直流转换),--般采用本地供电。ONT应该支持节能功能,ONT应能在备用电池供电条件下正带工作。OAM功能为ONT的所有功能块提供处理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如不同功能块的环回控制功能等。4.4.4DN功能
DN是FTTH网络中参考点S/R和IR/S之间的部分,如图8所示,其作用是将OLT和ONT连接起来,为OLT与ONT之闻提供传输于段。
HYYKABNY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