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Z 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标准号:
GBZ 12-2002
标准名称: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occupational chromium rhinitis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2-04-08 -
实施日期:
2002-06-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97.6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职业性鼻部损害。 GBZ 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GBZ12-2002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Chromium InducedNasal Disease2002-04-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06-01实施
本标准的第5.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7798-198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在电镀作业中接触广泛,如防护不当,作业者可发生以鼻中隔黏膜糜烂、溃疡、软骨部穿孔等为主的铬鼻病。为早期正确诊断及处理鼻部损害,以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职防所负责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com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GBZ12-2002
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称为铬鼻病。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职业性鼻部损害。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诊断原则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根据密切接触六价铬化合物的职业史和有关的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鼻部损害,结合作业环境劳动卫生学调查,方可诊断。4诊断标准
铬鼻病患者可有流涕、鼻塞、鼻、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及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或萎缩等体征。凡有以下鼻部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铬鼻病。a)鼻中隔黏膜糜烂,少数情况下为鼻甲黏膜糜烂:b)鼻中隔黏膜溃疡;
鼻中隔软骨部穿孔。
处理原则
5.1治疗原则
以对症治疗为主。局部可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或溶菌酶制剂:对鼻中隔穿孔患者,必要时可行鼻中隔修补术。bzxZ.net
5.2其他处理
5.2.1鼻黏膜糜烂较重患者,可暂时脱离铬作业、:鼻黏膜溃疡患者应暂时脱离铬作业,久治不愈者可考虑调离铬作业。5.2.2
5.2.3凡出现鼻中隔穿孔,应调离铬作业。..com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本标准只适用于由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职业性鼻部损害。铬对皮肤损害可参照GBZ18处理。
2鼻中隔穿孔也可由氟盐、食盐、五氧化二钒等引起;或因梅毒、结核、外伤等原因发生,故诊断时应结合上岗前体检资料、患者毒物接触史和作业环境调查进行鉴别诊断。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Chromium InducedNasal Disease2002-04-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06-01实施
本标准的第5.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7798-198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在电镀作业中接触广泛,如防护不当,作业者可发生以鼻中隔黏膜糜烂、溃疡、软骨部穿孔等为主的铬鼻病。为早期正确诊断及处理鼻部损害,以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职防所负责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com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GBZ12-2002
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称为铬鼻病。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职业性鼻部损害。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诊断原则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根据密切接触六价铬化合物的职业史和有关的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鼻部损害,结合作业环境劳动卫生学调查,方可诊断。4诊断标准
铬鼻病患者可有流涕、鼻塞、鼻、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及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或萎缩等体征。凡有以下鼻部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铬鼻病。a)鼻中隔黏膜糜烂,少数情况下为鼻甲黏膜糜烂:b)鼻中隔黏膜溃疡;
鼻中隔软骨部穿孔。
处理原则
5.1治疗原则
以对症治疗为主。局部可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或溶菌酶制剂:对鼻中隔穿孔患者,必要时可行鼻中隔修补术。bzxZ.net
5.2其他处理
5.2.1鼻黏膜糜烂较重患者,可暂时脱离铬作业、:鼻黏膜溃疡患者应暂时脱离铬作业,久治不愈者可考虑调离铬作业。5.2.2
5.2.3凡出现鼻中隔穿孔,应调离铬作业。..com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本标准只适用于由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职业性鼻部损害。铬对皮肤损害可参照GBZ18处理。
2鼻中隔穿孔也可由氟盐、食盐、五氧化二钒等引起;或因梅毒、结核、外伤等原因发生,故诊断时应结合上岗前体检资料、患者毒物接触史和作业环境调查进行鉴别诊断。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39492-2020 白光LED用荧光粉量子效率测试方法
- GB/T23344-2009 纺织品 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
- GB4806.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JGJ59-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GB/T43785-2024 光钟性能表征及测量方法
- GB/T42054-2022 船舶与海上技术 船载海上共享数据服务器
- GB/T14929.2-1994 花生仁、棉籽油、花生油中涕灭威残留量测定方法
- GB/T17972-2000 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局域网中使用X.25包级协议
- GB/T11857-2008 威士忌
- GB/T39334.2-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第2部分:生产线规划和布局仿真要求
- GB/T20333-2023 圆柱和圆锥管螺纹丝锥的基本尺寸和标志
- GB3894.2-1983 船舶布置图图形符号 舱室家具
- GB/T10781.2-1989 清香型白酒
- GB11120-1989 L-TSA汽轮机油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