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医药行业标准(YY) >>
- YY/T 0188. 10-1995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10部分:制剂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法

【YY医药标准】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10部分:制剂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法
- YY/T0188.10-1995
- 现行
标准号:
YY/T 0188. 10-1995
标准名称: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10部分:制剂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法
标准类别:
医药行业标准(YY)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92.40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Y/T 0188. 10-1995.Operating methods for the tests and assays of drugs Part 10; Methods of the dissolution test and the drug release for the preparations.
8.1.8记录包括以下内 容:方法、介质及用量、转速、温度、取样时间、取样体积、测定波长测定方法、测定结果.
8.1.9结果判断
8.1.9.16片(个)中每片(个)的溶出量,按标示量计算,均应不低于规定限度(Q)。
8.1.9.2如6片(个)中有1~2片(个)<Q,但≥Q-10% ,且平均溶出量≥Q时,仍可判为符合规定。
8.1.9.3 如6片(个)中有1~2片(个)<Q - 10% ,应另取6片(个)复试。初复试的12片(个)中仪有1~2片(个)<Q- 10% ,且平均溶出量≥Q时,亦可判为符合规定。
8.1.9.4每一转篮中供试品的取用 量≥2片(个)时,算出每片(个)的溶出量,均应≥Q,不再复试。
8.1.9.5除另有规定外,限度(Q)为标示量的70%。
8.2 第二法-一 桨法
8.2.1温度保持 37C士0.5 C.转速可调节在50~ 200 r/min.稳速误差不得超过士4% .
8.2.2调节转动轴高低,使桨叶底部与烧杯底部的距离为25mm土2mm,取样点位暨在桨叶上端距液面中间离烧杯壁10 mm处。
8.2.3按该药品项下的规定,量取规定量的经脱气处理过的介质(有pH要求的介质需使用酸度计测定),注入每个操作容器内,加盖,加温使介质温度保持在37'C士0.5C,调整转速使其稳定。
8.2.4取供试品6片(个),分别投入6个操作容器内,开启仪器并开始计时。
8.2.5按该药品 项下的规定,在规定时间、规定取样点取样,经滤膜过滤,滤液放入干燥的试管中,按规定方法测定。
8.2.6对照品的测定精密称取对照品适量,用规定的介质溶解并制成与供试品溶液浓度相当的溶液,按供试品规定方法测定。
8.2.7计算:同第- -法。
8.2.8记录包括以下内容:方法、介质及用量、转速、温度.取样时间、取样体积、测定波长、测定方法、测定结果。
8.2.9结果判断;同第一法。
8.3第三法一小杯法
8.3.1温度保持 37C士0.5C.转速可调节在25~150 r/min,稳速误差不得超过士1%.
8.3.2调节转动轴高低,使桨叶底部与烧杯底部的距离为15mm士1mm,取样点位置在桨叶上端距液面中间离烧杯壁10 mm处。
8.3.3按该药品项下的规定,母取规定量的经脱气处理过的介质(有pH要求的介质需使用酸度计测定),注入每个操作容器内,加盖,加温使介质温度保持在37C士0.5C,调整转速使其稳定。
8.3.4取供试品6片(个),分别投入6个操作容器内,开启仪器并开始计时。
8.3.5按该药品项下的规定,在规定时间、规定取样点取样,经滤膜过滤,滤液放入干燥的试管中,按规定方法测定。

部分标准内容:
本标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制定的,由ZBC10007—89《化学药及抗生索的制剂的检查法》中的溶出度测定法单独列出另立的标准。本标准对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和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释放度测定,作了详细的说明与规定,是统一药品检验操作的规范化工作指南。本标准对原标准进行较大的改动有:1.增加了释放度的测定法和小杯法,2.原标准介质中列出的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的配制方法与《中国药典》1990年版不一样,现改为与《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致,并列出了常用的儿种介质的配制方法;3.温度计由原标准0~100℃、分值1℃,改为0~50℃、分值0.1℃4.增加了对新安装的溶出仪应用校正片校正后方可使用的规定,5.修正了计算公式;
6.检测仪器中增加了高压液相色谱仪。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ZBC10007一89。本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医药管理局药品测试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丹华。
本标准于1989年3月首次发布,于1995年7月第一次修订。17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10部分:制剂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法Operating methods for the tests and assays of drugsPart 10:Methods of the dissolution test and the drugreleasefor the preparations
本标准规定了制剂溶出度和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和操作要求。YY/T0188.10--1995
代替2BC10007—89
本标准适用于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和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释放度测定。2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3.2释放度系指药物从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4原理
将某种制剂的一定量置于溶出仪的转篮(或烧杯)中,在37℃士0.5℃的温度下,在规定的转速、介质中依法检查,在规定的时间内测定其溶出或释放的量。5介质
5.1蒸馏水
5.20.1mol/L盐酸溶液
取盐酸9mL,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5.3磷酸盐缓冲液(pH6.8)
取磷酸二氢钾液(0.2mol/L)250mL,加氢氧化钠液(0.2mol/L)118mL,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必要时用2mol/L盐酸溶液或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8士0.05)。5.4磷酸盐缓冲液(pH6.8)(释放度测定用)按0.1mol/L盐酸溶液:0.2mol/L磷酸钠溶液=3:1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必要时用2mol/L盐酸溶液或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80.05)。5.50.2mol/L磷酸钠溶液
称取磷酸钠H,PO·12H2O)76.03g,加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国家医药管理局1995-07-11批准174
1996-05-01实施
5.6人工胃液
YY/T0188.10-1995
取稀盐酸16.4mL,加水约800mL与胃蛋白酶10g,摇匀后,加水稀释成1000mL,即得。5.7人工肠液
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500mL使溶解,用0.4%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加取胰酶10g,加水适量使溶解,将两液混合后,加水稀释成1000mL,即得。5.8特殊介质见各药品标准项下规定。6仪器及装置
6.1仪器
a)溶出仪,
b)紫外分光光度计;
c)荧光分光光度计;
d)高效液相色谱仪;
e)酸度计:
f)取样器注射器(5、10.15、20mL),取样针头;g)过滤器,
h)≤0.8μm滤膜,
1)瓶、移液管、试管、量筒;
j)温度计0~50℃,分值0.1℃。6.2装
溶出仪装贸见中国药典附录。
7溶出仪的校正
溶出仪用溶出度校正片校正。溶出度校正片有二种,崩解型的泼尼松片和非崩解型的水杨酸片,一般情况下,新安装的溶出仪应用校正片校正后方可使用,已使用过的溶出仪每年用校正片校正溶出仪一次。
8溶出度的测定
8.1第一法--转篮法
8.1.1温度保持37℃±0.5℃。转速可调节在50~200r/min,稳速误差不得超过土4%8.1.2调节转动轴高低,使转篮底部与烧杯底部的距离为25mm士2mm,取样点位置在转篮上端距液面中间离烧杯壁10mm处。
8.1.3按该药品项下的规定,量取规定量的经脱气处理过的介质(有pH要求的介质需使用酸度计测定),注入每个操作容器内,加盖,加温使介质温度保持在37℃士0.5℃,调整转速使其稳定。8.1.4取供试品6片(个),分别平放在干燥的转篮里,当转篮降入介质中时,开启仪器并开始计时。8.1.5按该药品项下的规定,在规定时间、规定取样点取样,经滤膜过滤,滤液放入干燥的试管中,按规定方法测定。
8.1.6对照品的测定精密称取对照品适量,用规定的介质溶解并制成与供试品溶液浓度相当的溶液,按供试品规定方法测定。
8.1.7计算:
用吸收系数时的计算:
100×100
溶出量(%)二
(1)
用对照品时的计算:
式中:A,
一供试品吸收度;
对照品吸收度;
供试品稀释倍数;
对照品稀释倍数;
YY/T0188.10—1995
XBX×100
溶出量(%)=
供试品的标示量,g:
吸收系数;
对照品的重量,g。
8.1.8记录包括以下内容:方法、介质及用量、转速、温度、取样时间、取样体积、测定波长、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8.1.9结果判断
8.1.9.16片(个)中每片(个)的溶出量,按标示量计算,均应不低于规定限度(Q)。8.1.9.2如6片(个)中有1~2片(个)
8.2.1温度保持37℃±0.5℃。转速可调节在50~200r/min,稳速误差不得超过士4%。8.2.2调节转动轴高低,使浆叶底部与烧杯底部的距离为25mm土2mm,取样点位置在桨叶上端距液面中间离烧杯壁10mm处。
8.2.3按该药品项下的规定,量取规定量的经脱气处理过的介质(有pH要求的介质需使用酸度计测定),注入每个操作容器内,加盖,加温使介质温度保持在37℃士0.5℃,调整转速使其稳定。8.2.4取供试品6片(个),分别投入6个操作容器内,开启仪器并开始计时。8.2.5按该药品项下的规定,在规定时间、规定取样点取样,经滤膜过滤,滤液放入干燥的试管中,按规定方法测定。
8.2.6对照品的测定精密称取对照品适量,用规定的介质溶解并制成与供试品溶液浓度相当的溶液,按供试品规定方法测定。
8.2.7计算:同第一法。
8.2.8记录包括以下内容:方法、介质及用量、转速、温度、取样时间、取样体积、测定波长、测定方法、测定结果。
8.2.9结果判断:同第一法。
8.3第三法一小杯法
8.3.1温度保持37℃士0.5℃。转速可调节在25~150r/min,稳速误差不得超过士1%8.3.2调节转动轴高低,使浆叶底部与烧杯底部的距离为15mm士1mm,取样点位置在浆叶上端距液面中间离烧杯壁10mm处。
8.3.3按该药品项下的规定,量取规定量的经脱气处理过的介质(有pH要求的介质需使用酸度计测定),注入每个操作容器内,加盖,加温使介质温度保持在37℃士0.5℃,调整转速使其稳定。8.3.4取供试品6片(个),分别投入6个操作容器内,开启仪器并开始计时。8.3.5按该药品项下的规定,在规定时间、规定取样点取样,经滤膜过滤,滤液放入干燥的试管中,按规定方法测定。
YY/T0188.10—1995
8.3.6对照品的测定精密称取对照品适量,用规定的介质溶解并制成与供试品溶液浓度相当的溶液,按供试品规定方法测定。
8.3.7计算:同第一法。
8.3.8记录包括以下内容:方法、介质及用量、转速、温度、取样时间、取样体积、测定波长、测定方法、测定结果。
8.3.9结果判断:同第一法。
9释放度测定
9.1缓释制剂:同溶出度的测定。9.2控释制剂(包括肠溶制剂)
9.2.1第一法一转篮法
9.2.1.1酸中释放
同溶出度的测定。介质是0.1mol/L盐酸溶液750mL,取样时间2.h,9.2.1.2缓冲液中释放量
在上述酸液中,加入0.2mol/L磷酸钠溶液25mL,继续运转45min或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时间,在规定取样点取样,经滤膜过滤,滤液放入干燥的试管中,按规定方法测定。9.2.2第二法—桨法
9.2.2.1酸中释放量
除另有规定外,取介质0.1mol/L盐酸溶液900mL,注入每个操作容器内,按9.2.1:1测定。9.2.2.2缓冲液中释放量
弃去上述酸液,立即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H6.8)900mL或将供试品转移至另一盛有磷酸盐缓冲液(pH6.8)900mL的容器中,按9.2.1.2测定。9.3对照品的测定精密称取对照品适量,用规定的介质溶解并制成与供试品溶液浓度相当的溶液,按供试品规定方法测定。
9.4计算:同溶出度的测定。
9.5记录包括以下内容:方法、介质及用量、转速、温度、取样时间、取样体积、测定波长、测定方法、测定结果。
9.6结果判断
9.6.1级释制剂
9.6.1.16片(个)中每片(个)各时间测得的释放量按标示量计算均应符合规定。9.6.1.2如有不符合规定范围的,但其平均释放量均符合规定范围,且最后时间释放量≥Q一10%,仍可判为符合规定。
9.6.1.3如有不符合规定范围的,但其平均释放量均符合规定范围,且最后时间释放量有一片(个)9.6.2.1酸中释放量
a)除另有规定外,每片(个)释放量均不大于标示量的10%;b)如有1片(个)>10%且平均释放量≤10%,仍可判为符合规定。9.6.2.2缓冲液中释放量
a)每片(个)释放量均≥Q:
b)6片(个)中有1片(个)Q一10%,且平均释放量≥Q,仍可判为符合规定。177
10注意事项
YY/T0188.10-1995
10.1转篮旋转时摆动幅度不得超过土1.0mm,浆叶旋转时摆动幅度不得超过士0.5mm。10.2除另有规定外,转篮法与浆法的介质取900mL,小杯法的介质取100~250mL。10.3应校正溶出仪的水平。
10.4实验中应尽量避免可能存在的振动源,如空调、排风扇、离心机、泵等。10.5滤膜应浸渍在蒸馏水中,至少浸泡一天以上。10.6水浴的水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液面应高于圆底烧杯中介质的液面。每只溶出杯里的介质温差不超过0.5℃
10.7实验中经常捡查转速、温度10.8应在仪器开启的情况下取样,取样时,取样管插入介质时间最多不超过20s,自取样至过滤应在30s内完成。
10.9转轴不用时,应垂直挂置或放于有软垫的盒中,不得平卧在桌面上,以免转轴变形10.10介质脱气用煮沸法、真空喷雾法或超声波法。10.11量具应经校正后方可使用。10.12凡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17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Y医药标准标准计划
- YY0494-2004 牙科琼脂基水胶体印模材料
- YY0493-2004 牙科学弹性体印模材料
- YY0035-1991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亚铁
- YY0036-1991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磷酸酯镁
- YY/T1127-2006 咬骨钳
- YY/T0095-2004 钨酸钙中速医用增感屏
- YY/T1141-2017 骨凿通用技术条件
- YY/T1565-2017 外科植入物无损检验铸造金属外科植入物射线照相检验
- YY/T0590.1-2005 IEC 62220-1 :2003 医用电气设备数字X射线成像装置特性 第1部分:量子探测效率的测定
- YY/T1779-2021 牙科学正畸支抗钉
- YY/T1431-2016 外科植入物医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
- YY/T0188.10-1995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10部分:制剂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法
- GY/T64-2021 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
- YY/T0470-2004 一次性使用圆宫型宫内节育器放置器
- YY/T0123-1993 药用中间体 D-山梨醇溶液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