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2152-2010 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YD通讯标准】 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 YD/T2152-2010
- 现行
标准号:
YD/T 2152-2010
标准名称:
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827.4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152-2010.The requirement of reliability and test methods for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1范围
YD/T 2152规定了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试验项目、产品的寿命试验项目要求、结构及材料的可靠性试验项目要求等,并规定了各项可靠性要求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YD/T 2152适用于所有类型和型号的光纤活动连接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1-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
YD/T 1198-2002光纤活动连接器插针体技术要求
YD/T 1272(所有部分)光纤活动连接器
IEC 61300-3-23-1998光纤互联装置和无源部件基本试验和测量步骤第3-23部分:试验和测量.与金属箍末端有关的纤维位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光纤活动连接Optical Fiber Connected
将一根或多根光纤的末端固定在一插针体上,然后把光纤末端处理成平滑表面。将两只光纤末端处理的插针体通过一个起保持作用的弹性套筒或一个紧配合的刚性套管,或通过导针和导孔配合后的精确定位等机械方式保证对中连接,同时在插针体的尾部施加一定的推力(F) ,迫使位于插针体一对应的任意两个光纤末端保持物理接触,从而实现在前一段光纤中 传输的光信号,能够连续传输到下一段光纤中。
3.2
光纤活动连接器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将插针体和套筒(或者套管)分别以特定的机械结构方式进行固定,使之能够完成光纤活动连接的无源器件。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2152-2010
光纤活动连接器
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The requirement of reliability and test methods foropticalfiberconnectors
2010-12-29发布
201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测量和试验
附录A(瓷料性附录)端面检查要求和几何尺寸参考文献
TiKAoNiKAca
YD/T2152-2010
YD/T2152-2010
本标准主要参考TelcordiaGR-326-CORE(1999)《单模光纤连接头和跳线产品的通用要求》中相关条款,对光纤活动连接器从构造到使用全过程的可靠性提出了系统和规范的要求。其中,用于有源光器件中使用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章节,参考了TelcordiaGR-468-CORE(2004)用于通信设备的光电器件通用可靠性保证要求》中的相关要求。在规定用于光无源器件中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时候,参考了TelcordiaGR-1209-CORE(2001)无源光器件通用要求》和GR-1221-CORE(1999)《光无源器件可靠性保证通用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昊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秋霜、郝艳辉、李春芳、吴鹏。1范围
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YD/T2152-2010
本标准规定了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试验项目、产品的寿命试验项目要求、结构及材料的可靠性试验项日要求等,并规定了各项可靠性要求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和型号的光纤活动连接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了本标准。GB/T2421-1999
YD/T 1198-2002
YD/T1272(所有部分)
IEC61300-3-23-1998
与金属箍末端有关的纤维位置
3术语和定义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光纤活动连接器插针体技术要求光纤活动连接器
光纤互联装置和无源部件.基本试验和测量步骤.第3-23部分:试验和测量,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下本标准。3.1
光纤活动连接OpticalFiberConnected将一根或多根光纤的末端固定在一插针体上,然后把光纤末端处理成平滑表面:将两只光纤末端处理的插针体通过一个起保持作用的弹性套筒或一个紧配合的刚性套管,或通过导针和导孔配合后的精确定位等机械方式保证对中连接,同时在插针体的尾部施加一定的推力(F),迫使位于插针体一一对应的在意两个光纤末端保持物理接触,从而实现在前一段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能够连续传输到下一段光纤中。
光纤活动连接器OpticalFiberCannectors将插针体和套简(或者套管)分别以特定的机械结构方式进行固定,使之能够完成光纤活动连接的无源器件。
插针体Ferrule
用于夹持并固定光纤末端的部件:装配在连接头上。3.4
套筒Sleeve
用于固定并保持插针体以实现光纤对中的部件。1
-ITTKAONiKAca
YD/T 2152-2010
导针Guide Pin
矩形插针体对接时,起精确对中定位作用的针形部件,作用是与对接另一端插针体上的导针孔精密配合,以完成两芯以上光纤的对接。4要求
4.1分类
4.1.1光纤活动连接器按锁紧方式可分为:一一旋紧式:以螺纹旋紧或弹性滑槽卡口方式锁紧;一插拔式:以弹性卡口互卡方式锁紧。4.1.2光红活动连接器按结构方式可分为:— FC 型:
SC 型:
— ST 型:
LC 型
一MU 型;
——MT-RJ 型:
一 MPO/MTP 型:
E2000型:
ESCON 型:
D4型:
— DIN 型:
SMA 型。
4.2部件要求
4.2.1插针体
插针体应符合YD/T1198-2002《光纤活动连接器插针体技术要求》、YD/T1272.5《光纤活动连接器第5部分:HPO型》要求。
4.2.2套或者套管
刚性内孔或弹性套筒应具有一定的夹持力(保持力),具体参数见YD/T1272《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相关规定。
4.2.3导针
应与对应的导针孔配合具有精确对中定位,具体参数见YD/T1272《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相关规定。4.2.4插针体的末端要求
以光学方式进行研磨处理,处理后要求表面光滑、洁净、无明显瑕疵和划痕,端面几何形状满足相应产品技术要求。
4.2.5插针体对接时相互的压力
插针体被装配到接头内时,应具备0.2mm的轴向活动范围。当两个连接头的插针体对接时,插针体在规定轴向可移动范围内,其压力应为7.811.8N或5~6N,前者适用于Φ2.5mm插付,后者适用于Φ1.25mm2
YD/T2152-2010
插针。此压力使得位子插针体上一一对应的任意两个光纤末端完全压紧、站合,尽量消除两个光纤端面间的空气间隙。
4.2.6连接头和适配器的锁疑力
当光纤连接头与适配器处于正常完全锁紧状态,锁紧部分抗拉力的要求是:旋紧式大于26.4N,插拔式大于19.6N。
光纤连接头尾部光缆固定
用于光缆连接的光纤连接头,应考虑连接头尾部光缆头端的固定。这种固定既不能影响插针体的正常轴向活动范围,同时还要承受一定的拉力。当尾部光缆承受正常不小于9.8N拉力时,插针体不能有回拉的现象,以保证连接器的正常工作。4.3材料
4.3.1当连接器结构件为金属材料时,要求外观光亮平滑,耐酸碱腐蚀,经各项性能试验后不锈蚀、不龟裂、不腐蚀。
4.3.2当连接器结构件为非金属材料时,要求外观细腻平整,抗霉菌,阻燃,经各项试验后不变形、不免裂、不皱褶。
4.3.3光纤、光缆要求符合相关的性能指标、技术参数要求,符合环保要求,光纤、光缆的披覆材料和护套材料要求光滑柔软、阻燃,经高温、低温、高低温循环、恒定湿热等试验,外观无明显皱褶、不皲裂。4.4光纤活动连接器试验项目
光纤活动连接器的试验项目如表1要求。表 1试验项目列表
试验项目
环境试验
高温老化
低温储存
温度循环
湿度老化
加湿温度循环
机械性能试验
弯曲试验
扭曲试验
抗拉力试验
尾部拉伸试验
磷撞试验
机械耐久性试验
振动试验
互换性试验
材料试验
盐雾试验
浸水试验
防水试验
试验条件等级
寿命试验(普通要求)
可靠性试验(加严要求)
-ITTKAONiKAca
可靠性试验样品选取跳线型
可靠性试验样品选取踏线型
可靠性试验样品选取跳线型
针对有防水要求的连接器
针对有防水要求的连接器
YD/T 2152-2010
试验项日
端面几何形状要求
没有角度的插针体
有角度的插针体
端面检测范围
表1(续)
试验条件等级
寿命试验(普通要求)
注:标注的项目为需做试验的项目4.5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寿命试验
可靠性试验(加严要求)
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寿命试验是在模拟实际使用环境状况下,以一些能促使产品快速老化或失效的试验项目来检验产品由于设计结构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决定产品只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光纤活动连接器寿命试验见表1。
4.6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可靠性试验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可靠性试验目的,是检验产品的结构和材料是否存在缺陷,能否确保在要求的使用年限内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试验项目要求见表1。5测量和试验
5.1测量和试验条件
5.1.1测量和试验的大气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测量和试验应在GB/T2421-1999《电工电了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第5.3.1条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即:a)室内温度:15℃~35℃,
b)相对湿度:25%~75%;
c)大气压:86~106kPa。
5.1.2测量和试验的仪器、仪表
测量和试验中所涉及到的仪器,仪表以及辅助设施,均应满足测量和试验的基本精度和稳定度要求计量类仪表要求具备上一级计最检定机构具备的定期检定合格证。辅助设施要求不能影响测量和试验的真实结果。
5.2测量和试验样品要求
5.2.1样品
需要准备两种类型的试验样品,每种样品长度为(3.0士0.5)m。尾纤型:由两条带连接头的尾纤和一只适配器组合成的试样样品。不带接头的那端作测量用途。如图1所示。
图1尾纤和适配器组成的样品
跳线型:由一条两端都有连接头的跳线、两个带连接头的尾纤和两个对应型号的适配器纽成的试样样品,尾纤不带接头的那端作测量用途。如图2所示。4
5.2.2样品的数量
5.2.2.1寿命试验样品
图22个连接头和适配器组成的样品YD/T 2152-2010
光纤活动连接器在寿命试验过程中,始终需要保持20组样品。其尾纤型样品15组,跳线型样品5组。另备用10组尾纤型样品和5红跳线型样品。5.2.2.2可靠性试验样品
光纤活动连接器在进行可靠性试验时,按抽样率(LTPD)为10%,则需要最少22组尾纤型样品或跳线型样品,具体依据试验项H来定。另备用16组尾纤型样品或跳线型样品。5.2.3样品试验要求
5.2.3.1寿命试验样品要求
在进行寿命试验的过程中,要求15组尾纤型样品应按表1规定,进行各项环境试验和机械性能试验,5组跳线型样品只需进行温度错环试验。当每结束一项试验后,如果有样品出现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要求取出失效样品,以备用样品替换之,继续以后的试验项目。要求所有试验项目完成后,替换出求的失效样品不能超过10个。
5.2.3.2可靠性试验样品要求
在进行可靠性试验过程中,按LTPD为10%的要求,当结束某项试验后,22组样品中如果出现1绍样品失效时,就需要增加16组同样的样品重做该项及之前的所有试验,试验后如果个数通过,则视为该项可靠性试验通过,方可与先前的21组样品一起进行后续试验。如果有2组以上样品失效时,则视为不能满足产品可靠性要求,需从头开始取样或按LTPD-10%规定增加样品数量重新进行。5.3测量和试验流程
5.3.1外观检查
a)样品外观与相应的设计、制造要求一致,加工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文件要求;6)外观须平滑、洁净、无油污及毛刺,无伤痕和裂纹,颜色鲜亮、一效性好。各零部件组合须严密平整,连接头与适配器的插入和拨出须平顺、轻巧,卡了有力、弹性好、插拔正常:c)光缆外观平滑光亮,无杂质,无破损,印字清晰,颜色与产品要求相符5.3.2插针体端面检查和测量
5.3.2.1端面捡查
取下套在插针体前端的防尘帽,不做任何擦拭清洁,直接在100倍显微镜下观察端面的清洁状况,要求不能有明显的油污、污渍,陶瓷部分看不到明显的杂质、期缺和划痕;在200倍或400倍显微镜下观察中心光纤端面,要求无明显白点(崩缺)、熙点(脏污)和阴影(内裂),划痕不能通过光纤的通光部分。用通光器通光观察,出射光斑正常。具体要求参见附录A。5.3.2.2端面几何形状测量
用端面干涉仪可直接测量出端面的球面半径、球面顶点跟插针体中心的偏离程度、中心光纤的凹陷/突出程度、角度(APC型连接头)等。具体要求参见附录A。5.3.3插针体弹性试验
TTTKAIKAca
YD/T2152-2010
a)测量插针体的突出长度符合结构设计要求:b)插针体所受压力符合相关产品技术要求。5.3.4尾部光缆固定检查
对丁装配在有护套和凯夫拉尔(kewlar)芳纶的光缆头端的光纤活动连接器,连接头尾部必须设计有护套和凯大拉尔芳纶的固定方式。否则,光纤活动连接器不能正常工作。5.3.5环境耐久性试验
5.3.5.1试验前样品的处理
按5.2.1节要求将每一个连接头样品和适配器样品清洁干净后,组合成要求的尾纤型或跳线型试验样品。在室温下放置2h后,分别测量各组件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作为测试前原始值5.3.5.2高温老化
a)试验条件
温度:+85℃:
持续时问:168h;
普通要求不需要在线记录测试数据,加严要求在问隔时问点记录测试数据。b)程序
1)普通要求
一将试样置于精度为±2℃的可恒温的烘箱里,温度85℃,保持恒温168h。试验结束后,以规定的速率将温度降至室温,停留2h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2)加严费求
将试样置于精度为±2C的可恒温的烘箱里,在试样的两端分别接入光源和光功率计,如图3所示。以规定的时问升温,直至+85℃,保持恒温16Bh。加严要求恒温时间可依据产品使用要求,试验时问间可延长至500h、1000h和2000h。试验结束后,以规定的速率将温度降至室温,停留2h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
恒温箱
稳定化光源
图3高温老化
光动率计
)试验后,样品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参数变化量应符合5.3.7节要求。5.3.5.3低温贮存
a)试验条件
低温温度:—45℃(加严要求),—25℃(普通要求):持续时间:168h:
普通要求不需要在线记录数括变化,加严要求不适用于此试验。6
b)程序
[)普通要求
YD/T 2152-2010
-将试样置于精度为±2℃的可恒温的冷冻箱里,温度一25C,保持温168h。试验结束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h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2)加严要求
c)试验后,样品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参数变化量应符合5.3.7节要求。5.3.5.4温度循环
a)试验条件
温度范围:
—40℃~+75℃(普通要求)
—45℃~+85℃(加严要求),
试验周期:21次循环(1个循环8h),共168h,普通要求不需要在线记录测试数据,加严要求在间隔时间点记录测试数据。b)程序
1)将试样置于精度为±2℃的可恒温的高低温循环箱里。按图4所示的温度变换曲线,从室温23℃恒温 1h后匀速升温 1b 到 Ta温度,在 Ta恒温 1h 后,勾速降温 1h到 23℃,恒温 1h,再继续匀速降温 1h到 Tb,在 Tb恒温1h后,再匀速升温到室温23℃,再恒温1h,一个循环结束。持续21个循环共168h。试验结束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空温环境2b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2)对于加严要求,测试框如图3所示。21个循环共168h试验结束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h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加严要求持续时间可依据产品使用要求,试验时间可延长至100次,500欲循环。
图4温度循环试验
c)试验后,样品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参数变化量应符合5.3.7节要求。5.3.5.5湿度老化
a)试验条件
普通要求:温度75℃,相对湿度95%:7
TTTKAONIKAca
YD/T 2152-2010
加严要求:温度85℃,相对湿度85%;持续时间:168h
普通要求在线记录数据测试,加严要求在间隔时间点记录测试数据。b)程序
将试样置于温度精度为±2℃,湿度精度为±2%的恒温恒湿箱里。将试样的两端分别接入光源和光功率计,如图3所示。按要求设定温度和湿度。保持恒温恒湿168h,每6h记录一次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试验结束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h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加严要求恒温恒湿时间可依据品使要求,试验时问可延长至500h、1000h和2000h,间隔点可为100h、168h、500h、1000h和2000h。c)试验后,样品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免裂、松弛等现象,参数变化量应符合5.3.7节要求。5.3.5.6加湿温度循环
a)试验条件
温度:-10℃~+65℃:
湿度:90%~100%;
持续时问:14个循环(1个循环12h),共168h。b)程序
将试样置于温度精度为±2℃,湿度精度为±2%的温度冲击箱里,温度、湿度和循环程序见图5。普通要求14次循环(168h),加严要求可依据产品使用要求,可以增加到50或100次循环。(加严试验无此试验,建议删除)低温升至高温或高温降至低温的时间在15min~20min内。试验结束后,将试样取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h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值。70-
吋间:b
图5加湿温度循环
c)试验后,样品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参数变化量应符合5.3.7节要求。5.3.5.7烘烤
将试样放入+75℃的烤箱单烘烤24h。试验结束后,样品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危裂,松弛等现象,参数变化量应符合5.3.7节要求。5.3.6机械完整性试验
5.3.6.1振动试验
a)将试样固定在专用振动台上:8
b)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c)以一个振幅为1.5mm,连续扫频范围10~50Hz,扫频次数每分钟45次,振动2h:d)X、Y,Z3个方向分别振动2h:YD/T 2152-2010
e)振动试验结束后,再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其变化量应符合5.3.7节要求:试验后,试样不能有结构松动,部件脱落现象。5.3.6.2弯曲试验
此项试验只计对光缆型光纤活动连接器。0.9mm披覆光纤型和0.25mm裸光纤型光纤连接器不适用。a)将试样固定在专用的光纤活动连接器试验装置(如图6所示)的摇臂上:将试样尾部光缆按图示缠绕在绞盘上:
适配器
卷曲真径 7.5cm
b)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李曲半径2.5c
图6弯曲试验示意
c)在试样尾部光缆上施加0.9kg的负荷,小型连接器可以减小到0.6kg的负荷;d)将摇臂按0°90°、0°、一90°,D°摆动100次:e)取下试样,再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其变化量应符合5.3.7节要求:f)试验后,试样不能出现外观变形。5.3.6.3扭曲试验
a)将试样固定在试验装置的摇臂上(如图6所示),将尾部光缆按图示缠绕在绞盘上:b)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c)光缆型试样在尾部光缆上施加1.35kg负荷,Φ0.9mm被覆光纤型在试样尾部的光纤上施加0.75kg负荷,中0.25mm裸光纤型在试样尾部的光纤上施加0.5kg的负荷:d)转动缠绕尾纤的绞盘,按表2规定的转数旋转;表2绞盘旋转要求
尾纤类型
光缆型
光纤型
顺时针旋转(圈)
iiKADNiKAca
逆时针旋转 (罔)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5218-2015 宽带光纤接人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
- YD/T1486-2006 承载电信级业务的IP专用网络安全框架
- YD/T2833.1-2015 LTE 终端电磁干扰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 TD-LTE 终端
- YD/T1512-2007 2GHz TD-SCDMA/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终端测试方法
- YD/T1258.5-2005 室内光缆系列 第五部分:光纤带光缆
- YDB061.2-2011 40Gb/s 相位调制光收发合一模块技术条件 第2部分: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调制
- YDB080-2012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联网技术要求 通用媒质的有线联网
- YD/T2096-2010 接入网设备安全测试方法——综合接入系统
- YD/T2517-2013 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五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 YD/T206.26-1997 架空通信线路铁件叉梁
- YD/T1043-2000 高速无线电寻呼网数据寻呼协议
- YD/T1847.2-2009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 Uu 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 第2部分:层1
- YD/T1332-2004 800MHz 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2:业务管理点(SMP)设备技术要求
- YD/T1258.4-2005 室内光缆系列 第四部分:多芯光缆
- YD/T987-1998 ST/P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