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2376.2-2011 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 WDM 设备

【YD通讯标准】 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 WDM 设备
- YD/T2376.2-2011
- 现行
标准号:
YD/T 2376.2-2011
标准名称:
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 WDM 设备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2.60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376.2-2011.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curity of transport network equipment part 2: WDM equipment.
1范围
YD/T 2376.2规定了WDM设备安全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设备接口安全要求、设备组网安全要求、设备可靠性要求、网络管理安全要求等。
YD/T 2376.2适用于WDM设备,包括CWDM和DWDM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YD/T 1060-2000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32X2.5Gbit/s 部分
YD/T 1143-2001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16X 10Gbit/s、32X 10Gbit/s部分
YD/T 1205-2010城域光传送网波分复用(WDM)环网技术要求
YD/T 1259-2003波分复用系统(WDM)光安全进程技术要求
YD/T 1274-2003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160x 10Gbit/s、80x 10Gbit/s部分
YD/T 1326-2004粗波分复用(CWDM)系统技术要求
YD/T 1383-2005波分复用(WDM)网元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YD/T 1960-2009NX 10Gbit/s超长距离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
YD/T 1991-2009NX 4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
IETF RFC 2544网络互联设备的基准方法论(Benchmarking methodology for network interconnect devices )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76.2-2011
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WDM设备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curity of transport network equipmentpart2:WDMequipment
2011-12-20发布
201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概述
5设备接口安全要求
5.1光接口要求·
5.2开销
5.3抖动要求
6设备组网安全要求
6.1保护要求·
OADM设备功能要求:
6.3功率控制和增益均衡要求.
6.4系统性能要求
7系统可靠性要求
系统可靠性基本要求
电源及电气安全要求·
7.3系统功率安全要求
7.4环境实验安全要求·
网络管理安全要求
8.1基本安全要求
安全管理要求·
8.3连接安全要求
8.4数据安全要求
管理功能要求·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2376.2-2011
《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预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SDH设备;
一第2部分:WDM设备:
一第3部分:基于SDH的MSTP设备;一第4部分:基于SDH的ASON设备;第5部分:OTN设备:bzxZ.net
-第6部分:PTN设备;
一第7部分:基于OTN的ASON设备:第8部分:基于PTN的ASON设备。本部分为《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定起草。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YD/T2376.2-2011
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海懿、赵文玉、李芳、李阳军、李泉、武成宾、陈德华。II
1范围
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WDM设备
YD/T2376.2-2011
本部分规定了WDM设备安全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设备接口安全要求、设备组网安全要求、设备可靠性要求、网络管理安全要求等。本部分适用于WDM设备,包括CWDM和DWDM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3.2-2001
GB/T4943-2001
YD/T1060-2000
YD/T1143-2001
YD/T1205-2010
YD/T1259-2003
YD/T1274-2003
YD/T1326-2004
YD/T1383-2005
YD/T1960-2009
YD/T1991-2009
IETFRFC2544
3缩略语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32X2.5Gbit/s部分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16×10Gbit/s、32×10Gbit/s部分城域光传送网波分复用(WDM)环网技术要求波分复用系统(WDM)光安全进程技术要求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160×10Gbit/s、80×10Gbit/s部分粗波分复用(CWDM)系统技术要求波分复用(WDM)网元管理系统技术要求NX10Gbit/s超长距离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NX4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网络互联设备的基准方法论(Benchmarkingmethodologyfornetworkinterconnect devices)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MPI-RM
MPI-SM
Automatic Power Reduction
Chromatic Dispersion
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Multichannel receive main path interface reference point自动功率减小
色度色散
粗波分复用
数据通信网络
密集波分复用
多通路主光通道接收参考点
Multichannel sourcemainpathinterfacereferencepoint多通路主光通道发送参考点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YD/T2376.2-2011
4概述
OpticalAdd-DropMultiplexer
Optical Signal to Noise RatioOptical Transponder Unit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Multichannel receive reference pointMultichannel source reference point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分插复用设备
光信噪比
光波长转换器
偏振模色散
多通路接收参考点
多通路发送参考点
同步数学体系
波分复用
WDM设备安全要求包括4个方面:设备接口安全要求、设备组网安全要求、设备可靠性要求和网络管理安全要求。
设备接口安全要求包括光接口要求、开销要求、以及抖动和漂移要求等;设备组网要求包括保护要求、时钟要求、传输性能安全要求等;设备可靠性要求包括系统可靠性基本要求、电源及电气安全要求、环境实验安全要求等;网络管理安全主要包括基本安全要求、安全管理要求、数据安全要求、管理功能要求等。
5设备接口安全要求
5.1光接口要求
5.1.1平均发送光功率
WDM设备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如下:粗波分复用(CWDM)设备OTU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326-2004第7章:-城域WDM环网设备OTU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205-2.010第8章:一一32×2.5Gbit/sWDM设备光波长转发单元(OTU)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060-2000第8.3条;
—16/32×10Gbit/sWDM设备OTU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143-2001第8.3条;—80/160×10Gbit/sWDM设备OTU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274-2003第8.3条:—NX10Gbit/s超长距离传输WDM设备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960-2009第7.3条:N×40Gbit/sWDM设备OTU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991-2009第7.3条。5.1.2眼图模板
WDM设备光接口的眼图模板要求如下:一粗波分复用(CWDM)设备OTU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326-2004第7章;一城域WDM环网设备OTU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205-2010第8章;—·32×2.5Gbit/sWDM设备光波长转发单元(OTU)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060-2000第8.3条;
-16/32×10Gbit/sWDM设备OTU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143-2001第8.3条:--80/160×10Gbit/sWDM设备OTU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274-2003第8.3条:-N×10Gbit/s超长距离传输WDM设备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960-2009第7.3条;2
YD/T2376.2-2011
-N×40Gbit/sWDM设备OTU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要求见YD/T1991-2009第7.3条。5.1.3接收机灵敏度
WDM设备光接口的接收机灵敏度要求如下:-粗波分复用(CWDM)设备OTU光接口的接收机灵敏度要求见YD/T1326-2004第7章:城域WDM环网设备OTU光接口的接收机灵敏度要求见YD/T1205-2010第8章;32X2.5Gbit/sWDM设备光波长转发单元(OTU)光接口的接收机灵敏度要求见YD/T1060-2000第8.3条:
-16/32×10Gbit/sWDM设备OTU光接口的接收机灵敏度要求见YD/T1143-2001第8.3条;—80/160×10Gbit/sWDM设备OTU光接口的接收机灵敏度要求见YD/T1274-2003第8.3条;—N×10Gbit/s超长距离传输WDM设备的接收机灵敏度要求见YD/T1960-2009第7.3条;-NX40Gbit/sWDM设备OTU光接口的接收机灵敏度要求见YD/T1991-2009第7.3条。5.1.4接收机过载功率
WDM设备光接口的接收机过载功率要求如下:一粗波分复用(CWDM)设备OTU光接口的接收机过载功率要求见YD/T1326-2004第7章:-城域WDM环网设备OTU光接口的接收机过载功率要求见YD/T1205-2010第8章;-32X×2.5Gbit/sWDM设备光波长转发单元(OTU)光接口的接收机过载功率要求见YD/T1060-2000第8.3条:
16/32X10Gbit/sWDM设备OTU光接口的接收机过载功率要求见YD/T1143-2001第8.3条;一80/160×10Gbit/sWDM设备OTU光接口的接收机过载功率要求见YD/T1274-2003第8.3条;-NX10Gbit/s超长距离传输WDM设备的接收机过载功率要求见YD/T1960-2009第7.3条;-NX40Gbit/sWDM设备OTU光接口的接收机过载功率要求见YD/T1991-2009第7.3条。5.2开销
SDH客户业务,WDM设备应支持B1和JO开销的监视。5.3抖动要求
5.3.1抖动产生
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抖动产生要求如下:C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抖动产生要求见YD/T1326-2004第7.3条:一城域WDM环网SDH业务接口的抖动产生要求见YD/T1205-2010第7.4条:—32X2.5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抖动产生要求见YD/T1060-2000第12.2条:一16/32X1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抖动产生要求见YD/T1143-2001第8.4条:—80/160X1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抖动产生要求见YD/T1274-2003第8.4条;N×10Gbit/s超长传输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抖动产生要求见YD/T1960-2009第7.3条:—NX4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抖动产生要求见YD/T1991-2009第7.3条。5.3.2输入抖动容限
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如下:C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326-2004第7.3条;一城域WDM环网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205-2010第7.4条:3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2376.2-2011
——32X2.5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060-2000第8.5条:16/32X1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143-2001第8.6条:—80/160×1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274-2003第8.6条:—NX10Gbit/s超长传输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960-2009第7.3条;NX4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991-2009第7.3条。5.3.3抖动传递函数
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抖动传递函数要求如下:-C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326-2004第7.3条;城域WDM环网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205-2010第7.4条:32×2.5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060-2000第8.4条:-16/32×1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143-2001第8.5条;-80/160×1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274-2003第8.5条;—N×10Gbit/s超长传输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960-2009第7.3条;—N×4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要求见YD/T1991-2009第7.3条。6设备组网安全要求
6.1保护要求
6.1.1设备究余保护
WDM设备应支持主控板、电源板等板卡的亢余保护,实现方式为1+1或1:1等。发生保护倒换时,业务应无损伤。
对于CWDM设备和小容量DWDM设备,主控板的穴余保护可选。6.1.2组网保护
CWDM设备和点到点WDM组网时应支持光复用段1十1/1:1保护、光通路1十1保护等保护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城域WDM环网设备组网时应支持1+1单向光波长通道保护、1+1双向光波长保护、1:N光波长共享保护、单向光线路保护、双向光线路共享保护等保护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发生保护倒换时,业务受损时间应小于50ms。不同保护倒换方式的保护倒换触发条件分别见YD/T1326-2004第10章、YD/T1205-2010第10章、YD/T1960-2009第14.1条、YD/T1991-2009第15.1条等。6.2OADM设备功能要求
OADM的设备功能要求见YD/T1205-2010第5章。6.3功率控制和增益均衡要求
WDM设备进行较长距离传输时,需要支持功率控制和增益均衡功能,具体要求见YD/T1060-2000第5.5条、YD/T1143-2001第5.5条、YD/T1274-2003第5.7条、YD/T1960-2009第11章、YD/T1991-2009第12章。
6.4系统性能要求
6.4.1主光通路参数
主光通路参数包括MPI-SM/SM点参数、MPI-R/RM点参数以及MPI-SM/SM到MPI-RM/RM点参数等。4
YD/T2376.2-2011
MPI-S点参数包括总发送功率、单通路发送功率及最大差异等;MPI-RM点参数包括总接收功率、单通路接收功率及最大差异、光信噪比(OSNR)等;MPI-SM到MPI-RM点参数包括色度色散(CD)、偏振模色散(PMD)、光通路代价等参数。主光通路参数要求如下:
CWDM设备主光通路参数要求见YD/T1326-2004第7章;城域WDM环网设备主光通路参数要求见YD/T1205-2010第6.2条;-32×2.5Gbit/sWDM设备主光通路参数要求见YD/T1060-2000第7.1条:16/32X1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系统输出抖动要求见YD/T1143-2001第7.1条;——80/160×10Gbit/sWDM设备主光通路参数要求见YD/T1274-2003第7.1条;-NX10Gbit/s超长传输WDM设备主光通路参数要求见YD/T1960-2009第6章;-NX40Gbit/sWDM设备主光通路参数要求见YD/T1991-2009第6.2条。6.4.2长期误码/丢包率
WDM设备自环时,24h无误码或丢包。WDM设备组网时,对于SDH业务的具体误码要求见GB/T15941-2008第12.1.2条,对于以太网业务的丢包率待研究。
6.4.3以太网接口性能
以太网接口的IETFRFC2544性能包括吞吐量、时延和过载丢包率等,具体指标待研究。6.4.4系统抖动
系统抖动包括系统输出抖动和系统输入抖动容限。系统输出抖动要求如下:
C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系统输出抖动要求见YD/T1326-2004第7.3条;-城域WDM环网SDH业务接口的系统输出抖动要求见YD/T1205-2010第12.2条;—32×2.5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系统输出抖动要求见YD/T1060-2000第12.2条;-16/32×1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系统输出抖动要求见YD/T1143-2001第11.2条;-80/160×1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系统输出抖动要求见YD/T1274-2003第12.2条;—NX10Gbit/s超长传输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系统输出抖动要求见YD/T1960-2009第14.4条;-NX40Gbit/sWDM设备SDH业务接口的系统输出抖动要求见YD/T1991-2009第15.4条。对于系统输入抖动容限,要求同本部分第5.3.2条。7系统可靠性要求
7.1系统可靠性基本要求
CWDM设备和WDM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待定。7.2电源及电气安全要求
对于一48V直流供电,WDM设备的电源工作范围应满足一40V~一57V。对于交流供电,CWDM设备的电源工作范围为187V~242V,频率50Hz±5%。CWDM设备绝缘电阻、耐强电压、漏电流等交流供电电气安全要求应满足GB/T4943-2001要求。7.3系统功率安全要求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2376.2-2011
WDM系统在采用EDFA和(或)喇曼放大器时应支持自动功率降低(APR)功能,具体指标要求见YD/T1259-2003。
7.4环境实验安全要求
对于WDM设备的环境实验条件,温度选择40℃+2℃,高温持续时间为16h,其他条件见GB/T2423.2-2001第3章,设备应无误码和告警产生。环境高温测试启动进行2h以后,设备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接收灵敏度和WDM侧中心频率偏移应满足常温指标要求。
8网络管理安全要求
8.1基本安全要求
WDM设备的网管系统应支持亢余备份功能,包括网管系统的软/硬件冷/热余备份、网管数据通信网络(DCN)的穴余备份等。
8.2安全管理要求
WDM设备和网管系统应支持以下安全管理功能:一支持用户操作级别及权限划分:可划分为系统管理用户、系统维护用户、系统操作用户和系统监视用户等;应能按系统功能和管理域细分操作权限;具体要求见YD/T1383-2005第6.2.4.1条规范:—支持用户安全管理:为用户分配系统中唯一的帐户和密码,具体要求YD/T1383-2005第6.2.4.1条规范:
一支持用户权限控制:包括用户登录鉴权和用户操作鉴权等,具体要求见.YD/T1383-2005第6.2.4.2条规范:
一支持操作日志管理:记录、显示查询操作人员的登录信息和操作信息;操作日志的备份与删除等功能,具体要求见YD/T1383-2005第6.2.4.3条节规范;一支持登录日志管理:包括查询、备份和删除登录日志功能,具体要求见YD/T1383-2005第6.2.4.4条规范。
其中操作日志和登录日志管理功能还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一日志查看:提供日志的查看功能,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上载和查看日志,其他用户不能查看日志内容;
一完整性检查:系统对日志文件进行完整性校验,保证只能由系统修改,禁止人工修改:日志保存:当设备掉电重新启动后,日志内容不会丢失:一日志绕接:日志按时间顺序记录,存储区满后,会按照时间顺序覆盖,最早的会优先覆盖。存储区每满一次,上报一次事件,提醒用户日志信息已满。8.3连接安全要求
WDM设备的本地物理管理接口(串口、以太网口等)应缺省关闭,并支持根据用户权限在本地或远程启用和关闭物理管理接口。若本地用户和远程用户权限相同,则本地用户优先级高。WDM设备网管系统客户端、服务器等应缺省关闭不必要物理接口、软件进程服务等,并支持根据用户权限在:本地启用和关闭物理接口。8.4数据安全要求
WDM设备网管系统应支持配置数据、性能数据、告警数据等关键数据的定期和手动几余备份功能。6
WDM设备网管系统系统应支持配置数据合法性检查功能。管理功能要求
YD/T2376.2-2011
WDM设备网管系统的管理功能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等,基本要求见YD/T1383-2005第6.2条。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信行业标准
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WDM设备
YD/T2376.2-2011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A座
邮政编码:100061
版权所有
不得翻羽印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电话:(010)6711492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