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T 3364-2015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模拟光纤直放站
【TB铁路运输标准】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模拟光纤直放站
- TB/T3364-2015
- 现行
标准号:
TB/T 3364-2015
标准名称: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模拟光纤直放站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757.77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T 3364-2015.Analog optical repeater for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Railway( GSM-R ).
1范围
TB/T 3364规定了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GSM-R)模拟光纤直放站系统构成及功能、性能要求、操作维护功能、电源适应性要求、环境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要求,结构与外观、电磁兼容要求等技术要求和试验条件测试方法。
TB/T 3364适用于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GSM R)模拟光纤直放站的产品制造、测试和工程设计。
2规范性引 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4208- -2008 外壳防 护等级
GB/T 4798.1- -2005电工电子产 品应用环境条件第I部分:贮存
GB/T 4798.2- +2008电工电子产 品应用环境条件第2部分:运输
GB 4943. 1- -2011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第1 部分:通用要求
GB/T24338.5--2009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
YD/T 1363. 1- -2005通信局( 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定义
以下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1.1直放站repeater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GSM-R)的全双I线性射频放大设备。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364-—2015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模拟光纤直放站
Analog optical repeater for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Railwayf GSM-R2015-04-24发布
国家铁路局
2015-1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定义
3.2缩略语
主要功能
中继传输功能
5.2网络监控管理功能
6技术要求
电性能要求·
操作维护功能
电源适应性要求
6.4环境要求
6.5可靠性要求
安全要求
结构与外观
电磁兼容性要求
检验方法
测量环境
7.2测量仪表
电性能
操作维护功能
7.5环境试验
安全要求试验
结构与外观试验
8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
型式椅验
9包装、运输储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特定条件下直放站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对测试用仪表的要求,
TB/T 3364--2015
-iKAoNiKAca
TB/T3364--2015
本标推按照 GB/T1.1—2009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铁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可运输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COMI.AB(北京)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南京泰通科技公司、京信通信(广州)公司、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本标谁主要起草人:段永奇、姜永富,李闰生、向志华、徐钧、余亚芳,周了、杨向晖、陈建平。-TKAONKAca
1范围
TB/T 3364—2015
铁路数字移动通借系统(CSM-R)模拟光纤直放站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模拟光纤直放站系统构成及功能,性能要求、操作维护功能、电源适成性要求、环境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要求、结构与外观,电磁兼容要求等技术要求和试验条件、测试方法。
本标雅适用卡露数学移动通伟系统(S-R模拟光纤盗放站的产品制造,测试和工程设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十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收单)适用于本文件。GB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C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
GB/T4798.1—2005电T电子产品应用坏境条件第1部分:贮存GB/T4798.2—2008电.L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2部分:运输GB4943.1—2011借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4338.5--2009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YD/T1363.1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1 术语、定义
以下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3. 1. 1
直放站repeater
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全双工、线性射频放大设备:注:改写YD/T952—2003,定义3.1。3. 1.2
光纤直放站optical fiber repeaten中继传输链路采用光纤媒介做信号传输的直放站。注:改与 YD/T1337—2005,定义3.1.3. 1.3
宽带直放站broadband repeater在GSM-R频段的全部或部分频段内工作的直放站。注:改写YD/T1337—2005,定义3.1。3. 1. 4
最大输出功率maximum output power标称(最人)输出功率是指首放站在线性工作区内所能达到的最大输出功率。注:政写 YD/T 1337--2005,定义 6. 1. 1。1
KAoNiKAca
TB/T3364—2015
niaximuml gain
最大增益
直放站在线性工作范围内刘输人信号的最大放大能力,即直放站近端机和远端机射频端口之间输出电平与翰人电平的差值。
注:改写YD/T 1337—2005,定义6.2. 1. 1。3. 1. 6
最大增益误差maximum gain error最大增益的实测值与规定值之间的差值。注:改写 YD/T [337—2005,定义6 2. 1. 1,3. 1. 7
增益调节范围
range of gain adjustment
直放站最大增益和最小增益的墓值。注;改写 YD/T [337—2005,定义6,2. 2. 153. 1. 8
增益调节步长gan adjugtment step直放站最小的增益调节量。
[ YD/T 1337 —2005 ,定,义 6. 2. 1. 1]3. 1. 9
增蓝调节步长谟差gain adjustnent step errnr实际增益步长与标称增益步长的差值。[YT/T 1337- 2005,定义 6. 2. 1. 1]3. 1. 10
自动电平控制(ALC)
automatic level control(ALC)在直放站工作于大增益且输出为最大功率时,当增加输入信号电平,直放站对输出信号电平控制的能力。
[YD/T 1337—2005,定义 6. 3. 1 ]3. 1. 11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the maximum allowable input level被测直放站能承受而不敏引起损伤的输人电平。[YD/T 1337—2005,定义6. 6. 1]3. 1. 12
带内波动in-band fhuctuation
被测直放站在GSM-R的工作:题率范围内最大电平科最小电平的差值。注:改写 YD/T 1337—2005,定义 6. 7. 1 ,3. 1. 13
噪声系数noise factor
被测首放站在工作频带范围内,正常工作时输人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之比,用邮B表示。[ YD/T 1337—2005,定义 6. 8. 1 ]3. 1. 14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input/uutputyoltagestandingwaveratio电压的波腹点与波节点之比,
s=( +[l)/(1 -l)
式中:
S—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
KAoNiKAca
翰人、输出端口反射的信号电压与输人的信号电压之比。注:改写 YD/T 13372005,定义 6. 9. 1。3. 1. 15
传输时延transmission delay
被测放站输出信号对输人信号的时间延迟。- YD/T 1337—2005 ,定义 6. 10. 1 ]3.1.16
杂散发射 spurious emission
除去工作载顺以及与正常调制相关的边带以外的频率上的发别。[YT)/T 133]—2005 ,定义 6. 11. 1 ]3. 1. 17
互调产物intermodulationtenuatienTB/T 3364—2015
当工作频带内有两个及以土信号输人直放站后,由于直放站的非线性在其输出端口产生的与两个或多个输入信号有特宠关系的产物。[ YD/T 1337—2005,定义 6 12. 1]3. 1. 18
带外抑制out-of-band rejection被测直放站对工.作题带范围外的信号的抑制能力:3.1. 19
光路损耗允许值ptical path luss allowed yalue直放站维持正需工作所允许的最大光路损耗,用近远端机间光收发功率的差值来表示。3.2缩略语
以下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LC:自动电平控制(Autamatie Icvcl Contrnl)GSM-R: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Relween Failute)VSWR:电驻波比(Vu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4构成
GSM-H光纤直放站由近端机、光纤、远端机等纠成,近端机和远端机生要应包括射频单元、光单元和挖制单元等。光纤自放站构成见图1.天线
光纤直敬站
耦合器
近端机
远端桃
GSM-R光纤直放站构成示意图
射颊输州
KAoNiKAca
TB/T3364-2015
5主要功能
5.1中继传输功能
GSM-R光纤直放站具有中继传输功能,中继传输基站射频信号,延伸通信覆盖区域。5.2网络监控管理功能
GSM-R光纤直放站具有自动监测告警、远程控制管理功能。6技术要求
6.1电性能要求
6. 1. 1 工作频带
系统工作频带上行为885MHz~889MHz,下行为930MHz~934MHz6.1.2最大輪出功率
最大输出功率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g)标称(最大)输出功率为1 W,2 W5 W、10 W,b)标称输山功率值的容差在 ±1dB 范围内。6.1.3增
6.1.3.1最大增益及误差
最大增益和误差指标符合下列要求:)最人增益值根据耦合基站信号大小分为40dB和5dB两种。b)最大增益误差不应超过+1dB。6.1.3.2增益调节范围
增益调节范围不应小于20dB。
6. 1. 3. 3增益调节步长及步长误差增益调节步长及步长误差符合下列要求:a)增盐调节步长应为1dB。
b)增益调节步长误差不应超过±1dB。6. 1. 4ALC 范围
当输人信号电平提高不大于13时,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人输出功率的±2dH之内;当输人信号电平提高超过13B时,输山功率应保持在最人输山功率的±2B之内或关闭输出。6. 1. 5最大充许输入电平
最大充许输人电平指标应符合下要求:a)最大允许输人电平(下行)等于10 dBm时,直放站无损伤。b)最大允许输入电平(上行)等于-10 dBm时,直放站无伤。6. 1. 6 带内波动
带内波动,峰一峰值不应人于「dB,6.1.7噪声系数
噪声系数指标符合下列要求:
a)单射题输出口的设备上行噪燥声系数不应大于4B。b)双射频输出口的设备上行噪声系数不应大于7 dB。6.1.8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
输人、输出电压驻波比不应大于1.4。6. 1. 9 传输时延
宽带直放站不应大于1us,应用声表面滤波的宽带直放站不应人于5us。4
KAoNiKAca
6. 1. 10杂散发射
杂散发射指标要求见表1.
测试项目
每载频带外
杂散发射
表1杂散发射指标要求
指标要求
TB/T 3364: -2015
Je ± 100 kHz≤0. 5 dBc/30 kHzJo ±200 kHz≤ -30 dBr/30 kHz(或 - 36 dBm/3 kHz)A ±400 kHz -60 dRc/30 kHz(或 - 36 dBm/3 kHz)fe ±600 kHz≤ -36 dBr/30 kHz工.作频带外(偏离工作赖
带边缘 2.5 MHz 之外)Www.bzxZ.net
注f——工作赖率。
6.1.11互调产物
工作频带内、外互凋指标要求见表2。9 kHz ~ 1 GHz 内肉≤ - 36 dBm1 GHz12.75GHz内≤~30 dBm
表2工作赖带内、外互调指标要求指标名称
带内互调
带外单调
6. 1. 12带外抑制
指标要求
≤ -36 dBm(或≤ -60 dBc/3 kHz)≤ -36 dBm/100 kHz( ≥9 kHz ~ ≤1 CHz)≤ -30 dIm/1 MHz( >1 GHz ~ ≤12. ↑5 GHz)偏离边缘频率5MHz及以上时,带外抑制不应小于30dB。6.1.13光路损耗允许值
光路损耗充许值不应小于7B。
6.2操作维护功能
6.2.1本地维护管理
6.2.1.1本地人机接口
光纤直放站设备应提供本地人机接口功能。6. 2. 1. 2状态显示功能
光红直放站设备应具有状态显示功能,应有状态指示灯显示设备或主要模块的运行状态及电源的状态,异常状态时应有显示。
6.2.1.3设备信息查询和设置
光纤直放站设备应能通过本地人机接口进行参数查询和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能查询设备的各类信息,对设置参数进行调整和设置,设置参数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b)在对参数进行设置时,设备应对设置参数的范围进行检查。c)当设置参数超出设备安全范用时,应不能设置并给出提示。6.2.2远程监控管理
远程监控管理功能符合相关标准给出的要求。6.2.3数据传输接口
应为铁路通信电源及设备房屋环境监控系统提供数据传输的以太网接口。5
KAoNiKAca
TB/T 3364--2015
6. 2. 4 漏缆监测
6. 2. 4. 1监测项自
应包括漏缆传输损耗、漏继驻波比、放站监测模块工作状态等,6.2.4.2告警项目
应包括漏缆传输损耗告警、漏缆监测土、从设备及其内部模块故障告警等。6.3电源适应性要求
6.3.1设备要求
直放站近端机和远端机应适应直流或交流供电条件。6.3.2直流供电
直流供电电源为-48V,波动范围:-57~-40V6.3.3交流供电
交流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
a)交流供电电源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波动范围:154V~286V.45Hz~6SHz。b)交流供电条件下,直放站电源应设防雷防浪涌装置,并具备蓄电池管理、监控功能,具休要求览 YD/T 1363. 1—2005。
6.4环境要求
光纤直放站的T作环境要求见表3。在高原、高寒、高温等恶劣环境下使用时,使用本标准的各力可参照表3另行规定。
工作场所
工作温度
相对湿度
振动方向
工作环境要求
近端机
95%(40℃)
10 Hz ~ 30 Hz,0. 38 m
30 Hz ~ 55 IIz,0. 19 mm
垂方向
高温、低温、热试验结果成符合以下指标和要求;a)试验中标称输出功率的变化量在±2.5dB范倒内。试验中最大增益的变化量在 ±3 B 范围内。b)
c)试验中噪声系数符合6.1.7的规定。6.5可靠性要求
远端机
-25°℃
95%(40%: )
10 Hz ~ 30 IIz,0. 75 mm
30 Hz - 55 Hz,0. 25 mm
垂直力向
6.5.1光纤直放站应具有电源模块、光模块、功放模块等的几余备份,并具备主备用自动切换功能。光纤直放站产品的可靠性设计MTBF不小于100000h。6. 5. 2
应用于GSM-R交织覆盖的光纤直放站,除满足6.5.1和6.5.2要求外,还成符合下列要求:应配置主、备、以光模快及相应光接口。8)
监测采用主,从双通道究余。
6.5.4特定条件下直放站可靠性要求参见附录A,6.6安全要求
6.6.1接地导体电阻和连接电阻
应符合GB4943.1—2011中2.6.3.4的规。6
6.6.2抗电强度
应符合 GB 4943. 1—2011 中 5. 2 的规定。6.6.3接触电流
应符合GB4943.1—2011中5.1.6的规定6.7结构与外观
6.7.1设备结构应做到构件坚固、造型美观;应便于维修、检测TB/T 3364—2015
6.7.2近端机安装于19in机架,外壳防护等级为GB4208一2008中规定的P50。远端机外壳防护等级为CB4208—2008中规定的I165,采用铸或不锈钢结构。6.8电磁兼容性要求
电磁兼容性要求应符合GB/T24338.5--2009的有关规定7检验方法
7.1测量环境
应在下列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测量:a)温度:15℃3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86Pa~106kPa
7.2测量仪表
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7.3电性能
7.3.1最大输出功率
测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a)按图2进行测试系统连接。
倍号发生器
微测光纤直放站
(包含近端机和
远端机)
功率衰或器
10 MHz或13 MHz参考信号
图2标称(最大)输出功率测试系统连接图频谱分折仪或功率计
b)将信号发生器输出通过电缆接垒被测设备输人端门,将连接电缆摄耗值作为偏置输人信号发生器,功率衰减器及连接电缆总损耗值作为偏置输人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关闭上行链路(测量下行输出功率)或关阅下行链路(测量上行输出功率)。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该宜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或指配信道的中心频率,将被测直d
放站增益谢到最大。
谢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直至ALC启控点,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上显示的功率应满足最大e)
输出额定功率的容差范围。
f)记录被测直放站的输出功率电平L.t(dBm)及输入电平L(dBm)。7.3.2 增
7.3.2.1最大增益及误差
测试的体步骤如下:
a)测试系统及测试步骤符合7.3.1的规定。根据测试结果计算最大增益Gg=L~Lngb)
TB/T 3364. -2015
c)计算增益误差:最大增益数值与实际设备增益值之间的差值(取最大偏差值)为增益误差。7.3.2.2增益调节范围
测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测试系统及测试步骤符合7.3.1的规定。旺)
调被测直放站增益为晟小,从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读出被测直放站的输出功率电平。h)
调被测直放站增益为最大,从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读出被测直放站的输出功率电平Ld)增益调节范围为AG=Lounmx-Loumuna7.3.2.3增盐调节步长及步长误差测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测试系统及测试步骤符会7.3.1的规定。a)
以增益调节步长降低被测直放站增益,从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测量出被测直放站实际增益下b)
降每一步长时的功率电平并记录,首至增益为最小,实际增益调节步长为每相邻测量功率电平之差。d)
步长误差△=规定的增益调节步长-实际的增益调节步长。7.3.3ALC范围
测试的具体步骤如;
测试系统及测步骤符合7.3.1的规定,被测直放站增益调至最大。
接通被测直放站ALC功能:
被测直放站输入信号电平提高13dB,观测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上的读数变化,不应超过±2 dB。
被测直放站输入信号电平提高超过13B,观测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上的读数变化,不应超过e)
±2B或直放站关闭输出。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
测试的其体步骤如下:
按图2进行测试系统连接。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通过电缆接至近端机输人端口,信号发牛器频率凋到被测直放站中心频b)
率,电平调到 10 dBm,持续min。将信号发生器输出遵过电缆接至远端机输人端口,信号发生器频率调到被测直放站中心频率,电平调到 -10 dBrn,持续 1 min。d)重复7.3.1、7.3.2.1,7.3.3韵指标项的测试,所测数值应在指标范围内。7.3.5带内波动
测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a)按图3进行测试系统连接
校推略径
信号发生器
被测光纤直放站(包
含近端机和远端机)
功率妄诚器
图3带内波动测试系统连接图
检波器
东盘树络分析仪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TB/T2328.16-92 铁路碎石道碴针状指数和片状指数试验方法
- TB/T2604-2007 13A型钩尾框量具
- TB/T1344-2008 内燃机车用齿轮油泵
- TB/T2677-1995 铁路450MHz机车电台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TB/T3222-2010 机车运行监测数据无线传输车载装置
- TB/T3417-2015 铁道客车及动车组翻板、脚蹬及扶手
- TB/T3345-2014 电动车组起动加速试验方法
- TB/T2336-93 铁路行李、包裹运输包装技术条件
- TB/T2706.3-1996 铁路客车冷弯型钢系列之三侧顶板
- TB/T3112.5-2017 铁路车站电码化设备第5部分:设备柜
- TB/T3211-2009 机车车辆用铸钢件射线照相检验参考图谱
- TB/T2334-93 铁路货场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技术条件
- TB/T2384-93 内燃机车用离心式冷却水泵试验方法
- TB/T3416.3-2015 动车组编码标识系统第3部分:安装地点与位置的标识
- TB/T3268-2011 铁道货车承载鞍橡胶垫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