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Y医药标准】 ISO 20857:2010 医疗器械干热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26 09:33:35
  • YY/T1276-201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Y/T 1276-2016

  • 标准名称:

    ISO 20857:2010 医疗器械干热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 标准类别:

    医药行业标准(YY)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18.76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Y/T 1276-2016/ISO 20857:2010.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 validation and routine control of dry heat sterilization process for medical devices.
1范围
1.1 适用
1.1.1本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在干热灭菌过程中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注: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器械,但这些要求和提供的指南同样适用于其他医疗保健产品。
1.1.2本标准主要涉及干热灭菌,同时也规定了关于使用干热进行灭菌的去热原过程要求并提供相关指南。
注:干热通常用于设备零件和医疗保健产晶的去热原。灭菌和去热原的过程参数为时间和温度。因为去热条件通常要比灭菌所要求的条件严格,所以在不需要其他确认条件下,对产晶去热原进行确认的工艺流程可以保证产品无菌。
1.2 不适用
1.2.1本标准未规定用于灭活诸如羊痒病、牛海绵状脑病、克雅病等海绵状脑病病原体的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常规控制的要求。
注:参见YY/T 0771.1- -2009.YY/T 0771.2- 2009 ,ISO 242-3.
1.2.2本标准不适 用于红外线或微波灭菌.
1.2.3本标准未详细规定标识为“无菌”的医疗器械,见EN 556-1的要求。
注:要注意标识为“无菌”的医疗器械的国家或地方的要求.
1.2.4本标准未详述医疗器械产品所有生产阶段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
注:本标准并不需要在制造中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但质量管理体系中灭菌过程至少要控制的要索参照标准中适用的条款(详见第4章)。应考虑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见YY/T 0287- 2003)在包括灭菌过程的医疗器械生产全过程中的应用。某些地区和国家对医疗器械的规定中,要求实施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由第三方审核该体系。
1.2.5本标准未规定与干热灭菌和去热原设备的设计和操作的相关职业安全要求.
注:操作安全的要求IEC61010-2-040;2005中有详细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10012测量管理系统测 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Measurement manager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for measurement processes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IsO 10993-1医疗器 械生物学评价第 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Part 1: Evaluation and testing within a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1.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1276—2016/IS020857:2010医疗器械干热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validation and routine control ofdryheatsterilizationprocessformedicaldevices(ISO20857:2o10,SterilizationofhealthcareproductsDryheat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validation and routine control ofa sterilization process for medical devices,IDT)2016-03-23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7-01-01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灭菌因子的特征描述
过程和设备的特性描述
产品定义
过程定义
常规监测与控制
灭菌/去热原的产品放行·
12保持过程有效性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标准的应用指南
YY/T1276-2016/ISO20857.2010
基于自然状态下微生物种群灭活的过程定义(基于生物负载的方法).基于参考微生物灭活和生物负载(生物负载/生物指示物)知识的过程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基于参考微生物灭活的传统过程确定(过度杀灭法)过程开发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YY/T1276-2016/IS020857:2010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0857:201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干热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英文版)。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4793.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61010-1—2001IDT
GB/T16886.1—2011E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ISO10993-1:2009,IDT)
GB/T16886.17—2005
17:2002,IDT)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ISO10993-GB18281.1—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ISO11138-1:2006,IDT)GB18281.4一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4部分:干热灭菌用生物指示物(ISO11138-4:2006,IDT)
GB18282.1—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化学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ISO11140-1:2005,IDT)GB/T19022—2003测量管理系统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ISO10012:2003,IDT)GB/T19633.1一201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要求(ISO11607-1:2006,IDT)GB/T19633.2一201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的要求(ISO11607-2:2006,IDT)
GB/T19973.1—2015
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ISO11737-1:2006,IDT)
YY/T0287—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ISO13485:2003,IDT)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永保、邱纬宇、王洪敏、胡昌明、朱晓明。血
YY/T12762016/ISO20857:2010
无菌医疗器械是一种无活微生物的产品。本标准规定了灭菌过程的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当医疗器械必须以无菌的形式提供时,在其灭菌前应将各种非预期的微生物污染降至最低。即便医疗器械产品是在满足质量管理体系(例如:YY/T0287一2003)要求的标准制造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灭菌前仍会带有少量的微生物,此类产品属非无菌产品。灭菌的目的是灭活微生物,从而使非无菌产品转变为无菌产品。采用医疗器械灭菌的物理因子和/或化学因子对纯种培养微生物灭活的动力学一般能用残存微生物数量与灭菌程度的指数级关系进行很好地描述。这就意味着无论灭菌程度如何,必然存在微生物存活的概率。对于已定的处理方法,残存微生物的存活概率取决于微生物的数量、抗力及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存在的环境。因此,经过灭菌加工的批量产品中的任一件产品不能保证是绝对无菌的,经过灭菌加工的批量产品的无菌被定义为在医疗器械中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本标准描述了医疗器械干热灭菌程序的要求;满足了这些要求,就能通过合适的微生物灭菌作用为灭菌医疗器械提供干热灭菌过程;此外,也能确保灭菌作用是可靠的和可重复的,灭菌的结果也是可以预测的,因此,灭菌后存在于产品上的活微生物的概率就很低。无菌保证水平(SAL)由制定法规的主管部门确定,因国家而异(例如EN556-1)。设计与开发、生产安装与服务等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般要求见GB/T19001一2008,特殊要求见YY/T0287一2003。这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为,制造中的有些过程有效性不能完全通过后续的产品的检验和测试来确认,灭菌就是这样的特殊过程。因此,应在灭菌前进行灭菌确认,履行常规监测和设备维护。
实施适当的灭菌确认,精确地控制灭菌过程,不是产品无菌及符合预定用途的唯一可靠保证。还应考虑如下方面:
使用的原料和/或组件的微生物状况用于产品的清洁和消毒程序的常规控制和确认;b)
c)产品制造、装配和包装环境的控制;d)设备和过程的控制;
e)人员及其卫生的控制;
产品的包装方式和包装材料:
g)产品的储存条件。
以上方面也用于确保去热原
灭菌产品的污染类型不同影响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已经用于医疗保健环境并且能根据制造商的说明(见YY/T0802)进行再次灭菌的产品可以作为特例。这些产品尽管进行了清洗,但还是会有潜在的大量污染微生物并有有机或无机污染。因此,在再处理期间的清洗和消毒过程的确认和控制要特别给以关注。
本标准是规范性要求,必须执行。在规范性附录里给出的指南不是规范,不能作为审核员的检查表。指南提供了解释和作为符合要求的适当方法。不在指南范围内的其他方法,若对达到要求有积极作用,也可以使用。
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包含了数个不连贯但相关的活动,例如:校准、维护、产品定义、过程定义、安装鉴定、运行鉴定和性能鉴定。本标准所要求的活动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但并不要求这些活动实施的顺序与它们在标准中出现的顺序一致。开发和确认过程可能是反复实施的,因此这些必要的活动不一定是连续的。实施不同的活动可能包括数个单独的个体和/或组织,他们中的每一个可能承担一个或多个活动。本标准并不规定某个特定的个体或组织执行某项特定活动。IV
1范围
1.1适用
YY/T1276-2016/ISO20857:2010
医疗器械干热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1.1.1本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在干热灭菌过程中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注: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器械,但这些要求和提供的指南同样适用于其他医疗保健产品。1.1.2本标准主要涉及干热灭菌,同时也规定了关于使用干热进行灭菌的去热原过程要求并提供相关指南。
注:干热通常用于设备零件和医疗保健产品的去热原。灭菌和去热原的过程参数为时间和温度。因为去热原条件通常要比灭菌所要求的条件严格,所以在不需要其他确认条件下,对产品去热原进行确认的工艺流程可以保证产品无菌。
1.2不适用
1.2.1本标准未规定用于灭活诸如羊痒病、牛海绵状脑病、克-雅病等海绵状脑病病原体的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常规控制的要求。注:参见YY/T0771.1—2009.YY/T0771.2—2009、ISO22442-31.2.2本标准不适用于红外线或微波灭菌。1.2.3本标准未详细规定标识为“无菌”的医疗器械,见EN556-1的要求。注:要注意标识为“无菌”的医疗器械的国家或地方的要求。1.2.4本标准未详述医疗器械产品所有生产阶段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注:本标准并不需要在制造中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但质量管理体系中灭菌过程至少要控制的要素参照本标准中适用的条款(详见第4章)。应考虑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见YY/T0287一2003)在包括灭菌过程的医疗器械生产全过程中的应用。某些地区和国家对医疗器械的规定中,要求实施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由第三方审核该体系。
1.2.5本标准未规定与干热灭菌和去热原设备的设计和操作的相关职业安全要求。注:操作安全的要求IEC61010-2-040:2005中有详细规定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10012测量管理系统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MeasurementmanagementsystemsRequirements for measurement processes and measuring equipment)ISO10993-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Biological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Part l.Evaluation and testing within a risk management process)ISO10993-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Biological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Part 17:Establishment of allowable limits for leachable substances)ISO11138-1:2006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Sterilizationofhealth1
YY/T1276—2016/ISO20857:2010care products—Biological indicators-Part l:General requirements)ISO11138-4:2006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4部分:干热灭菌用生物指示物(Sterili-zation of healthcare products-Biological indicators-Part 4: Biological indicators for dry heat steriliza-tionprocesses)
ISO11140-1:200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化学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Sterilizationofhealthcareproducts—Chemical indicators-Part l:General requirements)IS0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要求(Packaging for terminally sterilized medical devices-Part l:Requirements for materials, sterilebarriersystems and packaging systems)ISO11607-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的要求(Packaging for terminally sterilized medical devices-Part 2:Validation requirements for forming,sealing and assembly processes)ISO11737-1、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Microbiological methods-Part l:Determination of a population ofmicroorganisms on products)
ISO11737-2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2部分:定义、确认和保持灭菌过程的无菌试验(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Microbiological methods-Part 2:Tests of sterility performed inthe definition,valid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 sterilization process)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Medicaldevices一Quality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forregulatorypurposes)IEC61010-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Safety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measurement,control,and laboratory use-Part l:General require-ments)
IEC61010-2-04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2-040部分:用于处理医用材料的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特殊要求(Safety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measurement,control and laboratory use Part 2-040: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sterilizers and washer-disinfectorsused to treat medical materials)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批batch
在确定制造周期中生产的,预期或假设具有相同特征和质量的一定产品的数量。[ISO/TS11139:2006,定义2.1]3.2
生物负载bioburden
产品和(或)无菌屏障系统表面或内部存活微生物的总数。[ISO/TS11139:2006,定义2.2]3.3
生物指示物biologicalindicator对规定的灭菌过程有特定的抗力,含有活微生物的测试系统。[ISO/TS11139.2006,定义2.3]]2
calibration
YY/T1276-—2016/ISO20857:2010在规定条件下的系列操作,用于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由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由标准得出的相对应值之间的关系。[ISO/TS11139:2006,定义2.4]3.5
Jchange control
变更控制
对产品或程序所建议的变更进行适当性的评估和决定。[ISO/TS11139:2006,定义2.5]3.6
化学指示物(非生物指示物)chemicalindicator(non-biologicalindicator)根据暴露于某一灭菌过程所产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显现一个或多个预定过程变量变化的测试系统。
ISO/TS11139.2006,定义2.6
corre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注: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3.8)。3.8
correctiveaction
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注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注3:纠正(3.7)和纠正措施是有区别的。3.9
D值Dvalue
Do值D value
在规定的条件下,灭活试验微生物总数的90%所需的时间或剂量。注1:D值是指降低90%的试验微生物所需要的暴露时间,注2:改编自ISO/TS11139:2006,3.10
去热原
depyrogenation
清除或灭活致热原材料所设计的确认流程,通过内毒素的灭活来进行监测。注:对于去热原过程,“灭活”是指使引起热原反应的生物物质丧失其发热能力。3.11
去热原过程
depyrogenation process
实现热原灭活或清除所需要的一系列行动或操作。3.12
建立establish
通过理论评价确定,并经实验证实[ISO/TS11139:2006定义2.17]
暴露时间
exposure time
过程参数保持在规定充差范围内的阶段。【ISO/TS11139:2006,定义2.183
YY/T1276—2016/ISO20857:20103.14
F值Fvalue
给定Z值为20℃时,灭菌程序在温度160℃下的等效暴露时间(单位为分)。注1:对干热来说,FH是特定灭菌温度T和特定z值下的F值。通常,F是z值为20℃,灭菌程序在160℃的等效暴露时间T(单位:min))。FH值可通过生物或物理方法确定。注2:温度为T(160℃除外)时的F等于温度为T的杀菌率乘以温度为T的暴露时间。FH-AXL
式中:
Fm—160℃产品暴露时间t的等效暴露时间;At
一温度为T的暴露时间:
温度T的杀菌率。
故障fault
个或多个过程参数超出了规定允差范围。[ISO/TS11139:2006,2.19]
正分数fractionpositive
灭菌达到无菌的有效测试次数与灭菌总次数(有效测试与无效测试之和)的比。3.17
health care product (s)
医疗保健产品
医疗器械(包括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或医药产品(包括生物制药产品)。[ISO/TS11139:2006.定义2.20]3.18
灭活inactivation
微生物生长和(或)繁殖能力的丧失。[ISO/TS11139.2006,定义2.21]注:去热原过程的“失活”指的使生物材料失去导致热原反应的能力。3.19
接种载体
inoculated carrier
染上一定数量测试微生物的支撑材料。3.20
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
安装鉴定
证明设备已按规范要求提供和安装,获得并形成文件化证据的过程。[ISO/TS11139:2006,定义2.22]3.21
杀灭速率lethal rate
当温度为T时,相对参考温度Trf,单位时间内使微生物失活的能力。注1:L是参考温度T下的暴露时间(单位为min)。注2:任何温度时的杀灭速率都可用方程式计算:式中:
一实际的温度;
参考温度;
-D值改变10时温度的改变。
L=10(T-Trt)/z
医疗器械medicaldevice
YY/T1276--2016/ISO20857:2010制造商的预期用途是为下列一个或多个特定目的用于人类的,不论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机器、用具、植入物、体外试剂或校准物、软件、材料或其他相似或相关物品。这些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补偿;解部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或支持:支持或维持生命;
一妊娠控制:
医疗器械的消毒
通过对取自人体的样本进行体外检查的方式来提供医疗信息。其作用于人体体表或体内的主要设计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代谢的手段获得,但可能在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辅助作用。
[YY/T0287—2003,定义3.7]
microorganism
微生物
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小实体,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ISO/TS11139.2006,定义2.26
注:在确认和/或常规控制中,特定标准可能不要求证实灭活上述定义中识别的所有类型的微生物的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运行鉴定operationalqualification证明已安装的设备按运行程序使用时能在预定限值内运行,获得并形成文件化证据的过程。[ISO/TS11139:2006,定义2.27]3.25
参数放行parametricrelease
根据能证明过程参数在规定充差范围内的记录,声明该产品无菌。[ISO/TS11139:2006,定义2.29]3.26
性能鉴定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证明已按操作程序安装和运行的设备,可持续地按预定规范生产出符合规格的产品,获得并形成文件化证据的过程。
[ISO/TS11139:2006,定义2.30]3.27
预防措施preventive action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注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3.28www.bzxz.net
过程挑战装置
process challenge device; PCD设计成对灭菌过程具有确定的抗力,用于评估过程性能的装置。【ISO/TS11139.2006.定义2.33]5
YY/T1276—2016/ISO20857:20103.29
过程参数
processparameter
过程变量的规定值。
灭菌过程规范包括过程参数及其允差。[ISO/TS11139:2006,定义2.34]3.30
过程变量processvariable
灭菌过程的条件,其变化可影响杀灭微生物效果。示例:时间、温度、压力、浓度、湿度、波长。[[ISO/TS11139:2006,定义2.35]3.31
产品product
过程的结果。
[ISO/TS11139:2006定义2.36]注:对于灭菌标准来说,产品为可触及的,可以是原料,半成品、部件和医疗保健产品。3.32
产品族productfamily
以相似属性区分的,例如:质量、材料、结构、形状、管腔、包装系统,和对灭菌过程提供相似挑战的产品集合或子集合。
requalification
再鉴定
为证实某一规定过程持续合格而重新进行的部分确认活动。[ISO/TS11139:2006,定义2.40]3.34
specify
在批准的文件内详细阐明。
[ISO/TS11139:2006,定义2.42]3.35
芽孢对数减少值
spore log reduction
SLR值
规定条件下进行灭菌,生物指示物表明芽孢数量的减少值(以10为底的对数)。注:SLR可用生物指示物初始芽孢量的对数减去终末芽孢量的对数计算获得,公式如下:SLR=IgN。-IgNu
其中,N。是初始量,Nu是终末量,如果Nu为0,那么不能得到正确的SLR值。如果为了计算,假设Nu为1,SLR值比IgN。更大。
无菌的
sterile
无存活微生物的。
[ISO/TS11139.2006,定义2.43]3.37
无菌屏障系统
sterile barrier system
为了产品在使用时保持无菌,防止微生物进人的最低限度的包装。[ISO/TS11139:2006,定义2.44]6
无菌状态sterility
无微生物存活的状态。
YY/T1276-2016/ISO20857:2010
实践中无法证实没有微生物存在的这种绝对说法。参考灭菌(3.40)。[[ISO/TS11139:2006,定义2.45]无菌保证水平SAL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灭菌后产品上存在单个活微生物的概率。注:术语SAL为一定数量值,通常为10-\或10-。当采用这个数据来确定无菌时,SAL为10-\时虽然为低数值,但比SAL为10-3具有更高的无菌保证。[ISO/TS11139:2006,定义2.46]3.40
灭菌sterilization
经确认的使产品无存活微生物的过程。注:在灭菌处理中,微生物的灭活特性用指数函数表示。因此,任何单件产品上活微生物的存在可用概率表示。概率可以减少到很低,但不可能降到零。见无菌保证水平(3.39)。[ISO/TS11139:2006,定义2.47]3.41
sterilization load
灭菌负载
采用给定灭菌过程,同放在一起待灭菌或已灭菌的物品。注:干热处理时,在给定的灭菌系统(见3.43)中,对灭菌装载物品进行去热原(见3.10)处理。[ISO/TS11139:2006,定义2.48]3.42
星sterilization process
灭菌过程
达到无菌规定要求所需的一系列动作和操作注:这一系列操作包括产品预处理(如果需要),在规定的条件下暴露于相应灭菌因子和需要的后处理,灭菌过程不包括灭菌前的清洗、消毒或包装等过程。[ISO/TS11139:2006.定义2.49]3.43
灭菌系统
tsterilization system
进行灭菌过程的灭菌器及其附加设备。注:干热过程中,灭菌系统可能用于去热原(3.10)3.44
sterilizing agent
灭菌因子
在规定的条件下,具有充分的杀灭活力以达到无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或其组合。[ISO/TS111392006,2.50]
survivor curve
存活曲线
显示在规定条件下随暴露于灭活因子的递增而变化的微生物总数的灭活情况的图表。[ISO/TS11139:2006,定义2.51]3.46
最终灭菌
terminal sterilization
对无菌屏障系统中的产品进行灭菌的过程。[ISO/TS11139:2006,定义2.52]YY/T12762016/IS020857:2010
确认validation
为确定某一过程可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规格产品所需结果的获取、记录和解释的文件化程序。IS0/TS11139:2006,定义2.55
z值zvalue
D值改变10倍数量级所需的温度变化。单位为C。注:2值测量的是微生物对热处理是如何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之值可用如下方程式计算获得:T- T.
IgD,lgD
一温度最小值;
一温度最大值:
Di——温度为Ti时的D值;
D温度为T.时的D值。
4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4.1文件
应规定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常规控制和产品放行程序。4.1.1
4.1.2本标准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应由指定人员评审和批准文件,文件和记录应符合ISO13485的适用条款。
4.2管理职责
4.2.1应对实施且满足本标准要求的职责和权利加以规定。按照ISO13485的适用条款,这种职责和权利应授予有能力的人。
4.2.2如果本标准的要求由多个具有单独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团体承担实施,则应规定每一方的职责和权利。
4.3产品实现
4.3.1应规定采购程序。这些程序应符合ISO13485的适用条款。4.3.2应规定产品的识别及可追溯性程序。这些程序应符合ISO13485的适用条款。4.3.3应规定用于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包括用于测试目的的仪器工具的所有设备的校准程序,该程序应符合ISO13485或ISO11027的适用条款。4.3.4用于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的剂量测量应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标准并确定剂量测量不确定度的水平。
4.4测量、分析和改进一一不合格品的控制应规定不合格产品的控制和纠正、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的程序。这些程序应符合YY/T0287-2003的适用条款。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Y医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