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50251-199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GB)】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7 08:56:50
- GB50251-1994
- 已作废
标准号:
GB 50251-1994
标准名称: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Code for Design of Gas Pipeline Engineering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4-04-18 -
实施日期:
1994-11-01 -
作废日期:
2003-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63 MB
替代情况:
被GB 50251-2003代替

部分标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0251-9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codeforgastransmissionpipeline engineering
1994—04—18
1994—11—01
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联合发布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codeforgas transmissionpipeline engineering
GB50251—94
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输气管道
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256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主编,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八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输气工艺
一般规定
工艺设计
工艺计算
输气管道的安全泄放·
线路选择
地区等级划分
管道敷设
.......
截断阀阔的设置
管道和管道附件的结构设计
管道强度和稳定计算
管道附件
输气站
输气站设置原则
调压及计量设计
清管设计
压缩机组的布置及厂房设计原则压气站工艺及辅助系统
6.6压缩机组的选型
压缩机组的安全保护
站内管线
......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5))
**(19)
(19)
(26)
(26)
(27)
(28)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7监控与系统调度
一般规定
系统调度管理
被控站
8辅助生产设施
给水排水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焊接与检验、清管与试压
9.1焊接与检验
清管与试压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J
输气管道工艺计算
受约束的埋地直管段轴向应力计算和当量应力校核
受内压和温差共同作用下的弯头组合应力计算
敷管条件的设计参数·
管道附件由膨胀引起的综合应力计算三通和开孔补强的结构与计算
压缩机轴功率计算
管端焊接接头型式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44)
(45)
(47)
(48)
(51)
(55)
·(60)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0.1为在输气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统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输气管道工程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输送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1.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1.0.3.1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等的相互关系;
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1.0.3.2
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输气工艺及最佳的工艺参数。
1.0.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术语
2.0.1管输气体Pipelinggas
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的天然气和人工煤气。2.0.2输气管道工程GastransmissionPipelineengineering用管道输送天然气或人工煤气的工程。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管道穿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2.0.3输气站Gastransmissionstation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首站、输气未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和气体分输站等站场。2.0.4输气首站Gastransmissionfirststation输气管道的起点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2.0.5输气末站Gastransmissionlaststation输气管道的终点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配气等功能。
2.0.6气体接收站Gasreceiving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接收输气支线来气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2.0.7气体分输站Gasdistributing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分输气体至用户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2.o.8压气站Compressor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用压缩机对管输气体增压而设置的站。2.0.9管道附件Pipeauxiliaries指管件、法兰、阀门及组合件、绝缘法兰或绝缘接头等管道专用承压部件。
工程2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0.10管件Pipefitting
指弯头、弯管、三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2.0.11输气千线Gastransmissiontrunk line由输气首站到输气末站间的主运行管道。2.0.12输气支线Gastransmissionbranchline向输气干线输入或由输气干线输出管输气体的管线。2.0.13弹性敷设Pipelayingwithelasticbending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弹性弯曲变形,利用这种变形,改变管道走向或适应高程变化的管道敷设方式。2.0.14清管系统Piggingsystem
为清除管内凝聚物和沉积物的全套设备。其中包括清管器、清管器收发筒、清管器指示器及清管器示踪仪等。2.0.15设计压力Designpressure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或管道计算壁厚及其它元件尺寸的压力值,该压力为容器或管道的内部压力时称设计内压力,为外部压力时称设计外压力。2.0.16设计温度Designtemperature容器或管道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在相应设计压力下,壳(管)壁或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或最低温度。2.0.17管输气体温度Pipelinegastemperature气体在管道内输送时的流动温度。2.0.18操作压力Operatingpressure在稳定操作条件下,一个系统内介质的压力。2.0.19泄压放空系统Reliefandblow-downsystem对超压泄放、紧急放空及开工、停工或检修时排放出的可燃气体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设施。泄压放空系统由泄压设备(放空阀、减压阀、安全阀)、收集管线和处理设备(如分离罐、火炬)或其中一部分设备组成。
2.0.20水露点Dewpoint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气体在一定压力下析出第一滴水时的温度。烃露点Hydrocavbondewpoint
气体在一定压力下析出第一滴液态烃时的温度。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输气工艺
3.1一般规定
3.1.1输气管道的设计输送能力应按设计任务书或合同规定的年最大输气量计算,设计年工作天数应按350d计算。3.1.2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必须清除机械杂质;水露点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烃露点应低于或等于最低环境温度;气体中硫化氢含量不应大于20mg/m。当被输送的气体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3.1.3输气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根据最优工艺参数、气源条件、用户的需要、管材质量、施工水平及地区安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4当输气管道及其附件已按国家现行的《钢质管道及储罐防腐蚀工程设计规范》和《埋成钢质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采取了防腐措施时,不应再增加管壁的腐蚀裕量。3.1.5输气管道应设清管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宜采用管道内涂技术。
3.2工艺设计
3.2.1工艺设计应根据气源条件、输送距离、输送量及用户的特点和要求,经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3.2.2工艺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3.2.2.1确定输气工艺流程。
3.2.2.2确定输气站的工艺参数。3.2.2.3确定输气站的数量和站间距。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2.2.4确定输气管道的直径、设计压力及压气站的站压比。3.2.3管道输气应合理利用气源压力。当采用增压输送时,应合理选择压气站的站压比和站间距。当采用离心式压缩机增压输送时,站压比宜为1.2~1.5,站间距不应小于100km。3.2.4压气站特性和管道特性应协调,在正常输气条件下,压缩机组应在高效区内工作。压缩机组的数量、选型、联接方式,应在济运行范围内,满足工艺设计参数和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3.2.5具有配气功能分输站的分输气体管线上,宜设置气体的限量、限压设施。
3.2.6输气管道首站和气体接收站的进气管道上,应设置气质监测设施。
3.2.7输气管道的强度设计应满足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3.2.8输气站均应设置越站旁通。进、出站管线必须设置截断阀。3.3工艺计算
3.3.1输气管道工艺设计应具备下列资料:3.3.1.1管输气体的组成。
3.3.1.2气源的数量、位置、供气量及其可调范围。3.3.1.3气源的压力及其可谓范围,压力递减速度及上限压力延续时间。
沿线用户的数量对供气压力、供气量及其变化的要3.3.2输气管道应按下列公式进行工艺计算:3.3.2.1当输气管道沿线的相对高差4h200m时,应按下式计算:
v=1051[(PF-P)d5 a5
(3.3.2—1)
式中qv——气体(P。=0.101325MPa,T=293K)的流量(m/d);P1一一输气管道计算段的起点压力(绝)(MPa);工程6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P2——输气管道计算段的终点压力(绝)(MPa);d—输气管道内直径(cm);
入——水力摩阻系数;
Z——气体的压缩系数;
4一气体的相对密度;
T—一气体的平均温度(K)#
一输气管道计算段的长度(km)。3.3.2.2当输气管道沿线的相对高差Ah>200m时,应按下式计算:
[Pi-P(1+ah)]a5
q=1051
[ZT[1+a+)]
(3.3.2—2)
式中α——系数(m);
(3.3.2—3)
一空气的气体常数,在标准状况下,R。-287.1m2(s2。K)
输气管道计算段的终点对计算段起点的标高差4h
-输气管道沿线计算的分管段数。计算分管段的划分是沿输气管道走向,从起点开始,当其中相对高差<200m时划作一个计算分管段;hi—一各计算分管段终点的标高(m);hi-1—一各计算分管起点的标高(m)Li—各计算分管段的长度(km)。3.3.2.3水力摩阻系数,宜按下式计算:=-2.011g3.71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3.2—4)
W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0251-9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codeforgastransmissionpipeline engineering
1994—04—18
1994—11—01
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联合发布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codeforgas transmissionpipeline engineering
GB50251—94
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输气管道
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256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主编,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八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输气工艺
一般规定
工艺设计
工艺计算
输气管道的安全泄放·
线路选择
地区等级划分
管道敷设
.......
截断阀阔的设置
管道和管道附件的结构设计
管道强度和稳定计算
管道附件
输气站
输气站设置原则
调压及计量设计
清管设计
压缩机组的布置及厂房设计原则压气站工艺及辅助系统
6.6压缩机组的选型
压缩机组的安全保护
站内管线
......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5))
**(19)
(19)
(26)
(26)
(27)
(28)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7监控与系统调度
一般规定
系统调度管理
被控站
8辅助生产设施
给水排水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焊接与检验、清管与试压
9.1焊接与检验
清管与试压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J
输气管道工艺计算
受约束的埋地直管段轴向应力计算和当量应力校核
受内压和温差共同作用下的弯头组合应力计算
敷管条件的设计参数·
管道附件由膨胀引起的综合应力计算三通和开孔补强的结构与计算
压缩机轴功率计算
管端焊接接头型式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44)
(45)
(47)
(48)
(51)
(55)
·(60)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0.1为在输气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统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输气管道工程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输送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1.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1.0.3.1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等的相互关系;
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1.0.3.2
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输气工艺及最佳的工艺参数。
1.0.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术语
2.0.1管输气体Pipelinggas
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的天然气和人工煤气。2.0.2输气管道工程GastransmissionPipelineengineering用管道输送天然气或人工煤气的工程。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管道穿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2.0.3输气站Gastransmissionstation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首站、输气未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和气体分输站等站场。2.0.4输气首站Gastransmissionfirststation输气管道的起点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2.0.5输气末站Gastransmissionlaststation输气管道的终点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配气等功能。
2.0.6气体接收站Gasreceiving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接收输气支线来气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2.0.7气体分输站Gasdistributing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分输气体至用户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2.o.8压气站Compressor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用压缩机对管输气体增压而设置的站。2.0.9管道附件Pipeauxiliaries指管件、法兰、阀门及组合件、绝缘法兰或绝缘接头等管道专用承压部件。
工程2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0.10管件Pipefitting
指弯头、弯管、三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2.0.11输气千线Gastransmissiontrunk line由输气首站到输气末站间的主运行管道。2.0.12输气支线Gastransmissionbranchline向输气干线输入或由输气干线输出管输气体的管线。2.0.13弹性敷设Pipelayingwithelasticbending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弹性弯曲变形,利用这种变形,改变管道走向或适应高程变化的管道敷设方式。2.0.14清管系统Piggingsystem
为清除管内凝聚物和沉积物的全套设备。其中包括清管器、清管器收发筒、清管器指示器及清管器示踪仪等。2.0.15设计压力Designpressure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或管道计算壁厚及其它元件尺寸的压力值,该压力为容器或管道的内部压力时称设计内压力,为外部压力时称设计外压力。2.0.16设计温度Designtemperature容器或管道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在相应设计压力下,壳(管)壁或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或最低温度。2.0.17管输气体温度Pipelinegastemperature气体在管道内输送时的流动温度。2.0.18操作压力Operatingpressure在稳定操作条件下,一个系统内介质的压力。2.0.19泄压放空系统Reliefandblow-downsystem对超压泄放、紧急放空及开工、停工或检修时排放出的可燃气体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设施。泄压放空系统由泄压设备(放空阀、减压阀、安全阀)、收集管线和处理设备(如分离罐、火炬)或其中一部分设备组成。
2.0.20水露点Dewpoint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气体在一定压力下析出第一滴水时的温度。烃露点Hydrocavbondewpoint
气体在一定压力下析出第一滴液态烃时的温度。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输气工艺
3.1一般规定
3.1.1输气管道的设计输送能力应按设计任务书或合同规定的年最大输气量计算,设计年工作天数应按350d计算。3.1.2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必须清除机械杂质;水露点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烃露点应低于或等于最低环境温度;气体中硫化氢含量不应大于20mg/m。当被输送的气体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3.1.3输气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根据最优工艺参数、气源条件、用户的需要、管材质量、施工水平及地区安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4当输气管道及其附件已按国家现行的《钢质管道及储罐防腐蚀工程设计规范》和《埋成钢质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采取了防腐措施时,不应再增加管壁的腐蚀裕量。3.1.5输气管道应设清管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宜采用管道内涂技术。
3.2工艺设计
3.2.1工艺设计应根据气源条件、输送距离、输送量及用户的特点和要求,经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3.2.2工艺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3.2.2.1确定输气工艺流程。
3.2.2.2确定输气站的工艺参数。3.2.2.3确定输气站的数量和站间距。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2.2.4确定输气管道的直径、设计压力及压气站的站压比。3.2.3管道输气应合理利用气源压力。当采用增压输送时,应合理选择压气站的站压比和站间距。当采用离心式压缩机增压输送时,站压比宜为1.2~1.5,站间距不应小于100km。3.2.4压气站特性和管道特性应协调,在正常输气条件下,压缩机组应在高效区内工作。压缩机组的数量、选型、联接方式,应在济运行范围内,满足工艺设计参数和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3.2.5具有配气功能分输站的分输气体管线上,宜设置气体的限量、限压设施。
3.2.6输气管道首站和气体接收站的进气管道上,应设置气质监测设施。
3.2.7输气管道的强度设计应满足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3.2.8输气站均应设置越站旁通。进、出站管线必须设置截断阀。3.3工艺计算
3.3.1输气管道工艺设计应具备下列资料:3.3.1.1管输气体的组成。
3.3.1.2气源的数量、位置、供气量及其可调范围。3.3.1.3气源的压力及其可谓范围,压力递减速度及上限压力延续时间。
沿线用户的数量对供气压力、供气量及其变化的要3.3.2输气管道应按下列公式进行工艺计算:3.3.2.1当输气管道沿线的相对高差4h200m时,应按下式计算:
v=1051[(PF-P)d5 a5
(3.3.2—1)
式中qv——气体(P。=0.101325MPa,T=293K)的流量(m/d);P1一一输气管道计算段的起点压力(绝)(MPa);工程6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P2——输气管道计算段的终点压力(绝)(MPa);d—输气管道内直径(cm);
入——水力摩阻系数;
Z——气体的压缩系数;
4一气体的相对密度;
T—一气体的平均温度(K)#
一输气管道计算段的长度(km)。3.3.2.2当输气管道沿线的相对高差Ah>200m时,应按下式计算:
[Pi-P(1+ah)]a5
q=1051
[ZT[1+a+)]
(3.3.2—2)
式中α——系数(m);
(3.3.2—3)
一空气的气体常数,在标准状况下,R。-287.1m2(s2。K)
输气管道计算段的终点对计算段起点的标高差4h
-输气管道沿线计算的分管段数。计算分管段的划分是沿输气管道走向,从起点开始,当其中相对高差<200m时划作一个计算分管段;hi—一各计算分管段终点的标高(m);hi-1—一各计算分管起点的标高(m)Li—各计算分管段的长度(km)。3.3.2.3水力摩阻系数,宜按下式计算:=-2.011g3.71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3.2—4)
W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