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33947-2017 再制造 机械加工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再制造 机械加工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0-05-22 21:18:19
- GB/T33947-2017
- 现行
标准号:
GB/T 33947-2017
标准名称:
再制造 机械加工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ICS01.04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9472017
再制造
机械加工技术规范
Remanufacturing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machin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2017-07-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8-02-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7)提出并归口。GB/T33947—2017
本标准起草单位: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泰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沈阳大陆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滨士,张伟、李恩重、刘欢、史佩京、周新远、郑汉东、罗建明、奚道云、刘渤海、于鹤龙、王越仟、王文宇、桑凡、朱胜、梁秀兵、乔玉林、蔡志海、王秀腾、卢正杰、颜雪娇、刘豫。I
Hii KAoNhi KAca
HiiKAoNhiKAca
1范围
再制造
机械加工技术规范
GB/T33947—2017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产品再制造机械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后检测、安全环保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再制造涂镀层、熔覆层等表面修复层的机械加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863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GB/T25375金属切削机床结合面涂色法检验及评定GB/T28619再制造术语
GB/T31208再制造毛坏质量检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GB/T4863和GB/T2861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基本要求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4.1加工前要求
确定加工区域、范围和工艺方法。4.1.2应确定不存在影响性能的缺陷。4.1.3清除加工区之外的残余修复层,防止影响后续加工。4.2加工过程要求
4.2.1加工需考虑形位公差以确定其定位和加工方法。4.2.2对定位基准面进行检查和修整,保证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满足技术要求,加工应按照工艺规程进行。
4.2.3对再制造修复层进行加工时,应采用相应刀具、切削参数或采用特种加工方法,刀具应具有足够强度、韧性、耐磨性和刚性。
4.2.4加工应采用较小切削进给量、切削深度和较低切削速度,并强化对切削刀具和修复层的冷却,防止修复层脱落、开裂、烧伤等。4.2.5再制造涂镀层宜采用磨削加工;再制造熔覆层宜采用车削、铣削或磨削等加工。4.2.6应根据不同加工件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加工件应按工序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人下道工序。4.2.7
4.2.8加工件在搬运、存放时,应防止磕碰、腐蚀、变形等损伤。1
iiKAoNhiKAca
GB/T33947—2017
4.3加工后要求
加工后零部件的表面性能、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样和工艺要求。4.3.2有刻度的零部件,加工后其刻度线应间隔均匀,数字和标记清楚准确。4.3.3除特殊要求外,加工后的零部件应进行锐角倒钝处理。5加工后检测
5.1外观
采用目测的方法对加工后零部件及总成的外观进行初步检测,主要包括砂眼、划痕、碰伤、锈斑、裂纹等缺陷。
5.2缺陷
采用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涡流等常规方法和激光、声发射等无损检测方法检测加工后零部件缺陷,判断和评价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分布等,检测方法按GB/T31208规定。5.3力学性能
按技术要求检测加工后零部件力学性能,应符合图样,工艺和再制造产品质量要求。5.4清洁度
按技术要求采用目视检查法、接触角法、荧光发光法、颗粒尺寸数量法、重量法等方法检测加工后零部件的清洁度。
5.5其他要求
有平衡要求的零部件,加工后需按技术要求进行静,动平衡试验;有接触面积要求的零部件,加工后用涂色法检验接触情况,检测方法按GB/T25375规定。6安全环保要求
6.1加工场地应根据不同加工要求设有必要的降噪、防尘、通风、温控等设施。6.2应对加工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劳动保护,避免造成人身伤害6.3加工时应优先选用环保的切削液,对加工产生的各种固态、气态、液态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处置。2
iiKAoNiKAca
度的检验
GB/Z18620.3—2008
参考文献
GB/T33947—2017
检验实施规范第3部分:齿轮坏、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圆柱齿轮
GB/T19823—2005/ISO14921:2001热喷涂[2]
工程零件热喷涂涂层的应用步骤[3]
GB/T25376一2010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田欣利,黄燕滨.装备零件制造与再制造加工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5]
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iiKAoNhiKAca
GB/T33947-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再制造机械加工技术规范
GB/T33947—201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1/16印张0.5字数8千字2017年7月第一版2017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57428定价14.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9472017
再制造
机械加工技术规范
Remanufacturing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machin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2017-07-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8-02-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7)提出并归口。GB/T33947—2017
本标准起草单位: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泰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沈阳大陆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滨士,张伟、李恩重、刘欢、史佩京、周新远、郑汉东、罗建明、奚道云、刘渤海、于鹤龙、王越仟、王文宇、桑凡、朱胜、梁秀兵、乔玉林、蔡志海、王秀腾、卢正杰、颜雪娇、刘豫。I
Hii KAoNhi KAca
HiiKAoNhiKAca
1范围
再制造
机械加工技术规范
GB/T33947—2017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产品再制造机械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后检测、安全环保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再制造涂镀层、熔覆层等表面修复层的机械加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863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GB/T25375金属切削机床结合面涂色法检验及评定GB/T28619再制造术语
GB/T31208再制造毛坏质量检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GB/T4863和GB/T2861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基本要求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4.1加工前要求
确定加工区域、范围和工艺方法。4.1.2应确定不存在影响性能的缺陷。4.1.3清除加工区之外的残余修复层,防止影响后续加工。4.2加工过程要求
4.2.1加工需考虑形位公差以确定其定位和加工方法。4.2.2对定位基准面进行检查和修整,保证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满足技术要求,加工应按照工艺规程进行。
4.2.3对再制造修复层进行加工时,应采用相应刀具、切削参数或采用特种加工方法,刀具应具有足够强度、韧性、耐磨性和刚性。
4.2.4加工应采用较小切削进给量、切削深度和较低切削速度,并强化对切削刀具和修复层的冷却,防止修复层脱落、开裂、烧伤等。4.2.5再制造涂镀层宜采用磨削加工;再制造熔覆层宜采用车削、铣削或磨削等加工。4.2.6应根据不同加工件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加工件应按工序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人下道工序。4.2.7
4.2.8加工件在搬运、存放时,应防止磕碰、腐蚀、变形等损伤。1
iiKAoNhiKAca
GB/T33947—2017
4.3加工后要求
加工后零部件的表面性能、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样和工艺要求。4.3.2有刻度的零部件,加工后其刻度线应间隔均匀,数字和标记清楚准确。4.3.3除特殊要求外,加工后的零部件应进行锐角倒钝处理。5加工后检测
5.1外观
采用目测的方法对加工后零部件及总成的外观进行初步检测,主要包括砂眼、划痕、碰伤、锈斑、裂纹等缺陷。
5.2缺陷
采用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涡流等常规方法和激光、声发射等无损检测方法检测加工后零部件缺陷,判断和评价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分布等,检测方法按GB/T31208规定。5.3力学性能
按技术要求检测加工后零部件力学性能,应符合图样,工艺和再制造产品质量要求。5.4清洁度
按技术要求采用目视检查法、接触角法、荧光发光法、颗粒尺寸数量法、重量法等方法检测加工后零部件的清洁度。
5.5其他要求
有平衡要求的零部件,加工后需按技术要求进行静,动平衡试验;有接触面积要求的零部件,加工后用涂色法检验接触情况,检测方法按GB/T25375规定。6安全环保要求
6.1加工场地应根据不同加工要求设有必要的降噪、防尘、通风、温控等设施。6.2应对加工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劳动保护,避免造成人身伤害6.3加工时应优先选用环保的切削液,对加工产生的各种固态、气态、液态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处置。2
iiKAoNiKAca
度的检验
GB/Z18620.3—2008
参考文献
GB/T33947—2017
检验实施规范第3部分:齿轮坏、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圆柱齿轮
GB/T19823—2005/ISO14921:2001热喷涂[2]
工程零件热喷涂涂层的应用步骤[3]
GB/T25376一2010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田欣利,黄燕滨.装备零件制造与再制造加工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5]
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iiKAoNhiKAca
GB/T33947-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再制造机械加工技术规范
GB/T33947—201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1/16印张0.5字数8千字2017年7月第一版2017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57428定价14.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