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5193.1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0 13:41:32
- GB15193.11-2015
- 现行
标准号:
GB 15193.11-2015
标准名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193.1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2015-08-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10-07实施
本标准代替GB15193.11—2003《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本标准与GB15193.11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GB 15193.11—2015
修订了“范围”中受试物的具体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作用: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试验报告”和“结果解释”修订了“原理”中的部分内容。1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本标准规定了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的基本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作用术语和定义
致死突变
基因组中发生的一种改变,当它表达时,引起携带者死亡2.2隐性突变
只在纯合子或半合子条件下被表达的基因组中的一种改变。2.3伴性基因
存在于性染色体(X或Y)上的基因。在此仅指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3试验目的和原理
GB 15193.11—2015
隐性基因在伴性遗传中具有交叉遗传特征,即雄蝇的X染色体传给F,代雌蝇,又通过F代雌蜱传给F,代雄蝇。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在F代雌蝇为杂合性,不能表达,而能在半合型F,代雄蝇表现出来。据此,利用眼色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并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关联的特征来作为观察在X染色体上基因突变的标记,故以野生型雄蝇(红色圆眼,正常蝇)染毒,与Basc(Muller-5)雌蝇(淡杏色棒眼,在两个X染色体上各带一个倒位以防止F,代把处理过的父系X染色体和母系X染色体互换)交配,如雄蝇经受试物处理后,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致死,则可通过上述两点遗传规则于F,代的雄蝇中表现出来,并籍眼色性状为标记来判断试验的结果。即根据孟德尔分类反应产生四种不同表型的F,代,有隐性致死时在F,代中没有红色圆眼的雄蝇。4仪器和试剂
4.1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生化培养箱、立体解部显微镜、放大镜、空调机、麻醉瓶、果蝇培养管、试管盘及架、白瓷板、海绵垫、毛笔、海绵塞果蝇饲养用具洗净后于120℃干燥消毒2h后备用。4.2试剂
乙醚、75%乙醇、丙酮、吐温。
4.3培养基的制备
4.3.1蔗糖26g、酵母粉4g,加水150mL。4.3.2玉米粉34g、酵母粉4g,加水150mL。GB15193.11—2015
4.3.3步骤:先将4.3.1所述的培养基成分混合煮沸溶解后,再将4.3.2的成分依次倒人混匀、煮沸,最后加丙酸2mL,搅匀,分装于果蝇培养管内,备用。5试验方法
受试物
受试物应溶解或悬浮于合适的溶媒中,溶媒应为无毒物,不与受试物发生化学反应。首选溶媒为水,不溶于水的受试物可使用植物油(如橄榄油、玉米油等),不溶于水或油的受试物可使用羧甲基纤维素、淀粉等配成混悬液或糊状物等,然后在给样前用蔗糖水稀释。受试物应新鲜配制,有资料表明其溶液或混悬液储存稳定者除外
5.2实验动物
黑腹果蝇。雄蝇用3日龄~4日龄的野生型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雌蝇用Basc(Muller-5)品系3日龄~5日龄的处女蝇。观察2d~3d有无卵或早龄幼虫孵出,以检查是否有非处女蝇混人。
5.3剂量
按常规方法求出果蝇LCsc或LDso值。然后按1/2LCs或LDs为高剂量,1/4LD5o为中剂量,1/8LDsa为低剂量,另设阴性(或溶媒)及阳性[2mmol/L甲基甲烷磺酸酯(MMS)]对照组。如果受试物毒性较小,受试物加人培养基的最大剂量可占培养基的5%。阳性对照物可用甲基磺酸乙酯、甲基磺酸甲酯、N-亚硝基二甲胺。
5.4试验步骤和观察指标
5.4.1接触受试物
受试物接触方法为经口给予。新配制的培养基冷却到55℃时,倒人受试物,快速磁搅拌2min,放人经饥饿4h的雄蝇进行喂饲,接触受试物时间3d。5.4.2交配程序及方法
为检测受试物对哪一期生殖细胞最敏感,将雄蝇在接触受试物后按2一3一3d间隔(分别表示对精子、精细胞和精母细胞的效应)与处女蝇交配。即每一试管以1只经处理过的雄蝇按上述程序顺次与2只处女蝇交配,再以所产Fi代按雌与雄(1:1或1:2)进行F,一F,交配。12d~14d后观察F,代,孵育温度为25C。用乙醚对果蝇施行麻醉后可进行分组及F:代的性别分离每一个试验组至少应有3000个样本数。6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
数据处理
根据受试染色体数(即F,代交配的雌蝇数减去不育数和废管数)与致死阳性管数求出致死率,按2
iiiKAoNiKAca
式(1)计算。
致死率=致死管数/受试染色体数×1000%GB15193.11—2015
运用适合于试验设计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致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评价时应对试验结果的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学意义同时予以考。6.2
2结果评价
受试物诱发的致死率明显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并且有剂量一反应关系时判为阳性;如无剂量一反应关系时,应至少有一时间点的阳性致死可重复并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也可判为阳性。
7试验报告
7.1试验名称、试验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报告编号。7.2试验委托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样品受理日期7.3
试验开始和结束日期、试验项目负责人、试验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发日期试验摘要。
受试物名称、有效成分CAS号(如已知)、代码(如有)、纯度(或含量)、剂型、生产日期(批号)、外观7.5
性状、有效期、保存条件、配制所用溶媒和方法以及阴性、阳性对照物的相关信息。6果蝇品系、昆虫日龄、性别、来源、检疫、孵育温度。7.6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7.7试验条件和方法、剂量分组、剂量选择依据、染毒途径和方式、受试物配制过程、交配程序和比例、处理的雄性数、不育的雄性数、已建立的F,培养群的数目、没有后代的F培养群的数目、所测试的染色体数、在每一生殖细胞期检测的带有致死基因的染色体数、统计方法和判定标准。7.8试验结果:以列表方式报告受试物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被试验的染色体数、无生育力的雄性果蝇数、致死染色体数、致死率,并写明结果的统计方法。7.9
9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对受试物是否能引起果蝇生殖细胞突变做出结论。8试验的解释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阳性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受试样品引起果蝇生殖细胞突变;阴性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受试样品对果蝇生殖细胞属非致突变物。对F2代结果的判断标准如下:
a)每一试管在多于20个子代中没有红色圆眼的野生型雄蝇为阳性.属致死突变。如有2只以上的红色圆眼的野生型雄蝇者为阴性。每一试管如确少于20个子代或只有一只野生型雄蝇的可疑管,需进行F,代的观察b)
c)不育:仅存雄、雌亲本而无仔蝇者。3
iiiKAoNh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GB15193.1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2015-08-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10-07实施
本标准代替GB15193.11—2003《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本标准与GB15193.11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GB 15193.11—2015
修订了“范围”中受试物的具体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作用: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试验报告”和“结果解释”修订了“原理”中的部分内容。1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本标准规定了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的基本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作用术语和定义
致死突变
基因组中发生的一种改变,当它表达时,引起携带者死亡2.2隐性突变
只在纯合子或半合子条件下被表达的基因组中的一种改变。2.3伴性基因
存在于性染色体(X或Y)上的基因。在此仅指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3试验目的和原理
GB 15193.11—2015
隐性基因在伴性遗传中具有交叉遗传特征,即雄蝇的X染色体传给F,代雌蝇,又通过F代雌蜱传给F,代雄蝇。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在F代雌蝇为杂合性,不能表达,而能在半合型F,代雄蝇表现出来。据此,利用眼色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并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关联的特征来作为观察在X染色体上基因突变的标记,故以野生型雄蝇(红色圆眼,正常蝇)染毒,与Basc(Muller-5)雌蝇(淡杏色棒眼,在两个X染色体上各带一个倒位以防止F,代把处理过的父系X染色体和母系X染色体互换)交配,如雄蝇经受试物处理后,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致死,则可通过上述两点遗传规则于F,代的雄蝇中表现出来,并籍眼色性状为标记来判断试验的结果。即根据孟德尔分类反应产生四种不同表型的F,代,有隐性致死时在F,代中没有红色圆眼的雄蝇。4仪器和试剂
4.1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生化培养箱、立体解部显微镜、放大镜、空调机、麻醉瓶、果蝇培养管、试管盘及架、白瓷板、海绵垫、毛笔、海绵塞果蝇饲养用具洗净后于120℃干燥消毒2h后备用。4.2试剂
乙醚、75%乙醇、丙酮、吐温。
4.3培养基的制备
4.3.1蔗糖26g、酵母粉4g,加水150mL。4.3.2玉米粉34g、酵母粉4g,加水150mL。GB15193.11—2015
4.3.3步骤:先将4.3.1所述的培养基成分混合煮沸溶解后,再将4.3.2的成分依次倒人混匀、煮沸,最后加丙酸2mL,搅匀,分装于果蝇培养管内,备用。5试验方法
受试物
受试物应溶解或悬浮于合适的溶媒中,溶媒应为无毒物,不与受试物发生化学反应。首选溶媒为水,不溶于水的受试物可使用植物油(如橄榄油、玉米油等),不溶于水或油的受试物可使用羧甲基纤维素、淀粉等配成混悬液或糊状物等,然后在给样前用蔗糖水稀释。受试物应新鲜配制,有资料表明其溶液或混悬液储存稳定者除外
5.2实验动物
黑腹果蝇。雄蝇用3日龄~4日龄的野生型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雌蝇用Basc(Muller-5)品系3日龄~5日龄的处女蝇。观察2d~3d有无卵或早龄幼虫孵出,以检查是否有非处女蝇混人。
5.3剂量
按常规方法求出果蝇LCsc或LDso值。然后按1/2LCs或LDs为高剂量,1/4LD5o为中剂量,1/8LDsa为低剂量,另设阴性(或溶媒)及阳性[2mmol/L甲基甲烷磺酸酯(MMS)]对照组。如果受试物毒性较小,受试物加人培养基的最大剂量可占培养基的5%。阳性对照物可用甲基磺酸乙酯、甲基磺酸甲酯、N-亚硝基二甲胺。
5.4试验步骤和观察指标
5.4.1接触受试物
受试物接触方法为经口给予。新配制的培养基冷却到55℃时,倒人受试物,快速磁搅拌2min,放人经饥饿4h的雄蝇进行喂饲,接触受试物时间3d。5.4.2交配程序及方法
为检测受试物对哪一期生殖细胞最敏感,将雄蝇在接触受试物后按2一3一3d间隔(分别表示对精子、精细胞和精母细胞的效应)与处女蝇交配。即每一试管以1只经处理过的雄蝇按上述程序顺次与2只处女蝇交配,再以所产Fi代按雌与雄(1:1或1:2)进行F,一F,交配。12d~14d后观察F,代,孵育温度为25C。用乙醚对果蝇施行麻醉后可进行分组及F:代的性别分离每一个试验组至少应有3000个样本数。6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
数据处理
根据受试染色体数(即F,代交配的雌蝇数减去不育数和废管数)与致死阳性管数求出致死率,按2
iiiKAoNiKAca
式(1)计算。
致死率=致死管数/受试染色体数×1000%GB15193.11—2015
运用适合于试验设计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致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评价时应对试验结果的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学意义同时予以考。6.2
2结果评价
受试物诱发的致死率明显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并且有剂量一反应关系时判为阳性;如无剂量一反应关系时,应至少有一时间点的阳性致死可重复并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也可判为阳性。
7试验报告
7.1试验名称、试验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报告编号。7.2试验委托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样品受理日期7.3
试验开始和结束日期、试验项目负责人、试验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发日期试验摘要。
受试物名称、有效成分CAS号(如已知)、代码(如有)、纯度(或含量)、剂型、生产日期(批号)、外观7.5
性状、有效期、保存条件、配制所用溶媒和方法以及阴性、阳性对照物的相关信息。6果蝇品系、昆虫日龄、性别、来源、检疫、孵育温度。7.6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7.7试验条件和方法、剂量分组、剂量选择依据、染毒途径和方式、受试物配制过程、交配程序和比例、处理的雄性数、不育的雄性数、已建立的F,培养群的数目、没有后代的F培养群的数目、所测试的染色体数、在每一生殖细胞期检测的带有致死基因的染色体数、统计方法和判定标准。7.8试验结果:以列表方式报告受试物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被试验的染色体数、无生育力的雄性果蝇数、致死染色体数、致死率,并写明结果的统计方法。7.9
9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对受试物是否能引起果蝇生殖细胞突变做出结论。8试验的解释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阳性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受试样品引起果蝇生殖细胞突变;阴性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受试样品对果蝇生殖细胞属非致突变物。对F2代结果的判断标准如下:
a)每一试管在多于20个子代中没有红色圆眼的野生型雄蝇为阳性.属致死突变。如有2只以上的红色圆眼的野生型雄蝇者为阴性。每一试管如确少于20个子代或只有一只野生型雄蝇的可疑管,需进行F,代的观察b)
c)不育:仅存雄、雌亲本而无仔蝇者。3
iiiKAoNh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15361-1994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技术条件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