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34/T 387-2003 无公害菜用豌豆生产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无公害菜用豌豆生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7 08:54:52
- DB34/T387-2003
- 现行
标准号:
DB34/T 387-2003
标准名称:
无公害菜用豌豆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87-2003
无公害菜用豌豆
生产技术规程
2003-10-15发布
2003-10-1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今日纯伴网
本标准编写按标准化工作导则进行,并参照有关标准结合本产品特性制定的本标准是根据菜用豌豆无公害生产的要求,根据萧县无公害菜用豌豆的生产实践制定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本标准由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萧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光荣、王向阳、刘艳春、孙玉玲、高全兵、纵瑞敬、纵瑞贞。本标准2003年10月15日首次发布http://foodmate.net/1范围
无公害菜用豌豆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菜用豌豆的产地环境要求及生产中的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无公害菜用豌豆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8079
GB18406
蔬菜种子分级标准
农产品安全质量
NY/T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DB34/T208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3产地环境bzxZ.net
符合NY/T5010的规定,并选择地势高燥,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
4生产技术管理
4.1整地施基肥
豌豆忌连作,2年~3年轮作一次。深耕25cm~30cm,纵横细粑2遍~3遍。每667m施腐熟有机肥2000kg~3000kg。淮河以南地区,宜做成高哇:淮北地区可做成1.2m~1.5m宽的平睦。
4.2种子选择、处理及播种
4.2.1种子质量
符合GB8079规定的原种、一级良种或二级良种。4.2.2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符合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的矮生品种。目前常用的品种有“中豌4号”、“中豌5号”、“中豌6号”等。4.2.3种子处理
播种前晾晒,剔除小粒、癌粒和破损、虫蛀、有病斑的豆粒,用25%30%的盐水选种,剔除受豆象危害和霉烂的籽粒,再用药剂拌种。4.2.4播期
一般冬播在11月中下旬;春播在2月下旬。4.2.5播种
条播行距30cm左右:穴播的行距40cm,穴距7cm~10cm,每穴播2粒~3粒。播种量15kg~20kg/667m。
4.3田间管理
4.3.1中耕除草
冬播的豌豆,次年开春后中耕松土除草。春播地膜覆盖豌豆一般不需中耕;春播露地豌豆苗高5cm7cm时第一次中耕,苗高10cm~13cm时第二次中耕除草。严禁化学除草。4.3.2排灌
播种前根据土壤湿度浇足底水,保证出苗情。一般越冬期间不需浇水,现蓄时视土壤湿度浇小水,结荚盛期保持土壤湿度,结荚数目稳定后停止浇水,防止倒伏。田间积水时要及时排水。
4.3.3追肥
4.3.3.1肥料使用
符合NY/T394的规定。
4.3.3.2追肥方法
植株现蕾时,每667m施25%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0%、5%、10%)30kg;盛花期喷肥叶面肥料1次~2次。
4.3.4病虫害防治
4.3.4.1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豌豆田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措施,创造不利手病虫拿生和有利手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4.3.4.2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及时摘除病残体,清洁田园,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理。
4.3.4.3物理防治
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杀虫灯诱杀地下害虫和鳞翅目害虫等:设置纱网覆盖保护。4.3.4.4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药剂、抗菌素等防治有关病虫害。4.3.4.5化学防治
4.3.4.5.1化学防治原则
在掌握病虫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调查测报,通过系统调查,确定防治适期,通过普查确定防治对象由。病害一般在发病初期施药,虫害在田间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施药,每次用药尽量选择生物农药或对天敌杀伤小的农药。防治地下害虫,采用土壤处理,生长季节一般采用喷雾施药。
4.3.4.5.2农药使用应符合GB18406的规定。4.3.4.5.3主要病虫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5采收
开花后14天~18天,英仍为深绿或开始变为浅绿色,豆粒长到饱满时采收。每3天~5天采摘1次,分批采收上市。
病虫种类
根腐病、基腐病、
褐斑病、褐纹病
灰霉病、霜霉病、
菌核病
白粉病、锈病
炭疽病
细菌性疫病、叶斑
病毒病(花叶型、
矮缩型、皱叶型等)
地下害虫(螃、
蟠、金针虫)
豌豆潜叶蝇、美洲
斑潜蝇
地老虎
附录A
豌豆主要病虫化学防治方法
关键防治措施
播种时用三唑醇、或恶霉灵拌种。田间初见病时,用多抗霉素、或异菌脲、或甲霜灵、或腐霉利、或甲霜灵+代森锰锌交替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采收前10天停用。
田间初见病时,用三唑酮、或烯唑醇、或米多霉素、或武夷菌素交替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采收前10天停用。田间初见病时,用多菌灵、或代森锰锌、或腐霉利、或福美双交替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采收前10天停用。田间初见病时,用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氢氧化铜(可杀得)、或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加瑞农)交替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采收前10天停用。
苗期和初春注意防治蚜虫、烟粉虱。田间初见病时,用菌毒清、或混合脂肪酸(83增抗剂)、或盐酸吗啉胍+醋酸铜(病毒A)、或三十烷醇+硫酸铜+十二烷基硫酸钠(植病灵)交替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采收前10天停用。
播种时用辛硫磷拌种。
苗期和春季田间点片发生时,用抗蚜威、或吡虫啉、或顺式氰戊菊酯(来福灵)交替喷雾防治,视虫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2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采收前15天停用。于产卵高峰至卵孵化高峰期,用阿维菌素、或敌敌畏、或阿维菌素+啶虫滕交替喷雾防治1次~2次,采收前15天停用。-般不需单独防治,在防治蚜虫和潜叶蝇时兼治。全品伙伴区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DB34/T387-2003
无公害菜用豌豆
生产技术规程
2003-10-15发布
2003-10-1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今日纯伴网
本标准编写按标准化工作导则进行,并参照有关标准结合本产品特性制定的本标准是根据菜用豌豆无公害生产的要求,根据萧县无公害菜用豌豆的生产实践制定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本标准由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萧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光荣、王向阳、刘艳春、孙玉玲、高全兵、纵瑞敬、纵瑞贞。本标准2003年10月15日首次发布http://foodmate.net/1范围
无公害菜用豌豆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菜用豌豆的产地环境要求及生产中的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无公害菜用豌豆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8079
GB18406
蔬菜种子分级标准
农产品安全质量
NY/T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DB34/T208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3产地环境bzxZ.net
符合NY/T5010的规定,并选择地势高燥,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
4生产技术管理
4.1整地施基肥
豌豆忌连作,2年~3年轮作一次。深耕25cm~30cm,纵横细粑2遍~3遍。每667m施腐熟有机肥2000kg~3000kg。淮河以南地区,宜做成高哇:淮北地区可做成1.2m~1.5m宽的平睦。
4.2种子选择、处理及播种
4.2.1种子质量
符合GB8079规定的原种、一级良种或二级良种。4.2.2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符合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的矮生品种。目前常用的品种有“中豌4号”、“中豌5号”、“中豌6号”等。4.2.3种子处理
播种前晾晒,剔除小粒、癌粒和破损、虫蛀、有病斑的豆粒,用25%30%的盐水选种,剔除受豆象危害和霉烂的籽粒,再用药剂拌种。4.2.4播期
一般冬播在11月中下旬;春播在2月下旬。4.2.5播种
条播行距30cm左右:穴播的行距40cm,穴距7cm~10cm,每穴播2粒~3粒。播种量15kg~20kg/667m。
4.3田间管理
4.3.1中耕除草
冬播的豌豆,次年开春后中耕松土除草。春播地膜覆盖豌豆一般不需中耕;春播露地豌豆苗高5cm7cm时第一次中耕,苗高10cm~13cm时第二次中耕除草。严禁化学除草。4.3.2排灌
播种前根据土壤湿度浇足底水,保证出苗情。一般越冬期间不需浇水,现蓄时视土壤湿度浇小水,结荚盛期保持土壤湿度,结荚数目稳定后停止浇水,防止倒伏。田间积水时要及时排水。
4.3.3追肥
4.3.3.1肥料使用
符合NY/T394的规定。
4.3.3.2追肥方法
植株现蕾时,每667m施25%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0%、5%、10%)30kg;盛花期喷肥叶面肥料1次~2次。
4.3.4病虫害防治
4.3.4.1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豌豆田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措施,创造不利手病虫拿生和有利手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4.3.4.2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及时摘除病残体,清洁田园,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理。
4.3.4.3物理防治
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杀虫灯诱杀地下害虫和鳞翅目害虫等:设置纱网覆盖保护。4.3.4.4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药剂、抗菌素等防治有关病虫害。4.3.4.5化学防治
4.3.4.5.1化学防治原则
在掌握病虫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调查测报,通过系统调查,确定防治适期,通过普查确定防治对象由。病害一般在发病初期施药,虫害在田间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施药,每次用药尽量选择生物农药或对天敌杀伤小的农药。防治地下害虫,采用土壤处理,生长季节一般采用喷雾施药。
4.3.4.5.2农药使用应符合GB18406的规定。4.3.4.5.3主要病虫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5采收
开花后14天~18天,英仍为深绿或开始变为浅绿色,豆粒长到饱满时采收。每3天~5天采摘1次,分批采收上市。
病虫种类
根腐病、基腐病、
褐斑病、褐纹病
灰霉病、霜霉病、
菌核病
白粉病、锈病
炭疽病
细菌性疫病、叶斑
病毒病(花叶型、
矮缩型、皱叶型等)
地下害虫(螃、
蟠、金针虫)
豌豆潜叶蝇、美洲
斑潜蝇
地老虎
附录A
豌豆主要病虫化学防治方法
关键防治措施
播种时用三唑醇、或恶霉灵拌种。田间初见病时,用多抗霉素、或异菌脲、或甲霜灵、或腐霉利、或甲霜灵+代森锰锌交替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采收前10天停用。
田间初见病时,用三唑酮、或烯唑醇、或米多霉素、或武夷菌素交替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采收前10天停用。田间初见病时,用多菌灵、或代森锰锌、或腐霉利、或福美双交替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采收前10天停用。田间初见病时,用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氢氧化铜(可杀得)、或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加瑞农)交替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采收前10天停用。
苗期和初春注意防治蚜虫、烟粉虱。田间初见病时,用菌毒清、或混合脂肪酸(83增抗剂)、或盐酸吗啉胍+醋酸铜(病毒A)、或三十烷醇+硫酸铜+十二烷基硫酸钠(植病灵)交替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采收前10天停用。
播种时用辛硫磷拌种。
苗期和春季田间点片发生时,用抗蚜威、或吡虫啉、或顺式氰戊菊酯(来福灵)交替喷雾防治,视虫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2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采收前15天停用。于产卵高峰至卵孵化高峰期,用阿维菌素、或敌敌畏、或阿维菌素+啶虫滕交替喷雾防治1次~2次,采收前15天停用。-般不需单独防治,在防治蚜虫和潜叶蝇时兼治。全品伙伴区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