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13/T 908-2007 鸵鸟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鸵鸟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7 13:18:47
- DB13/T908-2007
- 现行
标准号:
DB13/T 908-2007
标准名称:
鸵鸟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ICS 65.020.30
河北省地
方标准
D13/T 908—2007
鸟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07-11-28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7-12-13实施
本标准由河北省育牧兽医局捷出。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特种动物养殖协会。DB13/T908--2007
本标崔主要起草人:户玉坤、刘艺、刘文科、魏占永、王谦、张力圈、王益清、靳鹏、李广东、侯英会。bzxZ.net
1范围
蛇鸟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13/T 908--2007
本标准规定了驼鸟养殖环境、引种、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和生产记录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舵鸟的饲养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水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木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T 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32一2006北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3环境要求
3.1驼鸟养殖场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3.2驼鸟养殖场建在沙质缓坡地、地势高燥,排水通风良好、场地开阔、易于隔离和防疫的地方。3.3驼鸟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交通要道和公共场所。距其它养禽场及污染源3km以上。3.4饮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3.5场区依据主导风向,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分开。隔离区位于下风向3.6栏舍由室内岛舍和室外用栏构成,室内外地面均铺上2cm~3cm厚的粗沙4引种
种驼鸟应符台种质要求。
4.2不而从家离疫区引进驼鸟。
5饲料与营养
5.1饲料应以青粗饲料为土,如豆科效草、禾本科牧节、树叶和各种青菜等。5.2青粗饲料用骨应根据蛇鸟发育不同阶段而定,一般青粗饲料约占全部日粮的60%80%,精饲料占20%~40%。精料喂量参照表1执行,5.3青绿饲料应切碎饲喂,度为0.5 I~~3.0 cm,自由采食,也可与适量精侗料混合饲喂。5.4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应符合NY5032的规定,并有正式的批准文号。所用饲料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
5.5鸟的营养需要可参照表2。
表 驼鸟精料日喂量参考值
喝、0
120以下
120--600
61~120
600~800
121~540
800~-900
DB13/T908—2007
营养指标
代谢能,MJkg
粗蛋白质,%
粗胎防,%
粗纤维,%
钙,%
磷、%
6饲养管理
目常管理
表2驼鸟各阶段的营养需要
有成期
(1~90 月龄)
11. 70--12. 12
0. 6 ~ 0. 8
(91~~50日龄)
10. 87--11. 29
0, 6~-0. 8
6.1.1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健康证.上岗,6.1.2
每天有充足的清洁饮水,供自由饮用,定量喂给精料,同时喂给足够的背粗饲料。应强、弱分开,分群饲养。不可与其他禽类混养。应避免剧烈驱赶、强烈噪音等应激性刺激。产强期
坚持全进全出制,在同一栋乾鸟舍饲养同一种商品驼鸟,其日龄、体重应-致。经常观察鸟群健康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6.2雏鸵鸟的饲养管理
6.2.1育雏前的准备
休产期
人雏前1周对育维室进行全面打扫和消。人维前1d,将育锥室的温度升至22℃~25℃,保持舍内·燥。
6.2.2雏蛇鸟选择
健康的维乾鸟腹部柔软,脐部吸收良好,肛门干净,行动活泼,叫山有力,毛色光亮,两眼有神。6.2.3温度
育维第一周温度控制在34%℃~36℃(指维驼鸟背部上方5cm处的环境温度),以后每周降低2℃,至21℃~22℃。
6.2.4密度
初生雏鸟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6只,按雏鸟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分群,降低密度,到每20只为-群。
6.2.5通风
驼鸟舍及时风,保持空气新鲜。6.2.6 光照
1周龄内光照,每天20h~24h;2~12剧龄光照时间每天16h~8h;以后采用白然光照。6.2.7初饮
锥驼鸟应在出壳后24h内初饮,饮水器水深不超过1rm。6.2.8开食
初饮后2h开食,开食料可用拌混的粉状混合精料,也可用嫩绿的菜叶或多汁的青草。6.2.9饲喂
育雏期每天饲喂5~6次。每周喂一次砂砾(占每次饲料的0.1%)。6.3菁年驼鸟的饲养管理
6.3.1光照和温度
采用自然光照和自然温度:
6.3.2饲喂
每天喂3~4次,精料定量,给以足够的青粗饲料。6.3.3群体数量
DB13/T 908--2007
背年驼鸟群体数基以20~30只为宜,可雌雄混养,开产前一个月进行配偶分栏。6.3.4栏舍面积
61~180日龄,每只室内2m2,室外运动场15m2;181~540日龄,每只室内4m2,室外运动场25m。
6.3.5采拔羽毛
6~8月龄时,可进行第一次拔毛,14 月龄进行第二次拔毛,以后每隔9个月拔毛一次。6.4种鸟的饲养管理
6.4.1种鸟的选择
种公鸟应体格健壮、羽毛艳丽、性欲旺盛、阴举长不少于25cm;母鸟应身体健康、繁殖力强。种鸟应有系谱。
6.4.2性别比例
公母比例为1:2~1:3,繁殖期公母同舍饲养、自然交配。6.4.3饲喂
种鸟每天饲喂3一4次,每次间隔尽可能相等,饲喂顺序可以先粗后精,也可以混合伺喂。叫在栏舍内设置高钙伺料的专用食槽,任母驼鸟自由采食。6.4.4栏拦舍面积
每只鸟平均室内10m2,室外运动场30m。6.5怀产期
6.5.1休产时间
每年2个月。一般在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之间。6.5.2休产方法
公母驼鸟分开饲养,停止配种,停喂精料5d,以后喂给休产期侗料。7 疫病防制
7.1免疫
按照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结合本场的实际,制定相应病种的免疫程序。7.2消毒
7.2.1环境消毒
场区、道路和驼鸟舍周围环境定期消毒;废弃物处理区每月消毒1次;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液。7.2.2蛇鸟舍消毒
驼鸟转群以后,鸵鸟舍须御底消毒,空舍7l以上。7.2.3用具消毒
饲槽、水槽、料车等用具定期用高效低毒的消毒药消毒。育维箱内作垫床用的物品,先洗净后再消毒。
8生产记录
驼鸟养殖场应建立引种、饲养、防疫、用药、饲料使用等生产记录。生产记录应保存2年以上。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河北省地
方标准
D13/T 908—2007
鸟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07-11-28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7-12-13实施
本标准由河北省育牧兽医局捷出。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特种动物养殖协会。DB13/T908--2007
本标崔主要起草人:户玉坤、刘艺、刘文科、魏占永、王谦、张力圈、王益清、靳鹏、李广东、侯英会。bzxZ.net
1范围
蛇鸟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13/T 908--2007
本标准规定了驼鸟养殖环境、引种、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和生产记录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舵鸟的饲养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水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木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T 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32一2006北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3环境要求
3.1驼鸟养殖场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3.2驼鸟养殖场建在沙质缓坡地、地势高燥,排水通风良好、场地开阔、易于隔离和防疫的地方。3.3驼鸟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交通要道和公共场所。距其它养禽场及污染源3km以上。3.4饮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3.5场区依据主导风向,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分开。隔离区位于下风向3.6栏舍由室内岛舍和室外用栏构成,室内外地面均铺上2cm~3cm厚的粗沙4引种
种驼鸟应符台种质要求。
4.2不而从家离疫区引进驼鸟。
5饲料与营养
5.1饲料应以青粗饲料为土,如豆科效草、禾本科牧节、树叶和各种青菜等。5.2青粗饲料用骨应根据蛇鸟发育不同阶段而定,一般青粗饲料约占全部日粮的60%80%,精饲料占20%~40%。精料喂量参照表1执行,5.3青绿饲料应切碎饲喂,度为0.5 I~~3.0 cm,自由采食,也可与适量精侗料混合饲喂。5.4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应符合NY5032的规定,并有正式的批准文号。所用饲料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
5.5鸟的营养需要可参照表2。
表 驼鸟精料日喂量参考值
喝、0
120以下
120--600
61~120
600~800
121~540
800~-900
DB13/T908—2007
营养指标
代谢能,MJkg
粗蛋白质,%
粗胎防,%
粗纤维,%
钙,%
磷、%
6饲养管理
目常管理
表2驼鸟各阶段的营养需要
有成期
(1~90 月龄)
11. 70--12. 12
0. 6 ~ 0. 8
(91~~50日龄)
10. 87--11. 29
0, 6~-0. 8
6.1.1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健康证.上岗,6.1.2
每天有充足的清洁饮水,供自由饮用,定量喂给精料,同时喂给足够的背粗饲料。应强、弱分开,分群饲养。不可与其他禽类混养。应避免剧烈驱赶、强烈噪音等应激性刺激。产强期
坚持全进全出制,在同一栋乾鸟舍饲养同一种商品驼鸟,其日龄、体重应-致。经常观察鸟群健康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6.2雏鸵鸟的饲养管理
6.2.1育雏前的准备
休产期
人雏前1周对育维室进行全面打扫和消。人维前1d,将育锥室的温度升至22℃~25℃,保持舍内·燥。
6.2.2雏蛇鸟选择
健康的维乾鸟腹部柔软,脐部吸收良好,肛门干净,行动活泼,叫山有力,毛色光亮,两眼有神。6.2.3温度
育维第一周温度控制在34%℃~36℃(指维驼鸟背部上方5cm处的环境温度),以后每周降低2℃,至21℃~22℃。
6.2.4密度
初生雏鸟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6只,按雏鸟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分群,降低密度,到每20只为-群。
6.2.5通风
驼鸟舍及时风,保持空气新鲜。6.2.6 光照
1周龄内光照,每天20h~24h;2~12剧龄光照时间每天16h~8h;以后采用白然光照。6.2.7初饮
锥驼鸟应在出壳后24h内初饮,饮水器水深不超过1rm。6.2.8开食
初饮后2h开食,开食料可用拌混的粉状混合精料,也可用嫩绿的菜叶或多汁的青草。6.2.9饲喂
育雏期每天饲喂5~6次。每周喂一次砂砾(占每次饲料的0.1%)。6.3菁年驼鸟的饲养管理
6.3.1光照和温度
采用自然光照和自然温度:
6.3.2饲喂
每天喂3~4次,精料定量,给以足够的青粗饲料。6.3.3群体数量
DB13/T 908--2007
背年驼鸟群体数基以20~30只为宜,可雌雄混养,开产前一个月进行配偶分栏。6.3.4栏舍面积
61~180日龄,每只室内2m2,室外运动场15m2;181~540日龄,每只室内4m2,室外运动场25m。
6.3.5采拔羽毛
6~8月龄时,可进行第一次拔毛,14 月龄进行第二次拔毛,以后每隔9个月拔毛一次。6.4种鸟的饲养管理
6.4.1种鸟的选择
种公鸟应体格健壮、羽毛艳丽、性欲旺盛、阴举长不少于25cm;母鸟应身体健康、繁殖力强。种鸟应有系谱。
6.4.2性别比例
公母比例为1:2~1:3,繁殖期公母同舍饲养、自然交配。6.4.3饲喂
种鸟每天饲喂3一4次,每次间隔尽可能相等,饲喂顺序可以先粗后精,也可以混合伺喂。叫在栏舍内设置高钙伺料的专用食槽,任母驼鸟自由采食。6.4.4栏拦舍面积
每只鸟平均室内10m2,室外运动场30m。6.5怀产期
6.5.1休产时间
每年2个月。一般在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之间。6.5.2休产方法
公母驼鸟分开饲养,停止配种,停喂精料5d,以后喂给休产期侗料。7 疫病防制
7.1免疫
按照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结合本场的实际,制定相应病种的免疫程序。7.2消毒
7.2.1环境消毒
场区、道路和驼鸟舍周围环境定期消毒;废弃物处理区每月消毒1次;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液。7.2.2蛇鸟舍消毒
驼鸟转群以后,鸵鸟舍须御底消毒,空舍7l以上。7.2.3用具消毒
饲槽、水槽、料车等用具定期用高效低毒的消毒药消毒。育维箱内作垫床用的物品,先洗净后再消毒。
8生产记录
驼鸟养殖场应建立引种、饲养、防疫、用药、饲料使用等生产记录。生产记录应保存2年以上。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50/T307-2008 重庆市商务楼宇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65/T2971-2009 绿色食品 黄瓜北疆地区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