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 有机稻米 第4部分:质量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14:47:54
  • DB33/T366.4-2002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 33/T 366.4-2002

  • 标准名称:

    有机稻米 第4部分:质量要求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 33/T 366.4-2002 有机稻米 第4部分:质量要求 DB33/T366.4-200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366.4-2002
有机稻米
第4部分:质量要求
Organic rice
Part IV : Quality Standard
2002-06-07发布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2-06-28实施
DB33/T366.4—-2002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3—1997产品标准编写规定》,并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和销售指南》(CAC/GL32—1999)、国际有机农业联合会(IF0AM)《有机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2000)、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有机农业条例2092/91&关于农产品的有机生产和相关农产品及食品的有关规定》,以及美国有机农业标准》,《日本有机农产品和加工食品标准》和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有机产品认证标准》(2001)编写。本标准是有机稻米系列标的第四部分,该标准的其它部分为:DB33/T366.1
DB33/T366.2
DB33/T366.3
DB33/T366.5
有机稻米
有机稻米
有机稻米
有机稻米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第5部分
生产基地环境及环境要求
生产技术规程
加工、包装、贮运、贸易技术规范认证与管理
本标准由农业部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渐江大地农作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提出。
本标雅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归口。本标雅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浙江省标准化协会、浙江大地农作物产品质圾安全检测中心。本标推主要起草人:陈铭学、朱智伟、罗玉坤、陈能、闵捷、米如英、孙健、许立、章林平。1范围
有机稻米
第4部分:质量要求
DB33/T366.4-2002
DB33/T366的本部分规定了有机稻米的定义、分类、质量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生产、加工、贮运、购销、进出口的有机稻米。2规范性引用文件bzxz.net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1354-1986 大米
GB 1350-—1999 稻谷
GB/T17891—1999优质稻谷
GB/T15682—1995稻米蒸煮试验品质评定GB/T 5490—1985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
GB5491—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009. 11—1996
食品中总的測定方法
GB/T 5009.17—1996
GB/T 5009. 12--1996
CB/T 5009.151996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的测定方法
GB/T 14962--1994
食品中络的测定方法
GB/T 5009. 18--1996
GB/1 5009.22—1996
GB/T 5009.19—1996
CB/T 5009. 20—1996
CB/T 14929. 8--1994
GB/T 14929. 9——1994
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
食品巾黄曲霉毒素B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大米中杀虫双残留量测定方法
稻谷中三环唑残留量测定方法
NY 20-1986优质食用稻米
NY/T83—1988米质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 1354、CB1350、CB/T 17891、GB/T 15682、NY 20、NY/T 83和 DB33/T366第 1部分确立的术语利定义适用于DB33/T366的本部分。4分类
极据稻米的品种分为五类:有机早釉稻米、有机晚釉稻米、有机鞭稻米、有机釉稻米和有机赖糯稻米。
5要求
5.1原料和生产基地环境要求
DB33/T366.4—2002
5.1.1生产基地环境要求
有机稻米的生产基地环境,应符合本系列标准第1部分的规定。5.1.2琼料要求
有机稻米的原料必须是按本系列标准第2部分所规定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稽谷。5.2 理化指标
有机稻米的碾磨品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质量要求和等级划分应符合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和规定。5. 3 卫生指标
有机稻米不得有任何重企属的污染和任何人工合成化学农药的残留。根历史利现实的具体情况,有机稻米的卫生指标经选择性检测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有机稻米卫生指标
确(以As计),.mg/kg
汞(以H计),ngkg
铅(以Pb计),mg/kg
镉“以 cd计),mgrkg
铭(以Cr计),mg/kg
氟(以F计),mg/kg
黄曲素Br,μglkg
六六六,mg/kg
滴滴涕,mg/kg
乐果,ng/kg
马拉硫磷,mg/kg
对硫磷,mg/kg
甲持磷,mg/kg
杀螺硫磷,mg/kg
倍硫磷,mg/kg
:胺磷,mg/kg
克百威,mg/kg
杀虫双:mg/kg
三环唑,mg/kg
6检验方法
6.1捡验的--般规则按GB/T5490执行。指标
不得检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捡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6.11采样时必须使所采有机稻米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均勾性,要认离填写采样记录;写明样品生产H期、批号、采样条件、包装情况,采样数量和采样单位、地点、日期等基本情况,并填写检测项目及采样人。无采样记录的样品,不得接受检验。6.1.2外地调入的有机稻米应根据运货单、食品检验部门或卫生部门的化验单了解起运日期、来源地点、数量和品质,以及有机稻米的运输、贮藏等基本情况。6.1.3采样的数量必须能反映该有机稻米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日对试样量的需求,并且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与备查或仲裁用。6.2.托样、分样按GB5491热行、工
DB33/T36642002
!6.3碾磨品质加耳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理化指标的分析和测试按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和规定。
6.4+砷按:GB/Ts5009.11检验、
6.5.铅按GB/Ts5009,112检验。
16.6辐按GB/T.5009.15检验。
。6.7乘按,CB/Tz5009:17检验。6-8氮按,GB/T5009.18检验
6.9x铬按0B/Ts14962检验。
6.10~黄曲霉毒素B,按CB/T5009.22检验。6.11,六六六、滴滴沸按CB/T5009.19检验。6.12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1甲持磷、杀螺硫磷^倍硫磷、甲胺磷、克百威按GB/Tr5009.20检验。:6,13杀虫双按,CB/T14929.8检验。6,14三环唑:GB/T;14929.9-检验。了检验规则
有机稻米的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7. 1 交收检验
7.1.1产品交收前应由生产技术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进行检验,符合本标准并出具质量合格证方可交付。
7.1.2交收检验项目箱谷包括出糙率、整精米率、杂质、水分、色泽、气味;大米包括加工精度、黄,粒米、不完善粒。水分,碎米、杂质。卫生指标应根据士壤环境污染情况、土壤环境背景值、农药使用等情况和合同要求选择适当项日进行测定。.7.2型式检验
7.2.1型式检验包括本标推的全部技术要求。卫生指标除表1规定的项目外,还应根据土壤环境污染。情况、土壤环境背景值、农药使用等情况以及相关机构的指定进行增补相应项目。,7.2.2型式检验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日新产品申请使用有机稻米认证标志时:b)产品的原料、工艺、生产设备、管理等方面有较大改变(包括人员素质的改变)而影响到产品的性能时:
e).出厂检验的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d)有机食品认证组织或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3抽样
+按6.1和6.2规定批取样品。
1.4判定
,有机稻米的碾廉品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质量要求和等级划分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推要求和规定判定。对于卫生指标,若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时,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可自同批产品中加倍随机取样进行该项目的复验,在复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时,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如仍有一项不符合标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8 包装、贮藏、运输
包装、贮蔽和运输应符合本标准第3部分的规定和要求。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