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975-2010 食品添加剂 琼脂琼胶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琼脂琼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0 00:19:18
- GB1975-2010
- 现行
标准号:
GB 1975-2010
标准名称:
食品添加剂 琼脂琼胶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37.21 K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7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琼脂(琼胶)
2010-12-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1-02-21实施
本标准代替GB1975一1980《食品添加剂琼胶》本标准与GB1975-198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食品添加剂琼脂(琼胶)》-增加凝胶强度指标,并将其作为产品规格的划分依据;干燥失重改为水分:
一灼烧残渣改为灰分:
-删除吸水力指标;
重金属指标改为≤20mg/kg,砷项目改为≤3mg/kg,增加铅项目≤5mg/kg;将相关的检验方法列入附录中。本标准中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975-1980。GB1975—2010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琼脂(琼胶)
GB1975—2010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花菜(GelidumamausiiL.)、紫菜(Porphyra)、江葛(GracilariaGrev)及其他红藻类为原料,经浸出、脱水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食品添加剂琼脂(琼胶)。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3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感官要求:
表1感官要求
类白色或淡黄色
无异味
均匀条状或粉状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水分,w/%
灰分,w/%
淀粉试验
水不溶物,w7%
重金属(以Pb计)/(mg/kg)
铅(Pb)/(mg/kg)
砷(As)/((mg/kg)
试样量为1g~2g
试样量为1g。
3.3产品规格
检验方法
在光线充足、无异味的环境中,将试样平摊于白瓷盘内,观察试样的形态、色泽。嗅其气味。当怀疑试样有异味时,可取少量试样置于密闭的杯中,用60℃~70℃温水浸泡3min~5min后,揭开盖,揭开盖的同时立刻嗅闻杯口处上方区域。表2理化指标
通过试验
GB5009.3\
GB5009.4h
检验方法
附录A中A.3
附录A中A.4
GB/T5009.74
GB/T5009.75
GB/T 5009.76
产品规格按凝胶强度不同划分,分为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超高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1
低强度
中强度
高强度
超高强度
表3产品规格
凝胶强度(1.5%溶液,20℃)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150~400
401800
801~1200
GB1975—2010
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
检验方法
附录A中A.5
A.1一般规定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A.2鉴别试验
A.2.1试剂和材料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A.2.1.1水:符合GB/T6682—2008中二级水的规定。A.2.1.2碘溶液:0.01mol/L,0.05mol/L。A.2.2分析步骤
GB1975—2010
A.2.2.1取试样1g,加水65mL,煮沸10min,不断搅拌,用热水补足水分,放冷至32℃~39℃即凝结成半透明有弹性的凝胶状物,再加热至85℃开始熔化,A.2.2.2取适量条状试样的碎片,浸入0.01mo1/L碘溶液中数分钟,染成棕黑色,取出后加水浸泡后渐变紫色。
A.3淀粉试验
取0.5g试样,加水100mL,煮沸溶解后放冷,加2滴0.05mo1/L碘溶液,不得显蓝色,A.4水不溶物的测定
A.4.1原理
琼脂水溶液通过砂芯埚减压抽滤,将残留物洗净后干燥至恒重,以质量分数表示。A.4.2仪器和设备
A.4.2.1真空泵。
A.4.2.2砂芯埚:滤板孔径30μm~50μm。A.4.2.3电热干燥箱:105℃土2℃。A.4.3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约1.5g(称准至0.001g)于500mL烧杯中,加水至200mL,盖上表面血,加热煮沸溶解(加热时注意搅动)。趁热用已干燥恒重(前后两次质量之差不大于0.001g为恒重,冷却操作时需严格保持冷却时间的统一)的砂芯埚减压过滤,并用热水充分洗涤烧杯和砂芯埚,然后将砂芯于105℃土2℃电热干燥箱内烘至恒重(前后两次质量之差不大于0.001g为恒重),A.4.4结果计算
水不溶物含量X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1)计算:X =m2-mo×100%
式中:
X一—试样中水不溶物含量,单位为百分比(%):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砂芯埚与水不溶物烘至恒重的质量,单位为克(g):m
砂芯埚质量,单位为克(g)。
·(A.1)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10。3
A.5凝胶强度的测定
A.5.1原理
GB1975—2010
将试样制成一定浓度和体积的凝胶,用凝胶强度仪测定凝胶在15s~20s内的抗破码质量,根据温度换算系数,计算样品凝胶强度。A.5.2仪器和设备
凝胶强度测定仪:测量范围100g/cm~2000g/cmA.5.31.5%琼脂(干基计)凝胶试样制备根据样品的水分,按公式(A.2)计算称取试样量X,单位为克(g):X
式中:
X称取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1.5
D一一试样水分的质量分数,单位为百分比(%)。(A.2)
称取式(A.2)计算所得的试样量,精确至0.001g,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水,浸泡1h后,连接回流装置,加热,使溶液保持微沸状态,直到样品完全溶解,取下锥形瓶,将溶液均分倒入2只100mL烧杯中,冷却,待凝胶形成后,盖上表面皿,在室温下放置15h后,待测。A.5.4分析步骤
将按A.5.3制备好的试样放在凝胶强度测定仪的试样座中心位置上,按凝胶强度测定仪说明书进行操作,移动手柄使码添加装置杆下端与凝胶表面接触,加大力度使凝胶的表面发生破裂(端点进入凝胶约4mm以上),记录此时凝胶强度值,同时,测量凝胶的温度,A.5.5结果计算
试样的凝胶强度(P),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按公式(A.3)计算:P=Gxf
式中:
-试样的凝胶强度(1.5%溶液,20℃),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G一测定的凝胶强度值,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f从表B.1查得的温度校正系数。..(A.3)
温度(℃)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凝胶强度与温度校正关系
表B.1凝胶强度与温度校正关系
校正系数
温度(℃)
GB1975—2010
校正系数
GB1975—20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GB197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琼脂(琼胶)
2010-12-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1-02-21实施
本标准代替GB1975一1980《食品添加剂琼胶》本标准与GB1975-198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食品添加剂琼脂(琼胶)》-增加凝胶强度指标,并将其作为产品规格的划分依据;干燥失重改为水分:
一灼烧残渣改为灰分:
-删除吸水力指标;
重金属指标改为≤20mg/kg,砷项目改为≤3mg/kg,增加铅项目≤5mg/kg;将相关的检验方法列入附录中。本标准中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975-1980。GB1975—2010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琼脂(琼胶)
GB1975—2010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花菜(GelidumamausiiL.)、紫菜(Porphyra)、江葛(GracilariaGrev)及其他红藻类为原料,经浸出、脱水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食品添加剂琼脂(琼胶)。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3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感官要求:
表1感官要求
类白色或淡黄色
无异味
均匀条状或粉状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水分,w/%
灰分,w/%
淀粉试验
水不溶物,w7%
重金属(以Pb计)/(mg/kg)
铅(Pb)/(mg/kg)
砷(As)/((mg/kg)
试样量为1g~2g
试样量为1g。
3.3产品规格
检验方法
在光线充足、无异味的环境中,将试样平摊于白瓷盘内,观察试样的形态、色泽。嗅其气味。当怀疑试样有异味时,可取少量试样置于密闭的杯中,用60℃~70℃温水浸泡3min~5min后,揭开盖,揭开盖的同时立刻嗅闻杯口处上方区域。表2理化指标
通过试验
GB5009.3\
GB5009.4h
检验方法
附录A中A.3
附录A中A.4
GB/T5009.74
GB/T5009.75
GB/T 5009.76
产品规格按凝胶强度不同划分,分为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超高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1
低强度
中强度
高强度
超高强度
表3产品规格
凝胶强度(1.5%溶液,20℃)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150~400
401800
801~1200
GB1975—2010
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
检验方法
附录A中A.5
A.1一般规定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A.2鉴别试验
A.2.1试剂和材料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A.2.1.1水:符合GB/T6682—2008中二级水的规定。A.2.1.2碘溶液:0.01mol/L,0.05mol/L。A.2.2分析步骤
GB1975—2010
A.2.2.1取试样1g,加水65mL,煮沸10min,不断搅拌,用热水补足水分,放冷至32℃~39℃即凝结成半透明有弹性的凝胶状物,再加热至85℃开始熔化,A.2.2.2取适量条状试样的碎片,浸入0.01mo1/L碘溶液中数分钟,染成棕黑色,取出后加水浸泡后渐变紫色。
A.3淀粉试验
取0.5g试样,加水100mL,煮沸溶解后放冷,加2滴0.05mo1/L碘溶液,不得显蓝色,A.4水不溶物的测定
A.4.1原理
琼脂水溶液通过砂芯埚减压抽滤,将残留物洗净后干燥至恒重,以质量分数表示。A.4.2仪器和设备
A.4.2.1真空泵。
A.4.2.2砂芯埚:滤板孔径30μm~50μm。A.4.2.3电热干燥箱:105℃土2℃。A.4.3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约1.5g(称准至0.001g)于500mL烧杯中,加水至200mL,盖上表面血,加热煮沸溶解(加热时注意搅动)。趁热用已干燥恒重(前后两次质量之差不大于0.001g为恒重,冷却操作时需严格保持冷却时间的统一)的砂芯埚减压过滤,并用热水充分洗涤烧杯和砂芯埚,然后将砂芯于105℃土2℃电热干燥箱内烘至恒重(前后两次质量之差不大于0.001g为恒重),A.4.4结果计算
水不溶物含量X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1)计算:X =m2-mo×100%
式中:
X一—试样中水不溶物含量,单位为百分比(%):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砂芯埚与水不溶物烘至恒重的质量,单位为克(g):m
砂芯埚质量,单位为克(g)。
·(A.1)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10。3
A.5凝胶强度的测定
A.5.1原理
GB1975—2010
将试样制成一定浓度和体积的凝胶,用凝胶强度仪测定凝胶在15s~20s内的抗破码质量,根据温度换算系数,计算样品凝胶强度。A.5.2仪器和设备
凝胶强度测定仪:测量范围100g/cm~2000g/cmA.5.31.5%琼脂(干基计)凝胶试样制备根据样品的水分,按公式(A.2)计算称取试样量X,单位为克(g):X
式中:
X称取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1.5
D一一试样水分的质量分数,单位为百分比(%)。(A.2)
称取式(A.2)计算所得的试样量,精确至0.001g,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水,浸泡1h后,连接回流装置,加热,使溶液保持微沸状态,直到样品完全溶解,取下锥形瓶,将溶液均分倒入2只100mL烧杯中,冷却,待凝胶形成后,盖上表面皿,在室温下放置15h后,待测。A.5.4分析步骤
将按A.5.3制备好的试样放在凝胶强度测定仪的试样座中心位置上,按凝胶强度测定仪说明书进行操作,移动手柄使码添加装置杆下端与凝胶表面接触,加大力度使凝胶的表面发生破裂(端点进入凝胶约4mm以上),记录此时凝胶强度值,同时,测量凝胶的温度,A.5.5结果计算
试样的凝胶强度(P),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按公式(A.3)计算:P=Gxf
式中:
-试样的凝胶强度(1.5%溶液,20℃),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G一测定的凝胶强度值,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f从表B.1查得的温度校正系数。..(A.3)
温度(℃)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凝胶强度与温度校正关系
表B.1凝胶强度与温度校正关系
校正系数
温度(℃)
GB1975—2010
校正系数
GB1975—20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8949-2008 聚氨酯干法人造革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12115-1989 高频信号发生器测试方法
- GB/T22943-2008 蜂蜜中三甲氧苄氨嘧啶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8702-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 GB/T14926.6-2001 实验动物 支气管鲍特杆菌检测方法
- GB/T4789.29-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
- GB/T5211.1-2003 颜料水溶物测定 冷萃取法
- GB9364.2-1997 小型熔断器 第2部分:管状熔断体
- GB/T19216.23-2003 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 第23部分: 试验步骤和要求 数据电缆
- GB11899-1989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
- GB/T5845.1-2008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 第1部分:总标志和分类标志
- GB/T17824.2-2008 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