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37/T 545-2005 牡丹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牡丹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0 01:04:41
- DB37/T545-2005
- 现行
标准号:
DB37/T 545-2005
标准名称:
牡丹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20
备案号:
山东省地
方标准
DB37/T5452005
牡丹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tandard of Tree PeonySeedlings Production2005-10-01发布
2005-11-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菏泽市牡丹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海军、赵飞本标准由菏泽市牡丹研究所负责解释。DB37/T545—2005
1范围
牡丹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DB37/T545—2005
本标准规定了苗圃地选择与规划、繁殖、栽植、田间管理等牡丹苗木生产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牡丹苗木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MI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苗圃地选择与规划
3.1苗圃地选择
3.1.1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3~14.5℃,绝对最低温度一18℃~一21℃,绝对最高温41℃~42.5℃;年降雨量500~800mm≥10℃积温在4000℃以上;无霜期190~220天,年均日照时数2200~2800小时。3.1.2土壤条件
土壤以黄褐土性土为主,以壤质粉沙土或粉沙质壤土更适合牡丹生长,土壤适宜pH值6.5~8.0。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
3.1.3地势地形
牡丹露地栽植,宜选高燥向阳之地:有侧荫之处生长最好。3.2苗圃地规划
包括生产用地和非生产用地,生产用地面积不低于85%道路完善:排灌、生产、生活设施齐全4繁殖技术
4.1播种
4.1.1种子的采收
7月下旬(大暑)至8月上旬(立秋),当荧果果壳褐黄色或褐色,种子乳黄色或红棕色时要及时采收4.1.2晾晒
采收后,应摊放于阴凉通风的室内,让其后熟。每隔1~2天翻动一次,以防发热霉烂。经过10~15天,果荚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色,大多数果荚自行开裂,爆出种子,少数可人工剥除,然后将果荚去除,抹出种子。
4.1.3水选
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2个小时后,去掉浮在水面上的杂物和干癌种子,取出饱满种子以备播种。
4.1.4浸种
播种前可用50℃温水浸种24~48小时。4.1.5播种时间
牡丹播种一般在8月下旬(处暑)至9月上旬(白露)之间进行。4.1.6播种方法
DB37/T545—2005
牡丹播种一般采用小高哇,哇高8~10cm哇宽50~60cm哇间距30~50cm,哇沟深15~20cm撒播,株距应大于3cm每666.7m撒播50kg左右;点播,一般行距6~10cm株距5~8cm最外边的一行距哇边10cm点播用种量一般每666.7m为25~35kg。播种后,用湿度适中的细土覆盖哇面2~3cm厚,然后再盖上地膜,以防旱保瑙及提高地温。4.1.7播种后的管理
12月下旬(冬至)地面开始封冻时,在播种哇的地膜上再覆盖一层稻草或玉米秸,保护越冬。如果土壤摘情差,可在哇沟内放水渗浇一次“过冬水”,切忌大水浸过哇面,造成土壤板结。翌年2月下旬(雨水)到3月中旬(春分)期间,地面解冻后,应立即撤除过冬覆盖物,以利种子萌发出土。如果冬季干旱,在种子萌发出土前还可再浇一次“催芽水”。幼苗期发生虫害时,可用辛硫磷等喷施或拌毒饵诱杀。喷施时,可与甲基立枯磷混合喷,可同时防治幼苗猝倒病。
5月中旬以后幼苗叶片出现叶斑病,此时可用绿亨一号、多福、多菌灵等喷施防治,同时可与叶面肥混合喷施,以达到防病壮株的目的。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至9月。4.2分株
4.2.1分株时间
一般于9月上旬白露)到10月上旬(寒露)期间进行。4.2.2分株方法
牡丹生长2年以上即可进行分株繁殖,以3~5年生为宜。将母株从地里挖出,去掉泥土、病根、伤根,晾晒1~2天,使根部失水变软,这样分株时不易伤根。分株时应注意观察根部纹理,顺其自然之势分开。一般4~5年生母株可分3~5棵子株,多者可分5~8棵子株。每棵子株上部应带有1~3个枝条或2~3个萌芽(“土芽”),下部应带有3条以上主根和部分细根,使枝根比例适当,上下均衡。4.2.3子株的修剪
栽植前,子株的枝条应在根颈上3~5cm处剪去,如果分株苗没有萌芽或萌芽太少、瘦弱,剪除部位以下应留有23个潜优芽。
4.3嫁接
4.3.1嫁接时间
牡丹嫁接以9月上旬(白露)到9月下旬(秋分)为宜。4.3.2砧木
砧木既可以用芍药根,也可以用牡丹根。芍药根以芍药品种“粉玉奴4~5年生植株的根为主牡丹根以牡丹品种“凤丹,2~3年生实生苗的根为主。砧木于荫凉通风处晾置1~2天,失水变软后进行嫁接,这样切口不易劈裂,便于操作。4.3.3接穗
接穗采自母株基部的当年生萌葉枝(由土芽长成的枝条),有些品种的萌枝很少,可以用一年生健壮枝条作为接穗。接穗长度为5~10cm粗度0.5cm以上,带有2~3个充实饱满的芽。接穗应随采随接。4.3.4嫁接方法
4.3.4.1裸根嵌接
用嫁接刀将接穗下端2~3cm处削成楔形,然后将砖木顶端削平,从砧木顶端的侧面中心线纵切一条深达2/3的切口,切口纵长略长于接穗削面2~3m以两侧形成层对准为度,然后将接合部位自上而下绑紧、密封。嫁接苗要随接随栽。4.3.4.2就地劈接
采用较粗的3~4年生凤丹实生苗做砧木,原圃苗就地嫁接。先扒去砧木周围5~10cm深的表土,露出根的上部,将其上面的枝条剪去,下面的隐芽抹除,修平根上端面,用嫁接刀从根中心劈开(若根较粗,可以不劈透),然后插入已削好的接穗。接穗削法和操作过程与裸根嵌接法基本相同。2
4.3.5嫁接苗的栽植
DB37/T545—2005
嫁接苗一般开沟栽植,沟宽15~20cm深20~30cm沟间距50~60cm嫁接苗株距10~15cm栽好后顺沟封成高15~20cm的土埋。4.3.6嫁接后的管理
翌年2~3月气温回升时,把土上部土层留3-5cm其余去掉。展叶以后,进行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工作。若有花蕾出现,应及时摘除。砧木接口以下萌发的新枝,要及时抹掉。如果士壤干旱,可开沟渗浇,勿漫灌。4.3.7嫁接苗的移栽
嫁接苗一般在苗圃培养2年,方可移栽于大田定植。起苗后勿晾晒,最好随起随栽。5栽植
5.1整地
栽植前把土壤深翻40~50cm要翻透犁底层,翻的深度要求一致,表面平整无凹坑。土地深翻后、整平前,每666.7m与底肥同时施入10~15kg30%辟硫磷颗粒剂。5.2栽植时间
牡丹露地栽植时间为秋季,以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宜。5.3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根据生产目的而异,生产春节促成栽培用苗木,株行距以70×70cm为宜;一般性育苗,株行距以60×60cm为宜。
5.4苗木处理
修剪根系,剪除病根、死根,用5000倍阿维菌素、3000倍绿亨一号或800倍福美双等的混合液,浸泡15~20分钟,晾干后待植。
5.5栽植穴
栽植穴大小一般深为3050cm穴口直径为18~24cm穴底略小于穴口直径。5.6栽植方法
栽植时,把牡丹苗放正,使根系均勾舒展,待土填到一半时,将苗轻轻向上一提,使苗的根颈稍低于地平面2cm然后填士捣实,使根土密接。栽植后用土将栽植穴封成-一个高15~20cm土丘或土埋。6田间管理
6.1锄地
6.1.1松土平哇
栽植后封起来的土丘,于春季结合地逐渐扒平,以便于田间管理。6.1.2中耕锄草
牡丹生长期内,需要勤锄地。开花前要深锄,深度可达3~5cm开花后要浅锄,深度可达1~3cm6.2施肥
6.2.1施肥原则
根据NYIT496的要求,以有机肥为主,速效肥为辅。6.2.2底肥
于土地深翻后、整平前施入,每666.7m施用150~200kg饼肥或腐熟的既肥1000~1500kg,40~50kg过磷酸钙或复合肥。
6.2.3追肥
6.2.3.1土壤追肥
DB37/T545—2005
牡丹栽植后第一年,一般不追肥。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3次。春分前后,每666.7m施用40~50kg复合肥;开花后7~10天,每666.7m施用30~40kg复合肥:入冬之前,每666.7m施用150~200kg饼肥或腐熟的肥1000~1500kg,40~50kg过磷酸钙或复合肥。6.2.3.2叶面追肥
牡丹展叶之后,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每15~20天,喷施一次400倍的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叶面肥料。连续喷施4~6次。6.3浇水与排水
6.3.1浇水
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不宜经常浇水。但干旱时仍需适时浇水,特别是开花前后或越冬封土前,要保证土壤璃情适中。应开沟渗浇,避免高温时浇水。提倡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措施。6.3.2排水
保证排水设施疏通,避免积水。6.4修剪
6.4.1剪枝
定植后的第一年春季,不进行修剪。入冬封王前进行平茬,平茬时注意每个枝条至少保留一个腋芽。第二年春天3月下旬(春分前后),当嫩芽长至约5cm时,选留生长健壮、分布匀称的枝条5~8个,其余剪除。入冬封土前把枝条数量少于5个的植株再次平茬。3~5年生苗保留8~12个健壮主枝,多余的萌芽和主枝上部的侧枝应于春季去除。6.4.2剪花
为减少开花对养分的消耗,于花蕾透色时剪除花蕾。6.5病虫害防治
6.5.1人工防治
对病虫害发生较轻的植株可采取人工防治的办法:摘除病叶,挖除病株,刮除害虫卵块,捕捉幼虫,控制病虫害蔓延。
6.5.2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害发生动态测报,掌握目标病、虫种群密度的经济阅值,适时喷药,保证施药质量。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注意农药的合理混用和轮换使用。2月上中旬,喷洒3°Be石硫合剂,或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时要覆盖整个地面3月初,每666.7m撒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kg,也可以在每株牡丹周围打2~3个孔,孔深1520cm每孔施入12片磷化铝片,以杀灭轿蜻、楼等地下害虫。4月中下旬,于花期前7~10天喷施等量式波尔多液、代森锌液等。5月中、下旬开始,以后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直至9月中下旬。
在牡丹生长期内,可视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整喷药次数,但整个生长季喷药不应少于3次。6.6清除落叶与封土越冬
6.6.1清除落叶www.bzxz.net
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除出圃地,烧毁或深埋。6.6.2封土越冬
土壤封冻前,在牡丹植株上要封高约20cm的土丘,以防寒、保。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
山东省地
方标准
DB37/T5452005
牡丹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tandard of Tree PeonySeedlings Production2005-10-01发布
2005-11-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菏泽市牡丹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海军、赵飞本标准由菏泽市牡丹研究所负责解释。DB37/T545—2005
1范围
牡丹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DB37/T545—2005
本标准规定了苗圃地选择与规划、繁殖、栽植、田间管理等牡丹苗木生产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牡丹苗木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MI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苗圃地选择与规划
3.1苗圃地选择
3.1.1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3~14.5℃,绝对最低温度一18℃~一21℃,绝对最高温41℃~42.5℃;年降雨量500~800mm≥10℃积温在4000℃以上;无霜期190~220天,年均日照时数2200~2800小时。3.1.2土壤条件
土壤以黄褐土性土为主,以壤质粉沙土或粉沙质壤土更适合牡丹生长,土壤适宜pH值6.5~8.0。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
3.1.3地势地形
牡丹露地栽植,宜选高燥向阳之地:有侧荫之处生长最好。3.2苗圃地规划
包括生产用地和非生产用地,生产用地面积不低于85%道路完善:排灌、生产、生活设施齐全4繁殖技术
4.1播种
4.1.1种子的采收
7月下旬(大暑)至8月上旬(立秋),当荧果果壳褐黄色或褐色,种子乳黄色或红棕色时要及时采收4.1.2晾晒
采收后,应摊放于阴凉通风的室内,让其后熟。每隔1~2天翻动一次,以防发热霉烂。经过10~15天,果荚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色,大多数果荚自行开裂,爆出种子,少数可人工剥除,然后将果荚去除,抹出种子。
4.1.3水选
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2个小时后,去掉浮在水面上的杂物和干癌种子,取出饱满种子以备播种。
4.1.4浸种
播种前可用50℃温水浸种24~48小时。4.1.5播种时间
牡丹播种一般在8月下旬(处暑)至9月上旬(白露)之间进行。4.1.6播种方法
DB37/T545—2005
牡丹播种一般采用小高哇,哇高8~10cm哇宽50~60cm哇间距30~50cm,哇沟深15~20cm撒播,株距应大于3cm每666.7m撒播50kg左右;点播,一般行距6~10cm株距5~8cm最外边的一行距哇边10cm点播用种量一般每666.7m为25~35kg。播种后,用湿度适中的细土覆盖哇面2~3cm厚,然后再盖上地膜,以防旱保瑙及提高地温。4.1.7播种后的管理
12月下旬(冬至)地面开始封冻时,在播种哇的地膜上再覆盖一层稻草或玉米秸,保护越冬。如果土壤摘情差,可在哇沟内放水渗浇一次“过冬水”,切忌大水浸过哇面,造成土壤板结。翌年2月下旬(雨水)到3月中旬(春分)期间,地面解冻后,应立即撤除过冬覆盖物,以利种子萌发出土。如果冬季干旱,在种子萌发出土前还可再浇一次“催芽水”。幼苗期发生虫害时,可用辛硫磷等喷施或拌毒饵诱杀。喷施时,可与甲基立枯磷混合喷,可同时防治幼苗猝倒病。
5月中旬以后幼苗叶片出现叶斑病,此时可用绿亨一号、多福、多菌灵等喷施防治,同时可与叶面肥混合喷施,以达到防病壮株的目的。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至9月。4.2分株
4.2.1分株时间
一般于9月上旬白露)到10月上旬(寒露)期间进行。4.2.2分株方法
牡丹生长2年以上即可进行分株繁殖,以3~5年生为宜。将母株从地里挖出,去掉泥土、病根、伤根,晾晒1~2天,使根部失水变软,这样分株时不易伤根。分株时应注意观察根部纹理,顺其自然之势分开。一般4~5年生母株可分3~5棵子株,多者可分5~8棵子株。每棵子株上部应带有1~3个枝条或2~3个萌芽(“土芽”),下部应带有3条以上主根和部分细根,使枝根比例适当,上下均衡。4.2.3子株的修剪
栽植前,子株的枝条应在根颈上3~5cm处剪去,如果分株苗没有萌芽或萌芽太少、瘦弱,剪除部位以下应留有23个潜优芽。
4.3嫁接
4.3.1嫁接时间
牡丹嫁接以9月上旬(白露)到9月下旬(秋分)为宜。4.3.2砧木
砧木既可以用芍药根,也可以用牡丹根。芍药根以芍药品种“粉玉奴4~5年生植株的根为主牡丹根以牡丹品种“凤丹,2~3年生实生苗的根为主。砧木于荫凉通风处晾置1~2天,失水变软后进行嫁接,这样切口不易劈裂,便于操作。4.3.3接穗
接穗采自母株基部的当年生萌葉枝(由土芽长成的枝条),有些品种的萌枝很少,可以用一年生健壮枝条作为接穗。接穗长度为5~10cm粗度0.5cm以上,带有2~3个充实饱满的芽。接穗应随采随接。4.3.4嫁接方法
4.3.4.1裸根嵌接
用嫁接刀将接穗下端2~3cm处削成楔形,然后将砖木顶端削平,从砧木顶端的侧面中心线纵切一条深达2/3的切口,切口纵长略长于接穗削面2~3m以两侧形成层对准为度,然后将接合部位自上而下绑紧、密封。嫁接苗要随接随栽。4.3.4.2就地劈接
采用较粗的3~4年生凤丹实生苗做砧木,原圃苗就地嫁接。先扒去砧木周围5~10cm深的表土,露出根的上部,将其上面的枝条剪去,下面的隐芽抹除,修平根上端面,用嫁接刀从根中心劈开(若根较粗,可以不劈透),然后插入已削好的接穗。接穗削法和操作过程与裸根嵌接法基本相同。2
4.3.5嫁接苗的栽植
DB37/T545—2005
嫁接苗一般开沟栽植,沟宽15~20cm深20~30cm沟间距50~60cm嫁接苗株距10~15cm栽好后顺沟封成高15~20cm的土埋。4.3.6嫁接后的管理
翌年2~3月气温回升时,把土上部土层留3-5cm其余去掉。展叶以后,进行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工作。若有花蕾出现,应及时摘除。砧木接口以下萌发的新枝,要及时抹掉。如果士壤干旱,可开沟渗浇,勿漫灌。4.3.7嫁接苗的移栽
嫁接苗一般在苗圃培养2年,方可移栽于大田定植。起苗后勿晾晒,最好随起随栽。5栽植
5.1整地
栽植前把土壤深翻40~50cm要翻透犁底层,翻的深度要求一致,表面平整无凹坑。土地深翻后、整平前,每666.7m与底肥同时施入10~15kg30%辟硫磷颗粒剂。5.2栽植时间
牡丹露地栽植时间为秋季,以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宜。5.3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根据生产目的而异,生产春节促成栽培用苗木,株行距以70×70cm为宜;一般性育苗,株行距以60×60cm为宜。
5.4苗木处理
修剪根系,剪除病根、死根,用5000倍阿维菌素、3000倍绿亨一号或800倍福美双等的混合液,浸泡15~20分钟,晾干后待植。
5.5栽植穴
栽植穴大小一般深为3050cm穴口直径为18~24cm穴底略小于穴口直径。5.6栽植方法
栽植时,把牡丹苗放正,使根系均勾舒展,待土填到一半时,将苗轻轻向上一提,使苗的根颈稍低于地平面2cm然后填士捣实,使根土密接。栽植后用土将栽植穴封成-一个高15~20cm土丘或土埋。6田间管理
6.1锄地
6.1.1松土平哇
栽植后封起来的土丘,于春季结合地逐渐扒平,以便于田间管理。6.1.2中耕锄草
牡丹生长期内,需要勤锄地。开花前要深锄,深度可达3~5cm开花后要浅锄,深度可达1~3cm6.2施肥
6.2.1施肥原则
根据NYIT496的要求,以有机肥为主,速效肥为辅。6.2.2底肥
于土地深翻后、整平前施入,每666.7m施用150~200kg饼肥或腐熟的既肥1000~1500kg,40~50kg过磷酸钙或复合肥。
6.2.3追肥
6.2.3.1土壤追肥
DB37/T545—2005
牡丹栽植后第一年,一般不追肥。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3次。春分前后,每666.7m施用40~50kg复合肥;开花后7~10天,每666.7m施用30~40kg复合肥:入冬之前,每666.7m施用150~200kg饼肥或腐熟的肥1000~1500kg,40~50kg过磷酸钙或复合肥。6.2.3.2叶面追肥
牡丹展叶之后,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每15~20天,喷施一次400倍的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叶面肥料。连续喷施4~6次。6.3浇水与排水
6.3.1浇水
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不宜经常浇水。但干旱时仍需适时浇水,特别是开花前后或越冬封土前,要保证土壤璃情适中。应开沟渗浇,避免高温时浇水。提倡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措施。6.3.2排水
保证排水设施疏通,避免积水。6.4修剪
6.4.1剪枝
定植后的第一年春季,不进行修剪。入冬封王前进行平茬,平茬时注意每个枝条至少保留一个腋芽。第二年春天3月下旬(春分前后),当嫩芽长至约5cm时,选留生长健壮、分布匀称的枝条5~8个,其余剪除。入冬封土前把枝条数量少于5个的植株再次平茬。3~5年生苗保留8~12个健壮主枝,多余的萌芽和主枝上部的侧枝应于春季去除。6.4.2剪花
为减少开花对养分的消耗,于花蕾透色时剪除花蕾。6.5病虫害防治
6.5.1人工防治
对病虫害发生较轻的植株可采取人工防治的办法:摘除病叶,挖除病株,刮除害虫卵块,捕捉幼虫,控制病虫害蔓延。
6.5.2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害发生动态测报,掌握目标病、虫种群密度的经济阅值,适时喷药,保证施药质量。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注意农药的合理混用和轮换使用。2月上中旬,喷洒3°Be石硫合剂,或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时要覆盖整个地面3月初,每666.7m撒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kg,也可以在每株牡丹周围打2~3个孔,孔深1520cm每孔施入12片磷化铝片,以杀灭轿蜻、楼等地下害虫。4月中下旬,于花期前7~10天喷施等量式波尔多液、代森锌液等。5月中、下旬开始,以后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直至9月中下旬。
在牡丹生长期内,可视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整喷药次数,但整个生长季喷药不应少于3次。6.6清除落叶与封土越冬
6.6.1清除落叶www.bzxz.net
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除出圃地,烧毁或深埋。6.6.2封土越冬
土壤封冻前,在牡丹植株上要封高约20cm的土丘,以防寒、保。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3/T2249.2-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2部分:信用评价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 DB35/T822-2008 白芽奇兰茶 初制加工技术规范
- DB32/T1332-2009 宽体金线蛭养殖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