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DB)】 绿色食品(A级)荷兰豆生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05 22:28:51
  • DB34/T920.3-200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34/T 920.3-2009

  • 标准名称:

    绿色食品(A级)荷兰豆生产技术规程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9-05-25
  • 实施日期:

    2009-05-25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1.47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7页
  • 标准价格:

    0.0 元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刘才宇、张其安、方玲、胡茂昶、朱培蕾、袁谅、王建军、刘天宝、赵贵云
  •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安粮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宿州市梓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宿州市墉桥区农委等单位
  •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安粮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
  • 发布部门: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相关标签:

    绿色食品 荷兰豆 生产 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荷兰豆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和贮存及建立生产档案等。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绿色食品(A级)荷兰豆的露地生产。 DB34/T 920.3-2009 绿色食品(A级)荷兰豆生产技术规程 DB34/T920.3-200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920.3—2009
绿色食品(A级)荷兰豆生产技术规程2009-05-25发布
2009-05-2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920.3—2009
为更好地帮助农民实施规范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出口荷兰豆标准化栽培水平,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原料,根据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GB18406.1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和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等,结合本省荷兰豆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安微安粮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适用于非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国家标准)。本标准由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安粮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宿州市梓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宿州市埔桥区农委等单位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才宇、张其安、方玲、胡茂昶、朱培蕾、袁谅、王建军、刘天宝、赵贵云。说明:生产技术档案记载表和产品标签是资料性附录。I
1范围
绿色食品(A级)荷兰豆生产技术规程DB34/T920.3—2009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荷兰豆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和购存及建立生产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绿色食品(A级)荷兰豆的露地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8079-87
GB/T8868
NY/T391
NY/T393
蔬菜种子
蔬菜塑料周转箱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2
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748
绿色食品豆类蔬菜
3产地环境条件
绿色食品(A级)荷兰豆的产地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的田块,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4~5年未种植过豆科作物、pH值为6.0~7.2的沙壤土为宜。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生产技术
4.1品种选择
4.1.1选择原则
选择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符合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的品种,不使用转基因种子。4.1.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8079中二级良种以上的要求。4.2整地作睦
适时早耕地,一般耕深25cm左右,精细整地,疏松土壤,开沟作哇。春季栽培,蔓生种哇宽1.2~1.5m,矮生种宽1.0~1.2m;夏季栽培,哇宽0.6~0.8m,沟深15~20cm,做到排灌通畅。4.3肥料使用
4.3.1肥料选择
按NY/T394的规定执行。宜以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为主,结合施用无机肥,不施用硝态氮肥,4.3.2施肥量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结合整地,施入基肥。基肥用量应占施肥总量的70%以上。一般每667m基肥用量为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2500kg、15-15-15三元复合肥30kg、硫酸钾或氯化钾10kg~15kg:追肥在开花结美期进行,结合浇水追肥2~3次,每667㎡随水追施尿素15kg,或15-15-15三元复合肥12kg。
DB34/T920.32009
4.4播种
4.4.1种子处理
精选种子,除去有病斑、虫蛀、损伤的种子及菌核等杂质,晒种1~2d;为提高荷兰豆产量和改善品质,可采用固氮菌肥料拌种。4.4.2播种期
露地栽培,2月下旬~3月上旬播种。大棚栽培,1月下旬~2月上旬。在幼苗不受霜冻的前提下,适当早播。
4.4.3播种量
蔓生种一般采用条播或点播,用种7.5~10kg/667m,矮生一般采用条播,用种12~15kg/667m。4.4.4种植密度
植株高、分枝多、土质肥沃、肥水供应好、气候适宜时,应适当稀植;反之,则应适当密植。一般,矮生种行株距30~45cm×8~10cm,每667m栽植18000~20000穴,每穴2株:蔓生种行株距50~60cm×8~10cm,每667m栽植7500~8500穴,每穴2~3株。4.5田间管理
4.5.1适宜温度
温度调控指标见表1。
温度管理
种子发芽期
幼苗期、抽蔓期
开花结荚期
4.5.2补苗间苗
适宜日温
单位:℃
适宜夜温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查苗补缺。补苗的方法分为补种和补苗,其中补种以浸种催芽播种为宜。如苗过多或过密,宜及时间苗,淘汰病苗、弱苗和杂苗。4.5.3中耕除草
露地栽培,末覆盖地膜田块,应于苗期雨后或追肥前及时中耕锄草1~2次。4.5.4湿度
抽蔓后,保持空气湿润,开花期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4.5.5水肥管理
露地栽培,播前造,齐苗后如干旱要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至开花前酌情浇1~2次小水。结合浇水追肥,浅中耕2~3次。在抽蔓期和结荚期各重施1次追肥,每667m追施尿素10~15kg,过磷酸钙10~15kg,硫酸钾10~12kg:或开花前不施肥,结荚后根外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或0.05%的锰、0.1%的硼等微量元素肥料。4.5.6植株调整
蔓生或半蔓生品种,株高20~30cm时搭架,采用人字架或排架,每隔30~40cm,人工绑蔓、引蔓上架。矮生种,原则上不搭架,为防止倒伏,可用绳子或竹竿等牵引支撑。5病虫害防治
5.1主要病害:褐斑病、病毒病、白粉病和根腐病等。5.2主要虫害:蚜虫、白粉虱和美洲斑潜蝇等。5.3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套使用化学防治措施的原则。
5.4防治方法
5.4.1农业防治
DB34/T920.3—2009
实行4~5年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培育适龄壮苗;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湿度;应用测土平衡施肥技术,增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适量使用化肥:深沟高哇,严防积水:在采收后将残枝败叶和杂草及时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5.4.2物理防治
利用阳光晒种、温汤浸种:采用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小飞虫;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应用防虫网阻隔害虫;应用频振式灭虫灯诱杀蛾类成虫。5.4.3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5.4.4化学防治
5.4.4.1药剂使用原则和要求
严格按照NY/T393的规定执行;不准使用禁用农药,严格控制农药浓度及安全间隔期,注意交替用药,合理混用。
5.4.4.2褐斑病
于发病初期,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5.4.4.3病毒病
在发病初期喷施20%吗啉瓜酮可湿粉等病毒抑制剂,或喷施20%病毒A可湿粉500倍液,或喷1.5%植病灵1000倍液,隔10天1次,连喷3~4次。5.4.4.4白粉病
发病初期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多硫胶悬剂1000倍液防治。5.4.4.5根腐病
土壤消毒,定植或播种前667m施入70%的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2公斤可兼防其它病害: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穴用药液500毫升,安全间隔期30天;也可以用23%络氨铜水剂或40%多硫悬浮剂加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等剂量混合300~500倍灌根,每穴药液500毫升。5.4.4.6蚜虫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抗蚜威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5.4.4.7白粉虱
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5.4.4.8美洲斑潜蝇
在卵期和幼虫孵化初期,用10%灭蝇胺悬浮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6采收
采收嫩豆荚者,一般于开花后10~12d,豆荚充分肥大且柔嫩,豆粒尚未发达时采摘。采收青豆粒者,一般于开花后15~18d、豆粒肥大饱满、荚色由深绿变淡绿、面露出网状纤维时采摘。每隔1~2d采收1次,多次连续采收。产品质量应符合NY/T748的要求。7包装、运输和贮存
7.1包装
7.1.1包装箱(筐等)应牢固、内外壁平整、干燥、清洁、无污染。塑料箱应符合GB/T8868的要求。7.1.2每批荷兰豆的包装规格、单位、净含量应一致。包装上的标志和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者、产地、净含量和采收日期等,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3
DB34/T920.32009
7.2运输
7.2.1荷兰豆收获后及时包装、运输、7.2.2运输时要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无杂物。短途运输要严防日晒、雨淋。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7.3购存
7.3.1临时贮存应保证有阴凉、通风、清洁、卫生的条件。防止日晒、雨淋、冻害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堆码整齐。
7.3.2短期贮存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码,要保证有足够的散热间距,温度以1.5℃~2℃、相对湿度以90%~95%为宜。
建立生产技术档案
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包装、运输、贮藏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荷兰豆生产技术档案
基本情况
地点:
裁培季节:
始花期:
A.2生产管理
播前准备
基肥品种及用肥量:
种子处理:
A.2.2播种
播种日期:
地膜颜色:
品种:
结荚期:
组、地块号
种植面积:
采收期:
公斤、
日:播种方法:
姓名:
用种量:
终收期:
公斤、
:行、株距:
公斤;
厘米;
A.2.3田间管理天气(晴、雨、阴、雪、风)、植物生长状况及处理措施(放风、盖膜、插杆、绑蔓、抹权、浇水、追肥等)
采取措施:
②一月
采取措施:
日,天气
日,天气
生长状况:
生长状况:
月日,天气
采取措施:
A.2.4病虫害防治
生长状况:
天气状况、植株长势、用药和叶面追肥①月日天气
毫升、
A.3采收
日天气
毫升、
日天气
毫升、
采收日期、产量、产值
生长状况:
毫升喷雾。效果:
生长状况:
毫升喷雾。效果:
生长状况:
毫升喷雾。效果:
每桶加
每桶加
每桶加
品质(荚大小、果色、甜、酸、淡,甜酸适中,肉质软、脆、面):拉秧日期及处理方法:
A.5评价:(对品种、种植时间、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的体会)附
产品标签
产品名称
包装日期
规格大小
生产单位(或企业)名称
电话号码
标准编号
联系人
kg毛重
供货者编号
详细地址
DB34/T920.3—2009
毫升、
毫升、
毫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