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气象行业标准(QX) >>
- QX/T 118-2010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气象行业标准(QX)】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07 06:58:12
- QX/T118-2010
- 已作废
标准号:
QX/T 118-2010
标准名称: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标准类别:
气象行业标准(QX)
英文名称:
Quality control of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al data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2010-01-20 -
实施日期:
2010-06-01 -
作废日期:
2020-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37 MB
替代情况:
被QX/T 118-2020代替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 QX/T 118-2010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QX/T118-2010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

部分标准内容:
ICS07.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118—2010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of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al data2010-01-20发布
中国气象局
2010-06-01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芝花、王伯民、刘小宁。QX/T118—2010
1范围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surface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aldata反映距离地球陆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的观测数据QX/T118—2010
注:本标准涉及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包括: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温度和湿度、风向和风速、降水、日照、蒸发、地表温度、草温、浅层和深层地温、雪深和雪压、冻土、电线积冰。2.2
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
观测记录达到所要求质量的操作技术和活动。[QX/T66—2007,定义3.1]
格式检查formatcheck
数据是否符合规定格式的检查。2.4
值域检查numericalrangecheck
气象记录是否在其值域范围内的检查。2.5
气候学界限值climaticrange
从气候学角度上不可能出现的气象要素临界值。[QX/T66—2007,定义3.2]
气候学界限值检查climaticrangecheck气象记录是否超越其气候学界限值的检查。2.7
主要变化范围检查mainchangerangecheck在指定的地域和时域范围内,要素数据是否在其主要变化范围内的检查。2.8
内部一致性检查internalconsistencycheck同一时间观测的气象要素记录之间的关系应符合一定物理联系的检查。[QX/T66—2007,定义3.5]
时间一致性检查temporalconsistencycheck气象记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变化是否具有特定规律的检查。QX/T118—2010
[QX/T66—2007,定义3.6]
空间一致性检查spatialconsistencycheck气象记录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变化是否符合其空间规律的检查。2.11
质量控制码qualitycontrolflag标识数据质量的数字。
[QX/T93—2008,定义3.2]
订正数据correcteddata
当原始观测数据疑误或缺测时,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或估算,可用以代替原疑误或缺测数据的数据。
[QX/T93—2098,定义3.3]
修改数据reyiseddata
当原始观测数据疑误或缺测时,经查询用以代替原疑误或缺测数据的数据[QX/T93十
908,定义3.4
3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
质量控制内容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内容包括格式检查、缺测检查、界限值检查、要变化范围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质量控制综合分析以及数据质量标识3.2质量控制方法
3.2.1格式检查
应对观测数据的结构以及每条数据记录的长度进行检查3.2.2缺测检查山
检查某个观测数据是否为缺测数据,若为缺测数据,不再进行其他检查,3.2.3界限值检查
界限值检查包括值域检查和气候学界限值检查。3.2.3.1值域检查
超出值域范围的资料为错误资料。相关要素值域范围如下a)0≤总云量≤10成;
b)0≤低云量≤10成:
c)0<相对湿度≤100%;
d)0≤风向≤360度或用十六方位和静风的缩写: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N、C;e)0≤每日日照时数该日可照时数;f)0≤每小时日照时数≤1h。
注:其他要素暂不做值域检查。3.2.3.2气候学界限值检查
超越气候学界限值的资料为错误资料。相关要素气候学界限值参见附录A。3.2.4主要变化范围检查
在指定地域和时域范围内,超出要素主要变化范围的数据为可疑资料,应做进一步检查,以判断资2
料正确与否。
3.2.5内部一致性检查
QX/T118—2010
要素观测资料应通过如下检查,未通过某一项检查时,相应数据为可疑资料,其中至少有一个数据为错误资料:
a)日最低气压≤定时气压≤日最高气压;b)日最低气温≤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c)日地面最低温度≤定时地面温度≤日地面最高温度;d)日最小相对湿度≤定时相对湿度;e)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湿球结冰时例外);f))气温≥露点温度;
g)10min平均风速≤最大风速;h)2min平均风速≤极大风速
i)极大风速≥最大风速
j)极大风速≥17.%m时,应有大风天气现象;有大风天气现象时,极大风速≥17.0m/s;k)海拔高度>0时,海平面气压>本站气压;海拔高度=0m时,海平面气压=本站气压;海拔高度<0m时,海平面气压<本站气压,1)总云量≥低著(量
m)有非0的总云量记录时,则应有云状记录;n)有非0的低会量记录时,则应有低云状记录;0)云状记录中有吹雪、雪暴、雾或轻雾时,总云量、低云量均应为10成;P)云状记录中有烟幕、霾、浮尘、沙尘暴或扬沙时,总云量、低去量均应为“q)能见度<1.0km时,应有雾或沙尘暴、雪暴、吹雪、浮尘、烟幕、霾、降水天气现象r)1.0km≤能见度<10.0km时,应有轻雾或吹雪、扬沙、浮尘烟幕、霾、降水天气现象;s)降水量>0.0
h或为微量时,应有降水或雪暴天气现象:t)积雪深度>0cm时,应有积雪天气现象;u)每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和月末最后一天积雪深度≥5cm时//应有盾压值;v)电线积冰观测申,雨淞(雾淞)直径≥8(≥15)mm时,应有重量值;w)电线积冰直径1mm时,应有雨淞或雾天气现象;x)电线积冰厚度电线积冰直径
y)冻土深度上限<下限(冻土微量时除外)。3.2.6时间一致性检查
不符合要素时间变化规律的数据为可疑资料。分钟间隔数据和给定时间范围内数据变化界限参见附录B。
3.2.7空间一致性检查
利用与被检站下垫面及周围环境相似的一个或多个邻近站观测数据计算被检站气温值,对被检站观测值和计算值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超出给定的阈值,即认为被检站气温观测数据为可疑资料。注:在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其他要素暂不做空间一致性检查。3.2.8质量控制综合分析
对上述检查后的可疑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别其正确与否;对检查为错误的资料进行原因分析,便于错误资料的纠正及今后数据质量的提高。3.2.9质量控制标识
质量控制后的数据应进行质量标识。表示资料质量的标识有:正确、可疑、错误、订正数据、修改数据、缺测、未做质量控制。资料质量标识用质量控制码表示。质量控制码及其含义见表1。3
QX/T118—2010
质量控制码
质量控制码及其含义
订正数据
修改数据
未作质量控制
海平面气压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本站气压
露点温度
草面温度
地面温度
土壤温度
风速(2min或10 min平均)
瞬时风速
降水强度
(资料性附录)
气候学界限值
气候学界限值范固
870 hPa~1100hPa
300 hPa~1100 hPa
-80℃~60℃
-80℃~35℃
-80℃~60℃
-80℃~80℃
-50℃~50℃
0~75m/s
0~150m/s
0~40mm/min
QX/T118—2010
注:表中数据来自Guide on the Global Data一Processing System》(WMO,1993)和(Guide on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for Data from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WMO,2004)5
QX/T118—2010
露点温度
地面温度
5cm地温
10cm地温
15cm地温
20cm地温
50cm地温
100cm地
相对湿度
2min平均
注:表中数据主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分钟间隔数据和给定时间范围内数据变化界限1min内允许的最大变化值
变化幅度的最小值(时间范围)
0.1 hPa(过去60 min内)
0.1℃(过去60min内)
0.1℃(过去60min内)
0.1℃(过去60min内)
0℃(过去120min内)
0.1t(过去120min内)
a.1℃(过去120min内)
0.C(过去120min内)
0.10(过去120min内)
0.1℃过去240min内)
1%(过去60min内)
(过去60min内)
WeatherStations》(WMO,
《Guide on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for Data from AutomaticE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质量控制步骤
QX/T118—2010
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时,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格式检查、缺测检查、界限值检查、主要变化范围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质量控制综合分析,最后为数据质量标识。质量控制过程中,可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类别、用户需求的差异对上述环节进行增减。50
QX/T118—2010
参考文献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QX/T66—2007
QX/T93—200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气象数据归档格式地面气象辐射WMO.Guide to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 and Methods of Observation.2o08WMO.GuideontheGlobalObservingSystem.1989WMO.Guideon theGlobalDataProcessing System.1993WMO. Guide on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for Data from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
象行业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QX/T118—2010
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邮政编码:100081
网址:http://www,cmp.cma.gov.cn发行部:010-68409198
北京京科印剧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
2010年5月第一版
印张:1字数:30千字
2010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35029-5465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40630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118—2010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of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al data2010-01-20发布
中国气象局
2010-06-01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芝花、王伯民、刘小宁。QX/T118—2010
1范围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surface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aldata反映距离地球陆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的观测数据QX/T118—2010
注:本标准涉及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包括: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温度和湿度、风向和风速、降水、日照、蒸发、地表温度、草温、浅层和深层地温、雪深和雪压、冻土、电线积冰。2.2
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
观测记录达到所要求质量的操作技术和活动。[QX/T66—2007,定义3.1]
格式检查formatcheck
数据是否符合规定格式的检查。2.4
值域检查numericalrangecheck
气象记录是否在其值域范围内的检查。2.5
气候学界限值climaticrange
从气候学角度上不可能出现的气象要素临界值。[QX/T66—2007,定义3.2]
气候学界限值检查climaticrangecheck气象记录是否超越其气候学界限值的检查。2.7
主要变化范围检查mainchangerangecheck在指定的地域和时域范围内,要素数据是否在其主要变化范围内的检查。2.8
内部一致性检查internalconsistencycheck同一时间观测的气象要素记录之间的关系应符合一定物理联系的检查。[QX/T66—2007,定义3.5]
时间一致性检查temporalconsistencycheck气象记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变化是否具有特定规律的检查。QX/T118—2010
[QX/T66—2007,定义3.6]
空间一致性检查spatialconsistencycheck气象记录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变化是否符合其空间规律的检查。2.11
质量控制码qualitycontrolflag标识数据质量的数字。
[QX/T93—2008,定义3.2]
订正数据correcteddata
当原始观测数据疑误或缺测时,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或估算,可用以代替原疑误或缺测数据的数据。
[QX/T93—2098,定义3.3]
修改数据reyiseddata
当原始观测数据疑误或缺测时,经查询用以代替原疑误或缺测数据的数据[QX/T93十
908,定义3.4
3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
质量控制内容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内容包括格式检查、缺测检查、界限值检查、要变化范围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质量控制综合分析以及数据质量标识3.2质量控制方法
3.2.1格式检查
应对观测数据的结构以及每条数据记录的长度进行检查3.2.2缺测检查山
检查某个观测数据是否为缺测数据,若为缺测数据,不再进行其他检查,3.2.3界限值检查
界限值检查包括值域检查和气候学界限值检查。3.2.3.1值域检查
超出值域范围的资料为错误资料。相关要素值域范围如下a)0≤总云量≤10成;
b)0≤低云量≤10成:
c)0<相对湿度≤100%;
d)0≤风向≤360度或用十六方位和静风的缩写: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N、C;e)0≤每日日照时数该日可照时数;f)0≤每小时日照时数≤1h。
注:其他要素暂不做值域检查。3.2.3.2气候学界限值检查
超越气候学界限值的资料为错误资料。相关要素气候学界限值参见附录A。3.2.4主要变化范围检查
在指定地域和时域范围内,超出要素主要变化范围的数据为可疑资料,应做进一步检查,以判断资2
料正确与否。
3.2.5内部一致性检查
QX/T118—2010
要素观测资料应通过如下检查,未通过某一项检查时,相应数据为可疑资料,其中至少有一个数据为错误资料:
a)日最低气压≤定时气压≤日最高气压;b)日最低气温≤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c)日地面最低温度≤定时地面温度≤日地面最高温度;d)日最小相对湿度≤定时相对湿度;e)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湿球结冰时例外);f))气温≥露点温度;
g)10min平均风速≤最大风速;h)2min平均风速≤极大风速
i)极大风速≥最大风速
j)极大风速≥17.%m时,应有大风天气现象;有大风天气现象时,极大风速≥17.0m/s;k)海拔高度>0时,海平面气压>本站气压;海拔高度=0m时,海平面气压=本站气压;海拔高度<0m时,海平面气压<本站气压,1)总云量≥低著(量
m)有非0的总云量记录时,则应有云状记录;n)有非0的低会量记录时,则应有低云状记录;0)云状记录中有吹雪、雪暴、雾或轻雾时,总云量、低云量均应为10成;P)云状记录中有烟幕、霾、浮尘、沙尘暴或扬沙时,总云量、低去量均应为“q)能见度<1.0km时,应有雾或沙尘暴、雪暴、吹雪、浮尘、烟幕、霾、降水天气现象r)1.0km≤能见度<10.0km时,应有轻雾或吹雪、扬沙、浮尘烟幕、霾、降水天气现象;s)降水量>0.0
h或为微量时,应有降水或雪暴天气现象:t)积雪深度>0cm时,应有积雪天气现象;u)每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和月末最后一天积雪深度≥5cm时//应有盾压值;v)电线积冰观测申,雨淞(雾淞)直径≥8(≥15)mm时,应有重量值;w)电线积冰直径1mm时,应有雨淞或雾天气现象;x)电线积冰厚度电线积冰直径
y)冻土深度上限<下限(冻土微量时除外)。3.2.6时间一致性检查
不符合要素时间变化规律的数据为可疑资料。分钟间隔数据和给定时间范围内数据变化界限参见附录B。
3.2.7空间一致性检查
利用与被检站下垫面及周围环境相似的一个或多个邻近站观测数据计算被检站气温值,对被检站观测值和计算值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超出给定的阈值,即认为被检站气温观测数据为可疑资料。注:在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其他要素暂不做空间一致性检查。3.2.8质量控制综合分析
对上述检查后的可疑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别其正确与否;对检查为错误的资料进行原因分析,便于错误资料的纠正及今后数据质量的提高。3.2.9质量控制标识
质量控制后的数据应进行质量标识。表示资料质量的标识有:正确、可疑、错误、订正数据、修改数据、缺测、未做质量控制。资料质量标识用质量控制码表示。质量控制码及其含义见表1。3
QX/T118—2010
质量控制码
质量控制码及其含义
订正数据
修改数据
未作质量控制
海平面气压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本站气压
露点温度
草面温度
地面温度
土壤温度
风速(2min或10 min平均)
瞬时风速
降水强度
(资料性附录)
气候学界限值
气候学界限值范固
870 hPa~1100hPa
300 hPa~1100 hPa
-80℃~60℃
-80℃~35℃
-80℃~60℃
-80℃~80℃
-50℃~50℃
0~75m/s
0~150m/s
0~40mm/min
QX/T118—2010
注:表中数据来自Guide on the Global Data一Processing System》(WMO,1993)和(Guide on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for Data from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WMO,2004)5
QX/T118—2010
露点温度
地面温度
5cm地温
10cm地温
15cm地温
20cm地温
50cm地温
100cm地
相对湿度
2min平均
注:表中数据主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分钟间隔数据和给定时间范围内数据变化界限1min内允许的最大变化值
变化幅度的最小值(时间范围)
0.1 hPa(过去60 min内)
0.1℃(过去60min内)
0.1℃(过去60min内)
0.1℃(过去60min内)
0℃(过去120min内)
0.1t(过去120min内)
a.1℃(过去120min内)
0.C(过去120min内)
0.10(过去120min内)
0.1℃过去240min内)
1%(过去60min内)
(过去60min内)
WeatherStations》(WMO,
《Guide on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for Data from AutomaticE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质量控制步骤
QX/T118—2010
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时,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格式检查、缺测检查、界限值检查、主要变化范围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质量控制综合分析,最后为数据质量标识。质量控制过程中,可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类别、用户需求的差异对上述环节进行增减。50
QX/T118—2010
参考文献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QX/T66—2007
QX/T93—200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气象数据归档格式地面气象辐射WMO.Guide to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 and Methods of Observation.2o08WMO.GuideontheGlobalObservingSystem.1989WMO.Guideon theGlobalDataProcessing System.1993WMO. Guide on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for Data from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
象行业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QX/T118—2010
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邮政编码:100081
网址:http://www,cmp.cma.gov.cn发行部:010-68409198
北京京科印剧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
2010年5月第一版
印张:1字数:30千字
2010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35029-5465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40630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气象行业标准(QX)标准计划
- QX/T515-2019 气象要素特征值
- QX/T511-2019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冰雹
- QX/T513-2019 霾天气过程划分
- QX/T179-2013 船舶气象导航服务
- QX/T118-2010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 QX/T512-2019 气象行政执法案卷立卷归档规范
- QX/T102-2009 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 QX/T369-2016 核电厂气象观测规范
- QX/T148-2020 气象领域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测试与评估规范
- QX/T89-2008 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 QX/T102-2009 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 QX/T100-2009 新一代天气雷达选址规定
- QX/T525-2019 有源L波段风廓线雷达(固定和移动)
- QX/T519-2019 静止气象卫星热带气旋定强技术方法
- QX/T76-2007 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及浓雾的预警预报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