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行业标准(YD)】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11 16:41:00
- YD/T883-2009
- 现行
标准号:
YD/T 883-2009
标准名称: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12-11 -
实施日期:
2010-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32.9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YD/T 883-2009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 YD/T883-2009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06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883-2009
代替YD/T883-1999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forbasestationsubsystemand test methods for radio characters of 900/1800MHz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2009-12-11发布
201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概述·
功能要求·
6BSC性能要求·
BTS性能要求
操作维护(O&M)要求
接口要求,
机械和环境要求
电源和接地要求
同步要求·
13BTS无线指标及测试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TX互调的测试设置附录B(资料性附录)验收测试…目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技术文件、培训、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援参考文献
YD/T883-2009
YD/T883-2009
制定本标准主要依据ETSI的相关GSM标准,考虑GSM900/1800在第2阶段和第2+阶段引入的新功能以及GSM900/1800系统自身的特点以及我国数字蜂窝网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标准中基站无线指标及测试方法部分是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的EN301087(GSM建议11.21的5.3.0版,1998年7月)制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ETSI建议基本保持一致。对于EN301087(GSM建议11.21的5.3.0版,1998年7月)中的必备项,本标准完全采用,对于选择项,则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中有关多载波的无线指标及测试方法对应于3GPPTS45.005和3GPPTS51.021。本标准代替YD/T883-1999《900MHz/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YD/T883-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名称中的“900MHz/1800MHz”根据其他TDMA标准名称改为“900/1800MHz”;b)增加了多载波基站的定义;
c)增加了多载波基站的有关无线指标;d)增加了多载波基站的无线指标的测试方法;e)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f)修改了一些编辑性错误。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然、马鑫、程广辉、李星、章校东、王之曦、王东。
本标准于1996年首次发布,1999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II
1范围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YD/T883-2009
本标准规定了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在结构配置、功能、性能、操作维护、接口、机械和环境、电源和接地、同步等方面的要求及基站无线指标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基站子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910.3-1997
系统同接口第二阶段技术规范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YD/T910.21-1998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第二阶段信令部分YD/T910.22-1998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第二阶段物理层部分IEC60068-2-1环境试验.第2-1部分:试验.试验A:低温IEC60068-2-2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试验.第2节:试验B:干热IEC60068-2-6-2007环境试验.第2-6部分:试验.试验Fc:振动(正弦波)IEC721环境条件的界定
3GPPGSM05.03(ETSIETS300909)欧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十阶段):信道编码欧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十阶段):调制3GPPGSM05.04(ETSIETS300959)3GPPGSM05.05(ETSIETS300910)3GPPGSM05.08(ETSIETS300911)制
欧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阶段):无线传输和接收欧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十阶段):无线子系统链路控3GPPGSM05.10(ETSIETS300912)欧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十阶段):无线子系统同步3GPPTS45.005无线接入网:无线传输和接收ETSIETR027
无线和设备系统:移动无线设备的测量方法ETSIETS300019-1设备工程:电信设备的环境条件和环境测试第0-1部分:环境条件的界定和介绍
ETSIETS300113无线设备和系统:陆地移动业务:带有天线接头用于传送数据(和语音)的无线设备的技术特性和测试条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
YD/T883-2009
载波频率
被测的ARFCN中心频率。
除非有特殊说明,这里的GSM均包含GSM900和GSM1800。使用频段如下:移动台发(TX),基站收(RX)GSM900
GSM1800
3.2缩略语
890MHz~915MHz
1710MHz~1785MHz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接口
EVSIDR
Ainterface
Associated ControlChannel
AccessGrantedChannel
AbsoluteRadioFrequencyChannelNumberBottom
Broadcasting Control channelBasic Control Function
BitErrorRate
Bad Frame Identity
Base Station Center
BaseStation Subsystem
BaseStationSubsystemTestEquipment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CellBroadcastingControlChannelCommonControlChannel
CellIdentifier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Direct Current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
Equalize
ErasedSIlenceDescriptorRate
ErasedValid SIlenceDescriptorRateFastAssociatedControlChannel基站发(TX),移动台收(RX)
935MHz~960MHz
1805MHz~1880MHz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口
随路控制信道
接入准许信道
绝对射频频道号
进行测试的BSS支持频率范围中的最低频率
广播控制信道
基本控制功能
比特差错率,误码率
坏顿标识
基站控制器
基站子系统
基站测试设备
小区广播控制信道
公共控制信道
小区识别
循环穴余校验
专用控制信道
非连续接收
非连续发射
擦除的SID顿率
擦除的有效SID顿率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
RXQUAL
Frequency Correction ChannelFrameEraseIdentity
Frame Erase Rate
Global Cell Identity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HighTerrain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Layer1
Layer 2
Layer3
Link AccessProtocol on DchannelLinkAccessProtocolonDmchannelMiddle
Man-Machine Interface
Mobile Station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Message Transfer Part
Operation&Maintenance
OperationMaintenanceCenter
Paging Channel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Rural Area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idual Bit Error Ratio
RadioFrequency
RadioFrequencyTestEquipment
Receive
Rx Level Value
Rx Quality Level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SlowAssociatedControlChannelService Access Point IdentitySignalling Connect Control PartSynchronization Channel
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SIlence Descriptor
频率纠正信道
顿擦除标识
顿擦除率
全球小区识别码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
YD/T883-2009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D信道上的链路接入协议
Dm信道上的链路接入协议
进行测试的BSS支持频率范围中的中央频率
人机接口
移动台
移动交换机
消息传递部分
操作和维护
操作维护中心
寻呼信道
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
随机接入信道
残余比特差错率
无线频率测试设备
收信电平值
收信质量级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
业务接入识别码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同步信道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静寂顿
YD/T883-2009
SubMultiplexer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CBSCShortMessageService-CellBroadcastServiceCenter
SMS-SC
TCH/FS
TCH/HS
Um接口
4概述
Short Message Service - Service CenterSlow Frequency Hopping
TimeAdvance
Traffic Channel
Traffic Channel/Full Rate SpeechTrafficChannel/FullRate9.6kbit/sTrafficChannel/HalfRateSpeechTrafficChannel/HalfRate4.8kbit/s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ranscoderandRateAdapterUnitTransceiver
Temporary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errestrial Urban
Transmit
UnreliableFrameRate
UmInterface
VoltageStanding-WaveRatio
子复用器
短消息业务
短消息小区广播业务中心
短消息业务中心
慢跳频
进行测试的BSS支持频率范围中的最高频率
时间提前量
业务信道
业务信道/全速话音
业务信道/全速9.6kbit/s
业务信道/半速话音
业务信道/半速4.8kbit/s
时分多址接入
码变换/速率适配单元
收发信机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
平坦城市
不可靠顿率
基站子系统和移动台间接口
电压驻波比
基站子系统(BSS)如图1所示。它由两大功能实体组成: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站(BTS),另外还包括基站操作维护中心(OMC-R)和短消息小区广播业务中心(SMS-CBSC)等。其中BSC通过A接口与移动交换中心(MSC)相连。一个BSC可以控制多个BTS。当BSC与BTS本地配置时不强制要求连接形式。当BSC与BTS远端配置时,其接口称为Abis。BTS可以带多个收发信机(TRX)和一个基本控制功能单元(BCF)。BTS通过空中接口(Um),建立与指定移动站之间的通信。BSS与OMC-R的接口可以是通过A接口的,也可以是独立的OMC接口,以完成网络管理功能的远端控制。在本标准中这两种情况统称OMC接口。个完整的BSS系统还应包括码变换/速率适配单元(TRAU),完成BSS与固定网之间码型的变换及速率的配合。TRAU在物理位置上有多种选择,通常放在BSS与MSC接口的MSC一侧,受BSS控制。根据TRAU的位置以及有无子复用(SM)功能,BSS的类型可以分为7种:a)TRAU位于BSS内部,并且没有内部BSC/BTS接口(Abis)。b)TRAU位于BSS外部,并且没有内部BSC/BTS接口(Abis)。c)TRAU位于BTS,并且内部Abis接口为64kbit/s。4
YD/T883-2009
d)TRAU位于BSC,内部Abis接口使用4X16kbit/s,复用成一个64kbit/s(Abis接口为16kbit/s)。e)TRAU位于BSC,内部Abis接口无复用器(16/64kbit/s接口)。f)TRAU位于BSS外部(MSC),Abis使用4×16kbit/s复用成一个64kbit/s(Abis接口为16kbit/s)。g)TRAU位于BSS外部(MSC),Abis不使用复用(Abis接口为16/64kbit/s),推荐采用d)、e)、f)和g)4种类型。BSS
SMS-SC
5功能要求
5.1小区
SMS-CBSC
图1基站设备(BSS)
BSS应能支持全向小区和扇形小区,每基站站址应能配置1~3个小区,在需要时还应支持3个以上小区的配置方式。
BSS能支持多层网等多种重叠覆盖技术。5.2TDMA同步
无论同一基站站址内的属于不同小区的TRX之间有没有TDMA顿同步时,BSS都应能正常工作。BSS应支持同步切换、非同步切换、伪同步切换和预同步切换。5.3信道管理
5.3.1地面信道管理
BSS应支持MSC-BSS间地面信道阻塞指示。BSS应支持BSC-BTS间地面信道管理。TCH与BSC-BTS间地面信道应能1:1配置。5.3.2业务信道(TCH)
业务信道管理包括:信道分配,链路监视、信道释放、功能控制决定。BSS应支持下列类型TCH:·全速率业务信道:
-TCH/FS;
一TCH/F9.6透明和非透明;
一TCH/F4.8透明;
一TCH/F2.4透明。
YD/T883-2009
·半速率业务信道:
-TCH/HS;
-TCH/H4.8;
-TCH/H2.4。
·小区广播信道(CBCH)。
·增强型全速率业务信道:
-TCH/EFS;
一TCH/EF9.6透明和非透明;
一TCH/EF4.8透明;
一TCH/EF2.4透明。
注:半速率和增强型全速率业务信道及相关功能可在将来运营者需要时提供。5.3.3控制信道
BSS应支持以下控制信道:
-广播控制信道/公共控制信道(BCCH/CCCH):其功能包括BCCH/CCCH管理,随机接入立即分配(接入允许),寻呼分组计算。根据控制信道的功能可分为:BCCH、FCCH、SCH、PCH、RACH、AGCH。
一独立专用控制信道管理:其功能包括SDCCH资源管理,SDCCH分配,链路监视,信道释放,功能控制裁决。有SACCH/TF、FACCH/F、SDCCH/8、SACCH/C8、SDCCH/4、SACCH/C4、SACCH/TH和FACCH/H几种类型。
BSS应支持以下控制信道的组合:a)TCH/F+FACCH/F+SACCH/TF
b)TCH/H(0,1)+FACCH/H(0,1)+SACCH/TH(0,1)c)TCH/H(O,0)+FACCH/H(0,1)+SACCH/TH(O,1)+TCH/H(1,1)d)FCCH+SCH+BCCH+CCCH
e)FCCH+SCH+BCCH+CCCH+SDCCH/4(0,,3)+SACCH/C4(0,.,3)f) BCCH+CCCH
g)SDCCH/8(0,,7)+SACCH/C8(0,,7)DCCH=PCH+RACH+AGCH
5.4短消息业务
5.4.1点到点短消息业务
点到点短消息业务包括移动主叫SMS和移动被叫SMS。BTS应能根据GSM02.03、03.40和04.11支持点到点短消息的传送。BSS应能支持中文短消息,中文代码应符合GSM03.38。5.4.2小区广播短消息
BSS应支持短消息小区广播。来自于SMS-CB服务中心或来自于OMC-R的广播型短消息通过O&M接口送到BSC。厂商应该遵循OMC-R和BSC之间的消息格式。BSC应能为每个小区管理60个小区广播短消息。BSC应能按排消息的传输开始时间和重复率。BSC6
YD/T883-2009
应能依次传输每一个消息,并且循环,连续的重复,直到一个消息被取消或更改。在SMS-CB服务中心的控制下,一个给出的小区广播消息可以被发送到多个小区。SMS-CBSC或OMC-R应能支持中文短消息,中文代码应符合GSMO3.38。5.5非连续接收和寻呼
BSS应支持非连续接收(DRX)和寻呼消息的排队,使寻呼消息在正确的寻呼块(MS监测的寻呼块)发送,并且执行寻呼消息的传输。BSS应尽量减小从MSC收到收到寻呼消息与在无线接口发送之间的排队时延,排队引起的时延最大不应超过寻呼复帧(BS-PA-MFRMSX51TDMA顿)的长度加上0.25s的实现时延。BSS应支持以IMSI和TMSI进行的寻呼。必要时BSS应能使用扩展寻呼和寻呼重组。5.6非连续发送(DTX)和话音激活检测(VAD)BTS应支持基于MS上行链路VAD的DTX。BTS应支持基于下行链路VAD的DTX。BTS应能支持舒适噪声。
5.7安全
BSS应支持GSM规定的相关安全功能。一用户数据保密—物理连接;
一无连接用户数据保密;
一信令信息单元保密。
在正常操作和切换时,把加密信息存储并通知MS。加密模式建立目的是在鉴权之后启动和同步MS与BSS内的加密设备。MS和MSC从鉴权过程中已经确定了加密钥Kc。
BSS应支持两种加密算法(A5/1、A5/2)。BSS应能对每个TRX同时支持多种加密算法,用于带有不同加密算法的MS。BSS应支持带有其不支持或无法识别的加密算法的MS,能使MS在不加密的状态下通信。5.8跳频
BSS应能支持GSM05.02中定义的跳频。BSS应支持MS在跳频的小区和不跳频的小区之间的相互切换。BSS(无论是否工作在跳频状态下)应能支持MS在它与其他BSS(无论是否工作在跳频状态下)之间的相互切换。
BSS应支持跳频的两种实现方式:一基带跳频;
一射频跳频。
TRX应在故障中断工作再恢复后重新自动开始跳频。5.9切换
BSS应支持GSM900频段内,GSM1800频段内和GSM900/1800频段间的切换。BSS应能处理切换测量并执行切换。1
YD/T883-2009
BSS应支持网络发起的由于业务控制和干扰管理原因的切换,这其中应包括:一GSM900/1800频段之间的切换;一不同编码方式的话音信道之间的切换;一多层网之间的切换,
当使用DTX时,BSS应支持切换。BSS应支持以下类型的切换:
a)TCH到TCH切换:
一同一BTS内不同TCH之间的切换;一同一BSC内不同BTS之间的切换;一在相同MSC内不同BSC之间的切换;一在不同MSC之问的切换。
b)SDCCH到TCH切换:
一同一BSC内不同BTS之间SDCCH到TCH的切换;一在相同MSC内不同BSC之间SDCCH到TCH的切换;一在不同MSC之间SDCCH到TCH的切换。c)SDCCH到SDCCH切换:
一同一BTS内不同SDCCH之间的切换;一同一BSC内不同BTS之间SDCCH到SDCCH的切换;一在相同MSC内不同BSC之间SDCCH到SDCCH的切换;一在不同MSC之间SDCCH到SDCCH的切换。5.10时间提前量(TA)
BTS应计算时间提前量(为SACCH下行链路L1首标计算)用以确定无线接口的传输时延。5.11RF功率控制
RF功率控制的目的是在确保基站/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足以确保良好的话音/数据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移动台/基站的RF输出功率。5.11.1移动台RF功率控制
BSC应支持MS的静态和动态RF功率控制。动态RF功率控制功能以RXLEV和RXQUAL测量结果为基础。
5.11.2基站RF功率控制
BSS应支持基站的静态和动态RF功率控制。基站功率控制应是基于每个TCH时隙进行的。5.12码型变换/速率适配器(TRAU)和子复用器码型变换器进行GSM13kbit/s的话音编码速率和标准的64kbit/s的A律PCM速率之间的转换。码型转换器在安装时应既允许放在MSC侧,也可放在BSC侧。BSS应支持全速率话音编码器,并能在将来提供半速率和增强型全速率话音编码器。在提供半速率和增强型全速率话音编码器时,应能使用A接口上定义的电路组功能,而不应替换全部现有TRAU。子复用器用于将4路13kbit/s的GSM全速率话音信号或增强型话音编码信号集中到一路64kbit/s时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883-2009
代替YD/T883-1999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forbasestationsubsystemand test methods for radio characters of 900/1800MHz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2009-12-11发布
201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概述·
功能要求·
6BSC性能要求·
BTS性能要求
操作维护(O&M)要求
接口要求,
机械和环境要求
电源和接地要求
同步要求·
13BTS无线指标及测试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TX互调的测试设置附录B(资料性附录)验收测试…目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技术文件、培训、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援参考文献
YD/T883-2009
YD/T883-2009
制定本标准主要依据ETSI的相关GSM标准,考虑GSM900/1800在第2阶段和第2+阶段引入的新功能以及GSM900/1800系统自身的特点以及我国数字蜂窝网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标准中基站无线指标及测试方法部分是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的EN301087(GSM建议11.21的5.3.0版,1998年7月)制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ETSI建议基本保持一致。对于EN301087(GSM建议11.21的5.3.0版,1998年7月)中的必备项,本标准完全采用,对于选择项,则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中有关多载波的无线指标及测试方法对应于3GPPTS45.005和3GPPTS51.021。本标准代替YD/T883-1999《900MHz/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YD/T883-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名称中的“900MHz/1800MHz”根据其他TDMA标准名称改为“900/1800MHz”;b)增加了多载波基站的定义;
c)增加了多载波基站的有关无线指标;d)增加了多载波基站的无线指标的测试方法;e)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f)修改了一些编辑性错误。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然、马鑫、程广辉、李星、章校东、王之曦、王东。
本标准于1996年首次发布,1999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II
1范围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YD/T883-2009
本标准规定了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在结构配置、功能、性能、操作维护、接口、机械和环境、电源和接地、同步等方面的要求及基站无线指标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基站子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910.3-1997
系统同接口第二阶段技术规范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YD/T910.21-1998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第二阶段信令部分YD/T910.22-1998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第二阶段物理层部分IEC60068-2-1环境试验.第2-1部分:试验.试验A:低温IEC60068-2-2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试验.第2节:试验B:干热IEC60068-2-6-2007环境试验.第2-6部分:试验.试验Fc:振动(正弦波)IEC721环境条件的界定
3GPPGSM05.03(ETSIETS300909)欧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十阶段):信道编码欧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十阶段):调制3GPPGSM05.04(ETSIETS300959)3GPPGSM05.05(ETSIETS300910)3GPPGSM05.08(ETSIETS300911)制
欧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阶段):无线传输和接收欧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十阶段):无线子系统链路控3GPPGSM05.10(ETSIETS300912)欧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十阶段):无线子系统同步3GPPTS45.005无线接入网:无线传输和接收ETSIETR027
无线和设备系统:移动无线设备的测量方法ETSIETS300019-1设备工程:电信设备的环境条件和环境测试第0-1部分:环境条件的界定和介绍
ETSIETS300113无线设备和系统:陆地移动业务:带有天线接头用于传送数据(和语音)的无线设备的技术特性和测试条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
YD/T883-2009
载波频率
被测的ARFCN中心频率。
除非有特殊说明,这里的GSM均包含GSM900和GSM1800。使用频段如下:移动台发(TX),基站收(RX)GSM900
GSM1800
3.2缩略语
890MHz~915MHz
1710MHz~1785MHz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接口
EVSIDR
Ainterface
Associated ControlChannel
AccessGrantedChannel
AbsoluteRadioFrequencyChannelNumberBottom
Broadcasting Control channelBasic Control Function
BitErrorRate
Bad Frame Identity
Base Station Center
BaseStation Subsystem
BaseStationSubsystemTestEquipment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CellBroadcastingControlChannelCommonControlChannel
CellIdentifier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Direct Current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
Equalize
ErasedSIlenceDescriptorRate
ErasedValid SIlenceDescriptorRateFastAssociatedControlChannel基站发(TX),移动台收(RX)
935MHz~960MHz
1805MHz~1880MHz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口
随路控制信道
接入准许信道
绝对射频频道号
进行测试的BSS支持频率范围中的最低频率
广播控制信道
基本控制功能
比特差错率,误码率
坏顿标识
基站控制器
基站子系统
基站测试设备
小区广播控制信道
公共控制信道
小区识别
循环穴余校验
专用控制信道
非连续接收
非连续发射
擦除的SID顿率
擦除的有效SID顿率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
RXQUAL
Frequency Correction ChannelFrameEraseIdentity
Frame Erase Rate
Global Cell Identity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HighTerrain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Layer1
Layer 2
Layer3
Link AccessProtocol on DchannelLinkAccessProtocolonDmchannelMiddle
Man-Machine Interface
Mobile Station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Message Transfer Part
Operation&Maintenance
OperationMaintenanceCenter
Paging Channel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Rural Area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idual Bit Error Ratio
RadioFrequency
RadioFrequencyTestEquipment
Receive
Rx Level Value
Rx Quality Level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SlowAssociatedControlChannelService Access Point IdentitySignalling Connect Control PartSynchronization Channel
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SIlence Descriptor
频率纠正信道
顿擦除标识
顿擦除率
全球小区识别码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
YD/T883-2009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D信道上的链路接入协议
Dm信道上的链路接入协议
进行测试的BSS支持频率范围中的中央频率
人机接口
移动台
移动交换机
消息传递部分
操作和维护
操作维护中心
寻呼信道
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
随机接入信道
残余比特差错率
无线频率测试设备
收信电平值
收信质量级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
业务接入识别码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同步信道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静寂顿
YD/T883-2009
SubMultiplexer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CBSCShortMessageService-CellBroadcastServiceCenter
SMS-SC
TCH/FS
TCH/HS
Um接口
4概述
Short Message Service - Service CenterSlow Frequency Hopping
TimeAdvance
Traffic Channel
Traffic Channel/Full Rate SpeechTrafficChannel/FullRate9.6kbit/sTrafficChannel/HalfRateSpeechTrafficChannel/HalfRate4.8kbit/s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ranscoderandRateAdapterUnitTransceiver
Temporary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errestrial Urban
Transmit
UnreliableFrameRate
UmInterface
VoltageStanding-WaveRatio
子复用器
短消息业务
短消息小区广播业务中心
短消息业务中心
慢跳频
进行测试的BSS支持频率范围中的最高频率
时间提前量
业务信道
业务信道/全速话音
业务信道/全速9.6kbit/s
业务信道/半速话音
业务信道/半速4.8kbit/s
时分多址接入
码变换/速率适配单元
收发信机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
平坦城市
不可靠顿率
基站子系统和移动台间接口
电压驻波比
基站子系统(BSS)如图1所示。它由两大功能实体组成: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站(BTS),另外还包括基站操作维护中心(OMC-R)和短消息小区广播业务中心(SMS-CBSC)等。其中BSC通过A接口与移动交换中心(MSC)相连。一个BSC可以控制多个BTS。当BSC与BTS本地配置时不强制要求连接形式。当BSC与BTS远端配置时,其接口称为Abis。BTS可以带多个收发信机(TRX)和一个基本控制功能单元(BCF)。BTS通过空中接口(Um),建立与指定移动站之间的通信。BSS与OMC-R的接口可以是通过A接口的,也可以是独立的OMC接口,以完成网络管理功能的远端控制。在本标准中这两种情况统称OMC接口。个完整的BSS系统还应包括码变换/速率适配单元(TRAU),完成BSS与固定网之间码型的变换及速率的配合。TRAU在物理位置上有多种选择,通常放在BSS与MSC接口的MSC一侧,受BSS控制。根据TRAU的位置以及有无子复用(SM)功能,BSS的类型可以分为7种:a)TRAU位于BSS内部,并且没有内部BSC/BTS接口(Abis)。b)TRAU位于BSS外部,并且没有内部BSC/BTS接口(Abis)。c)TRAU位于BTS,并且内部Abis接口为64kbit/s。4
YD/T883-2009
d)TRAU位于BSC,内部Abis接口使用4X16kbit/s,复用成一个64kbit/s(Abis接口为16kbit/s)。e)TRAU位于BSC,内部Abis接口无复用器(16/64kbit/s接口)。f)TRAU位于BSS外部(MSC),Abis使用4×16kbit/s复用成一个64kbit/s(Abis接口为16kbit/s)。g)TRAU位于BSS外部(MSC),Abis不使用复用(Abis接口为16/64kbit/s),推荐采用d)、e)、f)和g)4种类型。BSS
SMS-SC
5功能要求
5.1小区
SMS-CBSC
图1基站设备(BSS)
BSS应能支持全向小区和扇形小区,每基站站址应能配置1~3个小区,在需要时还应支持3个以上小区的配置方式。
BSS能支持多层网等多种重叠覆盖技术。5.2TDMA同步
无论同一基站站址内的属于不同小区的TRX之间有没有TDMA顿同步时,BSS都应能正常工作。BSS应支持同步切换、非同步切换、伪同步切换和预同步切换。5.3信道管理
5.3.1地面信道管理
BSS应支持MSC-BSS间地面信道阻塞指示。BSS应支持BSC-BTS间地面信道管理。TCH与BSC-BTS间地面信道应能1:1配置。5.3.2业务信道(TCH)
业务信道管理包括:信道分配,链路监视、信道释放、功能控制决定。BSS应支持下列类型TCH:·全速率业务信道:
-TCH/FS;
一TCH/F9.6透明和非透明;
一TCH/F4.8透明;
一TCH/F2.4透明。
YD/T883-2009
·半速率业务信道:
-TCH/HS;
-TCH/H4.8;
-TCH/H2.4。
·小区广播信道(CBCH)。
·增强型全速率业务信道:
-TCH/EFS;
一TCH/EF9.6透明和非透明;
一TCH/EF4.8透明;
一TCH/EF2.4透明。
注:半速率和增强型全速率业务信道及相关功能可在将来运营者需要时提供。5.3.3控制信道
BSS应支持以下控制信道:
-广播控制信道/公共控制信道(BCCH/CCCH):其功能包括BCCH/CCCH管理,随机接入立即分配(接入允许),寻呼分组计算。根据控制信道的功能可分为:BCCH、FCCH、SCH、PCH、RACH、AGCH。
一独立专用控制信道管理:其功能包括SDCCH资源管理,SDCCH分配,链路监视,信道释放,功能控制裁决。有SACCH/TF、FACCH/F、SDCCH/8、SACCH/C8、SDCCH/4、SACCH/C4、SACCH/TH和FACCH/H几种类型。
BSS应支持以下控制信道的组合:a)TCH/F+FACCH/F+SACCH/TF
b)TCH/H(0,1)+FACCH/H(0,1)+SACCH/TH(0,1)c)TCH/H(O,0)+FACCH/H(0,1)+SACCH/TH(O,1)+TCH/H(1,1)d)FCCH+SCH+BCCH+CCCH
e)FCCH+SCH+BCCH+CCCH+SDCCH/4(0,,3)+SACCH/C4(0,.,3)f) BCCH+CCCH
g)SDCCH/8(0,,7)+SACCH/C8(0,,7)DCCH=PCH+RACH+AGCH
5.4短消息业务
5.4.1点到点短消息业务
点到点短消息业务包括移动主叫SMS和移动被叫SMS。BTS应能根据GSM02.03、03.40和04.11支持点到点短消息的传送。BSS应能支持中文短消息,中文代码应符合GSM03.38。5.4.2小区广播短消息
BSS应支持短消息小区广播。来自于SMS-CB服务中心或来自于OMC-R的广播型短消息通过O&M接口送到BSC。厂商应该遵循OMC-R和BSC之间的消息格式。BSC应能为每个小区管理60个小区广播短消息。BSC应能按排消息的传输开始时间和重复率。BSC6
YD/T883-2009
应能依次传输每一个消息,并且循环,连续的重复,直到一个消息被取消或更改。在SMS-CB服务中心的控制下,一个给出的小区广播消息可以被发送到多个小区。SMS-CBSC或OMC-R应能支持中文短消息,中文代码应符合GSMO3.38。5.5非连续接收和寻呼
BSS应支持非连续接收(DRX)和寻呼消息的排队,使寻呼消息在正确的寻呼块(MS监测的寻呼块)发送,并且执行寻呼消息的传输。BSS应尽量减小从MSC收到收到寻呼消息与在无线接口发送之间的排队时延,排队引起的时延最大不应超过寻呼复帧(BS-PA-MFRMSX51TDMA顿)的长度加上0.25s的实现时延。BSS应支持以IMSI和TMSI进行的寻呼。必要时BSS应能使用扩展寻呼和寻呼重组。5.6非连续发送(DTX)和话音激活检测(VAD)BTS应支持基于MS上行链路VAD的DTX。BTS应支持基于下行链路VAD的DTX。BTS应能支持舒适噪声。
5.7安全
BSS应支持GSM规定的相关安全功能。一用户数据保密—物理连接;
一无连接用户数据保密;
一信令信息单元保密。
在正常操作和切换时,把加密信息存储并通知MS。加密模式建立目的是在鉴权之后启动和同步MS与BSS内的加密设备。MS和MSC从鉴权过程中已经确定了加密钥Kc。
BSS应支持两种加密算法(A5/1、A5/2)。BSS应能对每个TRX同时支持多种加密算法,用于带有不同加密算法的MS。BSS应支持带有其不支持或无法识别的加密算法的MS,能使MS在不加密的状态下通信。5.8跳频
BSS应能支持GSM05.02中定义的跳频。BSS应支持MS在跳频的小区和不跳频的小区之间的相互切换。BSS(无论是否工作在跳频状态下)应能支持MS在它与其他BSS(无论是否工作在跳频状态下)之间的相互切换。
BSS应支持跳频的两种实现方式:一基带跳频;
一射频跳频。
TRX应在故障中断工作再恢复后重新自动开始跳频。5.9切换
BSS应支持GSM900频段内,GSM1800频段内和GSM900/1800频段间的切换。BSS应能处理切换测量并执行切换。1
YD/T883-2009
BSS应支持网络发起的由于业务控制和干扰管理原因的切换,这其中应包括:一GSM900/1800频段之间的切换;一不同编码方式的话音信道之间的切换;一多层网之间的切换,
当使用DTX时,BSS应支持切换。BSS应支持以下类型的切换:
a)TCH到TCH切换:
一同一BTS内不同TCH之间的切换;一同一BSC内不同BTS之间的切换;一在相同MSC内不同BSC之间的切换;一在不同MSC之问的切换。
b)SDCCH到TCH切换:
一同一BSC内不同BTS之间SDCCH到TCH的切换;一在相同MSC内不同BSC之间SDCCH到TCH的切换;一在不同MSC之间SDCCH到TCH的切换。c)SDCCH到SDCCH切换:
一同一BTS内不同SDCCH之间的切换;一同一BSC内不同BTS之间SDCCH到SDCCH的切换;一在相同MSC内不同BSC之间SDCCH到SDCCH的切换;一在不同MSC之间SDCCH到SDCCH的切换。5.10时间提前量(TA)
BTS应计算时间提前量(为SACCH下行链路L1首标计算)用以确定无线接口的传输时延。5.11RF功率控制
RF功率控制的目的是在确保基站/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足以确保良好的话音/数据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移动台/基站的RF输出功率。5.11.1移动台RF功率控制
BSC应支持MS的静态和动态RF功率控制。动态RF功率控制功能以RXLEV和RXQUAL测量结果为基础。
5.11.2基站RF功率控制
BSS应支持基站的静态和动态RF功率控制。基站功率控制应是基于每个TCH时隙进行的。5.12码型变换/速率适配器(TRAU)和子复用器码型变换器进行GSM13kbit/s的话音编码速率和标准的64kbit/s的A律PCM速率之间的转换。码型转换器在安装时应既允许放在MSC侧,也可放在BSC侧。BSS应支持全速率话音编码器,并能在将来提供半速率和增强型全速率话音编码器。在提供半速率和增强型全速率话音编码器时,应能使用A接口上定义的电路组功能,而不应替换全部现有TRAU。子复用器用于将4路13kbit/s的GSM全速率话音信号或增强型话音编码信号集中到一路64kbit/s时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