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机械行业标准(JB) >>
- JB/T 10973-2010 艺术铸造铜雕塑件

【机械行业标准(JB)】 艺术铸造铜雕塑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28 07:27:54
- JB/T10973-2010
- 现行
标准号:
JB/T 10973-2010
标准名称:
艺术铸造铜雕塑件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0-02-1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35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艺术铸造铜及铜合金雕塑产品的分级、分类、艺术形象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交付、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高度小于30m的产品。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铸造、特种铸造方法生产的艺术铸造铜及铜合金产品。 JB/T 10973-2010 艺术铸造铜雕塑件 JB/T10973-2010

部分标准内容:
ICS77.150.30
备案号:28495—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973—2010
艺术铸造铜雕塑件
Artcastingbronzesculptures
2010-02-1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产品分级、分类bZxz.net
艺术形象要求
技术要求.
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
产品的尺寸,
表面质量
内部质量.
缺陷修正.
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
表面质量
内部质量
检验规则.
艺术形象.
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
产品尺寸,
表面质量
内部质量,
8产品交付和运输
表.产品分级表...
表2大型产品分类
表3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
表4铜合金的力学性能
JB/T10973—2010
JB/T10973—2010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L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铸造协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伯奎、谭德容、糜朝华、詹绍思、刘成云、邹吉祥、贺传忠、蒋沪英、张增艳、秦云鹏、卫恩胜。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艺术铸造铜雕塑件
JB/T10973—2010
本标准规定了艺术铸造铜及铜合金雕塑产品的分级、分类、艺术形象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交付和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高度小于30m的产品。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铸造、特种铸造方法生产的艺术铸造铜及铜合金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eqVISO6892:1998)GB/T1176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GB/T1176—1987,neqISO1338:1977)GB/T5121.1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GB/T5121.1一2008,ISO1554:1976,ISO1553:1976,MOD)GB/T5121.3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铅含量的测定(GB/T5121.3-2008,ISO4749:1984,MOD)
GB/T5121.5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镍含量的测定(GB/T5121.5-2008,ISO1810:1976,ISO4743:1984,ISO4742:1984,MOD)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0部分:锡含量的测定(GB/T5121.10—2008,ISOGB/T5121.10钅
3111:1975,MOD)
GB/T5121.11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锌含量的测定(GB/T5121.11-—2008,ISO4740:1985,MOD)
GB/T5121.13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3部分:铝含量的测定(GB/T5121.13—2008,ISO3110:1975,IDT)
GB/T5121.14钅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4部分:锰含量的测定(GB/T5121.142008,ISO2543:1973,MOD)
GB/T5121.23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3部分:硅含量的测定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产品分级、分类
雕塑大小划分为:
a)小型产品:外形最高(或最长)尺寸小于1.0m的艺术铸造铜产品。b)中型产品:外形最高尺寸大于或等于1.0m而小于10.0m的艺术铸造铜产品。c)大型产品:外形最高尺寸大于或等于10.0m而小于30m的艺术铸造铜产品。中、小型产品按其质量要求分为二级:A级、AA级、AAA级;人型产品根据使用条件和高度最大尺寸分为三类:1类、II类、IⅡ类。各种级别、类别的质量要求及检验项目见表1、表2。1
JB/T10973—2010
AAA级
ⅡI类
ⅡI类
--般产品
表1产品分级表
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品相要求较高的产品检验项目
艺术形象、尺寸、铸件及焊缝表面质量艺术形象、尺寸、铸件与焊缝表面质量及特定项目
表面质良好、尺寸精度较高、品相优良及有特殊要求的产品
艺术形象、尺寸、铸件与焊缝表面质量、化学成分及特定项目
2大型产品分类
分类条件
20m<产品高度≤30m:承受大或中等风载及有特殊要求者
10m<产品高度≤20m承受大或中等风载及有特殊要求者
安装于室内或低风载场所
检验项目
艺术形象、尺寸、表面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内部承载结构
艺术形象、尺寸、表面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内部承载结构
艺术形象、尺寸、表面质量
注:产品的级别、类别由需方在合同或图样中注明,对未注明级别的中、小型产品视为A级,未注明类别的大型产品视为IⅡI类。
艺术形象要求
产品的整体外形与表面效果必须与经供需双方确认的样稿相符。外形有拼焊的产品,其焊缝处的型面不允许有明显影响外观质量的凹陷、凸起和色差。需要表面处理的产品,供需双方应商定具体要求、验收方法等条款。技术要求
化学成分
常用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规定表3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
合金牌号
ZCuZn16Si4
ZCuZn38
ZCuSn6Pb1
ZCuSi4Mn
ZCuSn8Zn4
ZCuSn3Zn10Pb2
ZCuZn20Ni20Pb9Sn2
ZCuMn13Zn20Ni5Al
17.0~25.0
19.0~25.0
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7.5~9.0
3.6~5.0Mn0.8~1.5
Mn11.0~15.0A10.5~3.00.05~2.511.0~14.0
60.0~63.0
86.0~89.0
53.0~58.0
注:对要求分析杂质元素含量的产品,应在合同或图样中注明杂质元素名称及其允许含量。5.2力学性能
硅黄铜
普通黄铜
含Pb黄铜
硅青铜
不含Pb黄铜
允许不加铅
允许不加铝
5.2.1对要求检测力学性能的产品,推荐选用表4中列出的合金材料,其性能应符合表4。序号
合金牌号
ZCuSn3Zn10Pb2
ZCuSn8Zn4
ZCuZn38
ZCuZn16Si4
表4铜合金的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RmMPa
屈服强度Rpo.2MPa
5.2.2采用表4以外合金牌号时,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应的规定。5.3产品的尺寸
JB/T10973—2010
伸长率A(%)
5.3.1产品的主要尺寸(一般指总高度)应符合图样或合同规定,尺寸偏差应控制在总高度的土2.5%以内。
5.3.2为保证产品安装质量,应满足需方在合同或图样上提出的安装余量。5.4表面质量
5.4.1产品表面状态应符合合同或图样规定,表面粗糙度则应达到双方共同选定的验收样块,或与样稿表面对比。
5.4.2对产品表面的浇冒口余根、披缝、毛刺、多肉以及铸造缺陷补焊处均应修饰得与其型面齐平(需方要求保留的分型面披缝残根除外)。5.4.3产品的表面不应有可见的裂纹、冷隔等穿透性缺陷。5.4.4铸焊结构产品的焊缝区不允许存在明显的咬边、击弧坑、氧化黑皮、金属豆等焊接缺陷。5.4.5产品表面的铸造缺陷:
a)小型产品面部、手部等主要部位不允许存在孔洞缺陷;b)所有孔洞缺陷深度尺寸≤直径;c)小型产品拼焊处允许存在的过渡性错位:A级1.0mm、AA级0.5mm、AAA级0;中型产品允许存在的过渡性错位≤1.5mm;大型产品允许存在的过渡性错位≤2.5mm。5.5内部质量
5.5.1需方无特殊要求时,-一般不作内部质量检测。5.5.2ⅡI类大型产品内部一般应设置钢结构支撑;I类产品内部必须设置钢结构支撑。5.5.3室外安放的大型产品应有可靠的避雷装置,其接地总电阻不超过102。5.6缺陷修正
5.6.1允许用焊补方法补焊或嵌焊所有的铸造缺陷。5.6.2对于大面积的严重疏松或其他重大缺陷,应将其割除后再进行嵌补,嵌补后的型面应整修到与嵌补前的型面相符。
5.6.3焊接应使用与母材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的焊条进行,在大型产品.上不允许使用铸造成形焊条施焊。
5.6.4塑性变形的铸件,拼焊件均允许矫正,矫正后应检查有无裂纹。5.6.5表面采用物理方法处理的产品,其直径大于5mm的铸造缺陷,允许用焊补以外的方法来修补。6试验方法
6.1化学成分
分析试样的选取及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GB/T5121.1、GB/T5121.3、GB/T5121.5、GB/T5121.10、GB/T5121.11、GB/T5121.13、GB/T5121.14、GB/T5121.23的规定,在保证分析精度的条件下,允许使用其他试验方法。
6.2力学性能
JB/T10973-—2010
6.2.1使用单铸成形试棒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试棒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GB/T1176的规定。6.2.2拉伸试验按GB/T228的规定执行。6.3表面质量
铸造表面粗糙度可用经供需双方选定的比较样块比对。亦可与样稿表面对比。、6.4内部质量
按合同或图样规定进行检测。
7检验规则
7.1艺术形象
7.1.1产品整体外形用目测法检查,应与最终样稿相符。7.1.2产品型面、线条、文字、图案等应对照样稿用目测法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4.1和4.2的规定。7.1.3按供需双方商定要求,检验色泽、镀金、贴金及保留原雕塑表面肌理等项目。7.1.4对设有防雷接地装置的产品,按GB50057的规定进行检测。7.2化学成分
7.2.1化学成分应按熔炼炉次进行分析,在原材料、工艺、质量稳定的情况下,仅对合金主要元素进行分析,其含量应符合5.1的规定。如合同中规定需要对杂质元素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应符合GB/T1176规定。
7.2.2化学成分第一次分析不合格时,允许重新取样对不合格元素进行第二次分析,若仍不合格,则该炉次的化学成分不合格。
7.2.3双方对试样化学成分检查结果有争议时,允许在铸件上取样再分析,若分析结果符合5.1规定时,则该炉次铸件的化学成分为合格。7.3力学性能
7.3.1铸件的力学性能应按合同规定进行检测,在原材料、工艺、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允许一个工作日内连续熔炼同一牌号合金所浇注的铸件,视同一个炉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5.2的规定。7.3.2拉伸试验时,受检试样为一根,其结果应符合表4的规定。7.3.3对试样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可从铸件上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抗拉强度值不小于表4规定的80%,伸长率不小于表4规定的50%。7.3.4因试验本身的原因或试样断口有可见的缺陷而造成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可以不计检验次数,允许更换同批备用试棒再次试验。7.4产品尺寸
除合同另有规定外,一般只检验产品总高度,其尺寸公差应符合5.3的规定。7.5表面质量
7.5.1目测表面质量,应符合5.4的规定。7.5.2拼焊结构产品的焊缝应全数检验,其质量应符合5.4.4的规定。7.6内部质量
7.6.1合同规定检测内部质量的产品,应按规定的要求、方法、部位进行检测。7.6.2对内部设置有承载结构的大型产品,应按GB50205的规定执行。7.6.3有防雷接地装置的产品,其总接地电阻值应符合5.5.3的规定,8产品交付和运输
8.1产品交付时,应附有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注明:a)产品名称;
b)合金材料牌号及化学成分分析结论,有力学性能要求的产品则应具有力学性能检测数据;4
c)检验合格印记。
8.2大型产品的内部钢结构应独立开具合格证明文件并有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JB/T10973—2010
8.3产品包装视其需要而定,应按照产品设计人员在图样中的规定或需方要求进行包装。运输方式由供需双方商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艺术铸造铜雕塑件
JB/T10973—2010
机械I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297mm·0.5印张?15千字201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0.00元
书号:15111·9615
网址:http://www.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28495—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973—2010
艺术铸造铜雕塑件
Artcastingbronzesculptures
2010-02-1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产品分级、分类bZxz.net
艺术形象要求
技术要求.
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
产品的尺寸,
表面质量
内部质量.
缺陷修正.
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
表面质量
内部质量
检验规则.
艺术形象.
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
产品尺寸,
表面质量
内部质量,
8产品交付和运输
表.产品分级表...
表2大型产品分类
表3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
表4铜合金的力学性能
JB/T10973—2010
JB/T10973—2010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L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铸造协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伯奎、谭德容、糜朝华、詹绍思、刘成云、邹吉祥、贺传忠、蒋沪英、张增艳、秦云鹏、卫恩胜。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艺术铸造铜雕塑件
JB/T10973—2010
本标准规定了艺术铸造铜及铜合金雕塑产品的分级、分类、艺术形象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交付和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高度小于30m的产品。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铸造、特种铸造方法生产的艺术铸造铜及铜合金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eqVISO6892:1998)GB/T1176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GB/T1176—1987,neqISO1338:1977)GB/T5121.1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GB/T5121.1一2008,ISO1554:1976,ISO1553:1976,MOD)GB/T5121.3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铅含量的测定(GB/T5121.3-2008,ISO4749:1984,MOD)
GB/T5121.5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镍含量的测定(GB/T5121.5-2008,ISO1810:1976,ISO4743:1984,ISO4742:1984,MOD)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0部分:锡含量的测定(GB/T5121.10—2008,ISOGB/T5121.10钅
3111:1975,MOD)
GB/T5121.11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锌含量的测定(GB/T5121.11-—2008,ISO4740:1985,MOD)
GB/T5121.13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3部分:铝含量的测定(GB/T5121.13—2008,ISO3110:1975,IDT)
GB/T5121.14钅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4部分:锰含量的测定(GB/T5121.142008,ISO2543:1973,MOD)
GB/T5121.23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3部分:硅含量的测定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产品分级、分类
雕塑大小划分为:
a)小型产品:外形最高(或最长)尺寸小于1.0m的艺术铸造铜产品。b)中型产品:外形最高尺寸大于或等于1.0m而小于10.0m的艺术铸造铜产品。c)大型产品:外形最高尺寸大于或等于10.0m而小于30m的艺术铸造铜产品。中、小型产品按其质量要求分为二级:A级、AA级、AAA级;人型产品根据使用条件和高度最大尺寸分为三类:1类、II类、IⅡ类。各种级别、类别的质量要求及检验项目见表1、表2。1
JB/T10973—2010
AAA级
ⅡI类
ⅡI类
--般产品
表1产品分级表
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品相要求较高的产品检验项目
艺术形象、尺寸、铸件及焊缝表面质量艺术形象、尺寸、铸件与焊缝表面质量及特定项目
表面质良好、尺寸精度较高、品相优良及有特殊要求的产品
艺术形象、尺寸、铸件与焊缝表面质量、化学成分及特定项目
2大型产品分类
分类条件
20m<产品高度≤30m:承受大或中等风载及有特殊要求者
10m<产品高度≤20m承受大或中等风载及有特殊要求者
安装于室内或低风载场所
检验项目
艺术形象、尺寸、表面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内部承载结构
艺术形象、尺寸、表面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内部承载结构
艺术形象、尺寸、表面质量
注:产品的级别、类别由需方在合同或图样中注明,对未注明级别的中、小型产品视为A级,未注明类别的大型产品视为IⅡI类。
艺术形象要求
产品的整体外形与表面效果必须与经供需双方确认的样稿相符。外形有拼焊的产品,其焊缝处的型面不允许有明显影响外观质量的凹陷、凸起和色差。需要表面处理的产品,供需双方应商定具体要求、验收方法等条款。技术要求
化学成分
常用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规定表3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
合金牌号
ZCuZn16Si4
ZCuZn38
ZCuSn6Pb1
ZCuSi4Mn
ZCuSn8Zn4
ZCuSn3Zn10Pb2
ZCuZn20Ni20Pb9Sn2
ZCuMn13Zn20Ni5Al
17.0~25.0
19.0~25.0
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7.5~9.0
3.6~5.0Mn0.8~1.5
Mn11.0~15.0A10.5~3.00.05~2.511.0~14.0
60.0~63.0
86.0~89.0
53.0~58.0
注:对要求分析杂质元素含量的产品,应在合同或图样中注明杂质元素名称及其允许含量。5.2力学性能
硅黄铜
普通黄铜
含Pb黄铜
硅青铜
不含Pb黄铜
允许不加铅
允许不加铝
5.2.1对要求检测力学性能的产品,推荐选用表4中列出的合金材料,其性能应符合表4。序号
合金牌号
ZCuSn3Zn10Pb2
ZCuSn8Zn4
ZCuZn38
ZCuZn16Si4
表4铜合金的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RmMPa
屈服强度Rpo.2MPa
5.2.2采用表4以外合金牌号时,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应的规定。5.3产品的尺寸
JB/T10973—2010
伸长率A(%)
5.3.1产品的主要尺寸(一般指总高度)应符合图样或合同规定,尺寸偏差应控制在总高度的土2.5%以内。
5.3.2为保证产品安装质量,应满足需方在合同或图样上提出的安装余量。5.4表面质量
5.4.1产品表面状态应符合合同或图样规定,表面粗糙度则应达到双方共同选定的验收样块,或与样稿表面对比。
5.4.2对产品表面的浇冒口余根、披缝、毛刺、多肉以及铸造缺陷补焊处均应修饰得与其型面齐平(需方要求保留的分型面披缝残根除外)。5.4.3产品的表面不应有可见的裂纹、冷隔等穿透性缺陷。5.4.4铸焊结构产品的焊缝区不允许存在明显的咬边、击弧坑、氧化黑皮、金属豆等焊接缺陷。5.4.5产品表面的铸造缺陷:
a)小型产品面部、手部等主要部位不允许存在孔洞缺陷;b)所有孔洞缺陷深度尺寸≤直径;c)小型产品拼焊处允许存在的过渡性错位:A级1.0mm、AA级0.5mm、AAA级0;中型产品允许存在的过渡性错位≤1.5mm;大型产品允许存在的过渡性错位≤2.5mm。5.5内部质量
5.5.1需方无特殊要求时,-一般不作内部质量检测。5.5.2ⅡI类大型产品内部一般应设置钢结构支撑;I类产品内部必须设置钢结构支撑。5.5.3室外安放的大型产品应有可靠的避雷装置,其接地总电阻不超过102。5.6缺陷修正
5.6.1允许用焊补方法补焊或嵌焊所有的铸造缺陷。5.6.2对于大面积的严重疏松或其他重大缺陷,应将其割除后再进行嵌补,嵌补后的型面应整修到与嵌补前的型面相符。
5.6.3焊接应使用与母材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的焊条进行,在大型产品.上不允许使用铸造成形焊条施焊。
5.6.4塑性变形的铸件,拼焊件均允许矫正,矫正后应检查有无裂纹。5.6.5表面采用物理方法处理的产品,其直径大于5mm的铸造缺陷,允许用焊补以外的方法来修补。6试验方法
6.1化学成分
分析试样的选取及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GB/T5121.1、GB/T5121.3、GB/T5121.5、GB/T5121.10、GB/T5121.11、GB/T5121.13、GB/T5121.14、GB/T5121.23的规定,在保证分析精度的条件下,允许使用其他试验方法。
6.2力学性能
JB/T10973-—2010
6.2.1使用单铸成形试棒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试棒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GB/T1176的规定。6.2.2拉伸试验按GB/T228的规定执行。6.3表面质量
铸造表面粗糙度可用经供需双方选定的比较样块比对。亦可与样稿表面对比。、6.4内部质量
按合同或图样规定进行检测。
7检验规则
7.1艺术形象
7.1.1产品整体外形用目测法检查,应与最终样稿相符。7.1.2产品型面、线条、文字、图案等应对照样稿用目测法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4.1和4.2的规定。7.1.3按供需双方商定要求,检验色泽、镀金、贴金及保留原雕塑表面肌理等项目。7.1.4对设有防雷接地装置的产品,按GB50057的规定进行检测。7.2化学成分
7.2.1化学成分应按熔炼炉次进行分析,在原材料、工艺、质量稳定的情况下,仅对合金主要元素进行分析,其含量应符合5.1的规定。如合同中规定需要对杂质元素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应符合GB/T1176规定。
7.2.2化学成分第一次分析不合格时,允许重新取样对不合格元素进行第二次分析,若仍不合格,则该炉次的化学成分不合格。
7.2.3双方对试样化学成分检查结果有争议时,允许在铸件上取样再分析,若分析结果符合5.1规定时,则该炉次铸件的化学成分为合格。7.3力学性能
7.3.1铸件的力学性能应按合同规定进行检测,在原材料、工艺、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允许一个工作日内连续熔炼同一牌号合金所浇注的铸件,视同一个炉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5.2的规定。7.3.2拉伸试验时,受检试样为一根,其结果应符合表4的规定。7.3.3对试样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可从铸件上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抗拉强度值不小于表4规定的80%,伸长率不小于表4规定的50%。7.3.4因试验本身的原因或试样断口有可见的缺陷而造成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可以不计检验次数,允许更换同批备用试棒再次试验。7.4产品尺寸
除合同另有规定外,一般只检验产品总高度,其尺寸公差应符合5.3的规定。7.5表面质量
7.5.1目测表面质量,应符合5.4的规定。7.5.2拼焊结构产品的焊缝应全数检验,其质量应符合5.4.4的规定。7.6内部质量
7.6.1合同规定检测内部质量的产品,应按规定的要求、方法、部位进行检测。7.6.2对内部设置有承载结构的大型产品,应按GB50205的规定执行。7.6.3有防雷接地装置的产品,其总接地电阻值应符合5.5.3的规定,8产品交付和运输
8.1产品交付时,应附有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注明:a)产品名称;
b)合金材料牌号及化学成分分析结论,有力学性能要求的产品则应具有力学性能检测数据;4
c)检验合格印记。
8.2大型产品的内部钢结构应独立开具合格证明文件并有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JB/T10973—2010
8.3产品包装视其需要而定,应按照产品设计人员在图样中的规定或需方要求进行包装。运输方式由供需双方商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艺术铸造铜雕塑件
JB/T10973—2010
机械I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297mm·0.5印张?15千字201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0.00元
书号:15111·9615
网址:http://www.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 JB/T12872-2016 畜类屠宰加工机械 猪头刨毛机
- JB/T5729-1991 单排多轴木工钻床 精度
- JB/T6382.4-2007 锥密封焊接式60°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 JB/T9853-1999 向上式凿岩机
- JB/T10296-2001 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
- JB/T7273.7-1994 内波纹手轮
- JB/T2967.2-2010 横截木工圆锯机 第2部分:精度
- JB/T6358-2006 带可换导柱可转位平底锪钻
- JB/T7658.16-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 第16部分:氨液过滤器
- JB/T6382.2-2007 锥密封焊接式55°非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 JB/T6067-1992 气相防锈塑料薄膜 技术条件
- JB/T2858.3-1999 螺纹磨床 精度检验
- JB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 JB/T7280-2008 拖拉机制动系统 台架试验方法
- JB/T7780.2-2008 铆钉型触头用线材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硬度测量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