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 SY/T 5267-2009 油田原油损耗的测定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油田原油损耗的测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08 22:34:32
- SY/T5267-2009
- 现行
标准号:
SY/T 5267-2009
标准名称:
油田原油损耗的测定
标准类别: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12-3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3.28 MB
替代情况:
替代SYT 5267-2000

部分标准内容:
ICS75-010
备案号:27444—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267-2009
代替SY/T5267---2000
油田原油损耗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loss of crud oil in the oil field2009-12-01 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0-05-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计算公式
测点位置及测试仪器要求
采样…
测试与分析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原油损耗测试表格及统计表·
SY/T 5267--2009
SY/T5267-2009
本标准代替SY/T5267—2000《油田原油损耗的测定》。本标准亏SY/T5267--2000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对前言进行了修改;
根据GB/T1.1一2000《标准化1.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规则》的要求,对编格式做了相应的修改;
在范用内增加了安全方面的相关要求;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相关引用标准;-对原油损耗定义做了适当修改(2000年版的3.1;本版的3.1);对计算公式做厂适当修改(2000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4章);对测试仪器选定及准确度等级要求做了适当修改(2000年版的5.2:本版的5.2),增加了5.2.5液面测试仪器;
一对油田气样品的采集取样方法做广适当修改,增加广对放空气的采样方法(2)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6章);
增加了对污泥含油的分析方法;取消广原标准附录B、附录C:
-增加广“表A.1原油损耗测试取样原始记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有油工业节能节水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大庆油用!程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有油规划总院节能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有油天然集州公司西北节能监测中心、中国石化油田企业能源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楠、李敬波、刘贺飞、余绩庆、葛书鞍、戴剑飞。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厉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5267-1991,SY/T5267--2000。1范围
油田原油损耗的测定
SY/T 5267—2009
本标准规定了油田原油损耗的定义、测试参数、测点位置、测试仪器及要求,油田气样品的选择,以及测试分析方法和基本公式。本标准适用于油田内原油损耗的测定。警告:本标准的应用可能涉及到危险物质、操作和设备,但本标准没有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制定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8929
GB/T13609
GB/T13610
SY/T0530
SY/T7502
3术语和定义
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
天然气取样导则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油田污水中含油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油田气组成分析低温冷凝取样气相色谱法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thelossof crudeoil
原油损耗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原油从油井采出直至运出油田的整个集输、储运、原油稳定、污水处理等工艺过程中因挥发、放空、污水带走及油泥沙中不能回收的油的损耗。3.2
油、气oiland gas
油、气是以样品组分的碳数来划分的。其中C,~C组分称为气,C,及更重的组分称为油。4计算公式
4.1原油损耗总质量
原油损耗总质量的计算见式(1)。mem=(Vge·B+Vg。·B,+Vgs·B,+Vw·Bw)×10-6+mos式中:
mam原油损耗总质量,单位为百万克(10°g);(1)
Vee——测试系统内各类储罐(包括罐车、油船)呼出混合气的标准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2);B——测试系统内各类储罐(包括罐车、油船)呼出混合气的含油量,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1
SY/T5267—2009
其他放空油田气的标准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B.
其他放空油田气的含油量,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油气分离器放空油田的标准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油气分离器放空油田气的含油量,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外排及回注污水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外排及回注污水的含油量,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污泥含油质量,单位为百万克(10°g)。原油输入总质量
原油输人总质量的计算见式(2)。m.i=m.,+mom+moe
式中:
测试系统原油输入总质量,单位为百万克(10°g),测试系统原油输出总质量,单位为百万克(10°g);-自用及其他原油总质量,单位为百万克(10°g)。4.3原油测试损耗率
原油测试损耗率的计算见式(3)。mom×100%
式中:
一原油损耗率。
4.4各类储罐呼出混合气体的标准体积各类储罐呼出混气体的标准体积的计算见式(4)。T.P..t
式中:
各类储罐呼出混合气体的标准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罐类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罐LI呼出混气体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标准状态下的温度,T=273.15K,单位为热力学温度(K);实测状态下混合气温度,单位为热力学温度(K),测试地点实测绝对大气压,单位为兆帕(MPa):标准大气压,P=0.1013MPa;
测试持续时间,单位为秒(s)。
测点位置及测试仪器要求
测点位置及测试站点的选定原则测点位置
站、库测点位置:
a)油气分离器气出{;
b)外排污水排放11;
c)川注污水注水吸人端;
d)各类储罐及铁路、公路罐车、油船呼吸口;e)轻烃和油田气放空。
(3)
5.1.1.2井口测点位置:井口分离器、干线分气包的油田气出口。5.1.1.3原油稳定和气体处理厂测点位置:a)外输气外输口;
b)油田气放空分支点到放空口之间的适当处。5.1.2测试站点的选定原则
根据油气集输管网图和生产现状选定对测试系统具有代表性的站点。5.2
测试仪器选定及准确度等级要求5.2.1
测试仪器的总体要求
各种测试仪器应经过具有相应资质的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测试仪器的量程选取应在仪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5.2.2
流量测试仪器
SY/T 5267--2009
油井分离器出口原油的流量应采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5级的流量计计量。油并分离器油田气的流量应采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0级的气体流量计计量。站库原油的流量应采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5级的流量计计量。站库污水的流量应采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0级的流量计计量。站库储罐、公路储罐、铁路罐车、油船开口呼出气的流速,应采用始动流速优于0.1m/s的微5.2.2.5
风速表计量。
5.2.2.6轻烃的计量应采用1.0级的流量计计量。5.2.2.7站库油田气的流量应采用不低于1.5级的气体流量计计量。5.2.3温度测试仪器
对储罐罐口和罐内储存介质的温度测量应采用量程为-30℃~80℃,最小分度值不小于1.0℃的玻璃棒温度计,对油气集输管线的温度测量应采用量程为0℃~100℃,最小分度值为1℃的玻璃棒温度计。也可采用其他等效测温仪器。5.2.4压力测试仪器
5.2.4.1罐口取样点压力应采用气象用空盒式气压计计量。5.2.4.2分离器和油气集输管线压力应采用不低于1.0级弹簧管压力表计量。液面测试仪器
储罐液面高度应采用浮子和钢绳式(自动)油罐液面计或量油钢卷尺计量。5.2.6
分析测试仪器
要求。
气体组分分析采用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性能应符合GB/T13610和SY/T7502的相关水中污油分析采用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性能应符合SY/T.0530的相关要求。气体采样器应采用手动真空泵或电动防爆真空泵。电子天平的感量应不大于0.1mg。5.2.7
a)铝箔采气袋,容积1.5L;
b)双阀取气钢瓶,容积1L;
c)500mL玻璃广口瓶和250mL具塞锥形瓶;d)长颈玻璃漏斗;
e)耐油软胶管;
f)量油钢卷尺(不产生静电);g)弹簧夹;
h)三通、三通阀和二通阀。
SY/T 5267--2009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6采样
罐口呼出气的采集
6.1.1将气体采样装置按图1连接、确认系统不堵不漏。将取样长颈玻璃漏斗的开11平面与微速表迎风面处司:·水平面上质,放至取样位置三通
弹簧夹
长颈玻
璃漏斗
二通阀1
二通阀2
有机玻璃密封箱
图1气体采样装置示意图
通阀3
2打开弹黄夹,关闭,通阀2,关闭通阀3,打开二通阀1,启动真空泵,对采样管路排。6.1.2
关闭弹簧火,对采气袋抽真窑。6.1.4关闭二通阀1,打开:通阀2,打开弹簧夹,对有机玻璃密封箱进行抽真空。由于有机玻璃密封箱内的压力低于采样点的压力,气体样品自动进人采气袋,当采气袋充满后,关闭弹黄夹、关闭真空聚,打开通阀3放掉有机玻璃密封箱内的气体,取下采样袋密封好,取样完毕。6.1.5做好编号和采样记录(见表A.1),罐口呼出气速度的测量,亏罐1采样同时进行。重复6.1.1~6.1.5的步骤取下·个样。6.1.6
6.2放空气样的采集
放气样采集应按GB/T13609的规定执行。7
测试与分析方法
7.1一般要求
油田原油损耗测试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测试,至少应在冬季和夏季各进行·次。7.2罐口呼出混合气体速度的测量7.2.1储罐
将微风速表沿储罐罐门下伸,当其处于罐门内沿下20cm与罐11直径的分之·或:分之处江时,使其翼轮轴的轴向与储罐液面乘直。使微风速表复零盾、启动微风速表利秒表测量5min,记求表的读数。根据测量结果和微风速表的校正曲线求出罐的呼气速度。其中:a)储罐小呼吸损耗:其罐口呼气速度应在:·天内选取有代表性的时刻连续测量次,取平均值计b)储罐大呼吸损耗:其罐呼气速度应分别在液面上升高度全程的25\,50°,和75°。:处各测量·次,每次3min~5min,然后根据加权平均值和大呼吸的次数进行计算;c)当储罐内液体为含油污水时,其罐呼气速度-律按7.2.1中a)的方法进行。7.2.2油车、油船
铁路油罐车、公路油罐年、油船油舱呼出气速度的测量可参照7.2.1的方法进行。7.3温度和压力测量
7.3.1油、气、水管线内的介质温度可直接读取管线上温度计套管中的温度计读数或记求中控率的电广温度探测器显示的管线温度读数。油、气、水管线的压力可直接读取管线上压力表的数值。+
7.3.2油罐口、油舱口的温度可将温度计放在气体取样点处测量。7.4油田气的组分分析
SY/T5267—2009
7.4.1应对分离器及其他放空油田气,以及油、水罐呼出的混合气的组分含量分析。7.4.2N,,CO,,C,~C常量组分的分析应按GB/T13610的规定执行。7.4.3C,~C,,的分析应按SY/T7502的规定执行。7.4.4CO,,C,~C2,N,分析结果的处理如下:a)计算公式见式(5)和式(6):C, :
式中:
C—组分i的体积分数;
k—-关联系数;
k= r4:Ar4
fe4·Ar4
×100%
-热导池检测器上组分i的体积校正因子和峰面积;f,A
一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组分i的体积校正因子和峰面积;fe,Afi
组分i的体积校正因子和峰面积,当=5~12时,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校正因子f,A-
和峰面积,此时f=fr,·k;当i=1~4°时,采用热导池检测器校正因子和峰面积,此时f=ft,。
b)根据式(5)编写的油田气组分浓度C.的计算程序,将7.4.2和7.4.3两次分析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结果分别以组分体积分数和每立方米试样中含油克数的形式表示。c)分析结果的报告应包括下列数据:组分i的体积分数。
每立方米试样中含组分i的克数,g/m2。每立方米试样中含油(C,~C,)的克数,g/m。C,~C,组分在试样中的体积分数。d)同一试样,在相同条件下分析,其结果的分析允许偏差应在表1规定的偏差范围内。表1
组分含量、%
允许相对标准
偏差范围。%
>0.01~0.05
原油含水率的分析
> 0.05 ~ 0.5
允许偏差
> 0.5 ~ 3
>5 ~ 10
原油含水率应按GB/T8929和GB/T4756的规定执行。7.6污水含油的分析
>3~ 10
>10~30
>2~3
取各站、库处理后或其他外排的污水样应按SY/T0530的有关规定执行。污泥含油的分析
a)用电子天平称取3g~5g混合均匀的含油污泥样品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5mL石油醚(馏分为60℃~90℃),轻轻振荡1min~2min,盖塞放置过夜,将放置过夜的锥形瓶置于50℃~55℃水浴振荡器上热浸1h,注意放气2次;*除表示C,外,还包括N,,O,和CO,三部分。5
SY/T5267—2009
b)取出锥形瓶过滤,滤纸预先需用萃取剂浸泡24h,并用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十燥,将萃取液滤入已十燥质量恒重的150mL烧杯中,向滤渣中再加25ml萃取剂,在水浴振荡半小时;c)应根据含油污泥的性质采用不同的萃取剂,对于含轻质石油烃类较多的含油污泥宜采用毒性较小的正已烷或油醚作萃取剂,含重质油组分较多的含油污泥宜采用混含庚烷作为萃取剂,d)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滤渣中加人萃取剂无色;e)将烧杯人在55℃~60℃水浴中,通风浓缩至十;f)擦去烧杯外壁水气,置于60℃~75℃烘箱中4h,取出放入干燥器冷却半小时后称重,烧杯前后质量差即为含油量。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原油损耗测试表格及统计表
原油损耗测试取样原始记录参见表A.1。原油损耗测试表参见表A.2,油库、管道损耗测试表参见表A.3。SY/T5267-2009
转油站、联合站原油损耗统计表参见表A.4,井口原油损耗统计表参见表A.5。油田气带油损耗明细表参见表A.6。表A.1
原油损耗测试取样原始记录
取样日期
样品编号
执行标准
测试项目
原油温度
流量计温度
大气温度
大气压力
原油产量
原油含水
储罐髓呼气速度
储罐呼吸口直径
储诸罐呼吸口个数
取样体积
外排污水量
回注污水量
含油污泥量
取样地点
样品特点
SY/T5267—2009
测试数据
油田原油损耗的测定
测试值
SY/T 5267—2009
总耗“
深油炮训烟
试源人
潮缆输质m
搬油m
搬油㎡
中油邮
混薄州
哦舒m
“世典
耗率%
撕油油
外油,
泥油情
均输能
中油助
测试怕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27444—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267-2009
代替SY/T5267---2000
油田原油损耗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loss of crud oil in the oil field2009-12-01 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0-05-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计算公式
测点位置及测试仪器要求
采样…
测试与分析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原油损耗测试表格及统计表·
SY/T 5267--2009
SY/T5267-2009
本标准代替SY/T5267—2000《油田原油损耗的测定》。本标准亏SY/T5267--2000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对前言进行了修改;
根据GB/T1.1一2000《标准化1.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规则》的要求,对编格式做了相应的修改;
在范用内增加了安全方面的相关要求;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相关引用标准;-对原油损耗定义做了适当修改(2000年版的3.1;本版的3.1);对计算公式做厂适当修改(2000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4章);对测试仪器选定及准确度等级要求做了适当修改(2000年版的5.2:本版的5.2),增加了5.2.5液面测试仪器;
一对油田气样品的采集取样方法做广适当修改,增加广对放空气的采样方法(2)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6章);
增加了对污泥含油的分析方法;取消广原标准附录B、附录C:
-增加广“表A.1原油损耗测试取样原始记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有油工业节能节水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大庆油用!程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有油规划总院节能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有油天然集州公司西北节能监测中心、中国石化油田企业能源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楠、李敬波、刘贺飞、余绩庆、葛书鞍、戴剑飞。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厉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5267-1991,SY/T5267--2000。1范围
油田原油损耗的测定
SY/T 5267—2009
本标准规定了油田原油损耗的定义、测试参数、测点位置、测试仪器及要求,油田气样品的选择,以及测试分析方法和基本公式。本标准适用于油田内原油损耗的测定。警告:本标准的应用可能涉及到危险物质、操作和设备,但本标准没有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制定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8929
GB/T13609
GB/T13610
SY/T0530
SY/T7502
3术语和定义
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
天然气取样导则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油田污水中含油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油田气组成分析低温冷凝取样气相色谱法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thelossof crudeoil
原油损耗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原油从油井采出直至运出油田的整个集输、储运、原油稳定、污水处理等工艺过程中因挥发、放空、污水带走及油泥沙中不能回收的油的损耗。3.2
油、气oiland gas
油、气是以样品组分的碳数来划分的。其中C,~C组分称为气,C,及更重的组分称为油。4计算公式
4.1原油损耗总质量
原油损耗总质量的计算见式(1)。mem=(Vge·B+Vg。·B,+Vgs·B,+Vw·Bw)×10-6+mos式中:
mam原油损耗总质量,单位为百万克(10°g);(1)
Vee——测试系统内各类储罐(包括罐车、油船)呼出混合气的标准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2);B——测试系统内各类储罐(包括罐车、油船)呼出混合气的含油量,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1
SY/T5267—2009
其他放空油田气的标准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B.
其他放空油田气的含油量,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油气分离器放空油田的标准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油气分离器放空油田气的含油量,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外排及回注污水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外排及回注污水的含油量,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污泥含油质量,单位为百万克(10°g)。原油输入总质量
原油输人总质量的计算见式(2)。m.i=m.,+mom+moe
式中:
测试系统原油输入总质量,单位为百万克(10°g),测试系统原油输出总质量,单位为百万克(10°g);-自用及其他原油总质量,单位为百万克(10°g)。4.3原油测试损耗率
原油测试损耗率的计算见式(3)。mom×100%
式中:
一原油损耗率。
4.4各类储罐呼出混合气体的标准体积各类储罐呼出混气体的标准体积的计算见式(4)。T.P..t
式中:
各类储罐呼出混合气体的标准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罐类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罐LI呼出混气体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标准状态下的温度,T=273.15K,单位为热力学温度(K);实测状态下混合气温度,单位为热力学温度(K),测试地点实测绝对大气压,单位为兆帕(MPa):标准大气压,P=0.1013MPa;
测试持续时间,单位为秒(s)。
测点位置及测试仪器要求
测点位置及测试站点的选定原则测点位置
站、库测点位置:
a)油气分离器气出{;
b)外排污水排放11;
c)川注污水注水吸人端;
d)各类储罐及铁路、公路罐车、油船呼吸口;e)轻烃和油田气放空。
(3)
5.1.1.2井口测点位置:井口分离器、干线分气包的油田气出口。5.1.1.3原油稳定和气体处理厂测点位置:a)外输气外输口;
b)油田气放空分支点到放空口之间的适当处。5.1.2测试站点的选定原则
根据油气集输管网图和生产现状选定对测试系统具有代表性的站点。5.2
测试仪器选定及准确度等级要求5.2.1
测试仪器的总体要求
各种测试仪器应经过具有相应资质的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测试仪器的量程选取应在仪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5.2.2
流量测试仪器
SY/T 5267--2009
油井分离器出口原油的流量应采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5级的流量计计量。油并分离器油田气的流量应采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0级的气体流量计计量。站库原油的流量应采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5级的流量计计量。站库污水的流量应采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0级的流量计计量。站库储罐、公路储罐、铁路罐车、油船开口呼出气的流速,应采用始动流速优于0.1m/s的微5.2.2.5
风速表计量。
5.2.2.6轻烃的计量应采用1.0级的流量计计量。5.2.2.7站库油田气的流量应采用不低于1.5级的气体流量计计量。5.2.3温度测试仪器
对储罐罐口和罐内储存介质的温度测量应采用量程为-30℃~80℃,最小分度值不小于1.0℃的玻璃棒温度计,对油气集输管线的温度测量应采用量程为0℃~100℃,最小分度值为1℃的玻璃棒温度计。也可采用其他等效测温仪器。5.2.4压力测试仪器
5.2.4.1罐口取样点压力应采用气象用空盒式气压计计量。5.2.4.2分离器和油气集输管线压力应采用不低于1.0级弹簧管压力表计量。液面测试仪器
储罐液面高度应采用浮子和钢绳式(自动)油罐液面计或量油钢卷尺计量。5.2.6
分析测试仪器
要求。
气体组分分析采用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性能应符合GB/T13610和SY/T7502的相关水中污油分析采用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性能应符合SY/T.0530的相关要求。气体采样器应采用手动真空泵或电动防爆真空泵。电子天平的感量应不大于0.1mg。5.2.7
a)铝箔采气袋,容积1.5L;
b)双阀取气钢瓶,容积1L;
c)500mL玻璃广口瓶和250mL具塞锥形瓶;d)长颈玻璃漏斗;
e)耐油软胶管;
f)量油钢卷尺(不产生静电);g)弹簧夹;
h)三通、三通阀和二通阀。
SY/T 5267--2009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6采样
罐口呼出气的采集
6.1.1将气体采样装置按图1连接、确认系统不堵不漏。将取样长颈玻璃漏斗的开11平面与微速表迎风面处司:·水平面上质,放至取样位置三通
弹簧夹
长颈玻
璃漏斗
二通阀1
二通阀2
有机玻璃密封箱
图1气体采样装置示意图
通阀3
2打开弹黄夹,关闭,通阀2,关闭通阀3,打开二通阀1,启动真空泵,对采样管路排。6.1.2
关闭弹簧火,对采气袋抽真窑。6.1.4关闭二通阀1,打开:通阀2,打开弹簧夹,对有机玻璃密封箱进行抽真空。由于有机玻璃密封箱内的压力低于采样点的压力,气体样品自动进人采气袋,当采气袋充满后,关闭弹黄夹、关闭真空聚,打开通阀3放掉有机玻璃密封箱内的气体,取下采样袋密封好,取样完毕。6.1.5做好编号和采样记录(见表A.1),罐口呼出气速度的测量,亏罐1采样同时进行。重复6.1.1~6.1.5的步骤取下·个样。6.1.6
6.2放空气样的采集
放气样采集应按GB/T13609的规定执行。7
测试与分析方法
7.1一般要求
油田原油损耗测试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测试,至少应在冬季和夏季各进行·次。7.2罐口呼出混合气体速度的测量7.2.1储罐
将微风速表沿储罐罐门下伸,当其处于罐门内沿下20cm与罐11直径的分之·或:分之处江时,使其翼轮轴的轴向与储罐液面乘直。使微风速表复零盾、启动微风速表利秒表测量5min,记求表的读数。根据测量结果和微风速表的校正曲线求出罐的呼气速度。其中:a)储罐小呼吸损耗:其罐口呼气速度应在:·天内选取有代表性的时刻连续测量次,取平均值计b)储罐大呼吸损耗:其罐呼气速度应分别在液面上升高度全程的25\,50°,和75°。:处各测量·次,每次3min~5min,然后根据加权平均值和大呼吸的次数进行计算;c)当储罐内液体为含油污水时,其罐呼气速度-律按7.2.1中a)的方法进行。7.2.2油车、油船
铁路油罐车、公路油罐年、油船油舱呼出气速度的测量可参照7.2.1的方法进行。7.3温度和压力测量
7.3.1油、气、水管线内的介质温度可直接读取管线上温度计套管中的温度计读数或记求中控率的电广温度探测器显示的管线温度读数。油、气、水管线的压力可直接读取管线上压力表的数值。+
7.3.2油罐口、油舱口的温度可将温度计放在气体取样点处测量。7.4油田气的组分分析
SY/T5267—2009
7.4.1应对分离器及其他放空油田气,以及油、水罐呼出的混合气的组分含量分析。7.4.2N,,CO,,C,~C常量组分的分析应按GB/T13610的规定执行。7.4.3C,~C,,的分析应按SY/T7502的规定执行。7.4.4CO,,C,~C2,N,分析结果的处理如下:a)计算公式见式(5)和式(6):C, :
式中:
C—组分i的体积分数;
k—-关联系数;
k= r4:Ar4
fe4·Ar4
×100%
-热导池检测器上组分i的体积校正因子和峰面积;f,A
一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组分i的体积校正因子和峰面积;fe,Afi
组分i的体积校正因子和峰面积,当=5~12时,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校正因子f,A-
和峰面积,此时f=fr,·k;当i=1~4°时,采用热导池检测器校正因子和峰面积,此时f=ft,。
b)根据式(5)编写的油田气组分浓度C.的计算程序,将7.4.2和7.4.3两次分析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结果分别以组分体积分数和每立方米试样中含油克数的形式表示。c)分析结果的报告应包括下列数据:组分i的体积分数。
每立方米试样中含组分i的克数,g/m2。每立方米试样中含油(C,~C,)的克数,g/m。C,~C,组分在试样中的体积分数。d)同一试样,在相同条件下分析,其结果的分析允许偏差应在表1规定的偏差范围内。表1
组分含量、%
允许相对标准
偏差范围。%
>0.01~0.05
原油含水率的分析
> 0.05 ~ 0.5
允许偏差
> 0.5 ~ 3
>5 ~ 10
原油含水率应按GB/T8929和GB/T4756的规定执行。7.6污水含油的分析
>3~ 10
>10~30
>2~3
取各站、库处理后或其他外排的污水样应按SY/T0530的有关规定执行。污泥含油的分析
a)用电子天平称取3g~5g混合均匀的含油污泥样品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5mL石油醚(馏分为60℃~90℃),轻轻振荡1min~2min,盖塞放置过夜,将放置过夜的锥形瓶置于50℃~55℃水浴振荡器上热浸1h,注意放气2次;*除表示C,外,还包括N,,O,和CO,三部分。5
SY/T5267—2009
b)取出锥形瓶过滤,滤纸预先需用萃取剂浸泡24h,并用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十燥,将萃取液滤入已十燥质量恒重的150mL烧杯中,向滤渣中再加25ml萃取剂,在水浴振荡半小时;c)应根据含油污泥的性质采用不同的萃取剂,对于含轻质石油烃类较多的含油污泥宜采用毒性较小的正已烷或油醚作萃取剂,含重质油组分较多的含油污泥宜采用混含庚烷作为萃取剂,d)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滤渣中加人萃取剂无色;e)将烧杯人在55℃~60℃水浴中,通风浓缩至十;f)擦去烧杯外壁水气,置于60℃~75℃烘箱中4h,取出放入干燥器冷却半小时后称重,烧杯前后质量差即为含油量。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原油损耗测试表格及统计表
原油损耗测试取样原始记录参见表A.1。原油损耗测试表参见表A.2,油库、管道损耗测试表参见表A.3。SY/T5267-2009
转油站、联合站原油损耗统计表参见表A.4,井口原油损耗统计表参见表A.5。油田气带油损耗明细表参见表A.6。表A.1
原油损耗测试取样原始记录
取样日期
样品编号
执行标准
测试项目
原油温度
流量计温度
大气温度
大气压力
原油产量
原油含水
储罐髓呼气速度
储罐呼吸口直径
储诸罐呼吸口个数
取样体积
外排污水量
回注污水量
含油污泥量
取样地点
样品特点
SY/T5267—2009
测试数据
油田原油损耗的测定
测试值
SY/T 5267—2009
总耗“
深油炮训烟
试源人
潮缆输质m
搬油m
搬油㎡
中油邮
混薄州
哦舒m
“世典
耗率%
撕油油
外油,
泥油情
均输能
中油助
测试怕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标准计划
- SY/T0599-2006 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硫化物应力开裂和抗应力腐蚀开裂的金属材料要求
- SY/T6526-2002 盐酸与碳酸盐岩动态反应速率测定方法
- SY/T6372-1998 数控生产测井地面仪
- SY/T7039-2016 油气厂站钢管架结构设计规范
- SY/T6578-2003 输油管道减阻剂效果室内测试方法
- SY/T6231-2006 电子式井下压力计
- SY/T6666-2006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的选用和维护的推荐作法
- SY6349-2008 地震勘探钻机作业安全规程
- SY/T6218-2010 套管段铣和定向开窗作业方法
- SY/T5435-2012 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计算
- SY/T5585-2014 地震勘探专用电缆
- SY/T0077-2008 天然气凝液回收设计规范
- SY/T6980-2014 海上油气生产设施的废弃处置
- SY/T5921-2011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 SY/T6893-2012 原油管道热处理输送工艺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