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健康信息学 健康指标概念框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8 08:10:13
  • GB/T24465-200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4465-2009

  • 标准名称:

    健康信息学 健康指标概念框架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9-10-15
  • 实施日期:

    2009-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5.91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标准价格:

    0.0 元
  • 出版日期:

    2009-12-01

其他信息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相关标签:

    健康 信息学 指标 概念 框架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24465-2009 健康信息学 健康指标概念框架 GB/T24465-200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5.24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465-2009/IS0/TS21667:2004健康信息学
健康指标概念框架
Healthinformatics-
Health indicators conceptual framework(ISO/TS21667:2004,IDT)
2009-10-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2-01实施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健康指标概念框架
3.1框架
3.2公平性框架维度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附录G(资料性附录)
附录H(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GB/T24465-2009/ISO/TS21667:2004IN
本标准与OECD健康指标行动的一致性比较制定通用健康指标概念框架的缘由健康指标概念框架的背景
健康状况
非医学健康决定因素
健康系统性能
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语境指标)公平性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TS21667:2004《健康信息学GB/T24465--2009/IS0/TS21667:2004健康指标概念框架》。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和附录H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武警部队指挥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冠华、董连续、陈煌、张蕊、尹书蕊、林希、胡昌川、刘胜男、俞华、韵力宇、石丽娟。
GB/T24465--2009/IS0/TS21667:2004引言
国际上,除了关注付款方和利益相关方的资任和反馈外,人们还非常关注对医疗保健系统性能的监测。因此,许多国家为了监测健康系统的性能,开始对健康信息进行系统的定义和收集。这种趋势推动了可对人口健康及医疗保健系统进行更明确、更严格测评的数据基础设施的强化,反过来强化的数据基础设施也推动了这种趋势的发展。通常,这种测评是收集描述健康和健康系统相关的趋势和因察的具体指标集合。
术语“健康指标”是一个综合量度,通常以定量方式来表示,代表健康状况、医疗保健系统或相关因索的一个关键维度。健康指标是资料性的,并对时间和辖区的变化敏感。为了监测健康状况或保障健康系统的运行,需要用明确的准则来选择和定义健康指标。健康指标的选择应在度量内容和度量目的方面保持一致,并以明确的概念框架进行表述。这就意味着需要一个可在国际范围内使用的通用框架,给出度量健康状况和健康系统性能的方式。同时,本标推对关键类型指标的综合性高层分类体系进行了说明。这些指标对于人口健康和健康服务的评估有实用价值。本标准的制定无疑会推动国家间用于交流的通用语言的发展,而且最终会提高指标的通用性。从长远角度看,本标准可以而且事实上也将促进健康数据的国际化比对,从而便于进行国际范围内统一的报告、发布和分析。
本标准制定工作的开展也可视为对其他组织(如OECD)现行工作的补充。通用健康指标概念框架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各国制定和收集通用健康指标。此外,制定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健康指标概念框架的努力不但将进一步健全跨国比照和分析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开发可比较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作为建立国际基准的基础。这种努力的结果对国家健康消费策略、健康人力资源求或健康和社会系统组织非常有价值,并且最终会促进对健康差异、医疗保健差异和其他非医学健康决定因案中诸多差异的正确认识。
有关OECD发起的项目及其与本标准中健康指标概念框架的关系等方面的信息参见附录A。V
1范围
健康信息学
GB/T24465-2009/IS0/TS21667:2004健康指标概念框架
本标准建立了健康信息学领域中通用的健康指标概念框架。其目的是促进框架中通用词汇和概念性定义的制定。该框架:
一定义了描述人口健康和医疗保健系统性能所必需的、合适的维度和子维度;—是宽泛(高层)的,可适用于各种医疗保健系统;一是全面的,囊括了与健康效果、健康系统性能和应用以及与区域和国家差异相关的所有因素。本标准不标识或不描述健康指标概念框架内的单个指标或具体数据元素。关于健康指标概念框架可能包含的元数据、特征和通用属性方面的标准待制定。基准定义和/或定义基准的方法不属于本标准范围。注1:制定本框架的缘由参见附录B。注2:许多国家已开发了用来指导收集和分析健康指标的模型。各个国家并不希望改变自己现有的框架。本框架可以认为与各国现有的框架一致。例如,如果具体的健康指标框架只针对健康系统性能,则本标准推荐的方法可以用来加强和/或补充各国现行的模型。注3:不同的辖区可以选择实施不同的概念框架。由于概念维度代表了高层分类学,所以本标准可以为各国在选择具体指标时提供有效的判断和灵活性。高层分类学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允许在将来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和新数据的增加而增加相应的新指标。由于没有定义具体数据元索,所以各个辖区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将最相关、最适用的指标纳人到本框架中。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健康指标healthindicator
单个综合量度,通常以定量方式来表示,代表健康状况、医疗保健系统或相关因素的一个关键维度,注:健康指标是资料性的,并对时间和辖区的变化敏感。3健康指标概念框架
3.1框架
表1给出了健康指标概念框架,它由四种维度及其子维度组成,并考虑了指标的公平性。注:与表1相关的背景信息参见附录C。表1
健康指标概念框架
健康状况
2非医学健康决定因素
3健康系统性能
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
完好状态、健康情况、人体功能、死亡健康行为、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和社区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可接受性、可获得性、适用性、可胜任性、持续性、效果、效率、安全性资源、人口、健康系统
GB/T24465-—2009/IS0/TS21667:20043.2公平性框架维度
3.2.1维度1-
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维度的描述见表2。更多信息参见附录D。2健康状况
子维度
完好状态
健康情况
人体功能
3.2.2维度2
关于个人身体、稳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综合量度个体健康状况的改变或属性,可导致情绪异常、干扰日常活动或需要健康服务。它可以是(急性或设性)疾病、萨碍、创伤或外伤、其他健状况(如怀孕、衰老、压力、先天性异常、遗传因资)[45]
人体功能的水平与疾病、障碍、受伤和其他健康臂况相关,包括身体功能/结构(损伤)、活动(受限)、行为(受限)157特定年龄范留的死亡率和条件及导出的指标-非医学健康决定因素
“非医学健康决定因素”维度的播述见表3。更多信息参见附录E。指标示例
自测健康
关节炎
糖尿病
慢性疼痛
抑郁症
由于饮食或饮水导致的
因创伤住院
功能健康
残疾时日
活动受限
健康预期寿命
无伤残预期寿命
婴儿死亡率
预期寿命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循环系统死亡
意外伤窖死亡
注:为了更好理解健康状说和健康系统性能的地区或时间差异。本握架包括了各类非医学健康决定因案。通常认为,非医学的健康因密不局于医学/医疗保健范,但影响健廉状况,在基些情况下可纳入到医疗保健服务中。表3非医学健康决定因素
子维度
健康行为
社会经济因浆
社会和社区
环境因素
邀传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衰明影响健康状况的各个方面的个人行为和风险因案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与健康有关的人口社会经济特征指标用于度量社会和社区因察的流行程度,如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与健康有关的社会支持、生活压力、社会资本等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影响的环境因素常用的个人行为、社会、经济或物理环境影响因案之外的因案;在一定条件下邀传因案是决定性致病因案指标示例
吸烟率
体力活动
失业率
低收人率
高中毕业
入学推备
社会支持
住房供给能力
文盲率
一永质
遮传病比例(如磨氏综合
3.2.3维度3-
健康系统性能
GB/T24465—2009/ISO/TS21667:2004“健康系统性能”维度的描述见表4。更多信息参见附录F。表4健康系统性能
子维度
可接受性
可获得性
适用性
可胜任性
持续性
安全性
维度4
在认可利益相关方间的矛盾和利益竞争以及客户/患者需求至上的情况下,健康系统提供的所有护理/服务可满足客户、社区、提供方和支付机构的期望[5]客户/患者根据自身需求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护理/服务的能力[5]
健康系统提供的护理/服务与客户/患者的需求相对应,并以已有标准为基础[5]
与健康系统提供的护理/服务相适应的个人知识和技能5提供持续协调的跨计划、医师、机构和随时间变化的不同层次的护理/服务的能力[5]
护理/服务、干预或医疗活动达到预期效果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预期结果避免或最小化由于干预或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语境信息)指标示例
患者满意度
等待时间
就诊可用性
牙医可用性
不恰当的外科手术
在心力衰竭时适当使用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制剂)
瘤症存活率
术后疝气的复发
怀孕期间的戒烟(孕产妇医
疗保健效果)
慢性病治疗管理:哮喘、糖
尿病、癫痫的入院率
不必要的住院治疗
调整病例组合来降低费用
符合成本效益的处方
医院获得性感染率
“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维度包含有助于解释指标的语境信息,具体见表5。更多信息参见附录G表5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
子维度
关于人、财、物或其他类型资源的语境信息指标示例
人均医生数量
提供方赔偿
资产率
教育服务支出百分比
科研支出百分比
GB/T24465—2009/IS0/TS21667:2004子维度
健康系统
5公平性
关于人口特征的语境信息
轰5(续)
关于医疗保健系统的配暨、组织、持续性或应用的语境信息指标示例
健康保险登记率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的百分比
市中心居住人口百分比
一人均冠状动脉分流移植
(CABG)数盘
人均家庭护理服务数量
公平性与本框架所有的维度都相关,并适用于各维度包含的所有指标。更多信息参见附录H。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GB/T24465—2009/IS0/TS21667:2004本标准与OECD健康指标行动的一致性比较国际上许多组织都制定健康指标。例如,OECD(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了一些针对健康和健康系统性能量度方面的活动。可以肯定的是,本标准与OECD的活动在许多方面都有交叉。同时需强调的是,本标准的健康指标概念框架在查询领域具有独特的作用。
本标准与OECD健康指标活动在目标与范围上都有所不同。正在进行的OECD活动关注于具体健康指标的定义、数据要求以及数据源,这些都不属于本标准范围。实际上,按照有关建议,OECD在性能指标方面的作用包括[22]
a)标识通用健康效果指标集;
b)对概念和数据定义进行标准化;将标准应用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中;c
d)使用这些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工作。另一方面,本标准的健康指标概念框架给出了一个适用于现有和未来数据的综合分类法,但并不给出具体指标。
为了定义和收集性能指标,OECD提出了个与WHO制定的性能框架相近的性能框架20]。该OECD框架所包含的维度见表A.1。它很容易与本标准的健康指标概念框架相映射。OECD框架包括的是可确定的维度,而本标准的框架在范围上更宽泛、更全面。表A.1本标准框架与OECD性能框架的映射OECD性能概念
质量(健康促进/结果)
公平性
本标准的映射指标
健康系统性能—效果
健康系统性能—
可获得性和可接受性
健康系统性能—效率
可获得性;也可作为所有维度的一个构件OECD为其成员国编译了国际上可比对的健康数据,主要关注健康状况和健康服务的输入和处理能力。而且,所编译的数据可以很容易地对应到健康指标概念框架上(见表A.2)。OECD健康数据2000的目标是定义具体的数据元并给出数据,而不是要开发一个独立的、易于理解的高层分类法。表A.2OECD健康数据及相关映射
OECD健康数据2000的主要数据域健康状况
医疗保健资源
医疗保健应用
健康支出
资金和理财
社会保障
健康状况
本标准的映射指标
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
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
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
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
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
GB/T24465—2009/IS0/TS21667:2004OECD健康数据2000的主要数据域药物需求
非医学健康决定因察
人口统计学参考
经济学参考
表A.2(续)
本标推的映射指标
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非医学健康决定因案
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
社区和健康系统特征
当前的OECD活动是对本标准中健康指标概念框架的补充。OECD的工作是以使用数据和健康指标作为起点和关注点,而本框架致力于在概念层上创立一个框架,用于标识可比数据和相关数据。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