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51/T 907-2009 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检验规程
标准号:
DB51/T 907-2009
标准名称:
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检验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3-05 -
实施日期:
2009-03-10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19.33 KB
部分标准内容:
71.040.50
川省地
方标准
DB51/T9072009
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检验规程
Rules for theinspection of Fluorescent Brightener in mushroom2009-03-05发布
2009-03-10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合品成伴网ht
1范围wwW.bzxz.Net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原理..
4仪器与设备
5样品采集及处理
6检验步骤.
7结果表述
http://
uwfoodmate.net
DB51/T907—2009
DB51/T907—2009
本检验规程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检验规程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检验规程由四川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起草。本规程主要起草人:付成平、雷绍荣、郭灵安、欧阳华学。http://foodmate.net1范围
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检验规程
本检验规程规范了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的检验方法。本检验规程适用于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的定性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DB51/T907—2009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1257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检测3原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带荧光的白色染料。它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而且还可以将吸收的不可见的紫外光转变为蓝色或紫蓝色的可见光反射出来,从而增加了光线的反射率,使荧光增白剂处理过的物体白度和光泽提高。当254nm和365nm的紫外光照射到吸附在食用菌上的无色或浅色的荧光物质时,该物质可吸收波长为350nm左右的紫外光,同时发射出波长为450nm左右的可见的蓝色或蓝紫色灾光。它发出的光补偿了被食用菌吸收的光,由物理学原理得知两组互为补色的光相叠加,则形成白色光,所以在正常光照下人眼的感觉是该物体的白度和鲜艳度增加了,所以荧光增白剂又称光学增白剂4仪器与设备
4.1台式紫外分析仪
4.2数码照相机(500相数以上)
5样品采集及处理
随机抽取菌形完整、洁净的新鲜食用菌样品1.5kg或干品1.0kg,同时抽取每类食用菌的对照样品(对照样品不含光增白剂)。抽取样品时,须戴(不含荧光增百剂)一次性手套,每抽取一个样品,须更换一次性手套,避免样品产生交叉污染。并用不含荧光物质的包装材料盛装样品,以免污染样品。6检验步骤
6.1暗室,紫外仪,数码相机及三角架,作为样品检测用。6.2戴上的一次性塑料手套,将去除外包装的菌形完整的样品放入洁净的培养皿中,再将培养Ⅲ摆放在铺有深色绒布的紫外分析仪台面上。在培养皿的正前方置放好样品的标签(所使用的标签纸不能含有荧光物质)。另外对某些食用菌(如百灵菇),由于所用包装纸是增白剂处理过的,易造成了沾染污染,因此须除去所有活在食用菌上的小纸屑,以免由于纸屑产生的荧光而影响对样品检测结果的判断6.3将数码相机固定在三角架上,调整三角架的高度及相机位置,关闭闪光灯,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取景、手动对焦,使样品处于最佳成像位置,采用自拍方式拍照,记录、保存正常光照下的样品照片。6.4在避光条件下,打开闪光灯,手动对焦,使样品处于最佳成像位置,采用自拍方式拍照,记录、保存样品在闪光灯下的样品照片及检测结果。1
DB51/T907—2009
6.5在避光条件下,打开254nm和365nm的紫外灯,观察样品表面是否有可见紫色或蓝紫色荧光,并使用6.3的拍摄方法,记录并保存紫外光下的样品照片及检测结果。6.6更换一次性手套,将去除外包装的对照品放入洁净的培养血中,置放在紫外分析仪上,在避光的条件下打开254nm和365nm的紫外灯,观察到对照样品表面无可见的紫色或蓝紫色荧光,并使用步骤6.3拍摄方法,记录、保存紫外光下对照样品的照片。6.7以上所拍照片应真实反映样品在正常光及紫外光下的真实影像,避免样品标签等含有荧光物质的材料对拍摄效果产生的影响。不应对原始照片进行任何技术处理和加工。抽取的样品要洁净、新鲜、完整,且对照样品不含荧光增白剂。对不同样品进行检测时,须更换一次性手套,避免对样品造成交叉污染。
7结果表述
在254nm和365nm的紫外光下,对照品表面无可见的紫色或蓝紫色荧光。如果样品表面有可见紫色或蓝紫色荧光,则判定该样品含有荧光物质,检测结果表述为“阳性”,反之样品的检测为“阴性”。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川省地
方标准
DB51/T9072009
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检验规程
Rules for theinspection of Fluorescent Brightener in mushroom2009-03-05发布
2009-03-10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合品成伴网ht
1范围wwW.bzxz.Net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原理..
4仪器与设备
5样品采集及处理
6检验步骤.
7结果表述
http://
uwfoodmate.net
DB51/T907—2009
DB51/T907—2009
本检验规程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检验规程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检验规程由四川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起草。本规程主要起草人:付成平、雷绍荣、郭灵安、欧阳华学。http://foodmate.net1范围
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检验规程
本检验规程规范了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的检验方法。本检验规程适用于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的定性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DB51/T907—2009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1257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检测3原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带荧光的白色染料。它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而且还可以将吸收的不可见的紫外光转变为蓝色或紫蓝色的可见光反射出来,从而增加了光线的反射率,使荧光增白剂处理过的物体白度和光泽提高。当254nm和365nm的紫外光照射到吸附在食用菌上的无色或浅色的荧光物质时,该物质可吸收波长为350nm左右的紫外光,同时发射出波长为450nm左右的可见的蓝色或蓝紫色灾光。它发出的光补偿了被食用菌吸收的光,由物理学原理得知两组互为补色的光相叠加,则形成白色光,所以在正常光照下人眼的感觉是该物体的白度和鲜艳度增加了,所以荧光增白剂又称光学增白剂4仪器与设备
4.1台式紫外分析仪
4.2数码照相机(500相数以上)
5样品采集及处理
随机抽取菌形完整、洁净的新鲜食用菌样品1.5kg或干品1.0kg,同时抽取每类食用菌的对照样品(对照样品不含光增白剂)。抽取样品时,须戴(不含荧光增百剂)一次性手套,每抽取一个样品,须更换一次性手套,避免样品产生交叉污染。并用不含荧光物质的包装材料盛装样品,以免污染样品。6检验步骤
6.1暗室,紫外仪,数码相机及三角架,作为样品检测用。6.2戴上的一次性塑料手套,将去除外包装的菌形完整的样品放入洁净的培养皿中,再将培养Ⅲ摆放在铺有深色绒布的紫外分析仪台面上。在培养皿的正前方置放好样品的标签(所使用的标签纸不能含有荧光物质)。另外对某些食用菌(如百灵菇),由于所用包装纸是增白剂处理过的,易造成了沾染污染,因此须除去所有活在食用菌上的小纸屑,以免由于纸屑产生的荧光而影响对样品检测结果的判断6.3将数码相机固定在三角架上,调整三角架的高度及相机位置,关闭闪光灯,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取景、手动对焦,使样品处于最佳成像位置,采用自拍方式拍照,记录、保存正常光照下的样品照片。6.4在避光条件下,打开闪光灯,手动对焦,使样品处于最佳成像位置,采用自拍方式拍照,记录、保存样品在闪光灯下的样品照片及检测结果。1
DB51/T907—2009
6.5在避光条件下,打开254nm和365nm的紫外灯,观察样品表面是否有可见紫色或蓝紫色荧光,并使用6.3的拍摄方法,记录并保存紫外光下的样品照片及检测结果。6.6更换一次性手套,将去除外包装的对照品放入洁净的培养血中,置放在紫外分析仪上,在避光的条件下打开254nm和365nm的紫外灯,观察到对照样品表面无可见的紫色或蓝紫色荧光,并使用步骤6.3拍摄方法,记录、保存紫外光下对照样品的照片。6.7以上所拍照片应真实反映样品在正常光及紫外光下的真实影像,避免样品标签等含有荧光物质的材料对拍摄效果产生的影响。不应对原始照片进行任何技术处理和加工。抽取的样品要洁净、新鲜、完整,且对照样品不含荧光增白剂。对不同样品进行检测时,须更换一次性手套,避免对样品造成交叉污染。
7结果表述
在254nm和365nm的紫外光下,对照品表面无可见的紫色或蓝紫色荧光。如果样品表面有可见紫色或蓝紫色荧光,则判定该样品含有荧光物质,检测结果表述为“阳性”,反之样品的检测为“阴性”。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DB51/T 906-2009 黄伞生产技术规程
- 下一篇: DB51/T 908-2009 紫菜苔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
- DB14/T1983-2020 普通干线公路重载交通隧道设计技术指南
- DB33/T2012-2016 树脂沥青组合体系(ERS)钢桥面铺装施工技术规范
- DB33/T378-2014 黄鳝养殖技术规范
- DB33/T954-2015 浙江省3~69周岁公民体质评价
- DBS64515-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枸杞果酒
- DBS610007-201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饮料中4-甲基咪唑和2-甲基咪唑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DBS22013-201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 和赤霉烯酮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 DBJ08-1970-1998 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程(试行)
- DB34/T1019-2009 中籼稻施肥技术规程
- DB22/T2586-2016 定制式活动义齿
- DB33/T402.2-2003 河蚌育珠技术规范 第2部分:珍珠接种技术规范
- DBS22012-201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动物源性食品中24种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DB11/T629-2009 美容服务操作规程
- DB22/T2496-2016 消防救援人员现场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