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农业行业标准(NY)】 茸鹿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4 22:25:21
  • NY/T1179-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NY/T 1179-2006

  • 标准名称:

    茸鹿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7-10
  • 实施日期:

    2006-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33.53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 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畜牧>>B44饲养动物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11页
  • 标准价格:

    12.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NY/T 1179-2006 茸鹿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NY/T1179-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179—2006
鹿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ProductionPerformanceinVelvetDeer
2006-07-10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NY/T1179-2006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特种经济动植物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北华大学林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峰、杨福合、葛明玉、郑兴涛、李生、高志光、何艳丽、赵景辉。1范围
茸鹿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NY/T11792006
本标准规定了茸鹿的体重体尺测定、产茸性能测定和繁殖性能测定的技术规范。本标准主要适用于茸鹿的生产性能测定。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茸鹿velvetdeer
以生产具有药用或保健食用价值的鹿茸为主要经济目的的鹿类称为茸鹿。主要指梅花鹿和马鹿。2.2
鹿茸velvet
鹿茸是已经形成软骨尚未完全骨化的茸角,茸的外面被覆着生有茸毛的皮肤,内部是呈致密结缔组织与软骨组织。茸角是绝大多数鹿科动物雄性的第二性征,着生于额骨的顶部。正常情况下,雄鹿的茸角每年新生和脱落一次。
初角茸spikerantler
初角茸是指鹿出生后在第一个生茸周期内所生长的茸角。初角茸一般可收获2次一3次,其特征是茸角基部一般不具有角冠。
上锯茸consecutiveantler
上锯茸是指鹿初角茸以后每年收取的鹿茸的总称。其特征是茸角基部具有角冠,且根据其收取年度依次分为头锯茸、二锯茸、三锯茸等。2.5
再生茸aftermathantler
再生茸是指在一个生茸周期内,按一定的标准将头茬鹿茸收获后,再生长起来的鹿茸。2.6
畸形茸deformityantler
茸鹿受到体内外因素(遗传、营养、创伤、衰老等)的影响而生长出非正常形状的鹿茸为畸形茸,也称怪角茸。
角柄hormhandle
角柄俗称草桩,是一种生长在鹿额骨上终生不脱落的骨质突,是茸角赖以形成的基础。2.8
角冠coronet
角冠是茸角基部与角柄连接处的一圈粗糙的突起部分。角冠一般在锯茸时留在角柄上,第二年春季脱落,其脱落部分俗称角盘、花盘。2.9
NY/T1179-2006
主干beam
主干俗称干身、大挺,是从鹿额骨角柄上长出的茸角主枝。2.10
侧枝primordial tines
侧枝是指从茸角主于分生出的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分枝。这些分枝的髓质部均与主于的髓质部相连。其中,茸角主干上分生出的第一分枝称眉枝;双门桩茸角主干上分生出的第二分枝称冰枝;单门桩茸角主干上分生出的第二分枝或双门桩茸角主干上分生出的第三分枝均称中枝;单门桩茸角主干上分生出的第三分枝称第三枝;双门桩茸角主干上分生出第四分枝称第四枝;萌发于茸角主干而尚未发育成侧枝的突起称枝芽。
口forklet
扈口是指茸角主于与侧枝间的权口。2.12
二杠茸two-branchantier
二杠茸是指只具有主干和眉枝的鹿茸,为梅花鹿茸的商品规格名称。包括二杠锯茸和二杠砍茸。2.13
三权茸three-branchantler
三权茸是指具有主于、眉枝和中枝(马鹿茸还具有冰枝)的鹿茸,为梅花鹿茸和马鹿茸的商品规格名称。包括三权锯茸和三权砍茸。2.14
四权茸four-branchantler
四权茸是指具有主干、眉枝、冰枝、中枝和第四分枝的鹿茸,为马鹿茸的商品规格名称。包括四权锯茸和四权砍茸。
3体重体尺测定
3.1体重测定
3.1.1初生仔鹿体重
仔鹿出生毛于后1日龄的体重为初生仔鹿体重。一般采用量程为100kg~200kg的台秤测定,要求准确到0.1kg,且记录时应注明性别。3.1.2离乳仔鹿体重
仔鹿哺乳到3月龄离乳分群时的体重为离乳仔鹿体重。一般采用前后带活动插门的过道上安装量程为200kg~500kg的小地秤测定,要求准确到0.2kg,且记录时应注明性别。3.1.3幼年期靡体重
仔鹿3月龄至18月龄期间称为茸鹿的幼年期。幼年鹿体重一般要求于5月份~7月份(即1周岁左右)期间测定,而幼年公鹿结合锯初角茸时进行,记录时应注明性别。一般采用前后带活动插门的过道上安装量程为200kg~500kg的小地秤测定;也可用药物将鹿麻醉后测定。要求准确到0.2kg,且应早晨空腹称重。
3.1.4青年期鹿体重
茸鹿18月龄至4周岁期间称为青年期。青年公鹿体重一般要求于每年的5月份7月份期间测定,此时结合锯头茬茸进行,记录时应注明锯别或年龄;青年母鹿体重一般要求于每年仔鹿离乳分群时测定,记录时应注明胎别或年龄。一般采用前后带活动插门的过道上安装量程为500kg~1000kg的小地秤测定;也可用药物将鹿麻醉后测定。要求准确到0.5kg,且应早晨空腹称重。2
3.1.5成年期鹿体重
NY/T 11792006
茸鹿4周岁体成熟以后统称为成年期。成年公鹿体重一般要求于每年的5月份~7月份期间测定,此时结合锯头茬茸进行,记录时应注明锯别或年龄;成年母鹿体重一般要求于每年仔鹿离乳分群时测定,记录时应注明胎别或年龄。一般采用前后带活动插门的过道上安装量程为500kg~1000kg的小地秤测定;也可用药物将鹿麻醉后测定。要求准确到0.5kg,且应早晨空腹称重。3.2体尺测定
3.2.1体高
体高为肩胛顶点至地面的垂直高度。要求用测杖测量,应准确到1cm。3.2.2体长
体长为肩端前缘(肱骨隆凸的最前点)到臀端后缘(坐骨结节的后内隆突)的直线距离。要求用测杖测量,应准确到1 cm。
3.2.3胸围
胸围是指沿肩脚后缘垂直绕胸部测量的周长。要求用卷尺测量,应准确到1cm。3.2.4头长
头长是指额顶至鼻镜上缘的直线距离。要求用圆形测定器测量,应准确到0.5cm。3.2.5额宽
额宽是指额的最大宽度,即两眼眶外侧缘间的直线距离。要求用圆形测定器测量,应准确到0.5cm。
3.2.6角基距
角基距是指贴近额骨量取的左右角柄中心间的直线距离。要求用圆形测定器测量,应准确到0.5cm。
3.2.7角基围
角基围是指角柄中间部的围度。要求用卷尺测量,应准确到0.5crn。4产茸性能测定
4.1茸重测定
4.1.1鲜茸重
鹿茸锯下后至加工前带血、带水分的重量为鲜茸重,即排血茸为不掐皮血于刷洗前的鲜重,带血茸为封锯口前的鲜重。要求用量程为10kg或20kg的电子秤称量,应准确到1g,并注明茸型(初角茸、二杠茸、三权茸、四权茸、畸形草)和收茸茬别(头茬茸、再生茸),鹿茸的左、右支分别记录。4.1.2干品茸重(也称干茸重)
鲜鹿茸经脱水(或排血和脱水)加工成可供市场销售的风干品称为干品鹿茸,该种鹿茸的重量为干品茸重。要求用量程为10kg的电子秤称量,应准确到1g,并注明茸型(初角茸、二杠苹、三权茸、四权茸、畸形茸)和收茸茬别(头茬茸、再生茸),鹿茸的左、右支分别记录。4.1.3鹿茸鲜干比值
鲜茸重与其加工后的干品茸重的比值称为鹿茸鲜干比值。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4.2茸鹿群体产草量评定
4.2.1初角茸平均单产
初角茸总产量除以锯初角茸公鹿数的数值为初角茸平均单产。要求准确到1g/只,并应注明鲜茸平均单产或干品茸平均单产。
4.2.2某锯茸平均单产
NY/T1179—2006
某锯茸(头锯茸、二锯茸、三锯茸、四锯茸、五锯茸、)总产量除以锯某锯茸公鹿数的数值为某锯茸乎均单产。要求准确到1g/只,并应注明鲜茸平均单产或于品茸平均单产。4.2.3上锯茸平均单产
上锯茸总产量除以锯上锯茸公鹿数的数值为上锯茸平均单产。要求准确到1g/只,并应注明鲜茸平均单产或干品茸平均单产。
4.2.4二杠茸平均单产
二杠茸总产量除以锯二杠茸公鹿数的数值为二杠茸平均单产。要求准确到1g/只,并应注明鲜茸平均单产或干品茸平均单产。
4.2.5三权茸平均单产
三权茸总产量除以锯三权茸公鹿数的数值为三权茸平均单产。要求准确到1g/只,并应注明鲜茸平均单产或于品茸平均单产。
4.2.6四权茸平均单产
四权茸总产量除以锯四权茸公鹿数的数值为四权茸平均单产。要求准确到1g/只,并应注明鲜茸平均单产或干品茸平均单产。
4.2.7畸形茸平均单产
头茬畸形茸总产量除以锯畸形茸的上锯公鹿数的数值为畸形茸平均单产。要求准确到1g/只,并应注明鲜茸平均单产或干品茸平均单产。4.2.8畸形茸率
上锯公鹿头茬畸形茸支数占上锯公鹿头茬茸总支数的百分比称为畸形茸率。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4.2.9再生茸平均单产
上锯再生总产量除以锯上锯再生茸公鹿数的数值为再生茸平均单产。要求准确到1g/只,并应注明鲜茸平均单产或干品茸平均单产。4.3茸尺测定
鹿茸锯下后至加工前测定的茸尺称鲜茸茸尺;鲜鹿茸经脱水(或排血和脱水)加工成风干品后测定的茸尺称干品茸茸尺。要求测定茸尺时注明年龄(或锯别)、鲜茸(或于品茸)、左支(或右支)及测定日期。
4.3.1主干长度
锯口边缘至鹿顶端的自然长度为主干长度。要求用卷尺沿鹿茸主干后侧测量,应准确到0.1cmo
4.3.2主干围度
梅花鹿茸主干围度指主干中部最细部的围度;马鹿茸主干围度指冰枝与中枝间主于最细部的围度。要求用卷尺测量,应准确到0.1cm。4.3.3眉枝长度
由眉枝扈口沿眉枝上缘至枝端的自然长度为眉枝长度。要求用卷尺测量,应准确到0.1cm。4.3.4冰枝长度
由冰枝庭口沿冰枝上缘至枝端的自然长度为冰枝长度。要求用卷尺测量,应准确到0.1cm。4.3.5中枝长度
由中枝扈口沿中枝上缘至枝端的自然长度为中枝长度。要求用卷尺测量,应准确到0.1cmc4.3.6眉枝围度
眉枝围度指眉枝1/2处的围度。要求用卷尺测量,应准确到0.1cm。4
4.3.7冰枝围度
冰枝围度指冰枝1/2处的围度。要求用卷尺测量,应准确到0.1cm。4.3.8眉二间距
NY/T1179—2006
由眉枝唇口至中枝口间的距离为眉二间距。要求用圆形测定器测量,应准确到0.1cm。4.3.9嘴头长
最上端扈口至鹿茸顶端的自然长度为嘴头长。要求用卷尺测量,应准确到0.1cm。5繁殖性能测定
5.1受配率
受配母鹿数占参配母鹿数的百分比称为受配率。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5.2妊娠率
妊娠母鹿数(包括产仔母鹿数、流产母鹿数、死胎母鹿数等)占受配母鹿数的百分比称为妊娠率。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5.3受配母鹿产仔率
产仔母鹿数占受配母鹿数的百分比称为受配母鹿产仔率。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5.4产双仔率
产双仔母鹿数占产仔母鹿数的百分比称为产双仔率。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5.5仔鹿哺乳期成活率
仔鹿哺育到3月龄离乳分群时存活的仔鹿数占出生仔鹿数的百分比称为仔鹿哺乳期成活率。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5.6繁殖成活率
仔鹿哺育到3月龄离乳分群时存活的仔鹿数占上年度参配母鹿数的百分比称为繁殖成活率。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5
NY/T1179—2006
A.1茸鹿体重测定记录见表A.1。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茸鹿生产性能测定记录表
表A.1××鹿体重测定记录表
初生仔鹿体重
年月日
离乳仔鹿体重
茸鹿体尺测定记录见表A.2。
年月日
幼年期鹿体重
年月日
××鹿体尺测定记录表
体高cm
体长cm
胸围cm
头长cm
青年期鹿体重
额宽cm
年月日
成年期鹿体重
角基围cm
角基距cm
年月日
测定日期
年月日
A.3茸鹿头茸产量记录见表A.3。表A.3
脱盘日期
年月日
收茸日期
年月日
茸鹿再生茸产量记录见表A.4。
头茬茸收
取日期
年月日
再生葬收bZxz.net
取日期
年月日
X×鹿头茬茸产量记录表
鲜茸重g
X×鹿再生茸产量记录表
鲜茸重g
NY/T1179--2006
干品萍重8
千品葬重g
NY/T1179—2006
茸鹿茸尺测定记录见表A.5。
主干长度
主于围度
××鹿鲜茸(成品茸)茸尺测定记录表(测定日期:
眉枝长度
A.6茸鹿繁殖性能测定记录见表A.6。眉枝围度
冰枝长度
冰枝围度
X×鹿繁殖性能测定记录表
鹿舍号
种母鹿
种公鹿
配种时间|产存时间
年月日年月日
中枝长度
产仔数
眉二间距
仔鹿编号
离乳分群
存鹿数只
嘴头长
NY/T1179-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行业标准
茸鹿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NY/T1179—2006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邮政编码:100026
网址:ccap.com.cn)
中国农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mm×1230mm1/16
2006年9月第1版
印张1
字数10千字
2006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
书号:16109·806
印数:1~500册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500589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