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499-2006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中心设备技术要求

【通信行业标准(YD)】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中心设备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5 23:55:05
- YD/T1499-2006
- 现行
标准号:
YD/T 1499-2006
标准名称: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中心设备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9-26 -
实施日期:
2007-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69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实现过程中的主体——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所具有的功能、操作维护、计费、接口、软件和硬件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MMSC)设备。 YD/T 1499-2006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中心设备技术要求 YD/T1499-2006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499-2006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中心设备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Center in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2006-09-26发布
200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多媒体消息业务概述
4.1“多媒体消息业务系统结构
4.2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概述
4.3多媒体消息业务地址方案
5功能要求·
5.1基本能力要求,
5.2其他能力要求
5.3多媒体消息路由功能
5.4MMSC集成用户数据库的功能:6接口·
6.1MMS终端与MMSC的接口—
-MM1--
6.2 MMS Relay和MMS Server的接口---MM2.6.3外部服务器接口
6.4MMSC之间互联的接口一
6.5MMSRelay/Server和HLR之间的接口6.6用户数据库接口-
6.7MMSC和VAS应用之间的接口
6.8MM7接口基于SOAP实现
6.9计费接口-
6.10到网管系统的告警接口
6.11预付费接口(可选)
7操作维护要求
图形用户界面
监控机制·
7.3日志管理…·
报表管理
7.5故障告警管理
配置管理·
数据库管理·
YD/T 1499-2006
YD/T 1499-2006
7.8资源管理.·
7.9安全认证管理·
8服务管理系统(可选)
8.1用户自服务系统
8.2客户服务管理系统
8.3增值业务管理系统
9计费要求
9.1计费种类·
计费话单的种类·
9.3适单的生成触发·
9.4话单信息
9.5计费信息传递
计费性能指标·
预付费MMS计费的支持(可选)
10软件要求
基本要求·
10.2软件功能要求·
10.3软件语言的要求
软件维护管理功能要求
11硬件要求.
11.1硬件系统基本要求…
11.2处理机的要求
12性能要求…
12.1消息处理能力
12.2可靠性和可用性
12.3可扩展性
13环境要求·
14电源与接地-
14.1电源电压要求..
14.2设备接地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WAP网关针对MMSC系统的要求.H
··32
本标准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括:1.YD/T1498-2006数字蜂离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5)接口技术要求YD/T 1499-2006
2.YD/T1499-2006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中心设备技术要求3.YD/T1500-2006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中心设备测试方法4.YD/T1501-2006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终端设备技术要求5.YD/T1502-2006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终端设备测试方法本标准的内容针对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MMSC)设备,主要参考了3GPP和OMA的MMS相关规1. 3GPP TS 22.140 V4.2.0 ( 2002-06 ),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Stage I2. 3GPP TS 23.140 V5.3.0 (2002-06 ),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Stage 2, ( Release 5)3. WAP-206-MMSCTR-20010612-a, WAP MMS Client Transacticons4. WAP-209-MIMSEncapsulation-20010601-a, WAP MMS Ericapsulation Protocol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元宁黄先琼杨伟淑HI
1范围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中心设备技术要求YD/T 1499-2006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实现过程中的主体一一一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所具.有的功能、操作维护、计费、接口、软件和硬件等方而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MMSC)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谁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F002-9002.4
3GPP TS23.140 V5.3.0 (2002-06)3GPPTS26.233
3GPPTS26.234
RFC821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Stage 2,(Releasc 5)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al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Application Originated
Appication Terminated
Charging Detail Record
File Transfer Protocol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LightweightDirectoryAceess ProtacolMultipurpose Internet Muil Extension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Center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RelayMMS Relay
MMS Server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ServerMO
Mobile Originated
Mobile Termin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第三代合作工程
应用发起
应用终止
计费详单
文件传输协议
图形用户界面
超文本传输协议
轻量级日录访问协议
多目的Internet邮件扩展
多媒体消息业务
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
多媒体消息业务中继
多媒体消息亚务服务器
终端发起
终端终止
网络管理系统
YD/T 1499-2006
SynchronizeulMulimedialntegratinnLanguage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imple Mail Trasfer Protocol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ucolSecure Sockets Layer
Unified Messaging System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 Session Protocol
多媒体消息业务概述
多媒体消息业务系统结构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安全套接字层
统一消息系统
无线应用协议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无线会话协设
图1所示为表媒体消息业务系统结构。多媒体消息业务可以采用WAP、TCP/IP或其他方式承载。下层承载网络支持GSM,GPRS、WCDMA、TD-SCDMA或cdma200O等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Billing
Syslem
MMSUse
Agent A
External
Server #1
(e.g. E-mail)
Ertemal
Servear#2
(e.g. Fax)
MMSYAS
Applicatioas
MMSC (MMS Relay/Server)
Extemal
Server 3
(e.g.UMs)
多媒体消患系统结构
多媒体消息系统中新增的网元包括:Server
Exlemal
Server开
MMS User
Databases
Foreign
MMS User
AgentB
(1)MMSUserAgent(MIMS用户代理),MIMS用户代理通过MMS终端提供多媒体消息业务,MMS用户代理是多媒体消息业务终端上的一个应用,提供用户览,编辑、处理多媒体消息等功能,以及消息的发送、接收、删除等操作。MMS用户代理支持MTME,多媒体消息采用MIME格式表示,通过MIME中不同子类型的定义,多媒体消息可包含文本、图像、声音等数据。(2)MMSC(MMSRelay/Server),MMSC包含MMS中继和IMMS服务器的功能,对多媒体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内容适配,存储和调度,完成多媒体消息在不同多媒体设备之间的传递操作:同时,MMSC生成话单用于计费。
YD/T1499-2006
(3)MMSUserDaabases(MMS用户数据库)。存储用户信息,个性化信息,接信息等:(4)MMSVASApplicaons(外部增值商用服务器)。提供增值业务服务。BillingSystem(计费系统)。完成MMSC系统的计费操作,ExternalServers(外部服务器)。例如电子邮件服务器,传真服务器和统一消息服务器等。重复使用原有的网元有HLR:HLR通过MM5接口向MMSC提供用广签约息多媒体消息系统中的接口包括:(1)MM1一MMS终端和MMSC的接口,用来提交多媒体消息.接收多媒体消息(包括PULL和PUSH方式)与用户交换消息通知和递送报告等。(2)MM-—MMSRelay和MMSServer的接口,日前MM2接口采用设备提供商的内部协议实现,本规范不做要求。
(3)MM3-—外部服务器接口,实现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和外部服务器的互通。(4)MM4一—MMSC间的接口,用于MMSC之间的互通。(5)MM5一MMSC和HLR的接口,用来传送用户的签约信息,该接口是可选接口。(6)MM6一-用户数据库接口,MMSC提供与外部集中式用户数据库的接口。(7)MM7一一MMSC和VAS应用之间的接口。(8)MM8-—计费接口。
(9)到网管系统的告警接口。
(10)预付费接口。
4.2多媒体消惠业务中心概述
MMSC负责在网络上发送可由纯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及其他媒体格式组成的消息,能够提供点到点、点到应用和应用到点的业务能力,并能够提供点到多点和应用到多点两种扩展的业务能力。MMSC负责存储并处理进出MMSC系统的消息,可以在不同消息系统间传送消息:如与电子邮件的互通。当在MMSC中收到多媒体消息或提交消息到终端或应用时,它应能够生成相关计费详单。MMSC能够为移动网络用户扩展新的增值服务,并基于GPRS/3G/GSM的网络平台提供多媒体消息类的增值服务。MMSC在技术上遵循3GPP和OMA关于多媒体消息业务的规范。4.3多媒体消息业务地址方案
多媒体消息业务支持以E.164和RFC822两种地址格式作为多媒体消息的接收方地址。多媒体消息业务也可以支持运营商规定的其他特殊的地址格式。MIMS采用通用的因特网协议实现对E-mail地址的路由。对多媒体消息增值业务平台允许采用短号码的地址方策。为实现不同网络的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互连,对MMSC采用统一分配域名的方式进行路由寻址管理。为实现多媒体消息在终端到终端、终端到外部邮件服务器以及终端到VAS的多媒体消息业务互通,多媒体消息的地址格式在MM1、MM4和MM7上可能有不间的形式。在其他MMSC或外部邮件服务器转发多媒体消息时,MMSC应在SMTP中补充目标服务器的域名地址或IP地址信息以便路由;当终端从MMSC提取多媒体消息时,MMSC应该能将相应目标地址替换成符合MM1地址编码规则的格式。4.3.1MM1接口的地址格式
MM1接口的地址方案包含MMSRelay/Server的地址、接收方地址和发送方地址三种。MMSRelay/Server的地址由MMS业务提供商指定的URI表示,该地址起需要在MMS用户代理中设置。3
YD/T1499-2006
发送方的地址可以用用户号码或用户终端号码表示,接收厅地址可以用用户号码、用户终端号码或者短号码表示。本标准同前不支持采用P地址形式的用户终端号码:MMS用户代理在向发端MMSRelayrServer提交多媒体消息时,不允许在一个地址字段中使用多个接收方地址(即使这些接收方地址之间用“,”或“;”作为地址分隔符也不允许),但允许在同一个多媒体消息中有多个地址信息单元,每个地址单元带一个接收方地址。
MM1采用E.164或RFC822形式的地址方案。当以多媒体消息业务终端或增值业务乎台作为多媒体消息接收方时,在MMI接LI采用E.164地编码规则,可用MSISDN或者MMS业务提供商定义的短号码来表示接收方的用户号码。地址格式要求如下:29241040016/TYPE=PLMN
+8629241040016/TYPE-PLMN
1111/TYPE-PLMN
+861111/TYPE-PLMN
当因特网邮箱作为MM接收方时,在MM1接口采用RFC822地址编码格式。地址格式要求如下:[email protected]/TYPE=rfc822aaa @domain/TYPE-rfc822
当发送方MMS用户代理在上述地址中未携带“/TYPE-”地址类型时,MMSRelay/Server按照下列默认的规则进行判断:
(1)如果地址中含“@”字符,地址默认为:“/TYPE=rfc822”格式;(2)除可能包含“+”、\”,“#\符号外,其余均为数字的地址默认为“TYPE-PLMN”格式,如MSISDN或短号码:
(3)其他可看作是不规范的RFC822地址,如字母短号码。4.3.2MM4接口的地址格式
当多媒体消息发送方和接收方不归于同一个MMSC时,需要用到MIM4接口的地址编码格式,需要由MMSC补充SMTP的目标地址。多媒体消息业务在MM4接口上可采用两种地址编码类型的处理方式:采用DNS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方式或采用DNS-ENUM将MSISDN地址转换成IP地址方式。(1)当多媒体消息接收方地址采用RFC822地址格式时,MMSC将多媒体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直接作为SMTP的目标地址,MMS封装中的接收方地址不变。(2)当多媒体消息接收方采用E.164地址编码方式,MMSC之间通过DNS服务器进行域名和P地址转换时,MM4接口的地址编码格式如下。SMTP协议的目标地址:+E.164/TYPE=PLMN@recipient-mmseMMS封装的接收方地址:\+\E.t64\/TYPE=PLMN例如:
SMTP 地址 : +8629241040016/[email protected]封装中的接收方地址:+8629241040016/TYPE=PLMIN(3)当多媒体消息接收方采用E.164地址编码方式,MMSC之间通过ENUM-DNS服务器进行E.164和P地址转换时,如E.164地址为86-134-12345678,MM4接口的地址为:8.7.6.5.4.3.2.1.4.3.1.6.8.e164.arpa; 或 7.6.5.4.3.2.1.7.9.6.0.3.e164.gsm ( private top level domain ).A
4.3.3MM7接口的地址格式
YD/T1499-2006
当多媒体消息发送方和接收方之·为VAS增值业务平台时,需要用到MM7接口的地址编码格式多媒体消息业务在MM7接口上可采用三利地址编码类型的处理方式:E.164地址编码格式,RFC822地编码格式,短号码编码格式地址编码格式与MM1接口的地址编码规则相同。为实现多媒体消息业务在多媒体消息终端和VAS平台之间的互通,VAS业务平台需要按照规则MM1接口的地址编码规则填写E.164格式或RFC822格式的接收方地址。增值业务平台可采用MM7接口的接收方地址、VASID、VASPD三种方式来识别处理并提取多媒体消息。运营商可快定不采用多媒体消息终端的真实MSISDN号码发送到VAS平台以保护用户信息,例如采用多媒体消息终端用户的别名或伪码作为地址标识。在此情况下,由MMSC和其他扩展的功能模块配合,进行地址格式的转换以实现该业务功能。5功能要求
5.1基本能力要求
5.1.1多媒体消息的提交
多媒体消息的提交指的是多媒体消息由用户终端发送到MMSC的过程。当用户发送一条多媒体消息到某个标地址时,此多媒体消息首先被提交到发送方MMSC上。发送方MMSC进行娜下操作:
(1)为该多媒体消息分配一个Message_ID号,并将该Message_ID号通过命令响应提供给发送方MMS终端。
(2)如果发送方MMSC支持最早发送时间,则它应将该多媒体消息保存到最早发送时刻才下发;否则发送方MMSC应立刻将其下发。(3)如果发送方MMS终端不提供时间戳,则发送方MMSC应向对端网元提供时间。发送方MMSC也可忽略发送方MMS终端设置的时间截。(4)如果MMS终端没有提供多媒体消息的源地址,发送方MMSC需将发送方的地址播人多媒体消息中作为源地址。
(5)如果发送方MMS要求发方地址隐藏且转发中的下一个网元也是MMSC,则应将地址隐藏的请求(包含发送方地址E)转发给接收方MMSC。(6)如果转发中的下·个网元不是MIMSC且发送方没有请求地址隐藏,则应将发送方的地址转发给下二个网元。
(7)如果转发中的下一个网元不是MMSC且发送终端请求地址隐戴,则不应将发送方的地址转发给下一个网元,并应将多媒体消息中的发送方地址用“匿名”地址覆盖。(8)发送方MMSC可忽略发送方MMS终端在多媒体消息中提供的发送方地址(取快于MMS业务供成商意向)。
(9)负责解析多媒体消息接收方的地址。(10)如果发送方MMSC支持MMBOx长期存储功能并允许发送方MMS终端使用,则发送方MMSC应根据发送方服务配置或MMS终端请求,在发送方的MMBox中自动存储多媒体消息复件。(11)负责将多媒体消息转发到多媒体消息的接收方。5
YD/T 1499-2006
(12)在将多媒体消息转发至接收方时,应同时转发是否需要递送报告的请求。(13)在将多媒体消息转发至接收方时,应同时转发是否需要阅读报告的请求。(14)在将多媒体消息转发至接收方时,应同时转发多媒体消息的MIME内容类型和信息限制条件,例如优先级、信息类别、标题等。(15)如果发送方要求递送报告并且转发的下个网元不为发送方MMSC所知,则发送方的MMSC“应产生状态为“indeterminate\的递送报告;如果发送方未请求递送报告,则发送方MMSC不会生成递送报告。
(16)如果发送方MMS终端提交的多媒体消息被标识为当前MMSC系统中存储的多媒体消息的复件购发送方MIMSC可以拒绝本条多媒体消息的提交。当发送方的MMSC就是接收方的MMSC时,多媒体消息无需被转发。MMSC在处理终端或其他MMSC发送来的消息时,除了上述功能之外,需要处理下列异常:(1)对于完全不能识别的消息,简单地抛弃;(2)对于参数不完整的消息,返回错误;(3)对于有效时间超过系统最大限制的,修改消息的有效时间:(4)对于缺少有效时间的,设置为默认有效时间;(5)如果系统超负荷运行或者发送端口的流量超过限制,返回错误:(6)如果系统资源缺乏,返回错误;(7)如果消息的预定义发送时间超过系统允许的消息有效期,那么消息提交失败:(8)MMSC可以进行主叫鉴权,对于鉴权失败的情况,将返回错误;(9)MMSC支持系统黑名单和用户黑名单功能,如果主叫或被叫被列人黑名单,那么直接返回错误:(10)如果系统已经超负荷,则直接返回错误的回应,不把发送消息放人调度队列;(11)如果消息是一个多点发送的消息,并且发送数目超过限制,那么只给系统限制数量内的目的发送消息;
(12)根据发送者和接收者的个人业务配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存在黑名单、用户不合法、用户串请的业务未被激活等禁止继续进行消息发送处理的行为,则返回错误,不进行复制转发或直接转发处理。5.1.2多媒体消息通知
多媒体消息通知是指在多媒体消息到达接收方MMSC后,接收方MMSC发送通知给接收者提取多媒体消息的过程。
接收方的MMSC在接收到多媒体消息后,应进行下列操作。【1)能够验证多媒体消息接收方的用户档案。(2)应保存多媒体消息直到:
(a)多媒体消息有效期:
(b)多媒体消息已被发送到接收者;(c)接收者要求转发该多媒体消息;【d)接收者拒绝接收该多媒体消息。【3)应生成多媒体消息通知发送给接收者,6
YD/T 1499-2006
当接收方终端收到多媒休消息通知时,它就可以获得一个消息引用号,并利用它从接收方MMSC上提取多媒体息。在多媒体消息通知中的消息引用号在多媒体消息的有效期内、多媒体消息被成功提取或者被拒绝之前有效。
通过多媒体消息通知,接收方终端可以接收到关于多媒体消息的一些附加信息,如多媒体消息的主题,内容大小等。但如果发送方MMS终端要求地址隐藏,则接收方MMSC不应将发送方的地址加人多媒体消息通知中。
5.1,3多媒体消想的提取
多媒体消息的提取指的是接收方MMS终端从MMSC上提取多媒体消息的过程。如果支持MMEOx,则MMS终端应能基于来自前一MMBox操作的消息参考请求对来自用户MMBox的多媒体消息进行提取。收到多媒体消息通知后,接收方MMS终端可以根据通中的信息要求从接收方MIMSC上提取多媒体消息。这时,接收方的MMSC:
(1)负资保存该多媒体消息直至MMS接收终端提取了多媒体消息或多媒体消息过期。(2)可能根据用户个人档案信息或/和MMS终端的能力进行数据适配。(3)如果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方没有要求隐藏发送方地址,而且接收方的MMSC有发送方的地址,划接收方的MMSC应提供多媒体消息发送者的地址。(4)如果多媒体消息的发送者要求隐藏发送方地址或者接收方MMSC没有发送者的地址,则接收方MMSC可以将多媒体消息中的源地址设为别名或者其他文本(例如“匿名地址租“未知地址”)。(5)如果多媒体消息的发送者要求提供递送报告,则应将此告知接收方MMS终端。(6)如果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方者求提供阅读报告,则应将此告知接收方MMS终端。(7)应向接收方MMS终端提供多媒体消感的MIME内容类型。(8)应向接收方MMS终端提供有关该多媒体消息的信息限制条件。(9)应将相应的多媒体消息发送至接收方MMS终端。(10)如果多媒体消息被转发且在接收方MMSC中有地址信息,应向最终接收方MMS终端提供转发多媒体消息的MMS终端地址清单。(11)在多媒体消息发送至接收方MMS终端的操作应答中,接收方MMS终端可以要求接收方MMSC不产生递送报告。如果接收方MMSC和发送方MMSC不是同一个MMSC,则接收方MMSC必须生成递送报告发送给发送方MMSC。发送方MMSC再根据发送方与接收方的请求情况决定是否向发送方提交递送报告。
2接收方收取多媒体请息有立即取和延退取网种方式。如果用户申请节即取,接收方MMSC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用户提取多媒体消息的响应,完成整个多媒体消息的提取过程;如果用户申请延迟取,那么接收方MMISC将保持消息,等待用户联消息,直至消息达到最终状态;如果用户发起拒绝取的消息,那么接收方MMSC将剩除消息。(13)如果接收方MMSC收到的多媒体消息提取请求消息出错,系统将其抛弃,记录日志,(14)如果接收方终端获取消息之后没给用户回确认消息,则接收方MMSC中的多媒体消息并不被删除,直到等到该确认消息或者接收方的再次获取或者超时。(15)如果收到的确认消息中接收方表示接收出错,接收方MMSC并不期除该消息,而是等待用户下饮来取,直到超时或用户成功取走消息。YD/F 1499-2006
(16)接收方MMSC的流控机制并不限制用广提取多媒体消息的操作。(17)如果接收方MMSC把消息删除后用户发出取消息的命令,则接收方MMSC将返可相应错误。5.1.4终端能力协商
MMS终端和MMSC都应支持终端能力协商。在多媒体消息提交和提取过程中,MMS端应尚接收方MMSC提供自身的能力信息。
MMS终端可通过发送下列信息注明其能力:【1)一套描述擎端能力的信息;(2)对数据库的链接(例如RI,MMSC能从该数据库中得到描述终端能力的信息)和/或另-一套江明针对前一套终端能力信息变化的信息;(3)终端能力协商机制的详细定义,由MM1实现(WAP等)界定。终端能力协商机制必须保证在每个多媒体消息发送请求中都提供有对MMSC描迷MMS整端能力的信息,在收到发送请求后,接收方MMSC应利用有关接收方MMS终端能力的信息向接收方MMS终端发送多媒体消息,并对那些含有接收方MIMS终端不支持的媒体类型和格式的多媒体消息进行调整。这一调整可能包括对不支持的媒体类型和格式进行删除或修改。MMS终端能力信息应包括:
(1)所支持的最大多媒体消息;(2)所支持的最大图像解析:
(3)所支持的媒体类型和格式清单(例如,MIME类型);(4)所支持的字符集清单;
(5)所支持的首选语言清单;
(6)所支持的最大颜色深度:
(7)注明接收方MMS用户是否支持5.2.1条款中规定的对多媒体消息内容提取进行流媒体传输,与MMS实现(WAP等)相关的附加信息也可包含其中。5.1.5多媒体消息转发
此部分MMS业务描述了MMS终端可以请求相应的MMSC将本应自已接收的多媒体消息在不经提取的情况下直接转发给其他指定的MMS终端或E-mail等。这些接收终端的地址由请求转发的MMS整端指定。MMS终端可以支持请求转发特定的多媒体消息,也可以不支持该功能。MMSC可以充许转发特定的多媒体消息,也可以不允许该功能,应能够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设置。当原多媒体消息被转发给新的接收终端时,请求转发的MMS终端的地址将与原多媒体消息同时被转发。另外,一些由转发MMS终端请求的附加信息(如请求递送报告、请求阅读报告等)也可以被转发。但是不能转发其他附加内容。
当收到来自转发MMS终端进行多媒体消息的转发请求时,转发MMSC:(1)为被转发的多媒体消息分配一个Message_D号,并将该Message_I号告知转发MMS终端。(2)应向转发MMS终端提供多媒体消息转发请求的状态信息。(3)如果转发MMS终端对应的MMSC支持最早发送时间,则它将负责保存被转发的多媒体消息直到最早发送时间到。否则,被转发的多媒体消息将被立即转发出去。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YD/T1499-2006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中心设备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Center in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2006-09-26发布
200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多媒体消息业务概述
4.1“多媒体消息业务系统结构
4.2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概述
4.3多媒体消息业务地址方案
5功能要求·
5.1基本能力要求,
5.2其他能力要求
5.3多媒体消息路由功能
5.4MMSC集成用户数据库的功能:6接口·
6.1MMS终端与MMSC的接口—
-MM1--
6.2 MMS Relay和MMS Server的接口---MM2.6.3外部服务器接口
6.4MMSC之间互联的接口一
6.5MMSRelay/Server和HLR之间的接口6.6用户数据库接口-
6.7MMSC和VAS应用之间的接口
6.8MM7接口基于SOAP实现
6.9计费接口-
6.10到网管系统的告警接口
6.11预付费接口(可选)
7操作维护要求
图形用户界面
监控机制·
7.3日志管理…·
报表管理
7.5故障告警管理
配置管理·
数据库管理·
YD/T 1499-2006
YD/T 1499-2006
7.8资源管理.·
7.9安全认证管理·
8服务管理系统(可选)
8.1用户自服务系统
8.2客户服务管理系统
8.3增值业务管理系统
9计费要求
9.1计费种类·
计费话单的种类·
9.3适单的生成触发·
9.4话单信息
9.5计费信息传递
计费性能指标·
预付费MMS计费的支持(可选)
10软件要求
基本要求·
10.2软件功能要求·
10.3软件语言的要求
软件维护管理功能要求
11硬件要求.
11.1硬件系统基本要求…
11.2处理机的要求
12性能要求…
12.1消息处理能力
12.2可靠性和可用性
12.3可扩展性
13环境要求·
14电源与接地-
14.1电源电压要求..
14.2设备接地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WAP网关针对MMSC系统的要求.H
··32
本标准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括:1.YD/T1498-2006数字蜂离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5)接口技术要求YD/T 1499-2006
2.YD/T1499-2006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中心设备技术要求3.YD/T1500-2006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中心设备测试方法4.YD/T1501-2006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终端设备技术要求5.YD/T1502-2006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终端设备测试方法本标准的内容针对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MMSC)设备,主要参考了3GPP和OMA的MMS相关规1. 3GPP TS 22.140 V4.2.0 ( 2002-06 ),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Stage I2. 3GPP TS 23.140 V5.3.0 (2002-06 ),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Stage 2, ( Release 5)3. WAP-206-MMSCTR-20010612-a, WAP MMS Client Transacticons4. WAP-209-MIMSEncapsulation-20010601-a, WAP MMS Ericapsulation Protocol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元宁黄先琼杨伟淑HI
1范围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中心设备技术要求YD/T 1499-2006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实现过程中的主体一一一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所具.有的功能、操作维护、计费、接口、软件和硬件等方而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MMSC)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谁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F002-9002.4
3GPP TS23.140 V5.3.0 (2002-06)3GPPTS26.233
3GPPTS26.234
RFC821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Stage 2,(Releasc 5)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al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Application Originated
Appication Terminated
Charging Detail Record
File Transfer Protocol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LightweightDirectoryAceess ProtacolMultipurpose Internet Muil Extension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Center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RelayMMS Relay
MMS Server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ServerMO
Mobile Originated
Mobile Termin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第三代合作工程
应用发起
应用终止
计费详单
文件传输协议
图形用户界面
超文本传输协议
轻量级日录访问协议
多目的Internet邮件扩展
多媒体消息业务
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
多媒体消息业务中继
多媒体消息亚务服务器
终端发起
终端终止
网络管理系统
YD/T 1499-2006
SynchronizeulMulimedialntegratinnLanguage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imple Mail Trasfer Protocol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ucolSecure Sockets Layer
Unified Messaging System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 Session Protocol
多媒体消息业务概述
多媒体消息业务系统结构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安全套接字层
统一消息系统
无线应用协议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无线会话协设
图1所示为表媒体消息业务系统结构。多媒体消息业务可以采用WAP、TCP/IP或其他方式承载。下层承载网络支持GSM,GPRS、WCDMA、TD-SCDMA或cdma200O等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Billing
Syslem
MMSUse
Agent A
External
Server #1
(e.g. E-mail)
Ertemal
Servear#2
(e.g. Fax)
MMSYAS
Applicatioas
MMSC (MMS Relay/Server)
Extemal
Server 3
(e.g.UMs)
多媒体消患系统结构
多媒体消息系统中新增的网元包括:Server
Exlemal
Server开
MMS User
Databases
Foreign
MMS User
AgentB
(1)MMSUserAgent(MIMS用户代理),MIMS用户代理通过MMS终端提供多媒体消息业务,MMS用户代理是多媒体消息业务终端上的一个应用,提供用户览,编辑、处理多媒体消息等功能,以及消息的发送、接收、删除等操作。MMS用户代理支持MTME,多媒体消息采用MIME格式表示,通过MIME中不同子类型的定义,多媒体消息可包含文本、图像、声音等数据。(2)MMSC(MMSRelay/Server),MMSC包含MMS中继和IMMS服务器的功能,对多媒体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内容适配,存储和调度,完成多媒体消息在不同多媒体设备之间的传递操作:同时,MMSC生成话单用于计费。
YD/T1499-2006
(3)MMSUserDaabases(MMS用户数据库)。存储用户信息,个性化信息,接信息等:(4)MMSVASApplicaons(外部增值商用服务器)。提供增值业务服务。BillingSystem(计费系统)。完成MMSC系统的计费操作,ExternalServers(外部服务器)。例如电子邮件服务器,传真服务器和统一消息服务器等。重复使用原有的网元有HLR:HLR通过MM5接口向MMSC提供用广签约息多媒体消息系统中的接口包括:(1)MM1一MMS终端和MMSC的接口,用来提交多媒体消息.接收多媒体消息(包括PULL和PUSH方式)与用户交换消息通知和递送报告等。(2)MM-—MMSRelay和MMSServer的接口,日前MM2接口采用设备提供商的内部协议实现,本规范不做要求。
(3)MM3-—外部服务器接口,实现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和外部服务器的互通。(4)MM4一—MMSC间的接口,用于MMSC之间的互通。(5)MM5一MMSC和HLR的接口,用来传送用户的签约信息,该接口是可选接口。(6)MM6一-用户数据库接口,MMSC提供与外部集中式用户数据库的接口。(7)MM7一一MMSC和VAS应用之间的接口。(8)MM8-—计费接口。
(9)到网管系统的告警接口。
(10)预付费接口。
4.2多媒体消惠业务中心概述
MMSC负责在网络上发送可由纯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及其他媒体格式组成的消息,能够提供点到点、点到应用和应用到点的业务能力,并能够提供点到多点和应用到多点两种扩展的业务能力。MMSC负责存储并处理进出MMSC系统的消息,可以在不同消息系统间传送消息:如与电子邮件的互通。当在MMSC中收到多媒体消息或提交消息到终端或应用时,它应能够生成相关计费详单。MMSC能够为移动网络用户扩展新的增值服务,并基于GPRS/3G/GSM的网络平台提供多媒体消息类的增值服务。MMSC在技术上遵循3GPP和OMA关于多媒体消息业务的规范。4.3多媒体消息业务地址方案
多媒体消息业务支持以E.164和RFC822两种地址格式作为多媒体消息的接收方地址。多媒体消息业务也可以支持运营商规定的其他特殊的地址格式。MIMS采用通用的因特网协议实现对E-mail地址的路由。对多媒体消息增值业务平台允许采用短号码的地址方策。为实现不同网络的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互连,对MMSC采用统一分配域名的方式进行路由寻址管理。为实现多媒体消息在终端到终端、终端到外部邮件服务器以及终端到VAS的多媒体消息业务互通,多媒体消息的地址格式在MM1、MM4和MM7上可能有不间的形式。在其他MMSC或外部邮件服务器转发多媒体消息时,MMSC应在SMTP中补充目标服务器的域名地址或IP地址信息以便路由;当终端从MMSC提取多媒体消息时,MMSC应该能将相应目标地址替换成符合MM1地址编码规则的格式。4.3.1MM1接口的地址格式
MM1接口的地址方案包含MMSRelay/Server的地址、接收方地址和发送方地址三种。MMSRelay/Server的地址由MMS业务提供商指定的URI表示,该地址起需要在MMS用户代理中设置。3
YD/T1499-2006
发送方的地址可以用用户号码或用户终端号码表示,接收厅地址可以用用户号码、用户终端号码或者短号码表示。本标准同前不支持采用P地址形式的用户终端号码:MMS用户代理在向发端MMSRelayrServer提交多媒体消息时,不允许在一个地址字段中使用多个接收方地址(即使这些接收方地址之间用“,”或“;”作为地址分隔符也不允许),但允许在同一个多媒体消息中有多个地址信息单元,每个地址单元带一个接收方地址。
MM1采用E.164或RFC822形式的地址方案。当以多媒体消息业务终端或增值业务乎台作为多媒体消息接收方时,在MMI接LI采用E.164地编码规则,可用MSISDN或者MMS业务提供商定义的短号码来表示接收方的用户号码。地址格式要求如下:29241040016/TYPE=PLMN
+8629241040016/TYPE-PLMN
1111/TYPE-PLMN
+861111/TYPE-PLMN
当因特网邮箱作为MM接收方时,在MM1接口采用RFC822地址编码格式。地址格式要求如下:[email protected]/TYPE=rfc822aaa @domain/TYPE-rfc822
当发送方MMS用户代理在上述地址中未携带“/TYPE-”地址类型时,MMSRelay/Server按照下列默认的规则进行判断:
(1)如果地址中含“@”字符,地址默认为:“/TYPE=rfc822”格式;(2)除可能包含“+”、\”,“#\符号外,其余均为数字的地址默认为“TYPE-PLMN”格式,如MSISDN或短号码:
(3)其他可看作是不规范的RFC822地址,如字母短号码。4.3.2MM4接口的地址格式
当多媒体消息发送方和接收方不归于同一个MMSC时,需要用到MIM4接口的地址编码格式,需要由MMSC补充SMTP的目标地址。多媒体消息业务在MM4接口上可采用两种地址编码类型的处理方式:采用DNS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方式或采用DNS-ENUM将MSISDN地址转换成IP地址方式。(1)当多媒体消息接收方地址采用RFC822地址格式时,MMSC将多媒体消息的接收方地址直接作为SMTP的目标地址,MMS封装中的接收方地址不变。(2)当多媒体消息接收方采用E.164地址编码方式,MMSC之间通过DNS服务器进行域名和P地址转换时,MM4接口的地址编码格式如下。SMTP协议的目标地址:+E.164/TYPE=PLMN@recipient-mmseMMS封装的接收方地址:\+\E.t64\/TYPE=PLMN例如:
SMTP 地址 : +8629241040016/[email protected]封装中的接收方地址:+8629241040016/TYPE=PLMIN(3)当多媒体消息接收方采用E.164地址编码方式,MMSC之间通过ENUM-DNS服务器进行E.164和P地址转换时,如E.164地址为86-134-12345678,MM4接口的地址为:8.7.6.5.4.3.2.1.4.3.1.6.8.e164.arpa; 或 7.6.5.4.3.2.1.7.9.6.0.3.e164.gsm ( private top level domain ).A
4.3.3MM7接口的地址格式
YD/T1499-2006
当多媒体消息发送方和接收方之·为VAS增值业务平台时,需要用到MM7接口的地址编码格式多媒体消息业务在MM7接口上可采用三利地址编码类型的处理方式:E.164地址编码格式,RFC822地编码格式,短号码编码格式地址编码格式与MM1接口的地址编码规则相同。为实现多媒体消息业务在多媒体消息终端和VAS平台之间的互通,VAS业务平台需要按照规则MM1接口的地址编码规则填写E.164格式或RFC822格式的接收方地址。增值业务平台可采用MM7接口的接收方地址、VASID、VASPD三种方式来识别处理并提取多媒体消息。运营商可快定不采用多媒体消息终端的真实MSISDN号码发送到VAS平台以保护用户信息,例如采用多媒体消息终端用户的别名或伪码作为地址标识。在此情况下,由MMSC和其他扩展的功能模块配合,进行地址格式的转换以实现该业务功能。5功能要求
5.1基本能力要求
5.1.1多媒体消息的提交
多媒体消息的提交指的是多媒体消息由用户终端发送到MMSC的过程。当用户发送一条多媒体消息到某个标地址时,此多媒体消息首先被提交到发送方MMSC上。发送方MMSC进行娜下操作:
(1)为该多媒体消息分配一个Message_ID号,并将该Message_ID号通过命令响应提供给发送方MMS终端。
(2)如果发送方MMSC支持最早发送时间,则它应将该多媒体消息保存到最早发送时刻才下发;否则发送方MMSC应立刻将其下发。(3)如果发送方MMS终端不提供时间戳,则发送方MMSC应向对端网元提供时间。发送方MMSC也可忽略发送方MMS终端设置的时间截。(4)如果MMS终端没有提供多媒体消息的源地址,发送方MMSC需将发送方的地址播人多媒体消息中作为源地址。
(5)如果发送方MMS要求发方地址隐藏且转发中的下一个网元也是MMSC,则应将地址隐藏的请求(包含发送方地址E)转发给接收方MMSC。(6)如果转发中的下·个网元不是MIMSC且发送方没有请求地址隐藏,则应将发送方的地址转发给下二个网元。
(7)如果转发中的下一个网元不是MMSC且发送终端请求地址隐戴,则不应将发送方的地址转发给下一个网元,并应将多媒体消息中的发送方地址用“匿名”地址覆盖。(8)发送方MMSC可忽略发送方MMS终端在多媒体消息中提供的发送方地址(取快于MMS业务供成商意向)。
(9)负责解析多媒体消息接收方的地址。(10)如果发送方MMSC支持MMBOx长期存储功能并允许发送方MMS终端使用,则发送方MMSC应根据发送方服务配置或MMS终端请求,在发送方的MMBox中自动存储多媒体消息复件。(11)负责将多媒体消息转发到多媒体消息的接收方。5
YD/T 1499-2006
(12)在将多媒体消息转发至接收方时,应同时转发是否需要递送报告的请求。(13)在将多媒体消息转发至接收方时,应同时转发是否需要阅读报告的请求。(14)在将多媒体消息转发至接收方时,应同时转发多媒体消息的MIME内容类型和信息限制条件,例如优先级、信息类别、标题等。(15)如果发送方要求递送报告并且转发的下个网元不为发送方MMSC所知,则发送方的MMSC“应产生状态为“indeterminate\的递送报告;如果发送方未请求递送报告,则发送方MMSC不会生成递送报告。
(16)如果发送方MMS终端提交的多媒体消息被标识为当前MMSC系统中存储的多媒体消息的复件购发送方MIMSC可以拒绝本条多媒体消息的提交。当发送方的MMSC就是接收方的MMSC时,多媒体消息无需被转发。MMSC在处理终端或其他MMSC发送来的消息时,除了上述功能之外,需要处理下列异常:(1)对于完全不能识别的消息,简单地抛弃;(2)对于参数不完整的消息,返回错误;(3)对于有效时间超过系统最大限制的,修改消息的有效时间:(4)对于缺少有效时间的,设置为默认有效时间;(5)如果系统超负荷运行或者发送端口的流量超过限制,返回错误:(6)如果系统资源缺乏,返回错误;(7)如果消息的预定义发送时间超过系统允许的消息有效期,那么消息提交失败:(8)MMSC可以进行主叫鉴权,对于鉴权失败的情况,将返回错误;(9)MMSC支持系统黑名单和用户黑名单功能,如果主叫或被叫被列人黑名单,那么直接返回错误:(10)如果系统已经超负荷,则直接返回错误的回应,不把发送消息放人调度队列;(11)如果消息是一个多点发送的消息,并且发送数目超过限制,那么只给系统限制数量内的目的发送消息;
(12)根据发送者和接收者的个人业务配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存在黑名单、用户不合法、用户串请的业务未被激活等禁止继续进行消息发送处理的行为,则返回错误,不进行复制转发或直接转发处理。5.1.2多媒体消息通知
多媒体消息通知是指在多媒体消息到达接收方MMSC后,接收方MMSC发送通知给接收者提取多媒体消息的过程。
接收方的MMSC在接收到多媒体消息后,应进行下列操作。【1)能够验证多媒体消息接收方的用户档案。(2)应保存多媒体消息直到:
(a)多媒体消息有效期:
(b)多媒体消息已被发送到接收者;(c)接收者要求转发该多媒体消息;【d)接收者拒绝接收该多媒体消息。【3)应生成多媒体消息通知发送给接收者,6
YD/T 1499-2006
当接收方终端收到多媒休消息通知时,它就可以获得一个消息引用号,并利用它从接收方MMSC上提取多媒体息。在多媒体消息通知中的消息引用号在多媒体消息的有效期内、多媒体消息被成功提取或者被拒绝之前有效。
通过多媒体消息通知,接收方终端可以接收到关于多媒体消息的一些附加信息,如多媒体消息的主题,内容大小等。但如果发送方MMS终端要求地址隐藏,则接收方MMSC不应将发送方的地址加人多媒体消息通知中。
5.1,3多媒体消想的提取
多媒体消息的提取指的是接收方MMS终端从MMSC上提取多媒体消息的过程。如果支持MMEOx,则MMS终端应能基于来自前一MMBox操作的消息参考请求对来自用户MMBox的多媒体消息进行提取。收到多媒体消息通知后,接收方MMS终端可以根据通中的信息要求从接收方MIMSC上提取多媒体消息。这时,接收方的MMSC:
(1)负资保存该多媒体消息直至MMS接收终端提取了多媒体消息或多媒体消息过期。(2)可能根据用户个人档案信息或/和MMS终端的能力进行数据适配。(3)如果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方没有要求隐藏发送方地址,而且接收方的MMSC有发送方的地址,划接收方的MMSC应提供多媒体消息发送者的地址。(4)如果多媒体消息的发送者要求隐藏发送方地址或者接收方MMSC没有发送者的地址,则接收方MMSC可以将多媒体消息中的源地址设为别名或者其他文本(例如“匿名地址租“未知地址”)。(5)如果多媒体消息的发送者要求提供递送报告,则应将此告知接收方MMS终端。(6)如果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方者求提供阅读报告,则应将此告知接收方MMS终端。(7)应向接收方MMS终端提供多媒体消感的MIME内容类型。(8)应向接收方MMS终端提供有关该多媒体消息的信息限制条件。(9)应将相应的多媒体消息发送至接收方MMS终端。(10)如果多媒体消息被转发且在接收方MMSC中有地址信息,应向最终接收方MMS终端提供转发多媒体消息的MMS终端地址清单。(11)在多媒体消息发送至接收方MMS终端的操作应答中,接收方MMS终端可以要求接收方MMSC不产生递送报告。如果接收方MMSC和发送方MMSC不是同一个MMSC,则接收方MMSC必须生成递送报告发送给发送方MMSC。发送方MMSC再根据发送方与接收方的请求情况决定是否向发送方提交递送报告。
2接收方收取多媒体请息有立即取和延退取网种方式。如果用户申请节即取,接收方MMSC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用户提取多媒体消息的响应,完成整个多媒体消息的提取过程;如果用户申请延迟取,那么接收方MMISC将保持消息,等待用户联消息,直至消息达到最终状态;如果用户发起拒绝取的消息,那么接收方MMSC将剩除消息。(13)如果接收方MMSC收到的多媒体消息提取请求消息出错,系统将其抛弃,记录日志,(14)如果接收方终端获取消息之后没给用户回确认消息,则接收方MMSC中的多媒体消息并不被删除,直到等到该确认消息或者接收方的再次获取或者超时。(15)如果收到的确认消息中接收方表示接收出错,接收方MMSC并不期除该消息,而是等待用户下饮来取,直到超时或用户成功取走消息。YD/F 1499-2006
(16)接收方MMSC的流控机制并不限制用广提取多媒体消息的操作。(17)如果接收方MMSC把消息删除后用户发出取消息的命令,则接收方MMSC将返可相应错误。5.1.4终端能力协商
MMS终端和MMSC都应支持终端能力协商。在多媒体消息提交和提取过程中,MMS端应尚接收方MMSC提供自身的能力信息。
MMS终端可通过发送下列信息注明其能力:【1)一套描述擎端能力的信息;(2)对数据库的链接(例如RI,MMSC能从该数据库中得到描述终端能力的信息)和/或另-一套江明针对前一套终端能力信息变化的信息;(3)终端能力协商机制的详细定义,由MM1实现(WAP等)界定。终端能力协商机制必须保证在每个多媒体消息发送请求中都提供有对MMSC描迷MMS整端能力的信息,在收到发送请求后,接收方MMSC应利用有关接收方MMS终端能力的信息向接收方MMS终端发送多媒体消息,并对那些含有接收方MIMS终端不支持的媒体类型和格式的多媒体消息进行调整。这一调整可能包括对不支持的媒体类型和格式进行删除或修改。MMS终端能力信息应包括:
(1)所支持的最大多媒体消息;(2)所支持的最大图像解析:
(3)所支持的媒体类型和格式清单(例如,MIME类型);(4)所支持的字符集清单;
(5)所支持的首选语言清单;
(6)所支持的最大颜色深度:
(7)注明接收方MMS用户是否支持5.2.1条款中规定的对多媒体消息内容提取进行流媒体传输,与MMS实现(WAP等)相关的附加信息也可包含其中。5.1.5多媒体消息转发
此部分MMS业务描述了MMS终端可以请求相应的MMSC将本应自已接收的多媒体消息在不经提取的情况下直接转发给其他指定的MMS终端或E-mail等。这些接收终端的地址由请求转发的MMS整端指定。MMS终端可以支持请求转发特定的多媒体消息,也可以不支持该功能。MMSC可以充许转发特定的多媒体消息,也可以不允许该功能,应能够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设置。当原多媒体消息被转发给新的接收终端时,请求转发的MMS终端的地址将与原多媒体消息同时被转发。另外,一些由转发MMS终端请求的附加信息(如请求递送报告、请求阅读报告等)也可以被转发。但是不能转发其他附加内容。
当收到来自转发MMS终端进行多媒体消息的转发请求时,转发MMSC:(1)为被转发的多媒体消息分配一个Message_D号,并将该Message_I号告知转发MMS终端。(2)应向转发MMS终端提供多媒体消息转发请求的状态信息。(3)如果转发MMS终端对应的MMSC支持最早发送时间,则它将负责保存被转发的多媒体消息直到最早发送时间到。否则,被转发的多媒体消息将被立即转发出去。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