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T 221-2006 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

【农业行业标准(NY)】 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16 04:57:44
- NY/T221-2006
- 现行
标准号:
NY/T 221-2006
标准名称:
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1-26 -
实施日期:
2006-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29 MB
替代情况:
替代NY/T 221-1993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21--2006
代替NY/T221—1993
橡胶树裁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rubber tree2006-12-06发布
2007-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规划设计
规划原则
橡胶宜林地选择
橡胶宜林地等级划分
4.4环境类型小区的划分及土地综合利用4.5
植胶区道路规划
收胶点布局…
5防护林营造与改造
营造原则
5.2林带设置
5.3树种选择与搭配
营造时间
林带更新
6种植材料
品种使用与芽条增殖
芽接与苗木出圃
7开垦与定植
7.1开垦
建立林谱档案
抚育管理
补换植与修芽
覆盖与间作
除草与控
扩穴、挖肥穴与维修梯田
压青与施肥
修枝整形
防畜、兽为害
胶园防火
NY/T221—2006
NY/T221—2006
8.11除寄生
风、寒害树处理
9割胶
10病虫害防治
橡胶树病害
橡胶树虫害
11更新·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更新标准
更新原则,
更新准备
更新方法
更新胶园开垦和种植
本标准按GB/T1.1—2000的规定对NY/T221—1993进行修订。本标准代替NY/T221一1993《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与NY/T221一1993相比,主要的差异如下:NY/T221—2006
根据GB/T1.1—2000的规定,全面改写了NY/T221一1993文本格式,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术语和定义两部分,删去了割胶和病虫害防治两部分的具体内容及有关附件(另行制定技术规程),由原9部分增加至11部分。本标准根据国内外有关技术进展和生产发展的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垦函[1995]13号文批准的《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中的要求,对NY/T221一1993的规定做了大量的修改和补充,一些内容做了进一步细化,使各项规定更为具体和可操作。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省农垦总局、云南省农垦总局和广东省农垦总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位夫、吴嘉涟、陈积贤、刘远清、谢贵水。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于2004年第一次修订。I
1范围
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
NY/T221—2006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树栽培有关的术语、定义、规划设计、防护林营造与改造、种植材料、开垦、定植、抚育管理、割胶、病虫害防治和更新的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国内橡胶树栽培。橡胶树生产主管部门管理和植胶者生产实践时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所有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GB/T17822.1—1999
橡胶树种子
GB/T17822.2—1999橡胶树苗木
JTJ001—19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NY/T88—2003橡胶树品种
NY/T1088-2006
5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
NY/T1089-2006
5橡胶树白粉病测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bzxZ.net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1
寒害类型
typeofchillinginjury
因不同性质降温造成的橡胶树寒害种类。3.2
主风向
themaindirection of gale
可引起某地橡胶树出现风害的主要风向。3.3
tbudwoodrejuvenation
芽条复壮
在第一次锯芽条处的下方截断,使留下的接穗再抽新芽条。3.4
安mini-seedlingbudding
子苗芽接
一种芽接方式,用子苗作砧木进行芽接。3.5
反倾斜slopelaterallyinwards
梯田田面的倾斜方向与坡面相反。3.6
沟埋梯田
gullyanddikesystem
种农田,修筑于平缓地(<5°),平行于胶行或沿等高方向修筑;长度不定,宽度为1行~2行橡胶树的距离;在下田内侧挖沟,在上田外缘筑,连沟断。3.7
等高梯田或水平梯田
contourterraceorbenchterrance1
NY/T221—2006
一种农田,修筑于5°~15°的坡地,沿等高方向修筑;长度不定,宽度5.5m~1.5m,在田块内侧取土,在外缘填土筑,并使田块地面水平或略反倾斜。3.8
厅contourledge
(等高)环山行
-种农田,修筑于>5°的坡地,沿等高或接近等高方向修筑,长度不定,(种植带)宽度1.5m~2.5m,挖高填低,外缘高内侧低,呈反倾斜8°~153.9
定植材料
+permanentplantingmaterial
橡胶树苗木总称,包括裸根苗和容器苗。3.10
高截干定植成功率plantingsuccessrateofhighstumpedbudding高截干定植成活且在离地面高≥1.8m(云南≥2.5m)处抽芽的株数占总定植株数的百分比。3.11
抹芽debudding
用手或其他工具在新芽未生长新叶之前从幼芽基部将幼芽抹除。3.12
树头rhizomenecknearby
橡胶树根颈处附近。
植胶带rubberplantingstrip
成行种植橡胶树所形成的带状耕作区。3.14
萌生带shrubandruderalzone
在相邻两植胶带之间保留并控制自然植被生长的地带。3.15
地播苗seedlingorground-growingseedling一种苗木,栽种在苗圃地上的实生苗。3.16
控萌slashingcontrol
一种胶园抚管作业,用刀具等将萌生带的杂草灌木等自然植被的高度控制在10cm~20cm。3.17
压青greenmanuring
一种施肥方法,将各种植物、作物的枝叶、秸秆材料埋填于胶园的肥穴中。3.18
覆盖作物
covercrops
类作物,种植在胶园行间以保护、改善土埃肥力和提供有机肥源。3.19
死覆盖mulching
一类覆盖物,铺盖在树头附近、植胶带地面上的各种植物、作物的枝叶、秸秆材料。3.20
恶草maligngrasses
一类杂草,常指大芒、茅草、鸭跖草等与橡胶树竞争水、肥能力强、不易灭除的杂草。2
烂脚frostbittenrhizome
NY/T221—2006
-种寒害现象,橡胶树根颈附近因辐射低温所致的皮内凝胶、爆皮流胶和树皮溃烂等症状。4规划设计
4.1规划原则
在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基础上,橡胶林地实行山、水、园、林、路统一规划,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大面积的土地未经规划设计不得开垦种胶。4.2橡胶宜林地选择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作为橡胶宜林地:经常受台风侵袭,橡胶树风害严重的地区;历年橡胶树寒害严重,目前国家推广品种不能安全越冬,在重寒害年份平均寒害级别≥3级的地区;
-地下水位<1m,排水困难的低洼地;坡度>35°的地段(云南植胶区>25°的阴坡);土层厚度<1m,且下层为坚硬基岩或不利根系生长的坚硬层的地带;瘦、干旱的沙土地带;
海南、广东和云南东部植胶区海拔≥350m(云南西部≥900m)的地带。4.3橡胶宜林地等级划分
橡胶宜林地的等级划分,以风害、寒害作为限制性条件,综合考虑其他自然环境条件和胶园生产力等因素,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
橡胶宜林地等级要求
年平均气温,℃
一、主要气
候条件
月平均气温≥18℃月数,个
年降水量,mm
平均风速,m/s
年产胶能力,kg/hm
二、橡胶园
生产力
定植起至达开割标准的月数,!近50年出现最低温≤0℃的低温天气°次数,次
三、限制因近50年出现持续阴雨天≥20天,期内平素
均气温10℃的低温天次数,次
近50年出现风力>12级(32.6m/s)的台风天气次数,次
a数据为云南植胶区的指标。
b指较大面积出现该天气现象。
>1200a
20~21a
1200~1500
1100~1200a
1200~1500
1000~11008
≥108
NY/T221—2006
4.4环境类型小区的划分及土地综合利用在划分橡胶宜林地等级的基础上,根据立地条件划分环境类型小区。同一环境类型小区可划分为若干橡胶林段。橡胶林段面积,根据当地的风害大小、寒害类型以及经营管理要求而定,风寒害严重地区宜小,无风寒害地区宜大些,一般为1.3hm22.7hm2,通常以林带划分;在无需营造防护林带的地区,可以道路、坡面、山头或沟溪流等天然界线划分:在缺乏燃料和木材的地方,应规划营造一定面积的薪炭林、用材林。零星土地,可结合生产或绿化要求,种植无害于橡胶树生长的作(植)物凡在胶园附近的非橡胶用地,不能种植有害于橡胶树生长的作(植)物,也不能经营有碍于橡胶树生长、生产的项目。
4.5植胶区道路规划
在环境类型区和橡胶林段划分的同时,应根据生产需要和道路建设要求规划出林间道路系统。植胶区域的道路于线支线,按JT001一1997中的3级和4级公路的规定修筑。林间道路路面宽一般为3m~4m。
4.6收胶点布局
在大面积植胶区域,应合理布局收胶点,要求在开割投产后便于机动车辆收集和运输胶乳、凝胶等中间产品。
5防护林营造与改造
5.1营造原则
在风害较重的地区应营造防护林,并将防护林作为生产项目经营。在风小、坡陡、雾大,冬季辐射降温寒害严重的地区,一般不设防护林带。防护林带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节约十地,提高效能。5.2林带设置
防护林主林带走向一般垂直于主风向,但在丘陵地区,防护林主林带沿山脊建造。相对高差60m以上的山岭,山顶部至少留1/4的块状林。迎风山谷加设林带。水库边、河岸、路旁应留林或造林。防护林主林带宽12m~15m,副林带宽8m~12m,山脊林带宽不少于20m。防护林带与橡胶树距离不小于6m。
5.3树种选择与搭配
防护林树种宜选择速生抗风、适应性强、树体较高、种源丰富、容易造林,且木材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防护林树种结构要合理搭配。在强台风多发地区应营造上密下疏结构的林带。5.4营造时间
防护林种植应与橡胶树种植同步进行,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前2年~3年营造防护林。5.5林带更新
防护林更新一般应与橡胶园更新同步,也可根据木材利用的要求适时间伐更新,但要服从防护橡胶园的需要。林相残缺、林木稀疏、起不到防护作用的林带应更新改造。风害较重的地区应采取隔林带或半边林带分步进行的方法更新改造。6种植材料
6.1采种
各类型植胶区应按植胶总面积的0.5%~1.0%的比例集中建立种子园。采用优良种子育苗。培育砧木用的种子应采自经鉴定或主管部门认定的合格采种区;培育直接用于大田定植的优良实生材料的种子,只能采集于经省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种子园。种子园建设要求按省级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种子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7822.1一1999中第34
章的规定。
6.2育苗
6.2.1苗圃地选择
NY/T221—2006
苗圃地应选择靠近水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静风向阳、地势平缓、非根病区、交通方便,并尽可能靠近定植地。
6.2.2育苗计划
根据大田生产种植计划,提前半年到2年培育由木。补换植所需的苗木应列人育苗计划。苗圃和拟种植胶园的面积比例为:增殖苗圃:地播苗圃:拟种植胶园=1:10:400。以裸根芽接桩作为定植材料的,同时培育占计划定植苗木数量约15%的容器苗和约3%高截干。以容器苗作为定植材料的,同时培育占计划定植苗木数量约10%的大容器苗和约1%高截干。6.2.3育苗密度
单位面积苗圃育苗量为:地播苗的移苗量<54750株/hm2[株行距为30cm×(30cm+80cm)];容器苗(芽接桩装袋苗)育苗量<75000株/hm2[株行距为20cm×(40cm+80cm)];高截干育苗量9990株/hm2~22500株/hm2(约留10%的地面作小路)。6.2.4子苗选择
选择在播种后20d以前萌发的、植株健壮的子苗用于培育砧木;其余子苗,包括播种20d后萌发的和植株弱小的子苗全部淘汰。
6.3品种使用与芽条增殖
6.3.1品种选择
除试验试种外,品种的使用应符合NY/T88一2003中6.1的规定,并结合当地的环境类型小区特点,因地制宜,对口使用。具体要求应符合GB/T17822.2一1999中3.1.2的规定。6.3.2芽条来源
在橡胶研究单位或育种单位设原种增殖苗圃。其他单位的生产性增殖苗圃应从原种增殖苗圃引种,方能进一步增殖芽条。
6.3.3芽条增殖与复壮
根据生产计划制定芽条增殖计划。一般要比拟采芽条年份提前2年建立增殖苗圃。增殖苗圃应每年进行品种保纯1次~2次。品种保纯方法应符合NY/T88一2003中6.4的规定。生产性增殖苗圃应每4年复壮芽条1次。
6.3.4芽条采集与运输
芽条出圃前要进行品种纯度鉴定,出圃芽条的品种纯度应达到100%。芽条出圃前2个月内增殖苗圃不宜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或用锄头除草,不宜施用化肥。芽条出圃时应具有正常叶蓬数≥5蓬叶。正常叶蓬数<5蓬叶时,其顶蓬叶应处在完全稳定或抽芽阶段。出圃过程中,每次芽条采集、包装(标记)作业只能有1个品种。芽条作长途运输时,用有通气孔的木箱包装,木箱内用充分发酵过的谷壳或锯末与芽条分层叠放并填实多余空间,作短途运输时,用湿麻袋或芭蕉假茎片包装捆实。芽条运输过程中,应严防品种混杂和避免芽条损伤。芽条临时存放时,应置于荫凉通风处并淋水保湿。6.4芽接与苗木出圃
6.4.1砧木选择
选择植株健壮、生势良好并且茶粗达到芽接要求的苗不作为砧木进行芽接。弱、病、畸形苗以及连续2次3次芽接不成活的苗木,不宜作砧木材料,应予淘汰。在芽接前2个月内砧木苗圃内不宜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或用头除草,不宜施用化肥。6.4.2芽接的间
芽接一-般在4月~10月的晴天进行。5
NY/T221-—2006
6.4.3芽眼选择
优先选用芽眼发育良好的叶芽、鳞片芽等作为接芽;死芽、蟹眼芽、老萌动芽、针眼芽和假芽等不宜选用。
6.4.4芽接方式选择
根据实生砧木和芽条的大小等情况适当采用褐色芽片芽接、绿色芽片芽接、小苗芽接或籽苗芽接。6.4.5解绑和出圃前处理
一般在芽接后20d~25d解绑。具体解绑时间视芽接方法和芽接季节而定。芽接桩解绑1周后才可以锯砧。芽接桩在定植前15d~20d锯砧,待接穗抽芽长度为1.0cm~15cm时起苗出圃。起苗前应采用适当的护芽方法护好芽。小芽接桩(芽接位上方砧木直径<1.8cm)培育成袋装苗等再用于大田定植。容器苗在拟起苗前一周内移动容器,切断穿袋根并且停止淋水。高截干应在拟起苗前20d~60d作断主根处理,在拟起苗前15d~20d时锯干并涂封锯口,待锯口附近的茎干上的芽眼萌动后起苗。其他苗木可根据GB/T17822.2一1999中橡胶树苗木质量技术要求确定苗木出圃标准并做好苗木出圃前处理。
6.4.6苗木质量要求
橡胶树苗木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7822.2一1999中第3章的规定。7开垦与定植
7.1开垦
7.1.1开垦原则
胶园开垦要集中连片进行。先完成拟垦地区的林间道路的修建,然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小生态区域的开垦和定植工作。开垦利用土地,要重视水土保持,防止水土冲刷。7.1.2制定开垦方案
开垦前根据规划设计方案和当年任务,确定开垦地点,制定施工计划,做好准备工作,按计划开垦。7.1.3清除根病寄主和恶草
开垦前,应查明拟垦园区内能引发橡胶树根病的病原菌寄主,逐一标记,并做彻底清除处理。对拟垦园区内的恶草,应在定植前采用化学或人工方法灭除。7.1.4禁止烧与小烧巴
开垦时,应先开好拟垦地段四周的防火线,更新胶园不得烧包,新垦植胶园只能小烧包。7.1.5种植密度和形式
橡胶树种植密度和形式依胶园所处地形、拟采用品种习性和经营方式等因素而定。种植密度一般为每450株/hm2~600株/hm2。其中风害较重、土壤瘦地区可适当密植;寒害较重、土壤肥沃地区可适当疏植。一般采用宽行密株种植形式,但株距不小于2.0m,在海南和云南植胶区,株距不小于2.5mo
7.1.6土地整理
除平缓地外,胶园应采用等高开垦。5°以下的平缓范,可全垦,用十字线定标,植胶后修筑沟梯田;5°~15°的坡地,采用等高定标,修筑水平梯田或环山行;>5°的坡地,采用水平定标,修筑环山行。当两胶行的实际行距大于设计行距的150%,并且可以种植≥4株橡胶树时可设插行,或者调整附近两行橡胶树的株距,以维持拟定的种植密度,尽量避免插行、短行。最高一行梯田或环山行的上方修建“拦水沟”。林段下方有农田的,在农田上缘修建环山引泄水沟。7.1.7植穴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21--2006
代替NY/T221—1993
橡胶树裁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rubber tree2006-12-06发布
2007-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规划设计
规划原则
橡胶宜林地选择
橡胶宜林地等级划分
4.4环境类型小区的划分及土地综合利用4.5
植胶区道路规划
收胶点布局…
5防护林营造与改造
营造原则
5.2林带设置
5.3树种选择与搭配
营造时间
林带更新
6种植材料
品种使用与芽条增殖
芽接与苗木出圃
7开垦与定植
7.1开垦
建立林谱档案
抚育管理
补换植与修芽
覆盖与间作
除草与控
扩穴、挖肥穴与维修梯田
压青与施肥
修枝整形
防畜、兽为害
胶园防火
NY/T221—2006
NY/T221—2006
8.11除寄生
风、寒害树处理
9割胶
10病虫害防治
橡胶树病害
橡胶树虫害
11更新·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更新标准
更新原则,
更新准备
更新方法
更新胶园开垦和种植
本标准按GB/T1.1—2000的规定对NY/T221—1993进行修订。本标准代替NY/T221一1993《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与NY/T221一1993相比,主要的差异如下:NY/T221—2006
根据GB/T1.1—2000的规定,全面改写了NY/T221一1993文本格式,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术语和定义两部分,删去了割胶和病虫害防治两部分的具体内容及有关附件(另行制定技术规程),由原9部分增加至11部分。本标准根据国内外有关技术进展和生产发展的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垦函[1995]13号文批准的《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中的要求,对NY/T221一1993的规定做了大量的修改和补充,一些内容做了进一步细化,使各项规定更为具体和可操作。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省农垦总局、云南省农垦总局和广东省农垦总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位夫、吴嘉涟、陈积贤、刘远清、谢贵水。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于2004年第一次修订。I
1范围
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
NY/T221—2006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树栽培有关的术语、定义、规划设计、防护林营造与改造、种植材料、开垦、定植、抚育管理、割胶、病虫害防治和更新的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国内橡胶树栽培。橡胶树生产主管部门管理和植胶者生产实践时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所有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GB/T17822.1—1999
橡胶树种子
GB/T17822.2—1999橡胶树苗木
JTJ001—19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NY/T88—2003橡胶树品种
NY/T1088-2006
5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
NY/T1089-2006
5橡胶树白粉病测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bzxZ.net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1
寒害类型
typeofchillinginjury
因不同性质降温造成的橡胶树寒害种类。3.2
主风向
themaindirection of gale
可引起某地橡胶树出现风害的主要风向。3.3
tbudwoodrejuvenation
芽条复壮
在第一次锯芽条处的下方截断,使留下的接穗再抽新芽条。3.4
安mini-seedlingbudding
子苗芽接
一种芽接方式,用子苗作砧木进行芽接。3.5
反倾斜slopelaterallyinwards
梯田田面的倾斜方向与坡面相反。3.6
沟埋梯田
gullyanddikesystem
种农田,修筑于平缓地(<5°),平行于胶行或沿等高方向修筑;长度不定,宽度为1行~2行橡胶树的距离;在下田内侧挖沟,在上田外缘筑,连沟断。3.7
等高梯田或水平梯田
contourterraceorbenchterrance1
NY/T221—2006
一种农田,修筑于5°~15°的坡地,沿等高方向修筑;长度不定,宽度5.5m~1.5m,在田块内侧取土,在外缘填土筑,并使田块地面水平或略反倾斜。3.8
厅contourledge
(等高)环山行
-种农田,修筑于>5°的坡地,沿等高或接近等高方向修筑,长度不定,(种植带)宽度1.5m~2.5m,挖高填低,外缘高内侧低,呈反倾斜8°~153.9
定植材料
+permanentplantingmaterial
橡胶树苗木总称,包括裸根苗和容器苗。3.10
高截干定植成功率plantingsuccessrateofhighstumpedbudding高截干定植成活且在离地面高≥1.8m(云南≥2.5m)处抽芽的株数占总定植株数的百分比。3.11
抹芽debudding
用手或其他工具在新芽未生长新叶之前从幼芽基部将幼芽抹除。3.12
树头rhizomenecknearby
橡胶树根颈处附近。
植胶带rubberplantingstrip
成行种植橡胶树所形成的带状耕作区。3.14
萌生带shrubandruderalzone
在相邻两植胶带之间保留并控制自然植被生长的地带。3.15
地播苗seedlingorground-growingseedling一种苗木,栽种在苗圃地上的实生苗。3.16
控萌slashingcontrol
一种胶园抚管作业,用刀具等将萌生带的杂草灌木等自然植被的高度控制在10cm~20cm。3.17
压青greenmanuring
一种施肥方法,将各种植物、作物的枝叶、秸秆材料埋填于胶园的肥穴中。3.18
覆盖作物
covercrops
类作物,种植在胶园行间以保护、改善土埃肥力和提供有机肥源。3.19
死覆盖mulching
一类覆盖物,铺盖在树头附近、植胶带地面上的各种植物、作物的枝叶、秸秆材料。3.20
恶草maligngrasses
一类杂草,常指大芒、茅草、鸭跖草等与橡胶树竞争水、肥能力强、不易灭除的杂草。2
烂脚frostbittenrhizome
NY/T221—2006
-种寒害现象,橡胶树根颈附近因辐射低温所致的皮内凝胶、爆皮流胶和树皮溃烂等症状。4规划设计
4.1规划原则
在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基础上,橡胶林地实行山、水、园、林、路统一规划,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大面积的土地未经规划设计不得开垦种胶。4.2橡胶宜林地选择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作为橡胶宜林地:经常受台风侵袭,橡胶树风害严重的地区;历年橡胶树寒害严重,目前国家推广品种不能安全越冬,在重寒害年份平均寒害级别≥3级的地区;
-地下水位<1m,排水困难的低洼地;坡度>35°的地段(云南植胶区>25°的阴坡);土层厚度<1m,且下层为坚硬基岩或不利根系生长的坚硬层的地带;瘦、干旱的沙土地带;
海南、广东和云南东部植胶区海拔≥350m(云南西部≥900m)的地带。4.3橡胶宜林地等级划分
橡胶宜林地的等级划分,以风害、寒害作为限制性条件,综合考虑其他自然环境条件和胶园生产力等因素,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
橡胶宜林地等级要求
年平均气温,℃
一、主要气
候条件
月平均气温≥18℃月数,个
年降水量,mm
平均风速,m/s
年产胶能力,kg/hm
二、橡胶园
生产力
定植起至达开割标准的月数,!近50年出现最低温≤0℃的低温天气°次数,次
三、限制因近50年出现持续阴雨天≥20天,期内平素
均气温10℃的低温天次数,次
近50年出现风力>12级(32.6m/s)的台风天气次数,次
a数据为云南植胶区的指标。
b指较大面积出现该天气现象。
>1200a
20~21a
1200~1500
1100~1200a
1200~1500
1000~11008
≥108
NY/T221—2006
4.4环境类型小区的划分及土地综合利用在划分橡胶宜林地等级的基础上,根据立地条件划分环境类型小区。同一环境类型小区可划分为若干橡胶林段。橡胶林段面积,根据当地的风害大小、寒害类型以及经营管理要求而定,风寒害严重地区宜小,无风寒害地区宜大些,一般为1.3hm22.7hm2,通常以林带划分;在无需营造防护林带的地区,可以道路、坡面、山头或沟溪流等天然界线划分:在缺乏燃料和木材的地方,应规划营造一定面积的薪炭林、用材林。零星土地,可结合生产或绿化要求,种植无害于橡胶树生长的作(植)物凡在胶园附近的非橡胶用地,不能种植有害于橡胶树生长的作(植)物,也不能经营有碍于橡胶树生长、生产的项目。
4.5植胶区道路规划
在环境类型区和橡胶林段划分的同时,应根据生产需要和道路建设要求规划出林间道路系统。植胶区域的道路于线支线,按JT001一1997中的3级和4级公路的规定修筑。林间道路路面宽一般为3m~4m。
4.6收胶点布局
在大面积植胶区域,应合理布局收胶点,要求在开割投产后便于机动车辆收集和运输胶乳、凝胶等中间产品。
5防护林营造与改造
5.1营造原则
在风害较重的地区应营造防护林,并将防护林作为生产项目经营。在风小、坡陡、雾大,冬季辐射降温寒害严重的地区,一般不设防护林带。防护林带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节约十地,提高效能。5.2林带设置
防护林主林带走向一般垂直于主风向,但在丘陵地区,防护林主林带沿山脊建造。相对高差60m以上的山岭,山顶部至少留1/4的块状林。迎风山谷加设林带。水库边、河岸、路旁应留林或造林。防护林主林带宽12m~15m,副林带宽8m~12m,山脊林带宽不少于20m。防护林带与橡胶树距离不小于6m。
5.3树种选择与搭配
防护林树种宜选择速生抗风、适应性强、树体较高、种源丰富、容易造林,且木材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防护林树种结构要合理搭配。在强台风多发地区应营造上密下疏结构的林带。5.4营造时间
防护林种植应与橡胶树种植同步进行,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前2年~3年营造防护林。5.5林带更新
防护林更新一般应与橡胶园更新同步,也可根据木材利用的要求适时间伐更新,但要服从防护橡胶园的需要。林相残缺、林木稀疏、起不到防护作用的林带应更新改造。风害较重的地区应采取隔林带或半边林带分步进行的方法更新改造。6种植材料
6.1采种
各类型植胶区应按植胶总面积的0.5%~1.0%的比例集中建立种子园。采用优良种子育苗。培育砧木用的种子应采自经鉴定或主管部门认定的合格采种区;培育直接用于大田定植的优良实生材料的种子,只能采集于经省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种子园。种子园建设要求按省级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种子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7822.1一1999中第34
章的规定。
6.2育苗
6.2.1苗圃地选择
NY/T221—2006
苗圃地应选择靠近水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静风向阳、地势平缓、非根病区、交通方便,并尽可能靠近定植地。
6.2.2育苗计划
根据大田生产种植计划,提前半年到2年培育由木。补换植所需的苗木应列人育苗计划。苗圃和拟种植胶园的面积比例为:增殖苗圃:地播苗圃:拟种植胶园=1:10:400。以裸根芽接桩作为定植材料的,同时培育占计划定植苗木数量约15%的容器苗和约3%高截干。以容器苗作为定植材料的,同时培育占计划定植苗木数量约10%的大容器苗和约1%高截干。6.2.3育苗密度
单位面积苗圃育苗量为:地播苗的移苗量<54750株/hm2[株行距为30cm×(30cm+80cm)];容器苗(芽接桩装袋苗)育苗量<75000株/hm2[株行距为20cm×(40cm+80cm)];高截干育苗量9990株/hm2~22500株/hm2(约留10%的地面作小路)。6.2.4子苗选择
选择在播种后20d以前萌发的、植株健壮的子苗用于培育砧木;其余子苗,包括播种20d后萌发的和植株弱小的子苗全部淘汰。
6.3品种使用与芽条增殖
6.3.1品种选择
除试验试种外,品种的使用应符合NY/T88一2003中6.1的规定,并结合当地的环境类型小区特点,因地制宜,对口使用。具体要求应符合GB/T17822.2一1999中3.1.2的规定。6.3.2芽条来源
在橡胶研究单位或育种单位设原种增殖苗圃。其他单位的生产性增殖苗圃应从原种增殖苗圃引种,方能进一步增殖芽条。
6.3.3芽条增殖与复壮
根据生产计划制定芽条增殖计划。一般要比拟采芽条年份提前2年建立增殖苗圃。增殖苗圃应每年进行品种保纯1次~2次。品种保纯方法应符合NY/T88一2003中6.4的规定。生产性增殖苗圃应每4年复壮芽条1次。
6.3.4芽条采集与运输
芽条出圃前要进行品种纯度鉴定,出圃芽条的品种纯度应达到100%。芽条出圃前2个月内增殖苗圃不宜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或用锄头除草,不宜施用化肥。芽条出圃时应具有正常叶蓬数≥5蓬叶。正常叶蓬数<5蓬叶时,其顶蓬叶应处在完全稳定或抽芽阶段。出圃过程中,每次芽条采集、包装(标记)作业只能有1个品种。芽条作长途运输时,用有通气孔的木箱包装,木箱内用充分发酵过的谷壳或锯末与芽条分层叠放并填实多余空间,作短途运输时,用湿麻袋或芭蕉假茎片包装捆实。芽条运输过程中,应严防品种混杂和避免芽条损伤。芽条临时存放时,应置于荫凉通风处并淋水保湿。6.4芽接与苗木出圃
6.4.1砧木选择
选择植株健壮、生势良好并且茶粗达到芽接要求的苗不作为砧木进行芽接。弱、病、畸形苗以及连续2次3次芽接不成活的苗木,不宜作砧木材料,应予淘汰。在芽接前2个月内砧木苗圃内不宜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或用头除草,不宜施用化肥。6.4.2芽接的间
芽接一-般在4月~10月的晴天进行。5
NY/T221-—2006
6.4.3芽眼选择
优先选用芽眼发育良好的叶芽、鳞片芽等作为接芽;死芽、蟹眼芽、老萌动芽、针眼芽和假芽等不宜选用。
6.4.4芽接方式选择
根据实生砧木和芽条的大小等情况适当采用褐色芽片芽接、绿色芽片芽接、小苗芽接或籽苗芽接。6.4.5解绑和出圃前处理
一般在芽接后20d~25d解绑。具体解绑时间视芽接方法和芽接季节而定。芽接桩解绑1周后才可以锯砧。芽接桩在定植前15d~20d锯砧,待接穗抽芽长度为1.0cm~15cm时起苗出圃。起苗前应采用适当的护芽方法护好芽。小芽接桩(芽接位上方砧木直径<1.8cm)培育成袋装苗等再用于大田定植。容器苗在拟起苗前一周内移动容器,切断穿袋根并且停止淋水。高截干应在拟起苗前20d~60d作断主根处理,在拟起苗前15d~20d时锯干并涂封锯口,待锯口附近的茎干上的芽眼萌动后起苗。其他苗木可根据GB/T17822.2一1999中橡胶树苗木质量技术要求确定苗木出圃标准并做好苗木出圃前处理。
6.4.6苗木质量要求
橡胶树苗木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7822.2一1999中第3章的规定。7开垦与定植
7.1开垦
7.1.1开垦原则
胶园开垦要集中连片进行。先完成拟垦地区的林间道路的修建,然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小生态区域的开垦和定植工作。开垦利用土地,要重视水土保持,防止水土冲刷。7.1.2制定开垦方案
开垦前根据规划设计方案和当年任务,确定开垦地点,制定施工计划,做好准备工作,按计划开垦。7.1.3清除根病寄主和恶草
开垦前,应查明拟垦园区内能引发橡胶树根病的病原菌寄主,逐一标记,并做彻底清除处理。对拟垦园区内的恶草,应在定植前采用化学或人工方法灭除。7.1.4禁止烧与小烧巴
开垦时,应先开好拟垦地段四周的防火线,更新胶园不得烧包,新垦植胶园只能小烧包。7.1.5种植密度和形式
橡胶树种植密度和形式依胶园所处地形、拟采用品种习性和经营方式等因素而定。种植密度一般为每450株/hm2~600株/hm2。其中风害较重、土壤瘦地区可适当密植;寒害较重、土壤肥沃地区可适当疏植。一般采用宽行密株种植形式,但株距不小于2.0m,在海南和云南植胶区,株距不小于2.5mo
7.1.6土地整理
除平缓地外,胶园应采用等高开垦。5°以下的平缓范,可全垦,用十字线定标,植胶后修筑沟梯田;5°~15°的坡地,采用等高定标,修筑水平梯田或环山行;>5°的坡地,采用水平定标,修筑环山行。当两胶行的实际行距大于设计行距的150%,并且可以种植≥4株橡胶树时可设插行,或者调整附近两行橡胶树的株距,以维持拟定的种植密度,尽量避免插行、短行。最高一行梯田或环山行的上方修建“拦水沟”。林段下方有农田的,在农田上缘修建环山引泄水沟。7.1.7植穴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NY/T 224-2006 双孢蘑菇
- 下一篇: HG/T 2520-2006 工业亚磷酸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3102-2017 枇杷贮藏技术规范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3011-2016 芒果等级规格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1550-2007 风送高射程喷雾机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2272-2012 土壤调理剂 钙、镁、硅含量的测定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652-2008 蔬菜、水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 NY/T3051-2016 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