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157-2001 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

【通信行业标准(YD)】 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7 23:21:45
- YD/T1157-2001
- 现行
标准号:
YD/T 1157-2001
标准名称:
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12-11 -
实施日期:
2001-12-1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06.6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不同运营者经营的电话网之间传送主叫用户电话号码的方式和格式。 YD/T 1157-2001 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 YD/T1157-2001

部分标准内容:
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YD/T1157-2001)本标准是根据《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中国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和现网运行的情况制定的。它规定了不同运营者经营的电话网之间传送主叫用户电话号码的方式和格式。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龚双谨续合元吕军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同运营者经营的电话网之间传送主叫用户电话号码的方式和格式。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YDN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GF010-9001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YDN038-1997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
3网间主叫号码传送的原则
一网间传送的电话号码应至少能保证基本业务的提供:一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应保证对方网路计费、鉴权和拦截等的需一网间主叫号码传送的内容应使对方运营者在提供补充业务的时候可以方便地对号码进行增删。4主叫号码显示的要求
根据用户使用的需要,无论是固定电话还是IP电话或移动电话均按以下要求显示。
一固定用户间的本地呼叫显示:一固定用户间的长途呼叫显示:一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显示:一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显示:一移动用户呼叫移动用户:
一国际来话的主叫用户号码的显示,码(如果未收到对方国
冠十主叫用户的国际有
送来主叫用户号码时
5网间主叫号码传送的要求
本地电话号码
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
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
网号+HOH1H2H3+ABCD
网号+HOH1H2H3+ABCD
国际字冠十国际局的标识
家的主叫号码)和国际字
效号码(如果对方国家能
为满足网问呼叫计费和鉴权的需要,网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固定本地网间传送:
本地电话号码
一固定本地网向发端长途电话网传送;本地电话号码(暂定)
一长途电话网向落地的本地电话网传送;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一固定网向移动网传送(固定用户呼叫归属地的移动用户):本地电话号码(暂定)
一固定网向移动网传送(固定用户呼叫非归属地的移动用户):发端入移动网
受端入移动网
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一移动网向固定网传送:网号+HOH1H2H3+ABCD一移动网向移动网传送:网号+HOH1H2H3+ABCD一国际来话的主叫号码的传送:国际宇冠十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和国际字冠+主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码时)一固定网向IP网传送的主叫号码:本地电话号码一IP网向固定网传送的主叫号码: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或网号
+HOH1H2H3+ABCD
一移动网向IP网传送的主叫号码:网号+HOH1H2H3+ABCD一IP网向移动网传送的主叫号码:网号+HOH1H2H3+ABCD或长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
6通过电路交换网呼叫时主叫号码的传送以下主叫号码的传送要满足主叫号码显示业务、计费和鉴权等的要求,而且包括正常呼叫和转移呼叫的主叫号码传送的规定。6.1固定用户间的呼叫
6.1.1本地呼叫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1所示。LS1
Tm1/GW
固定用户呼叫本地固定用户
LS1-Tm1/JGW
Tm1/GW—Tm2/GW
Tm2/GW—LS2
6.1.2长途呼叫
本地电话号码:
Tm2/GW
本地电话号码(局间采用各种信令):LS2
本地电话号码(局间采用各种信令)。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2所示。LS1
Tmi/GW
Tm2/GW
图2固定用户呼叫异地固定用户
LS1Tm1/GW本地电话号码:
Tm1/GW-Tm2/GW本地电话号码(暂定):Tm2/GW-TS本地电话号码
TS-TS长途字冠中国内有效号码(由长途网的发端TS加字冠和长途区号);
TS-LS长途宇冠+国内有效号码。6.2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
6.2.1固定用户呼叫归属地的移动用户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3所示。LS
图3固定用户呼叫归属地移动用户LS-Tm/GW本地电话号码:
Tm/GW-GMSC本地电话号码(暂定):MSC
GMSC-MSC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由MSC加长途字冠和长途区号)。
6.2.2固定用户呼叫非归属地的移动用户6.2.2.1
发端进网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4所示。LS
Tm/TS/GW
图4固定用户呼叫非归属地的移动用户(发端入网)LS-Tm/TS/GW本地电话号码:
Tm/TS/GW-GMSC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GMSC-TMSC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受端入网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5所示。LS
图5固定用户呼叫非归属地移动用户(受端入网)LS-TS本地电话号码:
TS-TS/GW长途宇冠+国内有效号码:TS/GW-GMSC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GMSC-MSC长途宇冠+国内有效号码。6.3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
6.3.1移动用户呼叫归属地的固定用户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6所示。MSC
图6移动用户呼叫归属地的固定用户MSC-GMSC网号+HOH1H2H3ABCD;
GMSC-Tm/GW网号+HOH1H2H3ABCD;Tm/GW-LS网号+HOH1H2H3ABCD
6.3.2移动用户呼叫非归属地的固定用户6.3.2.1发端入网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如图7所示。MSC
图7移动用户呼叫非归属地固定用户(发端入网)MSC-GMSC网号中HOH1H2H3ABCD;GMSC-TS/GW网号+HOH1H2H3ABCD;TS-TS
网号+HOH1H2H3ABCD;
网号+HOH1H2H3ABCD。
受端入网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如图8所示。MSC
图8移动用户呼叫非归属地固定用户(受端入网)MSC-TMSC网号+HOH1H2H3ABCD:
T7MSC-TMSC网号+HOH1H2H3ABCD:TMSC-GMSC网号+HOH1H2H3ABCD:LS
GMSC-Tm/GW网号+HOH1H2H3ABCD:Tm/GW-LS网号+HOH1H2H3ABCD。
6.4移动网用户间的呼叫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如图9所示。MSC
图9移动用户间的呼叫
MSC-GMSC网号+HOH1H2H3ABCD;
GMSC-GMSC网号+HOH1H2H3ABCD
GMSC-MSC网号+HOH1H2H3ABCD。
6.5国际来话的呼叫
国际局到移动关口局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如图10所示。ISC
图10国际来话的呼叫(到移动网)ISC-GMSC国际字冠十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国际字冠+主叫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OMSC-MSC国际字冠十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国际字冠+主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MSG-MSC国际字冠十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国际字冠+主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6.5.2国际局到固定网的TS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如图11所示。ISC
图11国际来话的呼叫(到固定网)ISC-TS/GW
国际字冠+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国际字冠+主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TS-TS国际字冠+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国际字冠+主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
码时);
TS-LS国际字冠+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国际字冠+主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7IP电话的主叫号码传送
从长远考虑,IP电话也需要向用户提供主叫号码显示业务,因此显示的号码也应符合上述号码显示的要求。7.1固定用户呼叫异地固定电话用户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12所示。Tm/GW
图12固定用户呼叫固定用户(通过IP网)LS-Tm/GW本地电话号码;
Tm/GW-MG本地电话号码;
MG-MG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由媒体网关加宇冠和长途区号);bzxZ.net
MG-LS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7.2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13所示。Tm/GW
图13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通过IP网)LS-Tm/GW本地电话号码
Tm/GW-MG本地电话号码;
MG-MG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MG-MSC长途字冠中国内有效号码。7.3移动用户呼叫非归属地固定用户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14所示。MSC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龚双谨续合元吕军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同运营者经营的电话网之间传送主叫用户电话号码的方式和格式。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YDN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GF010-9001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YDN038-1997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
3网间主叫号码传送的原则
一网间传送的电话号码应至少能保证基本业务的提供:一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应保证对方网路计费、鉴权和拦截等的需一网间主叫号码传送的内容应使对方运营者在提供补充业务的时候可以方便地对号码进行增删。4主叫号码显示的要求
根据用户使用的需要,无论是固定电话还是IP电话或移动电话均按以下要求显示。
一固定用户间的本地呼叫显示:一固定用户间的长途呼叫显示:一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显示:一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显示:一移动用户呼叫移动用户:
一国际来话的主叫用户号码的显示,码(如果未收到对方国
冠十主叫用户的国际有
送来主叫用户号码时
5网间主叫号码传送的要求
本地电话号码
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
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
网号+HOH1H2H3+ABCD
网号+HOH1H2H3+ABCD
国际字冠十国际局的标识
家的主叫号码)和国际字
效号码(如果对方国家能
为满足网问呼叫计费和鉴权的需要,网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固定本地网间传送:
本地电话号码
一固定本地网向发端长途电话网传送;本地电话号码(暂定)
一长途电话网向落地的本地电话网传送;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一固定网向移动网传送(固定用户呼叫归属地的移动用户):本地电话号码(暂定)
一固定网向移动网传送(固定用户呼叫非归属地的移动用户):发端入移动网
受端入移动网
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
一移动网向固定网传送:网号+HOH1H2H3+ABCD一移动网向移动网传送:网号+HOH1H2H3+ABCD一国际来话的主叫号码的传送:国际宇冠十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和国际字冠+主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码时)一固定网向IP网传送的主叫号码:本地电话号码一IP网向固定网传送的主叫号码: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或网号
+HOH1H2H3+ABCD
一移动网向IP网传送的主叫号码:网号+HOH1H2H3+ABCD一IP网向移动网传送的主叫号码:网号+HOH1H2H3+ABCD或长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
6通过电路交换网呼叫时主叫号码的传送以下主叫号码的传送要满足主叫号码显示业务、计费和鉴权等的要求,而且包括正常呼叫和转移呼叫的主叫号码传送的规定。6.1固定用户间的呼叫
6.1.1本地呼叫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1所示。LS1
Tm1/GW
固定用户呼叫本地固定用户
LS1-Tm1/JGW
Tm1/GW—Tm2/GW
Tm2/GW—LS2
6.1.2长途呼叫
本地电话号码:
Tm2/GW
本地电话号码(局间采用各种信令):LS2
本地电话号码(局间采用各种信令)。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2所示。LS1
Tmi/GW
Tm2/GW
图2固定用户呼叫异地固定用户
LS1Tm1/GW本地电话号码:
Tm1/GW-Tm2/GW本地电话号码(暂定):Tm2/GW-TS本地电话号码
TS-TS长途字冠中国内有效号码(由长途网的发端TS加字冠和长途区号);
TS-LS长途宇冠+国内有效号码。6.2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
6.2.1固定用户呼叫归属地的移动用户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3所示。LS
图3固定用户呼叫归属地移动用户LS-Tm/GW本地电话号码:
Tm/GW-GMSC本地电话号码(暂定):MSC
GMSC-MSC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由MSC加长途字冠和长途区号)。
6.2.2固定用户呼叫非归属地的移动用户6.2.2.1
发端进网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4所示。LS
Tm/TS/GW
图4固定用户呼叫非归属地的移动用户(发端入网)LS-Tm/TS/GW本地电话号码:
Tm/TS/GW-GMSC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GMSC-TMSC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受端入网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5所示。LS
图5固定用户呼叫非归属地移动用户(受端入网)LS-TS本地电话号码:
TS-TS/GW长途宇冠+国内有效号码:TS/GW-GMSC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GMSC-MSC长途宇冠+国内有效号码。6.3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
6.3.1移动用户呼叫归属地的固定用户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6所示。MSC
图6移动用户呼叫归属地的固定用户MSC-GMSC网号+HOH1H2H3ABCD;
GMSC-Tm/GW网号+HOH1H2H3ABCD;Tm/GW-LS网号+HOH1H2H3ABCD
6.3.2移动用户呼叫非归属地的固定用户6.3.2.1发端入网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如图7所示。MSC
图7移动用户呼叫非归属地固定用户(发端入网)MSC-GMSC网号中HOH1H2H3ABCD;GMSC-TS/GW网号+HOH1H2H3ABCD;TS-TS
网号+HOH1H2H3ABCD;
网号+HOH1H2H3ABCD。
受端入网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如图8所示。MSC
图8移动用户呼叫非归属地固定用户(受端入网)MSC-TMSC网号+HOH1H2H3ABCD:
T7MSC-TMSC网号+HOH1H2H3ABCD:TMSC-GMSC网号+HOH1H2H3ABCD:LS
GMSC-Tm/GW网号+HOH1H2H3ABCD:Tm/GW-LS网号+HOH1H2H3ABCD。
6.4移动网用户间的呼叫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如图9所示。MSC
图9移动用户间的呼叫
MSC-GMSC网号+HOH1H2H3ABCD;
GMSC-GMSC网号+HOH1H2H3ABCD
GMSC-MSC网号+HOH1H2H3ABCD。
6.5国际来话的呼叫
国际局到移动关口局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如图10所示。ISC
图10国际来话的呼叫(到移动网)ISC-GMSC国际字冠十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国际字冠+主叫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OMSC-MSC国际字冠十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国际字冠+主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MSG-MSC国际字冠十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国际字冠+主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6.5.2国际局到固定网的TS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如图11所示。ISC
图11国际来话的呼叫(到固定网)ISC-TS/GW
国际字冠+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国际字冠+主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TS-TS国际字冠+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国际字冠+主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
码时);
TS-LS国际字冠+国际局的标识码(当对方国家不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国际字冠+主叫用户的国际有效号码(当对方国家能传送主叫号码时)。
7IP电话的主叫号码传送
从长远考虑,IP电话也需要向用户提供主叫号码显示业务,因此显示的号码也应符合上述号码显示的要求。7.1固定用户呼叫异地固定电话用户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12所示。Tm/GW
图12固定用户呼叫固定用户(通过IP网)LS-Tm/GW本地电话号码;
Tm/GW-MG本地电话号码;
MG-MG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由媒体网关加宇冠和长途区号);bzxZ.net
MG-LS长途字冠+国内有效号码。7.2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
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13所示。Tm/GW
图13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通过IP网)LS-Tm/GW本地电话号码
Tm/GW-MG本地电话号码;
MG-MG长途字冠十国内有效号码:MG-MSC长途字冠中国内有效号码。7.3移动用户呼叫非归属地固定用户各局间传送的主叫号码如图14所示。MSC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 YD/T1847.3-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 第3部分:信令传输
- YDB006-2007 下一代网络(NGN)中 PSTN/ISDN 仿真业务技术要求
- YD/T1842-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 YD/T1181.2-2008 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 第2部分:芳纶纱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